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
离散制造业与重复制造业区别

1 离散制造(Discrete)和重复制造(Repetitive)2010-09-17 08:34:15 阅读5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制造业按其制造工艺过程特点总体上可概括为连续制造和离散制造离散制造(Discrete)特点:相对于连续制造,离散制造的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
产品品种多(物料的多样性),经常会有BOM的变更,计划难做(时间点很难精确的控制),BOM的平凡变更,又涉及到了成本的变动。
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大量的物料处理通过MRP运算固然可以高效产生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但计算的准确性则依赖于准确的基础信息,包括准确的材料定额、采购和加工提前期、工艺路线、工作中心能力等。
而以上几个影响MRP运算准确性的参数,由于本身的多变性,在一般的企业是难以准确提供的,因此对于MRP应有客观认识,其计算结果只具有参考价值,须经过相应修改,而不能直接作为生产运作的依据。
重复制造(Repetitive)特点:重复制造是产品大批量的生产环境。
通常生产设备是按产品系列进行组织设计的。
重复制造的特点是: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简单化,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固定,工艺路线固定;产品的生产周期性是重复性的,甚至多种产品的混批生产也是周期性重复的。
物料流动性大,加工零件按照固定的节拍迅速地通过各道生产工序。
生产组织工作通常取决于物料统计信息的与否。
虽然重复计划与离散计划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其中仍有一些显著的区别。
1.重复性计划表示重复装配件的计划供应,其方法与通过计划订单表示离散计划装配件的计划供应类似。
但区别在于重复性计划是使用日生产率进行定义的;而计划订单则使用离散数量进行定义。
同时,为重复性计划定义的日生产率表示重复性计划起始和终止日期之间每个工作日的供应。
为计划订单定义的离散数量仅表示计划订单到期日那一天的供应。
2.重复计划和离散计划之间还有另一个显著区别。
重复制造的sap操作

重复制造的主数据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0:36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0:37主数据里面要有重复制造标识和文件,还必须由生产版本。
重复制造的sap 操作2012年11月14日10:3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0:38如果是重复制造,必须要打上“重复生产”的标识。
一定要设置重复生产参数文件。
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0:51还要设定一个生产版本(生产版本可以用于离散制造)。
重负制造是一定要用到生产版本的。
它是生产线和bom的组合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0:54如果选择了那个生产版本,在选择方法栏位,一般会选2原材料不需要做设定。
只有成品和半成品,有BOM的菜需要在MRP4视图里面设定。
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0参数文件的设定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2收货的移动类型跟离散制造的不同,离散为101,这里是13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3生产版本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5生产版本的维护,更改可以批量进行。
BOM主数据的建立跟离散的是一样的。
在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07在重复制造时,生产仓储地点的仓位,建议要输入。
方便发料。
生产线相当于离散的工作中心。
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1重复制造的生产线设置是用CR01工作中心。
只是在选择工作中心类别是,要使用0007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5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6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7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7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7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18可以看到,0001应用里面没有重复制造除了工作中心类别以外,其他的都没有区别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0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0工艺路线建立重复制造的工艺路线的事务码跟离散制造的不同,用的是CA21,不是CA0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2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3工序特别简单,只会有1个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4重复制造的设置是在一定时间内,会做多少产品离散的设置是设置一个产品花费多少时间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68小时之内生产100MD02(物料需求计划)时重复制造时,调度这个栏位一般选2,不选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8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11-14 11:29离散的话,建议用1重复制造里面没有生产订单,只有计划订单。
成本收集器和重复制造

成本收集器和重复制造一、引言在制造业中,成本收集器和重复制造是两个与成本管理密切相关的概念。
成本收集器是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而重复制造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同一种产品,以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
本文将分别介绍成本收集器和重复制造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成本收集器2.1 概念成本收集器是指用于收集和记录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各种成本信息的工具或系统。
