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驱动器的研究进展和快点火概念平台论文
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研究进展
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研究进展邵建达;戴亚平;许乔【摘要】介绍了为提高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装置的光束质量和输出功率,我国在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运行和性能提升方面开展的工作.综述了我国近年来ICF激光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涉及了高纯金属铪和磷酸二氢钾(KDP)等原材料的制备和四大主材(钕玻璃、高纯度KDP、熔石英和KDP/高掺氘KDP(KDP/DKDP晶体)的熔炼、加工和生长.描述了元器件的冷加工(针对钕玻璃、白玻璃、KDP晶体)技术和镀膜技术(针对介质膜和化学膜).最后,给出了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工序检及终检开展的多项关键检测技术.文中介绍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满足了绝大部分光学元器件的需求,显著提升了光学元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6(024)012【总页数】7页(P2889-2895)【关键词】惯性约束核聚变(ICF)激光装置;光学元器件;材料制备;光学检测;综述【作者】邵建达;戴亚平;许乔【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632;TN305.2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ICF)激光驱动装置是一项庞大、复杂且系统性极强的超大型光学工程,这个大型光学系统中包含片状玻璃放大器、反射镜、透镜、偏振元件、晶体、窗口以及衍射光学元件等各种性能的光学元器件。
以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能量最强的激光器——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为例,它包含了大约7 500块大尺寸光学元件(直径在600~1 000 mm)和30 000块小尺寸光学元件[1]。
对用于ICF驱动的高功率激光装置而言,获得更高输出能量和功率的激光束一直是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
激光约束核聚变小论文
激光约束热核聚变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核聚变、可控核聚变的原理以及世界各国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字:核聚变、可控核聚变、大功率激光器核聚变是指质量较小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相互聚合作用而生成新的质量更大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反应形式。
可控核聚变是指核聚变在人类控制下,利用人工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服务。
核聚变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反应并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反应也是在稀薄气体中持续稳定进行的,因而可控核聚变是安全而清洁的。
核聚变所需的原料氘、氚在海水中的含量极为丰富,据估计,每升海水中含0.05克氘,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地球上的海水中共含45万亿吨氘,如果全部用于核聚变可供人类使用几百亿年。
而氚可以由锂和中子作用得到,锂在海洋中含量也十分丰富。
因而在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日渐枯竭而且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清洁、高效且原材料取之不尽的可控核聚变成为了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希望。
核聚变想要发生必须使得聚变的原子之间的距离达到飞米级即10的负十五次方级别,想达到这个级别必须使原子拥有非常大的动能才能克服电荷之间的斥力,而要是原子得到如此大的动能就必须要将原子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只有达到某个温度值之后核聚变才能发生,氢弹的爆炸就是先通过引爆原子弹利用其产生的巨大热量使得氢弹内部发生核聚变从而实现氢弹的引爆的。
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实现了不受控制的核聚变,例如氢弹,但想要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就必须要使核聚变按照合理的速度和规模发生。
目前为止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方式有超声波核聚变、激光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等方法。
激光约束核聚变又称为惯性约束核聚变,是将几毫克氘、氚的混合气体放在直径约为几毫米的小球内,利用强激光束从外面均匀照射到小球表面,球面吸收能量之后向外蒸发,而球面内层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向内挤压,就像喷气式飞机通过向后喷射出大量气体从而推动飞机向前飞行一样,随着小球不断地向内挤压,球内气体的气压急剧升高,同时伴随着温度的急剧升高。
惯性约束聚变(ICF)
这张图是X射线从辐射空 腔两端射向靶球的模拟图
NIF有世界上最大的光学仪器。这是KDP晶体(磷酸二氢 钾),重360kg。整个装置需要约600个这样的晶体。
• 这是粗切成块的激光放大器玻璃薄片,整 个装置需要3072块这样的钕磷酸盐玻璃。
NIF的主要任务
• 模拟核爆炸,研究核武器的性能情况,使 得美国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保持核武 器的先进性。
• 从这里我们看到,该技术的核心就是怎样获得 均匀的高能的射线作为点火装置。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
• 这部激光器于2009年启 用,它可以将192束激光 的能量转换为X射线,聚
焦到一个胡椒粒大小的
燃料球上,在十亿分之 三秒内,以近5*1014W的 功率,输出约180万焦耳
的能量,产生一亿开的 高温和1016Pa的高压。
1990年,神光I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4年,神光-Ⅰ退役。神光-Ⅰ连续运行8年,在激 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和X射线激光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 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物理成果。
神光Ⅱ 1993年,国家“863”计划确立了惯性约束聚变主题,进一步推动了 国家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和高功率激光技术的发展。
1994年5月18日,神光Ⅱ装置立项,工程正式启动,规模比神光-Ⅰ装 置扩大4倍。
目前,神光-Ⅲ原型装置“十五”建设目标已圆满完成,达到“8束出光,脉 冲-万焦耳”的水平,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后世界上第三个系统掌握新一 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总体技术的国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 备独立研究、建设新一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能力的国家。
1964年,王淦昌提出了研究激光聚变的倡议。 1965年,上海光机所开始用高功率钕玻璃激光产生激光聚变 的研究。 1973年5月,上海光机所建成两台功率达到万兆瓦级的高功率 钕玻璃行波放大激光系统。 1974年,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毫微秒10万兆瓦级6路高功率钕 玻璃激光系统,激光输出功率提高了10倍。 1980年,王淦昌提出建造脉冲功率为1万亿瓦固体激光装置的 建议,称为激光12号实验装置。 1987年6月27日,神光I通过了国家级鉴定。 1994年,神光I退役,神光I连续运行8年。 1994年5月18日,神光Ⅱ装置立项,工程正式启动。 2001年8月,神光Ⅱ装置建成,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 先进水平。 2007年2月4日,中物院神光Ⅲ激光装置实验室工程举行了开 工奠基仪式。
惯性约束聚变
)
从经济观点出发,Pn/Pg值必须大于0.75; 中子反应因子M在1.05~1.25之间,热电转换效率ε在
0.3~0.4之间,可知ηG值必须在10~16之间, η取决于 驱动器的类型,G取决于靶的设计和射到靶上的能 量; 当 η=0.05 时 , 要 求 G=200~320 , 高 增 益 靶 , 达 到 η=0.05的只有氟化氪激光、半导体泵浦的固体激光 和轻重粒子束; 当η=0.25时,要求G=40~60,达到η=0.25的只有轻粒 子束和重离子束驱动器。
聚变靶丸
高z壁
泡沫塑料
吸收 辐射体
柱面高z腔壁
3、惯性聚变能电站中两个重要的循环
(1)功率循环
驱动效率η:电能转变成激光或粒子束的能量 增益G:激光或粒子束打在靶上发生聚变产生
热核反应 M因子:靶外物质与中子反应放出能量 热电转换效率ε:热核能量转变为热能,送到发
电机发电 Pg:总的输出功率 Pa:电站用电量,占总输出功率比例为fa(~5%) Pd:给激光和粒子束驱动器提供功率产生激光
将激光或粒子束的能量照射在黑洞靶的内壁(对 激光)、泡沫塑料(对轻离子束)和吸收辐射体 (对重粒子束),并加热这些物质到高温,发射出X 射线,靶丸放置在中间位置上,激光或粒子束在转 换体上产生很强的X射线,照射在靶丸上再引起靶丸 表面加热、压缩、点火和燃烧。
柱面高z腔壁 激光束
聚变靶丸
入口孔
重离子束
这两个成功的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国际ICF界研究快 点火物理和相关PW激光技术的热情,增强了信心。
令人鼓舞的金锥管加CD壳靶快点火原理示范实验结果
一、获得惯性聚变能的基本原理
激光技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1963年巴 索夫和道森首先提出了可以利用激光将等离子体 加热到引发热核聚变的温度。
惯性静电约束聚变非电应用的现状和未来[1]
惯性静电约束核聚变非电应用的现状和未来金立云张兴治李金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惯性静电约束核聚变(IECF)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新世纪以来,国际上IECF非电应用发展情况。
近期应用项目有爆炸物探测,PET同位素制备,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手提式中子源和可调谐X射线发生器;长期应用项目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嬗变,聚变能制氢和深空推进器等, 供我国近期开发核技术应用产业、远期开发第二, 三代(D-3He、3He-3He)聚变核能参考。
关键词:惯性静电约束(IEC);核聚变;D-D反应;D-3He反应;中子;质子1.前言惯性静电约束核聚变(IECF)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50年代。
