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及现行控制性绿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暂无来源:《上海城市管理》 2010年第5期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紧缺的岛国。

对日本人而言,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是一个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

本文将对日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情况、土地利用理念及法律法规等作分析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起到某些启示作用。

一、日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阶段与特征日本的土地集约利用有一个变化过程,明治维新以后,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大量人口集中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各种工业作坊在城郊附近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高密度住宅群的出现。

也就是说,那一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只是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属于自然的高密度的土地利用。

二战后,东京大量房屋被毁,整个城市住宅极端匮乏。

政府意识到不可能完全依靠民间力量来解决住房问题,于是开始大规模建设公营住宅、金融公库住宅及公团住宅等来解决城市社会住房难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大量农民涌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大量木结构公共住宅突然间在市中心地区蔓延,同时,住宅用地无限制、无计划地向城郊扩张。

这是现代城市住宅及住宅地发展的代表性现象。

上世纪60年代,一些开发商开始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一直延伸到市内上班所能达到的城市周边最远的地区,给城市郊区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地价上涨使得建筑物的宅基地面积越来越小,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间距几乎没有,有些地方只能靠棋盘一样的道路出入。

1970年日本政府对城市居民进行了住房问题的调查,希望拥有产权房的人全国平均为40%,东京却达47%,而在希望拥有产权房者中能够买得起房的却连一半也不到。

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并能集约利用土地,日本民间出现了商品公寓住房的销售市场,而且房价可以按揭。

这样,原来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空地没有了,同等面积的土地建筑面积明显增加了。

这一住房市场吸引了许多开发商,在关西地区,城市郊外大量土地被用于这类无序的住宅建设,城市周边地区不断被蚕食。

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及现行控制性绿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及现行控制性绿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及现行控制性绿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一、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回顾1. 历史背景及政策制定过程日本的城市绿地政策源于20世纪初期的城市美化运动,当时城市环境脏乱差,空气浑浊,这种环境不仅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还给市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从此,日本开始将城市绿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强化城市绿地建设。

2. 发展趋势及政策影响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绿地越来越受到重视。

政府加强对城市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同时更加注重市民的参与和合作。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日本的城市绿地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市绿地的面积和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为吸引外国游客和促进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现行控制性绿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1. 城市绿地面积的提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面积较小的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绿地的面积和品质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发现,在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规范和系统的方法,同时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政府、市民和企业三者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绿地建设。

2. 绿地管理制度的完善城市绿地管理是城市绿地政策的关键。

日本的城市绿地管理制度严谨完善,其中包括相关领域的法规监管、环保组织的协调配合、市民的参与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加强绿地管理制度建设,形成多方协作的机制,为城市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系统性保障。

3. 教育和宣传的加强日本城市绿地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市民的积极作用。

政府部门不断开展城市绿地的宣传教育和活动策划,引导市民了解城市绿地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意义。

随着市民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绿地的管护和管理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我们可以把这一点引入到我国的城市绿地政策中,充分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城市绿地建设贡献力量。

4. 绿色技术的推广城市绿地建设不仅是一项社会责任,还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

日本东京都:城市绿地的规划发展与借鉴

日本东京都:城市绿地的规划发展与借鉴

⽇本东京都:城市绿地的规划发展与借鉴国际案例⽇本东京都的城市绿地规划发展与借鉴⽇本东京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市场经济⼿段和现代管理理念与⽅法,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实现⼤交通、⼤环保、⼤旅游、新都⼼等战略,构筑了⾯向21世纪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造成了⽇本经济的整体衰退,2000年后经济增长有所复苏但依旧缓慢。

尽管⽇本经济进⼊了“新的成长轨道”,但东京的城市建设仍然讲求协调、追求完美,有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因此,本⽂以⽇本东京都为例,⽴⾜规划视⾓,对其新世纪以来的城市绿地规划体系进⾏梳理,对其所采取的规划建设策略进⾏剖析和思考,探寻适合我国现阶段⼤城市绿地建设与发展的经验。

⼀2000年以来东京绿地规划发展1. 东京城市发展所⾯临的问题东京都坐落于辽阔的关东平原,东西约为90km、南北约40km,地形上东部平缓,西部略呈⼭地。

东京都下辖23个特别区(简称“23区部”)、27个市、5个町和8个村(简称“多摩部”)以及伊⾖群岛和⼩笠原群岛(本州以外岛屿),总⾯积2191km2,截⾄2015年⼈⼝约1349万,是世界上⼈⼝较多的城市之⼀。

战后的东京经历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增进城市吸引⼒和竞争⼒,伴随2000年《都市计画法》的修订,东京都重新编制了城市战略规划,提出了“到2050年,创造引领世界、充满魅⼒、繁荣的国际⼤都市东京”的建设⽬标。

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前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1)⼈⼝急剧下降;2)史⽆前例的超⾼龄化社会的到来;3)国际竞争⼒处于低迷;4)地球暖化等环境问题更为深刻;5)必须应对与防范随时到来的⼤地震;6)⼤规模政府住宅以及民间住宅设施的⽼朽化等等。