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2.2 原理成本收集器的原理是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它通常涉及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成本收集器需要收集各个部门和环节的相关数据,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间接费用等。
2.数据处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加工和处理,通常需要进行分类、汇总和计算。
3.成本分配:成本收集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成本分配方法将成本分配给各个成本对象,例如产品、订单或客户。
4.成本计算: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2.3 应用成本收集器主要应用于成本管理和决策分析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时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通过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识别成本的差异和变动趋势,从而进行成本控制。
此外,成本收集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例如确定产品价格、制定营销策略和评估产品利润等。
三、重复制造3.1 概念重复制造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同一种产品。
它的目的是通过批量生产来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
3.2 原理重复制造的原理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来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
它通常涉及以下方面:1.标准化设计:重复制造侧重于产品的标准化设计,使得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更加规范和高效。
2.流程优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自动化技术:重复制造借助自动化技术,例如机器人和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细化管理:重复制造对生产过程进行细化管理,例如制定标准作业流程(SOP)、实施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等。
汽车行业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核算流程;控制一、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汽车行业的成本核算就是说包括汽车的产出、制造以及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进行的管理活动,以实现汽车行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处理功能,建立成本核算数据库,真实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为公司制定目标成本以及产品定价提供依据,以满足经营管理与决策工作的需要。
成本管理是一个企业在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成本管理工作包括提前预测、策略决策、设计和规划、管控和预算、分析和考核等科学性的管理方法,这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经营状况,挖掘成本控制潜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应坚持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成本管理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成本管理要以实际的成本计算为原则,企业在开展产品成本最终计算时,因为核算具体过程的要求,使用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合算的,必须在成本的计算时期内转变为实际成本。
成本应该使用信息化的优化策略,科学利用SAP系统等前沿技术IT手段进行工作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统计和成本账务处理,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和成本核算方法。
二、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流程(一)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流程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为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耗费。
直接材料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和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制造的车间生产人员及辅助人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车间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资产折旧费、燃料动力以及其他费用等。
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
创建有生产成本收集器的运行计划标题

创建有生产本钱收集器的运行筹划标题您使用重复生产参数文件中的用度单类型来确定如何执行重复生产。
本节报告如何创建有自动生产本钱收集器的运行筹划标题。
另请参阅:重复生产中的本钱东西人工创建生产本钱收集器创建运行筹划标题为创建运行筹划标题,按如下要领时行:1. 选择后勤生产重复生产运行筹划标题创建。
带您进入创建运行筹划标题。
2. 输入下列内容:-工场-物料-生产形式3. 按回车。
带您进入创建运行筹划标题。
4. 除系统取自物料主记录的物料数据和筹划数据之外,您必须输入下列数据:-有效起始系统提议如下一天。
在这天对形式无运行筹划标题。
-有效截止系统发起生产形式有效的最后一天。
有效期间与物料和生产形式一起唯一确定了运行筹划标题。
5. 封闭已冻结运行筹划标题标识。
这样便激活了运行筹划标题并允许实际记帐。
6. 选择进入BOM/任务清单并查抄下列数据:-备选BOM-BOM途用-任务清单类型(通常为比率事情步伐)-任务清单组-组计数器7. 生存运行筹划标题生成一信息,它显示运行筹划标题编号和生产本钱收集器编号。
显示生产形式的生产本钱收集器为查抄物料生产形式的生产本钱收集器中的数据,按如下要领进行:1. 选择后勤生产重复生产运行筹划标题改变。
这带您进入变动运行筹划标题。
