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详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abaf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2.png)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1. 背景和起因:
- 发生时间:1851年-1864年,持续了14年之久。
- 发生地点: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 起因:基于基督教教义的怀疑和反思,加上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
2. 领导人和组织:
-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杨秀清、韦昌辉等。
- 组织体系:建立"天朝"政权,模拟清王朝体制。
3. 发展过程:
- 拱卫起义(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
- 攻占南京(1853年):建立"天朝"都城。
- 广阔疆土(1856年):疆土最大时横跨16个省。
- 江南基地(1860年后):后期仅存江南地区。
4. 影响和结果:
- 造成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民间伤亡。
- 加剧了清朝中央集权的削弱。
- 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西方列强武力介入埋下伏笔。
- 最终在1864年被清军彻底剿灭。
5. 历史评价:
- 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
- 具有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色彩。
- 带有一定的农民起义和宗教运动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 义,反抗压迫的浪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 义,反抗压迫的浪](https://img.taocdn.com/s3/m/f23307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5.png)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反抗压迫的浪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太平天国运动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冲击着腐朽的封建统治。
这是一场由农民发起的大规模起义,是被压迫者对不公与苦难的激烈反抗。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土地兼并严重,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日益加重,农民们辛勤劳作却难以维持温饱。
再加上沉重的赋税和频繁的天灾,使得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流离失所。
洪秀全,这位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深感农民的痛苦与无奈,他创立了“拜上帝教”,以此为旗帜,号召广大农民起来反抗。
他提出的“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口号,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绝望中的农民带来了希望。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迅速发展壮大。
他们的队伍中,大多是受尽压迫的农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英勇作战。
太平军有着严格的纪律和组织。
他们实行男女分营,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财物,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激发了他们的战斗积极性。
在军事上,太平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多次击败清军。
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在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纲领。
它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试图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这一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在取得一系列胜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内部和外部的挑战。
内部的权力斗争逐渐加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等相继被杀,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外部,清政府联合外国列强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运动》 讲义
![《太平天国运动》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f9cee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c.png)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9 世纪中叶,清朝统治下的中国面临着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政治腐败,官僚贪污成风,统治阶层对百姓的剥削日益加重。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不堪。
同时,外国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大量的白银外流,导致国内经济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洪秀全,一个多次科举落第的失意书生,接触到了基督教的教义,并从中获得了启发,创立了“拜上帝教”,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洪秀全与拜上帝教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聪慧,但在科举之路上屡次受挫。
这使他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清朝的统治产生了怀疑。
在偶然的机会中,他接触到了基督教的传教书籍《劝世良言》,从中受到启发,认为可以借助宗教的力量来改变社会现状。
洪秀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了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
他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下凡来拯救世人。
拜上帝教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号召信徒反抗清朝的统治,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拜上帝教的传播迅速吸引了大批贫困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加入。
他们渴望摆脱贫困和压迫,对洪秀全描绘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期待。
三、金田起义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正式开始。
起义初期,太平军虽然面临着清军的围剿,但凭借着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的卓越指挥和广大将士的英勇作战,多次取得胜利。
他们迅速发展壮大,先后攻克了永安、全州等地。
四、定都天京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在政治上,建立了以天王洪秀全为核心的政权机构,分设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治体系。
在经济上,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d87c9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8.png)
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 “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主张效法西 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 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 护私有财产。
——《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 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重整国政
洪天 秀王 全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材料:道光三十年,广西巡抚(省的最高军 事行政长官)周天爵带兵去镇压太平军。周天 爵在回忆录中说,出征那一天,他带领的这 些士兵居然如同徘徊在屠宰场门口的猪和羊 一样,说什么也迈不动步。周天爵一生气打 了他们几下,这些人和女孩子一样,在路边 哇哇大哭起来了。
复原的天王 府大殿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 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 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 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
