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规矩
怪哉文言文的翻译

昔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此言意指:千里之行,始于脚下。
然怪哉文言云:“千里之行,起于踵。
”踵,脚跟也。
言下之意,千里之行,须从脚跟开始,方能成行。
此言似有深意,实则告诫世人,做事当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
又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此言意在强调,无论身处何地,总能从他人身上学到知识。
而怪哉文言则曰:“三人行,吾师亦在其中。
”此句言外之意,三人同行,自己亦为他人之师。
此言可谓谦逊之至,意在提醒世人,谦虚使人进步,自满则使人退步。
又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言意指,学习知识,并时常复习,岂不令人愉悦?而怪哉文言云:“学之者,习之也,不亦愉乎?”此句将“学而时习之”译为“学之者,习之也”,言下之意,学习知识,并加以实践,岂不令人愉快?此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告诫世人,学以致用,方为真知。
又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言意指,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于他人。
而怪哉文言云:“己所不欲,勿以加之于物。
”此句将“勿施于人”译为“勿以加之于物”,言下之意,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于任何事物。
此言告诫世人,善待万物,勿以恶报恶,以善报恶。
又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此言意指,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是否可行。
而怪哉文言云:“人无信,则不可信。
”此句将“不知其可也”译为“则不可信”,言下之意,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可信任。
此言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告诫世人,诚信为本,为人处世,必以诚信为先。
又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此言意指,没有规矩,就不能成就方圆。
而怪哉文言云:“无矩,不成方。
”此句将“不能成方圆”译为“不成方”,言下之意,没有规矩,就不能成就方形。
此言强调规矩的重要性,告诫世人,守规矩,方能有成。
总之,怪哉文言虽言辞诡异,实则寓意深远,富含哲理。
将怪哉文言译为白话,旨在让世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从中汲取智慧,修身养性,成为更好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典故介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典故介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春秋事情,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的。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
据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来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就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对母亲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后来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的官。
这是一个管理藏书的官职,因为这个缘故,老子知识渊博,在当时名声很大。
孔子年轻时曾经专门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周朝的礼仪。
老子写过一本只有五千字的书,名字是《道德经》。
书中讲了很多能启发人的道理。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说,双臂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芽开始长成的;很多层的高台,是从第一筐泥土开始垒起来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步开始才能走完的。
在这里,老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变化的。
后人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成语,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典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典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春秋事情,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的。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
据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来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就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对母亲说:“李就是我的姓。
”
老子后来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的官。
这是一个管理藏书的官职,因为这个缘故,老子知识渊博,在当时名声很大。
孔子年轻时曾经专门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周朝的礼仪。
老子写过一本只有五千字的书,名字是《道德经》。
书中讲了很多能启发人的道理。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说,双臂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芽开始长成的;很多层的高台,是从第一筐泥土开始垒起来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才能走完的。
在这里,老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变化的。
后人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成语,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的。
做事开头的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做事开头的重要性的名言警句1. 形容开头重要的名人名言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出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他怎么容易拿,他们没有兆容易计划;他的脆弱易融化,这一点很容易分散。
为他在没有,研究之于未乱。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起于垒土;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故事: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
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
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释义: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
表现了细微积累认真踏实的重要性,激励人们踏实付出积极行动。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
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引喻做事是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
3、万丈高楼平地起。
释义:意思是再高的大楼都要从平地修建起,要把基础打牢。
也比喻事物从无到有。
出处:《珊瑚岛》:“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在海底上的。
”4、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
释义:意思是做什么事都是开始的时候比较难。
例句: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
出自:白玉《诗词三百首》:地转天旋,万事开头难。
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剑气尚寒。
戎马倥偬一生,多少失败成功?试看大千世界,依旧海阔天空。
(地转天旋转,万事开头难。
斗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剑气还在寒冷。
千里之行,始于规范

千里之行,始于规范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14)班的张萌。
