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来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是怎么样的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法1、婴幼儿血管瘤的全身治疗主要为激素治疗。
采用本治疗的病例必须经过严格选择,限用于婴幼儿。
适应于血管瘤生长发展迅速者。
反复发生出血、溃疡或感染者。
瘤体影响呼吸、吞咽及进食者等。
一般常用泼尼松,剂量为2~3mg/kg·d,口服2~3周。
显效后剂量减为1mg/kg·d,再减为0。
75mg/kg·d。
2、婴幼儿血管瘤的局部治疗2.1、硬化剂注射:常用药为5%鱼肝油酸钠。
在注射硬化剂前先在瘤体周围做局部浸润麻醉或传导麻醉。
适用于海绵型血管瘤。
2.2、低温治疗:该治疗方法适用于表浅,并且较局限的血管瘤患者。
3、婴幼儿血管瘤的注射治疗是指向瘤体内注射硬化剂,常用的药物有5%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及博来霉素、糖皮质激素等,有引起局部皮肤坏死、感染、瘢痕形成等风险。
4、婴幼儿血管瘤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又称核素治疗,目前常用的有32P、90Sr、X射线、60钴等,因其对照射剂量和时间合理安排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婴儿的骨骼发育影响较大,还会增加白内障、癌变的风险,故临床很少应用。
5、婴幼儿血管瘤的激光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激光有脉冲染料激光、YAG激光、光动力疗法及强脉冲光系统等,因为激光的穿透深度有限,不能损伤血管瘤的全层组织,所以激光治疗近限于治疗早期、表浅、面积较小的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的危害婴儿血管瘤如果诊治及时,护理得当,大部分可以完美痊愈,否则,得不到彻底治疗,产生并发症和留下后遗症,难以治愈。
婴儿血管瘤部分病人发展很快,短期内可能发生危及正常组织器官功能和生命。
1、影响美观。
婴儿血管瘤发生在头面部等暴露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也有的血管瘤患儿由于治疗不当或者护理不当,留下疤痕,影响美观,造成内向、自闭、极端等心理障碍,造成患儿和家长的终身遗憾。
2、影响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
婴儿血管瘤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特点,侵犯和压迫周围正常组织,从而影响功能,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严重者可引起残疾,曾经有过因为血管瘤而截肢的病例。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郭先锋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郭先锋目的:探索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婴幼儿血管瘤患者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平阳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5.5%、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手段。
标签: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皮肤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由许多增生血管所组成,其中大部分血管瘤在出生后才被发现。
一般出现在头、脸及颈部等皮肤或皮下组织,严重影响外观,甚至损害正常组织。
临床上根据血管瘤类型、位置等常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手术切除、放射性治疗、超声微介导术等。
当血管瘤位置深或者广泛累及时,手术治疗并不能将病灶完全切除,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残留瘤体复发、局部畸形、出血、功能障碍等),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手术治疗并不能作为治疗血管瘤的第一选择,而非手术治疗方法也有很多。
平阳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表明其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较为有效[1]。
我院2010 ~2011 年使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血管瘤患儿90 例,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婴幼儿血管瘤患者90 例,男41 例,女49 例,年龄 1 ~17 个月,其中年龄25%,皮肤颜色变浅,症状明显减轻,穿刺有血,需要继续治疗;(4)无效:注射次数超过 2 次,但瘤体未变化或继续增大,皮肤组织软,色泽无明显改善,易回抽血液,一年后复发。
治愈率=(痊愈+基本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横向比较采用配对F 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血管瘤17例效果观察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血管瘤17例效果观察
马文豪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6)003
【摘要】我科自1998~2003年,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血管瘤17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01)
【作者】马文豪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1
【相关文献】
1.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J], 何亚妮;段直光;李桂香
2.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眼睑血管瘤18例临床分析 [J], 赵坦泰;李云琴;唐罗生
3.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及周围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J], 陈叶桃
4.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 [J], 李从谊;李运洲
5.平阳霉素与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治疗眼睑血管瘤 [J], 袁富省;慕金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目的:观察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平阳霉素8 mg联合地塞米松5mg,用2%利多卡因1ml,生理盐水2ml稀释成4ml,血管瘤瘤体内注射治疗58例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按每次药量及方法1周或隔周注射1次,分别为多次注射治疗,每次剂量最多不超过8mg,直致瘤体消失。
