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吃病的错误认识
口吃结巴的危害
![口吃结巴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0c8f327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4.png)
口吃症的危害
一、影响学习:在学校里,口吃的孩子常常有疑问问、有话难答、不敢发问、难与其他同窗合群,无法坚持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经常担忧会遭到其他同窗的讪笑,内心接受着宏大的压力,致使留意力不能全部集中到学习上,因而,势必影响学业成果。
二、影响出路:口吃患者常常讲话词不达意,模糊不清,在升学、高考、提干、征兵面试中过不了关,即便勉强过了关,以后依然有比正常人多许多的难关逾越不了,使原有的美妙出路大打折扣。
戏剧、影视、外语、音乐、外贸、军校、师范等院校都不招收口吃患者。
三、影响性格:说话吞吞吐吐、摇头吐舌,常常易引人取笑,一朝一夕,口吃患者就会因怕说话而变得缄默寡言、闷闷不乐,性格也会趋于激进、内向、孤僻等等。
四、影响后代:患者讲话结巴,不只本人痛苦,而且连下一代也可能会因而而被人耻笑和讽刺,还可能会把口吃遗传给下一代,酿成代代遗恨。
五、影响社会:口吃病不只会影响本人,而且还会有意或无意地危及社会。
据统计,口吃病人由于禁受不了痛苦,很多人曾有过自杀念头,很多人曾有暴力倾向,若不及时治疗,开展下去可能会招致心理变态、性格变态等,以至会酿成暴力、凶杀和自杀的悲剧,不只给患者本身,而且给社会带来危害。
六、影响生活:口吃患者因讲话吞吞吐吐,言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有些连打招呼都艰难,买东西不敢讨价讨价,电话不敢接,见人不敢叫,恋爱不会。
七、影响名誉:世俗的目光常常瞧不起口吃患者,不只口吃患者自己受人轻视欺负,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常常连其家人也会不受人敬重。
社交误区--口吃.
![社交误区--口吃.](https://img.taocdn.com/s3/m/a46bba53f7ec4afe04a1dfcb.png)
社交误区--口吃口吃是指一个人在发音时,语言出现重复、停顿、或连发等现象。
口吃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它与一个人不自然、紧张、自卑联在一起。
所以,当一些人在平时与人交流时出现口吃,会感到紧张,并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其实,我们对口吃应有一种科学的认识。
口吃其实并不只发生在口吃患者身上,一个正常人,在下列情况下也会出现口吃。
第一:在与领导或长者面前。
这种情况下,在交谈的前几分钟如果出现口吃,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
因为我们都有一种敬畏别人的心理。
并且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口吃,会被对方认为你对他非常的尊重,说不定反而是一个机会和机遇呢!第二:对一个事物不是十分熟悉时发表的看法。
语言的组织对大脑来讲也是一种训练的过程,我们发现,对平时多讲的话或在这方面熟悉的事,说起来比较流利,而对陌生的事,语言还应有个组织的过程。
这对任何人都一样,并不是你特别一些。
第三:语言选择方面。
一个人平时讲的是本地话,然后要求你讲普通话,自然会感到有些结巴。
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与别人讲明白你的说话习惯,就不应该有什么心理负担。
第四:语言速度过快。
一些人平时讲话速度不快,所以不会口吃,如果一激动,说话速度一快,就会出现口吃。
这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小门,大家排队出来,可能会很快走完,如果大家一起挤,我想很难走得完的。
出现这种情况,只要你把说话速度慢一些,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口吃会不会形成一种心理问题或口吃症状重不重,主要不是口吃本身,而是你对口吃的认识。
如果你认为有口吃对你并没有影响,那么你的口吃就很轻;如果你认为口吃对你影响很大,那么口吃就重。
生活中,一些人大家都认为是个口吃挺厉害的人,他却无谓,这个人的口吃就没什么在不了的问题。
彻底颠覆传统口吃矫正理论平易的口吃文章 三 口吃越矫正越严重
![彻底颠覆传统口吃矫正理论平易的口吃文章 三 口吃越矫正越严重](https://img.taocdn.com/s3/m/18bd8eedaeaad1f346933f77.png)
正是这些最直观的倾听求助者并与之面对面的互动,我提供指导,他去实践,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回来,我们在一道分析调整,再继续指导,再反馈,……,往复循环不断地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正是这样的8年时间中,踏踏实实的亲临口吃研究的最前线发展着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坦诚,我的理论方法并非完美(我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参加我课程的有不少人确实没有彻底摆脱困扰,但是有更多的人却获得了解放,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诽谤我是骗子,关于这一点,请诽谤我的人能够以真实的身份来和我对证,诽谤我的目的,有很多,有极个别偏激的学员,也有个别在口吃矫正领域混饭吃的人。诽谤我的人不要在网络借这个虚拟隐藏的身份,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你最好是和我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法律最有公信力,我愿意提供大量的我帮助过的人作为直接证人,到时候你将落一个诽谤的罪名,并承担我的全部名誉损失。一些人以为在网上不是实名,就可以攻击他人,造谣诽谤,其实现在很多网友已经比较理智了,他们会支持我们通过法律来解决争端。如果你所说属实,你一定敢于与我通过法律用真实的姓名和身份来打官司,否则你找各种理由推脱就是暴露出你的心虚!
几千年全世界都被“口吃病”这个假象所欺骗!!!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这是本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得出的终极答案!大家不要再忽悠自己了!
我坚信全世界以试图直接消除口吃现象的所有理论方法都是错误的,这些理论方法虽然出于好的动机,但是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大家引导了错误的道路上了,我相信我的理论将会改变世界对口吃的种种错误认识,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透彻的口吃理论,海外华人可以把西方的理论也都与我这理论进行对比,这个系统理论将彻底颠覆现今国内外所有的矫正理论!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别再忽悠自己了!!!
