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区域政策有关情况

合集下载

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政策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政策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政策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各地方经济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探讨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地区在资源、产业、市场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补充、协调和合作,形成强大的经济发展合力的过程。

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其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各地区共同协作,形成优势互补,使得各自的优势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其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够加速市场开放。

开展跨区域的贸易和投资,促进经济繁荣,推进区域一体化。

其三,区域协调发展能够提高技术水平。

不同地区企业合作,实现技术与人才共享,吸取对方的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实现良性循环。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各地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做出了不少尝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其一,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而西部地区则存在较大发展差距。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接近尾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需求增加,因而需要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

其二,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和沟通平台,导致区域间合作缺失,信息交流不畅。

其三,政策支持不足。

各地区在人才培养、工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政策扶持,但各地区政策协调不够,导致政策效应受到限制。

三、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实现协调发展。

其一,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在现有基础上建设网络,推动诸如人才、信息和技术的交流。

其二,完善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制定优惠地方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在地方境内投资建厂,吸引人才到地方发展。

其三,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推进地方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政策深化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政策深化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政策深化实施在当今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一战略的深化实施,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显著的国情。

过去,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率先实现了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仅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在广袤的中西部大地上延伸,将各个地区紧密连接起来;一座座大型水电站、风电场的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不断完善的通信网络,让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地传递,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引导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同时,中西部地区也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例如,一些中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现代化的矿业产业;一些地区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还注重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互动。

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不同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比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之间加强了产业协同创新,实现了优势互补;中西部地区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的发展能力。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给予了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政策,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以西部大开发为例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以西部大开发为例

摘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现实任务,也是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协调;经济;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调节和控制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区域政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的公平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一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相关规律。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到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差距趋于稳定;到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差距则趋于缩小。

因此,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在经济发达阶段,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倘若一个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已构成经济近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有触发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可能,区域经济政策就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反之则应把效率目标放在重要地位。

三是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用于开发的财力。

因为公平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可运用的财力、物力。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效率导向型还是公平导向型,必须依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开始的。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的经济重心主要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这对于我国当时的国情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发展经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东西部的矛盾愈来愈明显,已经开始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了,这时就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应运而生。

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区域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这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实现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格局,完善区域政策至关重要。

一、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较为优化,创新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方面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布局不均衡。

一些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而另一些地区仍依赖传统产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困难。

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

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在不同区域的覆盖程度和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配置效率。

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居民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的不均等。

二、区域政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区域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政策倾斜和激励措施,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流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支持各区域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的协作与互补,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促进区域公平竞争。

为不同区域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减少地区间的政策壁垒和市场分割,激发区域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

三、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在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注重区域差异。

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区域政策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区域特点的发展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化地理环境的大国,各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差异巨大。

过去长期以来,一些地区过度依赖资源开发或传统产业发展,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薄弱,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互补和合作,实现资源、市场和产业布局的协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各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政策措施与实施情况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 资金支持政策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例如,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推动西部大开发,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2. 产业升级政策中国政府鼓励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也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

3. 人才引进政策为了解决中西部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工作和创业。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人才补贴、提供配套的职业培训等,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以上仅是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部分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有所缩小,一些地区的发展潜力逐渐释放。

三、政策影响与展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

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不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全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行论述。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财政政策,增加对欠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的资金支持。

例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从而提升这些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财税体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确保各地税收分成的公平合理。

其次,还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一部分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之间的财政差距。

同时,要逐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支持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促进区域发展。

三、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积极改善企业办事环境,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在欠发达地区和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分散区域创新能力,鼓励科技成果在地区之间的转化和交流,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四、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培养和吸引人才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地区之间流动,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措施,吸引人才到欠发达地区或协调发展地区工作和生活。

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还应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不同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

总结起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税体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教育和人才支持以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而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则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制定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首先需要对区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基础设施完善,但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东北地区则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振兴发展的艰巨任务。