2. 输入下列数据:-工场-物料编号-生产形式3. 按回车这带您进入变动运行筹划标题。
4. 查抄生产本钱收集器中的与本钱核算相关的数据,使用进入本钱数据。
然后您看到用度单类型和生产本钱收集器。
重复生产汇总与两种用度单类型相连。
-第一种用度单类型决定重复生产在PP模块中如何被执行(例如,有自动生产本钱收集器)-第二种用度单类型决定在CO模块中如那边理惩罚生产本钱收集器。
例如,它决定系统在生产本钱归庥帐户中发起的WIP盘算的结果阐发码,和用于产生结算规矩的缺省规矩,和在结算规矩中发起的结算参数文件。
下列字段被显示并可凭据您的条件被改变:-差别码-结果阐发码-核算单-一般用度码-责任本钱中心-分派组-所在注释如果您想在用度单品级盘算差别,您只需指定差码。
SAP项目用户操作手册-CO月结

SAP用户操作手册-CO月结作者:日期:版本: 10教程目录SAP用户操作手册-CO月结 (1)1.概述 (3)2费用报销 (3)3非出产性成本中心费用结转 (4)4关闭当月报工期间 OKP1 (4)5出产性成本中心费用分割 KSS2 (5)6出产性成本中心实际作业价格计算 KSII (8)7出产订单作业价格重估 CON2 (11)8出产性成本中心尾差处置 (18)9翻开在成品期间 KKA0 (20)10计算在成品 KKAO (22)11计算差别 KKS1 (25)12出产订单结算 CO88 (30)13出产订单结算成果审核及尾差调整 F-02 (41)14关闭出产订单 COHV (43)15差别阐发 (46)16关闭CO期间 OKP1 (46)17将期间费用结转入损益类科目 F-02 (47)1. 概述CO模块月结是CO模块重点工作之一,主要目的是将当月产物出产成本全部转入出产订单,进而确定当月在成品和出产差别,同时对差别进行阐发处置。
主要工作步调包罗:●关闭当月报工期间●出产性成本中心费用分割●出产性成本中心实际作业价格计算●出产订单作业价格重估●出产性成本中心尾差处置●翻开在成品期间●计算在成品●计算出产订单差别●出产订单结算●出产订单结算成果审核及尾差调整●出产订单关闭●差别阐发●关闭CO期间●将期间费用结转入损益科目CO月结前提在进行CO月结前,必需确定以下几项内容:➢所有的费用报销业务已经完成账务处置➢费用分摊分配操作已经完成,辅助出产成本中心余额为0➢当月所有出产性成本中心的出产报工已经完成➢当月的所有收发料业务处置完毕➢库存盘点业务处置完成〔原文: CO-080 CO月结流程〕2 费用报销费用报销系日常工作,必需在CO或FI月结前完成,详细操作步调请拜见SAP工程用户操作手册- FI-020会计凭证办理3 非出产性成本中心费用结转这一步旨在将非出产性成本中心〔这里仅指辅助性出产成本中心〕费用结转到出产性成本中心,亦即非出产性成本中心费用的分摊分配,详细操作步调请拜见SAP工程用户操作手册- CO 成本费用分摊分配4 关闭当月报工期间 OKP1每月第一天上午8点,财政成本会计关闭上月系统报工期间。
FICO面试问题及答案

1、AM固定资产部分:固定资产中如何实现平行记账的?这个是财务和资产账之间的平行,还有子公司与集团是间的还包括折旧范围固定资产和内部订单如何结合,如何实现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控制?资产建立-内部订单建立-采购申请(采购申请中输入内部订单号和资产号)有收入的资产报废和无收入资产报废对应的科目是什么?资产报废损失科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资产销售收入的结算科目,资产出售的收益,资产出售的损失2、GL部分新总账都有哪些功能?a.Coding Blockb.凭证分割c.FI和CO实时统御凭证分割的功能是什么?a.夸部门的费用分摊b.实现在分割维度上的借贷平衡(典型的分割维度是利润中心)外币评估的基本流程?1,先做后台配置(包括定义汇率之间的转换标准,定义转换的比例,定义汇率,设置评估生产凭证需要的损益科目)然后进行前台操作(包括做外币业务,到期,录入期末汇率,执行外币评估,查看评估产生的凭证外币评估中的OPEN ITEM的作用?外币评估的未清项是对外币业务的供应商未付出应付账款、客户未收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未达帐项进行处理结账的流程是什么?不同的会计期间如何实现?如一个是1-12月份,一个是4-3月份。
通过会计年度变式3、AR部分如果免费赠与客户货物却要体现销项税,如何处理?可作为区间费用,还有计入材料成本,通过配置或条件类型进行处理4、AP部分运费如何处理?关税如何处理?运费在OBYC中的事务是什么?UPF5、CO-IO内部订单的预算功能如何配置,需要几步?1.OKOB维护预算参数文件。
2.维护预算容差组。
3.OK14设置预算经理。
4.K022设定预算总值跟当年度值。
5.K023 显示预算订单,K024增加,K025显示,KO26减少,K027显示,K030激活预算订单,KO32取消激活内部订单和PS的区别?内部订单的INVESMENT如何使用?内部订单的类型?统计型跟实际性6、CO-PC按工单核算和重复制造在差异上处理有什么区别?重复制造使用成本收集器进行成本收集,月结时不会产生出现WIP价值,差异全部都过账到产品成本差异按工单核算如果没有技术完成,差异要按照WIP计算Cost Sheet功能如何实现?通过基值,间接费用率,贷方这三个来实现的7、CO-PA获利分析常用的几张表是什么?获利分析的派生原则是什么?从已知的特征值字段推出未知的特征值字段。
重复制造

连续生产的产品是连续不断地经过加工设备,一批产品通常不可分开。 连续生产的行业主要有:化工、食品、饮料、制药、烟草等,常常通过管道进行各工 序之间的传递。
流程型制造企业的生产特征
A、 生产计划 a) 计划制定简单,常以日产量的方式下达计划,计划也相对稳定; b) 生产设备的能力固定。
B、 生产过程控制 a) 工艺固定,工作中心的安排符合工艺路线。通过各个工作中心的时间接近相同; b) 工作中心是专门生产有限的相似的产品,工具和设备为专门的产品而设计; c) 物料从一个工作点到另外一个工作点使用机器传动,有一些在制品库存; d) 生产过程主要专注于物料的数量、质量和工艺参数的控制; e) 因为工作流程是自动的,实施和控制相对简单; f) 生产领料常以倒冲的方式进行。
重复生产-生产版本
1、MM02/C223 生产版本是某个产品的BOM和工艺路线的组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复生产-产品成本收集器
1、生产成本收集方式: 按销售订单收集:一般用于按订单生产 按料号收集:一般用于按库存生产 成本收集器:一般用于重复制造
2、生产版本与产品成本收集器可以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 3、KKF6N/KKF6M:创建成本收集器
重复生产又叫大批量生产,与连续生产有很多相同之处,区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 可分离。重复生产的产品通常可一个个分开,它是由离散制造的高度标准化后,为批 量生产而形成的一种方式; 重复生产的行业主要有:电子装配、家电产品、各种电器等,常常表现为流水线的方 式。
连续生产(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重复生产(重复制造)
离散制造与流程制造 1、离散式制造(Discrete Manufacturing):
成本收集器案例教程

