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朗诵安排
《水调歌头》教学教案5篇
《水调歌头》教学教案5篇《水调歌头》教学教案1第一课时时间:一、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
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
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
(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
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
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
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
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
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
(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开展阅读对话。
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
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
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
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
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
(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
(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水调歌头教案(精选12篇)
水调歌头教案水调歌头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课件,一个优秀的课件,采用的形式其产生的效果应该是高于传统教材的,也就是说,如果连传统教材的效果都没有达到,那也就没有必要做成课件了。
那么写课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调歌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调歌头教案篇1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词。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
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作结。
全词蕴涵深邃的哲理趣味。
二、说学情我们班的学生,他们平时阅读的习惯不是很好,阅读的数量,语言、知识的积累都比较缺乏。
学生中绝大部分平时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诗词等文学类的阅读就更加少的可怜。
此外,基于初中生来说,平时生活积累、人生体验也较贫乏。
而对于古词这种对语言感悟,对人生体验要求较高的文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是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关于教法,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民族与世界、人类的大师、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和编者的意图。
据此,我先指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并采用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对文本的探究。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朗诵分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朗诵方案
(音乐起)
集体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男: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女: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女集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集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集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男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全)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第一课《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2、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水调歌头》2、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2、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3、齐读课题《水调歌头》。
二、明确诵读要求:学生讨论诵读名作的要求,师概括三点:1.字正腔圆2.有顿、有韵 3.读透文义三、按要求分步练习诵读:1、练习读得字正腔圆,指名读,齐读。
2、听视频范读,领悟“有顿、有韵”的诵读技巧。
选词填空:读时句中(有停顿),语速(舒缓),语调(深沉)。
对照要求自己练习,指名男女生配乐读,全班分男女生读。
3、古人云:诗中有画。
读词中的句子让你仿佛看到什么?生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①“言为心声”,这些词流露了当时苏轼什么样的心声呢?简介苏轼当时的境况:苏轼二十三岁全家迁至京都做官十五年后被派往密州做官。
在贫穷落后的密州他岁苦犹乐,依然活得开朗、洒脱。
②联系苏轼的经历和词中的句子想一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暗中比喻哪里?在这中秋月圆之际,他想过回去么?读句子“我欲乘风归去”,但又不太乐意回京城,从哪句可见?“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现在他在密州反而清闲自在,读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洒脱、自在地反复读。
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为什么是低低照着?月亮渐渐西沉。
此时的苏轼眼睁睁看着月亮,又想什么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这么想?把句中的怨恨读得更深入。
④不回“天上宫阙”而与月对话悠然起舞,人的悲离难得全美就给予祝福,这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苏轼?(洒脱、乐观、旷达)。
⑤总结“读透文义”的要求,练习诵读。
看视频上的深情朗读。
指名配乐读,全体配乐读。
四、吟唱《水调歌头》1、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2、跟唱。
《水调歌头》教案
《水调歌头》教案《水调歌头》教案篇1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有关常识: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乐章”、“歌词”等。
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
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又分成: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
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
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扬州慢》属后一类。
词常见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
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
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朗读全词,疏通文字。
1、念奴娇:词牌名。
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2、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
“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
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水调歌头 古诗词朗诵开场白以及中间串词
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朗诵开场白以及中间串词水调歌头》宋苏轼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
