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任务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依据、设计图纸、各种规范(2)设计范围: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3)管道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①市政管网压力为0.25~0.3MPa;②本工程采用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③给水系统分区;④生活给水泵采用变频控制,由电节点压力表联动控制柜,设定系统压力;⑤水表设置情况;2)生活热水系统①本工程设计小时好热量约为;②本工程生活热水采用何种形式;③热水系统分区同冷水系统,热水系统补水接生活变频恒压给水设备出水;④热水系统采用全日制机械循环,共设两组热水循环泵,每组两台(一用一备);热水循环泵的启、闭由设在热水循环泵之前的热水回水管上的电接点温度计自动控制:启泵温度为45°C,停泵温度为50°C;⑤热水箱的冷水进水管上装设电子水处理仪;3)生活污水系统①污废分流,通气管形式;②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隔油池;4)雨水系统①暴雨强度公式及设计重现期;②采用排水型式;③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入市政管网;5)消火栓给水系统①本建筑建筑性质及室内外消防用水量;②市政管网情况;③系统设置情况(地下室设水池,稳压装置设计,屋顶水箱设置,减压阀设置等);④水泵接合器设置;⑤消火栓系统工作原理A、稳压设备控制平时管网由稳压设备保持在1.02~1.10MPa;B、消火栓给水泵控制C、消火栓布置及消火栓箱布置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①建筑性质及设计危险等级;②设置泵房及湿式自动报警装置;③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动作过程描述;自动喷水系统为一个供水区,平时管网压力由稳压设备结合屋顶消防水箱维持;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喷水泵,并向消防中心报警。
自喷水泵自控设置详水泵房大样图中水泵控制说明。
④喷头选用型式;⑤室外水泵接合器设置;7)循环冷却水①本工程循环流量及干湿球温度;②系统采用型式;8)灭火器配置①危险等级及火灾类型;②灭火器型号及配置要求;施工说明(1)管材1)生活给水管和生活热水管①生活给水管采用;生活热水管采用;连接方式有;暗埋在墙槽内的管道应作防腐处理;②与设备、阀门、水表、水嘴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管件或法兰连接;2)排水①卫生间污废水管、通气管采用管材及连接方式;②与潜水排污泵连接的管道,均采用涂塑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 0.6*104*35/1000=210m3
每一个小时的用水量等于总用水量乘以相应的转变系数
2、一样车间生活用水
用水额度为:25L/(人·班)
一样车间生活总用水量:Q= 一样车间人数*25 L/(人·班)
*104*25/1000=250m3
170
12
×(41.80+57.80+20.54)
13
×
-
14
南华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
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工程
设计项目:A城给水管网设计
指导教师:袁 华 山
学生年级:给水排水工程2020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20204510137
设计日期:2020年10月16日
一.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的
大体资料
1.3管道设计任务书
二.全市用水量计算
-
6
×(31.44+55.98+42.53+34.35)
-
7
×(34.35+56.34+33.08+57.80)
-
8
×(33.08+37.26+63.25+57.07)
-
9
×(63.25+40.17+28.35)
10
×(28.35+28.90)
135
11
×(28.90+57.07+41.80)
106.07
0
750
0
0
4-5
585
0
750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工程》(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2011年12月一、工程概述(一) 基础资料1.供水区域平面图(比例尺1:5000);2.居住区规划资料(见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3.工厂资料(见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工厂A生产用水排污系数0.9,工厂B生产用水排污系数0.85。
火车站排污系数0.84.城市采用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原水水质符合相关要求;河流水量充沛,枯水期最小流量能够满足取水要求。
6.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为见附表。
附表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二)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1:5000 城市平面图2.城市各地区人口密度Ⅰ区 490 人/公顷;Ⅱ区530 人/公顷;Ⅲ区500 人/公顷;Ⅳ区人/公顷;3.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Ⅰ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Ⅱ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并有淋浴和集中热水供应;Ⅲ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但无淋浴设备;Ⅳ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并有淋浴和集中热水供应;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Ⅰ区 7 层;Ⅱ区 8 层;Ⅲ区 7 层;Ⅳ区层。
5.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如城市平面图所示:① A 厂,最大班排水量 2400 m3/d。
工人总数 660 人,分 3 班工作。
热车间占每班人数的 10 %第一班 220 人,使用淋浴者 61 人;其中热车间 21 人第二班 220 人,使用淋浴者 76 人;其中热车间 21 人第三班 220 人,使用淋浴者 71 人;其中热车间 21 人② B 厂,最大班排水量 2100 m3/d。
工人总数 870 人,分 3 班工作,热车间占每班人数的 15 %第一班 290 人,使用淋浴者 88 人;其中热车间 43 人第二班 290 人,使用淋浴者 82 人;其中热车间 43 人第三班 290 人,使用淋浴者 82 人;其中热车间 43 人③火车站排水量: 1000 m3/d。
6.城市土壤种类粘土;地下水位深度 -1.9 米;冰冻线深度 0 米;常年主导风向西南风;城市最高温度 34.2 ;最低温度 2.3 ;年平均温度 17.8 。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工程概况:本设计为位于长春的福阳苑住宅小区七号楼,该建筑共5层。
一层车库层高2.4m,二至六层为住宅每层层高2.9m。
整楼分2个单元,每单元2户。
室外市政给水管位于整栋建筑的西侧,水压为0.35MP,埋深为2.1m,市政排水管也为与建筑西侧,埋深1.55m。
本设计的设计范围包括:1)建筑给水工程;2)建筑排水工程关键词:住宅、给水、排水、设计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 (1)第2章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2.1 给水设计 (2)2.1.1给水方式的选择 (2)2.1.2给水管材的选择 (2)2.2生活用水量 (2)2.3给水水力计算 (3)2.3.1设计秒流量 (3)2.3.2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 (3)2.3.3建筑总压力计算 (4)第3章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8)3.1排水设计 (8)3.1.1排水方式的选择 (8)3.1.2排水管网的选择 (8)3.2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8)3.2.1排水横支管及立管计算 (8)3.2.2立管底部和排出管计算 (12)3.3 排水附件的选择 (13)3.3.1存水弯 (13)3.3.2地漏 (13)3.3.3清扫口 (13)3.3.4检查口 (13)要参考文献 (14)第1章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2、气象资料:长春地区冻土深度-1.69m3、土建资料:建筑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剖面图4、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