随后美国P. T. Fornsworth进一步发展了IECF概念,申请了专利。
1967年R. L. Hrisch首次根据IECF概念,实现了氘-氚(D-T)聚变。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国际上大力开展磁约束聚变(MCF)和惯性束聚变(ICF)研究,并不看好IECF前景。
直到1986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核聚变所等单位经过大量月球样品取样分析,确证月球表面月壤中积存有数百万吨3He资源,可供人类长期开发使用,从而使IECF研究又焕发了青春。
90年代以来,仅美国和日本就有10多个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公司纷纷投入IECF研发工作,在1998~2007年期间,美,日两国科学家共举办了9次研讨会,相互交流IECF研发工作最新进展。
1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稳态D-D聚变中子产额于2001年达到108 n/s;稳态D-3He聚变质子产额于2002年达到3.5 10 8 n/s;2006年又首次实现了3He-3He聚变。
实验结果表明,IEC装置由于其固有的优良性能,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第二、三代(D-3He 3He-3He)聚变能的适用反应器。
本文参考美国聚变能科学顾问委员会(FESAC)于2003年提出的关于核聚变非电应用(Non-Electric Application of Fusion)评估报告,重点介绍新世纪以来,国际上IECF非电应用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供我国近期开发核技术应用产业,远期开发第二、三代聚变核能参考。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聚苯乙烯(PS)靶材料研究进展
isl w e st n t mi u t o d n i a d a o c n mb r t a e r a e t ei s a i t fp e e t d f e n y r me h n c n t e c u s f y e .I n d c e s h n t b l y o r h a e u l d h d o c a is i h o r eo c i a r d a td ie i l so a i n rv mp o in,i c e s h fi in y,a d i i v i b e t ig o e i x e i e t o ,P a g ti m u h a — n r a e t ee fce c n a a l l o d a n s e p r n .S ts a n m S tr e c c s c u td a e e o s r p d y o n e n d v l p a i l .Th s p p rr v e o s i a v r e s P a g tma e ili CF. d i a e e iws d me t n o e s a S t r e t ra n I c d
维普资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6 ・ 2
材料 导报
20 0 6年 5月 第 2 O卷专辑 Ⅵ
激 光 惯 性 约束 聚 变 (C 聚苯 乙烯 ( S 靶 材料 研 究进 展 I F) P )
丁建旭 , 廖其龙 , 杨定明
(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 , 阳 6 1 1 ) 绵 2 0 0 摘要 在 I F靶 丸研究 中, S空心微球是 主要 的靶 型之 一 , C P 由于 P 靶 具有低 密度 、 原子序数 , S 低 可以降低辐射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驱动器的研究进展和快点火概念平台论文
表 1 NIF 1/50 光束达标的重大进展
输出激光波长
单束输出能量
脉宽
输出能密度
输出功率密度
1053nm(1ω0) 525nm(2ω0) 351nm(3ω0)
26.5kJ 11.4kJ 10.4kJ
(?) (4ns) (4ns)
16.6J/cm2 7.1J/cm2 6.5J/cm2
? 1.72GW/cm2 1.63GW/cm2
2001 年,英国卢瑟福实验室的 P.Norreys 与日本大阪大学 R.P.Kodama 等合作[5],在日本大阪 大学 Gekko-Ⅻ激光装置上利用金锥管导引百 TW 点火脉冲从实验上演示了快点火物理原理。2002 年 的实验[6](见图 2)把点火脉冲能量提升至近 1PW,获得超热电子吸收 40%,热核燃料区温度 8 百万至 1 千万度,中子产额由 104 增加到 107 的好结果。
燃料等离体高温条件给出了氘氚反应机率的下限,需要驱动器提供额外的用于加温点火燃烧 的激光能量。
最小ρr 乘积条件涉及反应生成的 3.5Mev 动能的α粒子在未反应燃料中的有效沉积吸收,是在 初始热核点火后把全部燃料加温到高反应温度,实现自持燃烧的基本条件。从最小ρr 乘积条件可 以推导出一发激光聚变打靶所需 DT 燃料最低质量的要求,从而限定了驱动器必需提供的最低激光能 量需求。
第五届全国光子学大会会议论文集 第一分册:特约报告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驱动器的研究进展 和快点火概念平台
林尊琪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摘 要:简要介绍了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的工作模式、应用目标及不断对激光驱动器提出 的新技术要求。列举了国内外 ICF 驱动器研究工作若干重要的新进展。鉴于国际 ICF 前沿领域对 ICF 快点火研究工作不断加强和深化,而我国在用于快点火的高能拍瓦激光技术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状态, 本文提出发展我国高能拍瓦(PW,105W)激光器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快点火、高能拍瓦激光、激光驱动器
激光论文——高效宽带二倍频激光原理及实现方法
高反射式望远镜光机系统设计班号:0936203 学号:6090120331 姓名:蔡海蛟摘要:反射式望远镜所用物镜为凹面镜,有球面和非球面之分。
比较常见的反射式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有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卡塞格林式反射望远镜,另外还有里奇-克莱琴式、达尔-奇克汉式望远镜,这些系统都是沿轴的光学系统。
离轴设计有几种通过消除次镜或移动任何的辅助元件避开主镜光轴,以尽量避免阻碍入射光的设计,通常称为离轴光学系统,包括赫歇尔式,Schiefspiegler ,Yolo 望远镜等。
关键词:宽带二倍频; 晶体级联; 时间相位调制; 宽带激光; 光谱窄化1. 绪论激光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受控热核聚变提拱了条件现代激光技术能产生聚焦良好的能量巨大的脉冲光束。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的研究中,为了抑制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时的有害非线性效应,高激光和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具有一定光谱宽度的短波长激光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光源。
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ICF 激光驱动器普遍采用钕玻璃激光三次谐波转换后的紫外光(0.35um)作为打靶激光。
但是,由于紫外光易导致光学元件损伤,严重制约了激光动器的输出能力和运行性能。
而采用高能量宽带二倍频激光打靶则能避免元件的损伤问题。
同时取得与紫外光打靶相当的物理实验效果‘Ⅷ。
最近,国家点火装置(NIF)进行了二倍频激光打靶实验,192束的总能量高达3.4MJ ,并未出现光学元件的损伤问题,并且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效果与三倍频光打靶没有明显差异。
因此,发展大宽带、高效率的二倍频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需求牵引。
文中开展了高效宽带二倍频实验,获得了70%的转换效率,并研究了倍频过程中光谱的变化特性,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相符。
研究结果为设计ICF 激光驱动器的二倍频器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2.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1 宽带激光谐波转换理论模型对1类匹配二倍频过程,忽略横向衍射、空间走离和三阶非线性效应影响,时域上表示宽带二倍频谐波转换的瞬态耦合波方程组可以表示为:211111112112121(,)(,)(,)(,)exp()2effiw d A z t A z t A z t i A z t A A i kz z t tn cββα*-∂∂∂+++=∆∂∂∂(1)222222212222122(,)(,)(,)(,)exp()2effiw d A z t A z t A z t i A z t A i kz z ttn cββα-∂∂∂+++=∆∂∂∂ (2)式中:jA 、1j β、2j β、jα、jn ,分别为频率q 处的复振幅、群速度的倒数、群速色散、吸收系数、折射率(倍频过程中,下标j=1,2分别表示基频光和二倍频光);effd 为有效非线性系数;k ∆为相位失配量;c 为真空中的光速。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综合诊断系统心得
第15卷 第11期强激光与粒子束Vol.15,No.11 2003年11月HIGH POWER LASER AND PAR TICL E B EAMS Nov.,2003 文章编号: 100124322(2003)1121073206激光2惯性约束聚变综合诊断系统Ξ郑志坚, 丁永坤, 丁耀南, 刘忠礼, 刘慎业, 孙可煦, 成金秀,江少恩, 祁兰英, 张保汉, 杨存榜, 杨家敏, 苏春晓, 陈家斌,李文洪, 易荣清, 唐道源, 黄天 , 曹磊峰, 温树槐, 彭翰生, 蒋小华, 缪文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摘 要: 概述了为在强激光装置“神光2II ”、“星光2II ”上开展惯性约束聚变实验而建立的综合诊断系统的构成与指标。
重点介绍了近期在X 光、光学波段、聚变产物、诊断精密化等方面的进步,以及该诊断系统在黑腔靶物理、内爆动力学、不透明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高时空分辨 中图分类号: TL817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激光2惯性约束聚变(ICF )在理论、实验、激光器件、诊断及制靶方面“五位一体”地同步发展。
激光2ICF 研究采取两大途径———“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
无论是“直接”驱动,还是“间接”驱动,为了摸清其每一个物理过程的规律,都必须开展综合及分解实验,而完成这些实验的前提是要有好的诊断设备及巧妙的诊断技术。
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感到了“精密物理”的重要,期望通过诊断、制靶和激光装置的同步精密达到实验物理数据、信息可靠的目的。
激光驱动的ICF 诊断技术必须突破传统模式,基于不断认识的新原理,建立和摸索满足“不具类比”的等离子体特性要求的诊断设备和诊断技术[1]。
激光2惯性约束聚变诊断技术还具有单次脉冲、混合场、被测物理量程量宽、时空分辨高(ps ,μm )等特点,这近乎是对以光电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手段极限能力的一种挑战。
高增益惯性约束核聚变进展述评.
