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专题复习教案
科技创新之路: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教案
科技创新之路: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教案在当今越来越发展的社会中,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指一些新的发明,更包括了所有对现有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完善和改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科技创新产品,但是我们也需要了解和学习这些科技创新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它们。
其中就包括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化学知识,如本文所要讲解的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溶液。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透明均匀的液体,其中的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在生活中,溶液无处不在,例如我们喝的茶、咖啡、加了糖的水和食盐水等等。
了解溶液的成分和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们。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溶解的知识。
溶解是指把一个物质称为溶质加入另一个物质中称为溶剂的液体中,溶质能够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散布到溶剂当中。
溶解时,溶质分子进入溶剂分子间的空隙中,在溶质和溶剂之间形成水合物、离子或氢键等物质间作用。
在化学实验中,研究人员会通过实验来测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即在一定温度下,溶质能溶解在多少溶剂中。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例如温度、溶剂种类、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等等。
我们需要学习有关浓度和稀释的知识。
浓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比例。
浓度越高,溶质分子间的距离越近,浓度越低,则溶质分子间的距离就越远。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并能够利用浓度和稀释来制定实验方案。
我们需要学习有关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和碱是溶液的两种基本性质,它们的相互作用会产生酸碱反应。
在学习酸碱性质时,我们需要学习酸、碱和盐的定义,学习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化学反应式以及能够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量 yield。
我们需要了解溶解过程中存在的能量变化问题。
多数物质溶解时会消耗或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物质吸热或放热。
研究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热效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不同溶液中的化学性质。
2024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的复习教案
2024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溶液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2.复习溶液的组成、制备方法及溶液的浓度计算。
3.理解溶液的稀释、浓缩及其应用。
4.提高学生对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溶液的概念与特征2.溶液的分类3.溶液的组成与制备4.溶液的浓度计算5.溶液的稀释与浓缩6.溶液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特征、分类、组成、制备、浓度计算、稀释与浓缩。
2.教学难点: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四、教学过程一节课前复习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相关概念。
第一环节:溶液的概念与特征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讨论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通过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溶液,哪些不是溶液。
第二环节:溶液的分类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溶液的分类:根据溶质的种类,分为单一溶质溶液和混合溶质溶液;根据溶剂的种类,分为水溶液、醇溶液等。
2.学生举例说明各种类型的溶液。
第三环节:溶液的组成与制备1.教师讲解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2.讲解溶液的制备方法:溶解、蒸发、结晶等。
3.学生动手实验,制备溶液,并观察现象。
第四环节:溶液的浓度计算1.教师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浓度计算。
第五环节:溶液的稀释与浓缩1.教师讲解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原理。
2.学生通过实例练习稀释与浓缩的计算。
第六环节:溶液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料、药品、清洁剂等。
课堂小结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一、溶液的概念与特征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给我举几个你们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例子吗?”学生回答:“矿泉水、盐水、糖水……”教师引导:“很好!那么溶液有什么特征呢?它和浊液、悬浊液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溶液是透明的,不会分层,而浊液和悬浊液会分层或者有沉淀。
全面总复习: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教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全面总复习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征,并对其构成及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能够熟练掌握溶解度、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比的方式,深入了解气体溶解和固体溶解特点的差异,并能够正确设计和操作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溶解度、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其中溶解度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同学们掌握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对于气体溶解和固体溶解这两种不同的溶解方式,同学们需要注意其特点和差异。
三、教学方法本单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讨论交流、习题训练等。
课堂讲解主要是对知识点的简要讲解和解释,以便同学们能够对知识点有个初步了解和认识。
实验操作则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溶解的特点和性质。
讨论交流是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大家分享,促进同学们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习题训练则是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水平。
四、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是指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稳定的体系。
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则是指溶解物质的介质。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是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质量和数量决定的。
2. 溶解度、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溶解度是指溶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其中,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溶质及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常用的计量单位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
其中,摩尔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摩尔数的多少,是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重要参数。
3. 气体溶解和固体溶解的特点和差异气体溶解与固体溶解有很大的差异。
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常常随着温度、压力、气体种类和溶剂种类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而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则常常与温度、溶剂种类和混合强度等因素有关。
