谈美书简读后感
《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9篇)
《谈美书简》读后感《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9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美书简》读后感1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着,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
由于初读时过于心急,错过了不少珍宝,于是我第二次再读时便采取了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笔记既包括原文的精华摘录,也有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悟。
结果因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义”,为了使笔记在日后更具参考价值,则第二遍的阅读边扩展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来很多内容都读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
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直到我读完了朱光潜老先生写的《谈美书简》才找到了答案——和谐就是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只要去细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去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发现生活中无处没有美。
就拿罗丹的维纳斯塑像来说吧!它虽然缺少了两只手,但装上后反而让人感到有些画蛇添足。
相反,正是因为那两只手的自然掉落,才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对我们而言。
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外表美只能取悦于一时,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
”我最近就听到了这么一个例子。
,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长在洪水泛滥之时,跳入急流中,为了救一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而牺牲。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精选5篇范文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精选5篇范文谈美书简读书心得1《谈美书简》是一本以“答读者问”的书信形式来探讨美学的。
美学家朱光潜一共用了十三封信从美学的各个角度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
但是在信中并没有给美下一个十足的定义,而是通过不断地从艺术作品与生活中举例说明来告诉读者们要怎样去发现美,怎样去研究美学。
词典里对美学的解释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又称之为:艺术哲学。
而对“美”的解释词条则更是纷繁复杂了。
那么,什么是美,美学又是什么,又要如何去发现和研究呢?书中是找不到任何明确的答案的,作者只是在给你一些寻找美的方向,而路则要你自己去走。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我们常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这“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人的内心,即我们如何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尽管我们无法为美下一个定义,但是我们有足够的权利和勇气说一个人或物美或不美。
书中的标题大多是概念性的语言,但是内容则都是在美学的本源中寻求的。
对于读者来说,我们要做的则是用自己的理解来整理我们的逻辑思维,因为每个人对美的观点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位大师的思想深处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美学思维,并让你如饮醍醐。
十三个篇章中虽说内容稍有繁杂,但是思路大都是统一的。
因而我们既可以顺着大师的思路去进一步发现,又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研究大师的思想,并从中开创出一个新的美学世界。
一、概念的杂糅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不同的国家对待美学的态度各不相同。
如果说希腊人是以歌颂生活为母题,那么德国人则是以了解现世为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个别观点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形而上学”,尽管带着一些唯心主义的影响,但是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美学家们。
而到了黑格尔则演变为“绝对精神”,主客观精神的高度统一,并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还有席勒,康德,克罗齐等等都纷纷著书立说,各成一派。
尽管各家各派的学术观点看得人眼花缭乱,思绪晕眩。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优秀范文5篇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1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
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
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
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
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
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
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2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心中感受颇多。
难以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
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关于读《谈美书简》心得(精选10篇)
关于读《谈美书简》心得(精选10篇)关于读《谈美书简》心得篇1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
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
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
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
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
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
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通用22篇)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通用22篇)谈美书简读书大全篇1刚刚扣上谈美一书,便提笔来写感,颇有几分应付之意。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于我,一个从未考虑过什么“美”是什么,并几乎不与艺术沾边的高中生来说,读这本书真的有些吃榴莲之感,首先是无从下手摸不到头脑,其次便是内容的苦涩。
因此,我实属是怕不立即记下点什么,怕是白读了这篇佳作。
于一门生疏的知识,我随时颇为认真读过,但仅仅一遍,还只是汲取了九牛一毛,本该读上二遍,三遍···可假期已近尾声,只能推到下一假期了。
于此,浅谈一下我的拙见。
这次使我真正了解了美的范围,我想这也是我受益最深之处。
当然,美的范围无人可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他是一个极为广阔的领域。
语言、声音、画面、劳动生产、建筑···皆属美的范畴。
人与自然,世间万物无一不是美得缔造者。
可这之前,我只狭隘的认为艺术品之美,人之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此处的艺术品也只是狭隘的定义),用心领会2,我们时时刻刻都与艺术接触,都在与美接触,依据动听的话语,一道虹,一片发人深省的文章···没有人可以给美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正如文中所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眼中的美。
