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课件97页PPT
交通运输工程学综合运输体系(共84张PPT)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何组织形式?
公路(按经营方式) 将车辆出租给个人或部门,定次、定程或定期使用——包 车运输; 按照运输合同或协议,派车完成运输任务;
班车运输
按照托运货物的要求,派车和组织车辆合理运行。
民用航空(通过组建航线 ) 按航线内容:班期飞行、加班飞行、包机或专机飞行;
按航线区域:国内航线、国际航线
–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可影响交通线站的位置、走 向和技术标准,同时,因地制宜是处理好运输布局的基 础。
点、线、面结合,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
点:站、港、枢 纽
线:线路、航线 面:交通运输网
节约用地
– 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之 多,甚至超过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纽约,总量更是已 达世界第一。
线选择, 路单填写和收费; 旅客购票, 检票; 运输工具的停放、技术
维护和调度。
从运输枢纽在运输全过程中所承担的主要作业任务
来看它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完成四种主流作业:
直通作业
中转作业 枢纽地方作业 城市对外联系的相关作业
运输枢纽的分类?
按地理位置分
陆路运输枢纽: 如北京、郑州 滨海运输枢纽: 如上海、大连 通航江河岸边运输枢纽:长江干流从宜宾至上海13 个此类运
航线
指一定方向上沿着规定 的地表面飞行,联络两 个或几个地点进行定期 或不定期运输业务的空 中交通线。
综合运输中结合部有哪几种?
过程结合部:在运输过程中,由各工种协同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作
业过程; 空间结合部:各部门、各单位相互衔接、共同管理的区域;
时间结合部:在连续的运输生产过程中,各工种、各工序必须
– 目前,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建 设用地已达130多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平方 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平方米的水平城市的兴衰,而城市建设 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交通工程基础概论教学PPT
遵循安全、高效、舒适和可持续性等 原则,进行交通设计。
交通网络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 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
交通管理与控制
信号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
通过设置合理的信号灯控制系统, 实现道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交通监控
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道路交通进行 实时监控,以保障交通安全和秩序。
紧急救援系统
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系统,以便在 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迅 速响应和处理。
04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总结词
城市交通拥堵是交通工程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详细描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通常是由于道路网络容量不足、交通流量不均衡、道路规划 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交通 管理、优化道路规划、推广公共交通等。
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总结词
交通安全是交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道路安全水 平。
详细描述
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包括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素质、加强道路安全 检查等。此外,还需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
总结词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工程发展的重 要方向,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课程目标
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了解交通工程学科的研
究对象和范围。
掌握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 通设计、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交通
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02
交通工程概述
交通工程定义
交通工程学课件(完整版)-
三.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
1. 城乡分布 2. 在路段上的分布 3. 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
KD
双向交通量
100 %
4. 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
四. 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其应用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 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3. 时变化
一天24h中,每个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 天交通之比称为高峰小时流量比(以%表示)。
(2)高峰小时系数PHF