第2章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1 给水设计2.1.1给给水方式的选择本设计是一个5层单元式的住宅楼,根据设计资料,室外管网做提供的水压为0.35MPa,相当于35m的水柱高,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需压力:2.4+2+2.9×5=18.5m<35m所以室外管网水压在建筑的需要整天均能满足该六层,.因此该设计选得是依靠室外管网压力直接给水方式,该给水方式最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建筑给水系统组成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室内给水管网.给水附件.配水设施.给水设施。
给水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为华北地区E2县县城给水工程设计。
该工程设计规模为30000m3/d,其中净水厂设计规模为20000 m3/d,配水厂的设计规模为10000 m3/d。
整个工程包括三大部分: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和净水工程。
取水工程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取工程。
地表水取水工程的设计内容包括地表取水位置的选择、取水型式的确定及取水泵站的设计;地下水取水工程的设计内容包括取水位置及型式的确定、单井的设计计算及井群的水力平衡计算。
输配水工程主要指管网的定线和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
净水工程的设计主要包括配水厂的设计计算和净水厂的设计计算。
净水厂的设计是指净水厂的位置选择、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以及水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净水厂的工艺流程选用方案一:原水—→管道混合—→机械搅拌澄清池—→普通快滤池—→消毒—→清水池—→管网。
关键词: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净水工程;机械搅拌澄清池;普通快滤池AbstractThe design is water supply project for E2 city with the total volume of 30 thousand cubic meters. Of them, 20 thousand cubic meters are supplied by surface water treatment plant and the rest by ground water proportioning plant.The whole projec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which is watet diversion project,water arrangement and clarification project and water treatment project.The surfac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consists of the selection of water source location, the form of water diversion and the design of pump station. And so does the ground water diversion project.This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e detail process of design for each construction or apparatus in 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In this paper, the water power balance of gang of wells system has been completely caculated which help make this paper more accurate.The water allocation and clarification projects are the major parts in this paper. The former contains the arrangement of pipelines, the determination of pipe caliber as well as pump lifts. And the latt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and water proportioning plant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bout quality of ground raw water, the raw water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user only through simple disinfection (add chlorine).Two sets of programme have been compared both techn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And the first programme is preferred. The whole process is as follows: raw wate r→pipe-shaped→mixing apparatus→mechanical stirring→high speed filter cell→disinfection(add chlorine)→municipal pipe network.Key words: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water allocation and clarification projects; water treatment project; mechanical stirring; high speed filter cel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给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1)设计原始资料 (1)设计任务与内容 (3)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格式与内容 (4)设计依据 (4)第2章设计用水量及规模计算 (5)管网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5)最高日用水量Q d计算 (5)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h计算 (6)消防用水量Q x计算 (6)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6)净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6)配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6)第3章取水工程 (7)地表水取水工程 (7)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 (7)取水构筑物型式的确定 (7)进水室和吸水室的计算 (7)取水泵房的设计计算 (8)地下水取水工程 (14)取水位置确定 (14)取水构筑物型式的确定 (14)单井设计 (15)井群设计 (17)单井抽水设备的选用 (20)第4章输配水工程 (21)输水工程 (21)输水线路选择 (21)输水管渠布置 (21)配水工程 (21)配水管网定线与布置 (21)配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案一) (22)配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案二) (33)第5章净水厂工程 (44)净水厂位置选择 (44)净水工艺(方案一) (45)配水井设计 (45)混合器设计 (45)澄清池设计 (46)滤池设计 (53)消毒设施设计 (56)清水池设计 (57)吸水井设计 (58)送水泵站设计 (58)辅助建筑物设计 (63)净水工艺(方案二) (64)混凝设计 (64)沉淀池设计 (67)滤池设计 (71)其它设备设计 (75)方案比选 (75)净水厂平面与高程布置 (75)净水厂平面布置 (75)净水厂高程布置 (76)第6章配水厂工程 (77)清水池设计 (77)消毒设计 (77)送水泵站设计 (78)配水厂平面布置 (78)配水厂高程布置 (79)第7章工程估算及经济评价 (80)基本资料 (80)成本分析 (80)财务评价 (81)参考文献 (103)致谢 (104)附图 (104)第1章给水工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华北地区E2县县城给水工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程课程设计(2014-2015学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 年 1 月21 日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1.1给水工程设计1.1.1 设计方案(1)基本原则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规范》(GB50015-2003)(以下简称《建规》)3.3条规定,给水系统选择有如下原则:①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当市政给水管网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②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0MPa;③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2)给水方式列举①直供给水方式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建筑。