此外,区域之间的产业同构、市场分割、生态环境差异等问题也制约着区域协调发展。

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明确目标和原则至关重要。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目标应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各区域在发展机会和资源配置上的公平性;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政策;协同合作原则,鼓励区域之间加强合作,形成发展合力;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运用需要精准有效。

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等领域。

税收政策上,对特定区域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产业转移和创新发展。

金融政策方面,引导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支持当地企业的融资需求。

产业政策应注重引导各区域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

同时,要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策应着力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破区域之间的地理阻隔,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例如,加快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推进能源输送通道和通信网络的优化升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政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政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政策导向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间的贸易合作越来越频繁,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经济体系,发挥着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协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政府和学者们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不小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GDP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其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但是,从全国宏观经济调控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例如,GDP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

由于各地区之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劳动力分配和资源结构优化,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高效的区域经济体系。

同时,政府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也增强了对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力度。

然而,也要看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着全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导向在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和研究中,政策对于各地区的影响不可忽视。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发展方向和导向非常关键。

首先,政策导向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发展经济并不是为了经济本身的增长,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要加大投资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地区的发展。

相关的扶贫政策和补贴政策需要更加准确,落实到底层民众。

其次,政策导向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的主导,也是推进中国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政府需要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转移和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1.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将中央财力有针对性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增加其发展资金,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2. 完善税收政策。

适当减少经济相对较强的地区税收负担,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流向欠发达地区,推动其经济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打通地区间的瓶颈区域,提升交通效率,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配置。

2. 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强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区域间的信息流通,提高各地经济的竞争力。

三、推进产业协同发展1. 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传统产业转移向欠发达地区,促进产业的分散布局,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2. 建立跨地区的产业合作机制。

通过建立跨地区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交流,实现区域间的产业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人才流动和培养1. 推动人才流动。

建立人才流动的便利化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让人才在不同地区间自由流动,为欠发达地区输送高素质人才。

2. 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欠发达地区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覆盖面,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创业人才。

结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加强人才流动和培养等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有效促进不同地区间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区域发展差距逐渐凸显。

为了推动各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本文旨在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探讨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一、背景与意义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的情况。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和社会稳定,也阻碍了全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政策措施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 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人才引进。

同时,也要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确保其使用效果最大化。

2. 优惠税收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优惠税收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地方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通过降低企业的税负,鼓励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兴业,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3. 市场准入政策为了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协同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市场准入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放宽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在中西部设立子公司等措施。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也能够提高东部地区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市场竞争力。

4. 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我国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待遇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政策效果与展望自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实践经验总结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实践经验总结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实践经验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各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

本文旨在总结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实践经验,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建立区域统筹的政策机制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解决行政区划带来的壁垒问题。

政府可建立区域统筹的政策机制,通过协商和协调,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此外,政府还可采取跨行政区划的协作机制,提升政策的协同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促进各地区发展特色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特色,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凸显各地区的发展特色。

比如,对于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取资源优先开发政策,对于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取人才引进政策,对于环境优美的地区可采取生态优先发展政策等。

通过差异化的政策,能够更好地激发各地区的发展活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建设。

同时,政府还可推动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互联互通,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互联互通,能够有效促进各地区的协同发展。

四、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区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还可建立科技合作机制,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通过科技创新,能够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在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区域统筹的政策机制。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促进不同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发展和人口流动,实现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不断凸显。

首先,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全面提升。

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部分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

然而,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各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沿海地区。

例如,西部地区的交通、产业和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其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中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协调发展着眼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利用。

例如,将沿海地区发达的制造业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提高全国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还推动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不同地区的企业通过合作和协同创新,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再者,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发展。

过去,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距,导致了农村地区人口外流和资源荒芜。

然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改变了这种现状。

通过各种政策和项目的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得到了加强。

城市向农村输送技术、资金和人才,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产业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同时,农村地区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农产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最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改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地区间的差距。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投入到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改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其效果,探讨中国在区域发展上的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规划。

