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本节课将会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的繁殖过程,以及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验和视频,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繁殖过程,理解种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植物提供适当的生长环境。

一、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知道种子和花的作用;2.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3.学会如何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教学重点1.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2.种子的功能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的形成原理;2.种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学习内容1.植物繁殖的方式;2.种子的结构、功能和分类;3.种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观察实验法:进行植物繁殖的实验,观察植物的繁殖过程,分析实验结果;2.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图形展示植物繁殖的过程及种子的结构、芽的萌发等;3.互动讨论法:让学生自主发言,互相分享对植物的认识和感受。

1. 植物繁殖的方式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简单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 种子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种子的结构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介绍种子结构,主要包括种皮、胚乳、胚芽三部分。

种子的功能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种子的功能,主要包括保存胚芽、营养和传播。

种子的分类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介绍种子的分类,主要包括裸子植物种子和被子植物种子。

3. 种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教师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萌发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植物繁殖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繁殖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植物繁殖的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5. 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如土质、水分、光照等。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验和视频,学生们也体验了植物的繁殖过程,理解了种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共5篇)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共5篇)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共5篇)第一篇:《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学习目标】:1、我要记住: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2、我要学会: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3、我要培养: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打开知识的金钥匙】: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提出问题,并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试身手,我最行】:1、小猫是__生的,小鸡是从__里孵化出来的。

2、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__、__、__、__直至__的过程。

3、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开始他们新的生命的。

4、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__、__、__等各不相同。

【齐合力、探问题】:1、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2、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我精彩,我快乐】: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我参与,我创新】:明辨是非。

1、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

()2、植物只可以用根来繁殖后代。

()3、用手摸一摸不同植物的种子,感觉都一样。

()【你瞧瞧,我真行】:种植凤仙花时,应该做好播种前的哪些准备工作?【拓展延伸】:哪些植物都是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的呢?【教学反思】:第二篇:植物的新生命的开始(美术教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美术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所收集的植物种子及其内部结构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了解种子的结构特点。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繁殖的过程和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学生能够掌握种子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植物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植物生长和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

种子萌发的条件。

2.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的内在机制。

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植物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

3.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 采用讨论和汇报的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植物种子、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教学课件:植物繁殖过程、种子结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知识讲解:讲解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种子各部分的功能。

3.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种子实验,观察种子萌发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过程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6.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关于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植物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活动,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植物繁殖和种子萌发的知识。

教科版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繁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种子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但对于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繁殖过程,种子的结构。

2.难点: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种子、植物生长图片、实验器材等。

2.课件准备:植物繁殖过程的动画、种子结构的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生长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生长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植物的繁殖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结构,并尝试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讲解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绘制种子结构的示意图,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

8.板书(5分钟)板书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6)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6)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6)一. 教材分析《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生命的起源,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从一个种子开始的。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插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他们可能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2.难点: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和插图。

2.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

3.准备植物种子的样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和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什么。

3.操练(5分钟)让学生观察植物种子的样品,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植物的。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让植物更好地生长。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word教案(6)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word教案(6)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教材简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三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有三部分内容: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狗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二、教学背景: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的一生中要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

科学讲究实证,我们更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是最稳固的。

本课内容的设计是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科学词汇:外部特征、内部结构、胚根、胚芽(二)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科学方法:观察(看、闻、摸、捏)、实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

教学重难教学重点: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

点教学难点: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将来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图片一包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莲子、芝麻、葵花子、西瓜子、凤仙花子、蚕豆、喇叭花子……)、放大镜、观察记录纸。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单元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不同的植物种子形状、大小和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都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十一的条件下可以发芽生长成一株植物。

(二)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重点引领学生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1.出示小猫、小鸡的图片,思考这些小动物是从哪来的?(妈妈生的)2.出示植物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由种子发芽长大而来)3.回顾:它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繁殖、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观查思考通过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产生引出植物是从哪产生的,又是怎样变化的,引出本课的课题。

讲授新课一、记录我们的想法1.活动:用图画和文字将我们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小组内讨论你画的每个时期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3.学生汇报并展示。

4.有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你知道吗?如:(1)番薯可以用块根繁殖,也可以用茎扦插繁殖(2)百合花可以用鳞茎繁殖(3)葡萄、柳树、桑树等植物可以用茎(枝条)扦插繁殖大多数植物的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

二、观察植物种子过渡:一粒小小的种子,居然可以长成大大的植物,怎么会这样神奇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神奇的种子吧!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种子,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