CNIC-01556CAEP-0080高增益惯性约束聚变进展述评PROGRESS IN HIGH GAIN INERTIALCONFINEMENT FUSION(In Chinese中国核情报中心China Nuclear Information CentreCNIC-01556CAEP-0080高增益惯性约束聚变进展述评孙景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绵阳,621900摘要评论了高增益惯性约束聚变(ICF在实验室中的进展,包括ICF 小囊的物理评论、高能密度科学、惯性聚变能(IFE、国家点火装置(NIF及其点火靶设计和PW(1015 W激光器的重大技术突破。
在世界各地的高功率激光、粒子束和脉冲功率设施,建立起了高能密度等离子体物理的新的实验室领域,促进了惯性聚变的发展。
例如高亮度PW激光提供的新能力,已使在地球上过去不能达到的条件下研究物质和天体物理现象成为可能。
这些试验与先进的计算技术一起推进了NIF和兆焦耳激光(LMJ的工程设计,并且使新的科学领域如实验室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得以加强。
在惯性聚变研究中发展的科学与技术已找到了近期的商业应用,已能稳定地向在实验室中实现聚变点火和高增益的目标进展,而且为21世纪打开了新的研究领域。
1Progress in High Gain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n ChineseSUN Jingwen(Cent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hina Academy ofEngineering and Physics, Mianyang, 621900ABSTRACTThe autho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laboratory high gain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ICF, including ICF capsule physics, high-energy-density science, inertial fusion energy, the 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 and its design of ignition targets and the petawatt laser breakthrough. High power laser, particle beam, and pulsed power facili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established the new laboratory field of high-energy-density plasma physics and have furthered development of inertial fusion. New capabilities such as those provided by high-brightness petawatt lasers have enabled the study feasible of matter in conditions previously unachievable on 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inertial fusion research have found near-term commercial use and have enabled steady progress toward the goal of fusion ignition and high gain in the laboratory, and have opened up new fields of study for the 21st century.2引言惯性约束聚变(ICF是在小密闭容器(直径约 5 mm中充有几毫克氘和氚燃料产生的热核反应。
惯性静电约束聚变非电应用的现状和未来[1]
惯性静电约束核聚变非电应用的现状和未来金立云张兴治李金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惯性静电约束核聚变(IECF)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新世纪以来,国际上IECF非电应用发展情况。
近期应用项目有爆炸物探测,PET同位素制备,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手提式中子源和可调谐X射线发生器;长期应用项目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嬗变,聚变能制氢和深空推进器等, 供我国近期开发核技术应用产业、远期开发第二, 三代(D-3He、3He-3He)聚变核能参考。
关键词:惯性静电约束(IEC);核聚变;D-D反应;D-3He反应;中子;质子1.前言惯性静电约束核聚变(IECF)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50年代。
随后美国P. T. Fornsworth进一步发展了IECF概念,申请了专利。
1967年R. L. Hrisch首次根据IECF概念,实现了氘-氚(D-T)聚变。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国际上大力开展磁约束聚变(MCF)和惯性束聚变(ICF)研究,并不看好IECF前景。
直到1986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核聚变所等单位经过大量月球样品取样分析,确证月球表面月壤中积存有数百万吨3He资源,可供人类长期开发使用,从而使IECF研究又焕发了青春。
90年代以来,仅美国和日本就有10多个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公司纷纷投入IECF研发工作,在1998~2007年期间,美,日两国科学家共举办了9次研讨会,相互交流IECF研发工作最新进展。
1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稳态D-D聚变中子产额于2001年达到108 n/s;稳态D-3He聚变质子产额于2002年达到3.5 10 8 n/s;2006年又首次实现了3He-3He聚变。
实验结果表明,IEC装置由于其固有的优良性能,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第二、三代(D-3He 3He-3He)聚变能的适用反应器。
本文参考美国聚变能科学顾问委员会(FESAC)于2003年提出的关于核聚变非电应用(Non-Electric Application of Fusion)评估报告,重点介绍新世纪以来,国际上IECF非电应用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供我国近期开发核技术应用产业,远期开发第二、三代聚变核能参考。
惯性约束聚变(ICF)
问题4
为什么激光的照射时间要极短?
• 实际操作中无法达到完全均匀照射,必须 控制这部分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输出,使 粒子来不及飞散就已经开始核聚变。
• 节约能量。核聚变开始后就不需要外界提 供能量了,这时候没必要再用激光照射。
• NIF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点火”,只能
释放燃料的部分能量。理论上产出与投 入的能量比为15:1,但是实际上只能做 到稍大于1:1。
• 进行高能物理实验,模拟超新星、恒星和 巨大行星内核的环境,探索宇宙的奥秘。
• 发展可控核聚变。
问题1 2012年3月的一次实验中,NIF以 4.11*1014W的功率输出203万焦耳的能量,
这相当于全美国所有电站发电功率的500 倍,这怎么可能?就算其他美国人当时都
不用电也远远不够啊?
• 2.03*106J其实并不多,1度电(1kW·h)是 3.6*106J,这次实验用电量连五毛钱都还不到。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历程
神光计划
—惯性驱动核聚变激光约束装置
工程期限 1980-2030
下图为神光高能激光系统的球形真空靶室和光学设备
图为2008年11月16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 播曝光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惯性约束核 聚变激光驱动装置原型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即开始惯性约束聚变 的研究,在王淦[gàn]昌、王大珩[héng]的 指导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院从80年代开始联合攻关,上海光机和长 春光机都是协作单位。六十年代初,我国 激光聚变研究刚刚起步的时候,钱学森院 士就形像地指出:你们的事业是在地球上 人造一个小太阳!