②单设水箱给水方式宜在以下两种情况时采用:室外市政管网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时,或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过高时作减压稳压用。
③水泵直接供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
④水池—恒速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水池—恒速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的供水设备包括贮水池、离心水泵和水箱。
其主要特点是在各区上层的适当位置(一般高于分区处3~4层)设分区高位水箱,其作用是贮存、调节本区的用水量和稳定水压,水箱内的水由设在底层或地下室的离心水泵输送。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的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
⑤水池—变频泵给水方式可分为变频泵并联给水、变频泵减压阀给水两种主要方式,比较见下表1.1所示:表1.1各种变频泵给水方式优缺点比较给水方式优点缺点变频泵并联给水独立的给水系统,互不影响,供水安全可靠;水泵集中,管理维护方便;运行动力费用经济;无水箱,便于结构的设计,也可以增加营业收入需要一套价格较贵的变频调速控制装置变频泵减压阀给水具有变频泵并联供水的优缺点变频调速控制装置价格较贵,且运行费用增加⑥气压罐给水方式气压罐给水方式的供水设备包括离心水泵和气压罐。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保护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人们正确使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一门“给水课程”。
下面是一份关于给水课程设计的计算说明书。
一、课程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2.掌握给水工程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给水工程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了解给水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
3.培养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行为。
二、课程内容1.水资源与环境保护:介绍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水的净化与处理:讲解水净化和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介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和工艺,引导学生了解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
3.给水工程的组成与原理:详细介绍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水源、水库、水厂、输水管道等,让学生了解给水工程的运作方式。
4.用水量的计算与室内给水设计:教授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和室内给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合理安排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5.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介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将相关知识和概念传达给学生。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水厂、水库、给水设备等实际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实践。
4.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等进行评估,评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给水设计说明书(1)
给水设计说明书(1)给水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文档为给水设计的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给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说明书适用于给水系统设计阶段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考。
2、设计概述2.1 设计目标在本节中,将阐述给水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供水质量、供水压力、供水量等。
2.2 系统组成本节将详细描述给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道、水泵、水箱等。
此外,还将介绍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水源和水处理设施3.1 水源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给水系统的水源选择和水源水质评估。
同时,还要描述针对不同水源水质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3.2 水处理设施本节将描述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技术要求。
其中涉及到的设施包括沉淀池、过滤设备、消毒设备等。
4、输水管道4.1 材料选择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输水管道的材料选择和配管原则。
包括管道材料的种类、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4.2 设计原则本节将描述输水管道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式。
包括管道直径的确定、管道的坡度设计、支管布置等。
5、水泵及其控制5.1 水泵选型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水泵的选型原则和计算方法。
包括流量计算、扬程计算以及水泵的优选和匹配。
5.2 水泵安装本节将描述水泵的安装位置、基础设计以及管道的连接方式。
同时还要涉及到水泵的维护和保养要点。
5.3 控制系统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给水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
同时还要描述各个控制元件的作用和配合情况。
6、水箱设计6.1 水箱容量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水箱容量的确定方法和考虑因素。
6.2 水箱安装本节将描述水箱的安装位置、基础设计以及与输水管道的连接方式。
同时还要涉及到水箱的维护和保养要点。
7、技术要求和规范本节将给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8、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给水系统的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和相关技术资料。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引言该文档为给水工程课程设计的说明书,旨在提供给水工程课程设计的详细指导和规范。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案、设计实施、验收标准等主要内容。
二、需求分析1.项目背景描述给水工程的背景信息,包括设计的具体背景、目标和意义等。
2.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对给水工程的需求,包括供水量、质量、供水形式等方面的要求。