一、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的第一个区域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

该战略从1999年开始实施,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改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该战略的实施涵盖了十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其中包括了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较为贫困的地区。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强人力资源培养等措施,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

其次,中国政府还实施了“中部崛起”战略。

该战略是在2004年提出的,旨在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内地的平衡发展。

中部地区包括了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手段,快速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现在,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区域,对于推动中国内地的平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东北振兴”战略。

该战略的实施计划从2003年开始,旨在推动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东北地区的困难和矛盾。

在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等。

目前,东北地区已经加快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二、区域发展政策除了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外,中国政府还给予了一些区域发展政策的支持。

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化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以推动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的报告全文

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的报告全文

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的报告全文一、前言地区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近年来,我国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区域间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为此,本报告拟就我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战略和政策建议,以期加强地区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我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基本情况1.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科技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这种不平衡发展局面折射出了地区间的差距较大。

2.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差距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资源、就业机会等方面,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3.资源环境压力大我国地区资源环境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资源环境压力对地区协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4.地区政策落实不力地方政府在地区协调发展中的政策落实不力也是制约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地区发展基础、特色和潜力,致使政策实施效果不佳。

三、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1. 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加强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统一。

2.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是保证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科学化、环保化。

3.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编制是推动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ACCOUNTING LEARNING189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文/王一童摘要:近年来,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政策导向,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逐步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整体协调发展思路,全方位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承载能力、政府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不平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尤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发展较慢,经济总量比重比较低,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较大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不断推进,但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城镇化结构不合理带来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从城市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明显高出中西部地区。

中国目前仍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中国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别的过程。

(三)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间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市场体制不健全、产业集中程度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重要产业的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低、协作化程度不高,很难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成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恶化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整体平衡发展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要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政策在当今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化政策,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各地区共同繁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和人才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则在资源开发和产业转型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均衡,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差距影响了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经济合作。

再者,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有待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在不同地区的供给和质量存在差距。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举措至关重要。

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协同。

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

东部地区应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型产业。

通过产业协同,形成区域间产业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条件。

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不仅能够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还能促进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通,为经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加强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区域发展的能源供应和水资源需求。

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也是关键之举。

建立区域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流动。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跨区域的合作研发,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创新协同,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公共服务方面,要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

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

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

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
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战略和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发展。

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协调发展。

2. 产业转移与承接政策:鼓励发达地区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4.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通过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5. 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鼓励优秀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6.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地区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总之,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实现国家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实施这些战略和政策,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使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为促进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

一、区域差距的现状分析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不同的地理、自然、经济等条件。

由此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均。

一些沿海地区以及大中城市经济发达,而一些内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滞后。

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全国的经济平衡发展。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平衡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的经济平衡发展。

其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最后,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交流,增强各地区的合作与交往。

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我国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

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市场连接度。

3. 推动资源要素流动。

通过放开流动人口的限制,鼓励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均衡。

4. 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升各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吸引力。

5. 深化改革开放。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各地区的对外竞争力。

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解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一直存在。

为了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并探讨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一、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显现,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政策解读1. 区域发展战略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明确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

其中,自贸试验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成为了重点领域。

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市场有序竞争,进一步拉近城乡发展差距。

2. 农村改革政策为了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改革等。

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助力农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提高农田灌溉水平;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城市发展政策为了推动城市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化发展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等。

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发展。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

通过加强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融合,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其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农民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的制定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犹如引领区域发展的指南针,为各地的协同共进指明了方向。

要制定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一些地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短缺等困境。

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行开放的政策优势,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受限等因素,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不仅影响了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

在制定政策时,要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这既包括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包括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及社会治理协同推进。

例如,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策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公平原则,确保各地区在发展机会和资源分配上的公平性,避免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资源过度集中。

二是效率原则,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是可持续原则,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区域发展的长期稳定。