美是颇具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的。
而美与美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没有脱离美感的客观美的单独存在,正如朱老所举,沙漠中再宏伟的建筑,没有得到主观美感的肯定,谁又能说他是美的呢?而美感是人的人性化的一种倾向,不同人的倾向不同,因此没人会了解且统一所有人的倾向,也就无法给美一个确切的定义。
这里所说的没事一种倾向,就大大的扩展了美的含义,这就可以用我们所说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来解释。
我们一般人眼中与思想中的美,都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也就是外在美。
可其实不然,我们心中冥冥中有一种自然地倾向(这貌似就要用生理学和心理学来解释了),就像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他即使外貌丑陋,可却拥有一颗感恩高尚的心,这时我们便产生了一种自然地倾向,倾向于欣赏加西莫多,也就是他的内在美。
《谈美书简》读后感
《谈美书简》读后感《谈美书简》读后感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美书简》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美书简》读后感1什么是美?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许多人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
但这些感受都比较浅显,看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后,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眼中的美。
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这很值得我们广大中学生学习。
也许第一眼看到上面那段话,你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如果你专注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所折服!书中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光潜先生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
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
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
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
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
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
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
谈美书简的读后感5篇
谈美书简的读后感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谈美书简的读后感5篇读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性,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谈美书简的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读谈美书简心得(优秀10篇)
读谈美书简心得(优秀10篇)读谈美书简心得篇1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
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
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
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
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
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
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
不论哪一种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示范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谈美书简个人读后心得五篇精选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1因为做糖果街,我一直在深入思考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介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通过玩而获得,又不止于玩。
我们把这种新生活方式定义为“玩美生活〞。
玩是起点,美是结果。
于是,我想起看这本谈美书简的书。
以下是我喜欢的书中的句子以及我的感受。
1、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创业要赚钱,但创业不只是为了赚钱。
我越创业越感觉到,每天想着怎么赚钱,能赚小钱;但如果想赚大钱,应该要往后退,深入思考这个行业、市场;去找到公司运作、企业经营的规律。
越往后退,我越感受到“使命、愿景〞的力量,它不能直接帮助你赚钱,但却像一个灯塔,给你精神力量,在关键时候做出决策。
2、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一本谈美学的书,但开篇说的是“出世〞、“事业〞。
这恰好表达了,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而要得到美,不能靠只是脑袋里的意象,要首先有物质的存在。
而“玩〞就是其中一种物质。
所以,“玩〞是得到“美〞的其中一种路径。
3、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玩〞是一把钥匙,帮你翻开了通向“美〞的大门。
开门后,要钥匙扔掉,专注于门后面的风景。
4、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一颗松树,木匠看到,会想怎么把松树做成好的家具;园丁看到,会想这棵树是什么树种,该如何培植;而艺术家看到,想不到它的实用价值,也不知道它为何能长成这样,只是觉得“美〞,因为“美〞而欣赏。
5、“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
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活动〞是广义的,而糖果街的活动是狭义的。
但美好的生命在于活动,这个结果,却是一致的。
6、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一面。
“美〞,现在成为我对糖果街活动所创造价值的最高标准。
虽然,什么是美、怎么得到美,仍然不清晰,但这个目标确实定,让我很兴奋。
就像共产主义之于共产党人,有了一个毕生的、最高的追求。
《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5篇)
《谈美书简》读后感《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谈美书简》读后感1《谈美书简》是一本系统性的美学著作,是由朱光潜老先生所编著而成。
《谈美书简》一共收录了13封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方法研究;二是美学范畴研究;三是美学实践研究。
而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第八封:关于形象思维。
在第8封信中,朱光潜认为文艺创作应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
他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罗马的菲罗斯屈拉特,近代英国的培根都强调过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屈原在《远游》中和杜甫在《咏怀古迹》里都使用过想象这个词。
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但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它们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
不同的是它们所运用的形式。
