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讲义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二)一、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常见的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作用: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生长素1、产生位置:产生于胚芽尖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
如茎的尖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等。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生长,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生长越快;高浓度时,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如除杂草)。
3、向光性的实质:当光照射在植物尖端的某一侧时,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即:生长素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生长得快,结果茎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一侧弯曲。
4、胚芽鞘尖端实验(1)达尔文两次实验变量是是否保留胚芽鞘尖端,当保留胚芽鞘尖端时,胚芽鞘向光弯曲,党切除胚芽鞘尖端时,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或尖端)有关。
(2)拜尔的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移到胚芽鞘一侧,结果发现,胚芽鞘向另一侧移动,则在实验D中,推出几天后胚芽鞘将向左弯曲(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或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的生长有关)。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
三、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例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 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乙烯合成B.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相反C.高浓度乙烯能促进脱落酸合成D.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1、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进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C )A. CO2B. 乙烯C. 脱落酸D. 生长素2、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A )A. 延缓叶片变黄B. 促进叶片衰老C. 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 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例2】在农业上可以利用生长素去除杂草,原因是(C )A. 生长素能分泌杀死杂草的毒素B.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C. 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导致杂草的死亡D. 任何浓度的生长素都会导致杂草的死亡1、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 农田中的各种杂草都可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B.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控制在D点C. B点时生长素对杂草起抑制作用,对农作物起促进作用D. 除草剂作用原理与植物向光性的原理相同2、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生物学2. 课题: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 课时:45分钟4. 年级:八年级5.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具体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3. 小组讨论法:讨论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及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实际意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如顶端优势、植物弯曲等,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原因。
2. 讲解:详细介绍植物激素的种类(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并讲解它们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 案例分析: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及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作用机制。
2.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农业科研人员或农民代表作讲座,分享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实践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农业试验田,观察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章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八年级上册3.1)课程类型新授课前情分析教材分析:在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中已经涉及过“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这一知识点,本单元是对应激性的一个进一步深化过程。
生物具有应激性,而在植物身上则表现为感应性,在动物身上则表现为反射。
教师只需要将植物的感性和向性与学生相区别开来,让学生判断即可。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中已经学习过“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这一知识点,但应激性在植物体内表现为感应性这一知识点,学生是不知道的。
学生需要掌握植物感应性中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能够根据植物的相关现象会区分感性和向性即可。
教学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感应性,会区分向性和感性运动;2.掌握向性运动中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负向地性以及感性运动中的感触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通过了解生活事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事例,了解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知道科学源于生活,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的感应性难点:区分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教学材料教具学具多媒体技术(和视频)教学方法全班讲授、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有生命调节?学生回答:为了适应周围变化着的环境。
教师总结:生物要不断地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变化着的环境。
回顾新知:应激性【图片导入】候鸟迁徙、大雁南飞教师讲授: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称为反射;植物通过激素调节,称为感应性。
二、讲授新课(一)向性运动1.对光的刺激有反应【图片导入】A.睡莲、向日葵;B.绿豆芽发芽,朝着窗外生长教师提问:这些现象都体现了植物什么特性?学生回答:植物对光的刺激有反应 2.根、芽的生长生活现象导入:A.为什么农民伯伯播种随意撒种子?B.花倒了,茎、根生长方向C.蚕豆萌发【图片】教师提问: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与什么环境因素有关?学生回答: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负向地性有关教师提问:将蚕豆放入太空培养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水平生长教师提问: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为了适应环境教师提问:茎的背地生长受到什么刺激?结论:向性是受到单一刺激的定向运动。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及教学目标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生物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如何通过自身的内部机制来适应环境变化,实现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
同时,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调节机理,加深对植物生命活动的理解,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点及主要生命活动;2.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 植物的水分调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4. 植物的生长节律和开花调控;5. 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采用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键概念及相关实验;2. 植物的水分调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3. 植物的生长节律和开花调控的调节机理;4. 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的探究与讨论。
四、教学设计安排第一课时:介绍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特点及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进行相关实验;第三课时:探讨植物的水分调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第四课时:学习植物的生长节律和开花调控的调节机理;第五课时:讨论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价方式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设置实验报告和课堂讨论环节,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3. 开展课程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案例或自身观察,分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
