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
太全了!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附例题)
一、方法指导:四看一品,概括感情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
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
(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怜)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3.看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4.看关键词(诗眼)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题型分析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套路: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
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分析诗眼提问方式:某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答:○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还原到句中描述景象;○2点出该字所传达出的意境或感情。
例如:第三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答:“咽”和“冷”字用的好。
○1山中的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鸣、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而显得阴冷;○2“咽”和“冷”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烘托了中幽深孤寂的景象。
关键词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同意。
○1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与折柳的寓意相符;○2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最新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角度:包括动、静,点、面,正、侧,虚、实,远、近、高、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一、炼字型4、答题模式:(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①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
步骤②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
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步骤③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步骤④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最新版)目录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1.诗歌形象类题目2.诗歌语言类题目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正文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在诗歌鉴赏的题型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诗歌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等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诗歌语言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结构、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中描绘的形象步骤二:分析形象的特点和意义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步骤二:分析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步骤二:分析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步骤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上就是诗歌鉴赏的题型概述和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题目1:请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诗。
(4分)答题格式:1. 诗句内容理解(1分):这几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大海中升起又落入大海,银河星光灿烂,好像也是从大海中涌现出来的。
2. 表现手法(1分):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 情感表达(1分):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的宏伟气魄,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 艺术效果(1分):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大海包容天地的磅礴气势。
解析:首先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这是赏析的基础。
然后明确运用的夸张和想象手法,这种手法能拓展诗歌的意境。
从情感上看,曹操当时的心境和他的政治抱负在诗中有所体现,而这样描写的艺术效果就是让整首诗充满了雄浑壮阔之感。
题目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称为千古名句,请从修辞和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
(4分)答题格式:1. 修辞(1分):运用了拟人修辞。
“生”“入”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2. 哲理(2分):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3. 情感与效果(1分):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解析:从修辞角度看,拟人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哲理方面,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交替,暗示了新旧事物的交替规律。
这种描写在情感上体现了诗人积极的态度,在艺术效果上能给读者带来鼓舞。
题目3:请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分)答题格式:1. 内容(1分):这两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景象,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2. 炼字(1分):“争”和“啄”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
“争”字写出了黄莺争向暖树的活泼动态,“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的情景。
最新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角度:包括动、静,点、面,正、侧,虚、实,远、近、高、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作文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一、基本概念、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诗歌形象:身份+性格、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步骤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 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 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 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这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如: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 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 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 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 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 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 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
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
小结: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一种感悟、一份 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 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题目要求你 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 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 要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 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 的。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精选】
• 2. 通读,明确诗歌类型。 • 3. 研读,把握作者的情与志(通常在后半部
分)
• 4.看诗词写了哪些意象(通常在前半部分), 构成什么画面,画面有什么特点,对中心表达 有什么作用。
• 5.品味语言特色,思考手法运用。
答题思路与技巧
• 二、答题思路与方法
• 1、问答型: “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 4.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 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 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 5.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现代文阅读----概念
高考第一门, 成功靠语文, 高考要上线, 语文是关键。
• 3.不能写成翻译的文字,不能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
答题思路与技巧
• 四、强化书面表达
• 1.书面表达的要求: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 逻辑合理。
• 2.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 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你在 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 3.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 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 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 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更多表达用语见下页)
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要具体忌空洞。如不能光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的意境表达用语
• ⑴宏阔类——苍凉、雄浑、莽苍、辽 阔、高远、壮阔、深远
7、分析情感型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doc
古典诗歌鉴赏之答题思路与技巧1、分析人物形象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答题步骤: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题格式: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分析人物形象型答题示例: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案】:①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形象的基本特征—具体分析)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的意义)分析下面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答案】:①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
