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0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测试新苏版320191019585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种群的概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B【解析】鱼有多种,所以一个池塘中全部鱼是多个种群。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答案】B【解析】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3.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下图所示的曲线。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答案】C【解析】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其中ac段为增长型,cd段为稳定性,de段为衰退型,A正确;ab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到b点时到达最大值,而bc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因此,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B正确;本实验设计符合对照原则,C错误;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实验误差,D正确.【考点】种群数量变化4.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答案】A【解析】树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个群落中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如:土壤中的蚯蚓、草上的蜘蛛等。
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
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1.科学家对某省大型湖泊内的A、B两个岛屿上的生物进行了研究,A、B岛屿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冬季。
请回答相关问题:(1)A岛屿上的香樟组成了,它们与B岛屿上的香樟存在隔离。
若要调查A岛屿上某种蚜虫的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
(2)科学家用捕鼠笼对B岛屿上的社鼠进行了标志重捕。
进一步研究社鼠的性状发现,黑毛社鼠占90%,其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5,灰毛社鼠占10%,则黑毛基因频率为(保持小数点后2位数)。
⑶在不同季节以社鼠进行标志重捕统计,所捕种群数量并记录性别比例,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柱状表示某月性别比例。
推测:冬季不对社鼠进行重捕的主要原因是。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从春季到夏季雄性个体的存活率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雌性。
假设从夏季到秋没有新个体出生,则雄性死亡的个体数比雌性死亡的个体数要(填“多或少”)。
【答案】(1)种群地理样方法(2)0.62(3)温度较低,鼠为在鼠笼内时间过长而冻死食物不足或产热过多会导致研究个体的丧失大于多【解析】(1)A岛屿上的所有的香樟属于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种群;A岛屿上的香樟与B岛屿上的香樟存在地理隔离;由于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黑毛社鼠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90%×3/8=27/80,杂合子所占比例为90×5/8=45/80,故黑毛的基因频率为27/80+1/2×45/80=0.62。
(3)冬季气温较低,社鼠在捕鼠器中可能会由于食物不足而被冻死;分析图中数据,从春季到夏季,种群数量变化不大,但是雌雄比下降明显,说明雌性个体的存活率小于雄性;从夏季到秋季,种群数量下降,而雌雄性别比明显变大,故雄性个体大量死亡。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的特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章末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4章种群和群落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由题图可知: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给c,所以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
【答案】B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解析】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该食物网中未体现出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两种成分;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此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交替形成,鹰分别占有三、四、五、六这四个营养级。
【答案】C3.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解析】一般春夏季水生生物种类较多,冬季较少,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A正确;芦苇和藻类属于生产者,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B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量,C正确;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中含有蛋白质等含N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D正确。
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中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C.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若 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的全部个体,该图含有阳光、空气、水等生态因子,A错误;相邻两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不占A种群能量的10%~20%,B错误;E和F是不同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但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若 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可推测D种群的数量增加,则以D种群为食物的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的特征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2.在弃耕农田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弃耕农田演变-过程为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将越来越大直至发展到顶级生态群落,达到动态的平衡,所以A错误;总光合产量,将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大,植物种类的增多,数量的增大而使总光合产量逐渐的增大直至动态平衡,所以B正确;在演变-过程中总光合产量逐渐的增大直至动态平衡,则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与其成正比,所以C错误;在弃耕农田演变-过程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则其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小,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分析图像的能力。
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答案】B【解析】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数量比1975年下降快,即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多,所以1972年生存斗争程度高,A错误;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时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55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减少量接近100株,所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B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要保留原始数据,否则会使误差增大,C错误;由图中种群数量变化可知,5年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不呈S型,D错误。
江苏启东高中生物_种群和群落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
第4章种群和群落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测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B.其年龄组成较接近稳定型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答案] B[解析] 据图可知随时间推移,出生率略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下降,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成年人口比例高,人口会增加。
2.(2014·新课标Ⅰ,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内物种之间的关系。
病毒传播路径是水稻→稻飞虱→水稻,青蛙是肉食性动物,它减少了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可推断出青蛙吃掉了部分稻飞虱,才出现这样的效应,因此青蛙和稻飞虱之间是捕食关系。
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