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之作。
明月如明镜,映照环宇,也映照心灵。
苏东坡心寄明月,把自然、神话和人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
他振起想象的双翅,巡视天宫,叩问上苍,俯瞰人间。
在唏嘘感慨之中,不由得发出了“不如归去”的喟叹。
但这种归隐决不是对现实的逃逸和回避,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人文关怀情愫使他禁不住发出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吟咏着它,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
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可以把他们当诗朗诵,最好先放一下音乐,创造一下意境)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
百余年前,东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赏月怀古,岁就当歌,创作了文明千古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尝尽了月下独酌的无奈,《水调歌头》道尽了人世沧桑的曼妙与玄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写尽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时为今年,让我们在千年翰墨下,沿着文人东坡的足迹,开始我们今天的《水调歌头》。
串词的话,可以根据他们的是个题目进行编辑,由于我不知道选手要说什么,所以没有写……反正你可以随便说说……这里不用太刻意(希望能够帮到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相关推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篇1教学重点: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
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
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个"测评"。
)二:前提测评①请一位同学回答。
②范读(点击开关)。
③学生齐读。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好,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四:朗读训练①播放一遍。
②学生齐读。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思考讨论"。
)五:思考讨论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①讲解"联想"的定义。
②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答案:明亮③讲解"想象"的定义。
④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水调歌头》教案一等奖3篇
《水调歌头》教案4学习目标:一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
了解诗歌常识。
二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重点:把握意境,有过去背诵诗歌。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显示:画面一轮明月,伴以王菲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歌曲很好听,大家知道是谁唱的吗?(王菲)可是大家知道是谁写的词吗?(苏轼)了解苏轼的`同学请把他介绍给大家!二作者简介:(显示:有关苏轼的资料及写作背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谏官劾其作诗“诽谤朝廷”,下狱。
哲宗时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后复行新法,贬惠州,又被贬琼州。
徽宗时遇赦召还,卒于常州。
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
著有《东坡乐府》。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
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经历时五载,和弟弟苏辙也已有七年不得相见。
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在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
写下这首词!三检查预习情况:字词:Chén quèqióng chán qǐshēng丙辰宫阙琼楼玉宇婵娟绮户不胜寒朗诵情况:(作以点评)四初读课文:(显示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朗读)听范读,然后学生自己揣摩语句试读。
老师给予指导。
五研读课文:结合资料及同学间的讨论,纠正理解上的偏差达到正确理解。
1、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归纳明白:时间作词的情形主旨之一2、读上阕: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词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间就有了?天上的宫阙今晚是何年何月?要体会苏轼当时的情况:政治上失意,与弟弟七年不得相见,下去郁闷惆怅,所以在“出世”“入世”之间徘徊。
想飞到月宫中去,又怕难以承受寒冷。
《水调歌头》经典诵读教案
当然,张口、用耳,都代替不了动脑思考,词的意味是要靠细细地品位出来的,于是,熟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品”这一环节,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细细品位,先小组交流,然后学生发言。在学生的心目中,品古典诗词是一个难点,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为了让学生不望难生畏,在此之前,我先做了示范,给学生一些启示,学生也积极动脑思考,有的品的中规中矩,也有的品的别出心裁,也有的背道而驰,对于一些新奇的观点,我们不能一味否定,因为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我们只能加以引导,让他们再品再思,真正理解。品词就象品一道菜,尝到了其中美味,舌头就欲罢不能了。学生品出了感觉和想法,尝到了思考的甜头,对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再“望洋兴叹”了。在这一环节,我以为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做得不够,缺乏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因此对有些问题品的不够透彻,可能还有学生不能心服口服。
下阕: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满。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㈣、四读课文,有情有味,读透词境。(预习7、8)
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好的音乐和文学都能震撼人的心灵,音乐能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甚至可以自己谱曲,自己演唱,学生当然兴致高昂了。
接下来是诵读环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朗读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中最核心的一个方面,但朗读不仅仅是教师一声令下,大家张嘴就念这么简单,课堂朗读也有一定的巧妙,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情绪,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分派朗读有利于氛围的营造,关系到学生对诗词的初步感受;还可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水调歌头》优秀教案一、情境导入首先播放《花好月圆夜》MTV。
师: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
(播放音乐)同学们如果熟悉的话可以跟着哼唱。
师:优美的音乐能唤起人的情感,带给人以美的感受,当我们沉浸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你的头脑中首先浮现出一个什么形象呢?生:月亮。
师: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思念。
明月与诗词好像天生就结缘,明月激发诗兴,诗词随明月而发,相伴而留香千古,在众多咏月的诗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被公认为中秋词中的绝唱,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这首词(板书课题)。