目前,神光-Ⅲ原型装置“十五”建设目标已圆满完成,达到“8束出光,脉 冲-万焦耳”的水平,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后世界上第三个系统掌握新一 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总体技术的国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 备独立研究、建设新一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能力的国家。
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历程回眸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实验研究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实验研究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新能源解决方案。
该技术通过在燃料点处聚焦多束激光形成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在惯性约束下使等离子体内部的氢同位素发生热核反应,产生更多能量。
而在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对激光和靶原料以及设备进行精确调节,才能实现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实验研究。
一、激光的使用激光是激活燃料点处形成等离子体的重要因素。
在实验研究中,激光的使用非常关键。
研究人员使用高功率的激光将能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产生的高温和高密度等离子体能够对氢同位素进行热核反应。
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因此,要实现聚变反应,需要高品质的激光器。
实验中通常有几个激光的束路,将激光束聚焦到靶的不同区域,如靶的前表面,中心区或靶包装中的孔中。
二、惯性约束惯性约束是激发燃料点处等离子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惯性约束是通过使用固体或液体靶材料来实现的,在实验室条件下,靶材料通常是一个小球,被放置在合金化屏蔽器(Hohlraum)中,而把这个小球称为燃料点。
合金化屏蔽器是一个由高反射的金属制成的桶形外壳,可以在内部承载激光束并使其形成一个类似于球的小时空间,最终使激光聚焦在小球上。
在实验中,当高功率激光束聚焦于具有足够密度的小球表面时,将形成充满惯性能量的高能量等离子体。
燃料点处等离子体中的氢同位素为聚变反应提供了必要的能量,使氢同位素的核融合反应应该在其间发生。
三、燃料点的选择在实验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燃料点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通常最常用的是氘氢混合物D-T作为燃料点。
D-T的熔点温度约为18 K,比其它氢同位素低,这让它在低温物理方面也可以应用到各个方面。
此外,D-T的聚变反应需要的压力和温度也比其它氢同位素较低,比较容易掌控。
而D-T的核融合反应产生的能量是氢和氦核的总能量产量的4倍左右,这就使得它成为聚变反应的首选燃料点。
四、设备调节与控制在进行实验研究时,设备调节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激光、靶和合金化屏蔽器的控制。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应用基础及前沿物理研修班研修手册说明书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应用基础及前沿物理研修班研修手册主办单位: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协办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2023年9月北京为促使我院和国内相关领域青年研究人员尽快熟悉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中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方法,提升ICF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国内ICF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协办单位:中物院八所、九所、研究生院)拟于2023年9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应用基础及前沿物理”研修班,主要介绍惯性约束聚变重要物理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1. 研修时间及地点研修时间:2023年9月15-17日全天报道时间:9月14日下午14:00-17:009月15日早上 7:40-8:20研修及报到地点: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一层第一会议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9号楼2. 用餐地点(9月15-17日提供午餐及晚餐)午餐&晚餐地点: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负一层食堂3. 交通路线出租车: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预计行驶50分钟,费用约120元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预计行驶120分钟,费用约300元 3)北京火车站:预计行驶70分钟,费用约90元4)北京西站:预计行驶60分钟,费用约70元5)北京南站:预计行驶80分钟,费用约110元公交/地铁: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都机场线换乘地铁13号线至清河站,乘坐495路公交车于东北旺西路北口下车,步行400米即可到达中心。
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换乘地铁19号线至草桥站,换乘地铁10号线至知春路站,换乘地铁13号线至清河站,乘坐495路公交车于东北旺西路北口下车,步行400米即可到达中心。
3)北京火车站:地铁2号线至西直门站,换乘地铁13号线至清河站,乘坐495路公交车于东北旺西路北口下车,步行400米即可到达中心。
对惯性约束聚变中驱动器的研究
ICF激光驱动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激励源:提供电能用于转换成激光的能量2:激光工作介质:3::全反射镜和部分反射镜4:光学谐振强5:光泵浦源不同的激光器的工作介质都不相同。
1:红宝石激光器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激光器,其工作介质是销量的铬离子代替铝离子镶嵌在三氧化二铝的红宝石晶体中2:氩离子激光器是惰性气体激光器的典型代。
它的激发主要靠电子碰撞激发,工作介质主要是氩离子。
3:N2分子激光器是以典型的短波长气体分子激光器。
工作介质主要是氮分子。
4:He-Ne激光器是放电激励的气体激光器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使用组广泛的激光器之一。
工作介质主要是氦原子和氖原子。
5:掺三价钕离子的激光器时使用很广泛的激光器。
已实现运转的的掺三价钕离子的晶体达到140多种,其中发展成熟的有钕玻璃、掺钕氟化钇锂。
目前认为有前途的晶体有掺钕掺钕钒酸钇和五磷酸钕等。
6: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工作介质是在蓝宝石中掺入少量的三价钛离子代替其中的铝离子而形成的。
7: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工作介质一般有氮气、氦气和二氧化碳三者按照适当的比例组成。
激光放的实现过程:下面对红宝石激光器的放大过程作简要叙述如图所示为铬离子在激光放大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简要的能级图。
首先作为任何一种介质,在基态的电子数比在激发态的电子数多好几个数量级。
而对于一束光照射过来时如果基态的电子吸收了光子而跃迁到激发态时,叫受激吸收。
而相反的过程,当受到外界辐射场的照射而由激发态跃迁到低能级的过程叫做受激辐射。
对于一束光照射过来时,在基态的电子产生的受激吸收与在激发态产生的受激辐射的效果是相同的。
因为基态的电子多,所以一般情况下受激吸收都要大于受激辐射,即光的强度的减弱的。
当光辐射红宝石棒时,基态1的铬离子宽普吸收跃迁到激发态2和激发态3,将基态粒子大量激发到高能级的做法叫做抽送,或者叫做泵浦。
这里的辐照光就是光泵浦源,一般是强度较大的闪光灯。
激发态2和激发态3的能级寿命很短,在纳秒数量级。