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交通量扩大 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
高峰小时交通量 PHFt t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交通量 60
Vi-第i辆车行驶速度(m/s)。
3.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之间的相互关系 时间平均车速可以推算区间平均车速:
Vs
V t
2 t
Vt
式中:σt――时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由区间平均车速推算时间平均车速:
Vt
V s
2 s
式中:σs――区间平均车速观测V值s 的均方差。
四. 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
①交通流三参数关系模型与车辆运行特性的研究; ②各类交叉口规划、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③复杂交通条件下交通流模拟仿真系统的研究; ④不同交通组成、不同道路车头时距的分布特性与可接受间隙的
研究; ⑤道路网络总体通行能力的理论与计算方法的研究; ⑥混合交通条件下的交通流理论、运行与管理的研究。
1. 行人交通流特性 2. 行人交通特征及相关因素
二.车辆交通特性 三.道路基本特性
(一)汽车基本特性
1. 设计车辆尺寸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件
船舶设计:包括船舶结构、 船舶动力、船舶自动化等
水路运输管理:包括运输组 织、运输调度、运输安全等
水路运输经济:包括运输成 本、运输效益、运输市场等
航空交通运输工程
研究内容:航空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主要领域:航空运输网络规划、航空运输设施设计、航空运输运营 管理、航空运输安全与环保 应用领域:民航、通用航空、航空物流、航空旅游等
交通基础 设施:需 要持续投 入资金和 资源,建 设高质量 的交通基 础设施
交通政策: 需要制定 科学合理 的交通政 策,引导 交通可持 续发展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
交通运输工程学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需要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发展历程
古代:交通运输工程学的萌芽阶段,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
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工程学的快速发展阶段,蒸汽机、铁路、轮船等交通 工具的出现
20世纪初: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交通运输工程学进入现代 阶段
绿色交通系统发展与挑战
绿色交通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绿色交通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绿色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挑战: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等
机遇:提高交通效率、降低 事故率、优化交通规划等
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能预测、智能交通系统等
交通安全: 包括交通 安全管理、 交通安全 设施设计 等
交通环境: 包括交通 环境影响 评价、交 通环境改 善等
交通运输工程学基础知识
交通工程学课件-文档资料
n 停车线法观测地点:选择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入口车道、交通流量大、右转、直行、左转 有明确分工的交叉口进口道。
观测的内容与方法:
n (1)调查交叉口的几何组成,各 Nhomakorabea口引车道 数、停车线位置及各车道6功能划分情况;
n (2)观测信号灯周期时长及各相位时长; n (3)将(l)、(2)项内容填入交叉口状况调查记
n 4.为了解阻塞的动态情况或分析阻塞前后交通 流的各种特性,需要把观测时间分为若干时段加 以处理。
二、调查内容
分以下三种典型区域进行通行能力调查: n 连续通行路段 n 平面交叉路口 n 合流区间
1、连续通行路段的调查
调查项目: n (1)交通量; n (2)车速; n (3)车流密度; n (4)车头时距;
(2)车头间距的观测
n 在高处进行摄影观测时,要预先在路面上按一定 距离间隔设置标记(例如粘贴白色纸带),供分析 时量测距离用。有时亦可通过量测现场实物来决 定距离(如车道线虚线、护栏柱或电杆的间距等)。 观测时摄象机的位置越高越好,最好高于三层楼 房,其画面速度应视现场车辆行驶速度和摄象范 围大小决定。对于市区道路一般取4画面/s;对 于高速公路要取8画面/s。
3、调查注意事项
n 1 .调查的地点一般应选在交通量大、易于发生 拥挤阻塞的地方。例如道路上的瓶颈、爬坡路段。 城市道路的主要交叉口,道路合流区间等;
n 2.调查的时间应选在可能发生拥挤阻塞的日期 和时刻。通常调查在晴天时进行,观测的时间一 般要持续lh;
n 3.当交通条件发生变化时,还应延长观测时间。 例如对那些阻塞持续时间较长、处于饱和状态的 车流,在阻塞持续时间内要连续观测。同时还要 根据交通变化条件分别予以分析才能达到观测的 目的。如果阻塞持续的时间较短,可以任意选择 调查日期,但累计调查时间应大于,还要注意每 次调查发生阻塞时的交通条件应基本相同;
交通运输工程学
第一章绪论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交通运输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技术设备,按照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社会运输要求组成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综合体。
包括:(1)载运工具(2)站场(3)线路(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载运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不同,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运输方式构成。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专门化大型化高速化环保化智能化专门化:以运输工具为主体的运输对象专门化,由客货混载发展为客货分运。
客货运输工具的专门化,近期表现为专用载货工具的发展,出现专门运输某一类货物的运输工具,集装箱船、集装箱拖车、集装箱平车、液化气船、罐车、散货船等。
