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和理性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们将概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背景了解。

我们将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保障水平不足、制度设计不合理、资金筹措困难等。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农保)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目前,我国农保已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广大农村居民基本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的保障。

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使得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农保的管理服务也更加便捷高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然而,在取得显著成绩的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农保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尽管制度已全覆盖,但参保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年轻农民的参保意识相对较弱。

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部分老年人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农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何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整体的保障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其现状及对策分析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农村居民建立的保障其养老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了两部分: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新农保是国家对农村居民实施的一种全额财政补贴政策,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是指由城乡居民个人和政府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制度,其目的是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保险保障。

尽管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不够广泛,很多农村地区并未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障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村居民在退休后依然无法得到充分的养老保障。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不够完善,很多农村居民由于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及时缴纳保险费,导致其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的风险。

二、对策分析针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应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逐步增加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确保农村居民得到充分保障。

应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和了解,促使其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制度。

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机制,并对困难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养老保险资助,以缓解其养老保障的压力。

三、结语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涉及到了我国数亿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障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1. 体制不完善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体制不完善。

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分散,以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这使得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低,制度建设面临许多挑战。

2. 资金来源单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个人缴费,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使得个人缴费意愿不高,而政府财政投入又面临着资源紧缺的问题,这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单一,缺乏长期可持续的保障。

3. 征缴管理不规范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农村养老保险的征缴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这不仅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同时也为了许多托辞辩解的行为。

二、对策分析1. 完善体制建设要想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要完善体制建设,制定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和机构。

2. 多元化资金来源为了解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比如可以引入企业参与,开发农村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等,从而扩大养老保险资金来源。

3. 规范征缴管理为了解决征缴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信息平台,实施网络化的征缴管理,从而提高征缴的效率和公正性。

4. 宣传教育提高意识为了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增强他们的保险意识。

5. 完善政策鼓励参保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退保、赔偿等制度,提高参保者的保障感和参与积极性。

结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限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1. 覆盖率低。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城镇的70%左右。

2. 补贴标准低。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发放标准相对于城镇养老保险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农村养老人口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3. 经济补贴不足。

农村养老保险主要依靠政府经济补贴,但由于资金紧张和地方财
政的压力,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不够,造成农民的缴费意愿低。

4. 保险制度不健全。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相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来说还不够完善,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5. 养老政策不够倾斜。

当前农村养老政策相对城市来说还不够倾斜,导致农村养老
人口的待遇低于城市的养老人口。

二、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1. 提高覆盖率。

应当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增加农村养老
保险的参保人数,提高覆盖率。

三、总结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善现状。

只有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标准,加大经济补贴
力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倾斜养老政策,才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高农村
老年人口的生活水平。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改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
状而努力。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备受关注。

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村老年人口和农民养老难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进行探析。

一、问题的存在1. 资金短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严重短缺。

据统计,全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不足2万亿元,与城镇职工基金规模相比严重不足。

2. 保障水平低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低,很多农民只能领取到微薄的养老金,无法满足正常生活所需。

3. 制度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政策设计和实施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参保门槛高、退休年龄提高等,难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4. 管理不规范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改善,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导致资金流失和浪费。

二、发展的路径针对现存的问题,需要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相关政策。

可以适当调整参保门槛和缴费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比例,确保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基本保障。

2.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完善资金来源和使用渠道,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充实和稳定。

3. 强化社会保险意识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知和参保意愿,促进农民自愿参保。

4. 推动多元化发展除了政府主导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外,还可以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将多元化发展与政府主导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5. 强化监管与管理政府部门应强化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切实保障资金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通过以上的发展路径,可以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亟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分析【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分析发现,随着农村养老人口增加趋势明显,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缺失,使得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老年人群体缺乏养老保障意识,导致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等。

为了解决问题,应从总结现状、明确发展方向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人口增加、保障制度缺失、保障水平低下、老年人群体、意识缺乏、影响因素、总结、发展方向、支持力度、政府。

1. 引言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分析在中国农村,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农村养老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备受争议,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

本文将围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展开分析,探讨农村养老人口增加趋势明显、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缺失、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相对低下、农村老年人群体缺乏养老保障意识以及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的因素。

通过对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可以为未来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并呼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是一个重要课题,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正文2.1 农村养老人口增加趋势明显农村养老人口增加趋势明显,是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地区的养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尤为突出。

这种趋势主要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生育率降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人口增加趋势明显还表现在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增长率上升等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加剧,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加,他们面临着独居、孤独、生活困难等问题,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1、历史沿革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地方领导自行组织的一些集资养老基金。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领导开始推出了一些试点农村老年保险制度。