六、参考资料1. 《植物生理生态学》2. 《植物生理学》3. 《植物生态学》通过本课程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植物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活动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了解植物是如何通过调节生理活动来适应环境变化,对于我们认识植物的生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运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量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训
劳和损伤。
练
柔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性
力,增强免疫力。
训
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适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量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运
伤。
动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浙教版
课题: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并描述动植物的各种行为,收集有关动物节律行为的的资料2、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重点难点:动物的节律性行为,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的分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回顾上一章学过的有关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天气:1、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将下雨2、地震、台风前的动物行为等等气候:1、沙漠仙人球的特点,各地农作物的特点。
2、沙漠中的抬尾芥虫等等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看P89图3-3讨论】猫头鹰和鼠的昼夜节律性行为1、(1)猫头鹰和鼠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而白天与夜晚主要有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差异,因此,温度和光照等都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因素。
(2)人类与他们不同,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所以温度和光照等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环境因素。
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详见附录:动物的节律性行为节律性行为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为节律性行为,或叫生物节律。
例如很多脊椎动物的取食行为和睡眠行为在一天之内很有规律地发生;温带地区的动物大都每年在一定的季节繁殖一次,甚至在原生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它们的游动,或从水域上层到下层也表现出某种节律性。
因此节律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是动物适应环境节律的结果。
节律性行为约可分为四类:潮汐节律——涨潮落潮,是由月球的引力作用于地球的海洋所引起的。
这样生活在潮间带(就是涨潮时为海水淹没,潮落时又露出的海滩)的许多动物的活动,也跟着产生节律性的变化。
例如涨潮时,潮水带来了许多食物,牡蛎将壳打开,进行取食活动。
退潮时将壳紧闭。
许多蟹类,在涨潮时,躲进洞穴或岩缝,因为它不像牡蛎那样固着在礁石上,就有冲走的危险,落潮后,即出来在沙滩上积极觅食。
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因此和潮汐节律紧密相关。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生长发育的规律;2.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机制;3.能够分析和解释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植物的组成和结构;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植物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2.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机制1.植物对内外环境的感知和响应;2.植物的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作用;3.植物的光周期、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3. 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1.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2.植物的竞争和合作关系;3.植物的生态位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1.设计植物生长实验;2.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3.讨论实验结果和结论。
三、教学方法1.讲授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实践教学;3.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互动教学。
四、教学过程1. 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讲授植物的组成和结构;2.演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讲授植物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2.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机制1.讲授植物对内外环境的感知和响应;2.讲授植物的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作用;3.讲授植物的光周期、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3. 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1.讲授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2.讲授植物的竞争和合作关系;3.讲授植物的生态位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1.设计植物生长实验;2.操作实验并收集数据;3.分析实验数据并讨论实验结果和结论。
五、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3.期末考试。
六、教学资源1.课本和参考书籍;2.实验室设备和材料;3.电子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主要围绕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展开,通过讲授、演示和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2、培养对自然界现象的探究兴趣3、学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难点重点: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难点: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教具准备ppt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上,对于概念性的内容要求降低,例如向化性,向触性,感温性,感光性。
感振性这些名词都不再要求,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
对于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是新增加的内容,应当加以分析,使学生能正确区分两者。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放在窗台上朝窗外生长的植物图片和触碰含羞草的视频播放,引出新课。
师:像这种植物能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叫做植物的感应性。
板书:一、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提问:植物除了会对光作出反应,还会对什么刺激作出反应?提问:课本图3-1中,是植物对哪种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生自做1分钟后开火车式回答:如果捕蝇草学生回答不顺利,则播放1分钟左右的视频师投影正解。
师:对于这株植物,大家猜测是环境什么因素导致它弯曲的?谁能设计实验来证明。
我们一起看到活动3-2,并思考以下问题:思考与讨论1、在如图3-2的实验中,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是由于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2、实验选用植物的幼苗而不选成熟植物,你能根据这一点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哪一部分决定的吗?3、你能再设计一个麦向光性的对照试验吗?播放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视频板书:向光性提问5:植物的这种特性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好处?猜想:这棵放在暗箱中,已经发芽的土豆,它的茎能绕过“迷宫”最终钻出暗箱侧壁的通光孔吗?思考:农民播种的时候,撒下的种子朝各个方向都有,但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芽会向各个方向生长吗?播放向地性实验视频板书:向地性,负向地性提问:这样的特性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猜想:在太空中,植物的根向哪边生长呢?播放池塘边植物根的向水性视频思考:为什么图中的植物根这样生长?板书:向水性思考:植物根向水生长有什么重要意义?任务:课本P92页探究活动,作为我们今天的作业,同学们完成探究活动内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上课时教学设计感应性。
如图,不同植物的行为分别是对环境中哪种因素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向日葵向太阳是对环境中光刺激作出的反应,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是对地球引力作出的反应,捕住猎物的捕蝇草是对机械触动作出的反应。
】视频:跳舞草根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使其不能整体移动。
但是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图是豆芽的向性运动。