同时,⼈们对⾝边绿⾊与景观的追求意识却在不断提⾼,新的城市发展必须站在更⾼的视⾓,从全局出发在综合整治过程中不断强化城市环境的建设,因⽽,绿地建设便成为城市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2000年之后各类绿地规划及规划指标应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宋茜茜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7期【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时代,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寻绿色经济增长模式,即用“低碳经济”代替“高碳经济”。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曾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日本政府极为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和谐发展。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及其政策值得我们学习,即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模式,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明确责任主体,追究废弃物第一排放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如太湖水污染事件、淮河水污染事件。

资源的稀缺性必然改变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必将取代高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绿色经济;低碳模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一、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历程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其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国际资源的波动对日本经济影响很大。

资源的匮乏迫使日本思考改变其经济发展模式。

从近代看,日本经济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历经以下阶段: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资源的匮乏迫使日本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资源的匮乏使日本寻找资源的替代品及提倡材料、能源的节约,这种思想可以追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941年,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四国一齐切断了对日本的石油、矿石、废铁、机械、粮食的出口供应,被控制住资源的日本,一下陷入了为夺取资源而战争的泥潭中。

深受资源约束的日本,在材料替代和节约方面的思想为后来日本经济模式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2.1950-1970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绿色经济的兴起。

二战后,日本致力于发展经济,但是,以生产为主要导向下的发展模式,笃信生产的问题能够最终解决一切,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失衡等环境公害频繁发生,该时期日本成了举世闻名的“公害国”。

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及现行控制性绿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及现行控制性绿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刘畅石铁矛赤崎弘平姥浦道生提要:我国过热的城市开发对城市绿地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且尚无较为有效的对策。

通过回顾日本城市绿地政策的理论形成及应用实践,探讨日本《城市绿地法》等一系列法律中控制性绿地的保护法规的实行对城市绿地保护产生的效果,从中探求我国今后城市绿地政策发展中可借鉴的经验及教训。

关键词:绿地保护,城市绿地法,控制性绿地近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步伐较快,但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相对缓慢。

同时,在学术上对城市绿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关注度不够。

尤其是在法律上对城市绿地的定义比较模糊,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从土地使用内容同一个角度出发,视点较为单一。

城市绿地的定义和分类上的问题也造成了城市绿地保护上的困难。

特别是对在城市规划中已确定范围而未被征地的绿地,及城市近郊绿地至今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法规。

相比其他国家,日本也经历了同样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并在经历了绿地保存危机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城市绿地保护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城市绿地规划及保护法律体系。

特别是受到欧美先进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的“控制性绿地”(日文为‘地域制绿地’,英译为‘urban green by the zoning system’,笔者定义为控制性绿地)制度,是针对私有绿地区域制定的各种控制建设开发的法律法规,使城市开发和扩张导致的绿地缺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这些经验对中国的绿地保护政策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1 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纵观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历史,日本政府主要在公园绿地的建设、绿地的保护、绿地系统的方针及规划、绿地的使用及运营四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

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城市所面临的课题、社会思想潮流的变迁,各个历史阶段制定法规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从制定法规的侧重来分,日本城市绿地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公园及绿地思想的萌芽和绿地政策的摸索期、经济高度增长期对应城市问题的绿地保护及城市环境的创造期、市民参加型绿地创造及绿地利用的推进期三个时期(表1)。

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引言: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其政策和实践经验对其他国家有很多启示作用。

本文将首先介绍日本的清洁能源政策,然后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的清洁能源政策1.政策背景日本是一个缺乏矿产资源的国家,对能源依赖严重,近年来尤其是福岛核事故后,加速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此外,日本政府还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发展。

2.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日本政府设定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包括:(1)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22~24%;(2)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50%以上;(3)持续发展国内可再生能源技术。

3.清洁能源政策工具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包括:(1)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层面上,日本制定了《新能源政策基本法》、《温室气体减排国际竞争力强化特别措施法》、《智能电网推进法》等,加强了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力度;(2)财政支持:政府提供了广泛的财政支持措施,包括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提供了减税、补贴和贷款等金融支持;(3)发电权购买制度:政府通过设置固定购买价格,鼓励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和发展;(4)技术研发支持: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化;(5)宣传教育和培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清洁能源的认识和参与度。

二、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对我国的启示1.政策一体化日本清洁能源政策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其政策一体化的做法。

日本政府在立法、财政、市场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框架。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加大政策一体化的力度,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多元化的经济激励措施为了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日本政府提供了多元化的经济激励措施,包括减税、补贴、贷款等。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带给我国的启示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带给我国的启示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1902014年6月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带给我国的启示青海民族大学 赵芙蓉摘 要:现如今,环境问题以及生态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独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而逐渐演变成为了全球的国际问题。

环境问题以及生态问题表现在各个方面,而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

环球变暖的趋向,各个国家实行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结果非常出色,特别是在日本以及亚洲地区。

