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间升到天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间升到天国”

摘要: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形而上的本性和本体论的情结。超验性和先验性是两个完全不同且应当被明确区分开来的哲学范畴,真正的超验性是以经验为基础而更高于经验的一种哲学理论;而先验性则是一种视先验逻辑为经验基础的思维抽象。传统形而上学貌似超验,实则是先验性的,它的本体论承诺是永无可能兑现的神秘幻想,至多是理性化了的宗教。而马克思的哲学才是真正具有超验性向度的哲学体系,是经验性与超验性的真正统一,“人间”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天国”是其终极性价值理想,从“人问”升到“天国”的桥粱就是实践。承认超验性不仅丝毫不影响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真正超越和它所实现的哲学革

命的地位,而且正是有了这种超验性向度和形而上情怀,才使马克思的思想真正具有了哲学的高度和深邃,使哲学思维真正与人的本质相契合,使哲学真正成为了人学。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超验性

中图分类号:B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4-0133-06

一提到马克思哲学,人们自然就会将它与“现实性”、“唯

物主义”等概念相联系,而一谈到“超验性”人们亦会习惯性地将它与唯心主义这一名词联系起来,“超验性”似乎就成了唯心主义的代名词,因而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问题也就成了学者们不屑一提,或有意回避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该问题事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与当代人精神信仰的重构与终极性的价值关怀密切相关。亦是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精髓的核心问题。澄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与形上性,才能真正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最终真正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

一、哲学的形而上本性与本体论情结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有没有哲学和马克思哲学有没有本

体论的争论已经基本尘埃落定。而关于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超验性的问题迄今尚未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笔者以为,承认马克思有自己的哲学就必然要承认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要承认马克思哲学有本体论,就必然要承认这种本体论的超验性。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形而上的本性和本体论的情结。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关形而上学问题的争论,几乎贯穿于整个哲学史的始终。而人们关于“形而上学”这个概念往往是在以下两种不同意义上来理解的:其一,是在

近似于“哲学”的意义使用这个概念。“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名称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被称为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就是寻求“实是之所以为实是”(on he on)的“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寻求超验

的“形上”之道,因而也就是关于“形上”之学。从总体上看,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就是寻求“形上”之“道”的“形而上学”,因此,人们经常在“哲学”的同

义词或代名词的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概念。其二,是在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是指一种以否认矛盾的观

点看待世界的哲学理论,是指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思维方式。这两种理解实质上是相通的,西方传统哲学即形而上学从总体上看在思维方式上都是先验的独断论。尽管黑格尔的辩证法从表象上看是与第二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但是由于他的被唯心主义体系包裹着的辩证法,只能是概念辩证法。这种先验的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辩证法并没有使黑格尔的哲学从总体上最终超出传统形

而上学独断论的樊篱。当然为了避免引起歧见,本文还是在第一种(即哲学)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概念。

按照笛卡尔的比喻:哲学就好比一棵树,形而上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干”,而其它科学(笛卡尔认为主要有医学、机械学和道德学三门)就是“树枝”。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说

明了形而上学在欧洲科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意义。然而,海德格尔从最本质的意义上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本性,他指出:“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

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那么,什么是柏拉图主义呢?简言之就是“两个世界”学说,以马克思的说法,就是世界被“二重化”;按照尼采

说法,就是“另一个世界”。它的基本特征是型构出一个“感性一超感性”的二元对立。一切都是根据一个“超感性领域”而得到评价的,这个“超感性领域”(即最高价值)可以是上帝、道德法则,也可以是理性权威、进步、普遍幸福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以降的西方哲学中,无论哲学家们怎样宣布形而上学的终结,亦或是哲学的终结。而实际的情况却总是与这些哲学家的初衷相异其趣,从尼采到海德格尔、从康德到马克思,越是宣布终结“哲学”,哲学的情趣越是

纠缠着人们。事实证明,后来的人们没有能够真正领悟这些哲学家们的思想本意,尤其是不能与马克思的思想神会。与其说这些思想家们是在宣布整个哲学的终结,勿宁说他们是在宣布一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哲学的终结,或者一种哲学路向和一种哲学思维方式的终结。当一种哲学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成为禁锢人们思维、阻碍人们思想自由和解放的因素的时候,这种哲学就一定会被超越,也一定会终结。而哲

学家们的宣布只是加速了其终结的进程而已。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马克思,也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这些哲学家们,他们要颠覆和终结的就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而不是哲学本身。相反,他们却以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大爱无私的人文情怀给予哲学以全新的体悟、理解和诠释,并延展着人类崇高而神圣的哲学事业。

笔者以为,形而上本是人的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人总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而生活着,对形而上的追求和对“梦”的追逐最本真的理论表现就是形而上学(即哲学),形而上学(哲学)构成了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却了形

而上的人生就是残缺的人生、不完整的人生。因此,形而上学(哲学)是人类永远抹不去的情怀。只要有人类存在,这个

世界就永远是属人的世界,哲学就永远也不会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讲,形而上学(哲学)就是人所特有的生存式样。任何

一个人,要想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都离不开哲学。用黑格尔的话说:“正如希腊人在生活上安于家园一样,哲学也是

畅适自足。哲学上的畅适自足,亦即人在精神上畅适自足,怡然如在家园。如果我们对希腊人有家园之感,就应该对他们的哲学特别有家园之感,――不过哲学并不只是在希腊人那里有如故乡,因为哲学本身正是人的精神的故乡。”

而本体论(ontology)问题实质上是探求“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价值”的理论。它蕴含着人类对一种高远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