思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声、色、形、味等,通常称之为感觉、印象、观念或表象。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经历了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便显出不同的特点:形象思维把从感性认识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抽象思维是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形象思维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维则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抽象的概念或结论。
文艺创作就不能单单依靠形象思维。
因为文艺不仅要用形象去思维,还要对形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体。
文艺创作一般都有个构思阶段,思想情感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修改阶段。
于我们学设计专业的同学,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
在创作时也要学会用形象去思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学了这么久的美学,也看过一些关于谈论美学的书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谈美书简》是为了回答美学爱好者陆陆续续提出的问题而写成的,由于特定的读者对象,作者不能不考虑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让读者能够读懂看透,从而使艰深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没有采用学术专著的形式。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精品10篇)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精品10篇)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篇1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
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
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
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
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
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
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
谈美书简阅读心得(精品10篇)
谈美书简阅读心得(精品10篇)谈美书简阅读心得篇1长时间不曾读书,更不曾这么认真的读书。
《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
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
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
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
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
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
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
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
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
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
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
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
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
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
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5篇)
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5篇)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美书简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美书简读后感1什么是美?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许多人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
但这些感受都比较浅显,看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后,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眼中的美。
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这很值得我们广大中学生学习。
也许第一眼看到上面那段话,你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如果你专注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所折服!书中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光潜先生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
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
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
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
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
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精选17篇)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精选17篇)谈美书简读书大全篇1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
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
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
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传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国画、笔酣墨饱的书法、国之精髓的京剧、名扬四海的瓷器工艺……现代文化下人们更是发展了更多美学的分支。
我们生活的现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现代感的同时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让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体现,生态绿化的兴起,不正是体现人们在往更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时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种对于美感的满足从而欣喜,这也成为一种美。
文学美,就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中间许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更是成为了美的代表。
《巴黎圣母院》中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在危急时刻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给他救命之水。
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之后屡救吉卜赛女郎,为她报仇雪恨。