日本成长绿色经济的观点不仅是体现在成立法令范例的行动上,重要的是将“绿色”的观点植入人心。

影响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因素很多,要发展绿色经济战略,必须尽快建立一个绿色经济的法律保护体系,同时鼓励企业从事绿色生产和管理,改善消费结构,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政策制度。

关键词:日本 绿色经济 中国 启示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6(b)-190-0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开发成本的不断增加,自然环境却日益落后,如逐渐被污染的太湖水、淮河污染事件等都给予了人们一些经验和教训。

追求GDP 的增长,环境、资源已默默承受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稀缺资源将不可避免地改变经济发展的未来,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必将成为取代高碳经济的新模式。

理解和运用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日本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国家。

日本的绿色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1 日本的绿色经济日本的资源极其匮乏,所以非常依赖资源的进口,因此国际上资源交易价格的波动情况对于日本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缺少资本迫使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绿色社会的成长,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日本有着自己的方法和态度。

从表面上看,日本是一个受岛国地理环境条件影响的国家,气候的变化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的影响是远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所以,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对本国渔业、农业等产生负面影响的现状,日本政府正在着重推动公共环境的建设,同时在国内推行节能减排计划。

日本城市绿化规划分析及其借鉴

日本城市绿化规划分析及其借鉴

日本城市绿化规划分析及其借鉴摘要在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现代都市,绿化作为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不仅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净化空气的作用给人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同时绿化能够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创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绿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

日本是个绿化行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有“绿化王国”的美誉。

日本的绿化项目非常多,比如屋顶绿化、都市公园的建设等等。

日本对于城市绿地的维持与保护相当重视,在各大城市的政府公开信息中市政建设一栏都可以下载到绿地建设规划,包含该城市的绿化保护制度、未来发展方向等等。

从绿化建设规划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绿化发展现状、改善措施以及计划实施后预期的目标等。

上海多年来致力于绿化建设,绿化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人均公共绿地从原本的一张报纸发展到现在的一间房。

但是上海当前绿化形式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绿化分布不均匀,搞绿化多是种草而非植树,引进的植物过分注重美观而不考虑上海气候地域是否适宜生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2001年年底上海也颁布了《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详细分析了多年来绿化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明确了今后上海绿化发展方向。

在规划实施8年后上海绿化发展可谓进步神速,然而绿化分布不均,植树比例不高等仍然影响着上海的绿化建设进程。

本文通过分析阐述日本绿化建设规划以及日本绿化技术,希望给予上海绿化建设一些建议,提高上海绿化面积及质量,打造健康和谐绿色的人居环境。

关键字:日本绿化规划、屋顶绿化、城市公园、海上森林、绿税AbstractIn the modern city, we are surrounded by reinforced concrete. Gree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beautifying the city. Green not only Improves our liv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brings us fresh air. Green can also adjust to climate and reduce noise. Green benefits us a lot. It creates a harmonious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Japan has well-developed gree n industry. We call Japan “The Green Kingdom”. There are lots of green projects in Japan, such as planting roof, city park. Japan attaches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to the green space maintenance and improvement. In Japan, cities’ green master plans open to the public, every people can download the plan. From the plan we can learn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status, improvements and the expected goals.Shanghai has been committed to green building for a long time, and we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Per capita public green land has changed from a piece paper to a room.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in our green building, such a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green space, plant green grass more than planting trees, etc.At the end of 2001, Shanghai promulgated the "Shanghai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2002-2020) ". The plan analyze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een and the main issues. It also set a clear direc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Green. The Scheme has been under implementation for 8 years, and we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 However,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green, low level green impacts heavily on the proportion of Shanghai's green building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Japanese green master plan and Japanese green technology. I want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Shanghai green building to improve the green area and the quality of the green building. I hope to create a green kingdom making our living environment more healthy and harmonious.Ked Words: green master plan; planting roof; city park; maritime forests; green tax.目录1前言 (5)1.1选题背景与意义 (5)1.2国内外研究进展 (5)1.3本文目标及研究方法 (6)1.3.1本文目标 (6)1.3.2研究方法 (6)2日本绿化建设规划 (7)2.1日本各大城市的绿化建设规划 (7)2.1.1绿税——横滨 (7)2.1.2身边绿化——大阪 (9)2.1.3绿地的区域划分——神户 (11)2.1.4绿化地域制度——名古屋 (13)2.2《绿色东京10年计划》 (15)2.2.1《绿色东京10年计划》所展现的十年后的东京景象 (15)2.2.2为了实现绿色东京的目标,《10年计划》提出了4点方针 (15)2.2.3实施《绿色东京10年计划》三年后成效 (20)2.3日本绿化技术展示及应用 (21)2.3.1屋顶绿化建设 (21)2.3.2东京“海之森” (23)3日本绿化建设规划分析及其对上海绿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24)3.1日本绿化建设规划分析 (24)3.1.1日本各大城市绿化建设规划分析 (24)3.1.2《绿色东京10年计划》分析 (26)3.2 日本绿化技术与规划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 (26)3.2.1上海绿化现状以及总体布局 (26)3.2.1上海屋顶绿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7)3.2.2日本特色绿化规划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 (28)4结论与建议 (31)4.1结论 (31)4.2建议 (32)5参考文献 (33)6致谢 (35)1前言1.1选题背景与意义经过多年的绿化建设,上海已经拥有多个大型的公用绿地,而人均公共绿地也大幅度扩大,进步不可谓不显著。

