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验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胃功能四项(PGⅠ、PGⅡ、PGR、HP)在胃癌初筛中的应用分析

胃功能四项(PGⅠ、PGⅡ、PGR、HP)在胃癌初筛中的应用分析袁培杰【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8(23)A02【摘要】目的:分析胃功能四项(PGⅠ、PGⅡ、PGR、HP)在胃癌初筛中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经本院胃镜检查且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4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胃溃疡患者3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患者PGⅠ、PGR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Ⅱ水平无差别(P>0.05);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患者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胃功能四项联合指标监测适用于早期胃癌的初筛,尤其适用于不宜做胃镜或不愿意做胃镜筛查。
【总页数】1页(P57-57)【关键词】胃癌初筛;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作者】袁培杰【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广元6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分析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在肾功能损伤及血透治疗患者中作为胃疾病筛查指标的应用价值 [J], 老成康2.PGⅠ、PGⅡ、PGR及G-17检测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J], 杨敏3.血清PG Ⅰ、PGⅡ、PGR、G-17水平与Hp-IgG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袁培杰4.血清PGⅠ、PGⅡ、CEA水平及Hp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J], 王晓健;郭守俊;曾庆芳;钟建明5.Hp抗体联合PG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管小倩;刘旭;孙吉瑞;王曼;张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曹雪源;贾志芳;马洪喜;所剑;李洋;姜晶【摘要】目的研究长春地区人群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IgG 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和胃癌发病的相关性,为胃癌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和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明确诊断的4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10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Hp IgG抗体、胃蛋白酶原Ⅰ(PGI)和Ⅱ(PGII)的水平,确定Hp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状况.以PGI≤82.3 μg/L,同时PGI/PGII≤6.05作为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Hp感染阳性率明显增高(69.1% vs.52.4%,χ2=36.1,P<0.001).胃癌组中血清PG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93.2 vs.88.9 μg/L,P<0.001),而PGII浓度显著升高(15.9 vs.11.3 μg/L,P<0.001),同时PGI/PGII比值明显降低(5.4 vs.7.8,P<0.001).胃癌组中患萎缩性胃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1.4% vs.10.4%,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均为胃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对象人群中Hp感染率,尤其是青年胃癌患者中Hp感染率仍然较高,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PGI相比,血清PGII浓度和PGI/PGII比值可能成为胃癌筛选的潜在血清学标志物.%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 fection in heath controls an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role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 in Jilin province. Methods From October 2008 to February 2011, a total of 450 patho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hospitalizing for surgical operation at First Hospital of JilinUniversity and 1 072 healthy controls attending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were included. The serum IgG anti- H. pylori titers and levels of pepsinogen I (PGI) and II (PGII) of the subjects were tested using ELISA kits. Results The rate of positive H. pylori IgG titers was higher in gastric cancer groups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s (69. 5% vs. 52. 4% , P<0. 001). The atrophic gastritis was more likely to be diagnosed in gastric cancer group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s (31. 4% vs. 10. 4% , P<(0. 001). More subjects in gastric cancer groups had higher levels of PGII (15. 9 vs.11. 3, P<0. 001) and lower ratio of PGI /PGII (5. 4 vs. 7. 8, P<0. 001)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s. In addition,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H. pylori infection and atrophic gastriti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gastric cancer.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 pylori infection was remains high in Jolin province, especially for young patients of gastric cancer. The study also confirmed that both H. pylori infection and atrophic gastritis were linked to the risk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 Furthermore, compared to PGI, serum PGII concentration and ratio of PGI/PGII potential may become biomarkers for screening of H. pylori- infected gastric disease.【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2(016)006【总页数】3页(P1026-1028)【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胃蛋白酶原;血清学【作者】曹雪源;贾志芳;马洪喜;所剑;李洋;姜晶【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胃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抗Hp IgG抗体对胃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不同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不同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14例胃部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分为非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组。
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PGI、PGII、PGI/PGII水平及Hp感染情况。