三、设计目标1.总体目标确定本设计的总体目标,包括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供水效率、降低供水成本等方面的目标。
2.具体目标根据用户需求和总体目标,确定本设计的具体目标,如供水管网布置合理、水源保护有效、供水压力稳定等。
四、设计内容1.水源选择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源,并进行详细的水源调查和评估。
2.供水管网设计设计供水管网的布置方案,包括主管线路、分支管线、阀门、消防设备等的规划和设计。
3.水处理设施设计水处理设施,包括净水设备、消毒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的选择和配置。
4.水泵站设计设计供水系统的水泵站,包括泵选型、泵站布置、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设计。
五、设计方案1.概述对设计方案进行总体概述,包括整体布局、主要设备配置等。
2.水源选择方案详细描述水源选择的方案,包括水源的选择依据、水源的调查与评估结果等信息。
3.供水管网设计方案详细描述供水管网设计的方案,包括管网布置方案、阀门设置方案、消防设备配置方案等。
4.水处理设施设计方案详细描述水处理设施设计的方案,包括净水设备选择方案、消毒设备配置方案等。
5.水泵站设计方案详细描述水泵站设计的方案,包括泵选型方案、泵站布置方案、自动控制系统方案等。
六、设计实施1.实施步骤描述设计的实施步骤,包括前期准备、设计细化、设备采购、施工实施等。
2.建设规范根据相关的建设规范,对设计实施进行规范和指导。
七、验收标准1.设计验收描述设计的验收标准,包括工程质量、设计要求等方面的验收指标。
2.工程验收描述工程实施的验收标准,包括工程质量、设计要求等方面的验收指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六层住宅楼建筑给排水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一)本工程设计任务书;(二)本工程涉及的相关市政条件(选择广州为参考地点);(三)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四)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图。
二、设计范围:本设计承担本栋6层住宅楼的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室外管道定线布置等。
三、工程概况:该住宅建筑共6层,住宅楼南侧有城镇给水管道和城镇排水管道,该住宅楼每层共四户,呈对称分布,每户内设两个厕所和一个厨房,其中主卧室内有一个厕所,餐厅侧为另外一个厕所;每户设前后阳台各一个。
四、设计条件:(一)给水水源:本栋6层住宅楼以该建筑物南侧的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据调查了解当在夏天用水高峰时外网水压为190kpa,但深夜用水低峰时可达31OkPa。
(二)排水条件:本栋6层住宅楼的南侧有城镇排水管道(分流制),环卫部门要求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城镇排水管道。
(三)卫生设备:首层至六层每户都有相同的卫生设备。
每户厨房内设洗涤盆1个;厕所内设坐式大便器1个、洗脸盆1个、淋浴器1个;洗衣间里设水龙头(供洗衣机用)1个。
(四)水表设置:每户设水表1个,整幢住宅楼设总表1个。
(五)建筑图纸:建筑首层平面图、2~6层平面图、屋面平面图、厨厕大样图。
五、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及确定:(一)生活给水系统:已知市政水压在夏天用水高峰时为190kpa,但深夜用水低峰时可达3IOkpa o 根据本栋建筑为六层,估算自室外地面算起系统所需的水压H=4(n+1) =4(6+1) =28m0选择供水方式时尽量充分利用外网水压,节省能耗。
1.280kpa>190kpa,可见直接用外网供应整栋楼的用水,会在用水高峰期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故不能采用直接供水方式,应选择相应的调蓄增压给水方式。
2.280kpa<3IOkpa,可见外网水压在深夜可以满足本住宅估算的所需水压,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置高位水箱,在夜间储备相应楼层用户一天所需的水量, 实现能耗节省,切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好;综上所述,该工程属于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的多层建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初步确定为下层直接给水,上层水箱给水方式。
给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1.1 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给水厂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 具备设计中、小城镇水厂的初步能力。
1.1.2 设计要求要求学生对水厂总体布置的设计思想,从工艺流程、操作联系、生产管理以及物料运输等各方面考虑,而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
掌握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1.2、设计内容1、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2、正确计算供水量;3、水处理构筑物型式的比较与选择,拟定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并绘草图;4、确定混凝剂品种、投加量及投加方式、投加设备;5、选择消毒剂品种、投加量及投加方式、投加设备;6、确定水厂其它建、构筑物尺寸;7、进行水厂平面及高程布置;8、绘制本设计指定的技术图纸;9、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1.3、设计资料1.3.1 水源和水质1、水源:河水2、水质: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3.2 城市规划与供水规模规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7万人,日工业产值350万元,万元产值耗水量110m3/万元,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210L/人·d(最高日),未预见及管网漏失量20%Q计。
最高日据省发改委批文及近远期需水量预测,确定本工程供水规模为7万m3/ d。
1.3.3 供水水质及水压水厂出厂水质统一按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考虑。
水厂出厂水压为0.4MPa,以满足接管点处服务水头0.28MPa。
1.3.4 气象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无霜期长,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6~8月多为南风。
1.4、课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图纸和文件:1.4.1设计说明书,包括下列各项:1、目录2、概述①设计内容(详二、设计内容)②设计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各规范)③设计原则及设计特点3、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4、计算设计流量;5、处理构筑物型式的比较与选择6、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各构筑物的设计规模、型式、尺寸)及设备选择、主要设计参数7、其它建构筑物尺寸及设备选择、主要设计参数说明8、水厂平面及高程布置(依据及特点说明)9、主要设备材料表说明书应简明扼要,表格说明、要求文字通顺、段落分明、字迹工整。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级别: 200 级指导教师:姓名:学号:时间:200 年6月10日目录Ⅰ. 给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2)一.基本资料 (2)二.给水管网设计任务 (3)Ⅱ. 给水管道设计计算说明 (5)一.设计用水量及其调节计算 (5)(1)设计用水量计算 (5)(2)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6)(3)计算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 (7)二.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9)(1)管网布置定线 (9)(2)平差前管网设计数据 (9)三.水泵扬程与水塔高度设计 (11)(1)最不利点的确定 (11)(2)水泵的选用 (14)(3)水塔高度设计 (16)四.管网设计校核 (16)(1)消防工况校核 (16)(2)最大转输工况校核 (18)(3)事故工况校核 (20)五.成果图绘制 (21)Ⅲ. 给水设计小结 (21)给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基本资料(一)自然条件1 ZQ镇规划面积平面图1张。
