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经典复习思考题2011
2011 复试试卷(回忆版)
2011 复试试卷我的回忆版
这个是我考完试赶紧在书上标出来的哈顺序不一定对题目话语不一定完全一样但绝对是这个题这个点不会错我把章节给你们标出来辛苦呀
对啦复试只考公共行政学这本书哦当时都白看了另一本
简答题及论述
1、行政职能的涵义(第二章第二节)
2、张金鉴关于行政职能的构成(第二章第三节)
3、行政权力分配的原则(第三章第二节)
4、行政责任的涵义及构成条件(第十六章第一节)
5、公共选择理论(第二十章第二节)
6、当代西方人事行政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第七节)
材料分析题
1、关于社会组织分层管理制度的,公务人员不允许在社会组织中兼职,用行政管理原理分析
2、瘦肉精事件。
2011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1.这是因为《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自然发展史,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总结出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它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2.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生复试试政治复习思考题
研究生复试试政治复习思考题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可以说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概括。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2、试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性质。
之路,却在“自强”“求富” 的口号下,养肥了我国第一代军阀集团。
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祁龙威认为:洋务运动“促进中国社会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
依据有二:首先,“洋务运动所练方资产阶级销售过剩军用器材,吮吸中国人民脂膏的‘好场所’;第二,只能够用以镇压国内人民革命,而不能够用以抵抗外国侵略”。
其次,“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
在这种厄运面前,各阶级都有自己的态度”。
“洋务派在抵抗态度上没有广大人民坚决,但他们搞效方法,根本方法”,虽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大削弱了它的成绩。
方剂学习题1总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总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研究生考试样题】A ABC A B C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是(2005 年)A.《伤寒论》B.《圣济总录》C.《医方集解》D. 《医方考》E.《古今名医方论》2.“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一语出自(2006 年)A.《黄帝内经》B. 《伤寒论》C.《伤寒明理论》D. 《医学心悟》E. 《医学源流论》3.下列关于“八阵”内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2006 年)A.寒方之制,为除热也B.攻方之制,攻其不通者也C. 固方之制,固其泄也D.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E.用散者,散表证也4.《普济方》的作者是(2007 年)A.吴又可B.朱橚C.李东恒D.成无己5.“七方”之说源于(2009 年)A.《神农本草经》B.《内经》C.《伤寒论》D.《圣济经》6.汤剂的优点是(2009 年)A.药效持久B.药效发挥迅速C.服用量小D.节省药材7.从方证病机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关联性最大的一组方剂是(2011 年)A.桂枝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当归四逆汤B.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泻白散C.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新加黄龙汤D.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普济消毒饮——清瘟败毒饮8.黄连配吴茱萸属于药物七情中的(2013 年)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9.最早系统论述“八法”的医籍是(2013 年)A.《黄帝内经》B. 《医学心悟》C. 《伤寒杂病论》D.《伤寒明理论》10.最早记载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的医籍是(2014 年)A.《汤液经法》B. 《黄帝内经》C. 《伤寒杂病论》D.《肘后备急方》B BC D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量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和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和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枳术汤与枳术丸的关系属于(2006 年)2.生姜泻心汤与半夏泻心汤的关系属于(2006 年)X A B C D1.下列关于“十剂”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有(2007 年)A.通可去闭B.宣可解表C.泄可去实D.涩可固脱2.下列药物中入汤剂需要先煎的是(2007 年)A.龟甲B.滑石粉C.石决明D.生石膏3.下列选项中属于糊丸特点的有(2008 年)A.性质柔润,兼有补益作用B.作用缓和,药力持久C.对胃肠刺激性小D.不易变质,便于贮存4.“消法”的理论依据是(2009 年)A.甚者从之B.结者散之C.逸者行之D.坚者削之5.方剂配伍中佐制药的作用(2014 年)A. 防止病势拒药B.协调诸药之用C. 降低君臣药之毒性D.减缓君臣药之烈性6.下列各项中属于《景岳全书•新八方略引》原文的有(2016 年)A.补方之制,补其虚也B.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C. 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D.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执业医师考试样题】A1A B C E1.由逍遥散变化为黑逍遥散,属于(2008 年)A.药物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物加减和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量增加和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2.下列剂型中没有固定剂型的是(2009 年)A.酒剂B.锭剂C.茶剂D.丹剂E.散剂B1B C D EA.相使B.相杀C.相畏D.相反E.相恶1.两药合用,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关系,称作(2007 年)2.两药合用,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的配伍关系,称作(2007 年)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C.