明白这一点,我用了十几年的心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也遭到过许多误解甚至攻击,不过也正是这些压力给了我强大的动力让我坚持不懈这条路。现在跳出来看看,其实很多人在讨论所谓的口吃现象,所有的关注的焦点都在口吃上,你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口吃而活,所谓矫正口吃也只不过是你换了一种形式自欺欺人的害怕口吃而已,这既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儿童口吃是怎么回事
![儿童口吃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7598ae360066f5335a81215c.png)
官方网站
“孩子口吃了,怎么办?”这是好多家长问过的问题,当孩子(一般是学龄前)发生口吃时,家长都很着急,所以在这里就向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少儿口吃发生的原因及干预方法。
1,语言表达能力与大脑的表达意愿不同步,这是大脑发育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还不完善的结果,因而造成了孩子表达不流利,比如重复、停顿、拖音、卡壳等现象,因此这种情况会在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中很快消失。
实际上大部的儿童口吃都是由这种原因造成的,是生理性的,不是病理性的,因此,家长发现孩子发生了口吃现象,不用太过着急。
2,儿童生理性口吃的过程中,家长采取了不当的干预方法,使孩子的口吃现象加重,并渐渐转化为发展性口吃。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发生了口吃现象,往往会采取训斥等强制性干预方法,而实际上这种方法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对语言表达失去信心,并且对自身发生的口吃现象产生恐惧心理,而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越是害怕就会造成语言表达的不流利,长期下来,就会把生理性口吃转化成病理性的。
因此家长面对孩子的口吃现象,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仅不能训斥,还要把孩子的注意引导开,在孩子的放松的时候再积极带动孩子说话,平时也可以多带孩子进行阅读朗诵。
3,语言环境中有较重的口吃患者可能会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孩子带来不良的示范,从而造成孩子学到不良的语言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掉,如果再加上家长施加的心理压力,更会加重口吃症状。
虽说大部分儿童口吃可以不治自愈,但如果孩子出现口吃持续时间比较长、症状比较严重、已有了明显的心理负担或者语言环境中。
关于口齿的9个问题
![关于口齿的9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02d217d5bbfd0a7856739d.png)
1、怎么判别孩子口吃了?当您的孩子说话出现重复,并伴随说不出来,特别是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说不出来这种情况,且持续的时间达三个月以上时,您的孩子就有可能口吃了。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年龄还在2至4岁,孩子有可能属于“发展性口吃”,原因是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过快,而语言能力滞后所致。
这个阶段的口吃大部分会自行康复。
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遭遇父母的压力,孩子的“假”口吃有可能变成真口吃。
“发展性口吃”阶段如果出现表达的极度困难,两个黄鹂教育的老师建议您咨询专业的语言机构。
2、怎么判别口吃的严重程度?两个黄鹂教育的专家给出三个判断的参照。
轻微型口吃:在熟人面前不口吃,在生人面前口吃。
有少量的词语或句子出现重复。
如“今天我……我……我不去幼儿园”。
语阻不很严重,如“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患者面部表情轻松,周围的人并不在意。
中等程度口吃:无论在生人面前,还是在熟人面前都出现口吃现象。
重复较多,语阻非常明显,特别首字难发,而且呈现规律性,只要碰到“我”“一”“打”等字就绕不过去。
说话的时候,面部有特殊的表情,也有一些体势动作。
周围的人能明显感觉到患者口吃。
严重程度口吃:大部分句子出现重复和语阻,说话非常艰难,伴随面部肌肉痉挛,呈异常痛苦状。
体势动作也很特殊,如摇头晃脑、跺脚、双眼紧闭、嘴唇发抖等。
3、口吃能矫正吗?人类矫正口吃的历史有2000多年了,很多口吃患者都已经恢复正常。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的就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他的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故事,故事里的乔治六世在罗格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口吃。
到目前为止,两个黄鹂教育机构也已经成功矫正好几百位患者。
如果您的孩子有口吃,首先建议您带孩子到医院做些检查,排除一些生理性和神经性口吃。
除此之外的口吃都可以在口吃培训机构治疗和矫正。
4、口吃的原因是什么?口吃的原因很复杂。
两个黄鹂教育的老师认为,口吃有两种原因:一是环境影响所致。
包括模仿、父母严厉的教育、惊吓等等;二是心理障碍因素所致。
棕色插画风国际口吃日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
![棕色插画风国际口吃日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f96565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a.png)
国际口吃日
口吃被医学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复杂的疾病之一
口吃并不会直接损害健康,但因口吃导致的交流障碍及自卑心理则会给人们 工作、生活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997 年 , 为 加 强 全 世 界 对 口 吃 的 重 视 , 国 际 口 吃 联 盟 ( International Stuttering Association,ISA)把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国际口吃日”, 并决定每3年举行1次口吃者世界大会。
国际口吃日
口吃俗称或说话不流畅的症 状。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
国际口吃日
口吃,民间俗称“结巴”,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对口吃的定义是一种言语节奏的紊乱,即口吃者因为不 自主的声音重复、延长或中断,导致无法说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 也就是说,口吃个体在说话过程中,十分确切的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 么,但却无法流利地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PART.02
口吃的症状表现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或说话不流畅的症 状。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
口吃的症状表现
口吃的症状有很多种分类,归纳起来主要是在语言、心理和生理三方面的表现。
1.语言表现
言语节律失调,语音或字句的重复、中断、阻滞而不流利,不正常的语言表达方式。
2.心理状况
口吃者对口吃十分敏感,有恐惧心理。说话时害怕自己发生口吃,而努力地防止它。 表现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提心吊胆,越想努力躲避口吃,越加深对口吃的敏感和 强度。正常人有时因紧张而口吃,口吃患者却长期因口吃而紧张,具有正常人很难体 会到的心理方面的表现。严重者可能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出现,持续口吃患者可能会 有自卑、性格孤僻、焦虑、抑郁等问题,对其生活、学习、工作、社交都造成极大困 扰。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三(下) 平易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三(下) 平易](https://img.taocdn.com/s3/m/c1ee1c14964bcf84b9d57bb5.png)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三(下)平易更多口吃、社恐过来人经验分享可以用百度搜索一下平易成功心理网,观看口吃、社恐困扰者蜕变的真实视频、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口吃问题也是从最开始一点点发展来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有口吃病,结果就给下次说话制造了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也正是口吃发生的前提条件,结果下次说话可能就真的出现口吃了,这更加是你坚信口吃就是问题就是障碍,并且上次失败的经历在你脑海中落下烙印,你更加恐惧担忧了,经过多次的恶性循环你的这种心理——行为模式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模式,你就不停的口吃下去,当然,你就不停地和口吃作斗争,也就不停的矫正,治疗。
口吃困扰者这种对口吃错误认识给自己错误的戴的帽子,都使得他在讲话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像每次说话时都有一把枪盯着自己的头,要是说错话或者口吃就被枪毙一样的,想想看,心里在这样大的压力下有谁会能说好话呢,不口吃才怪呢?!我们首先给自己带了一个口吃者的帽子,然后又认为口吃丢人,口吃是一种缺陷障碍,它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造成很大的影响。
即相信自己是口吃者,又认为口吃是缺陷,带着这两种认识,你还能说好话吗,你说话的时候心里能没有压力吗,结果在这种错误认识导致的压力作用下,你“真的”出现了口吃,结果真的丢了面子,也真的影响了自己的人生,所以,你更加有理由相信,口吃就是你人生最大的障碍,并且多年来你越来越坚信这一点!这多像一个人一边掉下陷阱,一边又在前面不知觉中再给自己挖陷阱,而当他掉下陷阱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陷阱其实就是他自己无意识中给自己挖的,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可悲的情形啊,一个人一边掉下陷阱,一遍又在给自己挖下一个陷阱,就这样的不停地生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有人一辈子!对口吃本质的认识:思想创造现实口吃只是一种现象,只是一种由你头脑中的认识、信念产生的心理压力破坏了你正常的言语表达,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不流畅现象而已。
杨清语老师提示您口吃存在哪些误区?