玉玺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这样一幕: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 朝田亩制度》。根据此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 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 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 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 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 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 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列强入侵
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2d063c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b.png)
2023太平天国运动CATALOGUE目录•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太平天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其他相关主题和补充信息0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1清朝晚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23清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
清朝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税收繁重,加上外国列强侵略,导致经济崩溃。
经济崩溃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3年,当时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以此来动员和组织群众。
起源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洪秀全和其他领导人通过传教和组织农民起义,逐渐扩大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力。
早期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早期发展03疆域扩张在鼎盛时期,太平天国控制的疆域包括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
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01攻占南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02分封诸王在太平天国政权中,洪秀全封自己为天王,并分封其他诸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02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废除封建制度太平天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废除了封建制度,包括土地改革、阶级制度的废除等,试图实现平等的社会制度。
建立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实现人民平等、公正的社会,以及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太平天国的社会制度采用神权政治太平天国实行了一种神权政治,通过宗教信仰来巩固其政治统治。
实行军事专制太平天国还实行了军事专制,通过军队来维持其政治统治。
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太平天国把基督教、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三位一体思想太平天国还提出了天朝思想,认为天下所有国家都应该服从于太平天国,实现大一统。
天朝思想太平天国的主要思想体系03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太平天国通过在南方地区进行长期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尤其是江南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政治统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dca4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4.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
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答案】D【详解】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
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事件,不属于背景。
D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排除。
故选D。
2.1851年1月洪秀全正式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
他宣战的地点在A.永安B.金田C.天京D.安徽【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领导太平军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开始,B正确;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农民政权,此后又进军安徽等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并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ACD排除。
故选B。
3.南京,古称金陵,六朝古都。
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还目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关于这场农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前期颁布的纲领是《资政新篇》B.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事变C.运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是永安建制D.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这场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故D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故A错误;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故B错误;1856年,西征和天京突围战斗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故C错误。
综上故选D。
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这一规定表明农民阶级A.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B.希塱实现经济平均和政治平等C.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答案】C【详解】“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故选C;材料信息与“争权夺利”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民阶级要求政治平等,排除B;《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建立小农经济,违背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排除D。
高三历史太平天国知识点
![高三历史太平天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165f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b.png)
高三历史太平天国知识点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它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太平天国的背景、领导人、主要事件和影响等知识点。
一、太平天国的背景太平天国的兴起是在清朝晚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税负沉重,加上外国列强的入侵和滥发洋货,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太平天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洪秀全,他是一个广西农民的儿子,由于家境贫寒,早年不能上学,但他对书籍非常热爱,通过自学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洪秀全在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后,提出了平等、共产的信仰,并组织起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
三、太平天国的主要事件1. 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他宣称自己是上帝父母的二儿子,通过宣传农民平等、共产的理念,吸引了大批农民参加起义。
2. 太平天国的军事组织:太平天国军队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制度和组织,如分设统领、将领、副将等职位,并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和激励政策。
3. 太平天国的战争:太平天国在起义后与清朝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
他们多次攻占重要城市,如南京,并建立起太平天国的政权。
4. 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内部矛盾的加剧、太平天国军队战斗能力的下降,以及清朝利用外国势力的援助等。
四、太平天国的影响1. 清末政治变革:太平天国的起义对清朝政治产生了巨大冲击,推动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的实施,如洋务运动、自强运动等。
2. 农民意识觉醒: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农民的觉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农民运动有很多的借鉴和参考太平天国。