结果:随访观察6~24个月, 55例患儿血管瘤全部消失达到治愈, 3例有效,未发生局部感染、组织坏死及瘢痕畸形。
结论: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治愈率高、操作方便、副作用小,有效的恢复了眼睑的正常外形与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in Pingyang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local injection treatment children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Used in Pingyang in 8 mg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on 5mg 1ml,with 2% lidocaine,saline diluted 2ml into 4ml, tumor with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58 cases of children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according to each charge and method for a week or every other week 1 injections, respectively,repeated injection therapy, each dose not more than 8mg,until the tumor disappeared. Results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24 months,55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emangiomas disappear to cure 3 cases,effective,no local infection,tissue necrosis and scar deformity.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ingyang DX combined dexamethasone local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has a high cure rate,convenient operation,small side effect,effective 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normal shape and function of the eyelid.Key words: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children; Pingyang DX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海绵状血管瘤是儿童先天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儿童时期的血管生长迅速,加之眼睑与颌面部组织的血供丰富,因此,位于该部位的血管瘤生长较快,若不及时治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眼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尤其是上睑的海绵状血管瘤可造成上睑下垂,可引起儿童的视力障碍。
小剂量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6例

小剂量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6例血管瘤(Hemangiomas)是兒童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婴儿头面部,在快速增长期,瘤体迅速增大,会引起面部的畸形和功能障碍[1-2]。
如能尽早干预治疗,有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生长期,避免形成巨大血管瘤[1,3]。
2006年3月~2008年3月,笔者采用小剂量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6周~10个月。
皮损部位:颧颞部2例,眶部1例,腮腺区6例,鼻部2例,颊部9例,上下唇6例。
瘤体最小面积1.0cm×0.8cm,最大面积6.5cm×4.0cm,均为单发血管瘤,其中11例患者有服用皮质激素治疗因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服药史。
1.2 纳入标准:血管瘤病变多在出生后1个月内发现。
初起为小的红色斑点,以后迅速增长,变成红斑并高出皮肤,经CT或B超证实为血管瘤。
1.3 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治疗前需作胸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PT全套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即可接受治疗;②药物配制及注射方法:用2%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将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制成每毫升含有0.5mg平阳霉素和1.0mg地塞米松和1%的利多卡因混合液。
根据患儿的体重、病变大小决定药量和用药次数,采取一点或多点浸润性放射性注射,注射至瘤体表面苍白肿胀为度。
注射剂量按0.2mg/kg计算,每次总量不超过2mg,每次间隔1~2周;如瘤体颜色变暗,发硬萎缩,应停止用药,如没有明显变化,则重复用药。
一般3~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个月。
对注射次数多、用药量大者需注意观察血象和肝、肾功能变化。
注意治疗后是否有发热、表面溃疡形成、局部组织坏死、过敏反应等症状,并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瘤体完全消退,皮色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1年无瘤体生长;显效:瘤体消退,但有轻度色素异常或局部纤维化,或瘤体大部分消退;有效:瘤体明显缩小,愈后有色素沉着和瘢痕,需要继续治疗或手术整形;无效:瘤体无变化或继续增大。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临床观察

治疗方法 : 阳霉素 8 g加入 2 平 m %利 多卡 因 4 | m +地塞 米松 5 , mg 配成平 阳霉 素 浓 度 2 g m 注 射液 。瘤 体及 周 围皮 m/ l 肤消 毒后 , 使用 皮试 针头 注射 , 距瘤 体 于
① 疗效 确 切:Y 治 疗 8 PM 6例 有 效 率
10 , 愈 6 0% 治 0例 ( 9 7 ) 有 效 2 6.% , 6例 ( 02 ) 说 明 P M注射对毛细 血管瘤 、 3.% , Y 海 绵状 血管 瘤和混合 性血管瘤是有效 的 ; ②操作简便 , 无刀 口瘢 痕 , 免组 织 器官 避 损伤 , 保证其 正常 形态 及功能 ; 不 良反 ③
成 2例 , 可能 为药 物注射 表浅 所致 , 经局
血 管瘤 是 婴 幼 儿 最 常 见 的 一 种 良性
部换药治疗后痊愈 , 留有瘢痕。所有病例 随访均无复发 , 无血液系统改变及肺纤维 化等严重并发症 。见表 1 。
讨 论
皮肤肿 瘤或血管畸形 , 目前 治疗 方法包括 冷冻低温治疗 、 激光治疗 、 同位素 照射 、 放
边 缘 约 0 5m 正 常 皮 肤 处 进 针 后 , 尖 .c 针
大体 表血管瘤 , 既往 临床上多采用手术 治
疗, 但手术治疗需植 皮并 留下 瘢痕 。本 组