1.我们可以怎样来观察这些种子呢?2.小组讨论3.汇报观察方法提示:有些种子太小了,要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一摸种子不同种子的性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种子名称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凤仙花圆形、很小、黑褐色绿豆圆形、很小、黑褐色玉米水滴状、较大、黄色花生椭圆、较大、红色赤豆椭圆、较小、暗红色蚕豆椭圆形、扁的、较大、绿色黄豆圆形、中等大小、黄色三、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源:学科网]为了让同学们比较容易看到种子的内部结构,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轻轻地剥掉外面的种皮,再把种子掰开观察。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5)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5)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5)一. 教材分析《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幼苗、成熟植物等阶段,并且能够认识到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从种子的形成开始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对于植物的生命周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加深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知道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2.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命周期2.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并通过讨论,加深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植物的生长视频或者图片2.植物的种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植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从哪里开始?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生长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是什么?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植物种子,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成长为植物的?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是什么?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重要性?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植物,还有哪些生物的生命周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的?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重要性?8.板书(10分钟)板书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掌握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植物繁殖和种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繁殖方式:介绍植物的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并举例说明。

2. 种子结构:讲解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轴、胚根、子叶等部分,并展示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

3. 种子萌发的条件:介绍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水分、温度、氧气等,并通过实验观察种子萌发过程。

4. 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并展示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

5. 植物的繁殖实验:进行植物繁殖实验,如播种、扦插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繁殖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结构和生长过程。

2. 展示法:展示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3. 实验法:进行植物繁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1. 实物或图片:展示植物种子、植物生长过程等。

2. 实验材料:种子、土壤、工具等。

3. 教学PPT或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植物繁殖、种子结构和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植物繁殖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结果。

4.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植物新生命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新生命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科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新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讨植物新生命的过程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发学生思考植物新生命的意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新生命的特点。

第二章: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繁殖的两种基本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分析比较两种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定义及过程。

分析两种繁殖方式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

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两种繁殖方式的差异。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两种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第三章:种子的形成与传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形成过程。

探讨种子传播的途径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介绍种子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探讨种子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探讨种子传播的途径和意义。

第四章:植物的萌发与生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萌发过程。

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萌发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萌发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第五章:植物的生殖器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分析植物生殖器官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分析植物生殖器官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5.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器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植物生殖器官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第六章: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具体过程。

分析植物有性生殖的优势和局限性。

6.2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包括花粉传播、受精等。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章节:第一章植物生命的奇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生命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生命的奇迹:介绍植物生命的起源、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的生殖方式等。

2. 种子的形成:讲解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传粉、受精、种子的结构等。

3. 种子的萌发:介绍种子的萌发条件、萌发过程,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4.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讲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根、茎、叶的生长,花的开放和果实的形成等。

5. 植物的繁殖方式: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以及常见的植物繁殖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

2. 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命的各个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植物种植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

3.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植物种植实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案基本信息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章节:第二章植物的生长环境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需求,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八、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环境: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需求,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设计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设计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2、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2)培养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教学难点预测种子的内部结构,并理解种子内部结构与新生命萌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各种植物的种子,如凤仙花、绿豆、黄豆、玉米、花生等。

(2)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盘子等观察工具。

(3)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植物种子的图片、种子萌发的视频等。

2、学生准备记录纸、铅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如盛开的花朵、结出果实的树木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植物是从哪里开始它们的生命之旅的吗?2、观察种子(1)分发不同植物的种子给学生,让他们用眼睛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种子的表面细节,如纹理、斑点等。

(3)小组讨论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种子特征。

3、比较种子(1)组织学生将不同的种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提问:哪些种子看起来比较相似?哪些又有明显的不同?(3)让学生尝试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对种子进行分类。

4、预测种子内部结构(1)展示一颗已经解剖的种子图片,简单介绍种子的基本结构,如种皮、胚等。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观察到的外部特征,预测不同种子的内部结构可能是怎样的。

5、讲解种子的结构与功能(1)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种子的各个结构,如种皮的保护作用,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等。

(2)举例说明不同种子的结构差异与其生长环境和植物特性的关系。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知道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生命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殖方式2.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三、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殖方式2.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四、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殖方式2.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 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等,激发学生对植物生殖方式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植物的生殖方式。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如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等。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植物的生长过程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植物生殖方式和植物新生命开始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植物生命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长状况。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九、教学资源:1. 植物生殖方式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科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完美版1

教科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完美版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共三部分内容: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狗、小鸡的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推测、验证。