2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ZQ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境内,规划杭州湾高速公路的东侧,329国道贯穿南北。
规划用地面积2.16 km2。
全镇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在4.5~6.5 m之间。
3 规划中该镇由329国道分为南北两区,南面为居民生活区,北面为工业区。
居民区人口密度为200人/hm2,建筑多为2~3层,最高为6层;规划工业区主要为电器、精密机械制造业,在计算用水量时,可折合人口密度为100人/hm2,按照居民区的计算方式进行,最低服务水头要求为20 m。
3 气温:ZQ镇位于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
冬夏稍长,春秋略短。
温暖湿润,气温变幅小。
年平均气温16.1℃,1月平均气温最低,历年平均4.0℃,7月平均气温最高,历年平均28.2℃,极端最低气温-9.3℃,极端最高气温39.1℃。
冰冻线深度0.6 m。
4 降雨:年平均降水量(含雨、雪、冰雹)1259.6mm,年降水量少于1000mm 的少水年占15%,大于1500mm的丰水年占17.6%。
给水工程2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XX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给水工程Ⅱ课程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 2011级 2班指导教师:XX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六月《给水工程Ⅱ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二、设计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净水厂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在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根据所给的资料作出净水厂的初步设计。
三、设计原始资料1.设计水量:一期15000m3/d,二期15000m3/d。
2.给水水源:某江3.水源水质资料1)浑浊度:20~70 ntu2)碱度:>5mg/L3)总硬度:月平均最高4.0 meq/L,月平均最低1.8 meq/L。
4)PH值:6.9~7.65)色度:56)大肠菌指数:38000个/L,细菌总数12000个/ml。
7)水温:月平均最高27.7℃,月平均最低6.9℃。
8)嗅和味:微量9)铁:0.1mg/L4.净化水质要求生活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5.净水厂地形图:比例尺1:1000。
6.地质资料水厂地质为:砂质粘土,抗压强度1.5kg/cm2以上,无地下水。
7.建筑材料供应情况:各种建筑材料均可供应。
8.混凝剂采用Al2(SO4)3·18H2O,纯度50%,最大投加量40mg/L。
9.消毒剂采用液氯,最大加氯量0.5~2.0mg/L。
10.气象资料:最冷月平均气温 5.7℃最热月平均气温 31.8℃极端温度:最高39.5℃,最低-3.0℃风向:见地形图中风玫瑰图11.净水厂出水水压为35m。
四、设计内容1.决定净水厂工艺流程和净水构筑物的型式2.决定净水厂的设计水量3.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并附必要的草图4.绘制净水厂的平面布置图5.绘制净水厂高程布置图6.一个主要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图五、设计要求1.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书中应说明设计任务、设计依据的资料,决定净水工艺流程和选择净水构筑物型式的理由,主要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并附必要的单线草图。
郑州大学《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何争光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日目录1 总论............................................................................ - 1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1)1.2基本资料 (1)1.2.1 水厂规模 ............................................................................................................................... - 1 -1.2.2 原水水质资料 ....................................................................................................................... - 1 -1.2.3 厂区地形 ............................................................................................................................... - 2 -1.2.4 工程地质资料 ....................................................................................................................... - 2 -1.2.5 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 2 -1.2.6 气象资料 ............................................................................................................................... - 2 -2 总体设计........................................................................ -3 -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3)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3)2.2.1 药剂溶解池 ........................................................................................................................... - 3 -2.2.2 混合设备 ............................................................................................................................... - 4 -2.2.3 絮凝池 ................................................................................................................................... - 4 -2.2.4 沉淀池 ................................................................................................................................... - 4 -2.2.5 滤池 ....................................................................................................................................... - 5 -2.2.6 消毒方法 ............................................................................................................................... - 5 -3 混凝沉淀........................................................................ - 5 -3.1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5)3.1.1 溶液池 ................................................................................................................................... - 6 -3.1.2 溶解池 ................................................................................................................................... - 7 -3.2混合设备的设计 (8)3.2.1 设计流量 ............................................................................................................................... - 8 -3.2.2 设计流速 ............................................................................................................................... - 9 -3.2.3 混合单元数 ........................................................................................................................... - 9 -3.2.4 混合时间 ............................................................................................................................... - 9 -3.2.5 水头损失 ............................................................................................................................... - 9 -3.2.6 校核GT值 ............................................................................................................................. - 9 -3.3絮凝设备的设计 (10)3.3.1 絮凝池的参数选择.............................................................................................................. - 10 -3.3.2 絮凝池的计算 ..................................................................................................................... - 10 -3.4沉淀澄清设备的计算 (12)3.4.1 设计水量 ............................................................................................................................. - 13 -3.4.2 沉淀面积 ............................................................................................................................. - 13 -3.4.3 池体高度 ............................................................................................................................. - 13 -3.4.4 复合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 14 -3.4.5 配水槽 ................................................................................................................................. - 14 -3.4.6 集水系统 ............................................................................................................................. - 14 -3.4.7 排泥 ..................................................................................................................................... - 16 -4 普通快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 - 16 -4.1滤池面积和尺寸 (16)4.2每个滤池的配水系统 (18)4.2.1 最大粒径滤料的最小流化态流速...................................................................................... - 18 -4.2.2 反冲洗强度 ......................................................................................................................... - 18 -4.2.3 反冲洗水流量 ..................................................................................................................... - 19 -4.2.5 配水支管根数 ..................................................................................................................... - 19 -4.2.6 单根支管人口流量.............................................................................................................. - 20 -4.2.7 支管入口流速 ..................................................................................................................... - 21 -4.2.8 单根支管长度 ..................................................................................................................... - 21 -4.2.9 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 - 22 -4.2.10 配水支管上孔口流速........................................................................................................ - 22 -4.2.11 单个孔口面积 ................................................................................................................... - 22 -4.2.12 孔口总数 ........................................................................................................................... - 22 -4.2.13 每根支管上的孔口数........................................................................................................ - 23 -4.2.14 孔口中心距 ....................................................................................................................... - 23 -4.2.15 孔口平均水头损失............................................................................................................ - 23 -4.2.16 配水系统校核 ................................................................................................................... - 24 -4.3洗砂排水槽 .. (24)4.3.1 洗砂排水槽中心距.............................................................................................................. - 24 -4.3.2 每条洗砂排水槽长度.......................................................................................................... - 24 -4.3.3 每条洗砂排水槽的排水量.................................................................................................. - 25 -4.3.4 洗砂排水槽断面模数.......................................................................................................... - 