二、美读意境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熟悉文本,读的琅琅上口,读出情韵。
1、听读—感受意境。
2、练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你的体会、你的个性。
3、配乐读—在古韵悠扬的乐声中,学生吟诵,读出感情。
三、走近苏轼所谓“知人论世”,读苏轼的诗词,一定要了解苏轼其人,解读他当时的背景。
在学生先前预习、查找的基础上,通过投影打出苏轼与本词有关的经历:苏轼(1036~1101)字子,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与其父苏、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散文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
书画上与黄庭坚、米、并称“宋四家”。
从21岁中进士到现在(1076年)已20年,其间,父母相继过世,妻子早逝,与弟弟苏辙6年未见,而且仕途坎坷,政治上很失意,多次被贬官。
我们学过的苏轼作品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
《赤壁赋》(《核舟记》提到)。
四、质疑赏上片的学习主要质疑,下片的学习重在欣赏。
学贵有疑,善于提出问题是学习思考深入的结果。
在赏时,我先请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提出疑问。
学生围绕作者的心理活动,抓住三个动词进行提问。
“问”了什么?几时有?是何年?问月表明作者思索的深刻,彷徨的心态。
朗诵水调歌头的策划书3篇
朗诵水调歌头的策划书3篇篇一《朗诵水调歌头的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诵经典,品名篇”二、活动目的1. 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感受诗词的魅力。
2. 提高同学们的朗诵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班级或组织]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由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欢迎嘉宾和参与人员。
2. 诗词朗诵(1)选手们按照抽签顺序依次朗诵水调歌头,每人朗诵时间控制在 5-8 分钟以内。
(2)评委根据选手的朗诵表现进行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3. 互动环节(1)设置诗词问答环节,让观众参与其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邀请观众上台朗诵水调歌头,分享自己的朗诵心得和体会。
4. 颁奖仪式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邀请嘉宾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5. 闭幕致辞七、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提前通知到位。
2. 邀请评委和嘉宾,确定其出席情况。
3. 准备活动所需的音响设备、舞台布置、证书奖品等。
4. 组织选手进行排练,确保朗诵质量。
5. 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海报、班级群等方式通知到每位同学。
八、活动预算1. 奖品费用:[具体金额]2. 道具费用:[具体金额]3. 宣传费用:[具体金额]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随意走动。
2. 评委要公正公平地评选出优秀选手,确保活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3. 选手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或早退。
4. 工作人员要积极履行职责,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篇二《朗诵水调歌头的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诵经典,品名篇”二、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感受水调歌头的韵律之美。
2. 提高参与者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参与者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五、活动流程1. 签到入场参与者在活动开始前签到入场,领取活动资料和水调歌头的朗诵文本。
水调歌头朗诵技巧划分
水调歌头朗诵技巧划分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诗体形式,它以唐代文学家杜甫的《登高》为代表作品而广为人知。
水调歌头以韵调独特、意境深远而闻名,具有一定的朗诵技巧。
下面将从节奏、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对水调歌头的朗诵技巧进行划分。
首先,节奏是水调歌头朗诵的重要一环。
水调歌头的诗句往往较长,对朗诵者来说,需要注意每个字的发音和停顿的位置。
朗诵时可以适当延长有节奏感的字音,以突出诗句的节奏韵律,同时注意停顿的处理,使整个朗诵过程更加流畅而有力度。
例如,《登高》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可以适当延长“风急天高”、“沙白鸟飞回”等有节奏的字词,同时在“猿啸哀”、“渚清”等地方进行短暂的停顿,以凸显诗句的节奏感。
其次,语调是水调歌头朗诵中需要重点把握的要素之一、水调歌头常常以抒情、慨叹的语调表达情感,朗诵时需要准确把握每个字的轻重音和声调的变化。
朗诵者可以在重要的表情词或抒情词上加强声音的变化,以展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登高》的诗句中,“风急天高猿啸哀”、“兀兀沙场空忍见”等地方的字词都需要带有一定的抒情语气和语调的变化,使水调歌头的情感更加生动。
最后,情感的表达也是水调歌头朗诵的关键。
水调歌头往往表达的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抒发的情感,朗诵时需要将这些情感细腻地传递给听众。
在朗诵过程中,朗诵者可以通过声音、眼神、肢体等方面来表达诗歌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朗诵《登高》时,朗诵者可以用低沉、哀怨的音色,配合平静而深情的眼神,展现诗人对逆境的思考和对时事变迁的慨叹。
总之,水调歌头朗诵技巧的划分主要包括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
正确的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诠释水调歌头的艺术魅力,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传递给听众,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特殊的诗体形式。
不仅如此,朗诵水调歌头还有助于提升朗诵者的表达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使其成为更好的文学表演者。
幼儿园唐诗教案《水调歌头》
幼儿园唐诗教案《水调歌头》教学主题:幼儿园唐诗教案《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文化,了解唐诗《水调歌头》的背景和意义。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朗诵、背诵技巧。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语言修养。
4.通过欣赏、理解和朗诵古代文学名篇,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拓展视野。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给幼儿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2.) 让幼儿朗诵一首简单的唐诗,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3.) 导入活动:分小组,让幼儿首尾相连,背诵出一首唐诗。
二、讲解唐代文化背景和《水调歌头》的意义1.) 介绍唐代文化的特点,如士大夫文化、唐人骄傲、艺术繁荣等。
2.) 讲解《水调歌头》的产生背景、作者及故事情节;3.) 通过分组讨论和表演,让幼儿了解《水调歌头》中所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
4.) 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其中的人物,谈论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三、欣赏与理解1.) 介绍《水调歌头》的诧异之美,比如音乐、语言、艺术形象等。
2.) 播放唐诗《水调歌头》的声乐朗诵版,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优美韵律。
3.) 指导幼儿通过抒发情感、模仿声音、模仿动作等方式,感知《水调歌头》的情趣韵味。
四、朗诵1.) 通过角色扮演和声音模仿等活动,让幼儿接触和感知古代文学作品,认识和发掘唐诗的美丽和价值。
2.) 驾马奔腾、春风乍绿、秋风生等场景或句子让幼儿朗诵,同时边唱边跳,以形式多样的朗诵方式,让幼儿学习、感知、体验古代文学艺术。
3.) 分组进行课堂朗诵比赛,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唐诗。