![杨清语老师提示您口吃存在哪些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739bfc2d7cd184254b3535aa.png)
口吃对一些人来说是沟通交际的绊脚石,有的人认为口吃是一种社交恐惧症,属于心理障碍。
但其实人们对口吃却存在着许多误区。
1、口吃是由于自身发音器官有病变导致的?这是不正确的,口吃者在口吃时常会觉得自己的咽喉部肌肉紧张、舌头僵硬、呼吸不畅、胸闷等,因此他们就认为是自己的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口吃,还有的人会去医院割舌系带,他们觉得出现口吃是由于舌头不够灵活。
我们知道口吃者在说话前会先产生恐惧感,然后才产生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心跳加快、喉部肌肉紧张等。
这种表现只是发音器官的功能性紊乱,不是器质性病变。
一旦脱离了紧张的环境或人,这些器官的功能就能很快恢复。
2、通过药物或仪器矫正口吃?有很多人“病急乱投医”,选择药物、手术、仪器来治疗口吃是错误的。
因为,口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言语障碍,不仅有异常的言语行为, 往往还伴有情绪的异常,口吃的矫正只能通过心理的改变和正确语言反射的建立,仪器和药物都是不可奏效的。
口吃并不可怕,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专业的气声协调训练和专业的心理辅导相互配合。
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变得说话流利,侃侃而谈。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所谓的口吃矫正班,口吃矫正教材等,方法很多。
那么口吃采用哪种矫正方法好呢?判定任何方法技术的正确与否,其实只有一条——有效的才是正确的。
杨清语先生是国内很早从事专门语言矫正的先行者。
创办机构以来,他将“厚德重道”作为机构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同行业中创始了“准确课时承诺”。
针对传统语言矫正课时长、无限期矫正的弊端,机构采用先进课时管理方法,对学员分类别进行标准矫正,将学员矫正训练总课时精细化;同时进行矫正计划公示化,将学员每一阶段的矫正效果与时间对应关系公示,让家长和学员心中有数。
国内先进的杨清语“四步一法”矫正让学员真正摆脱口吃困扰,重塑自信,想说就说!培训形式:一对一培训。
口吃都是基因惹的祸
![口吃都是基因惹的祸](https://img.taocdn.com/s3/m/2a81ecb0360cba1aa911da53.png)
口吃都是基因惹的祸
美国科学促进会最近讨论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口吃是遗传基因的错,影响大脑对声带肌肉的控制能力。
这一新发现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疗法和基因疗法,通过逆转基因受损导致的不良影响而治愈口吃。
新研究负责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耳聋及其他交流障碍研究所的丹尼斯.德雷纳博士对口吃遗传家庭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口吃患者大脑活动异于常人。
德雷纳博士发现,GNPTAB,GNPTG和NAGPA三种基因变异(“口吃基因”)在口吃患者中十分常见。
他认为,这些基因在负责肌肉控制的大脑区域盛行,而且会导致细胞凋亡。
德雷纳博士还认为,这些基因会导致口吃患者说话机制出现故障,阻止某些声音的发音能力,进而导致口吃。
然而,由于这些损害常发生于孩子学说话阶段(三四岁的时候),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口吃是由于能力差或智力低造成的。
在一些儿童病例中,甚至认为口吃是心理障碍的结果。
德雷纳博士认为,口吃不是社交功能障碍,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
已发现的“口吃基因”与两种严重新陈代谢疾病关联极大——黏脂贮积症II型和黏脂贮症III型。
这两种疾病会导致细胞内糖类和脂肪物质聚积,导致大脑发育导异常和严重学习困难问题,大多患者失去说话能力。
口吃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口吃的名词解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604cc3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c.png)
口吃的名词解释心理学人类语言交流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讲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可能会遇到一种被称为口吃或说话困难的问题。
口吃是一种语音障碍,表现为说话中的不流畅和中断。
它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可以对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口吃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生理原因可能是口吃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口吃可能与与语音生产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特定的大脑区域和神经通路在口吃者中可能存在异常。
这可能导致语音中断和脱节,使他们在尝试用特定的音节或单词表达自己时遇到困难。
此外,心理因素也可以对口吃产生影响。
口吃者可能会因为说话困难而感到焦虑和紧张,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口吃问题。
这种心理因素被称为“二次性口吃”,它使一个人在说话时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关注口吃问题会导致更多口吃,而这些口吃又会进一步增加焦虑和紧张感。
对于口吃者来说,口吃可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在日常交流中,口吃者可能会遇到困难,例如在发言场合中卡住、重复音节或单词、以及停顿时间过长。
这些困难使他们可能会避免公开场合的发言,选择回避社交交流,进一步影响他们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
因此,解决口吃问题对于受训者来说非常重要。
幸运的是,心理学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其中一种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它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焦虑和恐惧。
CBT在治疗口吃方面证明了一定的成功。
此外,一些专业训练的语音治疗师也可以提供帮助。
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例如减速说话、增加声音力度、以及放松身体肌肉等,语音治疗师可以帮助口吃者改善他们的语音流利性。
他们还可以针对个体的特殊需要设计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以帮助口吃者克服他们的口吃问题。