研究显示 , 射治疗 可 克服上 述缺 点 , 注 并 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水平 推进 向瘤 内注射药液 , 一般 由深面逐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 H I ES C 0 M M UN I v D0 C To Rs N E T
皮质激素治疗眼眶婴儿性血管瘤

皮质激素治疗眼眶婴儿性血管瘤
高岩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09(007)017
【摘要】目的评价糖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局部注射治疗婴儿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溪市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间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混和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的18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8例患和经1~4次注射,彩超检查结果肿瘤异常血流信号消失12例(67%),肿瘤异常血流信号减少6例(33%).结论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对婴儿血管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高岩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眼科,1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2
【相关文献】
1.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J], 李金星;郭庆环;张林昌
2.18例眼眶静脉性血管瘤γ刀治疗疗效观察 [J], 刘东;徐德生;张志远;郑立高;宋国祥
3.伽玛刀在眼眶静脉性血管瘤中的应用 [J], 张志华;刘东;宋国祥;何彦津;徐德生
4.眼眶婴儿性血管瘤的皮质激素治疗 [J], 杨新吉;王毅;李天臣;李月月;朱慧;肖利华
5.针对性手术入路对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近中期预后的影响 [J], 王兆伟;魏宗强;姜文静;张娟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1)

mangiomas. The tumors located in face(14 cases),chest(1 cases),backside(1 cases),upper limbs(2
cases),and feet(2 cases).Results 2 cases were cured by injection only once,15 cases by two to three
Local in—
iection
血管瘤是一种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皮 肤或皮下组织的良性肿瘤[1],根据在体表的分布深 浅分别表现为毛细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多发生 于面部、眼睑、鼻、口唇及耳廓等重要器官,如在早期 增生过程中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严重的容貌破坏 和功能障碍。近两年来,我们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
times,2 cases by four to five times,and 1 cases of necrotic hemangioma was cured by skin graft. The ef—
fective rate was 100%in three months to 15 months f01low—up,without recurrence and scar except for one
cin mixed dexamethason by intra_tumor inj ection.Methods 8 mg of pingyangmycin was diss01ved in 3~8 ml of normal saline,5 mg of dexamethason and 1 ml of 2%lidocaine. Pingyangmycin soluti。n was inj ec—
联合药物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应用分析

联合药物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应用分析
李明鸣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4(022)009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对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颌面部血管瘤患儿80例,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单用平阳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则以联合药物疗法,加用地塞米松进行临床治疗,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联合药物疗法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儿均有效完成治疗.其中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2.5%,显著优于对照组77.5%,P<0.05;此外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治疗组出现2例,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改善患儿远期生存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李明鸣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河南郑州4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2
【相关文献】
1.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小儿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疗效 [J], 曹婷婷;葛宏松;吴健平
2.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 [J], 张桂祥;刘淑娇;党志红;张淑香
3.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45例临床疗效观察 [J], 罗志勇
4.平阳霉素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 [J],
5.平阳霉素联合应用其它药物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J], 王新俊;李庆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眼睑血管瘤1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眼睑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法治疗18例眼睑血管瘤患儿(男7例,女11例),将平阳霉素均匀注射至血管瘤瘤体内。