关于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关键词】:日本农地制度;农地保护;政策【论文摘要】:在分析了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制度后,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农地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今后保护农用地不受侵犯,保护我国农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理论及政策上的建议。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革,各种土地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据统计,仅2005年一年,全国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就超过了30万起,2006年上半年,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就发生了17万起,我国的土地特别是农村土地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危险,再加上由于人为及自然灾害的原因,我国农地面积正日益萎缩,全国耕地面积保有量18亿亩的目标也正受到威胁。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农村土地的安全及有效保护,事关我国8亿农民的生机,关系到我国整个农业的基础地位的稳固及整个经济的长远发展。

本文拟通过对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的介绍,找出能够对我国农地保护的借鉴之处,对完善和加强我国的农地保护政策,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日本农地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1 通过管制加强农地的保护日本在1952年制订《农地法》,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农地制度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开始,此时的《农地法》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地为出发点,制定了相当严厉的管制措施,包括对农地所有的管制,农地使用的管制,农地交易的管制,农地流转及转用的管制等等,日本的农地法从1952年制定起,先后经过了六次修改,但旨在加强农地保护和维持“耕作者主义”的目的却没有变化,而是始终通过权力管制和转用管制两个主要手段加强对农地的保护。

例如在权利转移方面,制定了三个基本条件:⑴禁止以非耕作目的的农地权利取得;⑵如果是个人,要满足经常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如果是法人,要满足农业生产法人的条件;⑶须有效利用农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转用管制方面,《农地法》规定,不论是自耕者,还是非自耕者,还是企业法人或者股份制企业法人,农地转用都应以不脱离农业生产和利用为原则。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及环境管理的启示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及环境管理的启示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及环境管理的启示本次研究基于对日本国土综合开发及环境管理工作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其存在各类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实际指导,并为我国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协调的开发新格局。

标签:日本;国土综合开发;环境管理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开发及环境管理工作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实际工作的指导当中。

本文以日本为例,介绍了他们在国土综合开发环境管理的实践经验,并深入探讨其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本次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与环境管理1.1 六次全国开发规划与管理概况1950年,日本制定了《国土综合开发法》,规定了国土开发的规划范围、程序和实施内容。

并依据此法律相继制定了此后的6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

(1)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1961-1968年)。

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并在规划中将15个地区制定为新产业城市和6个工业整治特别区域。

通过这次规划,日本太平洋沿岸的重化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相关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这次规划中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造成了水俣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四日市哮喘等一系列震惊全国的重大公害事件。

1965,日本正式成立公害审议会,将大气、水体、土地、噪声、振动、地基下沉以及恶臭等7项环境问题正式列入环境公害名单,并在1967年通过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2)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1969-1976年)。

日本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的基本目标是提升经济水平。

这一阶段,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不断增加的环境诉讼开始促使日本政府重视环保问题。

1970年,日本内阁设立的公害对策本部提出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等14项法律,并在国会中全部讨论通过。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日本环境政策目标开始由防治公害扩展到全面的环境保护,并在同年制定了《自然环境保护法》。

日本的土地区画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

日本的土地区画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

日本的土地区画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日本的土地区画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摘要:土地区画整理在日本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日本的城市规划之母。

本文论述了土地区画整理的历史沿革、基本原理、实施过程、实际成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结合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工作现状,笔者阐释了日本土地区画整理对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土地区画建设用地管理启示土地区画整理(Land Readjustment,和我国引入的“区划”的概念不同)实质上是一种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居民地块调整相结合来推进住区发展的方法。

它在日本城市建设中的历史较长、影响较大、实施面广、成效显著,无论是在投资来源还是在土地所有关系等方面都是颇具特色的。

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在于,它通过一系列精密的计算,得出项目实施前后各地块土地价值的增长,调整各地块大小及位置使其得到均等的获益率,并用部分投资收益来平衡基础设施的投入,是一种“经费自足”的方法。

一、土地区画整理的历史沿革土地区画整理最早源于德国,用于在有限的土地及资金条件下解决城市快速增长与基础设施匾乏之间的矛盾。

日本在二战后重建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土地区画整理技术。

土地区画整理是日本城市开发中历史最长的重要手段,发挥了重大作用。

日本土地区画整理制度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起初是依据《可耕地法》和1899年颁布的《土地整固法》施行。

日本的土地区画整理的原型是1910年的《耕地整理法》中的农地地权交换制度。

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城市开发强度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1919年颁布实行了第一部相关法律—旧的《城市规划法》,又进一步将其确定为提供城市环境的一种方法,作为城市规划的实现手段,这是最初在法制上确立土地区画整理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土地区画整理在东京、横滨等地作为震后复兴规划的主要实施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

