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高一地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温/℃
4、地中海气候
30 15
降水量/ 600
500
0
400
分布:南北纬30°~ -15
300
40°大陆西部地区,地 -30
200
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45
100
-60
0
1 4 7 10月份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二、气候特征构成要素、气候类型 判读
二、气候特征构成要素及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构成2要素
气温 叠加上时间背景
降水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10°N~10°S
气温/℃ 30 15
降水量/mm 600 500
0
400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15 -30
300 200
-45
100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 -60 1
4
7
0 10月份
带控制
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南北纬10°~南 北纬20°大陆西部地区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 湿两季
成因: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 信风带控制。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南北纬20°到30°大陆 西部 撒哈拉地区最典型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90°
极地气候 P
90°
70°
70°
M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温带海性
温带风
气候
40°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周围气压和温度不同的大气层之间的空气不断流动,从而形成
一定的气流格局。

这种气流格局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大气环流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分布不均。

在大气环流的控制下,热带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大,导致热带雨林繁茂,热带海洋水蒸气含量多,热带风暴频繁;而极地地区则
寒冷干燥,气压低,气流不稳定,形成了阿拉斯加冷潮和南极大降温现象。

其次,大气环流也会影响亚洲季风气候。

冬季西伯利亚气旋增强,影响到我国华北、
东北地区,形成寒潮天气;而在夏季,亚洲大陆上空形成副高,向东推进,导致南海、菲
律宾海等海域形成季风气候。

此外,当东亚夏季风和北半球西风带相互影响时,会导致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

再次,大气环流也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大气环流影响到温室气体的分布和传输,从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
到降水分布、气温、气象灾害等因素。

总之,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深入研究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对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019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2-1-3大气环流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2-1-3大气环流 Word版含答案

课时3 大气环流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1.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解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及大气环流的影响。

3.结合亚洲季风形成示意图,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

4.结合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阅读教材P36~P39“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填写下列知识。

1.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被称为大气环流。

2.三圈环流(1)成因: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类型⎩⎨⎧低纬环流:a 、d中纬环流:b 、e高纬环流:c 、f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

(2)风带:H 为东北信风带,K 为东南信风带,I 、L 同为中纬西风带,J 、M 同为极地东风带。

(3)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0全球大气环流示意,据图分析: (1)赤道与极地之间本应形成单圈环流,为什么会变成三圈环流呢? (2)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风带有哪些? (3)极锋是怎样形成的?对地球表面有何影响?提示 (1)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赤道与极地因冷热差异产生的单圈环流变为三圈环流。

(2)低纬环流圈: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东北(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环流圈: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纬环流圈: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

(3)极地冷空气收缩下沉的同时向低纬运动,与北上的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迅速被迫抬升,形成了极锋。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象学上,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的空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常是数小时到数十年)内所运动的总体模式。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地理位置、天文季节变化到微观气候变化,都能影响大气环流的发展和演变。

而大气环流的变化则会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天气和自然环境。

大气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地球自转,导致在赤道周围形成向东的风,称为东风;在两极周围形成向西的风,称为极地西风。

这种风的存在形成了大气环流的一部分,称为赤道气流和极地气流。

与此同时,水汽和热量也参与了大气环流的形成。

热力循环是大气环流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它来源于太阳能的照射和地球的辐射。

热力循环的产生使得气压差异、大气运动和变化,形成了热带气流、副热带气流和极地气流。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巨大。

它直接控制着气候模式,例如季节降雨和气温的变化。

例如,在北极和南极地区,极地气流和地球自转形成了大规模的旋转风暴,称为极涡。

极涡的发展和消失影响着全球气候和海洋环流,尤其是北半球的气候格局。

热带气流则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季节性降雨模式,例如印度-亚洲夏季风和西非-美洲季风。

副热带气流则控制着许多地区的温暖气候,例如加州和地中海气候。

此外,大气环流还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通过移动温暖或冰冷的气团,大气环流可以造成干旱、洪水、海浪和风暴。

从历史上看,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与一些重要的地球事件相关,例如印度洋季风和西班牙大荒漠化事件,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监测。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很多科学家认为,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大气环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以便为未来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总之,大气环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气象现象。

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气候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系统,而大气环流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气环流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输送带”,将热量、水汽和动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输和分配,从而影响着不同区域的气候。