你能说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与海》中穷困交加的圣地亚哥终日与海为伴,与比船还大的枪鱼奋战两昼夜,并击退啦鲨鱼无数次的攻击,虽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们能说他不是美的代表吗?还有《弱种子也要发芽》里的老农,得知“我”的孩子听力受损,看到他把弱种子抛弃很难过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让它们“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农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能说不美吗?什么是美?如何学好美学?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学,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难道一定要学好美学,才算懂美?朱光潜先生书中举例的杜甫诗句“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确告诉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达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质的美了。
谈美书简个人读后感(精选5篇)
谈美书简个人读后感(精选5篇)谈美书简个人读后感篇1读完朱光潜的《谈美书简》,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画家提笔作画,一展丹青,他们用水墨雕砌的琼楼玉宇,是人们口中的艺术品;隐士不问名利,在绝境桃花源里,在后院梅花香中,淡泊宁静,致远,这本身就是极富美感的生活。
不朽的人向阳而活,向死而生,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的一生也是美好的。
我们谈美,谈雕像画卷的一笔一画,那每一分景象,又折射出作者的品性,而作者的作品集又展露了他们的一生。
美,是可以给予人精神支持的。
若不是那五颜六色的召唤,穷困潦倒的凡高怎会毕其一生献于艺术?无论是斑斓胜于光影的星空,还是满面太阳的笑靥的向日葵,都是美的代名词。
凡高为着它们,穷尽了一生的苦痛,依然无惧风雨。
我相信美是灵魂的解药,在深陷泥潭时,它将披荆斩棘,为低处的泥沼种下花草。
疫情期间,很多的艺术家、歌唱家为白衣天使们献出自己的作品。
奋战一线,生死间忙碌,他们得到的慰藉不再是一粥一宿,而是直击内心的美。
这一种美用最精致的形态给予世间安宁幸福。
在向往高洁清廉之士时,我们其实是在向往一种真善美的世界。
“决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晨起耕耘、带月而归的闲适,“明朝散发弄偏舟”的浪漫,“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一种无畏与大气磅礴。
这一种对生活春暖花开始终抱有爱的真挚。
我们推崇的风流风骨,是对生活的苛刻,也是对美的砥砺。
全由一种“无所为而为”的心态,才能将臃冗的一生待尽,“慢慢走,欣赏啊!”像用52HZ的歌唱的鲸鱼,一生的诉说只给懂它的人听,像高山流水遇知音,像所谓鲍叔牙管仲之交……人一生不过须臾之间,只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好像也是值得的。
这一种真心,比起所谓功名利禄,在某个不朽的人心中,要珍贵的多。
美,是对人生的选择。
在艺术、生命中,不吝惜时间一两分,由心而生的前程似锦,将自己托付于一切美;于深夜中创造星子,去辨析“无所为而为”的真实,感受慢处的凉意,传播处世的美好。
这一生,慢慢走,欣赏啊!谈美书简个人读后感篇2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
谈美书简读后感
谈美书简读后感(精选5篇)谈美书简读后感1朱老说过,美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更小的说便是唯物主义。
也就是说一切的艺术品与美都是从现实中出发而高于现实,引领人类进步的。
唯物主义论倾向于一切源自于劳动生产,劳动使人进步,产生理想,从而有经济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这句话是适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美的精神生活。
而劳动生产和现实条件又决定着经济情况,而唯心主义恰恰颠覆了劳动生产与理想的位置。
对于美感是一种倾向,还有更精确的解释。
人是一个整体,他是有听觉、视觉、嗅觉、意志、思想等感官组成的。
从前西方人分割开来看,以黑格尔等为首的美学大家们只注重听、嗅、视三感,认为美是客观的,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
可正如上文所说,没有美感何来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与思想的一种倾向。
可总结为:人是一个整体;美与美感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文中有一处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解释,我颇为喜欢。
人是审美过程的主体,自然为客体,当然,主体也属于客体,人也是审美对象之一嘛。
主体与客体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两面,客体产生美,主体应而产生美感,二者为一整体。
同时,人类的劳动生产便是不断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然,让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规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丰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质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对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强和提高了。
”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而自然中有人类,人类中又有自然。
马克思说过:“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质只对于社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任何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他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为他而存在——这是人类世界的人生活要素。
只有这样,自然才作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础而存在。
只有这样,对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变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对与他就成了人。
因此,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统一体——自然的真正复活——人得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
《谈美书简》读后感
《谈美书简》读后感《谈美书简》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美书简》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谈美书简》读后感1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在《谈美书简》的第一篇中写道:解放前几十年中我一直在东奔西窜,学了一些对美学用处不大的学科。
……学过英、意、德、法几个流派的符号逻辑,……费过不少精力研究过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读过不少佛典,认真研读过“成唯识论”,还看了一些医学和谈碑帖的书,可谓够“杂”了。
……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我想朱光潜的'美学成就与他学得“杂”,学贯中西是分不开的,应该对我们做其他的学问有所启发。
《谈美书简》读后感2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
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
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文艺作品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原来是相统一的。
本人的感受还有很多,限于篇幅限于水平就说这些吧。
《谈美书简》读后感3朱光潜是中国的美学大师,是安徽桐城人,在桐城中学就读过,最先是从大学同寝室同座位的桐城籍同学口中得知。
每每提起这位大师,我的`那位同学总是透露出十分的自豪感。
平时我们也会阅读朱先生的有关美学著作,虽然只是专业以外的书籍,随便翻翻,读得似懂非懂。
不过一来二去,加深了对美学的兴趣,对这位大师也有所关注,更多的是对这位大师产生敬意。
我不是桐城人,但我是安徽人,怎能不因为有他这位安徽老前辈而感到骄傲?《谈美书简》读后感4“一位老朋友的来信,写过一篇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意见。