以运输方式为主体的运输对象专门化,比较典型的是海运,它几乎在全世界放弃了客运,而专门从事货运。
铁路的发展也已到了客货越来越不兼容的年代。
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之后,铁路货运与铁路客运的兼容性越来越差/一般的趋势:国土辽阔的大陆性国家铁路以货运为己任,正在放弃客运,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国土较小或多岛屿国家的铁路则以客运为己任,逐渐放弃货运,如英国、日本等。
高速化不仅仅是速度的一般性提高,更多的是常速“极限”的突破。
在铁路运输中:在20世纪60年代,高速的概念是时速200km以上。
目前,正在发展的高速铁路有三种类型。
1)传统型高速铁路日本于1964年投入使用,时速超过200km。
目前,运营中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在325km~372km,最大商业时速在270km~275km。
法国于1981年开始使用高速铁路,商业时速在270km~300km。
2)传统型普通铁路瑞典的技术最成熟,商业速度200km/h~250km/h。
3)磁浮铁路日本、德国、美国对此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目前只有中国上海市浦东国际机场有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浮线,其他国家仍处于试验和试运行阶段。
交通运输工程
——第十章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姓名 周生亮 学号 2018082039 学院 机场学院
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1、城市交通系统的特点 2、城市交通的活动区域特征
3.1城市交通系统特点
1、交通方式综合性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交通特点非常复杂,城市交通系统以道路交通为主,但同时涉及 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转换与协调。
轻轨地铁(通称大运量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பைடு நூலகம்分,当城市地面公交难以承受 客流时,应开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
THANKS
6、城市规划控制
为了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环境平衡,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的作用,以便有效地控 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但这种控制可能对城市发展有利,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反面影响。现 代城市活动区位模式越来越受人为控制的影响。
四、中国交通运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特点 2、中国城市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2、研究对象复杂性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除了比其他运输系统中同样要考虑的载运工具及交通基础设施更 为复杂外,她要考虑更多的是交通系统的参与者。
3、研究目标多样性
对城市交通系统的研究往往从五个方面展开: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
3.2城市交通的活动区位特征
1、历史背景
城市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和见证,西方现代城市与东方古老国家的传统城市从布局、 景观到城市的运行管理模式、市民的行为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罗马与组约、西安与巴黎、 孟买与悉尼无不带有强烈的文化历史背景色彩。
4、文化习俗
东西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有着很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东西方城市居民迥异的家庭 结构、行为方式和活动模式。尽管随着开放和交流的扩大,人们的观念意识习惯会相互影响、 转变、趋同,但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
交通运输学(PPT课件)
19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
二、汽车运输调查分类 根据调查内容的全面程度 *全面调查,调查项目多,内容复杂,工作量 大。 *单项调查,主要针对汽车运输中某一环节。 按对象分为 *货运调查 *客运调查 按照调查的对象范围 *内部调查 *外部调查 按照调查资料获取的途径 *直接调查 *间接调查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5
第一节 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运输需求的特征 运输需求与其它商品需求相比具有其独有的 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广泛性 2、多样性 3、派生性 4、规律性 5、不平衡性: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方向上。 6、部分可替代性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6
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学
本 课 程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二章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2学时) 第三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学时) 第四章公路运输系统概述(4学时) 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4学时) 第六章 公路货物运输组织(4学时) 第七章 公路旅客运输组织(4学时) 第八章 铁路运输系统(4学时) 第九章 水路运输系统(4学时) 第十章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2学时)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33
第三节 运输量预测