1954年,“土地区画整理法”作为单独法规正式颁布实施。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分析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其中,绿色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日本的绿色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分析,从中探讨政策的背景、内容、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以期为其他国家的绿色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政策背景在1960年代,日本经历了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作为代价,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政府开始吸取经验,并在70年代初开始实行环境政策。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环保意识成为广泛存在于社会各界的主流文化。

为了适应更加环保的经济趋势,日本政府鼓励企业更加重视绿色涉及行业,如太阳能电池、再生能源等,并将其视为未来的核心产业之一,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提供支持和促进其发展。

二、政策内容1、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绿色企业的发展。

其中,有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REN)产业发展推进法案,提供了各种税收、补贴、贷款、资本投资、研发、能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促进了REN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与“环保资金” 相关的各种基金,并通过“节能促进法案”提供协助企业进行能源管理,从而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政策引导政府在营造“Zero emission”实现的政策框架的同时,大力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经济活动。

通过限制排放危险废料和有害污染物,要求企业实现节约水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从而推广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促进绿色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带动整个绿色产业链的发展。

3、技术支持日本政府设立了多项计划来促进技术合作和创新,推广环保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其中“新材料技术计划”、“新能源技术计划”、“国际合作计划”等的设立和实施,为绿色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支持和协助,特别是针对如电池、涂料、高性能聚酯等的高科技产品。

4、政策引导和倡导政府通过广告、演讲、出版物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经济和再生能源的认识和支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绿色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潜力。

日本城市更新对我国土地利用管理的启示

日本城市更新对我国土地利用管理的启示

54他山之石我国城市发展正进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阶段,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则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日本先于我国进入存量优先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梳理日本的城市更新情况,并总结可供我国城市更新借鉴的理念或方法,将有利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

日本城市更新的基本情况城市更新,在日本被称为“都市再生”。

二战后,日本开始开展城市更新,尤其是2002年颁布《都市再生特别措施法》后,全面实施都市再生行动。

经过20年的发展,日本的城市更新已进入复合更新阶段。

日本城市更新的目标。

日本《都市再生的基本方针》明确,都市再生的意义在于应对急速信息化、国际化、少子化和高龄化等变化,提升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其有五个目标:一是控制城市扩张,向集约型城市转换;二是减少抗震能力差、慢行交通堵塞等问题;三是创造新型都市,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且安全美丽宜居的城市,构建可持续发展型和自然友好型社会等;四是正确评价城市资产价值,以备发展之需;五是完善城市承载先进产业和人民生活的功能。

日本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

日本城市更新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以三大都市圈为中心的都市再生,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全国都市再生,以引导土地利用为主的紧凑型城市建设。

其相应计划为“紧急系计划”“都市再设施与服务体系,引导城市公共设施和居住需求向轨道站点周边集聚,从而构成多个居住集中区和方便的循环公共交通网络,最终建设“网络型紧凑城市”。

日本城市更新的典型实施模式。

日本城市更新的实施模式包括站城一体开发、团地(即老旧住宅楼)再生及社区营造等。

一是站城一体开发,即日本在都市圈内推进的以轨道交通为线、以站点为发展核心的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的更新模式。

其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将商业、办公、住宅等功能设施按照圈层布局,逐层向外辐射。

二是团地再生,即日本为应对住宅老化、人口老龄化、住房空置等问题,对团地等老旧住宅区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改造。

其通过翻新老旧集体住宅改造区域环境,重构地域功能,激发地域活力。

日本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引言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调整城市结构,提升城市能级、质量和承载力,在土地利用上控制增量和盘活存量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旧城区内建筑老化、道路狭窄、配套落后、环境脏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更新需求旺盛,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如何务实和高质量地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已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放眼全球,东京、新加坡、纽约、伦敦等发达城市都在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更新,其中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典范。

2 东京城市发展与更新的特点21世纪初,日本开始在国家层面推进城市更新政策,试图通过城市更新刺激经济复苏、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作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中心——东京,其城市更新的实践非常成功,在215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吸引了约1350万人口,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虽然日本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但东京的人口仍在增长。

究其原因,就在于东京是一座持续更新的城市,城市结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一直处于更新建设之中,面貌日新月异,使得东京能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2.1 依托轨道交通,发展城市节点轨道交通的发展始终引领着东京城市结构的更新。

东京中心城区的JR山手线是一个闭环轨道交通,它串连起代表城市中心的东京站、若干副都心和城市重要节点,而且山手线上的大多数站点都是汇集多条轨道交通的枢纽站。

20世纪60至9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和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东京都市圈发展呈现出典型的“摊大饼”模式。

但20世日本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肖锦成 马志宇 郭丽丽摘要:我国正在面临与日本同样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问题,但是日本城市更新工作起步较早,其特大城市东京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做法。