针对次要兼证起直接治疗作用D.消减或制约君、臣药的毒性和峻烈之性E. 防止病重邪甚时药病格拒3.上述佐助药涵义的表述,正确的是(2007 年)4.上述反佐药涵义的表述,正确的是(2007 年)【练习题】A1.现存医书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A.《千金要方》B. 《外台秘要》C. 《伤寒杂病论》D. 《五十二病方》E. 《黄帝内经》2.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之著作是A.《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伤寒明理药方论》D. 《医方考》E. 《医方集解》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是A.《太平圣惠方》B.《圣济总录》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 《普济方》E.《肘后备急方》4.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是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 《千金要方》D. 《普济方》E.《医方集解》5.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是A.《医方集解》B. 《伤寒明理论》C.《医方考》D. 《景岳全书》E. 《和剂局方》6.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是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 《黄帝内经》D. 《千金要方》E.《肘后备急方》7.载有方剂13 首的医著是A.《伤寒明理论》B.《医方考》C. 《黄帝内经》D. 《医学心悟》E. 以上都不是8.古医籍中系统论述“八法”的是A.《伤寒明理论》B.《黄帝内经》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 《伤寒杂病论》E.《医学心悟》9.系统论述“八法”的医家是A.成无己B.张仲景C.程钟龄D.吴崑E.张景岳10.下列不属于“八法”的是A.消B.下C.吐D.涩E.和11.下列不属于“十剂”内容的是A.清下B.宣通C.燥湿D.补轻E.重滑12. 《五十二病方》对方剂的分类方法是A.治法分类B.笔画分类C.病证分类D.组成分类E. 以上都不是13.属于组成分类的著作是A.《医方集解》B. 《黄帝内经》C. 《成方切用》D. 《成方便读》E. 《备急千金要方》14.下列属于汤剂特点的是A.携带贮存方便B.随证加减C.吸收慢D. 口感佳E. 以上都不是15.下列不属于丸剂特点的是A.吸收缓慢B.切合个体病证之需C.药效持久D.便于服用E.方便携带16.下列不属于散剂特点的是A.吸收较快D.制作简便B.节约药材C.补益和矫味作用E.便于服用携带17.煎药用具哪种不适宜A.瓦罐B.砂锅C.铝制用具D.搪瓷器具E.铁制用具18.对肠胃有刺激性的方药,其服药时间宜选择A.饭前服B.饭后服C.空腹服D. 临睡服E.不拘时服19.滋补方药服药时间宜选择A.空腹服B.睡前服C.饭后服D.不拘时服E. 以上都不是20.赤石脂煎药时宜A.先煎B.后下C.包煎D.溶化E.单煎21.贝壳和矿石类药物煎药时宜A.先煎B.后下C.包煎D.单煎E.冲服22.中医临床运用最古老、最广泛、最能体现中医药独特优势的剂型是A.汤剂B.丸剂C.散剂D.丹剂E.膏剂23.引经药属于方剂组方原则中的A.君药B. 臣药C.佐药D.使药E. 以上都不是24.君药的含义是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治疗主病和兼证的药物C.治疗主证和次要症状的药物D.针对病因和兼证的药物E.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25.臣药的含义,哪一项是更正确的A.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B.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及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C.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D.治疗兼病、兼证和次要症状E.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并治疗次要症状26.佐药含义错误的是A.针对兼病和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消减君臣药物的毒烈之性C.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D.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E.起反佐作用27.桂枝汤变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属于A.药量的加减B.佐使药的加减C.剂型的更换D. 臣药的加减E.药量的加减与臣药的加减28.四逆汤变为通脉四逆汤属于A.药量的加减B.佐使药的加减C.剂型的更换D. 臣药的加减E. 以上都不是29.理中丸变为人参汤属于A. 臣药的加减D.药量的加减B.佐使药的加减E. 以上都不是C.剂型的更换BA.《五十二病方》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 《伤寒杂病论》E.《千金要方》C. 《黄帝内经》1.最早记载方剂的方书是2.方剂理论的奠基书是A.《伤寒杂病论》D. 《普济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医方集解》C. 《外台秘要》3.载有788 首方的医书是4.载有61739 首方的医书是A.《外台秘要》D. 《医方考》B.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 《医方集解》C. 《伤寒明理药方论》5.属于吴崑所著的方书是6.属于成无己所著的方书是A.《黄帝内经》D. 《医方考》7.最早提出七方的是8.明确提出十剂的是B. 《伤寒杂病论》E. 《备急千金要方》C.《伤寒明理药方论》A.病证分类法B.脏腑分类法C.病因分类法D.七方分类法E.十剂分类法9.《五十二病方》对方剂的分类方法是10. 《备急千金要方》对方剂的分类方法是A.消风散B.血府逐瘀汤C.杏苏散D.痛泻要方E.大承气汤11.体现消法的方剂是12.体现和法的方剂是A.一贯煎B.川芎茶调散C.清燥救肺汤D.大承气汤E.二陈汤13.体现补法的方剂是14.体现消法的方剂是A.壅B.滞C.著D. 闭E.实15.十剂中宣可去16.十剂中轻可去A.弱B.湿C.怯D.枯E. 闭17.十剂中湿可去18.十剂中燥可去A.补、和、攻、散、寒、热、固、因B.补、和、攻、散、寒、热、固、涩C.宣、通、补、泻、散、重、涩、滑、燥、湿D.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E.宣、降、补、泻、轻、重、涩、滑、燥、湿20.十剂指A.水丸B.浓缩丸C.糊丸D.蜡丸E.蜜丸21.具有补益和矫味作用的丸剂是指22.具有崩解、溶散、吸收、作用均快的丸剂是指A.食前服B.食后服C.空腹服D.定时服E.不定时服23.急性病服药宜24.对肠胃有刺激性的方药宜A.君药B. 臣药C.佐助药D.佐制药E.反佐药25.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是26.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是A.君药B. 臣药C.佐药D.使药E. 以上都不是27.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是28.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是A.佐使药的加减B. 臣药的加减C.药量增减变化D.剂型更换变化E. 以上都不是29.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方剂变化中的30.人参汤与理中丸的变化属于方剂变化中的X1.下列属于清代的著作是A.《成方便读》B. 《医方集解》C. 《古今名医方论》D. 《温病条辨》2.下列属于明代的著作是A.《黄帝素问宣明方论》B. 《景岳全书》C. 