目录案例介绍案例背景案例组织结构案例产品BOM结构案例物料编码案例定额工艺路线案例采购信息记录前台操作标准成本估算标记和释放产品标准成本(单个产品)创建产品成本收集器显示直接生产成本中心报表计提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中心差异计算成本中心的分割实际作业价格计算工单实际作业成本重估显示成本收集器成本维护在制品结算期间在制品计算差异计算成本收集器结算显示成本收集器成本物料价格分析物料分类账结账相关操作允许物料价格确定允许结帐输入成本核算运行物料价格分析后台配置标准成本估算相关配置定义成本核算类型定义估价变式定义日期控制定义数量结构控制定义传输控制定义成本核算变式检查产品成本收集器的成本核算变式检查产品成本收集器的评估变式检查定单类型定义定单类型和工厂的相关成本会计核算缺省值成本收集器在产品和结算相关配置定义利润分析码定义结果分析版本定义评估方法 (目标成本)定义分配定义更新定义结算在产品的记帐规则定义目标成本版本创建分配结构定义结算参数文件定义重复制造参数文件案例介绍案例背景重复制造(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又叫大批量生产,与连续生产有很多相同之处,区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
重复制造的产品通常可一个个分开,它是由离散制造的高度标准化后,为批量生产而形成的一种方式。
典型重复制造的行业主要有:电子装配、家电产品、各种电器等,常常表现为流水线的方式。
SAP系统中重复制造是PP一个子模块,重复制造方式一般采用产品成本收集器作为成本对象核算成本,按期间结算成本。
SAP系统中重复制造特点是,物料标主数据标记重复制,工作中心类型是生产线,采用生产版本,生产过程只有计划订单没有生产订单。
SAP系统中重复制造物料使用产品成本收集器作为成本对象,成本收集器按期间进行核算,实际成本的收集和差异的结算按照成本收集器进行收集和结算,成本分析也按成本收集器进行。
本教程重复制造主要配置包括,重复生产参数文件选择有作业的最终反冲,不启用产能计划,成本收集器以生产版本创建,启用物料分类账计算实际成本。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摘要:1.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简介2.重复制造的概念和作用3.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的使用对象4.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5.重复制造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6.如何高效使用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正文: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是一个为企业内部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的详细操作指南。
它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执行重复制造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重复制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对产品进行多次生产。
这种制造模式在现代企业中被广泛采用,因为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的使用对象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
对于这些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操作手册的内容,是保证重复制造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复制造的原理、流程、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企业可以确保重复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重复制造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重复制造,企业可以实现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同时,重复制造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要高效使用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企业需要加强对操作手册的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手册的内容。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操作手册更新机制,确保操作手册的内容始终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符。
总之,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执行重复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

成本收集器两原则成本收集器作为成本对象,主要应用于按期间进行成本核算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把产品创建为成本收集器,实际成本的收集和差异的结算全部按照成本收集器进行处理,财务的成本分析也针对成本收集器进行。
成本收集器是按期间核算,生产订单可以按期间也可以完全结算,也就是per和full。
一.在创建生产成本收集器之前,为什么要先创建标准成本估算?cost colle cto r是用于Repetitive Manufacturin(重复制造)的,平时生产不开production order,等产成品出来才使用MFBF倒冲原材料.Cost collector会收集target cost和actual cost并且比较两者差异,所谓的target cost 就是标准成本, 产成品的标准成本包括料(从Production version带出,一般对应到一个BOM,其实就是当你使用CK11N估算时那时所有原料的单价和数量之和, 如果物料主数据或BOM有scrap,这个也会算上, 如果BOM component有group,会根据一定的百分比算出),工(activity type的作业价格,一般对应到生产人员工资), 费(一般指各种制造费用),那时的三者之和就作为当期计划成本(目标成本) .通常会使用CK24 update到产成品主数据,就是标准成本二.在更改工艺路线的工作中心后,再进行倒冲,但是作业类型所带的成本还是会到原来的工作中心带的成本中心去。
如果我将原来的标准评估删除后,对原来已经倒冲的凭证进行reverse的话,则会提示“没有可以用的工序”。