结果 18例中, 除1例因病变面积大, 注射8次平阳霉素(总剂量29 mg) 外,其余17例患儿注射1~5次后,血管瘤消失。
用药后局部反应轻,仅为轻度组织肿胀,一般3天后逐渐消肿,15天后皮肤色泽渐趋于正常,3个月后组织恢复正常弹性及形态。
随访观察8~36个月,15例瘤体全部消失。
未见局部感染、组织坏死及瘢痕。
结论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眼睑血管瘤,绝大部分效果显著,具有损害小、瘢痕轻、外观效果较好等特点。
【关键词】眼睑血管瘤;婴幼儿;平阳霉素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cal injection of pingyang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eyelid hemangioma. Methods 18 cases (7 males and 11 females) of infantile eyelid hemangioma received local injection of pingyangmycin into the tumor. Results After 1-5 times of injection, hemangioma disappeared in 17 of 18 cases. But 8 times of injection (total dose of 29 mg pingyangmycin) were performed in 1 case because the tumor was too large.Most cases had mild reaction, such as tissue swelling, which often dispeared after 3 days. The skin color turned from red to white after 15 days. The tissue became normal after 3 months. During 8-36 months follow-up, hemangioma disappeared completely in 15 cases without infection, necrosis and scar. Conclusions Local injection of pingyangmycin is proved effective to most cases of infantile eyelid hemangioma, with minor tissue damage, mild scar formation and good appearance.Key words: eyelid hemangioma; infant; pingyangmycin海绵状血管瘤是眼睑常见的血管病变,特别是发生于1岁以内婴幼儿的海绵状血管瘤,其生长尤为迅速。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婴儿口唇部血管瘤的临床体会

降低 气道 阻力 作用 翻 肝 素源自 化吸人 使药 液与肺 泡壁 充分 接触 .通 过膜 肺 泡受体 能迅 速起 到抗 炎作 用并 能降低 其气 道高 反应 性 .而且 雾化 吸人 治疗 使药 物 在 局部 发挥 治疗作 用 . 而不 经过 肝脏 的首 过效 应 , 小 剂 量 肝 素 雾 化 吸 人 不 会 影 响 动 物 的凝 血 和 出血 时 间 .因此 小剂 量 甲基强 的松 龙静 脉滴 注联 合肝 素雾
男1 2例 , 1 女 8例 1 龄 ; d 1 年 4 ~ 0个 月 ; 善 检 查 后 。 平 阳霉 素 过 敏 试 验 , 平 阳霉 素 02 03 gk + . /g 塞米 松 + 理 0 完 行 按 .~ .m /g 05 k 地 mg 生
盐 水 2 3 l 置 , 麻 醉 镇 静 下 向瘤 体 内 注 射 . 后 复 查 , 瘤 体 情 况 给 予 第 2次 或第 3 治 疗 直 至瘤 体 萎 缩 消 失 。结 果 患 ~ m 配 在 3周 视 次
1. . 3注射 方 法 : 射 前 作 平 阳 霉 素过 敏 试 验 , 2 注 阴性 者 在麻 醉镇 静下 注射 . 较好 掌握 注射 的深 浅程 度 。 可 采 用 5号半 注射 针 头 . 肿 瘤大 小 . 用 多点 放射 根据 采
性 注射 于 瘤体 内 . 注射至 瘤体 表 面苍 白为度 , 瘤体 如 较 表浅 . 进针 不宜 太深 . 则 注射 至瘤 体表 面稍 发 白为 止 . 针并 轻压 针孔 至无 渗血 拔
1 . 程 : 后 复查 。 瘤 体情 况 给予第 2或第 3 . 4疗 2 3周 视
次 治疗 , 一般 4次 为 1 疗程 , 至瘤 体萎 缩 、 直 消失 , 颜 色 接近 正常 或稍 异 于周边 正常 组织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维普资讯
堕 J ,
科杂志 20 8 07 月第 6 卷第4 Ju ao Cicl eir u e ,uut 07V 1 ,o 期 or lf li d tc r r A gs20 ,o6N. n n a P ai S g y . 4
米 松瘤 内注 射 治疗 婴幼 儿血 管 瘤 2 4例 . 果 良好 , 效 现 总结如下 。 血 管瘤 是 以血管 内皮细 胞增殖 为特征 的真性肿
讨 论
瘤, 它起 源 于残余 的胚胎 成 血管细 胞 。 生儿 发病率 新
资料 和方 法
为 1 ~2 1岁左 右发 病率 上 升至 1%, % %. 2 体重 低 于 l0 0克 的早产 儿发 病率 高达 2 . 女 性发病 率高 0 29 %。
个 月( 1个月 ~3岁 ) 。病 变部位 : 头颈 部 l 0例 , 胸部 6例 . 背部 l例 , 四肢 7例 。血 管瘤 面 积 约 25e . m×
25 e 一 8 e x 1 m 。 . m m e 1
血 管瘤按 形态 学分类 可分 为 毛细血管 瘤 、海绵 状 血管 瘤 、 合性 血管瘤 及蔓 状血管 瘤 , 中毛细血 混 其 管 瘤 又 分 为 葡 萄 色 斑 及 草 莓 状 血 管 瘤 。 18 9 2年 Mul e  ̄ 据 内皮 细 胞 增 生 与 否 将 先 天 性 皮 肤 血 lk n] i 3 根
瘤内注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观察和护理

瘤内注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总结瘤内注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方法:针对患儿年龄特点、血管瘤病变部位、类型及面积大小,使用不同剂量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瘤内注射的方法和过程,耐心讲解博莱霉素药代动力学,配合注射前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能预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本组病例29例,经1-5次注射后达到疗效者27例,总有效率达93.1%。
结论: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注射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注射前后给予详细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指导、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指导出院后家庭护理,能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顾虑,提高疗效,促进患儿早日治愈。
【关键词】小儿血管瘤;瘤内注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护理【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047-03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好发于头面、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