2009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在2020年前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城镇养老保险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2、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地方领导集资养老保险;二是商业保险公司承包的商业养老保险。

其中,地方领导集资养老保险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养老保险形式,商业养老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就全国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参保人数超过1.8亿。

但是,就实际支付能力而言,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保障范围较窄,大部分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较短,缴费水平较低,基金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养老保险能力较为薄弱。

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1、运营亏损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依靠地方领导财政拨款和农民个人缴费两种方式融资。

但是,由于缴费人数相对城镇养老保险较少,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亏损问题严重,尤其是缴费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2、企业涉保比例较低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较广,但大部分参保人员认为农村养老保险缴费费用过高,存在缺陷,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引导和督促机制,导致农村企业涉保比例较低。

3、服务内容较少农村养老保险的服务内容较少,主要包括基本、一次性和医疗三个方面,而基本养老金的数额较低,甚至有的地区还未实现养老金的发放。

三、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对策分析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融资体系和资金安排针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营亏损问题,可以通过设立领导投入、自筹资金、社会捐赠和股权融资等方式补充农村养老保险基金。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乡村人口流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养老保险制度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权益、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机制。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仍然较为窄。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只有不到50%。

这意味着有大量的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

农村人口流失、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因素成为了影响覆盖率的主要原因。

其次,政策设计和运行机制也需要不断改进。

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政策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待遇水平较低、缴费标准不统一等。

同时,缴费和领取流程繁琐,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也限制了更多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要加强政策和制度的创新。

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更加注重覆盖面广、待遇相对较高、缴费标准统一的原则。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财政拨款,增加个人缴费补贴等方式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总量和可支配性,提高老年人的待遇水平。

其次,要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

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增强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同时,应该简化缴费和领取流程,提高农民参保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再次,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和运营。

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加强对基金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和城市住户等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财政拨款水平,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制度覆盖率低。

在我国农村地区,仅有部分老年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大部分农民还未能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

其次,养老保险制度资金不足。

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再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偏低。

与城市养老保险相比,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较低,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养老需求。

2.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增加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

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财政预算用于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基金的投入。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增加农民自愿参与养老保险的意愿和能力。

3.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加养老保险。

其次,可以减少参保门槛,简化手续,降低参保费用,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参加养老保险。

最后,可以鼓励农民通过集体参保的方式,增加保障的力度。

4.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逐步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确保每位参保农民能够获得足够的养老金。

其次,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允许农民享受一定的提前退休福利。

此外,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保险,为农民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问题也亟待解决。

首先,可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可以加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最新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分析。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作用逐渐削弱。

目前,我国农民虽然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其家庭养老功能已经明显弱化。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耕地逐年减少,农民作为生存依托的资源严重稀缺,导致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造成许多老年农民无法获得家庭的养老支持。

同时,由于农民收入提高缓慢,使农民的养老问题面临着既缺乏经济支撑,又缺乏家庭保障的困难。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左右。

农村人口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进程,靠传统的自力更生、家庭养老很难满足老年农民的生活需求。

(三)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下降。

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经营收入。

但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人均占有的耕地越来越少,同时受市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农民的土地收益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以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组织结构之下,农产品成本不断地增加。

这就导致了农业增产不增收,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不断降低,土地的保障功能弱化。

(四)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主要依靠农民个人交费,政府的责任和财政支持不足,农民获得的保障相对较低,不能切实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而且基金投资渠道单一,资金的收益率就被限制在了较低的水平。