标准成本评估与时间有关系吗?更改工艺路线的工作中心后, 类型所带的成本还是会到原来的工作中心带的成本中心去,Why? 首先你使用Ck84_99看下,CK11N后会记录当时所有原料的价格,MAF 和LAB价格(从routing的工作中心带出).从SAP底层分析下结果.使用CK11N后,首先产生一7开头的内部订单,SE16在ONR00 table中可找到OR0000007XXXXX,所有的内部订单都在此,.然后CKIS会记录下料工费在你估算时的价格和数量(Ck84_99). KKF6N看到的total tgt就是抓这儿的数据,我们知道KKF6N产生的差异不过是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然后CK11N和KKF6N还会在KEKO表中记下两比记录.通常从routing里得到的LAB 和MAF是内部自动产生的, 价格记录在表 COSS中, 查看时在内部订单前一定要加前缀 OR0000007XXXXX, 原料实际消耗在MSEG(物料凭证表中),也可看COSP(CO凭证表它们是一致的).KEKO和AUFK是通过prod. process number关联, CKIS和KEKO是通过cost estimate no关联的.生产总差异=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和实际价格所以你在更改工作中心后,只要CKIS的数据没变当然还抓原来的,你必须使用CK11N重新计算,而且这动作不是随便做的,一般在月结后下月开始在估算,否则当月差异………….,还有通常你在当月使用CK11N会提示物料主数据已经有td cost , 你必须删除它, 这时才会生效如果将原来的标准评估删除后,CKIS和KEKO的那边当期的cost variant是标准成本变式的东东没了(cost collector是PREM),当然MFBF或Reverse会不成功(MFBF时要求一定要有标准成本).三.如果SAP这样设置都按照标准成本评估的工艺路线和BOM来下线倒冲,而不是按照新的已经更改过的routing和BOM来倒冲的话,这样的逻辑应该怎样解释?你更改过routing或者BOM后,除非:1,你C223另做生产版本再为它create a cost collector. 2 .CKR1原来的std cost就是update CKIS 和KEKO 记录,再CK11N否则当然永远是抓原来的数据上面的逻辑我想应该很清楚了, 我曾写过这方面的报表,从数据库这层研究过cost collector的流程, 还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使用KKBC_PKO, KKBC_ORD(对cost collecot, 实际上和KKF6N) ,就是如果cost collector一年都在使用,但是每月都在变动产成品的std cost, 看报表出现比如11.1号如10月没结算target cost在11.1号那时出现不了,结算后才OK , 后来找到了notes 540376打了补丁OK . 问题在于,如果我看整年的cumulated total tgt cost, 到底是使用当月的target cost* total qty , 还是每月的target cost * monthly total qty 再累加.产品成本收集器的后台及创建产品成本收集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内部订单后台:事务代码:OKZ3前台:C223创建生产版本production version,它代表采用了什么样的BOM和什么样的Routing。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最新版】目录1.SAP 重复制造简介2.重复制造操作流程3.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4.总结正文1.SAP 重复制造简介SAP 是一款全球领先的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其中,SAP 的重复制造(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功能是针对批量生产型企业设计的,它能够简化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2.重复制造操作流程(1)创建重复制造版本首先,用户需要创建一个重复制造版本,该版本包含了生产过程中需要执行的所有生产订单的默认值。
这些默认值将应用于后续创建的生产订单。
(2)创建生产订单当需要生产新产品时,用户可以根据已有的重复制造版本创建生产订单。
在创建生产订单时,系统会自动根据所选的重复制造版本生成生产指令。
(3)执行生产指令生产指令生成后,操作员可以根据生产指令进行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如有需要,还可以对生产指令进行修改。
(4)完成生产订单生产完成后,用户需要关闭生产订单,以便系统自动计算生产成本和生成财务凭证。
3.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问题:生产订单创建失败解决方案:检查是否选择了正确的重复制造版本,以及创建生产订单时输入的参数是否正确。
(2)问题:生产指令执行错误解决方案:检查生产指令是否正确,以及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是否齐备。
(3)问题:生产成本计算不准确解决方案:检查生产订单的关闭状态,以及成本计算规则是否正确。
4.总结SAP 的重复制造功能为批量生产型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
通过创建重复制造版本和生产订单,企业可以简化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

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
1. 简介
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在制造业中是一个常见问题。
随着公司的规模扩大和生产活动的增加,很多公司都会面临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该问题的根源、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2. 问题根源
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的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统一的成本收集标准:公司不统一成本收集的标准和方法,导致不同部门或项目之间产生重复制造现象。
•信息孤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导致同样的信息被多次收集和录入。
•系统不完善: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有效整合
成本数据,造成重复制造。
3. 影响
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不仅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还会影响生产
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具体影响包括:
•资源浪费:重复收集成本数据导致了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
•决策失误:基于重复的成本数据做出的决策可能会导致公司走向
错误的方向。
•生产延误:不及时准确的成本信息会影响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导致生产延误。
4.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的问题,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确立统一的成本收集标准和方法,确保不同部门或项目之间的成本数据一致性。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收集数据。