四是协同原则,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发展合力。

在具体的政策措施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加强信息网络覆盖,有助于降低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区域政策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邹勇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相继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与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一起,共同构成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积极变化,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

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着重从四个方面介绍近年来中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一些情况。

一、我国区域发展的回顾与评价(一)地域概念的提出在1985—199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中都用这个提法,但表述上略有不同。

在1991—1995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东、中、西三大地带关系,首次明确区域要协调发展;在1996年—2000年的第九个五计划年中,更加重视内地的发展实施了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在2001年—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内中,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提出东北地区振兴战略, 努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2006年—2010年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东北振兴战略, 全面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政策,至此我国区域格局形成四大板块(二)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对于区域协调节器发展内涵的理解,有狄义和广义之分。

“狄义”的区域协调发展突出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实现突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

多数学者赞成“广义”的理解,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第二,各地区人民群众享受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力得到保障。

第三,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区域发展应当是更有效率的发展。

第四,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协调和谐状态使区域协调发展更可持续性。

对就上述内涵,设定了三组指标,分别是经济、社会和生态。

(三)区域发展战略演进及评价大体全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二、“十一五”以来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十一五”以来,中央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出台了一批区域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国区域发展呈现增长不断加快、布局不断改善、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东北地区振兴迈出新步伐,老工业基地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稳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步伐加快,“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体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成效显著,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各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006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逐年加快,改变了多年来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

2008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4%、12.2%和13.3%,全部超过东部地区11.1%的增速,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之比从2005年的2.62缩小到2008年的2.33。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

二是加快推进条件较好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发展,重点地区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大力推进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积极扶持特殊困难地区加快发展。

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成都和重庆统筹城乡、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组织编制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重点地区规划和政策文件,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继续引领中国经济增长,中西部一批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

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支持西藏、新疆、宁夏、青海等省藏区、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以上政策措施提升了条件较好地区的发展水平,增强了特殊困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不断拓展区域合作广度深度,区域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形成。

国内区域合作全面推进,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加快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一体化发展步伐;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和承接,研究制定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江苏沿海建设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对口支援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支援,不断完善对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经济对口支援的方式与途径。

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以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等为重点推进东南亚合作,以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为重点积极开展东北亚合作,以西北边疆省区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为重点不断深化中亚合作。

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积极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国土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

积极组织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部署开展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

围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开展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配套政策研究。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和相关研究工作,使主体功能区理念深入人心,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区域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虽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受已有发展基础影响,区域发展绝对差距继续拉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水平等基本公共服务与东部地区仍有相当差距(如江苏华西村与国家级贫困县广西田东县的情况对比图)。

二是区域间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过度开发,一些地区争相上同类项目,发展同类型产业,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

有些地区搞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或者竞相优惠,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易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调整还缺乏科学的制度规范,市场机制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财税体制和区域统一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区域政策和规划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态势也不会变化,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内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也会进一步加大,中国区域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着严峻挑战。

从机遇看,一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中国东部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端产业转移的同时,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进而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国家区域性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加强,有利于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

“十二五”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将继续实施“十一五”已出台的一系列区域性规划和政策文件,并将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继续制定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这些区域政策能够把国家战略意图与各区域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既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又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三是支撑区域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

各方面对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性和内涵的认识逐步深化,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积累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挑战看,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增大。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目前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十二五”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模式将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转型,随着控制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对减排指标进行分解,对于产业层级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带来较大制约,也对东部地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中国区域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竞争中不仅不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带来的利益,而且自身的资源要素还会大量流出,可能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国内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相对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压力更大。

三是制约区域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

区域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制于现行行政区划,行政区经济仍将占主导地位。

政绩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不完善,使一些地方直接或间接地规避宏观调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很难有效贯彻落实。

这些,都增加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十二五”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十二五”时期,中国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缩小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主要目标,以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体系和区域管理体制为基本保障,继续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统筹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拓展发展空间,深化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形成地区差距缩小、公共服务均等、比较优势发挥、区际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