除了心理学和语音治疗师的干预,社会支持也对于解决口吃问题至关重要。
口吃者可能会受到嘲笑、歧视和不解的待遇,这只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焦虑和自卑。
因此,教育公众关于口吃的事实和理解,以及鼓励社会接纳和支持,是构建一个对口吃者友好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一步。
儿童为什么会口吃
![儿童为什么会口吃](https://img.taocdn.com/s3/m/79133eca80eb6294dd886c1f.png)
官方网站
学龄前儿童口吃大部分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其原因是语言发育与大脑发育不同步造成的,就形成了卡壳的现象,这在儿童时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属于生理性的,算不上疾病,大部分儿童可能都经历过,只是程度有差异,有些孩子的口吃现象被家长忽略了。
但对于较严重的情况,有些家长却过于紧张,甚至斥责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这是不对的。
当孩子发音口吃现象时(排除跟其他口吃患者学习的情况),家长不但不能斥责孩子,还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让孩子因此产生压力,另外,家长还要在孩子比较放松的情况下,引导孩子多说话,带孩子进行朗诵。
一般当儿童发声生理性口吃,家长采取了正确的干预方法,很快孩子的口吃现象就能结束。
但如果家长的干预手段不正确,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让口吃现象成为习惯,最终导致发展性口吃,变成真正的语言障碍。
另外,模仿他口吃患者也很容易养成口吃习惯。
因此,如果儿童口吃时间较长,或者很严重,或者语言环境中有口吃患者,就需要到专业的机构寻求指导与帮助,必要时需要进行矫正,以免口吃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和成长。
北京阳光语言康复中心是阳光语言矫正学校在首都北京为方便全国语言障碍者而设立的一个校区,如今已投入运营。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口吃宝宝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口吃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20cc4429f705cc17552709f6.png)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口吃宝宝导读:小孩的发育情形各不相同,有的小孩语言能力进展不善,会有口吃现象的显现,口吃严峻阻碍到小孩和家长的形象和生活。
因此,家长要深入了解口吃的相关知识,幸免自己的小孩成为口吃宝宝。
口吃是指说话时以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为要紧症状的语言障碍,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患病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5%。
大约一半的口吃儿童是在5岁往常发病的。
口吃多在幼儿期形成,也最容易在幼儿期纠正,假如得不到纠正,则可能相伴终身。
口吃症是由于心理缘故所导致的言语障碍。
形成缘故有以下几点:1、因仿照而导致口吃。
口吃的感染性专门强,由于儿童的语言机能还不完备,容易受其他口吃的人阻碍,如小孩们之间的仿照,经常和口吃的人接触均可能导致口吃。
2、父母在儿童学说话时期要求过急,小孩发音不准或咬字不清晰时,父母急于作过多的矫正,甚至在小孩一句话还没说完的时候就经常打断进行矫正,使小孩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在说话的时候显现紧张,可怕说错。
越怕说错,心理压力越大,精神越紧张,失去说话的信心,而导致口吃。
3、突然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环境突然改变等造成心理紧张,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也可能导致口吃。
4、遗传因素。
口吃与大脑两半球优势或某种脑功能、语言器官功能障碍有关。
口吃一样表现为三种类型:1、连发型。
这种类型的口吃表现为说话时经常连续重复某个字音。
比如:你、你……你干什么?2、伸发型。
这种类型的口吃表现为经常把某个字音拖长。
比如:老——师,学——校。
3、阶发型。
这种类型的口吃表现为反复说一句转接口语词然而不连贯的话。
比如:那个——那个——。
幼儿时期,小孩的口吃常多见于连发型,其次是伸发型。
一样是由连发型向其它两种类型进展。
口吃病的实质
![口吃病的实质](https://img.taocdn.com/s3/m/be857e8ccc22bcd126ff0c77.png)
口吃病的实质口吃病的实质1口吃病不是脑神经损伤2口吃病不是思维迟钝口吃患者因为讲话字音来回拖沓、重复,所以往往给人一种思想迟钝的印象。
有些学者也因此把口吃患者的病因归为“思想迟钝”,认为之所以口吃,是因为患者的思维跟不上,其内在语言(语言的思考和组织阶段)赶不上外在语言(语言的发音和讲话阶段)速度的缘故。
这种谬论给口吃患者戴上了沉重精神枷锁,使口吃患者因此倍感沉重。
即使是一些著名的演讲家,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一些口吃现象(比如突然受到惊吓、极度悲伤的情况下,说不出话来),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这时的口吃是因为“思想迟钝”吗?抛开这些名人、大人物不谈,单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也无法印证口吃患者是“思想迟钝一族”。
比如患者想喝水时,“我想喝杯水”这句话,从思维的角度看,并不复杂,水的形象明明印在脑子里,早已形成了思维,只是苦于无法从言语上流利地表达出来,这怎么可能会是思维迟钝呢?所以,口吃病也不是思想迟钝所致。
3口吃病不是发音器官病变大部分口吃患者都曾怀疑过自己的发音器官有毛病,因此,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希望能找出这些毛病,于是,越看,似乎问题越多:我的嘴唇比人家的厚,我的舌头比人家的短,我的舌尖比人家的平;我的喉头有点肿,我的喉头太大了……看来看去,似乎自己就是天生的缺陷,一辈子都无法治好、只能永远口吃了。
但你只要到口腔科,耳鼻喉科去检查,医生都会告诉你你的发音器官一切正常!事实上,这是大可不必的。
因为,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时,我们不口吃;唱歌唱戏时,我们不口吃;有些患者,和家人、朋友聊天,心情放松时不口吃(有些相反,和陌生人聊天时不口吃)……这就足以证明,我们口吃患者的发音器官并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它怎么可能时而好时而坏、却既不疼又不痒,以至于连医院都无法查出问题所在呢?由此可见,认为发音器官病变是造成口吃的原因,实在是一个误区。