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东京通过持续的城市更新,解决了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功能欠缺、土地管理混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大城市病”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和国情对比,总结出东京城市发展和更新的特点,分析其面临的问题,重点介绍东京城市更新的具体做法、经验和两种典型模式,希望能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些特点可以给工业化过程中的我国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态度变化 ,不断采取政策措施加大保护环境 的 年代 以后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成为一种制度 ,日本政府将公 力度 ,日本的环境 问题得 以改善 ,进入2 世纪9 年代 以后 ,面对 众权益 以法律 的形式制度化 ,将公众参与的程序纳入政府决策过 0 0 着新的环保 形势 ,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更加全面细致 ,从主要防 程 中。这样 ,公众便可以更加有效的监督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 止公害的发生转变到环保与节能结合的双重考虑 , 且更加注重社 工作 ,促进 国家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 。 会的道德教育和发挥全 民的作用 ,进入2世纪 以来, 日本提出了 ( )2 世纪 9 年代 1 二 0 0 建设 “ 循环型社会 ”的国家战略 , 日本政府 的环境保护进入到了 自高速增长暴露出严重 的公害 问题后, 日本政府通过强有力 个全新 的时期。 的法律措施 ,控制了公害的蔓延和扩大 ,但是到了9 年代 以后 , 0 ( 一)战后高速增 长时期 日本环境保护还存在许多老问题 ,而且 出现了一些新 的问题 ,政 二战后, 日本奉行经济增长第~主义理念 ,推行的国家战略 府在制定和完善环保法规的基 础上 ,继续重视企业 和国民环保的 是 “ 经济立国”战略,希望 日本在所有方面都为经济发展服务 。 积极 性,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 。 在这个过程 中,特别 是推进重化工业化 过程 中,产 生了骇人听 日本在 经历 了高 速增长 阶段 后 ,经济 发展进 入了城市 化阶 闻的 “ 公害”事件。根据 16 年8 日本制定 的 ( 害对策基本 段 、生 活大国化 阶段 ,消费主义 盛行。人 口过 密带来 的交通拥 97 月 ( 公 法 ,所谓公害即 “ 由于事业活动及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对环境 堵 、噪音过大和大气和水质污染 问题 ,大量 的一次性消费造成生 的侵害 ,由大气污染、水质污染 、噪声 、振动、地面沉降 、恶臭 活垃圾大量增加 ,焚烧垃圾产生大量的废气造成 了环境荷尔蒙等 等造成人的生命及健康受损害 ,或人 的舒适生活受 阻碍”。其 中 问题对环境产生 了破坏作用。此时 ,地球环境 问题成为一个全球

日本环境税的有关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环境税的有关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引入环境税的背景1990年至2004年间,日本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上升,增幅达13.6%,其中商业及其他部门和家庭排放量增长速度较快,均超过了30%;交通运输工具也引起排放的大幅增长;发电行业由于几年前日本核电行业出现了问题,只好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因此排放也有较大的增长;只有制造业的排放量下降了3.4%。

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在尽力减轻支出负担的前提下达到经济发展和环保的目的,根据《京都议定书》有关内容,日本政府提出了减排的一体化政策概念,主要是对自主性手段、限制性手段、经济手段、信息手段等多种政策日本环境税的有关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王彤丰田公司汽车回收取得明显成效环境税也称为绿色税,基本上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各种税收措施或征收的税则。

日本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针对碳排放的环境税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文主要考察日本环境税的产生历程以及相关问题,并得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手段的组合使用,并对一体化政策的进展状况进行综合研究。

一体化政策的宗旨是追求控制效果最大化,同时要尽可能减小国民负担和财政成本,在需要动用财政进行支持时,要重点考虑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经济手段是一体化政策中的一项主要办法,它是以市场机制为前提,通过经济激励机制引导各经济主体理性地实施控制排放的措施。

目前这一手段的焦点集中在碳排放的环境税上。

日本环境税实施的有关情况1.日本环境税的内容和预计效果日本政府从2004年开始对环境税方案进行了反复修订,在2005年10月形成了最终方案。

方案规定了环境税税率为2400日元/吨碳。

经测算,预计环境税征收总额将达到约3700亿日元,每户家庭平均每年负担2100日元。

相比2004年的方案来说,为了减轻反对的压力,2005年方案的征税对象范围收窄,减免税范围和幅度扩大了。

新环境税方案在减免措施方面作出的规定主要有:一是对于采取措施努力降低排放量的高排放用户可以减税50%~60%;二是考虑到钢铁制造业等使用煤炭、焦炭的行业暂无其他适宜的替代能源,因而实施免税;三是对煤油减免50%的税收。

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21年第2期朱红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国土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现实迫使日本较早地探索国土空间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19世纪末,日本从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开始,不断丰富和完善森林、海洋、草原等各类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类型、目标、手段、方式等,逐步建立覆盖全区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形成了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其他各域管制措施和手段密切配合的用途管制制度。

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发展历程20世纪初,日本颁布了《都市计划法》,将都市划分为市街化促进区域和市街化控制区域,并对居住专用地域、工业专用地域的建筑物标准、高度、用途、绿化率等做了系列规定。

《森林法》对不同林种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进行了规定,提出构建森林计划体系,确立保安林制度,明确森林总产量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是具体指标。