3. 对中国社会的改变:太平天国起义提出了农民平等、共产的理念,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社会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结: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太平天国的背景、领导人、主要事件和影响等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对于提高历史学科的知识水平和应对高考历史试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6e37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5.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3、自然灾害严重二、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根底:创立“拜上帝会〞三、重大事件1、金田起义——开场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自称“天王〞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3年春,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与清朝对峙。
同时期公布天朝田亩制度,但未有实施。
4、北伐、西征——军事上全盛时期5、天京变乱——由盛而衰的转折点6、天京陷落——失败标志1864年,曾国藩领导湘军,李鸿章率领淮军,加之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围攻天京,天京被围。
同年6月,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7、失败原因:主观上: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客观上: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8、评价和启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
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9、两个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内容:1、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平均〞原则。
以户为单位,不管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口粮,其余归圣库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意义: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1.平分土地的方法并不切合实际。
2.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天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2〕资政新篇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
倡导向西方学习,进展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内容:政治上:主张消防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广开言路经济上:开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创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文化生活: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意义: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af35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0.png)
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A 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B项;“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与义和团运动的有关,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与“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2.(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
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A.学习西方治国B.实行君主专制C.平均分配土地D.实现男女平等【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所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学习西方治国,A项正确;《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并不是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所以,平均分配土地不是《资政新篇》的主张,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中无论是土地的分配还是选官都体现了男女平等,排除D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75da1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7.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具影响力的农民起义运动。
本文将从太平天国的一个概述、太平天国的起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进程、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太平天国的概述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由洪秀全等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创立,历时十余年。
这次起义的主要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以“大同”(唐代一种理想的社会)为理念的天国,太平天国的政治指导思想是基督教教义。
二、太平天国的起义原因太平天国的起义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由清朝封建统治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外来文化的侵蚀。
首先,从社会矛盾角度看,封建统治下农民的痛苦与日俱增,汉族人口饱受满族剥削,而且税负沉重,加之旱涝等天灾频繁,使得农民生活异常困难,难以为继。
其次,从文化侵蚀角度看,清政府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封闭的,这样导致中国人的封建思想愈发根深蒂固,不利于新兴思想的崛起。
而新月派、天理教等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引起了一些农民的注意力,他们渴望一种新的信仰。
三、太平天国运动进程太平天国运动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1年到1853年间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军的时期。
这个时期,洪秀全发动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从广西向着江苏、浙江、河南等各地扩散,逐渐三路并进。
第二阶段为1853年到1856年间,太平天国军主力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进,取得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1855年,太平军已经夺得了江西、安徽等省,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势力,并打算向南面扩张。
第三阶段为1857年到1864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走向了衰落。
在这个时期中,太平天国军势力虽然蔓延到全国的很多省份,不过在抗击清军的过程中,太平军领袖之间又出现了严重的割据和内部分裂,导致太平天国的衰落和失败。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内部分裂和对于清政府的战略失误。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0604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e.png)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1.起义原因:
2.起义领导者:
3.军事与政治结构:
太平天国军队实行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坚强的组织体系。
洪秀全创立了
一套特殊的组织结构,以自己为“天王”,下设诸王、将军、校官等层级,实行集权统治。
在政治上,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个以“天道”为核心的社
会制度,取消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公有制,追求平等和公正。
4.内外战略:
太平天国运动在长期的战争中采取了灵活的战略。
洪秀全将军队分成
若干个编制,组织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包括攻打龙州、攻占广州等。
太平
天国还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通过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游击战的方式
削弱清军的抵抗。
5.外交与文化:
太平天国与外国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洪秀全派使者与英法
美等国展开交流,并积极寻求外援。
太平天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创立农历阳历合二为一的太平历法、发展普通话、婚姻制度、提倡男