4口吃病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我们在读书时都学过条件反射,对条件反射多多少少会有一点了解和认识: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脑活动方式,条件反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二(上) 平易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二(上) 平易](https://img.taocdn.com/s3/m/10dd2656be23482fb4da4c17.png)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二(上)平易更多口吃、社恐过来人经验分享可以用百度搜索一下平易成功心理网,观看口吃、社恐困扰者蜕变的真实视频、文章。
从茫然无知到一步步深入认识,由只看表面现象到考察内在本质,由单一因素到多方因素,由简单的认为口吃现象导致心理障碍的直线思维,到看清口吃现象与诸多因素复杂的相互关系的系统思考。
每个深受口吃困扰的人都要经历对口吃不断的深入认识过程。
那么,按照口吃困扰者对口吃的认识程度大体可以分为下面三阶段:1 初级阶段:简单化的认为口吃是一种言语习惯,造成口吃困扰的根本因素是口吃的现象,如果消除了口吃现象,也就不再害怕口吃了。
因此,他们的目标和动机都是围绕着单纯的消除口吃现象。
基本上大多数口吃困扰者在早期矫正时候都是这么认为的,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就是被口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导致产生简单化、表面化、缺少整体系统思考的结果。
这个认识层次的困扰者的目标是试图消除外显的口吃现象,他们所选择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如矫正器,如单一的言语训练等,到处找方法,呼吸法,发音法,等等。
因为急于解除痛苦,他们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直接消除口吃现象上,他们的理论方法几乎是直接针对所谓的“症状”而提出的。
属于初级层次认识的还包括,口吃是遗传,口吃是被别人传染的,口吃是大脑中的言语中枢问题,口吃是模仿来的,口吃是呼吸紊乱造成的等等。
我们来分析一下常见的对口吃认识的是否科学。
首先是口吃是遗传。
为什么说口吃是遗传呢?有人在电话里告诉我,因为我家里有好几个人都口吃。
比如自己的父亲口吃,自己的某一个亲戚口吃,所以我的口吃可能是遗传,实际上如果大家对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对人的人格形成,心理学也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最早英国的心理学家高尔顿,认为人的性格、能力、素质等由遗传决定,在我们日程生活中许多人也认为性格主要是遗传。
后来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则完全相反的提出环境和后天教育决定论。
这两种观念可以说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心理学早些年一直存在这种先天对后天或者是遗传对环境的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
口吃的常见问题
![口吃的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f372cabb4cf7ec4afed0ca.png)
口吃的常见问题一.口吃的外在现象1呼吸与发音不协调;由于呼吸器官是声音产生的物质基础之一,所以口吃在呼吸机能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紊乱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气短和气力不足等。
事实证明,口吃者的肺活量是正常的,平时不说话呼吸也没问题,为什么说话口吃时会伴随一定的呼吸困难呢?根本原因就是有口吃习惯,说话时容易产生紧张和急躁,以致大脑中枢活动受到干扰和抑制,造成肺的供气量与发音用气量不协调,使之缺乏准确的运作程序。
2 面部表情异常;视线向下,不敢正视对方,心慌意乱,心情紧张。
3形体有障碍;常伴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动作,表达过程缺失,对他们来讲,说话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似乎比体力劳动还要累,这些动作不是故意做的,而是为了克服说话困难而做的努力结果,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不自觉的坏习惯。
二.口吃的内在心理1口吃意识:任何人都有自我意识,口吃者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口吃者的自我意识体系中有一种特殊内容---口吃意识,一到说话时,会表现得异常激烈,它是口吃产生和恶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口吃病’的内在症状,在口吃习惯形成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意识,明确知道自己有‘口吃病’经常受到潜意识的‘攻击’,并对它在人际传播中的影响看得太重,想得太多。
2急躁紧张与口吃结伴而行;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从根本上讲,紧张心理是外在刺激的结果,但它产生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客观刺激的本身,而是对客观刺激的态度,决定紧张心理的产生。
3痛苦体验非常深刻;痛苦即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口吃虽然不像其它疾病那样给自己身体造成多大的伤害,但它给口吃者带来的精神痛苦很深,它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
是一种非常特殊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简直就像幽灵一样纠缠着口吃者的心,给他们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与他们交谈中,我们经常听到他们讲;我宁可得其它疾病,也不愿意得口吃等等。
口吃者平时苦于口吃是正常心理现象,说话口吃时,内心痛苦加剧是难免的,因为口语表达是人们思想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当他们不能正常表达时,自尊心会受到严重伤害,当然,因口吃而导致人生观发生扭曲是不可取的,消灭痛苦的积极态度应是下决心矫正口吃。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一 (下)平易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一 (下)平易](https://img.taocdn.com/s3/m/2ef90009cc17552707220817.png)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一 (下)平易更多口吃、社恐过来人经验分享可以用百度搜索一下平易成功心理网,观看口吃、社恐困扰者蜕变的真实视频、文章。
口吃是模仿?很多人都有这种观念,绝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对孩子说你不要学口吃,当心学会口吃。