•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成本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整合,降低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以上是本文关于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的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按期间或按订单计算的产品成本

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或按订单计算的产品成本用途可在产品级别管理作业成本。
可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对于具有较高设计稳定性,并且是在较长的时间期间内制造的产品,建议使用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方法。
如果在重复制造环境中制造产品,则始终使用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
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还适用于订单相关生产或流程制造环境。
成功使用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您关注于在较长的时间期间内制造产品。
在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中,通常在产品成本收集器内收集成本。
如果无法(或不想)将成本分配到特定产品成本收集器,则可使用成本对象层次结构。
然后,可在高于产品的级别(如产品组或责任范围)收集成本。
在基于批量的生产环境中,建议使用按订单计算的产品成本。
按订单计算的产品成本的典型应用是在订单相关生产或基于批次的流程制造中。
生产流程基于制造订单,制造订单中对生产和成本分析的关注焦点是具体数量(生产批量大小)。
前提除设置其他参数外,您还在结算规则中选择了方法(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或按订单计算的产品成本)。
●在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中,结算规则中必须指定结算类型PER(定期)。
为此,在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定制中的定义每一订单类型的缺省值下输入以下内容:�C对于产品成本收集器,输入缺省规则STR(采用跟踪因素确定策略)。
�C对于制造订单,输入缺省规则PP2(生产物料定期结算)。
在创建订单时,系统将根据这些缺省规则生成结算类型为PER(定期)的结算规则。
●在按订单计算的产品成本中,结算规则中必须指定结算类型FUL(完全结算)。
为此,需转到按订单计算的产品成本定制中的定义每一订单类型的缺省值下,并输入缺省规则PP1(生产物料完全结算)。
当为具有缺省规则PP1的订单类型创建订单时,系统会生成结算类型为FUL(完全结算)的结算规则。
特征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在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中,始终按期间管理成本对象的成本。
按期间计算的产品成本中的步骤顺序*通过过账分配到产品成本收集器的实际成本向产品成本收集器进行借记。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

sap 重复制造操作手册一、引言1.重复制造的概念在制造业中,重复制造是指根据客户订单或生产计划,对相同或类似产品进行批量生产的过程。
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SAP重复制造的重要性SAP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其重复制造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生产管理支持。
通过SA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掌控,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在我国,许多企业已认识到SAP重复制造的重要性,并在生产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SAP重复制造操作流程1.数据准备在进行SAP重复制造前,需要对产品、生产设备、原材料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这包括产品BOM(物料清单)的创建和维护、生产资源的分配等。
2.创建生产订单根据生产计划,在SAP系统中创建生产订单,明确订单编号、产品型号、生产数量等信息。
3.分配生产订单将生产订单分配给对应的生产部门和生产线,确保生产任务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4.执行重复制造任务在SAP系统中启动重复制造任务,系统将自动按照预设的生产排程和物料需求计划执行生产过程。
5.监控重复制造进度通过SAP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
6.完成生产订单在生产完成后,对生产订单进行验收和结算,确保订单按时、按量完成。
三、SAP重复制造关键功能与策略1.生产排程管理SAP系统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和资源状况自动生成合理的生产排程,帮助企业实现产能的最大化利用。
2.物料需求计划通过SAP系统进行物料需求计划,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设备的充足供应,降低生产风险。
3.生产成本控制SAP系统能够对生产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帮助企业发现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生产效率提升通过SAP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企业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采取优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四、优化SAP重复制造的建议1.数据准确性确保生产数据的准确性是SAP重复制造的基础。
SAP重复制造解决方案

© 2011 SAP AG. All rights reserved.
SAP 业务活动/ 事件 单位处理 处理参 考 子处理 参考 处理 决策
流程线(实线):该线表明业务情景中步 骤的正常顺序和流程的方向。 流程线(虚线):该线表明业务情景中不 经常使用或有条件的任务的流程。该线也 可以指向处理流程中涉及的凭证。 业务活动/事件: 识别指向业务情景内部 或外部的操作,或在业务情景期间发生的 外部处理
优点
简化生产控制流程并有完整的成本控制
包含的关键处理流程
创建计划独立需求 工厂级别的物料需求计划 内部生产 确认装配活动
© 2011 SAP AG. All rights re色
需要的 :
SAP enhancement package 5 for SAP ERP 6.0
与凭证中的任务步 骤对应 与凭证中的任务步 骤对应
现有版 本/数 据 系统批 准/拒 绝的决 策
现有版本/数据:此块中包 含从外部流程返回的数据