很荣幸能够站在国旗下演讲,我讲话的题目是《千里之行,始于规范》。
“规范”是个含义丰富的词,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班有班规。
归根究底,“规范”就是“规则”,即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
人们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督促我们“行千里”的就是校规——广附严格而完善的校规。
它是我们求学路上的指示灯,将我们前行的路照得透亮;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抓手,纠正我们的不良行为;它让我们变得自觉,让我们变得有条不紊,让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细节,塑造我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进而有序、高效、愉快地提高成绩、充实生活。
规范有着钢铁般的坚韧和刚毅。
作为广大附中的一份子,在未来漫长的求学路上,我们必须倚靠学校严格、完善的规范。
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呢?首先,要形成规范,就必须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
作为学生的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父母、师长的期待。
为了自己、为了所有对我们抱有期待的人,不管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意识到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身先律己,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艰苦精神,以及积极的爱校精神,这都是养成规范行为的意识前提。
其次,要做事规范,就必须在自律的基础上形成好习惯。
自律是每一位优秀学生应有的良好品质。
它既来自于你对事物以及自己行为的深度认知,更在于你对正确认知的坚持和实践。
自律能给你带来好习惯,而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规范潜移默化的过程。
养不好习惯,你将没有资格谈“规范”二字。
再次,要执行规范必须从细节做起。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必须认真看待它,细心处理它。
这样,规范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一种习惯、一种被深受夸赞和广泛传播的习惯。
它同时就真正成为阳光和氧气,让我们精神焕发、茁壮成长。
总之,规范,对于渴慕实现大学梦的我们、对于渴慕实现人生价值的我们,就犹如水对于生命。
规范出人才,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如果我们在各方面从高、从严去要求自己,自觉、自律、自强、自立,力争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定会含笑收获,并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
千里之行的作文开头

千里之行的作文开头
标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要走
多远的路,都要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这就像我们小孩子学习一样,要想变得聪明伶俐,就得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
就说我学算术吧,一开始觉得好难啊,什么加减乘除,头都大了!但是我妈妈告诉我,不要怕困难,要一步一步来,先把加法学好,
再学减法,然后是乘法除法。
慢慢地,我发现算术也没那么难了,
就像爬楼梯一样,一阶一阶地爬,总能爬到楼顶。
还有学英语,刚开始我只会说“hello”“goodbye”,读句子也
结结巴巴的。
但是我每天坚持练习,听英语儿歌、看英语动画片,
慢慢地我的英语水平就提高了,现在我已经能和外国小朋友交流了!
所以说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肯努力,从第一步开始,
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千里之行始于规范

千里之行始于规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意思是任何事物的开始都要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开始,只有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才能够走得更远。
规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行为规范,还包括了工作规范、生活规范等等。
在任何领域,只有严格遵守规范,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也才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比如说,我们要坚持按时作息,不熬夜、不赖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还要养成整理自己的物品、保持环境的整洁等好习惯,这些小细节都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其次,我们要规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
在学习上,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不浪费时间。
同时,我们还要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偷懒、不抄袭,以诚实、努力的态度面对学习。
在工作上,我们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工作规范,按时出勤、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顾私心、不损害公司利益。
此外,规范也包括了社交规范。
我们要尊重他人,不侮辱、不歧视他人,要讲究言行举止,不说粗话、不嘲笑他人,以礼待人、以真诚与他人交往。
同时,我们还要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与他人和睦相处。
最后,规范也包括了对自己的要求。
我们要有自律、自制力,不妄图一夜致富,不沉迷于虚拟世界,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内心强大、坚定的追求目标。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规范,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离不开规范。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规范,从小事做起,才能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一个遵纪守法、有品德、有责任心的人。
相信通过不断的规范,我们会越走越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千里之行,始于规范——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班会设计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7.147千里之行,始于规范———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班会设计马晓琳(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宁夏 银川 750000)摘要:新《中小学生守则》符合我校学情,它结合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环境保护、诚实守信、奉公守法、求实创新、平等自主、开放进取等重大时代主题对青少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能通过学习《守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关键词:《中小学生守则》;规则;案例分析;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07-0148-01Abstract:Thenew"Codefor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udents"isinlinewiththeschool'sacademicsituation.Itcombinesthequalityeduca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honestyandtrustworthiness,law-abiding,truth-seekinginnovation,equalityandau tonomy,opennessandenterprisinginthenewsituation.Therequirementsalsoreflectthesubjectivityofthestudents.StudentscanlearntheirownbehaviorsbylearningtheCode,findthemeaningoflifeandthegoalofstruggle,andbecomeaqualifiedmiddleschoolstudent.Keywords:"Codefor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udents";Rules;CaseAnalysis;BecomeaQualifiedSecondarySchoolStudent 1 教育背景分析1.1班会内容分析: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监狱等。