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与青蛙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生活类型的生物在空间配置上的格局D.森林中的桦树有高有矮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 D[解析] 群落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指不同物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不指同种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关系,如桦树有高有矮分层就不属群落的垂直结构。
4.(2014·浙江,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容纳量的有关知识。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集锦【专题22】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专题22 种群和群落1.(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解析:选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联系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及能量流动的特点,逐项进行解答。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项正确。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100÷2÷140=100只/hm2,B项正确。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种群中个体的数量无关,C项错误。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含有的能量越少,D项正确。
2.(2018·高考浙江卷)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析:选B。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该种群开始个体总数为100,一年内新出生个体数为20,因此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100×100%=20%,故A项错误。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参与生殖的个体数越多,出生率就越高,故B项正确。
【高中生物】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能力拓展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能力拓展一、选择题1.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A. 4 000尾B. 3 200尾C. 1 600尾D. 800尾2. 下图中甲和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 衰退型和增长型B. 增长型和衰退型C. 稳定型和衰退型D. 稳定型和增长型3. 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播种量的比例收获种子的产量大麦燕麦大麦燕麦0.2 0.4 0.6 0.8 0.8 0.6 0.4 0.2 42 81 98 105 133563213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为()。
A. 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B. 大麦远多于燕麦C. 燕麦远多于大麦D. 大麦和燕麦均减少4. 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B. 在A期间,蜘蛛数量将增加得更快C. 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D. 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B期间中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5. 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光照强度B. 土壤类型C. 温度高低D. 生物种群的特征6.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曲霉,则蘑菇与曲霉的关系是()。
A. 互利共生B. 寄生C. 竞争D. 捕食7. 下列各种因素中,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与种群密度大小有关的是()。
A. 旅鼠对草原植被的破坏B. 暴雨对种群数量的影响C. 气温的影响D. 台风的影响8. 一位生物学家正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研究田鼠和猫头鹰种群的大小,以便能找出是什么因素控制着这些种群的大小。
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种群和群落.doc
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时机应选择在d点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答案]A[解析]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时机是K/2处,即c点;防治虫害应在b点;环境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2.如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的增长率[答案]A[解析]由于食物和空间等条件有限,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因此,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环境容纳量即K值,受到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经开始影响种群增长;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对应K/2值),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
3.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答案]A[解析]图②中发酵罐菌种数量的K值与空间、营养、氧气等环境因素有关,K值增大不一定是增加了营养供应的结果;图③中c点后该种群灭绝,但该生态系统不一定崩溃;图④中d点捕捞后没有低于K2,所以不属于捕捞过度。
种群和群落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 .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 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 年龄组成 B .性别C .出生率和死亡率D .种群密度3. 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
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竞争 B .捕食C .互利共生D .寄生4.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 .物种组成及比例5.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6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A. 通过调查T分析调查结果T得出结论B. 进行实地考察T分析可能原因T初步判断T得出结论C. 观察,提出问题T分析,提出假设T设计,完成实验T分析讨论,得出结论D. 初步分析,提出假设T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T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7.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 现有人口的数量B. 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C. 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中有标志鼠15只。
则该种群数量为:(10. 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11. 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15.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
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试题1.用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
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答案】B【解析】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的数量,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金字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C.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解析】青蛙数量增加可减少病毒的传播,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 错误;病毒 V 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下面的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甲和己各代表一个营养级B.调查图一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二中的曲线X时刻,D.若图二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图三中的t1此时丙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答案】C【解析】图一中戊是生产者,甲和己都属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生产者(戊)在该食物网中为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庚是消费者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为标记重捕法,B错误;丙迁入该生态系统相当于外来物种入侵,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呈现“J”型增长,如曲线X,C时刻,正确;c点时,丙的种群数量最大,为K值,此时种群增长速率降为0,对应图三中的t2此时丙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错误。