《普济方》D.《医方考》3.下列属于宋代的著作是A.《圣济总录》B.《太平圣惠方》C.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小品方》4.下列属于《五十二病方》的是A.载方数量283 方B.按照病证分类方剂C.被誉为方书之祖D.成书时间早于《黄帝内经》5.下列属于《黄帝内经》的是A.成书于东汉时期B.最早提出方剂的七方分类法C.载方数量13 首D.被称之为方剂理论的奠基书6.下列属于《伤寒杂病论》的是A.成书于春秋战国B.载方数量61739 方C.作者张仲景D.被称之为“方书之祖”7.下列属于《普济方》的是A.成书于明代B.载方数量16834 首C.作者李时珍D.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8.治法与方剂的关系是A.方从法出B.治法是组方的依据C.方即是法D.方剂体现治法A.辛温解表B.温经散寒C.温中散寒D. 回阳救逆10.消法消散下列哪些邪结成的有形之邪A.气血B.痰食C.水虫D.燥屎11.和法包括A.和解少阳B.表里双解C.调和肝脾D.调和寒热12.七方包括A.大方B.急方C.复方D.补方13.十剂包括A.补、泄B.滑、涩C.温、清D.燥、湿14.八阵包括A.寒、热B.攻、散C.补、和D.燥、湿15.汤剂的特点是A.吸收快B. 易于发挥疗效C.贮存方便D.便于加减应用16.丸剂的特点是A.便于服用B.便于贮存携带C.节省药材D.吸收缓慢17.散剂的特点是A.制作简便B.便于服用携带C.吸收较快D.节省药材18.具有固定剂型的常用中药剂型是A.丸剂B.散剂C.丹剂D.膏剂19.方剂配伍的目的是A.增强或改变药物自身功用B.发挥药物间相辅相成作用C.调其偏性,制其毒性D.发挥药物相反相成作用20.佐药的作用包括A.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B.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C.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和毒性D.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21.方剂的变化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年龄的大小B.体质的强弱C.季节与气候的变化D.地域的差异复习思考题答案【研究生考试样题】1.D2.C3.B4.B5.B6.B7.B8.B9.B 10.B1.E2.DX1.ABC2.ACD3.BC4.BCD5.CD6.ABCD【执业医师考试样题】A11.D2.DB11.A2.C3.C4.E【练习题】A1.D2.C3.C4.D5.C6.B7.C8.E9.C 10.D 11.A 12.C 13.B 14.B 15.B 16.C 17.E 18.B 19.A 20.C 21.A 22.A 23.D 24.A 25.B 26.A 27.B 28.A 29.CB1.A2.C3.B4.D5.D6.C7.A8.C9.A 10.B 11.B 12.D 13.A 14.E 15.A 16.E 17.D 18.B 19.A 20.D 21.E 22.A 23.E 24.B 25.E 26.C 27.B 28.B 29.B 30.DX1.ABCD2.BCD3.ABC4.ABD5.BCD6.CD7.AD8.ABCD9.BCD 10.ABC 11.ABCD 12.ABC 13.ABD 14.ABC 15.ABD 16.ABCD 17.ABCD 18.ABD 19.ABCD 20.ABCD 21.ABCD。
2011年研究生考试答案解析【2】
2011年研究生考试答案解析【2】10. 1953年9月,彭德怀在一份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A. 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B. 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C. 奠定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D. 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对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1.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法律权威是旧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A. 法的强制性B. 法的不可违抗性C. 法的合理性D. 法的规范性12.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形式来实现的。
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A. 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B. 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C. 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D. 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13.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其中最突出的也是重要的社会功能是A. 辩护功能B. 沟通功能C. 调节功能D. 激励功能14.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现实中有多种类型。
从层次上划分,理想有A.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B. 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C. 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D. 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15.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奔月”,实现了我国A. 深空探测“零的突破”B. 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C. 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D. 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等多项技术突破16. 2003年3月,美国率其盟友发动了长达7年之久的对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2010年8月19日,美军最后一批作战部队从伊拉克撤离。
这表明,美国在多重压力下A. 调整军事部署B. 改变先发制人战略C. 转向本土反恐为主D. 放弃单边名义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方剂学习题10固涩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固涩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研究生考试样题】A ABCD A B C1.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有 (2012 年)A.乌梅B.五倍子C.乌药D.地骨皮2.真人养脏汤的君药是 (2008 年)A.人参B.罂粟壳C. 肉桂D. 肉豆蔻3.固经丸的功用是 (2006 年)A.滋阴清热,止血化瘀B.滋阴清热,止带固经C.补气健脾,固经摄血D.温阳健脾,摄血固经E.滋阴清热,止血固经4. 固冲汤的功用是 (2007 年)A.补肾清热,祛湿止带B.滋阴清热,固冲止血C.益气健脾,固冲摄血D.益气健脾,渗湿止泻5.桑螵蛸散证的病位是 (2010 年)A.心、肾B.肝、肾C.脾、肺D.心、肝6.桑螵蛸散的功用是 (2013 年)A.健脾益肾,收湿止带B. 固肾止带,清热祛湿C.疏肝健脾,化湿止带D.调补心肾,涩精止遗B B DA.温胃暖肝B.疏肝下气C.散寒止痛D.温脾暖肾1.温经汤中配伍吴茱萸的主要用意是 (2010 年)2.