我们可以想想,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学过口吃,当并非后来都成为了口吃困扰者。
还有很多小品演员也都学过口吃。
口吃是一种发音习惯?我想问一下大家,你自言自语朗读唱歌会口吃吗?如果一个钢琴家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弹得乐曲非常的优美,可一旦旁边有人,他就弹不好了,你说是他应该提高弹琴的水平呢?还是应该提高心理素质呢?显而易见,应该提高心理素质。
因为一个人既然能弹得很好,旁边有人就弹不好了,是因为外界环境刺激的改变导致心理状态的相应变化,干扰和抑制了他弹琴技术的发挥。
每个口吃困扰者都有自己不口吃的时候,自言自语、朗读、唱歌,并且随着不同的交流对象和交流情景对口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似乎仅仅简单的认为口吃是由发音习惯导致的,理由是非常牵强的。
事实上,口吃不是一种行为?!什么是行为呢?比如我们要拿起一个桌子上的杯子,这是我主动有意识的做到的。
这叫做行为,通过我有意识的我做到了。
为什么说口吃不是行为呢?你有没有发现你越不想口吃越口吃,你越想口吃反倒会不易口吃。
实际上,口吃是一种现象,它本身不是行为,言语才是一种行为。
在说话过程中,因为心理因素的干扰和抑制,产生了口吃现象,这个口吃现象其实是叠加在言语行为中的一种现象。
这一点不太好理解,但是至关重要!!!比如,我说某个字,“张”,我说不出来,结果口吃了,“张张张……”,说了好多遍,我本身要说“张”这个字的这种行为,由于心理因素的干扰和抑制(为什么要强调是心理因素干扰和抑制,因为你自然自语或者朗读这个“张”字是能说出来,这不是习惯理论能解释的。
),产生了发音行为出现“颤抖”的现象,结果口吃现象就发生了。
关于口吃病的错误认识
![关于口吃病的错误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b25f59afe4733687f21aa0a.png)
第一章 --- 合肥XX 口吃XX中心XX老师一、口吃是先天遗传吗?有些口吃患者在给我们的信中或参加治疗时,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是遗传性口吃,能够治疗后吗?”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认为是遗传性口吃时,他却回答说“我爸爸口吃”或“我外公有结巴”或“我舅舅讲话结巴”等等,以上述原因判断自己是遗传性口吃。
可另一方面的情况却是:父母有口吃的,小孩却不一定是口吃;父母没有口吃的,小孩不一定不少口吃,这些情况,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口吃并不遗传现象。
如果硬要说是遗传的话,那也只能叫做“感染性遗传”。
我们的回答是:“近朱着赤,近墨者黑。
”言语是口耳之学,一个小孩子生下来若在北京,长大了讲京腔,若抱到广东,长大了就说粤语,若抱到外国,那长大了就说外文了。
孩子从小生活在口吃父母周围,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口吃言语的影响,那么,小孩子“感染”口吃的可能性就较大,很容易养成口吃的习惯,特别是敏感内向的孩子。
二、口吃是“命中注定”,“前世造就”吗?有些口吃患者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或“前世造就”的口吃的料子。
这些观点,一般是家长听信一些无知的传言,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的口吃,决无治疗希望,要矫治的话,也是烧香拜佛,跪倒在“神灵”面前,祈求消除口吃,但这些对矫治口吃毫无作用。
事实上,这些说法是不科学的,荒谬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三、只有用吃药、打针或所谓的“秘方”、“偏方”才能治疗好口吃吗?一般人的传统观点是只有吃药打针或手术才能知病。
因此,致使一部分患者来信询问或参加治疗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吃什么药,或打什么针?当他们得知“不吃药,也不打针”时,却显得非常失望,甚至拒绝参加治疗。
即使参加治疗,也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试试看”,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实,我国自古就有不吃药能治疗疾病的记载。
比如,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医学家叶天士(1667-1764,名桂,字香岩,江苏吴兴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他继承家学,有着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十四岁就挂牌行医,而且虚心向别人学习。
幼儿园口吃获得语言时会有退化现象感悟
![幼儿园口吃获得语言时会有退化现象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29daf53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4.png)
幼儿园口吃获得语言时会有退化现象感悟说到口吃,许多人都会感觉很好奇。
有些时候,当你和别人谈话时,突然卡住了,这就是口吃。
在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们学说话,其中就包括了幼儿说话。
而小孩刚开始获得语言时会出现很严重的口吃现象,那么怎样解决呢?第一点,在平时交流中要克服紧张心理,保持放松状态;第二点,当在跟同龄伙伴玩耍时,遇见熟悉的朋友或者看着他人在讲故事,一定要注意听清楚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三点,在上课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老师的讲课速度比较快,如果听不懂可以等下课后请教老师,只要肯虚心学习,坚持不懈,总有一天我们会学成功的!通过老师及父母们耐心地辅导与练习,相信大家很快便能够摆脱口吃的困扰,拥有属于自己的完美语言。
对于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发展的过程,而幼儿由于年纪还小,因此在某种情况下才会出现短暂性的口吃现象。
但是当它出现时,便应该立即停止讲话并且把目光移向远处,待自己调整好状态之后,方可继续进行。
针对幼儿口吃问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类型——首次口吃。
指幼儿初学讲话时所产生的短暂性结巴现象,一般来说会随着经验增加、练习增多、社交频繁而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针对这种类型的口吃,只需稍微做一下调整,使患儿尽量说话顺畅即可。
具体做法为:1.让患儿坐直身躯,头部端正。
2.伸手将患儿衣领拉起,露出颈部肌肤。
3.对照镜子反复朗读幼儿说话的音节并告诉其父母其读错的字词。
4.对患儿读节及念单词进行纠错,慢慢引导改变口吃的语音模式。
5.尝试对话练习,但前提条件是必须使
其讲述内容尽量顺畅无阻碍,否则效果不佳。
6.最后强化记忆训练,通常以多遍为宜。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二(下) 平易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二(下) 平易](https://img.taocdn.com/s3/m/71bd6f47cf84b9d528ea7ab7.png)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口吃病!口吃困扰的解放之路!二(下)平易更多口吃、社恐过来人经验分享可以用百度搜索一下平易成功心理网,观看口吃、社恐困扰者蜕变的真实视频、文章。