高二生物 种群和生物群落测试题
高二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4.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B.42只C.92只D.160只5.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某某、某某、、某某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
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3)。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6.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不断增加B.在环境条件没有剧烈变化时,种群数量增长趋势总呈现S型C.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可以直接明显降低种群数量D.种群数量与该种群个体大小有关,而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7.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种群和群落》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 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10月份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b549246030e9851d144ed62d471b603.png]( )A.对萤叶甲亚科昆虫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B.萤叶甲亚科昆虫为次级消费者C.7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各种群密度最高D.调查期间10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丰富度最低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
在此过程中()( )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4、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的特征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D.种群,一条鲤鱼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6、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B.样方面积为1m2C.样本数量足够大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7、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A.死亡率降低B.出生率高C.牛群基数大D.雌牛比例大8、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9、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10、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ebe06310b552b852afb0fc4764d9e83f.png]()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11、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
人教版江苏生物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 上学期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只有唯一合符题意选项,共占46分)1.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
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3.在同一纬度地区,引起对植被分布呈“森林→草原→荒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矿物质4.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
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A.没有天敌 B. 气候适宜 C. 生殖率高 D .以上都对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①某一个池塘边的一棵柳树②一片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成熟无翅棉蚜③一片农田中所有的普通小麦④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⑤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⑥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A.①④B.②⑤C.③⑤D. ③⑥6.近年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其目的是A.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B.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节省燃料C.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D.实施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7.当一个非洲“土堡”中的幼年雌蚁个数超过1个时,幼年雌蚁之间就会相互厮杀,直到只剩下1个幼年雌蚁为止。
这种现象对于1个非洲蚂蚁群而言是()A.有利的 B.有害的 C.毫无意义 D.不可能出现8.池塘养鱼时,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C.及时、适量的捕捞成鱼 D.限制捕鱼9.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10.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11.下列有关生态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 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不同的C.群落演替达到平衡状态时就不再进行了 D. 群落演替导致生物种类的不断改变12.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食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锷鱼逃走,下列关系中,不属于种间斗争的是A.敌害与锷鱼 B.鳄鱼与小鸟 C.鳄鱼与小虫 D.小鸟与小虫13.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习题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习题(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作业三种群和群落敌进行生物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其数量增长。
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降低卵块的数量,从而导致出生率的下降,达到控制福寿螺数量的目的。
答案:(1)捕食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2)天敌“J”样方(3)①6月中旬~7月中旬成年(生殖期)②出生率基本为零(出生率非常低)③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十分明显9.(10分)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__结构。
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含答案.doc
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单选题(25道,共100分)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将适量的培养液进行高温处理,然后立即加入酵母菌B.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后,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C.若取样的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选择邻近的一个小方格计数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茵2.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或课题研究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水族箱应放在光下B.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C.在色盲家庭中调查并计算色盲发病率D.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在于抑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3.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bc段可表示东亚飞蝗数量的波动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只受本身密度制约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D.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5.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在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
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1有被排除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竞争激烈程度相等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7.森林中的植被有垂直分层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中生物第0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测试新苏版320191019585能力测试A卷〔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