1.向光性【幼苗向着小孔的方向生长】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思考与讨论1.在如图的实验中,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是由于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思考了解什么是植物的向性运动思考与讨论引发思考介绍植物的向性运动引导思考讨论生长(称为负向地性),所以以上实验中,横放的蚕豆的芽向上弯曲,根向下弯曲,分别继续生长。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感应性的现象。
例如,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牵牛花、葡萄等植物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如果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长在河堤边的植物与长在一般土地里的植物相比,根的生长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
探究: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1.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2.建立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的假设是:___植物的根总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材分析)[上学期]
第一课时为教材中的 P100-102 的内容,第二 课时的教学时间可以分散安排,主要用于:对实验 的指导,有关问题的讨论,结果展示,向水性实验 方案设计研讨 (而做实验和具体的观察需要放在课 外) 。 (三)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包括探究)建议教学时间为3~4课时,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课时,“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内分泌腺和激素”合起来为1~2课时,“激素分泌不正 引起的症状及对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的探究为 1 课时。
(三)教学过程
1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结合前一节的“窗台边的盆花朝窗外生长”提出问题: “植物向光生长是由什么引起的?” 引出“向光性实验”
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引入:由第二章的“天气对动物的行为影响”的相关 内容和学生举出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通过学生所举 出事例和教材中图 3-1 ;图 3-2 ;图 3-3 ,开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最后知道:
燕子 低飞 要下 雨
蚂蚁 堵洞 要下 雨
由于气压和湿度的原因 引起燕子的食物---小型 的昆虫等低飞而致。
探究实验 1 :含羞草对光、声、触碰等的反应
未 受 对触碰最敏感的 触 部位是羽状小叶。 动
受 含羞草被触碰后,先
触 是羽状小片一片片闭
动 合,接着四根羽轴合
后
拢,然后整个叶柄都 下垂。
建议:①准备两份材料;
②课前反复实验,摸索找到最佳实验方案。
在“含羞草”的实验中,我们课前先准备好了两份材 料,便于对比,也节约了课堂时间,又提高课堂的效率。 因为含羞草“害羞”后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与湿度有关,因为 蚂蚁也想有个干燥 的家。
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浙教版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动植物的各种行为。
2.了解生物的节律性行为及原因。
3.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4. 了解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技能目标:1.学会观察比较2.学会分析归纳3. 学习如何查阅和收集资料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难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游戏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1节完整内容,1节实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点出主题(猜谜语,点出动物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设问: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展示图片,学生分析归纳--------出示FL ASH动画: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归纳生物的节律性行为-----------设问:植物的行为手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出示新闻,深化主题--------小结,巩固练习教学准备1、含羞草、音叉2、豆发芽实验装置3、生物行为图片4、学生探究表格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猜谜语:打一动物生:猜想,回答小小姑娘满身黑,身带剪刀满天飞,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最行---()设问:这个谜语说明了燕子的行为受什么影响?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要下雨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录象:斑马的迁徙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师总结:动物的行为会受到许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昼夜温度、阳光、食物、天气、水、触碰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影响生物行为的环境因素还有很多,这是一个省略号,留待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
当这些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讨论:是否动物的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他是无节律的呢?展示flash:猫头鹰和招潮虾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答:环境观察答:雨,温度(湿度,气压)观察答:温度观察答:温度,食物等等学生分析,总结,记录观看总结:由于昼夜和季节的有周期性变化,使生物在自然界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看图讨论:1.猫头鹰和鼠在昼夜变化时是怎样活动的?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环境因素是__和__等2.人类的昼夜活动规律与它们相同吗?3.本地区哪些动物有与猫头鹰类似的节律性行为?二.环境因素对植物行为的影响:科学探究:有什么办法使含羞草的叶片合拢?比比哪组想到的办法最多?说明:植物的行为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普遍性问:向日葵的向阳性是受到什么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实验演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说明:这是由于阳光和重力的环境因素而造成师: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触性、向水性、向化性、向热性等师:植物向性都可以用实验来探究,以下向性中你最想探究哪一个?选择一个进行探究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具体见实验报告单观察,分析,提问讨论,分析,巩固实验,分析,总结答:阳光观察学生实验,探究(实验课)展示录象:说明:有些植物还有感振性总结: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受到外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外界环境的都能做出多种行为出示材料:1991年,从5月2日开始,沅江140公里流域和武水20公里流域发生了突发性的大量死鱼事故(约50万公斤),持续40多天,跨越一州一地五县,损失严重,影响深远。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2.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的作用;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2. 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2.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命活动是如何调节的。
2. 教学内容:(1)介绍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如光周期、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2)讲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3)分析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3.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植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果实成熟等。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内容,分析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1)讲解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如生长素的作用曲线、赤霉素的作用途径等;(2)分析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如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等;(3)探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机制和植物激素作用的理解;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认识;3. 小论文:评价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生物教材相关章节;2. 课件: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植物激素作用示意图等;3. 实例:实际生产中的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应用实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奇的“吃虫植物”
捕蝇草
猪笼草
对触碰作出的反应
含羞草
羽状复叶 (小羽片)
小心用铅笔触碰含羞 草的各个部分,你认为 最敏感的部位?_羽_状__复叶
叶柄
羽轴
探究:含羞草的行为
在阳光下
在暗室内
含羞草对光作出反应
在阳光下
把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 把振动的音叉放在含羞草
草的顶部和羽状复叶
的上面,不促动含羞草
的地方生长。
向重力性---利于植物固定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问题:
农作物播种时为什么不必担心种子落 在土壤中的方向?