女平等等。
6.反洪扩张与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遭到了清朝政府的强力镇压。
清朝政府派
遣名将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并增加军队配给,采用包围攻坚的战术。
清
朝政府还通过内外榷商馆、军队等措施稳定边境,最终于1864年攻克太平军的根据地天京,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068e0f4c1c708a1284a4434.png)
《资政新篇》的评价:
革命性: ——后期的纲领,目的是进行反封建反侵略;
进步性: ——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空想性: ——⑴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农民积缺乏极性;
⑵缺乏社会实践的经济、阶级基础。
湘军淮军——
让我们走近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 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
外国商品大量流入,自然经济解体 中国白银大量流出,造成银贵钱贱
农民 大量 破产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阶级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广西尤其严重
二、洪秀全与拜上帝教的建立
措施 北伐 目的 为了推翻清 朝统治 为巩固天京 大本营 时间 1853 意 义
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 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创造 了有利条件 。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夺取 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 进入全盛时期。
西征
1853
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
五、天京事变(1856年)
洪
逼 杀 杀 责 疑 走
萧
洪
南王
杨
翼王
冯
石
曾国藩与湘军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 正,观其收拾洪杨一 役,完满无缺
——毛泽东
李鸿章与淮军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 惜李鸿章之识,吾悲 李鸿章之遇。
——毛泽东
戈登与他的洋枪队
永安建制——
⒈主要内容: 封号 人名 东王 西王
决定由东王 节制诸王。 严肃军纪、清除奸细、封王建制
南王 北王 翼王
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吾乃上帝 的二儿子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e1d4e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e.png)
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实用版)目录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三、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五、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文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它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外部则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在这种背景下,广大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太平天国运动应运而生。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矛盾的激化,二是思想观念的变革。
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表现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思想观念的变革则是基督教教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太平天国运动从 1851 年开始,到 1864 年结束,共计 14 年。
运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1851 年到 1856 年,太平天国军队在洪秀全的领导下,攻占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第二个阶段是从 1856 年到 1864 年,太平天国军队在湘军和洋务派的联合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在 1864 年被平定。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太平天国运动也是中国农民阶级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它展示了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然而,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
太平天国知识点
![太平天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0d46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a.png)
太平天国知识点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政治运动和农民起义,其发生时间为19世纪中叶。
这个运动由洪秀全领导,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以“太平天国”为名称的国家。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以步骤思维的方式介绍太平天国的知识点。
第一步:起义背景太平天国运动起义于1851年,发生在中国南部的广西省。
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着清朝统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生活贫困等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洪秀全等人发动了农民起义,试图改变现状。
第二步:洪秀全及其思想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他是湖南人,曾在广西省的一个基督教教堂学习。
在这个教堂里,他接触到了基督教的教义,尤其是关于平等和救赎的思想。
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洪秀全,并成为他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理念基础。
第三步:太平天国政治体系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一个特殊的政治体系。
该体系以“太平天国”为国号,设立了类似皇帝、宰相、将领等职位,并实行了集体决策的制度。
此外,太平天国还推行了土地改革、平分财富等措施,试图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第四步:农民起义与清朝抵抗太平天国运动迅速蔓延至中国南部的其他地区,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与此同时,清朝政府也派遣军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在太平天国与清朝的冲突中,双方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其中一些战役规模庞大,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第五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胜利,但最终它还是失败了。
太平天国内部存在着领导层之间的权力斗争、组织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4年,清朝政府攻占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
第六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揭示了清朝统治的腐败和社会问题,促使了后来的改革运动。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和军事将领,这些人后来参与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最后,太平天国运动也为中国农民阶级争取权益的意识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第三讲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讲 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b6be17058fafab069dc0296.png)
路太平天国运动
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落
1851-1864年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兴 外部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 民带来新的灾难;(民族矛盾) 起 的 根本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 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 原 因 直接 自然灾害严重,宗教宣传引发的 文化冲突和土客矛盾 ;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与亚洲 革命风暴。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控制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 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二)怎样评价“太平天国”历史事件?