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 G 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1期: 1571 ~ 1583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进展江少恩*, 丁永坤, 缪文勇, 刘慎业, 郑志坚, 张保汉, 张继彦, 黄天晅, 李三伟, 陈家斌, 蒋小华, 易荣清, 杨国洪, 杨家敏, 胡昕, 曹柱荣, 黄翼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绵阳 621900 * E-mail: jiangshn@收稿日期: 2009-03-15; 接受日期: 2009-08-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10775120)资助项目摘要 介绍国内自2000年以来的激光惯性聚变(inertial confmement fusion, ICF)实验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为神光Ⅱ激光装置上的实验, 也对刚建成不久的神光III 原型装置上的实验作简要介绍. 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多项的物理实验研究, 进行了系列综合和分解实验, 获得的主要实验技术指标为: 黑腔峰值辐射温度超过二百万度; 辐射驱动DT 聚变中子产额达108和辐射驱动压缩DD 燃料密度超过10倍液氘密度; 辐射不透明的样品温度接近100 eV. 在神光II 装置上得到这些结果表明国内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随着神光III 原型装置建造的完成, 2007年在该装置上进行了首轮物理实验, 开展了黑腔物理和辐射内爆物理实验, 首轮实验的成功说明神光Ⅲ原型装置已具备实验能力.关键词激光聚变 神光II 激光装置 神光III 原型装置 激光惯性聚变(ICF)在地球上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 将可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经济、安全的能源. 惯性约束聚变(ICF)是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很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它是通过内爆对热核燃料进行压缩, 使其达到高温高密度, 在内爆运动过程中惯性约束下实验热核点火和燃烧, 从而获取聚变能的方法. 激光聚变是用激光作为驱动源的. ICF 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无论对国民经济、 军事应用, 还是对于基础研究探索都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ICF 早已成为当代重大而难度大的国际高科技研究课题, 为了演示点火和聚变燃烧, 世界各地都在进行兆焦耳激光器拍瓦激光器高重复率能量驱动器的运转和建造, 美国于2009年建成国家点火装置(NIF)[1], 法国正在加紧建造兆焦激光装置(LMJ)[2].ICF 的基本思想是: 利用激光或离子束作驱动源,脉冲式地提供高强度能量,均匀地作用于装填氘氚(DT)燃料的微型球状靶丸外壳表面, 形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 利用反冲压力, 使靶外壳极快地向心运动, 压缩氘氚主燃料层到每立方厘米的几百克质量的极高密度, 并使局部氘氚区域形成高温高密度热斑, 达到点火条件(离子温度Ti>5 keV, 燃料的面密度ρR hs > 0.3 g/cm 2), 驱动脉冲宽度为纳秒级, 在高温高密度热核燃料来不及飞散之前, 进行充分热核燃烧, 放出大量聚变能. 采用激光产生的惯性约束聚变称为激光聚变. 利用激光产生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需要的能流和压强可采用两种途径(见图1). 在直接驱动中, 多束激光束直接均匀辐照含有热核燃料的聚变靶丸, 激光能量被靶丸外层低密度的冕区中的电子吸收, 电子热传导将能量输运到靶壳的高密度区, 驱动烧江少恩等: 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进展1572图1 ICF 利用直接驱动(a)或间接驱动(b)产生高烧蚀压驱动内爆蚀并产生内爆(图1(a)). 在间接驱动中, 激光能量被围绕靶丸的黑腔壁高Z 物质吸收并部分转换成X 光能量, 并被约束在黑腔内, 然后X 光被燃料的靶丸吸收, 产生烧蚀压力, 驱动内爆(见图1(b)).我国先后建造了神光Ⅰ, Ⅱ和Ⅲ原型激光装置. 在2000年建成的神光Ⅱ装置具有8束三倍频激光输出, 在物理实验中可以保证2 kJ/1 ns 激光注入黑腔[3]. 2005年在神光Ⅱ上又建成了第9束激光束, 用于背光照相. 第9路激光的输出能力为: 二倍频能量1500 J, 脉宽1~2 ns, 蝇眼透镜束匀化; 三倍频能量1200 J, 脉宽1~2 ns, 蝇眼透镜束匀化; 三倍频, 能量300~ 1200 J, 脉宽0.2~1.0 ns. 2006年基本完成了神光III 原型的建设, 8束三倍频激光输出能力为~10 kJ/1 ns. ICF 包括: 粒子束驱动、激光驱动、Z-pinch 等,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以激光驱动的ICF, 因此, 文后的激光聚变和ICF 的内涵相同. 由于点火需要兆焦耳级的激光装置, 所以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等这样的装置主要用来进行物理分解实验研究. 因为激光聚变属于高能密度物理领域, 点火燃烧极其复杂和综合的物理过程, 因此分解实验十分必要.激光间接驱动ICF 可分为两大过程: (ⅰ) 激光-X 光转换过程, 即激光由入射孔注入黑腔产生辐射场的过程, 这是黑腔物理研究的内容; (ii) 内爆压缩和聚变点火燃烧过程, 即辐射场驱动内爆使得聚变燃料达到点火和传播燃烧所需的温度与密度条件的过程, 这是内爆物理研究的内容. 与黑腔物理相关的内容有: 黑腔辐射温度以及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 与内爆物理相关的内容包括: 内爆压缩的对称性、中子产额、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等; 此外, 对ICF 的研究需要了解材料的状态参数: 高压状态方程(EOS)和辐射不透明度(Opacity). 于是这些就构成了间接驱动ICF 的分解实验内容.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两个激光装置上实验研究的主要进展.1 神光Ⅱ装置上的物理实验2000年神光Ⅱ激光装置建造完成以后, 就作为国内“十五”期间最主要的激光聚变实验的研究装置. 依据引言中的介绍, 在神光Ⅱ装置上, 开展了许多分解实验研究: (ⅰ) 黑腔辐射温度, (ⅱ) 内爆物理, (ⅲ) 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 (ⅳ) 辐射不透明度, (ⅴ) 辐射驱动冲击波. 对于神光II 装置上的主要诊断系统的介绍见文献[4].1.1 黑腔辐射温度在间接驱动ICF 中, 首先将驱动源能量转换为软X 光能量,由后者再去驱动靶丸内爆(故又称为辐射驱动). 间接驱动方式通常需要由“黑腔靶”(hohlraum)加以实现. 黑腔靶是一个由高Z 元素(常用金)构成的中空腔体, 形状多为柱形或球形, 并有一些孔, 让驱动源束进入腔内, 聚变靶丸置于黑腔的中央. 如果驱动源是激光, 这些激光束将辐照黑腔的内壁,在那里激光能量被吸收, 并大部分转换为X 射线, 然后经过输运将辐射传至内爆区, 从而驱动中心的靶丸内爆. 间接驱动的优点在于: 可以降低激光束均匀性和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要求.在黑腔物理实验中, 研究激光与腔内等离子体 相互作用、腔内的辐射温度. 在神光Ⅱ三倍频8束激 光装置上, 探索产生各种高温辐射源的方法和途径. 腔靶一般采用两端开激光注入孔的圆柱体, 腔的轴 向沿南北方向. 8束激光分成两组南北各4束, 南北4 束激光为夹角45°的四棱锥结构, 同时分别穿过两个Φ 380 µm 微米小孔, 将总2000 J 三倍频激光注入黑腔靶. 下文中除特别指明外, 激光注入条件与此相同.辐射温度是黑腔靶最重要的特征参量, 因此, 黑 腔物理实验应着重关注辐射温度. 在神光Ⅱ三倍频8 束准方波激光条件打靶下, 改变腔靶尺寸和激光能 量等实验参数, 获得了3种典型的黑腔靶辐射温度(T r )的时间变化曲线, 图2给出了这3种黑腔即小腔 (small)、内爆(implosion)和输运(transport)腔的辐射温 度波形曲线[5,6], 其中高温小腔(Φ 600×500 µm)的辐 射温度可达190 eV; 辐射驱动内爆的黑腔尺寸为Φ 800 µm(直径)×L 1350 µm(长度)、辐射输运黑腔尺寸为Φ 800 µm (直径)×L 1600 µm (长度). 内爆黑腔的辐射中国科学 G 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1期1573图2 几种典型黑腔的辐射温度波形曲线温度一般为170 eV , 输运腔的辐射温度通常为160 eV .1.2 内爆物理内爆物理是ICF 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为综合的 物理实验. 内爆物理研究内容包括内爆压缩与压缩 对称性、中子产额.1.2.1 内爆压缩与压缩对称性改变黑腔的长度, 能够得到不同大尺度二维不 均匀的辐射场, 利用已建立的内爆变形诊断技术(X 光分幅相机和二维单能成像系统), 研究非球对称内 爆变形, 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测量定性上符合, 为开 展更复杂轴对称压缩变形实验奠定了基础.在柱对称黑腔中, 由于有限数量的激光光斑源 和激光入射口, 使得黑腔内部辐射场存在不对称的 因素. 需要研究在何种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均匀的压 缩以及靶球压缩变形与辐射不均匀性的关系, 在轴对称假设下, 黑腔辐射场与黑腔长度相关联(见图3). 在激光入射的早期, 由于光斑发射X 光靠近靶球赤 道面, 使得其辐照温度高于两极的温度, 随着光斑的 运动, 两极感受到的辐射增强, 其温度高于赤道面上的温度, Φ 800 µm ×L1350 µm 的黑腔就会在靶球表面产生这样特点的辐射场, 内爆靶球压缩接近球形; 对 于短腔L =1200 µm, 赤道面上的温度始终高于两极的 温度, 在这样的辐射场作用下, 靶球压缩成香肠状; 对于长腔L =1600 µm 则相反, 两极的温度始终高于 赤道面上的温度, 靶球压缩成饼状.采用纵横比a /b (赤道方向尺寸与两极方向尺寸 之比)来表示靶丸压缩的对称性, 当a /b 接近1时, 认 为对称性较好. 改变黑腔长度, 用X 射线分幅相机(XFC)测量获得压缩变形结果如图4所示. 对于短腔 (L =1200 µm), 变形因子a /b 约0.6; 对于长腔(L =1600 µm), 变形因子a /b 约1.4; 对于标准黑腔变形因子a /b 约 1. 