”朱先生看过之后说道:“这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创作,欣赏和批评吗?”“‘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精选27篇)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精选27篇)谈美书简读书大全篇1今天又是心血来潮,看到书架上有本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正好电脑被儿子霸占,不如拿来读读。
一开篇第一封信关于读书的议论就于我“心有戚戚焉”了,对自己也是一个指导,因为自觉不算得真正的读书人。
第二封信是谈动,“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倒是真的。
每天闲时都做着同样的事,上网、聊天、听音乐、放音乐、唱歌,时间一长便觉无聊,因为毕竟不是正事。
哪有忙着正事的人会发愁呢?即使正事让你发愁也不可能给你时间正儿八经的坐着发愁的,而是会拼命想方设法去解决,也就是说发愁的人往往发的愁也是无关紧要的。
可,“闲愁最苦”,不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吗?大概是因为闲愁是有时间想来想去,于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愁吧。
于恋爱中的人来说,闲时会胡乱猜测,胡思乱想,对方专一吗?是否也在思念自己?或是根本就是在和别人说笑?于自恋中的人来说,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都非常重要,今天别人议论自己了吗?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完全沉浸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中了。
怎会不苦?不过,愁有用吗?“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对自己的看法不外乎这两种吧,或是伟大,或是渺小,都不该在闲时发愁。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体会大全篇2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
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
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美书简读后感
导读: 谈美书简读后感(一)
朱光潜是中国的美学大师,是安徽桐城人,在桐城中学就读过,最先是从大学同寝室同座位的桐城籍同学口中得知。
每每提起这位大师,我的那位同学总是透露出十分的自豪感。
平时我们也会阅读朱先生的有关美学着作,虽然只是专业以外的书籍,随便翻翻,读得似懂非懂。
不过一来二去,加深了对美学的兴趣,对这位大师也有所关注,更多的是对这位大师产生敬意。
我不是桐城人,但我是安徽人,怎能不因为有他这位安徽老前辈而感到骄傲?
《谈美书简》是什么?
《谈美书简》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
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八十二岁的高龄仍然着书立说,对美学思想回顾和整理,给青
年朋友们回复,关心美学教育,这是何等的学者风范和社会责任感!
工夫在诗外
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在《谈美书简》的第一篇中写道:解放前几十年中我一直在东奔西窜,学了一些对美学用处不大的学科。
……学过英、意、德、法几个流派的符号逻辑,……费过不少精力研究过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读过不少佛典,认真研读过“成唯识论”,还看了一些医学和谈碑帖的书,可谓够“杂”了。
……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我想朱光潜的美学成就与他学得“杂”,学贯中西是分不开的,应该对我们做其他的学问有所启发。
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一位老朋友的来信,写过一篇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意见。
”朱先生看过之后说道:“这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创作,欣赏和批评吗?”“‘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
作者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流露一点情感。
”……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潜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态度坚决,措辞严厉,即使是老朋友为了科学也毫不讲情面。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
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
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
文艺作品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原来是相统一的。
本人的感受还有很多,限于篇幅限于水平就说这些吧。
谈美书简读后感(二)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
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
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
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
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这本书是以信件的方式组成的,大多都是给读者的回信。
(这一点,书中也有提到过)因此也就比较浅显易懂。
在“知识链接”一栏
中,编者提到了许多有关学术方面的美的知识。
这让我们也提前了解了一些有关美的知识。
虽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着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
例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
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
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可能长了点,自己修改把!
谈美书简读后感(三)
什么是美?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许多人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
但这些感受都比较浅显,看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后,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眼中的美。
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这很值得我们广大中学生学习。
也许第一眼看到上面那段话,你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如果你专注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所折服!书中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光潜先生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
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
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
穿衣打扮已经是现
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
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
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
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
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谈美》这书中,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
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谈美》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谈美》,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
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