民国以前,基本上是否定。清廷称其为“发匪”、 “长毛贼”; 民国以后的知识界,大都沿用旧说; 可在解放区,特别是新中国诞生以后,上下又一致 认为那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在阶级斗争史观指 导下,出现了评价过高,歌颂过烈的倾向;——神 化 近年来,由于思想进一步解放,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全盘否定太平天国、替曾国藩翻案的观点被炒得沸 沸扬扬。——鬼化 见仁见智,肯定和否定的意见都有。
商人以有财有势成为第二号高危职业
商人出身8人: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盐商)
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李顺(茶
贩) 北宋方腊起义:方腊(漆园主)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钟相(小商人) 元末农民起义:徐寿辉(布商)、张士诚 (盐商) 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马贩子)
2、亏得湘人曾国藩
改革家、人格完善的士大夫、传统文化理想的化 身 能臣、忠臣、福臣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归纳高三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归纳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aef328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b.png)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归纳高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农民起义运动。
在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中国南部迅速崛起,并几乎占据了整个江南地区。
而这场运动对于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高三的历史学科中学习这段历史时,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如下:1. 太平天国的起源: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洪秀全于1843年在广西发起的拜上帝会运动。
当时,他宣称自己是基督教的先知,并呼吁人们信仰上帝,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
这场运动逐渐吸引了大量农民参与,并于1851年正式宣布建立太平天国。
2. 洪秀全的思想: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也是这场运动的灵魂。
他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思想,如“拜上帝、救世主”、“太平天国”、“东方甲第”等。
他的教义强调人人平等,提倡地主土地公有,还建议禁止女性裹脚。
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农民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3. 太平军的军事力量和组织结构:太平军是太平天国的武装力量,它在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可怕的战斗机器。
太平军实行了军事化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包括百户、千户、万户等级别的军官。
同时,太平军采取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如火炮和洋枪,使得他们在当时的战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地理范围:太平天国运动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迅速扩张,占领了中国南部的广大地区。
这个地理范围包括了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江西等地,其中南京成为了太平天国的政治中心。
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使得满清政府被迫采取了有力的军事打击。
5.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在一段时间内威胁到了满清政权的稳定,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多种,如内部矛盾和军事战败。
另外,满清政府采取了有力的军事行动,并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6.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太平天国运动》 讲义
![《太平天国运动》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a034b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4.png)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9 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国家主权不断丧失,大量白银外流,经济陷入困境。
同时,国内人口急剧增长,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不堪。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此外,清朝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弥补财政亏空,加重了对百姓的赋税和徭役,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二、洪秀全与拜上帝教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接触到了基督教的宣传资料,并从中得到启发,创立了“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观念。
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奉命下凡拯救世人。
他号召人们信仰上帝,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拜上帝教的传播,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太平军攻占永安,洪秀全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史称“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主要包括:确定了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布了新的历法,称为“天历”;明确了军队的编制和纪律。
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政权的规模,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定都天京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在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
在政治方面,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机构,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制度。
在经济方面,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初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与失败原因
![初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与失败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4fad3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0.png)
初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与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尝试。
这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也遭受了失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一、成功原因1. 社会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期正值清朝衰落、农民负担沉重的时期。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
加之天京天地会的宣传,以及洪秀全的教义,吸引了大量农民参与到运动中,形成庞大的群众基础。
2. 领导核心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具备强烈的意志力和领导能力。
他以其教义和信仰号召了大批士兵,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庄匪军,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
他还制定了严密的军事纪律,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3. 军事优势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洪秀全对军事组织和战术有独到见解,庄匪军在战术灵活性和速度上远胜清朝军队。
农民士兵的斗志和对家园的忠诚感,使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
4. 支持与合作太平天国运动得到了一些知识分子和地方士绅的支持和合作。
这些知识分子和地方士绅的参与为太平天国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领导力量,为太平天国的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二、失败原因1. 组织结构不完善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组织体系,但由于缺乏中央集权和高层指挥,导致军队的指挥和协调出现了问题。