五、总结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幼儿能够了解唐代文化,明了唐诗《水调歌头》的背景和意义。
他们还能够掌握唐诗的基本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增强对诗歌的审美感受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唐诗《水调歌头》是一首美丽的古诗,它将人们的情感融合在了自然之中。
在教学中,我们以学习古诗文为切入点,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水调歌头朗诵技巧划分
水调歌头朗诵技巧划分朗诵是一种运用声音、语调、音韵和语言节奏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旨在通过言语的独特韵律和美妙旋律,将情感、意境和思想传递给观众。
水调歌头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展现水调歌头的美感和艺术魅力,朗诵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
下面将水调歌头朗诵技巧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语音技巧朗诵水调歌头时,语音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音量的控制。
水调歌头多以较悠扬的调子演唱,所以在朗诵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声音,尽量保持柔和而有力的音量。
其次,要注意语调的转折。
水调歌头的语调多变,要能准确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使之与诗的意境相结合,形成和谐的声音表达。
此外,还要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的掌握,使之有韵律感,更加生动有力。
二、情感表达技巧水调歌头朗诵要通过声音表现出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美感,所以情感表达技巧非常重要。
首先,要对诗歌的情感进行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能够深入诗歌的内涵,体会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其次,要运用声音的变化和表情的调动,将情感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描写悲伤的部分,朗诵者要通过音调、节奏以及语气等手段,使之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悲伤的情感。
情感的表达要真实、准确、自然,使观众在听到朗诵时,能够由内而外地感受到其中所传递的情感。
三、语言节奏技巧水调歌头朗诵中的语言节奏非常重要,它能够使诗歌表现出独特的韵律美。
首先,要注意诗歌中的平仄规律,把握好各个字词的读音,避免出现错读或破坏韵律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节奏的掌握。
水调歌头的节奏多变,有快有慢,有紧凑有松弛,要能准确地把握好节奏的变化,使之与情感和韵律相结合,产生良好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停顿的运用,通过适当的停顿,使诗歌的表达更加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四、音韵技巧水调歌头朗诵中的音韵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朗诵水调歌头时,要注意每个字音的发声和音调的掌握,使之符合汉字的读音规律和语音的韵律美。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优秀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优秀《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一、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重点:一、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一、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二、提高欣赏能力,情感体验深刻。
教学工具:录音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中秋的.月亮皎洁无暇,举家团圆的人们其乐融融,可是,在这本应团圆的日子里,又有多少离人看着这明月,黯然神伤。
二、听朗读录音,感知全诗1、教师播放录音2、学生仔细聆听三、写作背景介绍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2、教师补充介绍四、初读全诗,领会意境1、学生翻译全文(学生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2、提问: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五、再读文章,体会感情1、抓住重点词句,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学生抓住文章中的语句,结合自身的感受说一说对这首词的理解。
)六、课外延伸,拓宽知识。
1、提问:你们还能说一些咏月的诗句吗?2、学生交流汇报课外收集的诗句。
七、听音乐,加深体验。
1、教师放《二泉映月》、《花好月圆》音乐。
2、学生仔细听音乐。
(提问:这两首曲子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能听出来吗?)八、配乐朗诵,加深印象。
学生集体朗诵。
九、课堂小结《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优秀2教学设想: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层次:一、朗读词文,整体感知;二、借月抒情,走进词境;三、名句重读,读懂词情;四、拓展体悟,读透词心。
一、教学导入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
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
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
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
真的,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
啊,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幼儿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教案
幼儿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教案教学内容:幼儿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教学要求:1.了解诗歌的基础知识;2.掌握水调歌头的节奏和音调;3.理解水调歌头的意境和诗意。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1.了解水调歌头的基本知识;2.了解水调歌头的韵律、形式和适用场景;3.掌握基本的水调歌头朗诵技巧;4.理解水调歌头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意。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模仿游戏、歌曲朗诵和讨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幼儿的兴趣、增强记忆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1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有关水调歌头的图片,让幼儿自由发表一下对图片的看法;2、教师带领幼儿合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中的水调歌头部分;3、教师向幼儿介绍水调歌头的基本知识,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调和节奏。
二、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比较唱腔和说唱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幼儿加深对水调歌头的理解;2、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模仿唱腔,并注意掌握音律和节奏;3、教师讲解水调歌头使用场合和表达方式,并用相关诗歌进行示范朗诵。
三、练习(30分钟)1、教师指导幼儿重点单词和句子的读音;2、教师带领幼儿合唱、朗诵和模仿练习;3、教师自由组合幼儿进行模仿和演唱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
四、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2、教师请幼儿自由发表关于诗歌和水调歌头的感受和想法。
五、作业(家庭作业)1、教师布置诗歌学习作业:请幼儿背诵一首适合自己的水调歌头,练习流畅朗诵。