四神丸中配伍吴茱萸的主要用意是 (2010 年)X A B C D1.下列选项中牡蛎散可以治疗的病证是 (2009 年)A. 自汗B.盗汗C.黄汗D.绝汗2.下列各方中可用治久泻久痢的有 (2011年)A.葛根芩连汤B.乌梅丸C.补中益气汤D.芍药汤3.下列选项中属于九仙散组成药物的有 (2005 年)A.款冬花B.乌梅C.麦冬D. 贝母4.真人养脏汤与芍药汤的共同点有 (2006 年)A.用大黄、黄芩、黄连清热燥湿B.用当归、芍药、木香调气和营C.用人参、白术益气健脾以复运化D.用芍药、甘草和中缓急而止腹痛5.可用治久痢的方剂是(2007 年)A.芍药汤B.乌梅丸C.真人养脏汤D. 白头翁汤6.固涩剂的禁忌病症是 (2010 年)A.热病多汗B.湿热带下C.五更泄泻D.痰饮咳嗽7.牡蛎散原方煎服时加“小麦百余粒”,其用意是 (2015 年)A.退虚热B.养心阴C.益心气D.补心血8.固冲汤与固经丸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2015 年)A.龟板B.升麻C.牡蛎D.柴胡9.具有固表止汗作用的方剂是 (2010 年)A.牡蛎散B.玉屏风散C.生脉散D. 当归六黄汤【执业医师考试样题】A1A B D E1.固冲汤除固冲摄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2008 年)A.补肾摄精B.补气健脾C.补气生血D.温补脾肾E.温经止痛2.真人养脏汤主治之久泻久痢的主要病机是 (2008 年)A. 肾阳衰微B.脾胃虚寒C.肠胃寒积D.脾肾虚寒E.肝肾虚寒3.玉屏风散与牡蛎散相同的功用是 (2012 年)A. 固表B.涩肠C.止遗D. 固冲E.补肾【练习题】A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固涩剂的适应证A. 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B.血热崩漏C.肺虚久咳D.诸虚不足之自汗,盗汗E.脾肾虚寒之泻痢日久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固涩剂的分类范畴A. 固表止汗B.涩精止遗C.涩肠固脱D.生肌敛疮E. 固崩止带3.治疗脾肾虚寒,五更泄泻的代表方是A.桃花汤B.真人养脏汤C. 四神丸D.理中丸E.吴茱萸汤4.牡蛎散的药物组成是A.牡蛎、麻黄根、甘草、小麦B.牡蛎、黄芪、浮小麦C.牡蛎、黄芪、麻黄根、小麦D.牡蛎、白术、麻黄根E.牡蛎、黄芪、小麦、甘草5.真人养脏汤所治久泻久痢的病机是A.脾肾虚寒,不能固涩B. 中气下陷,清阳不升C. 肾阳不足,脾失温养D.脾胃气虚,湿浊停滞E. 以上都不是6.九仙散中具有敛肺止咳的药物是A.五倍子、白芍、乌梅B.五倍子、罂粟壳、乌梅C.五味子、罂粟壳、乌梅D.五味子、白芍、乌梅E.五味子、诃子、罂粟壳7.真人养脏汤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有A. 当归、人参、白术B.茯苓、山药C. 肉桂、木香D. 肉豆蔻、诃子、罂粟壳E. 白芍、炙甘草8.真人养脏汤中原书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人参B. 肉豆蔻C. 白术D. 当归E.罂粟壳9.为使诸补涩之品不致壅滞气机,真人养脏汤中配伍哪味理气药A.陈皮B.青皮C.木香D.砂仁E. 白蔻仁10.四神丸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有A. 肉豆蔻B.小茴香C.补骨脂D.吴茱萸E.五味子11.四神丸中具有补命门,壮火益土作用的药物是A. 肉苁蓉B.吴茱萸C.补骨脂D. 肉桂E. 附子12.四神丸的用法是用下列哪一项和末为丸A.枣肉B. 白蜜C. 山药糊D.猪脊髓蒸熟E. 以上都不是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真人养脏汤主治证候A.大便滑脱不禁B.腹痛喜温喜按C.倦怠少食D.下痢无度,脐腹疼痛E.心下痞满14.真人养脏汤所主治的病证是A.脾虚泄泻B.脾肾虚寒之久泄久痢C.脾虚夹湿泄泻D.肝脾不和之泄泻E.寒湿泄泻15.金锁固精丸除由沙苑蒺藜、龙骨、牡蛎、莲须、莲肉组成外,还有A.五味子B.五倍子C.芡实D.乌梅E. 白果16.真人养脏汤的临床表现中不包含有A.泻痢无度B.脱肛坠下C.滑脱不禁D.脐腹疼痛E.舌苔黄腻17.金锁固精丸的君药是A.龙骨B.牡蛎C.芡实D.莲须E. 以上都不是18.桑螵蛸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A.远志B.菖蒲C.龙骨D.牡蛎E.人参19.桑螵蛸散的臣药是A.远志、石菖蒲B.龟甲、龙骨C.远志、茯神D.龟甲、茯神E.龙骨、远志20.缩泉丸的药物组成是A.乌药、柏子仁、山药B.益智仁、何首乌、莲肉C.乌药、益智仁、山药D.乌药、酸枣仁、莲肉E.柏子仁、何首乌、山药21.固经丸的药物组成除有白芍、椿根皮、香附外,还有A.黄柏、黄连、熟地B.黄柏、黄芩、鳖甲C.黄柏、黄芩、龟板D.黄柏、黄连、牡蛎E.黄芩、黄连、生地22.固经丸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有A.黄柏B.黄芩C.黄连D.椿根皮E. 白芍23.固冲汤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有A. 白术、黄芪B.龙骨、牡蛎C.萸肉、白芍D.藕节、血余炭E.海螵蛸、茜草24.下列哪一项不是九仙散主治证的病因病机A.久咳不愈B.肺气耗散C.肺阴亏损D.痰热内生E. 以上都不是25.牡蛎散主治A. 阴虚火扰之盗汗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C.气虚卫外不固之自汗D.里热炽盛,迫津外泄之汗出E.诸虚不足,自汗盗汗26.患者身常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质淡红,脉细弱,治宜选用A.六味地黄丸B.桂枝汤C.牡蛎散D. 当归六黄汤E.玉屏风散27.下列哪一项不属九仙散的主治证候A.久咳不已B.咳甚气喘C.痰多色白D. 自汗E.脉虚数28.固经丸与固冲汤均治月经过多,崩漏下血,而前者用药偏重于A.收敛止血B.补气摄血C.滋阴清热D.温阳健脾E.益气养血29.四神丸的临床表现中不包含有A.五更泄泻B.不思饮食C.神疲乏力D.里急后重E.食不消化30.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功用的方剂是A.百合固金丸B.生脉散C.都气丸D.九仙散E. 以上都不是31.真人养脏汤的功用除涩肠固脱外,还有A.温暖肝肾B.温补肝肾C.温补肾阳D.温壮脾阳E. 以上都不是32.四神丸的功用是A.温中补虚,涩肠止泻B.温脾暖肾,涩肠止泻C.温中止痛,固肠止泻D.温中祛寒,固肠止泻E. 以上都不是33.下列哪一项不属金锁固精丸的主治症候A.遗精滑精B.神疲乏力C.潮热盗汗D. 四肢酸软E.腰酸耳鸣34.桑螵蛸散的功用除涩精止遗外,还有A.调补肝肾B.调补脾肾C.调补心脾D.调补心肾E.调补肺肾35.金锁固精丸的功用是A.温肾涩精B.补肾涩精C.调补心肾,涩精止遗D.温补肝肾,涩精止遗E. 以上都不是36.四神丸中配伍补骨脂的作用是A.温壮下元,涩肠止泻C.温胃暖脾,涩肠止泻E. 以上都不是37.固经丸的功用是A.滋阴清热,止血止带C.益气健脾,固冲止血B.补命门火,壮火益土D.温补脾肾,涩肠止泻B.温阳健脾,养血止血D.滋阴清热,止血固经E. 以上都不是38.缩尿丸的功用除缩尿止遗外,还有A.温肾祛寒B.温补脾肾C.温补肝肾D.温中祛寒E. 以上都不是39.患者小便频数,遗尿滑精,心神恍惚,健忘食少,面色憔悴。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7)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先,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认识论,把辩证法应⽤于反映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多重⽭盾关系的统⼀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揭⽰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其次,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提出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且揭⽰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