农民士兵的领导水平、纪律和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受到清朝军队的瓦解和分化。
2. 内部纷争与禁欲主义太平天国的领导层内部存在权力斗争和思想纷争,洪秀全亲信、同事、家属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洪秀全内外臣服的世界观,限制了军队的发展和士兵的更好的准备。
3. 外部敌对势力的干涉太平天国在扩大势力的过程中遭到了多个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打压。
在与清朝军队的长期战斗中,太平天国的军力和资源受到了巨大损失。
此外,太平天国还受到英、法等列强的干涉和打击,削弱了其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4. 组织管理不善太平天国的组织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和现代化的管理机制。
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05bcc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1.png)
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1. 背景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
本文将从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阐述。
2. 太平天国的兴起太平天国运动起源于1843年的广西,由洪秀全等人发起。
洪秀全是一个具有宗教狂热信仰的人,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被封为“太平天子”。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是基督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的结合,主张平等、共产主义和反对外国侵略。
3. 太平天国的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迅速发展,并于1851年蔓延至湖南、湖北等地。
太平天国军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迅速征服了大片土地。
1853年,太平天国军攻占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的政权,洪秀全自称为“天王”。
太平天国军队在战争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如废除私有制、实行土地改革、推行男女平等等。
这些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和贫苦人民的支持,使太平天国运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然而,太平天国军队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由于其组织结构松散、内部纷争不断,以及对外战争的战略失误等原因,最终导致其在1864年被清朝军队彻底击败,太平天国政权被推翻。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运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规模之庞大、持续之久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起义。
这一点表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民众不满,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太平天国军队在战争中推行的一系列革命措施,如废除私有制、实行土地改革等,对中国社会的传统秩序造成了冲击。
尽管太平天国政权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太平天国军队在战争中采用的一些新兵器和战术,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 论 探 究 二、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过程?
时间 史实(历史事件)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前 开始 期 发展 建立对峙政权 革命纲领 全盛 后 转折 期 重建领导核心 革命纲领 失败
1851.1
1851.9 1853.3
1853.12 北伐、东征、天京突围(西征) 1856 《天朝田亩制度》 1856.8 1856
民主革命: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导语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革 命 时间 领导阶级 (1840 资产阶级 -1919) 农民阶级 (1919 无产阶级 -1949) 革命任务 革命目标 事件 反侵略反 资本主义 太平天国义和团 封建 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反帝反封 社会主义 国民革命 社会 抗战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 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根本原因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主要阶段: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材料2
材料3
材料三: 1846年 ——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直接原因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阅读思考—— ①概括指出洪秀全的思想与《劝世良言》的主张的 本质区别。 ①《劝世良言》主 ②由以上区别,进而指出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张忍受苦难,放弃 材料1:上不违逆神天上帝之旨,下不干犯王章法度。 斗争,以求死后进 勿贪世上之福,克己安贫,以求死后永享天堂之真福 天堂; ──摘自梁发《劝世良言》 ①洪秀全则号召人民 材料 2:自秦、汉至今一二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 反抗,推翻封建统治, 罗妖缠捉磨害。 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 建立人间天国。 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摘自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材料3:天上有天国,地上有天国,天上地上同是神父 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 ……今日天父天兄下凡 ③拜上帝教的特点? 特点:将基督教与 创开天国是也。 民间宗教结合。 ──摘自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853.3 北伐 西征 东征 1853.3 定都天京 1851.12 永安建制 全 盛 时 期 1856 1856.9 天京变乱
重建核心
1851.1 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准备: 讨 论 探 究 洪秀全用什么思想什么方式引导农民 起义,其思想有何特点?
上帝原来是老亲, 水源木本急寻真; 量宽异国皆同国, 心好天人亦世人。 兽畜相残还不义, 乡邻互杀断非仁; 天生天养和为贵, 各自相安享太平。 ——洪秀全 《原道醒世训》 1)组织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
天京变乱
干王:洪仁轩 燕王:秦日纲 英王:陈秀成 忠王李玉成
1859
1864.1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重大军事活动:
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评价
图
金田起义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 永安建制图 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 占领南京 命政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 定都天京 命精神 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 天京突围 期
2)理论准备:
创拜上帝教
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理论来源: 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理论特点: 将农民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二、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准备;
1.组织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2.思想准备: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将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②理论特点:将农民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Hale Waihona Puke 为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 想,主要有:(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 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 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 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 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民族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 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