出生时,血管瘤的前体病变表现为一个点状的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
数周之内,病变迅速扩张。
典型表现为:出生后前6个月的快速增殖和8-12个月出现的逐渐消退现象。
出生后发现的皮肤红点小范围的点片状病变,应尽早采取激光、手术、药物注射等治疗,以阻断其进入快速增殖期[1]。
快速增殖的血管瘤严重影响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和成长。
我院应用瘤内注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方法,博莱霉素是抗肿瘤药物之一,它的作用机制是阻碍DNA合成及切断DNA链。
在研究中发现,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血管瘤的过程中,阻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最终促进了血管瘤的消退[2]。
该方法治疗小儿血管瘤,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012年2月-2014年6月,男13例,女16例,年龄2月~4岁8月,平均年龄1岁3月。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INJECTION OF PINGYANGMYC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HEMANGIOMA
作者: 何小兵 张靖 李海波
作者机构: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出版物刊名: 现代医院
页码: 31-32页
主题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血管瘤 局部注射
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2mg+生理盐水4ml+2%利多卡因1ml稀释备用。
根据患儿的年龄、血管瘤的大小、部位决定用药剂量。
每隔2—3周注射1次,每次剂量不超过6mg。
总剂量不超过30mg。
结果862例血管瘤患者行局部注射治疗,并随访1~5年,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92.4%。
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儿童输液加地塞米松的用途

儿童输液加地塞米松的用途
儿童输液加地塞米松的用途是治疗各种炎症和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疾病。
地塞米松属于一种被称为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它可以改变身体对炎症的反应,减少疼痛、热度和肿胀。
在儿童输液加地塞米松的治疗中,药物通过体内的静脉输液管送到患儿体内,迅速发挥疗效。
地塞米松是一种非常广泛使用的药物,主要应用于各种免疫调节和免疫调节相关疾病。
以下是儿童输液加地塞米松的常见用途:
1.哮喘:儿童输液加地塞米松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哮喘发作时,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地塞米松可以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与哮喘相关症状。
2.散发性皮炎:散发性皮炎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会导致皮肤瘙痒、发红、瘀血等症状。
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减少身体对过敏原的反应,从而控制皮炎症状,让患儿减少瘙痒和不适。
3.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炎症疾病,可以导致皮肤出现丘疹、斑点、紫癜等症状,同时伴随关节疼痛和消化道症状。
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遏制过敏性紫癜的发展和炎症反应。
4.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可以引起关节炎、皮
肤病变、内脏损害等症状。
地塞米松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皮肤病变等症状,同时减轻内脏受损的程度。
5.免疫抑制:地塞米松还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来使用,以预防和治疗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和其他免疫反应性疾病。
总之,儿童输液加地塞米松是一种有效治疗各种炎症和过敏反应的药物。
尽管它是一种很好的药物,但是,儿童使用地塞米松也需要进行医生的监督,并遵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它,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博莱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青少年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博莱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青少年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李多富;曹农【摘要】目的:观察博莱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青少年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青少年皮肤血管瘤病灶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博来霉素治疗,观察皮肤血管瘤瘤体大小变化.结果:经局部注射博来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总有效率为98.11%.结论: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青少年皮肤血管瘤安全有效.【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7(036)012【总页数】2页(P1061,1073)【关键词】博来霉素;局部注射;青少年皮肤血管瘤【作者】李多富;曹农【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皮肤血管瘤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畸形所致,可在身体表皮下的任何部位发生,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不便,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门诊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并采用博来霉素(Bleomycin)局部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的青少年患者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博莱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普外科门诊就诊青少年皮肤血管瘤患者5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2例;年龄14~19岁。