在进行气体溶解或固体溶解时,需要注意不同的特点和差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专题复习溶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专题复习溶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其特性;2.掌握溶液的分类和常用的浓度计算方法;3.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4.掌握溶解度与温度、溶质性质等因素的关系;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溶液的概念和特性;2.溶液的分类和浓度计算方法;3.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关系。
三、教学难点溶解度与温度、溶质性质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溶液的概念和特性(45分钟)1.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稳定体系,其中溶质是指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1.2 溶液的特性•可溶性:溶解度大于0的物质称为可溶于该溶剂中的物质。
•透明度:溶液一般是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
•导电性:强电解质的溶液可以导电,弱电解质的溶液可以微弱导电,非电解质的溶液不导电。
•溶解度:单位质量溶剂中能完全溶解溶质的最大量,通常用溶质在100g溶剂中的质量表示.•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称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2. 溶液的分类和浓度计算方法(40分钟)2.1 溶液的分类•水溶液:溶剂为水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
•非水溶液:溶剂为非水溶剂的溶液,如酒精、石油等。
2.2 浓度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体积(或溶液质量)之比。
•溶度:溶液中溶质溶解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3.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关系(45分钟)3.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质量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溶质性质等。
3.2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动态平衡的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20222022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的复习教案
20222022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的复习教案课题溶液的复习课型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复习稳固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等概念并能实际运用;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对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结合的习题的相关题目能纯熟掌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阅读资料、联络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的才能。
2、能主动与别人进展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擅长考虑、总结、归纳的精神。
3、知道溶液在消费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能用物质溶解度解释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溶解度曲线问题 2.溶质质量分数的和溶解度曲线问题综合运用。
难点进步溶液知识体系中的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流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从中考临近话题直接引入课题。
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明白老师意图。
推进新课一、介绍近3年河北中考中溶液考察知识点。
〔即考点〕1.展示幻灯片相关内容。
2.总结中考考察知识点,及互相关系。
观看幻灯片,考虑考虑,答复使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溶液在近年中考中的重点内容。
让学生强化溶液各知识点等相关内容。
二、讲解四个考点在中考中的考察方式,题型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内容。
考点一:溶液的形成考点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考点三: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考点四:溶质的质量分数布置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考点一习题巡视、指导提问学生答复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小结涉及知识点布置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考点二习题巡视、指导提问学生答复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小结涉及知识点布置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考点三习题巡视、指导提问学生答复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小结涉及知识点布置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考点四习题巡视、指导提问学生答复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小结涉及知识点幻灯片展示:习题2(1)中甲、乙溶解度曲线变化的另外两种情况,讲解、分析^p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曲线变化之间的关系完成考点一习题1、2 答复、考虑完成考点二习题1、2 答复、考虑完成考点三习题1、2、3 答复、考虑完成考点四习题1、2、答复、考虑讨论、分析^p 、解决问题听讲、考虑培养学生思维、解题才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才能、知识总结才能培养学生思维、解题才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才能、知识总结才能培养学生思维、解题才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才能、知识总结才能培养学生思维、解题才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才能、知识总结才能培养学生分析^p 、解决问题的才能三、课堂达标检测完毕语巡视、指导小结、解决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口头表扬。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二单元溶液复习学案
溶液(第一课时)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能看懂溶解度曲线。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考点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性、性。
3、组成:由和组成。
4、溶质和溶剂确定:①根据名称判断,如碘酒中碘是,酒精是。
②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一般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液体看作;③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看作;④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不论水量的多少,水都作为溶剂。
提示: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③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考点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例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硝酸钾 C.蔗糖 D.植物油例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考点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热、放热现象。
因为物质溶解时,会同时发生以下两个过程:(1)扩散过程:溶质的向水中扩散(又称吸热过程)。
(2)水合过程:溶质的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又称放热过程)。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就取决于这两个过程中热量的相对大小。
当吸热多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如溶于水;当吸热少于放热时,溶液温度升高,如溶于水;当吸热等于放热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溶于水。