连续性原理 就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动,前后是连 续的,统一的、衔接的,其发展带有一定惯性, 因此,通过总结过去而预测未来。 相似性原理 就是说,各种事物之间尽管千差万别, 表现形形色色,但也有着—定的相似性,人们 利用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也可以进行类比 过去推断和预测未来。
交通工程学课件
交通工程学课件1. 介绍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操作和管理的学科。
交通工程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学原理和实践的全面理解,为培养交通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件将涵盖以下内容: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和范围2.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运作机制3.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4.交通规划和设计5.交通管理和控制6.交通安全与环境2.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和范围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如何设计、建造和维护交通系统,以便实现有效和安全的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学涉及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运营,交通流的分析和优化,以及交通管理、控制和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在交通工程学中,我们通常将交通系统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
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交叉口、停车场等,它们提供了供车辆和行人使用的交通通道。
交通运输工具则包括汽车、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火车、地铁和飞机等,它们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3. 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运作机制交通系统由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工具、交通管理机构和交通参与者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了交通通道,交通运输工具是人们出行的工具,而交通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监管和管理交通系统的运行。
交通参与者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
交通系统的运作机制是指交通流动的规律和过程。
交通流动涉及车辆之间的运动、交叉口的运行和交通信号的控制等方面。
交通系统的运作机制与交通需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4. 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是交通工程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们旨在确定人们对不同交通服务的需求量,并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和方法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对于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交通观测、行程生成模型和交通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出行行为和交通选择,从而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措施。
交运 交通运输工程课件 第7章 道路交通安全
Factors effecting traffic safety
Human
Vehicle
Accidents
Environment
Road
人的限制条件
视角限制
视角圆锥角在3o~5o范围内最清晰
100米
3度5.2米 10度17.6米
人的限制条件
周边视界
车速愈快,周边视界(两眼视野角度)愈窄
第七章 交通安全
2005 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事故次数:
特大事故 :
死亡人数:
450254
47
98738
受伤人数:
469911
直接经济损失: ¥18.8亿
2% 机动车造成 15% 死亡 …
“无休止的交通战争”
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对比
People Died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Four Countries 1990-1998
§7-2 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现场调查的内容 时间调查 空间调查 心理(书证)调查 后果调查
§7-3 交通事故分析
主要方法 统计分析法 分类分析法 排列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 统计分析表法 坐标图法 圆图法
§7-3 交通事故分析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人的因素的分析 车的因素分析 道路与交通环境的因素分析
从主要的相对指标来看,万车死亡率、十亿车公里死亡人 数今后将呈不断下降趋势,但随着人均拥有机动车数量的 快速增长,十万人死亡率将会有一定的增长
§7-1 概述
交通事故的定义
教材: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 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 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物损失的交通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我国铁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铁路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发展状况