当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时,这些区域的气候也会随之产生一系列显著的改变。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低纬度的信风带、中纬度的西风带以及极地东风带等。

这些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地球的气候平衡。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并非一成不变。

首先,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是导致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以及公转和自转的特点,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存在差异。

赤道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而两极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这种气压差异驱动了大气的流动,形成了基本的大气环流模式。

但如果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发生改变,比如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或者地球轨道参数的调整,都可能导致大气环流的相应变化,进而对区域气候产生影响。

其次,海陆分布的差异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显著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则升温快、降温快。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形成低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则相反,陆地形成高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这种海陆风的季节性变化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大型的山脉和高原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阻挡和干扰作用。

例如,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西风气流发生分支和绕流,从而改变了周边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候。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给区域气候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降水模式的改变是一个显著的方面。

当大气环流发生调整时,水汽的输送路径和分布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如果西风带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原本湿润的地区变得干旱,而原本干旱的地区则可能迎来更多的降水。

在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导致洪涝或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频率增加。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指在大气中的气体流动,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其中,常见的大气环流有赤道地转循环、南北纬向环流和季风环流等。

赤道地转循环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太阳辐射的热量使得赤道地区气体膨胀,从而形成低气压区,而极地则形成高气压区。

这样就形成了从赤道到极地的空气流动,即赤道东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和极地高压带。

赤道地转循环的变化会影响全球气温分布,影响季节和降雨情况。

南北纬向环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科氏力和重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低纬度地区,地球自转的科氏力作用最强,形成了一个向东的流动,即副热带反气旋。

在南北纬度较高的地区,地球自转的作用较弱,形成了向西的流动,即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向环流的变化会影响地区的气温、降雨和风向等。

季风环流是由地区地形和海陆分布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季风环流的变化会影响地区的气温、降雨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在亚洲地区,季风环流是影响雨季和干季交替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大气环流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大气环流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

- 1 -。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高三复习课)高考分析:历年高考中,大气运动(气候)相关考查分值较高,其中直接或者间接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等出现的频率较频繁,比如今年新课标Ⅰ第37题,做该题必须知道其受什么大气环流影响,盛行风是什么,结合地形给当地气候带来什么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地理环境。

学情分析:学生对全球气候分布有一定的认知,关于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也有所认知,但所掌握的知识有点散乱,没有形成系统化、规律化的认识。

学习目标:1、全球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三圈环流影响的范围,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原因一、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包含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1、三圈环流: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储备:(前面课堂中需掌握的知识点)(1)气压带、风带的纬度分布以及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气压带、风带的干湿冷暖性质。

2、季风环流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储备:(前面课堂中需掌握的知识点)(1)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2)不同地区季风的风向(为什么?)(3)不同季风的干湿冷暖性质二、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主要影响大陆的东岸。

最典型地区为亚洲东部。

以亚洲为例,自主探讨:1、季风气候有几种类型?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参照什么因素作为划分的依据?2、季风气候特征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查看全球气候分布图(地图册),自主探讨:1、大陆东岸地区一定受季风影响吗?举例说明?2、除了亚洲,其他有季风气候的大洲只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例题1、读世界两区域略图,完成下题(1).①、②两地在气候上的共同点是A.冬季盛行风向相同B.夏季有梅雨和伏旱C.气温年较差都较大D.冬季降水量都较多(2).影响①、②两地气候共同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高低和洋流性质B.盛行风向和下垫面状况C.距海远近和纬度高低D.海陆热力差异和风带移动季风气候部分规律总结:1、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有季风气候。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3《大气环流》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3《大气环流》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3课时大气环流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3.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C.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4.南亚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不同纬度之间热力差异③南北之间的地形差异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从大气环流方面考虑,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6.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9.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1.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二、综合题12.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在众多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中,大气环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气环流就像是地球大气的“血液循环系统”,它的运行和变化对全球的气候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包括了全球性的环流和区域性的环流。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主要有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等,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成了我们熟知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首先,大气环流影响着热量的分布。

由于地球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存在差异,赤道地区接收的热量多,而两极地区接收的热量少。

大气环流通过风的运动,将热量从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输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全球的温度差异。

如果没有大气环流的这种热量输送作用,赤道地区将会变得更加炎热,而两极地区则会极度寒冷,这种极端的温度差异将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产生极大的限制。

其次,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分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湿润的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水汽会凝结形成降水。