特别提醒:如果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溶解,则溶解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通常导致压强发生变化。
考点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例3(14娄底)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
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例4 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质后,U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极可能是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考点3 乳化作用植物油不溶于水,但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教案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乳化现象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第2课时溶解度【讨论】通过溶解度曲线图你可以获得哪些有关的信息?【小结】溶解度曲线图给我们的信息有: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2.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也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3.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该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且溶液为饱和溶液,同时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还有不同曲线相交的点表示交点所对应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相同。
【课堂练习】溶解度曲线有关练习【讨论】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常见方法,你认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析出晶体的方法是否相同呢?【小结】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来说,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来说,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
(三)气体溶解度【讨论】1.打开汽水瓶盖时气体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讲解】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表示,受到压强和温度的影响,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小结】学完溶解度,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且受到温度的影响。
气态物质的溶解度还与压强有关。
三、板书设计课题2 溶解度一、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单位:g二、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图给我们的信息2.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析出晶体。
三、气体溶解度(略)四、布置作业教后反思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溶液的配制与稀释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3课时)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2单元溶液复习教案
《溶液》复习导学案第二课时【复习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的概念和化学含义。
2.理解溶解度表格和曲线的意义。
(重点、难点)3.能初步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难点)【复习过程】知识点1 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②标准:溶剂③状态:达到④溶解度的单位: g(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表示。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当溶质溶质确定时,只受温度的影响。
(振荡或搅拌只加快溶解,不会改变溶解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陡升型)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缓升型)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反而降低;如Ca(OH)2(下降型)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2)气体的溶解度随气压的增大而。
知识点2 溶解度表格和曲线1.溶解度表格: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溶解度/g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A.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溶解度大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D.60℃时,将11gKNO3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2.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单位:g)意义:①曲线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②曲线上某一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两曲线交点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还可以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④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或有晶体析出;⑤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⑦通过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相互转化;⑧利用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提纯物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溶液复习 第二课时教案
溶液复习(第2课时)溶解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2、学会制作和分析溶解度曲线;理解溶解度曲线上的点、交点的意义;掌握曲线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活动,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图的方法,同时掌握阅读曲线图及从图表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树立认真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从溶解度曲线图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活动目的[环节一]整理预习学案PPT展示概念、基础知识;结合预习学案梳理溶解度知识网。
1、溶解度概念、要素、影响因素。
2、溶解度曲线的解读。
学生互换预习学案批改。
短时、高效完成溶解度知识点梳理。
[环节二]夯实基础概念习题1 判断正误习题2绘制溶解度曲线习题3 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根据学案完成基础习题1、2、3。
基础知识点的简单应用,夯实基础。
[环节三]知识应用习题1、2溶解度概念的拓展应用习题3、4、5、6从溶解度曲线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根据学案完成知识应用习题1、2、3、4、5、6;并讨论、讲解自己的思路。
通过学生讨论、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归纳总结,使其加深对溶解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环节四]总结1、溶解度概念及四要素2、溶解度曲线绘制及解读作业学习与评价14讲习题板书溶液复习——溶解度1、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温度(1)绘100g水(2)认饱和状态单位gPPT展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溶液复习 教案
溶液【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的特征、组成;2、会判断溶液、溶质、溶剂;3、了解溶液在生活中的用途;4、从实验中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2、能正确判断溶质、溶剂。
【难点】1、溶液概念的理解;2、溶质、溶剂的判断。
【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雪碧、矿泉水、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无色的澄清石灰水这些都是常见的液体,它们都属于混合物,也都属于——溶液【板书】溶液二、新课学习【学生实验一】蔗糖、食盐溶于水步骤一:将水分别倒进两只杯子中,振荡,观察现象;步骤二:静置一会儿后,观察两杯溶液是否发生了分层;步骤三:喝下两口糖水,感受两口甜度;步骤四:将糖水和盐水混合后振荡,观察是否分层现象:蔗糖、食盐慢慢“消失”,液体不会分层且各部分甜度相同。