近年来,日本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将海洋空间开发作为国家生存优先开拓的领域。

21世纪以来,每隔五年颁布一部《日本海洋白皮书》,先后提出对海洋实施全面管理、成立海洋信息中心、制定海洋政策大纲和海洋基本法、加快海洋政策的实施等措施。

日本目前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有关湿地保护分散在单项自然资源或特定区域保护立法中,如《鸟兽保护及狩猎法》《河川法》等。

日本湿地众多,为更好地保护湿地,近年来,日本成立了“湿地保全委员会”,拟制定一部专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湿地保全法”。

《牧野法》规定通过采取适当措施管理牧场并防止牧场退化,不得随意转让割草放牧地所有权,对于草地面积达到30公顷以上的,州长指定了一个受保护的农场,明确改善或保护的目标和计划。

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框架体系管制层级与职权划分。

日本的土地、水、矿产、森林、草原、海洋等国土空间管制主体主要集中在国土交通省和农林水产省。

在众多自然资源中,日本把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轴单独提取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刘畅石铁矛赤崎弘平姥浦道生
提要:我国过热的城市开发对城市绿地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且尚无较为有效的对策。

通过回顾日本城市绿地政策的理论形成及应用实践,探讨日本《城市绿地法》等一系列法律中控制性绿地的保护法规的实行对城市绿地保护产生的效果,从中探求我国今后城市绿地政策发展中可借鉴的经验及教训。

关键词:绿地保护,城市绿地法,控制性绿地
近年,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步伐较快,但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相对缓慢。

同时,在学术上对城市绿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关注度不够。

尤其是在法律上对城市绿地的定义比较模糊,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从土地使用内容同一个角度出发,视点较为单一。

城市绿地的定义和分类上的问题也造成了城市绿地保护上的困难。

特别是对在城市规划中已确定范围而未被征地的绿地,及城市近郊绿地至今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法规。

相比其他国家,日本也经历了同样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并在经历了绿地保存危机之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城市绿地保护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城市绿地规划及保护法律体系。

特别是受到欧美先进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的“控制性绿地”(日文为‘地域制绿地’,英译为‘urban green by the zoning system’,笔者定义为控制性绿地)制度,是针对私有绿地区域制定的各种控制建设开发的法律法规,使城市开发和扩张导致的绿地缺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这些经验对中国的绿地保护政策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1 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回顾
纵观日本城市绿地政策发展的历史,日本政府主要在公园绿地的建设、绿地的保护、绿地系统的方针及规划、绿地的使用及运营四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

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城市所面临的课题、社会思想潮流的变迁,各个历史阶段制定法规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从制定法规的侧重来分,日本城市绿地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公园及绿地思想的萌芽和绿地政策的摸索期、经济高度增长期对应城市问题的绿地保护及城市环境的创造期、市民参加型绿地创造及绿地利用的推进期三个时期(表1)。

1.1 公园及绿地思想的萌芽和绿地政策的摸索期
1.1.1 明治维新以后近代公园绿地思想的萌芽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为了建设与欧美匹敌的现代化城市。

积极地学习欧美城市建设理念,早在1873年就颁布了《作为群众游览观光场所的公园建设的相关规定》的太政官布达,成为日本最初的公园绿地法规。

此后的50年里东京作为城市建设的先行城市先后建设了220hm2的大小公园,并在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中成为市民的避难场所,据统计在震灾期间共有157万人在公园内避难。

绿地还防止大火灾的蔓延,减少了震灾造成的损失。

这次震灾成为城市中绿地必要性的重要证明。

日本最早的控制性绿地政策是依据1919年颁布的旧《城市规划法》而设立的风致地区制度。

其目的主要是维持地区独特的风景景观,其实现手法是主要是通过对地区内建筑的控制
来保护绿地。

此制度与随后出台的《国立公园法》(1957年变更为《自然公园法》)同样都是作为历史及天然名胜地区的保护预防措施,被当时的公园行政当局列为准公园,与其后实行的控制性绿地政策有所不同。

与此同时,受到美国“地方规划”(regional planning)和“田园城市”的影响,日本逐渐展开了不同于公园的“绿地”概念的探讨。

1924年6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八届国际城市会议中,学者们提出了地区规划的7个基本原则.其中一条是“为避免住宅区的连绵,应该用绿地带围绕城市建成区域,并以此处为农耕、畜牧的场所而永久保留”。

日本派出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将会议精神在日本国内广泛宣传,此后众多学者对“绿地”的概念提出了理论上的构想。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原大阪市市长关一提出的“自由空地”理论,关一将自由空地定义为“不附属于建筑物的空地,包括大小公园、竞技场、运动场、墓地、农耕地、树林地等,即所谓的绿色地带”。

另一内务省官员北村德太郎则直接提出了“绿地”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除公园、建筑乃至商业用以外的有绿的土地”,并提出将绿地分为运动场等“慰乐绿地”和农地山林等“利用绿地”两种。

1.1.2 1930年代的东京绿地规划
1932年东京市与周边5郡统合,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六倍以上,人口增加了两倍。

成为当时世界上除纽约以外的第二大城市。

为了防止城市的无序扩张和蔓延以及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控制污染,政府在同年10月成立了东京绿地规划协议会来制定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崎玉县在内的广域绿地规划。