同时绝大部分基金的管理、运营集中在县级,由于监管手段缺乏,难以防止基金违规,基金管理运营效率普遍偏低。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缺乏创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难度增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保基金管理并没有遵循征缴、管理、使用三权分离的原则,由于基金实行的是省、市、县三级管理,按比例分级使用,职责和义务不明确,约束机制不健全,基金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和理性思考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和理性思考
( 试行 ) ( 》 以下简 称《 行方 案》 , 试 ) 对农 村 养老 保 险的基 本 原
注: 表小本年保险会收入指农民个人 和集体补助的保 费收入。 不包 含 基金运营收益 ; 支付保险费总额指养老金支f , 括退保 金、 n 不包 继 承保证金、 丧葬金 以及社保机构提取的管理 费。20 0 2年前 的资料
段) 阶段性发展 高潮 ( 一 大约是 1 7 ) 9 年 一遭 受 冲击 ( 19 9 从 98 到 1 9年 职 能 划 转 阶 段 ) 9 9 一整 顿 规 范 ( 1 9年 到 20 从 9 9 02
石宏 王盎 (苏 学 文 院江 镇 2 l 伟, 江 大 人 学 ,苏 江 l3 2) 0
摘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年来致力探索的一种模式, 经过 1 0多年的实践。 取得 了一些成绩,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开展农村 社会 养老保 险的基本思路 、 基本原 则、 社会养 老保险定位 和定性 、 的角 色和责 任、 农村 政府 资金 的筹集和监管等 方面进行 了理性的 思考。 关键词 农村社会 养老 保险 ; ; 考 现状 思
维普资讯
安 徽农 业 科 学 。ora o A hi m .Si2O 。 (2 :9 1 92 6O Ju lf nu A n e.O6. 2 )57 —57 。08 3 4
责 任 编辑
陈娟
责 任 校对
张瑜
我 国农 村社会 养老保 险制度 的现 状分析 和理性思 考
多年来 , 农村养老保险实践徘徊不前的主要原 因有 : ①
对开 展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 的思想认 识不 统一 , 没有形 成全社
会的共识。特别是农村干部和农民短视 、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 稳以及传统的养老观念等, 对开展农村养老保险造成了极大 影响; ②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性质认识模糊, 缺乏有效的管 理监督, 人员超编, 经费无保障; ③工作操之过急 , 方法简单 , 片面追求结果, 某些地方出现强迫命令, 引起农民的反感误 解; 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 养老保 险制度 的核心问题就是基金充实问题。保值 、 增值措施不到位, 增 值率低 , 难以满足支付需求; ⑤资金来源不足。在农村社会 养老保 险制度中, 实行农 民个人缴一些 , 集体补充一点的筹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1.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于养老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我国已实现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政府全额负担,但是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对落后,制度不够健全,覆盖率低,缴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依然存在。

2. 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完善。

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77亿,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

但是,与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相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存在以下问题:2.1. 缴费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不统一,有些地区的缴费标准较低,导致保障水平较低。

2.2. 保障水平偏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参保人口规模大、基数小,加上缴费标准较低,多数参保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较为有限。

2.3. 欠费率较高由于收入不稳定等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欠费率较高。

一些参保人员在缴费时会出现拖欠现象,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动性受到影响。

3. 思考针对以上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3.1. 统一缴费标准应该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管理,逐步实现缴费标准的统一,确保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障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3.2. 提高保障水平应考虑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如适当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等。

3.3. 加强管理应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完善对参保人员的风险评估和信息管理,防止出现社保基金管理缺失和资金流动性等风险。

4. 结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广大农村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障,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农村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对策,旨在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1.农村养老问题严峻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逐渐瓦解,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占比较大。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留守老人增加等问题,导致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2.农村养老现金化水平低目前,我国农村养老制度主要依靠养老金、保险和政府补贴来解决养老问题。

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不高,加上农村经济的不稳定性,致使农村养老保险的现金化水平较低。

3.制度建设滞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相对城市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建设滞后,存在政策不完善、资金来源不足、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

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起步晚,相对城市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发展程度还比较低。

二、对策分析1.提高政府投入要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

政府可通过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和覆盖面,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和现金化水平。

2.加强保障性养老金制度建设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要加强对低收入和特困群体的政策保障,建立健全保障性养老金制度,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保障。

可以探索推行劳动力输送地与接收地共同参与养老保险的合作机制,弥补农村养老制度的不足。

3.加强农村居民的养老意识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和认知水平,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保险知识讲座等途径来增强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并提高他们的现金化水平。

4.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险产品在农村地区,应加大对于农村养老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力度。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覆盖率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仅为30%左右,仍有大量农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缺乏参保意识,加之农村经济相对较为困难,缴纳保险费用的能力较弱。

二是待遇不平等。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时间和缴费时间不同,导致不同参保人员待遇不平等。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农村养老金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农民养老需求。

三是运行管理不规范。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不规范问题,导致养老金安全风险增加。

一些地方甚至存在养老保险基金被挪用、滥用的情况,给农民的权益造成了损害。

四是制度衔接不畅。

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缺乏衔接机制,导致农民在农村退休后难以享受到应有的养老待遇。

对策分析为了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困境,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宣传和普及。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和保险知识水平。

可以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知识普及的培训机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帮助,提高农民的参保率。

二是完善制度设计。

政府应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创新思路,建立起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保险制度。