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的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且能为主体提供加⼯、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
A项“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和D项“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能动反映必要途径和内在环节。
C项“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完全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的原则。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纲解析》第33页。
2.⼀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实践论B.反映论C.构建论D.创造论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A.⼈的⼼灵活动的内省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D.对客体的选择和重构[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理解。
它的具体内涵包括:其⼀,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的⽬的是在观念中再现和揭⽰客体固有的结构、性质和规律;其⼆,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直观的、消极的、⼀次性完成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积极地、逐步深⼊的过程。
反映和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认识的两个基本的规定。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6)
1.客观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世界,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在A.每⼀事物内部的联系B.⼀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C.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D.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的表现。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性的内在表现。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第⼀,每⼀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每⼀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个相互联系的统⼀整体。
第三,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化学、⽣物领域,还是社会和⼈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答案选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纲解析》第20页。
2.下列命题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率⼤⼩影响⽓候B.⼈⼝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们⾏动的效果D.亚洲⾦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客观性是指A.事物本⾝所固有的B.不以⼈们的意志为转移的C.联系概念是对事物联系的反映D.⼈们不能改变任何事物的联系[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任何联系都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所固有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反对唯⼼主义诡辩论⽤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表⾯的相似之处,主观任意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个重要的特征。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森林覆盖率是影响⽓候的重要因素,⼈⼝增长过快严重制约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好的客观条件会带来好的⾏动效果,事实证明亚洲⾦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以上⼏个⽅⾯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是事物本⾝所固有的,不以⼈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研究生经济学思考题精选
研究生经济学思考题精选
研究生经济学课程中涵盖了广泛的内容,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研究生经济学思考题的精选:
1.货币政策对经济有何影响?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工具。
请分析货币政策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对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2.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经济增长追求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而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
请讨论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投资和信息的流动更加频繁和便捷。
请
分析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和经济
发展模式的影响。
4.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是什么?
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宏观经济管理、产业政
策和公共服务等。
请探讨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以及政府干预对市场
的影响。
5.负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是什么?
负外部性指的是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市场通常无法有效内部化这些影响。
请说明负外部性对市场效率
的影响,并讨论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手段解决负外部性问题。
以上是一些研究生经济学思考题的精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
考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并
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3)