初级者常见问题如:怎样才能治好我的口吃啊?口吃到底能治好吗?你花了多长时间啊?有什么办法告诉我啊?你能不能治好我的口吃啊,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啊?教我一个方法吧?哪个地方矫正班不错?由于初级者从没有正式接触过矫正,不知道矫正理路方法与流派的复杂性,几乎没有做过更多的了解然后就近找到一个矫正班就满怀希望的矫正,结果回来后没过多久就复发了。
实际上,口吃矫正并不像我们患生理疾病一样。
当我们患了胜生理疾病到医院去找医生诊治,我们几乎是被动的接受医生的诊治,治疗的效果关键在于医生一方。
初级者不知道口吃是通过一种正确的理论方法的学习,通过实践,需要有好的老师提供帮助指导,通过两者互相配合互动的实践,它是一种技术实践的过程,所以种种的这些原因,初级阶段的口吃困扰者在最初采用口吃矫正的理论方法时不会想得那么多的。
比如不自觉中就误以为口吃矫正就如同去某个医院看病,感冒了医生给开药,回来一吃就好了。
为什么有些人在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矫正,看到报纸的口吃矫正广告,不假思索的就参加了?也不去了解该矫正班采用的是何种理论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交了钱就参加!因为他下意识的误以为参加完训练回去后口吃就“好了”,就可以流畅的说话了,这实际上只是他自己头脑中预想的,更准确的说是幻想的,把这种幻想当作了即将要发生的事实,这么多年来口吃的困扰带来那么多的麻烦和痛苦,现在马上就要摆脱了,其实这是黄粱美梦。
最终的结果呢?许多人都有经历的,没过多久就复发了,口吃依旧如果,于是第一次矫正经受了打击,甚至高呼矫正班是骗子!带着满心的希望去,结果满心失望而回,这就是对口吃缺乏真正的认识所导致产生的必然结果。
他不知道口吃矫正理路方法有很多,他不知道口吃矫正目前并没有一个特别有效被公认的一致的标准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合肥xx口吃xx中心xx老师一、口吃是先天遗传吗?有些口吃患者在给我们的信中或参加治疗时,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是遗传性口吃,能够治疗后吗?”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认为是遗传性口吃时,他却回答说“我爸爸口吃”或“我外公有结巴”或“我舅舅讲话结巴”等等,以上述原因判断自己是遗传性口吃。
可另一方面的情况却是:父母有口吃的,小孩却不一定是口吃;父母没有口吃的,小孩不一定不少口吃,这些情况,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口吃并不遗传现象。
如果硬要说是遗传的话,那也只能叫做“感染性遗传”。
我们的回答是:“近朱着赤,近墨者黑。
”言语是口耳之学,一个小孩子生下来若在北京,长大了讲京腔,若抱到广东,长大了就说粤语,若抱到外国,那长大了就说外文了。
孩子从小生活在口吃父母周围,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口吃言语的影响,那么,小孩子“感染”口吃的可能性就较大,很容易养成口吃的习惯,特别是敏感内向的孩子。
二、口吃是“命中注定”,“前世造就”吗?有些口吃患者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或“前世造就”的口吃的料子。
这些观点,一般是家长听信一些无知的传言,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的口吃,决无治疗希望,要矫治的话,也是烧香拜佛,跪倒在“神灵”面前,祈求消除口吃,但这些对矫治口吃毫无作用。
事实上,这些说法是不科学的,荒谬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三、只有用吃药、打针或所谓的“秘方”、“偏方”才能治疗好口吃吗?一般人的传统观点是只有吃药打针或手术才能知病。
因此,致使一部分患者来信询问或参加治疗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吃什么药,或打什么针?当他们得知“不吃药,也不打针”时,却显得非常失望,甚至拒绝参加治疗。
即使参加治疗,也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试试看”,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实,我国自古就有不吃药能治疗疾病的记载。
比如,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医学家叶天士(1667-1764,名桂,字香岩,江苏吴兴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他继承家学,有着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十四岁就挂牌行医,而且虚心向别人学习。
他听到有人善治某种疾病,就前去拜师求艺,终于做到了集众家之长,成一家之术。
叶天士治病,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辩证施治,处方精简,疗效显著。
有一个害“火眼”的病人,双眼红赤,流泪不止,疼痛难耐,前来找叶天士治病。
叶天士看到病人神情忧郁,思想沉重,便对病人说:“你的眼痛吃点药可以止住,但是七天后你的脚掌上会长出毒疮,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
”病人担心地求他想办法。
叶天士说:“你回家后,须每日以左手按摩右脚掌三百六十次,再以右手按摩左脚掌三百六十次,不能少一次,七天后疮就长不出来了。
”病人回去如法调理,七天后眼也好了,脚掌上也没有长出疮来,花去的钱也不多,心里非常高兴,就去向叶天士道谢。
叶天士说:“你这种眼病和精神忧郁关系极大,你当时不光是眼病很重,而且心事也很重,光靠药物能治疗你的眼病,治不了你的心病。
所以,我故意说你脚掌上要长毒疮,让你每天去一心按摩脚掌,来分散你的注意力,七天中你不在想原有的心事了,精神好了,眼病也就彻底好了。
”病人感谢不已,再三拜谢而去。
众人听说这件事,都称赞叶天士是个一心一意为病人的名医。
上述例证说明:并非吃药打针能够治疗所有的病,也并非所有的病都能够用吃药打针来治疗。
另外,还有人认为口吃是“奇病”、“怪病”,只有用“奇方”、“偏方”才能治疗。
安徽蒙城的一位患者,遇一江湖郎中进村治病,由于寻医无门,就问郎中能否治疗结巴,回答是肯定的,说是有“祖传秘方”,随机拿300元钱买了六包治口吃的药,结果可想而知,毫无效果可言。
肥东县一个口信患者,听别人说追赶老公鸡能治疗好口吃,信以为真,随后就追赶三次老公鸡,每次赶得老公鸡再无力气动弹为止,结果象是“稍有好转”。
最常见就是在天下雨打雷时,趁口吃患者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用扫帚把猛击口患者头部或打耳光,以警告口吃患者说话“下不为例”。
诸上所述,实是无知的表现,不但没有治疗好口吃病,反而加重了口吃。
四、口吃患者的发音器官和呼吸器官有疾病?一些口吃患者常诉说自己的舌头长,有说自己舌头短,有说自己的舌头宽而齐,有说自己的舌头比较厚,有说自己的舌头窄而尖,有的则说自己的嘴唇厚等。
总之,他们认为自己的舌或唇等发音器官有疾病,于是找医生给自己诊断,要求手术,可是手术后仍然口吃。