可以考虑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多层次、多样化的体系,满足不同农民的养老需求。

三是加强基金管理。

政府和保险机构应加强农村养老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要加强对养老保险金的统筹管理,解决养老金支付不平等的问题。

五是加强监管和惩治。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行为,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对于滥用和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依法追究责任。

要改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提高参保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基金管理、加强制度衔接和加强监管和惩治等。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建立起更加健全和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制度设计不完善2.缴费率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相对较低,且农民的参保率也不高。

据统计,2019年底,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34.1%。

这意味着超过60%的老年人没有参保,无法得到相应的养老保障。

3.经费不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积累较少,无法满足应有的养老保障需求。

目前,绝大部分地方的基金规模缺乏足够的可持续性,几乎处于不足或短缺状态。

知识和意识。

4.知识和意识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较低,对其实施机制的了解也不充分。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相关的保险服务体系,导致居民对养老保险的信任度不高。

二、对策分析应当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制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此外,还应当增加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在扩大参保率的同时,将社保基金的结构调整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2.提高缴费率和参保率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和参保率。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实行了政府补贴缴费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缴费率。

而在参保率方面,则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老年人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促进参保率的提升。

应当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扩大基金规模并提高基金回报率,以确保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应当建立完善的保险服务体系,提高保险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老年人对养老保险服务的信任度。

总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在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下,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障,让他们安享晚年。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在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并提出可能的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缺乏全面普及。

按照国家规定,农民应当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但实际上许多农民并未参加或缴纳保险。

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参保率只有不到50%。

这主要是由于农民的收入较低,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缴纳保费的能力等原因导致的。

二、保障水平偏低。

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底,农村养老金的平均月领取金额为1000元左右,而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却在不断上升。

三、资金来源不稳定。

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民的个人缴费和政府的财政补贴。

由于农民缴费能力有限,政府补贴也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不稳定。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提高农民参保率。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村级养老保险服务机构,提供便利的参保和缴费渠道,降低参保门槛。

二、提高保障水平。

增加农村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保证农民的基本养老需求。

根据地区差异,适当调整养老金的发放金额,让农民能够过上基本的养老生活。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

除了农民的个人缴费和政府的财政补贴外,可以探索其他资金来源,如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提高资金的回报率,增加资金的稳定性。

四、加强监管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加强对养老保险机构和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提高参保率、增加保障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加强监管管理,可以逐步改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实现全民养老保障的目标。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现状与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现状与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现状与对策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两种形式来解决养老问题,但很多农村居民并未加入保险制度,导致养老保障缺失。

其次,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不高。

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参保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农村居民养老金往往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此外,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匮乏,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给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带来了困难。

二、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必要性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将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政策,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

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养老金调整机制,完善养老金发放方式,确保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能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参与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还需要各级农村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居民的桥梁和纽带,能够了解到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推动政府有效制定和实施养老保障政策。

此外,农村社会组织还能够发挥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提供帮助和支持。

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需要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首先,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

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动性较大,很多农村居民在城市工作,但在城市缴纳的养老保险无法在农村使用,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障。

而在农村,很多人缺乏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和了解,导致他们对养老保险缴费产生不信任和不愿意参与的态度。

其次,养老保险政策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

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差异,包括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养老金发放标准等方面。

这种差异化的政策导致了农村居民在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障水平有较大的差距,非常不公平。

再次,农村养老金水平较低。

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也很有限,这导致了他们的养老金水平较低。

农村居民在退休后,往往难以维持生活所需的基本支出,导致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政府可以组织开展养老保险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同时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的解释和宣传,让农村居民了解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应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政府可以在制定政策时参考一些成功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如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和养老金发放标准,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实现养老保障的公平与公正。

此外,应提高农村养老金水平,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的方式提高农村养老金的发放水平,确保农村居民在退休后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同时,还可以通过扶贫政策,帮助农村贫困老人改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标准,提高养老金发放水平,增加资金筹集渠道等措施,可以改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不足,财政支出不足,养老金水平偏低等问题。

在问题分析部分,详细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影响。

在对策建议部分,提出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制度设计、增加社会参与度等多方面的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并为未来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对策、普惠性、可持续性、财政支出、养老金水平、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减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压力,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面和水平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普惠性和可持续性、财政支出不足、养老金水平偏低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也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制度建设,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水平,促进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该制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进一步提高制度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思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1](229)。