第⼆章世界的物质性和⼈的实践活动⼀、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统⼀性的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块基⽯。
⾸先,哲学上讲的物质与⽇常⽣活中讲的物质不同,它具有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前者是对⼀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是共性(普遍性),有绝对性;后者则只反映⾃然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个性(特殊性),有相对性,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证明。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法论原则和出发点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物质概念的,从⽽把物质定义与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起来,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页;《⼤纲解析》第10页。
2.⾃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变化,但⽆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惟⼀特性,这⾥物质范畴的惟⼀特性是指A.普遍性B.特殊性C.科学性D.客观实在性[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惟⼀特性指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对⼀切物质形态本质共性所作的的哲学概括。
这⼀概括是列宁在同唯⼼主义的⽃争中,正确总结19世纪以来的⾃然科学的重⼤成就的基础上作出的。
列宁⾸先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了“客观实在性”这⼀物质概念的最本质的规定。
2011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部分:真题重现 ⼀、单项选择题 1.“只有⾳乐才能激起⼈的⾳乐感;对于没有⾳乐感的⽿朵来说,最美的⾳乐也毫⽆意义。
”这表明 A.⼈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的过程和结果 B.⼈的感觉能⼒决定认识的产⽣和发展 C.⼈的认识能⼒是因⼈的⽣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的感觉⽽存在(2006年)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家⽝和猎⽝之间的差别⼩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掘成的。
”这表明⼈的才能 A.与⼈的先天⽣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的主观努⼒的程度 D.是由⼈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2002年) 3.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的(2005年) 4.在听完⼀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些来⾃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2008年) 5.实践⾼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1995年) 6.温家宝总理在给⼀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古训蕴涵的哲理是 A.⼈的经验是判断是⾮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于理性认识 D.⼈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2006年) 7.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们对每⼀件事物都要细⼼观察 B.⼈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999年) 8.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995年) 9.⼀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999年) 10.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讨论是⼀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此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选项C。
选项A注重量的积累在本题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本题干并不是说粉笔注重积累,长度越长越好,因此错误。
同样选项B和选项D与本题无关,是干扰项。
因此错误。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因素,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
选项A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因此选项A错误。
选项B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因此选项B错误。
选项C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因此错误。
3.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9)
第五章⼈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马克思主义产⽣以前,唯⼼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直处于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的创⽴最终将唯⼼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A.社会内部⽭盾推动社会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史观的依据。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活的物质⽅⾯,是社会实践和物质⽣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活资料的⽣产、地理环境和⼈⼝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活的精神⽅⾯,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理与⾃发形成风俗、习惯。
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主义的关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论是唯⼼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产实践在社会⽣活中的地位和作⽤,因⽽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了社会⽣活的实践本质,从⽽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6页;《⼤纲解析》第47页。