3.种植凤仙花的准备工作。

【学生分析】:学生对植物的一生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由种子开始新生命的还缺乏明确认识,本课的学习探究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观察能力和预测能力。

【教学策略】:运用预测、观察、记录等多种方法,对种子的奥秘进行探究;达成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内部都有胚根和胚芽的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科学词汇:外部特征、内部结构、胚根、胚芽过程与方法:用感官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并验证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科学方法:观察(看、闻、摸、捏)、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植物生长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种子萌发、生长变化状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狗妈妈图片、鸡妈妈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浸泡过的花生、绿豆、蚕豆、黄豆种子。

【教学过程】:一、欣赏并回答:1、边放投影边谈话引入:同学们,投影上的小狗、小鸡、都非常漂亮、可爱,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出生的吗?你们是哪来的?2、生思考后回答。

(完整word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及反思

(完整word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及反思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背景分析】通过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

本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延伸学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尽管外部特征不同,但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或向日葵的一生ppt课件、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菜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种子观察外部:形状、大小、颜色【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准备今天要求的材料。

注:有种植条件的学校请学校后勤帮忙提前一天对种植基地松好土,施好肥,浇足水。

学习评价:你怎样观察种子,有什么发现?记录表2:种Array子观察记录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一生的变化.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植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和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今天是开学的第二课,通过第一节课的激发和鼓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我本着突出科学探究,立足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对我的说课设计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观察能力,将为后续内容的开展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运用这种能力初步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相关知识,而且他们在生活中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认识。

但这种认识是零散的模糊的,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观察和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植物的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2、过程和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

预测生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引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通过讲解法实验法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引导。

把教学内容完整有序地展示给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种子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各种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蚕豆、红豆等)七、教学设想本课设计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训练的重点定位在“引发探究欲望,提升观察能力,培养预测意识。

”组织学生自主地学习,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为学生树立生命的意识。

八、教学流程(一)欣赏激趣,推动学生走近知识。

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开花植物,请学生欣赏。

师问:这么美,你想说些什么呢?这些美丽的植物你们想不想要啊?此时我以“美”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自然地走进了植物的世界,继而引出生命的开始是种子。

(二)自主探究,了解种子结构1.组织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种子,我们将要观察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呢?怎样去观察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这样一个开放性在问题通过学生会简单的互动,便实现了观点的碰撞,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探究,热情很高涨。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教案标题: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2.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观察和描述种子的发芽过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种子样本(例如豆类、向日葵等)。

3. 放大镜。

4. 湿纸巾或棉花球。

5. 透明塑料袋。

6. 盐水和清水。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一张包含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命周期。

2. 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开始生长的吗?”探究(15分钟):1. 分发种子样本给学生,并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和结构。

2. 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功能,例如保护幼苗、储存养分等。

3. 提醒学生种子需要适宜的条件才能发芽,例如水、光线和温度。

4. 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探究种子的发芽条件。

将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湿纸巾或棉花球中,另一组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观察并记录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

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教学板书,讲解种子的发芽过程。

包括种子吸收水分、根的生长、幼苗的出土等。

2. 强调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条件,并介绍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实践(15分钟):1. 将湿纸巾或棉花球中发芽的种子移植到透明塑料袋中,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2.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种子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例如根的生长、叶的出现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种子的发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总结(5分钟):1. 回顾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种子的发芽过程。

2. 强调种子是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它们承载着植物繁衍的希望和能力。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植物的种子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的花园中种植植物,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评估方法: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

2. 学生对种子发芽过程的口头表达和讨论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1.用放大镜观察玉米、向日葵、南瓜、黄豆等的种子,你有些什么发现呢?
2.再用你的小手摸摸玉米、向日葵、南瓜、黄豆这些种子,你又会发现什么?
1.玉米的种子扁圆形的,比较胖,黄色的,也有白色的;向日葵的种子黑色的,细长;南瓜的种子黄色的,较扁。
2.玉米、南瓜的种子摸去比较光滑,向日葵的种子侧较粗糙。
实验结论
1.不同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株植物。
实验小组组员签字: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普定县朱官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三()姓名组别实验时间2016年3月28日
实验课题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指导教师
卢老师
实验目标
仔细观察玉米、向日葵、南瓜、黄豆等的种子形状、大小和颜色。
实验器材或药品
放大镜一个、玉米、向日葵、南瓜、黄豆等的种子适量。
实验设想
不同植物的种子,各有哪些形状特征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