年份
合计
营业里程(km)
复线
电气化
1980
49940
8119 (16.3%)
1667 (3.3%)
1990
53378
13024 (24.4%)
6941 (13.0%)
2019
54616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5、旅客列车提速 许多国家的铁路都在致力于列车提速:
1987年有15个国家的特快、直快列车达到或超过 120km/h;
欧洲大陆普通铁路客车普遍达到160km/h,德、 法、英个别线路可达200~225km/h;日本窄轨 铁路客车普遍达130km/h,计划向200km/h发展。
第四篇 铁路运输系统 (第一章-第三章)
叶霞飞
主要内容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第二章 铁路固定运输设备 第三章 铁路运输移动设备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铁路的发展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 铁路固定运输设备
铁路线路与轨道 铁路车站与枢纽 铁路信号与通信
进军。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7、重载货运 铁路重载始于20世纪20年度的美国。一般单列质
量超过5000t的称为重载列车 8、新型大功率机车:增加轮轴牵引力、制动系统、
车钩强度、减轻自重、提高轴重 9、先进的信息控制技术和指挥系统:运营管理自
动化、货物装卸机械化、行车调度指挥系统、 ATC(ATO,ATP,ATS)
铁路运输特点 固定导轨 固定的站场 列车
不灵活 大容量、有序
第一节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优点:
第一节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优点: 运 量 大 : 多 辆 编 组 , 客 车 10-20 节 , 货 车 50-100 节 ,
5000t-10000t,大秦线2亿吨/年 速度快:速度80,120,160,200,300,350 km/h 可靠、安全: 列车很少出故障,伤亡率较低 全天候:较少受气候等环境影响,全天候准时 节能环保:行车阻力小,能源消耗较低,运输成本低
我国铁路、公路的平均运距
年 铁路 公路 份 客货客货
运运运运
195 1 3 5 11 0 395 55
196 1 4 4 1 0 0159 92
197 1 5 3 2 0 3294 95
198 1 5 3 3
0 51中、26 长3途客4 运;长途大宗货运
199 2 7 4 5
我国铁路、公路的分担率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2、国有铁路民营化
(1)采取民营化经营方式,形式有:
全部路网及设施民营化,按地区或业务性质分割,成立各股份公司,
公开发行股票。EJR,WJR。
局部路网或设施民营化。铁路养护维修、车站的餐饮服务、车辆厂 等转给民间企业。
(2)国有铁路私有化,形式有:
铁路产权全部卖给民间财团,如新西兰铁路; 转让部分产权,如阿根廷铁路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4、铁路客运重新受到重视 铁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快速发展。 二战后,欧美等国小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
铁路的运输地位大大下降。美国拆除了近20万 公里铁路,客运主要靠汽车和民航。 汽车的废气污染、能源消耗大使一些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交通发展政策偏向发展铁路。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19 2000 2019
旅客运输量(%)
铁路
公路
77.0
11.3
57.9
30.5
40.3
47.5
27.0
65.2
12.4
83.9
8.8
88.8
7.1
91.1
6.3
91.9
旅客周转量(%)
铁路
公路
88.5
5.3
76.3
16.5
69.7
23.3
60.6
我国广深线在1994年12月通车,后来主要干线5 次提速。广深线用摆式列车可达200km/h。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6、发展高速铁路成为世界潮流 1964年,日本率先建成210km/h的东海道高速新
干线; 法、德、英、意、俄、瑞典、西班牙等也相继建
成超过200km/h的高速铁路; 目前高速铁路总里程超过10 000km; 高速铁路最高速度提高到300 km/h ,向350km/h
第三章 铁路运输移动设备
普通铁路机车及车辆 高速列车 磁浮列车
第一章 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铁路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特点 定义
由专用的列车依次沿固定的导轨(轨道)行进, 交通运输对象(客、货)需在固定的站场进出线 路系统
第一节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缺点: 不灵活/自由度差: 不能离开导轨,其普遍性
(Accessibility) 受到限制,不能体现个人特殊需要 标准高/造价高: 线路半径不能太小,纵坡度不
能太大,建设成本较高;高速列车造价高 维修成本高:线、站和控制管理的维护费用较
高,且固定成本比例很高,小运量时亏本运营
服务水平较差:在我国,铁路比公路、民航的
服务水平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铁路的吸引力
铁路运输的适应性
轨道交通运输的这些性能,使之适宜于:
货运:长距离(途中少装卸)、大运量,即大宗物资,如 煤炭、石油、原材料、粮食等
客运:城市间: 大运量中长途 (普速50-500km,高速100-1500km)
城市郊区:短途通勤客运(10-80km )
两种方式均涉及政府由经营者向监督者的职能转变。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3、多种经营 运输:客货运业务细分,旅游列车、快速货运,
多式联运-铁路与公路、铁路与公交; 车站的多种经营,餐饮业、仓储业; 铁路沿线的开发:站点周围的房地产。瑞典铁路
部门设不动产部,专门负责铁路车站等不动产的 管理和开发。
32.0
46.4
46.6
39.4
51.1
36.9
54.3
34.7
53.2
第二节 当前世界铁路发展方向
1、国有铁路公司化 国有企业的弊端:产权关系不明,政企不分, 对市场反应慢,缺乏动力和活力。
公司化运作的形式: (1)路网及设备由一家公司统一管理,根据义务
性质划分为若干子公司。德国DB、意大利铁路。 (2)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分开。网运分离,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