通常不对应凭证中的任务步 骤;而是反映来自外部源的 数据;此步骤没有任何内向 的流程线
通常不与凭证中的 任务步骤对应;反 映执行步骤后要做 的选择
系统批准/拒绝的决策:此 块中包含由软件自动作出的 决策
通常不对应凭证中的任务步 骤;而是用于反映在步骤执 行后由系统自动作出的决策。
6
© 2011 SAP AG.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for any purpose without the express permission of SAP AG.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may be changed without prior notice. Some software products marketed by SAP AG and its distributors contain proprietary software components of other software vendors. Microsoft, Windows, Excel, Outlook, and PowerPoint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IBM, DB2, DB2 Universal Database, System i, System i5, System p, System p5, System x, System z, System z10, System z9, z10, z9, iSeries, pSeries, xSeries, zSeries, eServer, z/VM, z/OS, i5/OS, S/390, OS/390, OS/400, AS/400, S/390 Parallel Enterprise Server, PowerVM, Power Architecture, POWER6+, POWER6, POWER5+, POWER5, POWER, OpenPower, PowerPC, BatchPipes, BladeCenter, System Storage, GPFS, HACMP, RETAIN, DB2 Connect, RACF, Redbooks, OS/2, Parallel Sysplex, MVS/ESA, AIX, Intelligent Miner, WebSphere, Netfinity, Tivoli and Informix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IBM Corporation. Linux is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Linus Torvalds in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 Adobe, the Adobe logo, Acrobat, PostScript, and Reader are either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or other countries. Oracle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Oracle Corporation. UNIX, X/Open, OSF/1, and Motif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 Open Grou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收集器两原则成本收集器作为成本对象,主要应用于按期间进行成本核算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把产品创建为成本收集器,实际成本的收集和差异的结算全部按照成本收集器进行处理,财务的成本分析也针对成本收集器进行。
成本收集器是按期间核算,生产订单可以按期间也可以完全结算,也就是per和full。
一.在创建生产成本收集器之前,为什么要先创建标准成本估算?cost colle cto r是用于Repetitive Manufacturin(重复制造)的,平时生产不开production order,等产成品出来才使用MFBF倒冲原材料.Cost collector会收集target cost和actual cost并且比较两者差异,所谓的target cost 就是标准成本, 产成品的标准成本包括料(从Production version带出,一般对应到一个BOM,其实就是当你使用CK11N估算时那时所有原料的单价和数量之和, 如果物料主数据或BOM有scrap,这个也会算上, 如果BOM component有group,会根据一定的百分比算出),工(activity type的作业价格,一般对应到生产人员工资), 费(一般指各种制造费用),那时的三者之和就作为当期计划成本(目标成本) .通常会使用CK24 update到产成品主数据,就是标准成本二.在更改工艺路线的工作中心后,再进行倒冲,但是作业类型所带的成本还是会到原来的工作中心带的成本中心去。
如果我将原来的标准评估删除后,对原来已经倒冲的凭证进行reverse的话,则会提示“没有可以用的工序”。
标准成本评估与时间有关系吗?更改工艺路线的工作中心后, 类型所带的成本还是会到原来的工作中心带的成本中心去,Why? 首先你使用Ck84_99看下,CK11N后会记录当时所有原料的价格,MAF 和LAB价格(从routing的工作中心带出).从SAP底层分析下结果.使用CK11N后,首先产生一7开头的内部订单,SE16在ONR00 table中可找到OR0000007XXXXX,所有的内部订单都在此,.然后CKIS会记录下料工费在你估算时的价格和数量(Ck84_99). KKF6N看到的total tgt就是抓这儿的数据,我们知道KKF6N产生的差异不过是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然后CK11N和KKF6N还会在KEKO表中记下两比记录.通常从routing里得到的LAB 和MAF是内部自动产生的, 价格记录在表 COSS中, 查看时在内部订单前一定要加前缀 OR0000007XXXXX, 原料实际消耗在MSEG(物料凭证表中),也可看COSP(CO凭证表它们是一致的).KEKO和AUFK是通过prod. process number关联, CKIS和KEKO是通过cost estimate no关联的.生产总差异=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和实际价格所以你在更改工作中心后,只要CKIS的数据没变当然还抓原来的,你必须使用CK11N重新计算,而且这动作不是随便做的,一般在月结后下月开始在估算,否则当月差异………….,还有通常你在当月使用CK11N会提示物料主数据已经有td cost , 你必须删除它, 这时才会生效如果将原来的标准评估删除后,CKIS和KEKO的那边当期的cost variant是标准成本变式的东东没了(cost collector是PREM),当然MFBF或Reverse会不成功(MFBF时要求一定要有标准成本).三.如果SAP这样设置都按照标准成本评估的工艺路线和BOM来下线倒冲,而不是按照新的已经更改过的routing和BOM来倒冲的话,这样的逻辑应该怎样解释?你更改过routing或者BOM后,除非:1,你C223另做生产版本再为它create a cost collector. 2 .CKR1原来的std cost就是update CKIS 和KEKO 记录,再CK11N否则当然永远是抓原来的数据上面的逻辑我想应该很清楚了, 我曾写过这方面的报表,从数据库这层研究过cost collector的流程, 还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使用KKBC_PKO, KKBC_ORD(对cost collecot, 实际上和KKF6N) ,就是如果cost collector一年都在使用,但是每月都在变动产成品的std cost, 看报表出现比如11.1号如10月没结算target cost在11.1号那时出现不了,结算后才OK , 后来找到了notes 540376打了补丁OK . 问题在于,如果我看整年的cumulated total tgt cost, 到底是使用当月的target cost* total qty , 还是每月的target cost * monthly total qty 再累加.产品成本收集器的后台及创建产品成本收集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内部订单后台:事务代码:OKZ3前台:C223创建生产版本production version,它代表采用了什么样的BOM和什么样的Routing。