茎的背地生长和根的向地生长
对地球引力作出的反应
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
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 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 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放一两天,再 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情况。
2、随着深秋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许 多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 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
鸟类的迁徙 鱼类的洄游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应激性 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相应的反应。
动物:神经 系统和内分 泌系统。
植物:无专 门器官和感 觉,但也能 作出反应。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激素调节
睡莲 向日葵
对_光__照__作出反应
想一想
昆虫扑在向光源生是不是长向光过性? 程中,哪一侧所接受的太阳光较多呢?
(5)向触性:植物对
作出的反应。
问:含羞草的感振运动是不是向性运动?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
的方向生长。
(2)向地性:根的
生长、茎的
八上科学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本盆植物在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会
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
光照 水分 土壤 温度 空气 重力 .......
新知讲解 下图中植物的行为是对环境中哪种因素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向日葵向太阳
树根向水
捕蝇草捕猎物
光照
水分
机械刺激
触碰后叶子收拢的含羞草 向下生长的根和向上生长的茎 向肥料处生长的根
拓展提高 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 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 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如图所示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2)若图中曲线②代表单子叶农作物,则所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D 点左右; 你的理由是 该点的浓度对双子叶杂草有抑制作用,对单子叶作物有促进作用 。 (3)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 促进生长 。
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形式。
茎朝着支撑物的方向攀爬 根朝着有肥料地方生长
根朝着水的地方生长
1.向光性
如图3-2所示,用一个花盆种小麦。当小麦种子发芽长
成幼苗时,把这盆小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盒壁上穿
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孔对着光。几天 植物向光后生观长察的小特麦性的幼苗向着什么方向生长。 是普遍存在的。这种 特性可以1使.植在物如的图叶3-2的实验中,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是 子得到更多由的于光环,境更中什么因素的影响? 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单。侧光的刺激。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验器材。使用PPT展示植物生命活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运用在线工具和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验操作指导,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同时,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教具,保证实验环节的顺利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强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2.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植物生长激素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4.学生可以利用互动学习平台和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合作,拓展交流和合作的渠道。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并描述动植物的各种行为,收集有关动物节律行为的的资料。
2、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重点难点:动物的节律性行为,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的分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回顾上一章学过的有关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天气:1、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将下雨
2、地震、台风前的动物行为等等
气候:1、沙漠仙人球的特点,各地农作物的特点。
2、沙漠中的抬尾芥虫等等