结果:胃癌组PGI及PGR明显降低,PGII明显升高(P<0.01);溃疡组PGI显著升高(P<0.01 )。
各研究组H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对不同胃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胃部疾病胃部疾病是消化系统十分常见的疾病,其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胃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胃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是胃癌相关的血清特异性指标。
PG水平可对其当前胃黏膜状态进有效判断[1]。
Hp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现将我院关于血清胃蛋白酶原及Hp检测在不同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诊治的胃部不适患者214例为研究组,分为非糜烂性胃炎69例,胃溃疡57例,萎缩性胃炎50例,胃癌38例。
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者;就诊前 4 周内未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或抗生素等药物[2];自愿接受并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有胃部手术史者;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
同时选取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正常。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各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x±s)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岁)平均年龄(`x±s)非萎缩性胃炎组6931/3842~7657.39±8.01胃溃疡组5730/2744~7358.52±6.54萎缩性胃炎组5029/2141~7859.35±9.17胃癌组3821/1755~8063.12±7.63对照组5224/2842~7055.42±6.131.2 方法1.2.1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于空腹状态下采集3毫升静脉血,离心后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各组血清PGI,PGII,PGI/PGII水平(试剂盒由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提供)。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张丽虹;王建忠;冯春;刘红;万雪晶;姚旖旎【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价值。
方法分析256例胃部不适就诊的患者其血清幽门螺旋杆菌、胃蛋白酶原及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
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及PG均阴性107例中无胃癌案例,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84例有胃癌1例。
单纯PG阳性46例胃癌8例。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及PG均阳性29例中胃癌13例。
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PG表型中病理诊断结构组成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PG阳性为主指标、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为辅助诊断指标,可进一步扩大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serum pepsinogen combin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detection in the screening of gastric cancer.Method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256 cases of stomach discomfort in patients with serum pepsinogen,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Results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and PG were negative in 107 cases of non gastric cancer cases, only 84 cas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positive in 1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G positive in 46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in 8 cases.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and PG were positive in 29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in 13 case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different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and PG phenotype (P < 0.05).Conclusion PG positive index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positive were the auxiliary diagnostic indexes, which can further expand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of gastric cancer.【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02【总页数】2页(P122-123)【关键词】胃癌筛查;幽门螺旋菌;抗体;胃蛋白酶原【作者】张丽虹;王建忠;冯春;刘红;万雪晶;姚旖旎【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黑龙江大庆 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黑龙江大庆 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黑龙江大庆 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黑龙江大庆 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黑龙江大庆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黑龙江大庆 163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胃癌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球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为第2位。
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3-06-07T10:46:53.0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朱庆[导读]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朱庆(南通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00)摘要: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胃蛋白酶原、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行胃癌根治术和化疗后随访2年,观察血清胃蛋白酶原、CA199、CEA对胃癌患者2年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CA199显著升高、CEA显著升高、胃蛋白酶原Ⅰ显著降低、胃蛋白酶原Ⅱ显著增高。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CA199、CEA对预测胃癌患者2年内死亡具有一定价值,其中胃蛋白酶原Ⅰ价值最高。
结论: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肿瘤标志物;胃癌;价值胃癌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抗肿瘤治疗发展日新月异,但进展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仍仅有16.4%~53.6%,总体预后不容乐观,与之对比的是早期胃痛手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83.6%~91.5%,部分甚至可以被治愈[1]。
由此可见,胃癌诊治时机对预后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胃癌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高。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在盐酸或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转换为胃蛋白酶,从而将蛋白质分解。