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微课展示】【过渡】像以上这样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为溶液。
【板书】一、概念1、内容: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从概念中可以找出溶液的特征【板书】2、特征:(1)均一性:各部分完全相同(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中各物质不会分离(3)是混合物【思考与交流一】1、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2、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3、溶液一定是液体吗?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一种溶液中只能溶解一种物质()(2)一份浓度为20%的食盐水,分成两等份后,每份浓度为10%()2.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A 糖水B 汽水C 食盐水D 蒸馏水3.在实验室中,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食盐水而不是水。
【微课展示实验,提高学生兴趣】【过渡】从实验中可以看出,食盐溶液中有食盐、水。
其中,被溶解的是食盐,称为溶质,能溶解食盐的是水,称为溶剂,溶质和溶剂组成了溶液。
【板书】二、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思考与交流二】1、只有固体才能做溶质吗?2、只有水才能做溶剂吗?3、不同物质的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相同吗?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相同吗?实验二:将酒精与水混合,碘分别与酒精、水混合,观察是否能溶解。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溶液的概念与特点1.1 溶液的定义1.2 溶液的特点1.3 溶液的表示方法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
2. 讨论溶液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区分溶液和其他混合物。
3. 讲解溶液的表示方法,如浓度、摩尔浓度等,并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定义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溶液特点的掌握。
3.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溶液表示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溶液的制备与纯化2.1 溶液的制备方法2.2 溶液的纯化方法2.3 溶液的储存与保鲜教学活动:1. 复习溶液的制备方法,如溶解、稀释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2. 介绍溶液的纯化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3. 讲解溶液的储存与保鲜方法,如密封、冷藏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制备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纯化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储存与保鲜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溶液的浓度与稀释3.1 溶液的浓度概念3.2 溶液的稀释方法3.3 溶液的浓度计算教学活动:1. 复习溶液的浓度概念,如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2. 讲解溶液的稀释方法,如添加溶剂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3. 介绍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如C1V1=C2V2等,并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浓度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稀释方法的掌握。
3.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溶液浓度计算方法的掌握。
第四章:溶液的化学平衡4.1 溶液的酸碱平衡4.2 溶液的离子平衡4.3 溶液的溶解平衡教学活动:1. 复习溶液的酸碱平衡,如pH值的概念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2. 讲解溶液的离子平衡,如离子的共存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3. 介绍溶液的溶解平衡,如溶解度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酸碱平衡的理解。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复习学案
溶液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基本概念2、掌握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重点难点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作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都是水溶液。
3、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表现为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表现为温度降低,氯化钠溶解时,温度不变。
4、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2)乳化现象是指油类物质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的现象。
(3)乳化现象并不是溶解(4)乳化剂的作用是阻止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习题1、判断正误(1)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2)溶液都是液体()(3)溶液的特征是无色透明()(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只能是一种()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3、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4、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二、溶解度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复习学案
溶液复习学案【自主学习】姓名___________知识梳理(知识网络图表示)要点梳理: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__________。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__________会分层也__________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_______下、一定量的___________里,不能_ _ ___ _ ___ __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_______下、一定量的___________里,还能继续___________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1.概念:在一定______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身的性质(2)外因:___________3.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___________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___________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___________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___________的溶解度。
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______ _____溶液。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案
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3)会判断是否是溶液(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获取结论的能力(2)学会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获得结论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
2.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水孩子历险记。
刚来人间的水孩子,有点害羞,但是还是鼓足勇气给大家做了自我介绍,哪位同学愿意帮助水孩子完成他的自我介绍?O,我是一种由水分子构成学生回答:大家好,我是水孩子,我的化学式是H2的纯净物(或者化合物或者氧化物),我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第一阶段】:初识人间五味水孩子做完自我介绍,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
他首先结识了三位新朋友:蔗糖、食盐、酒精。
蔗糖,食盐是白色固体,酒精是无色液体。
水孩子惊讶的发现,和三位新朋友相遇后自己竟然有了味道!蔗糖和水相溶后形成了糖水,有甜味,食盐与水相溶后形成了食盐水,有咸味,酒精与水向相溶后形成了白酒,有辛辣味道。
水孩子通过和好朋友的相遇体会到了酸甜苦辣咸,初次认识到了人间的五味。