例如,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使得该地区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而在副热带地区,下沉气流占据主导,空气变得干燥,形成了干旱的沙漠气候。

此外,季风环流也是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

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导致降水增多;冬季风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

大气环流还与海洋相互作用,对气候产生影响。

海洋的巨大热容量可以储存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而大气环流能够将海洋的热量和水汽输送到陆地。

例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就是大气环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厄尔尼诺年,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异常的气候现象,如暴雨、干旱等。

拉尼娜现象则相反,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也会引发一系列的气候异常。

除了对气候的直接影响,大气环流的变化还会带来一些间接的影响。

比如,它会影响农业生产。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纬向环流主要是指从赤道向两极方向的气流运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使得赤道地区气温相对较高,而极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这种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在赤道上升,经过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然后在高纬度下降。

这形成了气流从赤道向两极运动的特征。

这种纬向环流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季风的产生。

例如,赤道附近的纬向环流会带来热带雨林气候。

由于大量水汽从热带海洋蒸发,随着气流的运动向着赤道升起,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这种环流带来了高温和高相对湿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热带雨林的生长。

与此相对的是,极地附近的纬向环流也影响着极地气候。

由于极地地区气温低,地表上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域,使得大气稳定。

这导致了少量的降水和极寒的气候条件。

另一方面,经向环流主要是指在纬度线上从西向东运动的气流。

这种环流主要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而产生。

地球的自转速度高于大气层的相对移动速度,使得气流在地球各个经度上呈现从西向东的流动特征。

经向环流对气候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垂直环流和全球风系统的形成。

例如,赤道附近的经向环流形成了热带风带,也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造成空气上升,然后在高空流向两极方向下沉。

这样的运动形成了赤道附近的高气压区域,相对较干燥。

当下沉的空气到达地表时,由于密度增加,会形成高压区域,习惯上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这种高压带带来了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垂直形成沙漠和草原。

相反,赤道附近的经向环流也影响着季风和西风带的形成。

由于赤道附近的高气压区域和极地的低气压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了地球表面上从副热带向高纬度方向流动的大规模气流。

这种从副热带向赤道附近流动的气流称为季风气流。

它带来了季风的形成,如亚洲的东亚季风和非洲的西南季风。

另一方面,西风带是地球表面上赤道附近和中纬度地区的大规模西风风带。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经向环流的运动,赤道附近的气体向东移动且较快,而中纬度地区的气体向东移动较慢。

大气环流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变化主要由海洋、陆地、冰川、大气、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地球的气候,也对人类及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环流的变化、对气候影响以及人类应对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气环流的变化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层内由数以千计的运动系统及其产生的各种天气现象组成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气旋、气压、风向、风速等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气候,并且这些变化是相互耦合、互相影响的。

目前,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极地涡流的强度减弱,赤道风带向北推进等。

据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极地冰层融化加速,导致北极地区降水增加、气温升高。

这样的变化会导致极地涡流减弱,使得寒冷的极地空气流入温暖的中纬度地区,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如欧洲连续暴雪、美国极寒天气等。

同时,赤道风带的变化也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

赤道风带主要分为热带风带和副热带风带,其中热带风带是全球最大的大气环流系统之一。

据气象学家研究发现,当全球温度上升时,赤道风带向北推进,导致暴雨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如印度孟买地区的洪水等。

此外,温室气体的增加也可能会使热带风带变得更加不稳定,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二、大气环流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洪水、干旱、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这些变化还会影响全球粮食生产、能源消耗和卫生健康等众多领域。

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恶化。

在气候影响下,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导致粮食生产区的范围发生变化,如粮食生产逐渐向北移动,可能会引起之前存在的生态平衡破坏。

气候变化也严重影响全球能源消耗和卫生健康等问题。

根据统计,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山火、洪水、暴雨等灾害频发,使得全球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形态可以推断()①此时可能为7月份②此时可能为1月份③沿岸有暖流流经④沿岸有寒流流经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图中河流可能()①正处在枯水期②正处在汛期③会发生凌汛现象④下游泥沙淤积作用强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以下三题。

3.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4.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D.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5.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下图为广东、广西两省的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6.7000℃等积温线的东西两端出现明显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A.季风B.河流C.地形D.海陆位置7.在我国“东糖西移”格局中,广西省是广东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主要承接区,比较优势在于()A.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B.水源充足,市场广阔C.土地廉价,用工成本低D.热量丰富,技术先进8.为推动珠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省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水土保持D.劳务输出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