该酶最适宜pH值为2的环境,在小肠等组织中由于酸性不足,酶活性即丧失。
一般情况下,大约1%的胃蛋白酶原可以通过胃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且性质较稳定,可以较好地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
当胃癌发生时,血清胃蛋白酶原也相应改变。
目前胃蛋白酶原已经成为监测胃相关疾病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评价胃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的分泌部位
PGⅠ是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 PGⅡ除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外,幽门腺和十二
指肠腺亦可产生
➢PGI是检测胃泌酸腺(胃底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 酸分泌增多PG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 萎缩PGI降低
➢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 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 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
➢诊断胃癌“金标准”:胃镜,早期诊断价值有限 尚不能作为普查手段
➢希望能有一种非介入性、简便、快速、便于动态监 测、重复性好等优点的检查方法筛选高危人群,能 对胃癌做出早期诊断
二、胃蛋白酶原I/II( PG I/II)简介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由胃部 分泌的参与的胃蛋白酶的前体,通常约1%的 PG可通过胃粘膜进入血液循环,可分为PGI和 PGII两种亚型
四、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
✓胃癌早期筛查 ✓胃溃疡、萎缩性胃炎、HP感染的筛查 ✓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的评价 ✓消化性溃疡复发、治愈的判断标准 ✓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 ✓个人胃粘膜功能的动态检测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 中的临床意义
一、胃癌概况 二、胃蛋白酶原简介 三、胃蛋白酶内,中国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早期胃癌缺乏特异性表现,当出现明显消化道症 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中、晚期
➢早期胃癌术后生存率约为90%,因此,早期诊断和 治疗成为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 唯一途径
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
No Image
三、胃蛋白酶原检测
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有放射性
联合检测PG、胃泌素-17及HP抗体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意义

联合检测PG、胃泌素-17及HP抗体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意义摘要:目的研究血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 I/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及幽门螺杆菌 H.pylori IgG(Hp)抗体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胃部疾病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3组,即胃癌组32例、萎缩性胃炎组37例、浅表性胃炎组40例,另选取经胃镜检查正常的对照组35例。
采用ELISA法检测PGⅠ、PGII、G-17;定性检测Hp。
结果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PGI及PGR都低于正常(p<0.05),其中胃癌组降低更明显;胃癌组PGI及PGR低于浅表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血清G-17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G-17低于其他组(p<0.05)。
PGⅠ、PGⅡ、PGR、G-17单独作胃癌诊断的ROC分析,线下面积分(AUC)分别为0.876、0.557、0.806、0.792。
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的Hp lgG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 05). 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PG、G-17及幽门螺杆菌lgG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胃癌诊断提供帮助。
关键词:胃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psinogen,gastrin-17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in the screening of gastric cancerZHOU Hui,XIE XiaoBing,WANG ShuXia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epsinogenⅠ,Ⅱ(PGⅠ,PGⅡ),PG I/PGⅡratio(PGR),gastrin-17(G-17)and H.pylori(Hp)IgG antibody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According to endoscopic biopsy and histopathologicaI examination,109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because of upper abdominal pain,with gastric disease check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32 cases),the atrophic gastritis group(37 cases),the superficial gastritis group(40 cases). from the negative gastroscopy as the control Group(35 cases).The serum levels of PGⅠ,PGⅡ,G-17 were detected by using ELISA,HP were detected by qual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levelsof PG I and PGR in the atrophic gastritis group and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p<0.05)),the decrease in gastrric cancer groupwas more pronounced;The levels of PG I and PGR in the atrophic gastritis group and the gastric ulcer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p<0.05).The level of serum G - 17 in Gastric cancer group i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p < 0.05),the level of G - 17 in atrophic gastritis group is lower than other groups(p <0.05).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detection of PGⅠ,PGⅡ,PGR and G-17 in gastric cancer group respectively was 0.866,0.557,0.806,pared with control group,Hp lgG antibody positive rate of gastric cancer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other three groups(p<0.05).Conclusion Serum pepsinogen PG,G - 17 and H.pylori lgG antibody det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which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Key words]Gastric cancer;Serum pepsinogen;Gastrin-17;H.pylori(Hp)IgG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及病理检查,但胃镜及病理检查依从性差,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也易漏诊,利用胃癌筛查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亚洲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更是较高。