水孩子除了对和新朋友相遇后产生的变化感到惊讶之外还产生了疑惑:【疑惑一】我还是原来的我吗?即糖水是水吗?盐水是水吗?白酒是水吗?学生回答:不是,因为水是纯净物,而他们是混合物【疑惑二】变化后的我身上每一处的味道都是相同的吗?也即,把糖水搅拌均匀之后,糖水各处甜度一样吗?学生回答:一样【追问】那糖水中各处密度也一样吗?学生思考,回答:一样其实不只是密度,糖水中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我们说,他是均一的【疑惑三】如果外界条件不变,也即是,压强和温度不变,水孩子身上的味道会慢慢小消退吗?学生回答:不会【追问】那相溶后的蔗糖会不会从水中脱离出来呢?学生思考,回答:不会外界条件不变时,味道不会消退,蔗糖不会从水中脱离出来,我们说,他是稳定的,也即是,外界条件不变时,新形成的物质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专题复习教案
《溶液》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复习目标】1、知道溶液的组成以及溶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二、【复习重点、难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2、固体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三、【复习过程】(一)知识整理带领学生回忆溶液的概念,特征,组成及分类;熟记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并理解溶解度曲线4)。
(二)板块知识点复习知识点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对中考中关于水的双关说法进行梳理,并指出汽油也能做溶剂,复习两种除油污的方法并解释原理。
判断方法:若不反应,一般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是溶质,是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是溶质,是溶剂;若有水,是溶剂。
若发生反应,溶质为。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第一题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碘酒75%的消毒酒精CaCO3与过量盐酸反应后的溶液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溶质溶剂知识点二溶解时的热现象①溶于水温度显著升高:、②溶于水温度显著降低:_____ 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的是延伸中考中涉及的遇水放热的物质,生石灰与浓硫酸并解释原理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
其中物质A可能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氧化钙知识点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完成下表,并得出结论10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077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6g100℃水的质量(g)加入溶质的种类与质量(g)是否饱和溶液浓稀100 氢氧化钙0.077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100 氢氧化钙0.06 不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100 硝酸钾246 是饱和溶液浓溶液 100 硝酸钾245 不是饱和溶液浓溶液结论:①浓溶液是饱和溶液②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种溶质(同一溶剂中)的溶液要比它的溶液浓(填饱和或不饱和)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对应知识点的练习2.a通过图表得出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若干个转化方法问题情境:在一定温度下,处于B点的不饱和某溶液,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使其转化为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B点如何移动?处于C点的该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点应如何移动?2.b等效法解释蒸发溶剂法使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转化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对应练习知识点四溶解度a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_____、______的性质(种类)②______。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溶液复习 学案
《溶液》学案一、 知识梳理考点1:溶液的形成1、 定义:2、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 叫做溶液。
2、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叫做 , 是常用的溶剂。
3、特征: 、 。
4、质量关系: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体积关系:溶液体积 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这是由于 。
考点2:乳浊液与乳化现象生活中的 等物质都具有乳化作用。
汽油除油污、酒精除指纹都是 现象,盐酸除铁锈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考点3: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溶于水温度明显升高; 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 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
考点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再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
2.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3.常用的结晶方法有 、 。
考点5:溶解度、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 下,某固体物质在 克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例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 。
表示物质的 随 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3、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随压强的增大而 。
考点6:溶液的浓度( )、( )、( ) ( )、( )1、溶液的浓度(即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公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用水稀释浓溶液时,稀释后溶液里所含质量不变。
公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的浓度=稀溶液质量×稀溶液的浓度3、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①②③④,玻璃棒的作用是。
我的知识网络二、中考真题1、(20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每种溶液里只有两种物质B、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2、(201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 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3、(2015)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且它们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均无明显变化。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案
⑧汽油⑨氢气⑩氯化氢气体
3.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的是:④ ②;温度降低的是:③ ⑤;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①⑥。
①氯化钠②浓硫酸③硝酸铵④氢氧化钠固体⑤氯化铵⑥蔗糖
知识链接: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①化学实验很多在溶液中进行。因为物质间接触充分,反应速率更。
硝酸铵、氯化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食盐、蔗糖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知识点三:乳化现象
5.什么是乳浊液、乳化现象和悬浊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如油溶于水,乳胶漆等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如泥浆、钡餐、面粉溶于水等。
6.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析出来)
知识模块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观看演示实验9-2、9-3、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及9-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结果。
4.例举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降低和无明显变化的物质(1-2种),并分析它们与氧化钙加入水中温度改变有什么不同?