KKF6N新建产品成本收集器MFBF报工中的报告点控制报告点的作用:收货 & 消耗物料MFBF-->CA03-->后台:另:离散制造和重复制造我们在生产模式中,大范围分为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模式的特点:首先离散制造具有如下特点A:生产计划1,影响计划的因素很多,生产计划的制订非常复杂2,能力需求是根据每个产品混合建立,并且很难B:生产过程控制1,生产任务多,生产过程控制非常困难2,生产数据多,且数据的收集,维护和检索工作量大3,工作流程根据特定产品的不同的加工车间,因每个生产任务对同一车间的能力的需求不同,因此工作流经常出现不平衡4,因产品的种类变化较多,非标准产品多,设备和工人必须有足够的适应能力5,通常情况下,一个产品的加工周期较长,每项工作在工作中心前排队的时间就很长,可能引起加工时间的延迟和在制品库存的增加C:成本管理1,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废品频繁出入库,成本计算复杂,需要针对成本对象并随着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2,使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3,流利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比较和不同角度的成本分析D:适用领域在我国,离散型制造企业主要分布的行业较广,主要包括:机械加工,电子器件制造,汽车,服装,家具,五金,医疗设备,玩具生产等其次流程制造包括重复生产(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和连续生产(Continuous Manufacturing)两种类型。
重复生产又叫大批量生产,与连续生产有很多相同点,区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重复生产的产品通常可一个个分开,它是由离散制造高度标准化后,为批量生产而形成的一种方式,连续生产的产品是连续不断地经过加工设备,一批产品通常不可分开。
A:生产计划1,计划制定简单,常以日产量的方式下达计划,计划也相对稳定2,生产设备的能力固定B:重复制造的生产过程控制1,工艺固定,工作中心的安排符合工艺。
通过各个工作中心的时间接近相同2,工作中心是专门生产有限的相似的产品,工具和设备为专门的产品而设计3,物料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点使用机器传动,有一些在制品库存4,生产过程主要专注于物料的数量,质量和工艺参数的控制5,因为工作流程是自动的,实施和控制相对简单6,生产领料常以倒冲的方式进行,连续生产企业的特有特征C:流程制造的生产过程控制1,配方的管理要求很高,如配方的安全性,保密性2,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往往需要从产成品到半成品,供应商等进行跟踪,因此对批次管理要求较高3,某些产品常常有保质期4,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D:适用领域重复生产的行业主要有:电子装配,家电产品,各种电器等,常常表现为流水线的方式。
连续生产的行业主要有:化工,食品,饮料,制约,烟草等,常常通过管道进行各工序之间的传递问:离散制造可以使用成本收集器吗答:成本收集器是一个开口订单,至始至终都是一个订单,如果企业管理很粗犷,成本核算无需核算到每张独立的订单上,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核算到每张独立的订单上,可以使用成本收集器,只做期间的成本核算,不过这样用的企业极少极少,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离散制造使用生产订单核算,重复制造使用成本核算单核算问:如何核定一个企业属于何种制造模式。
答:可以对照上面的各制造模式特点,一般离散制造会有多个工作中心,每个工作中心工艺往往不一样,离散制造高度标准化后,为批量生产而形成的一种方式,各个工作中心间工作无间断,可以认为是重复制造,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重复制造的一些前台操作:1, 创建物料主数据(MM01)2,创建BOM(CS01)3,创建工作中心(CR01)4,创建工艺路线(CA21)5,创建生产版本(C223)6,做成本估算(CK11N)7,价格发布(CK24)8,建立生产成本收集器(KKF6N)9,建立独立需求(MD61),这是创建我们生产的需求10,运行MRP(MD02),产生生产需求11,库存需求订单(MD04)12,修改计划/排产(MF50)13,拉料(MF60),这一步是指从仓库里拉到线边仓。
14,发料、报工、收货、报废、冲销(MFBF)15,查看产生的会计凭证和CO凭证上面的FI凭证,可以看出,投料和收货一起做掉了,CO凭证可以看出,把报工也一起做了,从作业报到成本收集器上成本收集器费用的结转1、月末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实际库存调整次月初,生产部门负责反冲操作的人员核对SAP系统中的在产品、半成品及产成品库存数量与计划企管部门统计报表数据是否一致;对二者不一致的差量通过SAP系统的“重复制造时的反冲-零件反冲”或“重复制造时的反冲-装配反冲”(MFBF)进行调整,以实际盘点库存数量为准编制库存调整表,将调整凭证号记录在表中,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2 、成本中心作业分割(系统自动计算)次月初,经过授权的财务部成本核算员在确认分摊循环全部执行完毕后,在“成本中心报表”(S_ALR_)中查看分厂辅助部门及机关科室的成本中心费用是否结平,确认无误后进行“成本中心作业分割”(KSS2)的测试运行,测试无误后开始正式运行,实现各成本中心费用与成本收集器中的各种作业类型一一对应。
3、成本中心价格计算(系统自动计算)次月初,经过授权的财务部成本核算员在执行完“成本中心作业分割”(KSS2)操作后,进行“成本中心价格计算”(KSII)的测试运行,测试无误后开始正式运行,实现对各成本中心实际作业费率的自动计算,成本中心实际的作业费率=实际的作业成本/实际作业量。
4 、实际作业价格重新估算(系统自动计算)次月初,经过授权的财务部成本核算员在执行完“成本中心价格计算”(KSII)操作后,进行“实际作业价格重新估算”(CON2)的测试运行,测试无误后开始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