结果表明: 当腔长为1350 µm 时, 压缩对称 性较好.通过对靶丸的压缩过程进行背光照相, 可以获 得具有一定精度的时间分辨靶球内爆背光图像, 以 便研究辐射驱动内爆的对称性问题和分析内爆推进 层运动过程, 并与数值模拟程序进行比对.基本靶结构和实验记录方式如图5所示, 图5中水平方向过背光靶和靶球中心连线即背光成像的主轴. 实验用靶由主靶和背光靶构成, 记录设备为X 射线分幅相机. 主靶的结构由柱腔和靶丸构成. 金柱腔: 直径φ 800 µm, 腔长L 有两种1350和1500 µm; 入射口: φ 380 µm; 双诊断口对穿: 330 µm×330 µm. 靶球: 直径φ 230 µm; 塑料球壳厚度为14和17 µm 两种; 充气: 纯D 2密度 1.8 mg/cm 3. 背光靶: 镀钯(Pd), 厚 度大于 3 µm. 8束激光从腔靶的两端注入孔分别注 入. 第9路激光能量1.5 kJ, 脉宽2 ns, 波长526.5 nm, 激光加列阵透镜后从斜45°法兰均匀辐照背光平面靶. 图6显示标准腔(Φ 800 µm×L 1350 µm)靶球(壳厚 14 µm)内爆压缩的背光图像. 图中所显示的数字为 记录的时刻. 由图6看出, 在标准腔的压缩对称性较 好. 图7显示长腔(Φ 800 µm×L 1500 µm)靶球(壳厚14赤道图3 辐射驱动内爆靶丸变形示意图(a) L = 1200 µm; (b) L = 1350 µm; (c) L = 1600 µm江少恩等: 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进展1574图4 辐射驱动内爆靶丸变形随腔长度的变化(a) a /b ≈0.6, L =1200 µm; (b) a /b ≈1, L =1350 µm;(c) a /b ≈2.2, L =1600 µm图5 内爆背光靶与实验记录示意图(轴向)图6 标准腔的内爆压缩分幅背光图像µm)内爆压缩的背光图像, 由于辐射驱动两极强于赤道, 故内爆靶球被压缩成为薄饼状, 背光照相很好地记录下了这一演变过程. 不过, 由于成像系统分辨有限、靶芯自发射干扰和背光源局部不均匀等不利因素图7 长腔的内爆压缩分幅背光图像的存在, 靶球内爆的高阶不对称性和内爆后期的内界面位置尺寸都无法从这些图像中获取.将分幅相机门控脉冲引出与激光脉冲比较, 使X 光信号与激光信号在时间上关联起来. 在图8中, 时间零点为主激光脉冲前沿半高宽时刻, 对应的数据点为制靶测量值. 该图给出了靶球(对应于图6)在标腔辐射驱动下, 内爆推进层内界面的运动轨迹, 并与Multi-1d 的模拟结果(实线)进行了比较. 在内爆加速阶段, 二者较为一致. 在内爆后期, 由于自发光等因素影响, 实验测量不确定度很大, 而且计算模型也较为粗糙, 所以两者的偏离也是可以预期的. 粗略估计靶球的内爆速度约为1.2×107 cm/s.图8 对应图6的靶球推进层运动轨迹中国科学 G 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1期1575图6和7为时间分幅的二维图像, 其优点可以反映压缩对称性二维信息, 缺点是时间不连续. 所以采用另外的测量设备来补充, 就是利用X 射线条纹相机来记录内爆时间连续的一维空间图像. 实验布局与图5类似, 不同的是第9路激光斜22.5°入射背光靶, 背光靶平面与水平面成22.5°夹角, 背光材料为Ag, 测量设备换成X 射线条纹相机.靶参数: 金柱腔: φ 800 µm×L 1350 µm; 入射口:φ 380 µm; 双诊断口: 350 µm×350 µm 方孔, 两诊断孔均贴3 µm 厚的CH 膜; 靶球: φ 260 µm, 壳层总厚度20 µm (PS, PV A 的厚度分配由制靶的实际情况、 根据保气等需要而定), 充气充纯DD 气体, 质量密度ρDD =1.8 mg/cm 3.实验中, 神光II 装置8束激光同时注入标准柱腔靶产生的X 光驱动位于柱腔中心的靶丸内爆, 第9路激光辐照Ag 盘靶产生的L 线(3d →2p)作为背光源对内爆靶丸进行透视照相. 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 图10是内爆靶丸壳层运动轨迹, 与图8用X 光分幅相机的结果相近. 对图10进行数据处理, 可以获得内爆靶丸的内爆速度约为1.0×107cm/s, 且靶丸壳层的运动是一个变加速度的加速过程, 不同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变化的, 很难用单一的速度描述靶丸的运动, 这里的内爆速度是一种平均速度.图9 X 光条纹相机获得内爆的连续图像1.2.2 中子产额对中子产额的测量分为两类: 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直接驱动主要以爆推靶的高中子产额为主, 采图10 由条纹图像获得内爆靶丸运动轨迹用的靶丸结构为: 靶丸由两层构成, 外层为玻璃球壳, 厚度1 µm, 球内冲压力为2×106 Pa 的DT 气体, 靶丸的直径为1200 µm. 激光参数为: 8(束)×100 J/100 ps/1ω 0. 得到最高中子产额为3×109/发[7,8].对于间接驱动, 靶型由柱腔内放置内爆靶丸构成. 为了产生高中子产额, 需要尽可能均匀和高温的黑腔辐射场, 即需要获得接近一维压缩的辐射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爆靶球的参数(如壳层的厚度). 为了获得柱对称方向较均匀的内爆靶球压缩, 一般认为黑腔直径和靶球直径比要大于3, 因此, 在兼顾辐射场均匀性和高辐射温度的条件下, 确定金柱黑腔的直径为Φ 800 µm, 靶球直径为200 µm. 由于黑腔的激光注入口和激光在腔壁上形成的光斑是影响黑腔内辐射场轴向均匀性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注入口固定的条件下, 改变黑腔的长度, 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的辐射场, 获得不同形状靶球压缩结果(见图3和4). 如前所述, 腔长为1350 µm 时, 内爆压缩接近球形. 同时中子产额测量也高于其他长度黑腔下内爆压缩的中子产额. 神光II 内爆物理实验中的“标准黑腔”尺寸为: Φ 800 µm×L 1350 µm, 也成为辐射驱动出中子实验的标准黑腔. 靶球由两层或三层构成, 球直径为Φ 200 µm, 内部充气为106 Pa 氘氚, 球壳为SiO 2层厚度2 µm 与不同厚度CH 层构成. 在假设其他靶球参数和辐射场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 只研究靶球壳厚对中子产额的影响, 所得到CH 的不同厚度下的中子产额Yn 变化见图11, 最高DT 中子产额超过108/发; 实验获得的DT 中子产额与CH 烧蚀层厚度变化关系主要趋势与数值模拟一致,江少恩等: 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进展1576图11 DT中子产额随CH厚度的变化但数值模拟值偏高, 峰值位置也有差别. 可以看出, 中子产额随CH厚度的增加而下降.1.3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在内爆过程中, 壳层加速阶段时的烧蚀面以及减速阶段推进层和芯部燃料界面上, 密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的方向是相反的, 因而瑞利泰勒不稳定性(Rayleigh-Taylor, R-T不稳定性)是不稳定的, 其他还有, 冲击波压缩产生的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 剪切流产生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 不稳定性初始扰动来源于靶丸表面的微小起伏和靶丸辐照的不均匀和不完全对称. 扰动的发展会造成球壳变形直至破裂, 短波长扰动的增长会引起相对较冷的推进层与热核燃料的混合, 影响燃料的高压缩、降低热斑温度, 从而导致内爆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完全失败.对R-T不稳定性, 进行了侧向背光(side-on radi-ography)和面向背光(face-on radiography)照相测量. 在侧向背光研究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中, 可以对样品加速度和样品表面扰动形貌二维图像进行观测. 在面向背光实验中, 可以获得R-T不稳定性的增长率.在测向背光实验中[9], 实验排布方式见图12. 神光II的第9束激光与水平成45°角照射背光靶(图12); 腔靶轴线南北向, 南北各4束激光注入柱形腔靶, 柱腔中部开孔放置样品, 样品法线与诊断系统观测方向垂直. 图12中XSC和XFC分别表示为X射线条纹相机和X射线分幅相机.样品结构如图13所示, 样品材料: CH掺Br, 掺图12 侧向背光照相实验示意图(轴向图)图13 调制样品结构示意图Br原子比2%; 表面初始扰动为一维正弦调制. 调制波长λ为103.0 µm; 调制幅度(a0)为11 µm; 平台厚度d为25.0 µm. 调制波长λ为51.0 µm; 调制幅度(a0)为2 µm; 平台厚度d为31.0 µm. 背光靶为Cu.侧向背光照相实验中获得的样品二维形貌分幅图像如图14所示, 其中图14(a)中样品扰动波长为51 µm、初始扰动正弦振幅(a0)为2 µm、样品平台厚度为31 µm, 图14(b)中样品扰动波长为103 µm、初始正弦振幅(a0)为11 µm、样品平台厚度为25 µm. 成像针孔直径为8 µm, 成像放大倍率为19倍, 滤片有2 µm厚的铝膜和20 µm厚的铍膜. 图14中, 画幅时序均是从上到下、再从左往右, 相邻画幅像时间相差65ps, 每幅曝光时间约60 ps.图14中, 烧蚀面朝下, X光是从下往上辐照烧蚀样品的. 对于扰动波长51 µm、初始扰动正弦振幅(a0) 2 µm的情况, 图14(a)显示了基本看不出烧蚀面扰动到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出烧蚀面扰动二维形貌图像的过程, 其中相邻微带首尾画幅时间相差约310 ps.