2.制约⼈的⾏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产⽅式D.政治制度[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中的“根本”两字。
⽣产⽅式在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制约⼈的⾏为和动机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
⽣产⽅式是⼈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的整个⾯貌,是制约⼈们⾏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
⽣产⽅式、传统意识、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都是制约⼈的⾏为和动机的⼏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并不是各⾃独⽴的本原,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不是等价的,也不处于⼀个层次之上,传统意识、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物质资料的⽣产⽅式决定的。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管理类联考综合真题及答案详解
-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试题一、问题求解:第 1~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 A 、B 、C 、D 、E 五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28km / h ,河水的流速为 2km / h .则此船在相距 78km 的两地间往 返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 ) .A.5.9hB.5.6hC.5.4hD.4.4hE.4h2.若实数 a,b,c 满足a 3+ 3b + 5 +(5c 4)2 = 0 ,则 abc = ( ) .A. 4B. 5C. 4D. 4E.33 3 53. 某年级 60 名学生中, 有 30 人参加合唱团、45 人参加运动队,其中参加合唱团而未参加运 动队的有 8 人,则参加运动队而未参加合唱团的有( ) .A.15 人B.22 人C.23 人D.30 人E.37 人4.现有一个半径为 R 的球体,拟用刨床将其加工成正方体,则能加工成的最大正方体的体积 是( ) .A. R 33B. R 39C. R 33D. R 33E. R 395.2007 年,某市的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 R & D )经费支出 300 亿元,比 2006 年增长 20%, 该市的 GDP 为 10000 亿元, 比 2006 年增长 10%.则 2006 年,该市的 R & D 经费支出占当年 GDP 的( ) .A.1.75% B .2% C.2.5% D.2.75% E.3%6.现从 5 名管理专业、4 名经济专业和 1 名财会专业的学生中随机派出一个 3 人小组,则该3 4 8 8 3 1小组中 3 个专业各有 1 名学生的概率为( ) .1 A.21B.31C.41D.51E.67.一所四年制大学每年的毕业生七月份离校,新生九月份入学.该校 2001 年招生 2000 名,之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招 200 名,则该校 2007 年九月底的在校学生有( ) .A.14000 名 B.11600 名 C.9000 名 D.6200 名 E.3200 名8.将 2 个红球与 1 个白球随机地放入甲、乙、丙三个盒子中,则乙盒中至少有 1 个红球的概率为( ) .1 A.9B.274C.9D.9E.279.如图 1,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弧A一OB,,,D一OA 均为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12 B.2C.14D.12E.2210. 3 个 3 口之家一起观看演出,他们购买了同一排的 9 张连座票,则每一家的人都坐在一起的不同坐法有( ) .A.(3!)2 种 B.(3!)3 种 C. 3( 3!)3 种 D.(3!)4 种 E.9! 种11.设 P 是圆x2 + y2 = 2 上的一点,该圆在点 P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 x + y + 2 = 0,则点 P 的坐标为( ) .A. ( 1,1) B. (1, 1) C. (0, 2 ) D. ( 2 , 0) E. (1,1)-851712.设a,b,c 是小于 12 的三个不同的质数(素数),且a 一 b+ b 一 c + c 一 a = 8 ,则a + b+ c = ( ) .A.10 B.12 C.14 D.15 E.1913.在年底的献爱心活动中,某单位共有 100 人参加捐款.经统计,捐款总额 19000 元,个人捐款数额有 100 元、500 元和 2000 元三种.该单位捐款 500 元的人数为( ) .A.13 B.18 C.25 D.30 E.3814.某施工队承担了开凿一条长为 2400m 隧道的工程,在掘进了400m 后,由于改进了施工工艺,每天比原计划多掘进 2m ,最后提前 50 天完成了施工任务.原计划施工工期是( ) . A.200 天 B.240 天 C.250 天 D.300 天 E.350 天15.已知 x2 + y2 = 9, xy = 4 ,则= ( ) .1 A.21B.51C.61D.131E.14二、条件充分性判断:第 16~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综合真题及答案
三、逻辑推理(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在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
)26.巴斯德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与环境状况、气流运动和海拔高度有关。
他在山上的不同高度分别打开装着煮过的培养液的瓶子,发现海拔越来越高,培养液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小。
在山顶上,20个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只有1个长出了微生物。
普歇另用干草浸液做材料重复了巴斯德的实验,却得出不同的结果:及时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很快长出了微生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普歇和巴斯德实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要有氧气的刺激,微生物就会从培养液中自发地生长出来。
培养液在加热消毒、密封、冷却的过程中会被外界细菌污染。
普歇和巴斯德的实验设计都不够严密。
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培养液一旦冷却,枯草杆菌的孢子就会复活,迅速繁殖。
普歇和巴斯德都认为,虽然他们用的实验材料不同,但是经过煮沸,细菌都能被有效地杀灭。
27.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通过张教授而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
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王研究员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王研究员是博士。
王研究员不是博士。
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初中同学。
28.一般将缅甸所产的经过风化或经河水搬运至河谷、河床中的翡翠大砾石,称为“老坑玉”。
老坑玉的特点是“水头好”、质坚、透明度高,其上品透明如玻璃,故称“玻璃种”或“冰种”。