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看P89图3-3讨论】猫头鹰和鼠的昼夜节律性行为
1、(1)猫头鹰和鼠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而白天与夜晚主要有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差异,因此,温度和光照等都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因素。
(2)人类与他们不同,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所以温度和光照等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环境因素。
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详见附录:动物的节律性行为节律性行为
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为节律性行为,或叫生物节律。
例如很多脊椎动物的取食行为和睡眠行为在一天之内很有规律地发生;温带地区的动物大都每年在一定的季节繁殖一次,甚至在原生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它们的游动,或从水域上层到下层也表现出某种节律性。
因此节律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是动物适应环境节律的结果。
节律性行为约可分为四类:
潮汐节律——涨潮落潮,是由月球的引力作用于地球的海洋所引起的。
这样生活在潮间带(就是涨潮时为海水淹没,潮落时又露出的海滩)的许多动物的活动,也跟着产生节律性的变化。
例如涨潮时,潮水带来了许多食物,牡蛎将壳打开,进行取食活动。
退潮时将壳紧闭。
许多蟹类,在涨潮时,躲进洞穴或岩缝,因为它不像牡蛎那样固着在礁石上,就有冲走的危险,落潮后,即出来在沙滩上积极觅食。
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因此和潮汐节律紧密相关。
例如银汉鱼的产卵,总是在大潮时到沙滩产卵,大潮应是月圆之夜。
人类的女性排卵,也以月为周期,所以有28日为周期的月经来潮。
但这和月亮的圆缺没有关系。
可是还有了一个“潮”字,如月经来“潮”、初“潮”(女孩子第一次的月经)等,可见国人很早把这种月规律性,比喻为潮起潮落了。
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交替相关。
有些动物白昼活动,称为昼行性;有些动物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还有些在早晨、黄昏活动,称为晓暮行性。
但由于昼夜24小时又受季节的变化而有昼夜平分之时(春分、秋分季节),昼长夜短或夜长昼短之时,而且不同纬度情况不一样,因此,这种习性,也是变化的。
在春末和整个夏季,许多鸟类喜晨昏活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但到了冬日却变成昼行性了,因为晨昏温度太低的缘故。
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
例如很多鸟类、哺乳类一年只繁殖一次,多选在温度适宜、食料丰富、适于幼仔生活的时期,这是进化中形成的适应。
昆虫会在冬季进入滞育期或休眠期,一些种类的哺乳动物以冬眠数月度过寒冷,两栖类、爬行类是变温动物,更需冬眠了。
鸟类则发生迁徙,每年随季节的变化在繁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居,称为候鸟。
在我国,春夏季节飞来繁殖,秋冬南去越冬的鸟,称为夏候鸟,如家燕、黄鹂等。
秋季飞来越冬,春季
北去繁殖的鸟,称为冬候鸟,如大雁、野鸭、天鹅等。
还有些鸟,繁殖区和越冬区都不在我国境内,但南来北往经过我国休息、觅食,称为候鸟中的旅鸟或过路鸟。
侯鸟迁徙的旅程一般都很长,有几百、几千公里的,还有上万公里的,如北极燕鸥(Sterna poradisaea),每年迁徙飞行4万公里以上。
由于这些节律行为,使人们想起动物体内是否有个生物钟?生物钟是确实存在的,但不是墙上挂的钟也不是手上戴的表,而是决定生物时间节律的生物化学机制。
是由生物世世代代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个体和种群生存发展的内部调节活动。
例如激素的有规律的分泌活动,以及世代形成的条件反射,变成了本能传递了下来,才表现出节律性活动。
例如,周期性的繁殖活动,通常都和光照强度,日照长短、食物状况、异性个体的吸引等因素引起的性激素分泌水平相联系。
冬眠显然和食物的匮乏,温度的过低引起的生理活动水平的减低有关,进而又作为本能遗传下来。
鸟类的迁徙,更为复杂,日照长短、食物状况,可能是直接的动因,引起激素活动的变化,而作为一种本能,它还和历史上冰河期,冰河的南侵,而后又缓缓退去,鸟类随着躲避而又一步步回归的历史过程联系在一起。
多少世代过去了,还在重复着祖先经历过的旅程。
当然也不是不可改变,由于地表环境的变迁,迁飞的路线、停留地点也会有所改变。
天鹅、野鸭等水禽,在南飞越冬或北返繁殖的途中,如遇适宜的水面,食物丰富,也会中途留下,不“思”归去。
例如北京近年来常见到天鹅野鸭驻留,令人高兴。
这说明我们的环境质量在提高。
二、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植物也能对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刺激作出反应,只是大多数植物没有动物那么明显。
【看图讨论】向日葵向太阳--对光照作出的反应
茎的背地生长--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的反应
捕蝇草捕猎物--对猎物重力的反应
【小结】植物的感应性是它们对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等刺激作出的反应。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实验:探究含羞草会对哪些刺激做出反应?
这种植物在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触碰)的时候,它的叶子舒张,在尽情的享受阳光,但是当我们用手轻轻触碰它的时候,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叶子会害羞的闭合。
暗箱:密闭的暗箱里放着一盆植物,阳光在另一侧,过一段时间植物会怎么长?
答:绕过暗箱的秘道向阳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