国 家 强 制 力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必须严格遵守法律
普遍的约束力体现在
触犯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胡长清受审
胡长清执行死刑
成克杰在担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
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期间,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巨额贿赂合计人民币 41090373元.于2000年7月31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8月2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成克杰的上诉,维持 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
寓言故事<猴子过河>
6只猴子要过河去参加“森林运动会”。渡船的水獭对猴子 们说:“我这只船小,规定每次只能坐3位乘客,你们分 两次过河吧!”3只猴子上了船。第四只猴子满不在乎地 说:“4位和3位不是差不多吗?你这个规定也太死板 了!”“不行,不行,超载船会沉的。”水獭连连摆手说。 可是那只猴子不听,急忙跳上了船。第五只猴子哈哈大笑 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我从来没见船沉掉。”说着 “嗵”的一声跳上船去。在对岸的第六只猴子咕哝着: “大家都违反规则,难道偏要我当傻瓜吗?我才不干呢!” 说完也跳上了船。小船很快沉了下去,猴子全部掉进了河 里。
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 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 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 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维持一审的刑事裁定。
1.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 都要平等地遵守法律; 2.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 违反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制裁。 这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具体表现
四季度上海市逾千人死于车祸
本市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5929起,造成1022人死亡、 6059人受伤。 重点整治酒后驾车、无证驾车、违法超速、客货车超员、超 载等 广东已发生4万多起道路交通事故 河南省第四季度车祸死亡1189人。
1、有纪律才有自由
2 、纪律和自由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
三、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习惯
1.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要从大处着眼, 确立正确的纪律观念。 2.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要从小处着手。 3.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必须努力共同 创造遵守纪律的良好环节。 4.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必须落实在 “恒”字上。
牢记“四知道”
牢记什么是毒品 牢记吸毒极易成瘾 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禁毒”是关系民族兴旺、
国家富强的大事!
正在赌博者
正在吸毒者
反思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
自我
?
一天,你开着车路过一个路口: 1、红灯虽然亮着,但是交警不在,你会不会闯红灯? 2、没有交警,但是有监视探头,你会不会闯红灯? 3、没有交警和监视探头,也没有行人,你会不会闯红灯? 4、一个偏僻的路口,没有交警和监视探头,也没有行人,而且是深夜两点,你会 不会闯红灯?
严明的纪律是胜利的保证
清末时一位日本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到中国巡洋舰 “镇远”号参观,他登上巡洋舰后,有两件小事使他看穿 了清廷海军的底细:一是他看到水兵把洗过的衣服晒在大 炮管上,二是他下船后发现白手套脏了,可见所有的枪杆、 扶手都没能保持干净。于是东乡向日本当局报告:“清朝 海军虽然吨位多,但不堪一击!”果然,在1894年发生的 甲午海战中,总吨位仅6.13万吨的日本海军,一举击溃了 堂堂的北洋舰队,次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 约》。
很多人不违法,往往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是否对自己有利 (2)是否会被警察发现 (3)随大流 通过案例:要克服仅以自我来考虑事情的思维模式,要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和 习惯。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9.11事件
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 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放 射性物质泄露。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 射污染的100倍。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白俄罗斯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 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 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 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 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 之地。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 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规矩,成方圆。
红牌!齐达内的谢幕思考
别挤了,别挤了!
冷静之死
1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冷静在芜湖火车站在拥挤的人 流中被挤下站台,被还没来得及停稳的火车当场轧死。
原因分析:
焦灼情绪不断蔓延,人群开始推挤;乘客间接成为杀手. 车站人员疏导不力。
公共环境秩序重要性:
公共环境良好公德是保护我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体 验 活 动
思考:
请一名学员在不借助任何外力,只用两只手 的情况下把绳圈撑起形成一个圆圈。 如何将绳圈撑成一个圆圈? 如何撑得更圆?
愉快从遵纪生,幸福从守法来!
遵守公共秩序,共建和谐社会!
公共交通礼让有序
公共场合和谐有序
公共环境整洁有序
LOGO
寓言故事<脱线的风筝>
“风筝迎风自由飞翔,可它还不满足。它想要是没有线的束 缚,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于是它老想着摆晚线的束缚, 摇头摆尾地说:‘谁能帮助我获得自由啊!’大风自告奋勇 地说:‘我来!’于是,它施起看家的本领刮起了风,蓦地 天昏地暗。‘咔嚓’一声线断了,风筝正得意忘形,可是 没想到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便摔落在地上,落得个千疮百 孔的下场。”
名
人
名
言
——(俄)苏沃洛夫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中国)孟子 纪律是胜利之母。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以法为鉴,可以晓规
则。”
67
二、纪律与自由
“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 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
千里之行
始于“规范”
LOGO
没 有 规 矩, 不 成 方 圆。
一、国有国法 党有党纪
灋
名 人 名 言
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吕氏春秋》说:“治国无法则乱”。
《韩非子》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饥不亡"。
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 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 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