教学参考书目:1、《水调歌头》(唐代诗歌选编);2、《幼儿诗歌大全》丛书。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音乐、语言和情感方面得到了全面培养和提高,在适度的游戏氛围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水调歌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学会了对诗歌的感性理解和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精品教案
《诗词三首》教学方案第3课时《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了解双调词在形式上的特点。
2.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熟读成诵。
3.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理解词人借咏月所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熟读成诵。
2.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理解词人借咏月所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理解词人借咏月所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月亮在中国人的眼中,从来都不是一颗普通的星球,它是挂在天上的一首诗。
它既有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又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豪放;既饱含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又有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
那么恰逢月圆中秋夜,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何感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往千年之前,去听听苏轼的月下吟唱。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谥号“文忠”,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最高官至礼部尚书。
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弹劾“谤讪朝廷”,下狱,先后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琼州等地。
一生坎坷,飘零不定。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首;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朗诵开场白以及中间串词
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朗诵开场白以及中间串词
水调歌头》宋苏轼
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
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之作。
明月如明镜,映照环宇,也映照心灵。
苏东坡心寄明月,把自然、神话和人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
他振起想象的双翅,巡视天宫,叩问上苍,俯瞰人间。
在唏嘘感慨之中,不由得发出了“不如归去”的喟叹。
但这种归隐决不是对现实的逃逸和回避,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人文关怀情愫使他禁不住发出期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吟咏着它,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
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恨请听诗朗诵《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朗诵技巧
水调歌头朗诵技巧水调歌头朗诵技巧朗,即声音的清晰。
响亮;诵,即背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以下是小编水调歌头朗诵技巧,欢迎阅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朗诵前的准备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
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
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⒈选择朗诵材料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
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
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
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⒉把握作品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
《水调歌头》优秀教案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2、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把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方法:1.诵读法2.品味法3.合作探讨。
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3、共读课文,赏析诗词
①诗的上阙主要写什么?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几时问不知欲又恐不胜何似
师:怎样通过你的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力求从声音和语调上读出词的意境来。
问题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
2、配乐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齐读,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尽量读出词的韵味来。分小组各读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组织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这首词,然后讨论疏通这首词的大意。5分钟后检测各小组对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检测一下重点字词句的解释
把酒问青天:端着
又恐琼楼玉宇:担心
高处不胜寒:经受不住
2、字词检测
宫阙(què)琼楼玉宇(qióng yŭ)朱阁(gé)
绮户(qǐ)婵娟(chán juān)不胜寒( shēng)
听音乐学生复习回忆、积累“月亮”的相关名句
三、讲授新知
1、解读小序
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的同学会注意到在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名的下面有这样一行小字,这行小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小序。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和缘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朗诵安排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水调歌头》朗诵安排1台词
苏梓柔朗诵:如水月色,似水流年,千余年前,东坡居士在月色下赏月怀古,对酒当歌,创作了闻名千古的《水调歌头》。
黄炜鹏朗诵:《水调歌头》尝尽了月下独酌的无奈,
苏梓柔朗诵:《水调歌头》道尽了人世沧桑的奥妙,让我们踩着文人的足迹,开始我们的《水调歌头》。
2播放音乐
曾梓欣朗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谢颖珊朗诵: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女声齐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何似在人间!
(配动作,移动位置,唱完回原位)
4齐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配动作)
5黄炜鹏朗诵: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配动作)
谢颖珊朗诵: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配动作)
7齐:在人间!
8杜婉嘉起舞。
9李思盈朗诵: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0胡骏轩朗诵:不应又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齐:何时长向别时圆!
11苏梓柔朗诵:人有悲欢离合,
曾梓欣朗诵:月有阴晴圆缺,
小组朗诵:此事古难全。
齐:此事古难全。
齐:(动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