某野生鱼类和人类的存活曲线分别属于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Ⅲ和Ⅰ3.以下图的曲线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中,A点只有呼吸作用,D点只有光合作用B、在乙图B点时,害虫种群中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小于在A点时害虫种群中抗药个体所占的百分比C、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①表示单子叶植物D、丁图中动物甲比动物乙高等4.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以下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假设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A、乙B、丙C、丁D、戊5.以下图表示的是鹞鹰对不同的鸽群进行攻击时的成功概率,并以此表示鸽群的功能。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单独的鸽子被抓住的概率比在鸽群中的鸽子小②鹞鹰攻击较大群体的鸽群时不大容易成功③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④攻击成功的比例与鸽群的数量成反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7.以下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D、鲈鱼的成鱼以鲈鱼的幼鱼为食8.以下图为生活在同一培养缸中的两个群体M和N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对曲线的以下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M以N为食B、N以M为食C、M与N无捕食关系D、M和N的数量改变相同9.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单养0.42 0.12 0.01 0.45 鱼种1混养0.05 0.35 0.05 0.55单养0.43 0.23 0.01 0.33 鱼种2混养0.40 0.12 0.04 0.44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②单养时鱼种2多出没在池底③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④混养时鱼种1多出没在池底,鱼种2多出没在植丛中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10.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以下图所示。
以下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11、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右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关系的是A、①图,b表示青霉菌B、②图,a表示青霉菌C、③图,a表示青霉菌D、④图,b表示青霉菌12.假如要使菊花提前到〝五·一〞节开花,可对正常生长的菊花作如下哪种处理A、高温处理B、低温处理C、短日照处理D、长日照处理13.据资料报道,大连海礁上生长的海藻情况是:深海处生长绿藻,稍深处是褐藻。
再深一些的地方是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强度B、每日光照时间C、食物D、温度14.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某些藻类爆发式的生长过程中,其数量变动属于种群的什么增长A、〝J〞型增长B、〝S〞型增长C、〝Z〞型增长D、直线型增长15.以下实例中,不属于水效应因子的作用的是A、草原黄鼠夏眠B、仙人掌的茎肉质C、干燥种子不萌发D、高山顶上生长针叶林【三】简答题1.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回答:⑴以下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多项选择〕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⑵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I、Ⅱ、ⅢB、Ⅱ、I、ⅢC、Ⅲ、Ⅱ、ID、I、Ⅲ、Ⅱ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以下解决环境问题的四条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经济的地位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乎自然⑷如果按照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排列,〔3〕的顺序是2.以下图表示某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⑴以下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⑵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并捕获未标志的30只,标志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A、大于100只B、等于100只C、小于100只D、约为75只⑶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
⑷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判断的根据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3.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以下图〔曲线仅表示变化趋势〕。
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⑴在4月至7月间,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发生较大变动,影响这种变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判断的依据是。
⑵在4月至5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在5月中旬开始,两者又都明显下降,主要的原因是。
⑶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这段时间,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原因是。
能力测试A卷能力测试B卷〔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 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2.在森林中一颗因枯朽而倒地的树杆上,长满了蘑菇和木耳,其根本原因是蘑菇和木耳A、必须互指依赖才能生存B、都是营腐生生活的C、所需的生态因素相类似D、都不进行光合作用3.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食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锷鱼逃走,以下关系中,不属于种间斗争的是A、敌害与锷鱼B、鳄鱼与小鸟C、鳄鱼与小虫D、小鸟与小虫4.以下表格表示一个岛上的国家公园中狼和驼鹿的种群变化情况〔那时不允许打猎〕,以下结论中最适合这两个种群变化情况的是A、狼的数量随驼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狼和驼鹿的数量变化相互没有关系C、驼鹿数量随狼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加D、两个种群的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年份狼种群数量驼鹿种群数量1970 10 901972 12 1151974 20 1451976 25 1051978 18 951980 18 985.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
那么该种群数量为A、88只B、86只C、90只D、92只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以下判断正确的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7.如以下图所示,在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8.以下因素中,对提高家禽产卵量影响最大的是A、光照强度B、每日光照时间C、食物D、温度9.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10.在以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11.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D、种间互助12.有一种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取食这种草的鳞翅目昆虫分泌保幼激素,使这种昆虫幼虫迅速变为成虫,从而减少对草的危害。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自然选择B、种间斗争C、生态自然平衡D、适应的相对性13.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三者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14.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
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是A、水分B、阳光C、温度D、能量【二】简答题1.右上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生物总数〔A〕和生产者所固定太阳能〔B〕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⑴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和发展的时期,第40年开始进入时期,此时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性。
⑵根据曲线A,分析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⑶假设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在10~20〔年〕中影响曲线B变化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2.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以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⑴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⑵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