(什么形象)②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
③(具体特征)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形象的意义)人物形象•豪放洒脱型•忧国忧民型•爱民惜才型•儿女情长型•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型•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型•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型•送别友人、思念故乡型•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型2. 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歌赏析答题格式
诗歌赏析答题格式
熟记答题表达格式
1、【锤炼字词答题格式】手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语句答题格式】手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意象含义分析】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4、【表现手法的作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或文义+主旨情感)
5、【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诗+诗歌写了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6、古诗词中的意象
1.月——思乡,怀人。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4.松——孤直傲岸。
5.莲——爱的象征。
6.梧桐——凄凉悲伤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8.秋蝉——高洁,悲凉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10. 柳——离情依依11.芳草——离恨12.芭蕉——孤独与忧愁13.羌笛——凄切之声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15.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7、情感:
欢快、喜悦、热爱、向往、恬淡、孤寂、无奈、失望、忧愁、憎恶、同情、惋惜、惆怅迷惘、孤独寂寞、恬淡闲适、欢快愉悦、激愤悲凉、安贫乐道、寄情山水、忧国忧民、思念家乡亲人、惜别、愤懑、离愁别恨、怅然若失、怀古伤今、感时伤世。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模板
*第一种模式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在浩瀚的沙漠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步骤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塞外夕阳照。
(步骤二)表达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之情,及豁达的情怀(步骤三)*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运用比喻手法,(步骤一)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以比喻和对偶写国势和身世(步骤二),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哀之情(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分析《归园田居》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步骤一),写了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
描写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争”和“啄”的妙用。
诗歌鉴赏练习答题格式及答案
诗歌鉴赏练习答题格式及答案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一)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二)*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诗歌鉴赏各类题型答题模式全汇总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设问角度---思想感情
设问示例 :
➢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题步骤 :
➢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 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 ➢ 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
(1)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3分)
照应题目,点出“回忆”(1分);写出少年 的豪爽旷达(1分);由此引出对吴江桂花的 回忆(铺垫)(1分)。
设问角度---意境品味
答题步骤 :
➢ ①解说相关诗句,抓住主要意象; ➢ 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 ➢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 种…的氛围(意境)
➢设问方式---抒情方式
设问示例:
➢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 句作简要赏析。
➢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 诗句作简要赏析。
➢ 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 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
➢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 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 情;
答题模式: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 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 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 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 人…的感情。
考题直击 :
➢
秋思 张籍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角度:包括动、静,点、面,正、侧,虚、实,远、近、高、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诗歌鉴赏答题格式示例诗歌鉴赏所采用的主观题形式能更好地反映出考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
它的提问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端的,思想、风格、艺术、语言、情感……第一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映衬(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
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这是不对的。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示例1:《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4分)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
“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
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第二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示例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6分)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第三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常见错误: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的做法。
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示例1:《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问: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的特色。
(2分)答:平淡质朴(平淡自然)。
示例2:《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4分)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
作者由此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东晋时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于达官贵族的房基,偏斜的夕阳在巷口拉长了影子,夕阳残照中,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飞。
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
在这个画面中,涂抹出了诗人感慨沧海桑田,繁华不再、人生多变的深意。
二、诗歌鉴赏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重登云台山(清)陶澍①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
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
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
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
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
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
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
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2)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解析】【分析】(1)抓住颌联“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中的“瀑”“鸡犬”和“晴”“夜”等意象,来描绘云台山优美的景色作答即可。
(2)从“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描绘的云台山优美的景色看,表达了诗人对云台山美好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从“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叙写了朋友重逢的欣喜之情;从“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写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表达了作者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
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⑵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因此理解诗歌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歌描绘的景,通过分析景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
⑵本题考查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各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唐)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这首诗的体裁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题目中能涵盖全诗内容的词语是,触动诗人情思的景物有________(2)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眼前之景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七言绝句;春风、柳条、藤蔓、黄莺(2)诗人写自己与湖上亭道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
亭边的杨柳和藤蔓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来牵扯自己的衣服,黄莺俨然已成了故友,频频啼叫着和他告别,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