而有的虽然舌头有畸形,如大舌症、小舌症、小系带过短,舌、唇、软腭分裂等,这些只能造成说话时发音不够清楚,但并不口吃。
口吃患者可能忽视了另一种现象,那就是自己的口吃有时多,有时少,有时轻,有时重,有时还不口吃,甚至说话非常流畅,假如是发音器官有疾病,怎么还能有说话流畅的现象呢?有的还认为自己的呼吸器官不正常,讲话是有气短、胸闷、憋气等现象,那么,口吃患者在自言自语时,读报、唱歌时为什么呼吸正常呢、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口吃决不是发音器官和呼吸器官的疾病。
五、口吃是生理缺陷或生理疾病?有很多人总认为口吃是生理缺陷或生理疾病,隐因此,认为自己的口吃要用药或手术治疗。
有的来信要求购买治疗口吃的“灵丹妙药”,甚至有的患者来信询问采用手术有无危险,或有无后遗症,有的患者千里迢迢赶来我中心矫正口吃,当听说矫正口吃不吃药不打针,不手术时,就感到不可理解。
这些患者实际上把口吃当成了生理缺陷或生理疾病。
若入上述,就会表现出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炎、发烧、肿胀、咳嗽、麻木等等症状,可口吃患者能吃能喝,也能干,身体健康,四肢健全。
即使找医生吃尽中西药,口吃也不会丝毫减轻。
归根究底,口吃不是生理缺陷或生理疾病。
六、口吃是思想迟钝?有些口吃工作者曾把口吃患者当作是“思想迟钝”的表现。
这种谬论只能给口吃患者戴上精神枷锁,使口吃患者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弃。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语言经过两个阶段,即“内在言语阶段(构思和组织)”和外在语言阶段(发音和表达)“。
他们还认为:内在言语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以“图形模型”为外在言语的基础,一种是以“言语模型”为外在言语的基础。
前者容易口吃,后者则不容易口吃。
比如你想说:“我准备乘飞机到广州”,你脑中只有“飞机”和“广州”的图形,也就是说你的脑中只知道有飞机这个东西和广州这个地方的图形模型,而没有把它们变成飞机和广州这几个语言音节,没有把你准备坐飞机去广州的意思在脑中组织成语句(言语模型),因而就容易在讲话时停顿或重复音节,或僵住在某一音节上,故容易发生口吃。
或者虽已具有言语模型为外在的言语的基础,但言语模型的组织不够敏捷,即“思想迟钝”,赶不上外在言语的速度和需要。
这种说法是很难成立的。
因为,根据口吃患者的经验,要叫别人的名字,甚至连简单的问候语“同志”、“请问”、“你贵姓?”都难以叫上来,尽管有时准备了很长时间。
再者,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韩非、政治家管仲、文学家司马相如以及近代的有些专家、学者、政治家、作家、诗人等,都曾有过口吃的经历,他们的智能可以说是超常的,而他们的“言语模型(内在的言语组织能力)”塑造能力也决不亚于正常人,因为他们都是以才思著称于世的。
又说,口吃是由于内在言语的不稳定造成的。
比方说你想讲“这个东西很好”,或又想说“这个东西比较好”的时候,就脱口说:“这个、这个……”但脑中还在考虑应该说“很好”呢,还是说“比较好”呢?所以,一面在想,一面又在说,就产生了“这个、这个”的口吃现象。
内在言语的不稳定,正常人有时也会引起口吃现象。
久而久之,渗入了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也会形成口吃定势。
根据以上所述,内在言语的不稳定,是形成口吃病的一种原因,但口吃的本质并非是思想迟钝。
七、口吃是脑神经的损伤吗?神经系统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在机体各种生理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它不仅将机体个部分的功能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而且,还使机体的功能和内外环境统一起来,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由其各组成部分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地活动而完成的。
神经系统的最高级活动是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
研究表明:在大脑皮层中有与语言有过的中枢结构,语言发展是和大脑皮层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下面对我们列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相关部位受损产生的相应的语言障碍:语言活动区受损中枢名称部位语言障碍症状引起运动失语症。
病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讲话,只能发出单个词的音节。
引起感觉失语症。
病人可以讲话、写字,能看懂文字,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理解其含义,因而对别人的问话常常是答非所问。
语言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下(说话中枢)部的前方语言听觉区位于颞上回的后(听话中枢)部语言书写区位于额中回后部引起失写症。
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和看懂文字,(书写中枢)自己也会讲话,手部肌肉虽能活动,但丧失写字能力。
语言视觉区位于顶下叶的角(阅读中枢)回附近,靠近视中枢引起失读症。
病人的视觉良好,其他语言功能也健全,但是看不懂文字的含义。
由上表可以看出,与语言有关的中枢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均与口吃无关,也就是说,口吃决不是神经受到损伤而造成的。
八、为什么唱歌、朗诵、自言自语一般不口吃?在口吃患者当中,有的严重到将不出自己的姓名,有的不能买车票,有的甚至连一个极简单的字音也说不出来。
他们的口吃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圾的地步。
但他们唱歌、唱戏、朗诵诗文、读书读报或一个人自言自语时一般是没有口吃的。
在安徽淮南洞山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娃子经常到山里去放牛,一天,娃子突然慌里慌张跑到家里,见到他父亲时,急得脸红脖子粗,手舞足蹈地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他父亲见状,也非常着急,因为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这时,他父亲灵机一动,急中生智,急忙告诉娃子说:“娃,你唱呀!”这时,他儿子就随口唱到:“父亲大人,大事不好,牛犊跌到沟底了!”他父亲急忙邀请邻居跟着娃子到山里把牛犊拉出山沟。
口吃患者唱歌、朗诵、自言自语为什么不会口吃呢?a)唱歌、朗诵、自言自语首先吸了气。
b)发音缓慢,呼吸均匀,情绪稳定。
c)思维的定向性强,自我障碍意识比较弱,不易形成恐惧和紧张。
d)节奏感强,凡是有节奏的东西,较轻快自然。
e)没有形成唱歌、朗诵倒扣草的条件反射。
九、为什么口吃患者男多女少?a)男孩比较顽皮,模仿的机会多,可能性大。
b)男孩性格比较急躁,女孩比较温柔。
c)女性的语言中枢较男性发达(据有关资料),女性一般是伶牙利齿,男性一般是“拙嘴笨舌”。
——摘选自《口吃xx与口才训练》xx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