25 -4.3.5 洗砂排水槽顶距砂面高度.................................................................................................. - 25 -4.3.6 洗砂排水槽总面积.............................................................................................................. - 26 -4.3.7 中间排水渠 ......................................................................................................................... - 26 -4.4滤池反冲洗 .. (26)4.4.1 单个滤池的反冲洗用水总量.............................................................................................. - 26 -4.4.2 高位水箱冲洗 ..................................................................................................................... - 27 -4.4.3 水泵反冲洗 ......................................................................................................................... - 28 -4.5.1 进水总渠 ............................................................................................................................. - 28 -4.5.2 反冲洗进水管 ..................................................................................................................... - 28 -4.5.3 清水管 ................................................................................................................................. - 28 -4.5.4 排水渠 ................................................................................................................................. - 29 -5 消毒........................................................................... - 29 -5.1加药量的确定 (29)5.2加氯间的布置 (29)6 其他设计....................................................................... - 30 -6.1清水池的设计 (30)6.2吸水井的设计 (30)6.3二泵房的设计 (30)6.4辅助建筑物面积设计 (31)7 水厂总体布置................................................................... - 31 -7.1水厂的平面布置 (31)7.2水厂的高程布置 (32)参考文献......................................................................... - 32 -1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通过净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给水处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净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是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学完后进行的一门实践性课程,重在巩固所学课程理论,培养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工程语言完成单项工程规划。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相关国家规范等参考资料,独立或合作开展工程规划。
根据所给资料,规划一城镇的给水工程。
二、课程设计名称、内容1、课程设计名称:××城镇给水工程规划2、课程设计内容:A、规划用水量:用水量分析和总用水量预测;B、自来水厂用地范围;C、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D、简要的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时间:为3周,可以是独立设计,也可以是2-3人合作。
2、说明与计算部分:A、用水量预测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法、单位建设用地用水指标法、分类用地用水指标法进行测算。
B、说明书内容应完整,简明扼要,文句通顺。
3、图纸部分:A、图纸名称:××城镇给水工程管网规划图,应注明比例及图例,图例表示应规范;C、图中应绘出水厂用地范围,主要给水管道,并标明干管、干管连接管、支管。
四、参考资料1、城镇规划人口:6.5万人2、给水水源:3、该城镇位于浙江省,当地水资源较丰富,经济较发达,用水量标准为:单位人口最高日综合用水量指标取0.6万立方米/万人·日。
单位建设用地最高日综合用水量指标取0.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日。
分类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见下表。
324、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48.13公顷,城镇道路用地面积为100.59公顷。
5、干管的间距宜采用500-800米,连接管间距为800-1000米。
6、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参照教课书中所列规范标准。
7、在规划设计中如有不满足条件,自己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给水课程设计说明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姓名:吴晓学号: 0943052027指导老师:付垚完成时间: 2011.11.24一、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原始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6000。
2、城市居区面积见总平面图。
近期规划人口密度:520人/公顷。
给水人口普及率为100%。
3、居住建筑为一、二、三、四、五层混合建筑。
4、居住区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3T/d(每T纸用水量为250 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300人,每班淋浴人数为25%。
该厂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
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最大建筑物体积为4000m3。
6、由城市管网供水的铁路车站用水量为600m3/d。
7、医院有200个病床,有盥洗室和浴室。
8、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150m3/d。
9、未预见用水及管漏水系数k=1.2。
10、城市位于四川省内,土壤为砂质粘土,无地下水,冰冻不考虑。
设计任务及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设计该城市给水管网。
具体要求:1、进行设计计算。
①计算各种用水量,编制该城市逐时合并用水表。
②进行管网定线布置,确定水厂及水塔的位置。
③拟定管网工作制度,确定计算管网的几种情况,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④确定水塔高度及二级泵站扬程。
⑤计算管网各节点的自由水压,检查是否满足用户对水压的要求。
2、编写设计计算与说明书一份。
根据设计原始资料,各项设计计算过程以及设计中的体会编写设计说明说一份。
3、绘制下列设计图纸各一张。
①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②干管水力坡线图③管网节点布置图④最高用水时管网的等水压线二、设计计算(一)用水量计算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1)确定城市计划人口及给水人口数经过的设计图的分区测量,得到居民区的图上总面积为83957.5mm2,由比例尺1:6000,可计算总面积=83957.5×6000×6000÷1000000÷10000=302.247公顷因近期规划人口密度为520人/公顷,给水人口普及率为100%,可计算给水人口数=302.247×520×100%=157168人(2)确定用水量标准为了确保供水,并考虑流动人口,未来发展等诸多因素计算为16万人。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由于人口数量不满50万,属于中小城市,位于四川,所以属于一区。