社会保障制度应该算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其重要性日趋明显,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切制度都在改革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调整和变化的发展阶段,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前进。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演进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经历了探索建构期(1981---2002年)和创新发展期(2003年至今)两个重要历史阶段。

(一)探索建构期(1981---2002年)1.探索阶段(1981---1990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解决农民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实际困难,国家开始对老年农民进行退休养老,规定凡是年满65周岁的男性社员和年满60周岁的女性社员,参加集体劳动时间累积达10年以上者,可以享受退休养老金保障制度规定的待遇。

1982年,全国有将近50000人领取了养老金,额度从10元到20元之间。

“养老金根据经济状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由生产队和大队共同分担,资金的来源主要集中在队办企业和公益金”[2l](227)。

可以说,这是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七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雏形”的任务,以配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新生育制度的顺利实施。

我国民政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就要求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各地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体系。

1986年,由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召开会议,决定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社区为单位(即乡镇、村)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首批试点单位是一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年来致力探索的一种模式 ,经过 10 多年的实践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开展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思路 、基本原则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定位和定性 、政府的角色和责任 、资金的筹集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现状 ;思考 中图分类号 D922. 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2006) 22 - 5971 - 02
多年来 ,农村养老保险实践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有 : ① 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想认识不统一 ,没有形成全社 会的共识 。特别是农村干部和农民短视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 稳以及传统的养老观念等 ,对开展农村养老保险造成了极大 影响 ; ②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性质认识模糊 ,缺乏有效的管 理监督 ,人员超编 ,经费无保障 ; ③工作操之过急 ,方法简单 , 片面追求结果 ,某些地方出现强迫命令 ,引起农民的反感误 解 ; 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 ,养老保险制度 的核心问题就是基金充实问题。保值、增值措施不到位 ,增 值率低 ,难以满足支付需求 ; ⑤资金来源不足。在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中 ,实行农民个人缴一些 ,集体补充一点的筹 资方式。但农民缴纳的经济实力普遍偏低 ,集体经济也不够 强大 ,这必然形成缴费的低水平和享受的低水平。在农村养 老保险开展最好的江苏省 ,2005 年 ,60 万按月领取养老金的 农民 ,人均可以领到的养老金也只有 50 元 ; ⑥养老金的统筹 层次低。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层次停留在县镇一级 ,难以实 现互助共济原则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过轻 。 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性思考
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这些地区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城镇化进程较快 、地方财 政状况良好 、政府和集体经济有能力对农民参保给予相应资 金支持的地方。城乡结合部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 是新一轮城市经济增长的重点 ,是最有条件建立农保制度的 地区 ,应积极探索率先建立这项制度 ,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SJB820005) 。 作者简介 石宏伟(1966 - ) ,男 ,江苏泰兴人 ,教授 ,从事法学、管理学方
面的研究 。 收稿日期 2006208215
表 1
农村养老保险的开展状况
年份 1993
参加养老保险 领取保险金 的人数 ∥万人 人数 ∥万人
302. 00
31. 00
21. 00
注 :表中本年保险金收入指农民个人和集体补助的保费收入 ,不包含 基金运营收益 ;支付保险费总额指养老金支出 ,不包括退保金、继 承保证金、丧葬金以及社保机构提取的管理费。2002 年前的资料 来自《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2 年后的数据来自各年度的《劳 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 普遍性与选择性结合的原则。普遍性 ,即对公民实 施普遍的社会保险 ,是各国社会保险立法共同遵循的一项基 本原则 ,设立农村养老保险应覆盖所有的农村劳动者。选择 性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劳动者缴纳保险费的最低年限 , 否则无法获得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 。同时还面临着农村人
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 ,农保 应坚持普遍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使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相适应。既坚持全国性的广覆盖面 ,又要尊重地区差异 ,鼓 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相对高水平 、高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
2002 年 11 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有条件的地方 ,探 索建立农村养老 、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工作又逐步重新回到 1998 年前的轨道。
2005 年 12 月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若干建议》中指出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探索建立 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这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确定了政策保障 ,并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 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总体上来说 ,在 各级政府的努力下 ,我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和保险机 构每年收取的保险费增长都很快 ,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从无 到有 ,在徘徊中前进 ,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 与国家的政策相对应 ,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经历了一个由点 到面(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强化试点到全国试点阶 段) —阶段性发展高潮 (大约是 1997 年) —遭受冲击 (从 1998 到 1999 年职能划转阶段) —整顿规范 ( 从 1999 年 到 2002 年) —重新探索(从 2003 年至今) 的波折过程(表 1) 。