归纳: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一、目标导学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溶液的形成,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教师或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二、新知探究
(一)自学自研
知识模块一:溶液
1.观看演示实验9-1,从微观上解释溶液的形成。
溶解实质上就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扩散,最终构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混合物的过程。
四、学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溶液的组成以及溶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二、【复习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固体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三、【复习过程】
(一)知识整理
带领学生回忆溶液的概念,特征,组成及分类;熟记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
并理解溶解度曲线
4)。
(二)板块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对中考中关于水的双关说法进行梳理,并指出汽油也能做溶剂,复习两种除油污的方法并解释原理。
判断方法:若不反应,一般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是溶质,是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是溶质,是溶剂;若有水,是溶剂。
若发生反应,溶质为。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第一题
溶液澄清
石灰
水
盐酸碘酒
75%的
消毒酒
精
CaCO3与过量盐
酸反应后的溶
液
锌与稀硫酸恰
好完全反应得
到的溶液
溶质
溶剂
知识点二溶解时的热现象
①溶于水温度显著升高:、②溶于水温度显著降低:_____ 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的是
延伸中考中涉及的遇水放热的物质,生石灰与浓硫酸并解释原理
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
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B.硝酸铵
C.氢氧化钠D.氧化钙
知识点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完成下表,并得出结论
10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077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6g
100℃水的质量(g)加入溶质的种类
与质量(g)
是否饱和溶液浓稀
100 氢氧化钙0.077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100 氢氧化钙0.06 不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100 硝酸钾246 是饱和溶液浓溶液 100 硝酸钾245 不是饱和溶液浓溶液结论:①浓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种溶质(同一溶剂中)的溶液要比它的溶液浓(填饱和或不饱和)
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对应知识点的练习
2.a通过图表得出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若干个转化方法
问题情境:在一定温度下,处于B点的不饱和某溶液,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使其转化为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B点如何移动?处于C点的该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点应如何移动?
2.b等效法解释蒸发溶剂法使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转化
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对应练习
知识点四溶解度
a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_____、______的性质(种类)②______。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_____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_;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__ _____。
b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_____)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__ ____)
知识点五溶解度曲线及结晶
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若均采用降温结晶法,分别将上述溶液从100℃降温至20℃,计算两种溶液中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各是多少?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出最佳的结晶方法。
通过回顾不同种类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的基础上,归纳特征中的相似性并找出规律性,促进学生从个别物质到一类物质结晶方法的新认知模式。
组织学生完成学案对应知识点的练习
(三)课后反馈练习
完成复习用书溶液部分训练题
(四)板书设计
溶液专项复习(第一课时)
知识点板块复习
1.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2.溶解时的热现象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
5. 溶解度曲线及结晶
(五)教学反思
溶液部分进入总复习环节,学生对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较新授课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节课在复习原有概念的同时,对此前的难点问题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停留于死记硬背上,通过思考和探究,把难点知识想透学活,进而应对中考灵活多变的题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