血管瘤类型:毛细血管瘤11例,海绵状血管瘤24例,混合型18例。
血管瘤发生的部位:头面部21例,躯干13例,四肢16例,口腔内3例。
其中单发者46例,多发者7例。
瘤体直径大小不等,最小为0.5~0.9cm,最大为6~7cm。
根据病史、体征、穿刺及B超确诊后在治疗前常规行体温测量,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明确无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将博莱霉素注射剂(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1.5万单位溶入2%利多卡因5ml中制成溶液备用,采用5ml注射器及5号注射针头抽取溶液,用碘伏常规消毒注射部位,从瘤体周边正常皮肤沿水平方向刺入瘤体或与瘤体呈30~45度刺入瘤体,回抽见有血液流入注射器内后,可向瘤体注射药物,针头可在瘤体内变换方向注射,瘤体较大时,可多点注射,注射至瘤体苍白、肿胀为宜。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作者:陈伟飞方静静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7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174-01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并不少见,因局部解剖结构的特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困难,易导致面部畸形,给患儿造成终身的精神伤害。
我院于2008年09月~2010年2月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82例,效果满意,现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30例,女52例,年龄1.5~36个月,平均14个月。
瘤体面积0.3 cm×0.5cm~3 cm×3 cm。
1.2 治疗方法:患儿在治疗前须作血常规、肝肾功检查,血凝两项检查,结果正常方可接受治疗。
按平阳霉素8 mg+生理盐水2 ml +地塞米松2 mg+2%利多卡因2 ml,自瘤体边缘进针,根据肿瘤大小,采取一点或多点浸润性放射性注射,注射剂量按0.2~0.3 mg/kg计算,每次总量不超过8 mg,注射至瘤体苍白、肿胀适度。
药效持续时间约4~6周,间隔时间4~6周,绝大多数患儿只需注射2-6次即可治愈。
1.3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治疗后瘤体完全消失,皮肤颜色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
(2)好转:瘤体明显变小,局部遗留轻度瘢痕,但无功能障碍。
(3)无效:瘤体无明显变化。
2 结果本组治疗完成后经过随访,治愈71例,好转11例,有效率100%。
其中有1例注射后出现局部不同程度的溃烂,经及时换药后均痊愈。
3 护理3.1 注射前的护理3.1.1 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会给患儿家属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发生在会阴部的血管瘤对患儿将来产生较大影响,家属也往往紧张担忧。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患者家属对血管瘤的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
此时应同情理解家属,向其讲解治疗过程、预后,使家属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 146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03688)①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通信作者:傅荣华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傅荣华① 袁华① 邹筠① 金平亮① 黄梦宇① 程俊①【摘要】 目的:探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行地塞米松和博来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聚桂醇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试验组IgA、IgM、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颌面部血管瘤患儿行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颌面部血管瘤 聚桂醇 博来霉素 免疫功能 Effect of Loc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Combined with Bleomycin, Dexamethasone on Immun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FU Ronghua, YUAN Hua, ZOU Yun, JIN Pingliang, HUANG Mengyu, CHENG Ju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10): 146-14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c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combined with Bleomycin, Dexamethasone on immun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Method: A total of 84 children with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and Bleomycin, on this bas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uromacrogol.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mune fun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IgA, IgM and IgG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4.76%, which was lower than 19.05%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loc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combined with Bleomycin, Dexamethasone in children with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is saf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hildren ’s condition,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facilitate the children ’s early recovery. [Key words]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Lauromacrogol Bleomycin Immune function First-author ’s address: Jiangxi Provincial Children ’s Hospital, Nanchang 33000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0.035 颌面部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皮肤与软组织良性肿瘤,约占血管瘤的60%,具有病程进展快等特点,可破坏性影响患儿容貌与心理,甚至造成面部畸形,需尽早治疗[1-2]。