所以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40~230L/cap.d,这里取200 L/cap.d,所以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Q1=200×160000÷1000=32000m3/d居住区24小时用水量变化参照教材表3—1采用。
2、工厂用水量(1)生产用水量由原始资料,造纸厂生产能力为3T/d,每T纸用水量为250m3,所以生产用水量=3×250=750 m3/d生产用水量24小时用水变化参见指示书的附录2。
(2)职工生活用水量及淋浴用水量由附录1,员工生活用水量一般可采用25~35升/人/班,时变化系数为2.5~3.0。
这里取30升/人/班。
员工淋浴用水量一般可采用40~ 60升/人/班,其延续时间为1小时。
这里取50升/人/班。
所以职工生活用水量=300×30×3÷1000=27 m3/d淋浴用水量=300×25%×50×3÷1000=11.25 m3/d生活用水设计为24小时均匀用水,淋浴时间设计为0~1点,8~9点,16~17点。
所以工厂用水量Q2=750+27+11.25=788.25 m3/d3、公共建筑用水量本设计考虑医院一个,用水量标准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选用,医院的用水量定额为100-200L/床.日,时变化系数为 2.5~2.2,这里取150 L/床.日。
因医院用水量不大,用水比较均匀,选取24小时均匀供水。
用水量:Q3=150×200÷1000=30 m3/d,考虑盥洗室和浴室用水,设计Q3=40 m3/d4、消防用水量(1)室外消防用水量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因人口为16万,取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45l/s。
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算。
室外消防用水量=2×45×3600×2÷1000=648 m3/d(2)工厂消防用水量由原始资料,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最大建筑物体积为4000 m3。
根据《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表,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0l/s,根据《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取1次。
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算。
工厂消防用水量=30×3600×2÷1000=216 m3/d消防用水量应取2者的较大值,所以消防用水量Q4为648 m3/d。
消防用水量不计算在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内。
5、火车站用水量由原始资料,火车站用水量Q5为600 m3/d,假定24小时均匀供水。
6、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量由原始资料,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量Q6考虑150 m3/d,假定早晚各集中一次。
分别在6~7点和18~19点。
由原始资料,未遇见用水及管网漏水系数k=1.2。
所以,最高日用水量:Q d=1.2×(Q1+ Q2+ Q3+ Q5+ Q6)=40293.9 m3/d未遇见用水量=0.2×(Q1+ Q2+ Q3+ Q5+ Q6)=6715.65 m3/d 由上述计算,可以编制城市各用户逐时用水量合并计算表。
由表可知,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8~9点的Q h =2231.535 m3/d。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Q d/24=1678.9125 m3/d所以K h=2231.535/ Q d=1.33城市各用户逐时用水量合并计算表(二)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及清水池、水塔容积计算1、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由于城市人口很多,用水量大,所以考虑不设计水塔,这时二级泵站的供水量等于用水量。
2、清水池容积计算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表清水池中除了贮存调节用水量之外,还应贮存消防用水和水厂内冲洗滤池等水厂自用水,因此清水池的有效容积等于:W=W1+W2+W3+W4式中:W1:调节容积(米3)。
W2:消防贮水容积(米3)。
W3:净水构筑物冲洗用水及其他厂用水的调节水量(米3),根据水厂的生产工艺确定,本设计可取W3=200~300米3。
这里取W3=250米3。
W4:安全贮水容积(米3),为避免清水池抽空,威胁供水安全,吃水池可保留一定水深的容量作为安全储量,本设计可取W4=0.1 W1米3。
W1= Q d×14.40%=5802.3米3W2=Q4=648米3W3=250米3W4=0.1 W1=580.2米3所以W=W1+W2+W3+W4=7280.5米3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三)管网定线管网定线的基本原则是:1.、干管应通过两侧负荷较大的用水区,并以最短的距离向用户供水。
2、靠近道路、公路、以便于施工管理。
3、有利于发展,有条件考虑分期修建的可能。
4、干管尽量在高地布置,使管道内压力较小,而配水管内压力则更高些。
5、注意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平面与立面相隔间距的规定于要求。
根据基本原则,选取如图所示的定线方案,把水厂设置在河流主流的上游,保证水量的充足和水源的尽可能清洁无污染,同时将水厂布置在南岸,因南岸部分城市区域广用水量大,可以节省管道费用,管网把城市分为五个环,环状管网更能保证供水的可靠性,连接两岸的管道从左边的桥上过,为了节省费用不选择两座桥都通过,为了可靠采用并联供水,把城市分为南北两区。
管网定线图上面的2个环为北区,下面3个环为南区。
(四)管网水力计算1、确定管网的计算工况由于没设置水塔,所以此部分忽略。
2、根据每种计算情况确定水塔、水泵的供水量及每一管段的计算流量(1)求比流量q s(本设计按长度比流量计算)q s=(Q h—∑q)/∑l假设南区的比流量为q s1,北区的比流量为q s2。
由前面表中可知Q h =2231.535 m3/h=619.871 L/s∑q为火车站和工厂用水,即∑q=788.25+600=1388.25 m3/d=16.068 L/s 由前面面积计算可知,南区占总面积约为0.568。
∑l1=5865所以南区比流量q s1=(Q h—∑q)×0.568÷∑l1=0.0585 L/(s·m)∑l2=4215北区比流量q s2=(Q h—∑q)×(1—0.568)÷∑l2=0.0619 L/(s·m)(2)求沿线流量q l根据比流量q s和各管段的计算长度,可算出各管段的沿线流量:q l=q s l沿线流量的计算如下表所示:南区沿线流量计算表北区沿线流量计算表(3)求节点流量q i各节点流量q i等于连接在该节点上所有管段沿线流量之和的一半。
即q i=0.5∑q l节点9应加上工厂流量,节点14应加上火车站流量。
由城市各用户逐时用水量合并计算表,工厂流量最大时流量=(5.4+40.5+1.125+3.75)×1000÷3600=14.104 L/s 火车站为均匀供水,流量=600×1000÷3600÷24=6.944 L/s节点流量计算如下表所示:节点流量计算表3.管网水力计算本设计方案选用的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按下列步骤进行:(1)流量分配先确定城市的主要供水流向,然后拟定各管段的流向,根据最高日最大时水泵及水塔的供水量以及管网各节点流量(包括大用户的集中流量),按节点流量连续性条件q i+∑q ij=0,对个管段进行初步的流量分配。
南区的管网简化图以及初分流量如下图所示(从左到右一次为Ⅰ,Ⅱ,Ⅲ环):北区的管网简化图以及初分流量如下图所示(从左到右依次为Ⅳ,Ⅴ环):(2)管网平差通过平差软件对上面的初分流量进行管网平差,所得的结果如下:南区管网平差结果如下表:初步分配(最高用水时)最终平差结果北区管网平差结果如下表:初步分配(最高用水时)最终平差结果(五)确定水塔高度、二泵站扬程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1、确定水塔高度、二泵站扬程水塔高度:由于本设计未设置水塔,故省略二泵站扬程:经过计算,得知南区的控制点为9,北区的控制点为13。
由规定,当按建筑层数确定生活饮用水管网上的最小服务水头时:一层为10米,二层为12米,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4米。
由原始资料,居住区最高为5层,所以服务水头=12+3×4=24米,由管网平差所得的各断水头损失,以及地面上各点的标高(水厂为190.5m),可计算:南区二泵站扬程=24+(192.7-190.5)+1.23462+0.93451+2.12746+0.45179+0.52644+1.610+0.142=33.22982m根据选泵参考特性曲线选取12Sh-13型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