在推进这一思路的过程中 ,必然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 农保制 度 缺 位 的 情 况 。这 时 要 通 过 社 会 保 障 的 最 低 层 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来补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面向 农村困难人员 ,解决现实贫困问题的重要措施 ,也可以看作 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目前全国各地大 多出台了地方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这项制度的建设走在 农村养老保险的前面 ,借助它将会有力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 现实利益 。 2. 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位和定性 在整个养老保 障体系中 ,养老保险处于中等层次 ,高于社会救济制度 ,而又 低于社会福利制度 。具有适应范围广泛 、运用资金多 、作用 时间最长的特点 。养老保险追求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的基 本生活水平 ,是一项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产品。
(2) 享受保养保险的权利与履行缴费义务的对等原则。 农民享有养老保险的权利 ,是以履行缴费义务为前提的 ,这 一原则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养老保险不同于社会 救济 ,保险基金坚持个人缴纳 ,存在多种交费档次 ,在养老金 的领取上体现个人缴纳保险费的不同 ,多保多得 ,实现社会 公平 。 2.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和责任 建 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是政府的责任。在实践中 ,各国政府对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 。就业和社会 保障是宪政的必然产物 ,世界各国宪法均已明确规定了国家 有保障公民就业和基本生活的义务和责任。对此 ,我国《宪 法》第 45 条第 1 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 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 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 、社会 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中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一样 ,享 有社会养老 、医疗 、救济等公共服务的权利 。建设这一体系 需要结合国情 ,确定政府责任的同时合理设计政府的角色 :
3 037. 30 9. 80
本年保险金 收入 ∥亿元 6. 60
支付保险金 总额 ∥亿元 0. 29
1994 3 477. 00
17. 20
16. 70
0. 48
1997 7 452. 00 1998 8 025. 00
61. 40 50. 00
42. 20 -
3. 30 -
1999 6 460. 79
(2) 制定法规政策 ,进行监督管理的责任。政府要改变 角色和转变职能 ,由宏观层面介入 ,制定法规政策引导监督 , 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 ,业务经办放手。如根据国家社会经 济发展规划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规 划并进行指导 ;监督经办机构落实农村养老保险的各项政 策 ;开展调查研究 ,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 各项政策等 。 2. 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和监管 坚持个人缴 费 ,社会集体补助 ,国家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原则。首先 《试行方案》规定“农村养老保险以个人缴费为主”,加重了农 民的负担 ,主要由农民自己缴纳保险金 ,不符合农民的实际 承受能力。同时 ,社会保险又不同于社会救济 ,应当体现投 保人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因此农村养老保险 ,仍坚持个人缴 费 ,但不必以个人缴费为主。具体缴费比例 ,由各地政府依 据地方实际经济状况 ,农民收入水平确定 ,但农民自己最多 承担 1/ 3 的份额。其次《, 试行方案》的“集体经济给予适当 补充”,也因集体经济实力弱小而难以给与支持 。农保资金 要寻求支持 ,不应只局限于农村 ,既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就可以 寻求城市、工业的帮助 ,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捐款、捐赠 ,以 扩大农保资金的来源 。关于政府资金的支持主要是建立农
1998 年机构改革 ,国务院统一要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 能划归劳动保障部门 。使接下来几年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一 直处于职能划转和整顿规范状态。1999 年 7 月 ,根据国发 [1999]14 号文件 ,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 养老保险的条件 ,决定对已有业务实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 新业务 ,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是“社会主义新农
5972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年
村”建设过程中的配套环节 ,是让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 果的制度保证之一。经过 10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已经积累 了不少经验教训 ,今后要更加积极的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同时尽快出台关于 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法规 ,与时俱进。 2. 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基于农 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农民非农化程度的现实情况 , 采取由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向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逐步推进 ; 由先富农民群体向广大农民逐步推进的策略 ;以农村城镇化 进程较快的地方为重点 ,积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将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体纳入社会养老保 险体制 ,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 ,把养老保 险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国 ,使 8 亿农民都能获益 ,平等的享 有公民权益 。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类必然要从家庭养老 向社会养老过渡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人们理性 面对衰老、死亡的智慧选择。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 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71 % ,农村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 75 % ,如何实现老有所养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中国农 村实际情况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 个重要问题 。 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 1. 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进程 我国政府自 20 世 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开始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1992 年 1 月 ,民政部颁布实施《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 》(以下简称《试行方案》) ,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 则 、保障对象 、保险费缴纳和领取 、保险资金的筹集和基金的 管理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