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平 阳霉 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d x meh s n n 5 .i % l o an , l e dl e mIno 4 ,u r t ne t n i te t ame t f5 e a ta o e o mg 1 wt 2 i c i s i itd 2 t mltmo h ijci n h r t n 8 m1 h d e an u i wi o e o
Re u t T e r ol we p f r6 t 4 mo t s 5 a e fc i r n wi e s I s h y we e f l o d u o o 2 n h . 5 c s s o h l e t h ma gima s pp a o c e 3 c s s d h n o s dia e rt ur a e ,
[ 中图分类号] 77 1 [ R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8 6 ( O 2 0— 0 3 0 1 0— 4 5 2 1 ) 1 03 - 3 0 5
Pn y n X c mb n d wi e a ta o e lc lne t nt a me t hlr n c v ro s ig a g D o ie t d x me h s n a j c i r t n i e a e n u h o i o e c d
h em an om a o h el gi ft e ey i d
HE Ya ni — , DUAN i gu n L G u - i n Zh — a g, I ix a g
瘤体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

瘤体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
王刚;赵冬
【期刊名称】《适宜诊疗技术》
【年(卷),期】2003(021)003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王刚;赵冬
【作者单位】河南省兰考县第二人民医院,475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2
【相关文献】
1.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 [J], 刘燕
2.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在体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J], 廖明德;陈石海;殷国前;韦强;于海生;蒙旭昌;马珂;覃朝
3.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J], 郑俊鸿;李林芬;林静霞;李建宏;肖诺茵
4.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J], 李延;王冠颖;郭忠风;董业丛
5.微波热凝术联合盐酸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J], 张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中国美容医学2019年1月第28卷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Jan. 2019.Vol.28.No.1•论 著•博来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刘 杉,史俊虎,杨俭伟,郝兰燕,王健民(河北省眼科医院眼整形泪器科 河北 邢台 054001)[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博来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及眶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睑及眶周血管瘤患者23例,对其使用博来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对治疗注射后瘤体容积变化以及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本组总有效率达到100.0%,其中治愈率为47.8%,基本治愈26.1%,好转26.1%;治疗前平均体积为(3.58±0.24)cm3,治疗后为(0.60±0.16)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并发症较少,包括注射后一过性体温升高,注射局部肿胀,短时间内均可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博来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眼睑眶周血管瘤安全有效,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可多次重复进行,可作为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血管瘤;儿童;眼睑;眶周;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1-0009-03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Bleomyc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Eyelid and Periocular Hemangioma in Children LIU Shan,SHI Jun-hu,YANG Jian-wei,HAO Lan-yan,WANG Jian-min(Ophthalmic Plastic and Lacrimal Disease Ward,Hebei Eye Hospital,Xingtai 054001, He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leomyc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yelid and periorbital hemangioma in childre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3 cases of eyelid and periorbital hemangioma treated with bleomyc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local injection. The volume of tumor and the overall therapeutic effect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0%, the cure rate was 47.8%, the basic cure rate was 26.1%, and 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26.1%. The