协议会首先提出了绿地定义为“本来目的为空地,是指除住宅地、厂商业用地及使用频繁的交通用地等以外的、没被建筑物覆盖的土地,其土地性质应具有永久性”,并依照绿地的使用用途将绿地分类为普通绿地、生产绿地及准绿地三类。

协议会在6年间召开了26回于事会及4回委员会,于1939年通过了以景园地(289,143hm2)、环状绿地带(13,623hm2)、大公园(1,681hm2)及行乐道路(3,882km)为主的《东京绿地规划》(图1)。

在制定规划的执行政策上,协议会提出除了用征地的方式建设绿化带和大公园,还建议以控制性政策保护景园地和环状绿地带。

此绿地系统随后又因为战事的紧张被重新规划为东京防空绿地系统。

1.1.3 城市规划制度下的绿地地域制度
二战后,日本进入了经济恢复期,在城市绿地的规划上各个城市都基本沿用了战前的设计,但在实现手法上受到当时经济财力的影响,放弃了征地建设的方法,而是在《特别城市规划法》(1946年)中设立了“绿地地域”制度,规定在绿地地域内建筑密度必须在10%以下,建筑行为必须得到许可,希望通过控制性绿地政策来保护绿地,但在定义上依然赋予绿地地域“城市规划的设施”的定义。

然而进入1950年代以后,经济的安定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加之农村人口的流人使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发生了住宅荒,绿地地域逐渐被变更为住宅用地以满足居住的需要。

以东京为例,从1945年到绿地地域制度废除的20多年间经历了29次变更,以致以1939年《东京绿地规划》为蓝本的《东京复兴计划绿地及公园规划》(1948年)中的绿地区域最终全部变更为其他用地(图2)。

1.2 经济增长期对应公害问题的绿地保护及城市环境创造期
1.2.1 地方性绿地保护法规的实行
绿地地域制度的失败使日本认识到仅通过城市规划来确立城市绿地的范围并不能起到控制开发和保护绿地的作用,而此时的城市开发正在威胁日本历史最悠久、文化韵味最浓郁的京都、奈良、镰仓等城市。

于是政府在1966年出台了《关于古都历史风土保存的特别措施法》,设立了“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制度,对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进行保护。

又在日本两大经济圈域——首都圈域和近畿圈域出台了《首都圈城市近郊绿地保全法》和《近几圈保全区域整备法》,设立了“近郊绿地保全区域”制度。

在法律中将“近郊绿地”定义为“城市近郊的树林地、水边及与此状况类似的土地构成整体,形成良好的自然环境,且具有相当规模的区域”。

此定义放弃了绿地仅限于城市设施说法,并明确指出近郊绿地的地质条件为树林地、水边地,而并不包括农地。

此后,政府又针对农地的保护颁布了《农业振兴地域整备法》,至此基本形成了针对风景地、林地、农地的保护法体系。

1.2.2 绿地保护政策的法制化
1970年代以后城市扩张的势头有所减缓,但城市面临着更严重的工业污染问题。

绿地政策的重点转为建成区绿化的促进,先后制定了“公开绿地制度”、“工厂绿化制度”等政策以缓解空气污染。

同时“近郊绿地保全区域制度”对首都圈、近畿圈近郊绿地的保护促使了全国性绿地保护法规《城市绿地保全法》的颁布。

此法初次在法律上对绿地赋予“城市中树林地、草地、水边地、岩石地及类似状况的土地单独或形成一体义与临接土地构成整体形成良好自然环境的区域”的定义。

此定义基本沿用了近郊绿地的定义,强调了城市绿地所应具备的良好的自然环境。

法律还创立了“绿地保护地区”制度,保护城市中现存的自然绿地,并将其纳入成为城市规划上的一种土地使用分区。

政府还针对城区中现存的农地保护政策颁布了《生产绿地法》,设立了“生产绿地地区”制度,通过免除税收保证农民收入来保护农地。

《城市绿地保全法》(后改名为《城市绿地法》)与《生产绿地法》至今仍是日本控制性绿地政策的重要法规。

1.3 市民参加型绿地创造及绿地利用的推进期
1990年代的日本基本完成了城市的扩张,进入了“成熟型城市期”。

成熟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减少及城市的空洞化,在绿地政策上主要表现为绿地整备的财政困难,绿地政策的重点也转变为由政府引导市民、企业进行绿化建设及绿地的开放。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市民绿地制度”中规定如市民将私有的绿地整备为可供游赏的游园,并向市民开放就可得到补助金。

此制度与城市绿地保护地区制度并用,既增加了市民的游赏空间又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同时,政府将各市制定“绿地基本规划”(green basic plan)义务化,并指出“城市之绿不仅仅指公园绿地等公共公益设施,也包括里山、庭院等民有地,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确立了民有绿地的重要性。

2004年日本对《城市绿地保全法》进行了较大修改,更名为《城市绿地法》。

此法还设立了保护性更强的“特别绿地保全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