9.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在20 ℃以上D.风力较大,气温在28 ℃左右10.某月,达尔文市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事件发生的月份及珀斯市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为()A. 1月西北B. 7月东北C. 1月西南D. 7月东南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影响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影响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影响全球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大尺度运动,并决定了全球气候系统的运行和变化。

这些环流模式包括赤道气候带和中纬度的风带系统,如南北赤道季风、西风带和南极大气环流等。

这些环流对气候影响深远,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

首先,全球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来源于它对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重分布。

例如,赤道气候带的热带辐射能量在赤道附近被吸收,在高纬度地区则向大气释放。

这种热量输送通过热带风带系统的北、南方运动,影响到全球的温度分布。

此外,大尺度的环流模式还会将水汽从海洋蒸发输送到陆地,导致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

其次,全球大气环流变化会引起地方气候的异常。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波动导致的大规模气候变化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从而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灾、干旱和风暴等。

此外,全球大气环流变化还与季风气候的形成和转变有关,如东亚季风、西非季风和印度季风等。

另外,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植被生长、动物迁徙和物种分布产生了影响。

例如,在南极地区,南极大气环流变化导致降雪和冰雪盖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南极洲的生态系统。

在热带地区,季风环流的改变会影响到雨林的生长和灭绝物种的数量。

此外,全球大气环流变化还与海洋循环和海洋生态系统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

例如,赤道海洋环流与赤道气候带的热传送相互作用,导致了全球的海洋表面温度格局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又会反馈到大气环流系统,形成气候波动,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

总结起来,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对气候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重分布,决定了地球上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影响着地方气候的异常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全球大气环流变化还会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并与海洋循环相互作用。

深入理解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和其对气候的影响,对于预测气候变化和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第2章第1节第4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中图版必修一习题:第2章第1节第4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4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教材第40页读图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亚洲低压中心);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中心。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亚洲高压中心);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中心。

学业达标读下图,完成1~2题。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成西北风。

答案:C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解析:冬季大陆降温快,把分布在陆地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B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3~4题。

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解析: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答案:C4.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 D如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解析:根据图上箭头所示的大气运动偏转方向,判断该图为南半球。

根据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或大气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判断a处的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B6.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解析:b处为南回归线附近,大约135°E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

下图是2019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及景观图。

据此回答问题。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与撒哈拉沙漠地区位于同一纬度带上的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未形成沙漠,却成为“鱼米之乡”。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C.下垫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影响不同3.下列气候类型中,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4.下列气候类型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5.读“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A.两河流域B.华北平原C.墨累—达令盆地D.珠江三角洲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6.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7.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8.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9.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0.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11.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B.华北平原正值麦收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D.济南昼开始短于夜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2.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A.下沉,晴B.由高纬流向低纬,雨C.上升,雨D.由低纬流向高纬,晴读下面的模式图,完成以下两题。

14.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叙述正确的是()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15.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6.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17.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下图为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8.乙气压中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气流在高空堆积被迫下沉D.受冷气团顶托,暖气团抬升19.此季节()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B.美国的新奥尔良与南非的开普敦都处于雨季C.北亚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正值凌汛D.北京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小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一些探究。

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20.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21.研究表明,若在北半球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22.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图中②④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3)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3.下图的上部是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

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带看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②是________________带。

(2)从近地面风带看③是________带,④是________带。

(3)气压带、风带是随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________(北半球节气)前后。

(4)从世界降水带看,②处属于________带,但对大陆________岸而言,因受________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24.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反映了北半球________(季节)的季风环流。

(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________(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出现________天气。

(3)乙处的风向为________,丙处位于______________(风带)。

(4)此季节,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________(南或北)的位置,受该气压带影响,丁地气候特征为________。

25.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26.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表示________半球________季。

(2)甲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在乙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C、D同在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气候冬雨夏干的地区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常年受________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9.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类型。

(2)影响①地和④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③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4)②地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分析其形成原因。

30.读“各纬度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问题。

(1)D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这里多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和E地所在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干旱少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气压带常年控制的地区形成________________气候。

(3)B和C之间的是________(风)带,在大陆西部,常年在这种风的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气候。

(4)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导致了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31.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________的季节移动,导致______和________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_______移,冬季________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