mean volume before treatment was (3.58±0.24)cm3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0.60±0.16)cm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lications were rare, including transient elevated body temperature, local swelling after injection, and subsidence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Bleomyci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loca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yelid hemangioma is safe and effective,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can be repeated many time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eyelid hemangioma.Key words: hemangioma; children; eyelids; periorbital; bleomycin; dexamethasone; local injection血管瘤是体表常见的良性肿瘤,部分有自愈倾向,但发生在眼睑、眶周的血管瘤,由于瘤体生长迅速,易出血或侵犯周围器官组织,严重影响美观及器官功能,因此需早期积极治疗[1]。
目前血管瘤临床治疗方式多种多样[2-3],国内于1991年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具有安全、创伤小、可重复治疗、并发症少等多种优点;其后该药作为血管瘤治疗的一线用药被临床广泛应用[4-7]。
2015年平阳霉素因各种原因逐渐停产,临床急需寻找可替代药物来实现对血管瘤的微创、有效、可重复治疗。
本研究选取注射用博来霉素(BLM A2、BLM B2)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眼睑、眶周血管瘤2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眼睑眶周血管瘤患者共23例,其中男4例,女19例;就诊年龄3个月~12岁,平均(19.52±1.32)个月;发生部位:上睑17例,颞窝3例,眉上区3例;均无手术及其他治疗史。
治疗前测体温、检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标准,正常者纳入此项研究。
该研究通过河北省眼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向每位患者家属交代博来霉素的毒副作用及超说明书用药的利弊,取得每位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治疗前详细记录血管瘤部位、形态、颜色并依据B超提示计算瘤体的体积(体积=长度×宽度×厚度,单位:cm3)。
治疗时选用成分为BLM A2、BLM B2的注射用博来霉素(白色冻干块状物,1.5万博来霉素单位/支,浙江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注射剂量视瘤体的大小、深浅和范围而定。
注射前用4.5ml生理盐水、2.5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共5.0ml稀释成0.3万博来霉素10中国美容医学2019年1月第28卷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Jan. 2019.Vol.28.No.1单位/ml的溶液;首次注射剂量不超过0.3万博来霉素单位及0.5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以后注射剂量视瘤体变化而定,单次注射剂量掌握在0.15~0.6万博来霉素单位/次,地塞米松针剂0.5~1mg/次,一般以瘤体局部皮肤轻度发白为准,每2周注射1次,直至外观瘤体消失或明显改善。
注药时每次选择不同的部位进针,且进针点位于瘤体周边的正常皮肤。
进针后在不同部位不同层次多点注药。
穿刺瘤体回吸见血后,将药物注入瘤体内,注射后用棉棒轻压进针部位5~10min。
所有患者每2周复诊,根据瘤体消退情况判断是否重复注射,注射及复诊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复诊时记录血管瘤颜色、质地的变化,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及其眼前节情况、体重是否有变化、局部色素沉着、发热、皮疹、皮肤松弛等。
根据病变大小及恢复情况,本组患者注射次数为2~6次。
停止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进行复查。
随诊时间3~8个月,平均(5.35±0.27)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治疗前后血管瘤外观和容积变化情况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①无效:瘤体无缩小或持续增大,超声血流信号无改变或较前有增强;②好转:瘤体缩小或闭塞<2/3;颜色变浅、皮肤有硬结,超声血流信号明显减弱;③基本治愈:瘤体缩小或闭塞>80%,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硬结偶见,无功能障碍,超声血流信号局限;④治愈:瘤体完全消失或全部闭塞,皮肤色泽正常、无硬结,无功能障碍,超声血流信号消失或仅见少量异常血流信号但随诊无复发。
好转、基本治愈、治愈均认为有效[8-11]。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行配对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组共23例患者,总有效率100.0%,其中治愈率为47.8%(11/23),基本治愈26.1%(6/23),好转26.1%(6/23)。
平均治疗次数2次,治疗前体积为(3.58±0.24)cm3,治疗后为(0.60±0.16)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10,P=0.016)。
一过性体温升高2例,均为38℃以下,经对症处理24h 内得到控制;局部色素沉着3例,注射药物后局部有不同程度肿胀者10例,约占43.5%。
未出现明显皮疹、红斑、肺间质纤维化等病例。
典型病例见图1~2。
3 讨论血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总体发病率约8%~12%,大多位于口腔颌面部[12],一般在出生后4周左右进入快速增殖期,约持续6个月,大约于1岁末逐渐进入消退期;但通常消退期较长,约35%~50%的患儿在学龄期仍留有病损[13],自发性消退的病例,15%存在皮肤色素沉着或减退、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皮肤皱褶或凹陷等。
发生于眼睑眶周的血管瘤能从多方面影响患儿的健康,快速增殖期血管瘤因其体积不断增长,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美容及局部功能,尤其是位于上眼睑者可随瘤体的不断增大而导致机械性上睑下垂,严重者可形成斜视、弱视及散光等,部分可发生破溃,甚至继发感染最终形成明显的瘢痕,甚至畸形[6];由于功能损害、容貌毁损性风险及其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眼周的血管瘤在诊疗指南中被列入高风险等级[14]。
所以对发生于该部位的血管瘤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