而对于扰动波长103 µm、初始扰动正弦振幅(a0) 11 µm、最薄处厚度25 µm样品的情况, 图14(b)显示了烧蚀面扰动馈通(feed-through)到后界面及其后的变化过程情况, 其中图14(b)所示左边微带与中间微带首尾画幅时间相差约500 ps、中间微带与右边微带首尾画幅时间相差约120 ps, 由于测量时触发晃动的影响, 没有观察到烧蚀面扰动馈通到样品后界面之中国科学 G 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1期1577图14 侧向背光照相的R-T 不稳定性增长过程多分幅图像(a) 扰动波长51 µm; (b) 扰动波长103 µm前的增长图像, 并且由于初始扰动较大(扰动振幅11 µm 、峰谷厚度差达22 µm)、而样品厚度又偏小(仅25 µm), 因此, 烧蚀面扰动因流体力学不稳定性而增长并馈通到后界面之后, 尖刺(spike)迅速将样品“刺穿”、形成后面两条微带上的射流状图样. 正是由于103 µm 样品较早被“刺穿”、破裂、形成分离的单个射流状“尖刺”, 才未显示出图14(a)可以看出的垂直于观测方向的二维效应(样品在图中显示出的、后期在水平方向的、偏离平整的弯曲变形).面向背光照相研究R-T 不稳定性实验用靶以及实验排布见看图15, 背光靶及样品法线沿东西方向放置, 神光II 第9束激光与水平成45°角照射背光靶; 腔靶轴线南北向, 南北各4束激光注入图15所示腔靶[10]. 样品: CH 掺Br (3%), λ=75 µm; a 0=0.35 µm; d =33 µm. 实验得到的图像见图16, 获得增长因子大小在10~20之间.图15 面向实验用靶及排布示意图(顶视图)1.4 辐射不透明度高温等离子体物理有两个最基本的物态参数,图16 面向背光照相R-T 不稳定性增长过程一个是辐射不透明度, 另一个是状态方程. 辐射不透明度决定物质的辐射性质, 主要研究辐射吸收与物质类型及其温度密度的关系; 状态方程决定物质的力学性质, 主要研究压力与物质类型及其温度密度的关系.针对神光II 激光能量为2.5 kJ 的条件, 提出了新的辐射不透明度实验靶设计[11~13], 实验表明该靶型可以产生干净的辐射场, 样品温度接近100 eV, 而美国Nova 实验用15 kJ 只获得58 eV.根据辐射输运实验的一些结果和理论分析, 设计了新的不透明度测量的靶型(见图17), 这种靶型的优点在于: (ⅰ) 辐射在泡沫中超声速传播和高效率输运, 加热产生高温样品; (ⅱ) 泡沫阻止散射激光和腔等离子体的影响, 避免样品直接受到激光或散射激光的辐照, 形成高温低密度冕区等离子体从而偏离LTE(局域热动平衡)状态; (ⅲ) 采用CH/Al/CH“夹心饼”结构, 一方面限制样品在真空界面膨胀形成较大的温度密度梯度, 另一方面限制样品从横向边界传入稀疏波引起横向不均匀性, 从而保证样品均匀江少恩等: 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进展1578图17 不透明度的实验靶型和实验布局性[12]. 实验靶参数如下.腔靶参数: Au 材料, 尺寸为φ700 µm×2000 µm; 样品参数: Al 样品厚度(0.10±0.01) µm, 面积900 µm×170 µm; CH 覆盖层厚度0.5 µm, 面积1000 µm×380 µm; 泡沫阻挡层参数: φ780 µm×200 µm; 背光靶参数: 金丝(端面镀厚度为10 µm 的CsI), 截面尺寸60 µm×200 µm, 长度1200 µm, 表面覆盖50 µm 的CH 材料. 实验中的主要诊断设备为一台PET 晶体谱仪, 用于Al 吸收谱测量. 实验中的激光参数为: 8束主激光, 三倍频, 脉宽1.0 ns, 每路能量260.0 J; 第9束激光: 从东上45°入射; 三倍频, 脉宽130.0 ps, 能量130.0 J, 聚焦打靶. 图18为Al 的吸收谱的实验曲线, 图18中实线为实验结果, 虚线为辐射不透明度程序计算的曲线, 由图知道, Al 样品的电子温度可达95 eV.图18 Al 等离子体辐射吸收谱1.5 辐射驱动冲击波对冲击波的测量可以研究物质的状态方程(EOS). 利用激光能量产生高压冲击波主要有两种方式: 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 直接驱动方式是激光经束匀滑后直接辐照到靶平面表面, 在靶中产生高强度的平面冲击波; 间接驱动(也称辐射驱动)方式是将激光首先辐照到一个高Z 介质构成的黑腔内, 腔壁吸收激光能量并产生X 光, 来驱动样品产生冲击波.当冲击波通过样品后界面时, 由于后界面温度升高发射可见光、紫外光, 利用不同厚度的样品介质测量冲击波发光的时空图像可得到冲击波速度, 测量冲击波一般采用光学条纹相机加成像系统组成.与直接驱动相比, 间接驱动的冲击波有两个优点: (ⅰ) 辐射烧蚀的深度更大, 产生的冲击波压力更高; (ⅱ) 间接驱动中, 腔壁对X 射线的约束和多次吸收与再发射, 在腔内逐渐形成比较均匀分布的辐射场, 从而能产生平面性更好的冲击波. 另外间接驱动产生的冲击波速度与辐射温度密切相关, 因此, 可以利用冲击波速度来测量辐射场的辐射温度. 但是, 由于激光产生的杂散光比冲击波发光信号高得多(一亿倍以上), 因此, 对辐射驱动的冲击波测量而言, 对杂散光的屏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是否成功.实验用靶示意图如图19所示. 腔壁材料为35 µm 厚的金, 腔为长1700 µm 、直径为800 µm 的柱腔, 比神光Ⅱ常用的内爆腔长300 µm, 不仅可以提高冲击波的平面性, 还能降低样品的预热效应. 腔两端的激光注入孔(LEH)直径为420 µm, 在柱腔中部开460 µm×400 µm 的长方形诊断孔作为驱动样品的辐射源,长方孔上放置台阶样品, 为确保CH 样品在冲击波卸载前不出现漏光, 还在CH 材料外侧镀了0.25 µm 厚的Al. 为避免杂散光照射到冲击波样品上而进入光学条纹相机的视场范围进而给测量带来干扰, 在柱腔的激光注入孔两端加有屏蔽片, 同时在样品周围加装了一个锥形屏蔽筒(图19). 在屏蔽锥后端安装光学条纹相机和成像系统测量冲击波发光信号, 波长范围为352~525 nm. 这样在样品周围增加了一个长长的屏蔽锥筒, 诊断上改进了成像系统、在光学条纹相机前放置了一片三倍频光和二倍频光全反镜, 从而提高了信噪比, 获得了清晰的辐射驱动冲击波图像[14].。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基本原理和点火装置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基本原理和点火装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粟敬钦1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基本原理聚变反应是指由较轻原子核聚合生成较重原子核,并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聚变放能的实质是把质量转换为能量。
聚变反应要求原子核有足够的动能克服静电排斥力。
聚变点火,是指当聚变放能大于驱动能量,热核系统温度自持地急剧上升并引发急剧放能的现象。
所谓燃烧,是热核系统点火后维持高温并持续放能的现象。
热核系统只有充分燃烧,才能获得高能量增益。
聚变反应能释放巨大的能量,实现可控的聚变反应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
聚变点火和燃烧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才能实现,而且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自然界中这样的热核反应只在恒星内部,由于恒星巨大的质量,通过万有引力约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使聚变反应持续地进行下去。
在地球上要创造聚变的条件,主要采用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两种不同途径。
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以下简称ICF)是利用激光或激光产生的X射线作驱动源,均匀地加热装填氘氚(DT)燃料的微型球状靶丸外壳表面,形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并向外喷射,产生反冲压力,快速地向内压缩靶丸未加热的部分,使DT主燃料层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几百克质量,并在DT燃料芯部形成高温高密度热斑,点燃聚变反应。
燃烧从中心向外迅速地在被压缩的主燃料层中传播,靶丸自身的惯性约束高温高密度燃烧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充分的燃烧后,放出大量聚变能,获得能量增益。
这就是ICF的中心点火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靶丸加热、内爆压缩、聚变点火及聚变燃烧,如图1所示。
图1 惯性约束核聚变各阶段示意图1960年激光器问世不久,前苏联的科学家Basov和我国科学家王淦昌等就各自独立提出利用激光实现实验室聚变反应的建议。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激光技术的进步,ICF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正在向点火目标迈进。
美国美国劳伦斯里弗摩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于2014 年完成了高熵压缩的内爆实验,氘氚聚变中子产额接近1016,首次在实验室内实现了α 粒子自加热,核反应放能超过了聚变燃料的吸能,标志着聚变点火研究首次走到了“悬崖”底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1960 年激光问世不久,原苏联的巴索夫院士和我国王淦昌院士就分别独立提出了用强激光引发 核聚变反应的原始概念设想。从那时算起,激光核聚变物理研究与高功率激光驱动器技术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至今已有 40 年的历史。