同为老坑玉,其质量相对也有高低之分,有的透明度高一些,有的透明度稍差些,所以价值也有差别。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透明度高的老坑玉比透明度较其低的单位价值高,但是开采的实践告诉人们,没有单位价值最高的老坑玉。
以上陈述如果为真,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没有透明度最高的老坑玉。
透明度高的老坑玉未必“水头好”。
2011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练习题
2011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练习题各科练习题说明:此练习题仅供辅导教师和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练习及掌握考试题型之用,不是复习重点。
请考生按照大纲进行全面复习。
政治理论一、概念解释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商品、抽象劳动、价值规律、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实践、人民内部矛盾、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主要矛盾、矛盾的普遍性、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辨析题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2.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
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以它们是两类独立存在的劳动。
4.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5.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7.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对事物发展起着相同的作用。
8.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9.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有力手段。
14.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15.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
16.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三、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是什么?3.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大的历史阶段?4.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论述。
5.列宁是如何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6.列宁是如何论证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7.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
2011考研政治精华试题及命题分析(5)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说:“钉⼦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绝;骑⼠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的[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普遍地存在于⾃然界、⼈类社会和⼈们的思维之中,世界是⼀个由⽆穷⽆尽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构成的普遍联系的整体。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在⼀定的联系中产⽣的,⼀定的联系中存在发展的,⼀定联系中趋于灭亡的。
宇宙中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存在。
普遍联系也就是联系的普遍性,它包含着两个⽅⾯的含义:⼀是世界上任何⼀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是任何⼀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性的内在体现。
题⼲的这句话意思是:如果战马上的钉⼦丢了,铁蹄就会脱落,战马就会跌掉;战马跌掉了,战⼠会摔伤⽽不能作战,战争就会失败;战争失败了,国家就会灭亡。
这正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1页;《⼤纲解析》第20页。
2.⼴州⼈在饮⾷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
前⼏年桌桌流⾏“发财”(发菜-⼀种⿊绿⾊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财”(⽣菜)。
吃发菜以求“发财”,吃⽣菜以求“⽣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3.认为“⼈与⼈的⼼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感应”,甚⾄相信“意念移物”,这是: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B.承认⼀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主义观点D.宣称⼈与⼈之间、⼈与物之间存在神秘⼒量的客观唯⼼主义观点[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马列经典著作选读》复习思考题
2011
1、试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如何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88中写到:“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这段话的?
5、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哪里?
6、试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意义
7、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什么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
8、为什么说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是唯物史观的核心?
9、恩格斯是怎样分析思想动机背后的动机的?
10、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和辨证方法之间的矛盾的?
1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是怎样分析论述黑格尔哲学的,你学习后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12、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如何论述马克思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
关系的?从中能得到什么方法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