激光 ICF 研究发展有三方面的目标。 首先,激光 ICF 的长远目标是解决人类干净的能源需求。它的优势之一是激光驱动器可以在空 间布局上与核聚变反应堆分开,这一特点使得将来的电站反应堆工程设计更为简便、合理。 在磁约束聚变能(MFE)方面,世界上一些国家正在酝酿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 而在惯性约束聚变能(IFE)方面,正在建造并预计在 2008 年全面建成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总 投入经费将达到 35 亿美元。此后 10 年左右,即 2019 年,美国将选定用哪种技术途径(IFE,还是 MFE) 来建造热核聚变示范反应堆。 第二方面,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科学技术发展重要的特点是有中期军事应用。世界上有核国家都 极其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三方面,激光核聚变是目前人类在实验室创造只有恒星内部才能存在的高温、高压、高密度 物质状态的唯一手段。这方面工作的进展已经拓展出一个富有活力的崭新科学研究领域——“高能 密度物理”,重点是研究高能量密度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在这一重要的新研究领域中,人们可以 利用激光产生的类似天体的等离子体,利用实验室已有的诊断手段仔细研究超新星爆发,研究木星 的内核结构。人们可研究流体运动及边界相互作用,可以开展极端条件下的高压物理、凝聚态物理
图 2 令人鼓舞的金锥管加 CD 壳靶快点火原理示范实验结果
日本大阪大学 2002 年的实验,表明超热电子吸收了 40%。中子产额由 104 到 107,增加了三个数 量级。(热核反应区温度 800 万-1000 万度)
这两个成功的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国际 ICF 界研究快点火物理和相关 PW 激光技术的热情,增强 了信心。
2. 激光 ICF 的两种靶驱动方式
激光 ICF 靶驱动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直接驱动方式要求驱动激光在 4π立 体角内对称、均匀(靶壳表面激光辐照强度涨落≤1%rms)、同步(各束激光时间同步精度≤10ps)辐照 球形靶丸。为了实现燃料的相对低温,高致密度预压缩,驱动器输出的每一束激光脉冲形状需要做 特定高动态范围的精密修整或整形。整形后的各束激光脉冲形状在激光能量高倍率放大后仍必需保 持高水平的相对一致性。这一高难度的技术需求归结为对驱动器的精密化功率平衡指标要求。另外 一条精密化激光定点打靶精度指标(激光在指定靶位置的落点精度≤20μm rms),进一步控制了各束 激光在靶丸上的正确落点叠加辐照均匀性。这一指标对于直接驱动方式的成功运作也起到十分重要 的作用。
第二种靶驱动方式是间接驱动。在这种运作方式中驱动器全部激光束等分为两大组,分别相对 穿入毫米尺度金园柱空腔靶两端中心的两个小孔中,把激光能量对称沉积在园柱内壁上,以 90%以 上的效率转换成软 X 光,用均匀辐照的软 X 光驱动置于腔中心的热核燃料靶丸,实现热核燃烧。间 接驱动方式解决了靶的均匀辐照问题,但对驱动激光光束的光学质量(可聚焦能力)、穿孔能力、精 密化激光定点打靶能力和脉冲精密整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三、预压缩激光驱动器技术进展
1. 以“国家点火装置”为代表的激光驱动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80 年代末,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开始酝酿大型激光 ICF 装置,希望通过中 心点火途径实现高增益热核点火燃烧。这一设想逐步发展成为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工程。NIF 将 耗资 34.5 亿美元,于 2008 年建成投入运行,是 LLNL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建设项目,也是世界上有
其中 ni 为热核燃料离子数密度;τ为惯性维持该数密度的时间间隔;ρm 为被压缩的低温热核 燃料质密度;r 为预压缩到高质密度燃料小球的半径。
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中劳森判据条件要求驱动激光或由激光转换成的软 X 光,以高时间同步精度, 均匀、对称地辐照热核燃料球靶的外包壳层,利用等离子对称外喷所产生的向心驱动压力把核燃料 对称向心压缩到费米简并状态 1/3 左右的数密度。这样,在向心压缩达到压力平衡的惯性迟滞时间 间隔内可满足劳森判据条件。
J.Nuckolls(1972)
M.Tabak(1994)
a) 体点火 内能Em>1MJ
EL>10MJ
b) 中心点火 Em=0.039MJ
Eh=0.12MJ EL~1MJ
c) 快点火 Em=0.039MJ
Eh=0.002MJ EL~0.3-0.4MJ
图 1 三种热核燃烧点火方式
3. 三种热核燃烧点火方式 激光 ICF 研究初期的靶物理方案设计是把劳森判据条件与燃料等离子体高温条件在时间上捆绑
2001 年,英国卢瑟福实验室的 P.Norreys 与日本大阪大学 R.P.Kodama 等合作[5],在日本大阪 大学 Gekko-Ⅻ激光装置上利用金锥管导引百 TW 点火脉冲从实验上演示了快点火物理原理。2002 年 的实验[6](见图 2)把点火脉冲能量提升至近 1PW,获得超热电子吸收 40%,热核燃料区温度 8 百万至 1 千万度,中子产额由 104 增加到 107 的好结果。
研究。可以开展高密度等离子体性质的研究,开展其辐射行为的研究,提供非相干辐射探 针。激光产生的高温高密度及等离子体本身就是一个强 X 光和粒子辐射源,它在解决若 干重要的基本物理和应用物理问题中可能会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ICF 聚变物理目标及对激光驱动器的技术需求
1. 激光 ICF 的工作模式
最易实现的核聚变反应为:
然而,快点火设计对激光驱动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新要求。这包括了高能量输出的 (10-100kJ)拍瓦(1015W,PW)激光点火驱动器技术的发展;高信噪比(106-108)激光点火脉冲技术的实 现;百皮秒级激光打通道技术研究;点火激光脉冲与预压缩激光脉冲的高精度时间同步(10-20ps) 技术的实现等。
表 1 NIF 1/50 光束达标的重大进展
输出激光波长
单束输出能量
脉宽
输出能密度
输出功率密度
1053nm(1ω0) 525nm(2ω0) 351nm(3ω0)
26.5kJ 11.4kJ 10.4kJ
(?) (4ns) (4ns)
16.6J/cm2 7.1J/cm2 6.5J/cm2
? 1.72GW/cm2 1.63GW/cm2
6
第五届全国光子学大会会议论文集 第一分册:特约报告
史以来最庞大的系统光学科学工程。NIF 将由 192 束通光口径为 400mm×400mm 的 192 束激光束组成, 实现总激光输出 1.8MJ(脉宽 3-10ns),设计聚变增益 10-100 倍。NIF 的 1/50,即 2 束×2 束的一组 激光已于 2002 年底超额完成预定设计指标,并于 2003 年投入试运行打靶[7]。表 1 给出已达标的每 一单束激光输出的技术参数指标。
这一新概念大幅度降低了对激光驱动器的能量需求。理论粗估表明[2,3]利用中心点火概念设计, 1~2MJ 的激光能量输入可获得 10-100 倍热核燃烧释放的能量增益。然而,为了实现中心局部区域 温度升至 5 千万至 1 亿度,所消耗的激光能量要比燃料预压缩需求的激光能量大约三倍,这是很不 合算的。
1994 年,M.Tabak[5]提出了最新概念,用超强激光产生合适能量的超热电子或质子,使预压缩 燃料边缘的局部区域升温,从而实现燃料点火(见图 1c)。按照这一方案设计,用于点火及为有效点 火需要在等离子体冕区打出通道的激光功率很高,但其能量仅为预压缩能量的 1/20 左右[3]。这意味 着,实现激光 ICF 增益所需的总激光能量可以下降到中心点火所需能量的约 1/4,是非常吸引人的。
法国预定于 2010 年建成与美国 NIF 规模相当的激光 ICF 点火装置 LMJ。LMJ 在工程设计中采取 了若干与 NIF 不同的技术路线,但在大的布局方面与 NIF 相似。
此外,日本 FIREX Ⅱ期,我国神光Ⅲ,俄罗斯都在激光 ICF 预压缩领域投入了相当的力量。 在大型或超大型 ICF 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发展中各国主要实验室相继走上了大口径激光输出,多 程放大,高效三倍频或二倍频,前端光纤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技术集成发展道路,其光学技术要 求已经十分逼近当代光学研究技术水平的物理极限。 2. 我国神光系列激光驱动器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神光系列装置工程研制基本参数列于表 2。 建于 80 年代中期的神光 I 装置把国内尝试性的高功率激光搭建实验平台第一次转变成可以做 ICF 初级单元实验的激光驱动器。而 90 年代末,神光Ⅱ的工程研制[8,9]使我国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激 光、光学技术能力和水平实现了质的跨越提升。神光Ⅱ的工作涵盖了高功率激光技术总体和单元的 各个方面。主要有, 1) 获得了高平均激光通量密度的激光驱动器输出能力。神光Ⅱ的工作使我国驱动器激光通量密度 达到国际水平,并从根本上找到了安全提高驱动器总能量或功率输出能力的技术途径,成功解 决了驱动器工作物质严重损坏的问题。 2) 神光Ⅱ的激光品质大幅度提高,标志激光器总体光学质量的可聚焦能力提高十倍以上。激光穿 孔能力大幅度提升,满足了高水平间接驱动物理实验需求。 3) 使我国驱动器开始具备三倍频能力,并实现了三倍频综合技术能力的全面突破。 4) 实现了国际高水平的激光快速瞄准及高精度定点打靶能力。 5) 实现了激光脉冲初步整形和精密化功率平衡的能力。 6) 研制成功我国特有的高难度无开关双程主放大器,并在国际上首次打靶运行成功。
2 D1 + 3 T1 →4 He2 (3.5Mev)+1n 0 (14.1Me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式中 D 为氘;T 为氚;He 为氦核,即α粒子;n 为中子。为实现可持续的惯性热核聚变燃烧, 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4
第五届全国光子学大会会议论文集 第一分册:特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