而早期胃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难以被及早发现,因此造成了较高的死亡率。
寻找一种易于操作、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来筛查早期胃癌显得至关重要。
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胃泌素17(G-17)以及幽门螺杆菌(HP)在早期胃癌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
血清胃蛋白酶原是一种在小肠和胃黏膜上分泌的胃酶原,在胃内被胃蛋白酶转化为胃蛋白酶,是一种对胃黏膜上皮细胞进行损伤修复的生物标志物。
而胃泌素17是一种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下,能促进唾液素H的分泌,产生抗体,影响G-17的含量。
而HP则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重要病原菌。
由于这几种物质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成为了早期胃癌筛查的研究对象。
血清PG及G-17的测定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一些研究表明,血清PG水平在早期胃癌患者中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G-17的水平则呈现出明显升高的趋势。
通过检测血清中PG和G-17的含量可以对早期胃癌进行一定程度的筛查。
一些研究也表明,PG和G-17的测定对于胃溃疡及胃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说明其在胃病筛查中具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也可以用于胃癌的筛查。
一些研究表明,HP的感染率在胃癌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胃疾病患者,同时HP的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可以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血清PG、G-17及HP在早期胃癌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因其具有简单易行、无创伤性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成为了胃癌筛查的研究热点。
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验在胃癌筛查
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临床中胃癌筛查运用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检验与胃蛋白
酶原(PG)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方法筛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检查的268例胃部不适患者,检查其幽门螺杆菌IgG抗体与PG (包括:PGI、PGII及PGI与PGII比值)水平,并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及胃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对比病理诊断结果与Hp-IgG抗体联合PG检测结果
(x2=3.707,P>0.05);对比Hp-IgG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PGI、PGII、PGR等指
标差异(P<0.05)。
结论胃癌患者PG、Hp-IgG水平与其发病机制存在必然联系,临床中胃癌早期诊断,PG、Hp-IgG水平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具有中药临床价值。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胃癌;胃蛋白酶原
胃癌是临床中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早期有效诊断对延长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等至
关重要;但早期胃癌并无较为明显、特异性病症,临床诊断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现目前,临床中最有效、可靠的诊断方法为病理活检与胃镜活检,但该方法不仅具有创伤性,同时对
患者依从性、耐受性要求较高,无法有效推广[1]。
因此,胃癌早期有效诊断成为临床重要研
究课题。
此研究,以我院268例胃部不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PG、Hp-IgG检测对诊断
胃癌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检查的268例胃部不适患者,
其中,男171例,女97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3.5±4.2)岁。
筛入标准:入院就诊
时均存在胃部不适症;年龄均大于38岁;能够接受病理活检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知
情者。
排除标准:入院检查前1月内使用过抑酸治疗或胃黏膜保护药物治疗者;存在慢性肝
病家族史与消化道肿瘤病史者;存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史者。
1.2方法
入院后,本组268例患者均抽取5ml空腹静脉血液作为检验标本,将血液标本静置
30min后进行血清分离处理,10min离心处理,速率1000r/min,将血清保存于-80℃并行中
待检。
应用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血清PG水平进行定量检测,仪器使用Luminex 200全自动生化仪,选用上海强生公司提供试剂盒。
应用免疫印迹法定性检测血清Hp-IgG抗体,使用仪器为上海
讯达XD236自动蛋白印迹仪完成检测,选用上海强生公司提供试剂盒。
检测过程中,严格依
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病理活检与胃镜检测,由相关专业医师分别在患者胃角病变处、
胃体大弯、胃体小弯、胃窦大弯、胃窦小弯等部位分别取胃黏膜标本1块,后对标本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进行病理检测。
检测结果Hp-IgG抗体、PG(PG阳性:PG
I≤70g/L且PGR(PGI与PGII比值)≤7.0)均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病理活检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对比本组患者中,Hp-IgG抗体阳性与
阴性患者PGI、PGII、PGR等指标,并对Hp-IgG抗体联合PG检测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研究。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差异用t检验,使用()表示;组间计
数资料差异使用(x2)检验,使用(%)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对比,P<0.05则组间差异对比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PG联合Hp-IgG抗体诊断与病理检测对比
研究显示,268例患者病理检查显示,胃癌55例(20.52%),萎缩性胃炎77例
(28.73%),慢性浅表性胃炎136例(50.75%);Hp-IgG抗体联合PG检测显示,胃癌49例,诊断准确率为96.36%(53/55),误诊或漏诊率3.64%(2/55)。
对比病理诊断结果与Hp-IgG 抗体联合PG检测结果,组间准确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707,P>0.05)。
2.2对比Hp-IgG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PG各指标
本次研究,268例胃部不适患者额,PG检测阳性患者72例,阴性196例,阳性检出率
为26.87%;Hp-IgG抗体检测显示,阳性164例,阴性104例,阳性检出率61.19%。
对比Hp-IgG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PGI、PGII、PGR等指标差异,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Hp-IgG抗体阳性、阴性患者PG水平[n,()]
3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起源于胃黏膜上皮,且该病症具有极高发病率,居于我
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且该病症具有起病隐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等特征。
现目前,临床
中仍然以病理检查与电子胃镜为该病症诊断主要方法,但由于该方法具有侵入性、且检查费
用相对较高,临床推广存在较多局限性。
因此,探究早期诊断胃癌准确的无创血清学指标,
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2]。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
炎等重要致病因素;机体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内亚硝胺会明显升高,影响DNA损伤修复,导致肠上皮发生异性增生与肠上皮化生,进而增加恶性潜能细胞病变率,最终诱发癌变。
PG可在胃酸环境下被激活,是属于天冬氨酸水解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下可转换为胃蛋白酶具有良好消化能力,主要包括:PGI、PGII两种。
其中PG I存在于胃底腺与胃体的颈黏液细胞与主细胞中,而PG II则存在于十二指肠腺、十二指肠近端、胃窦及胃体中[3]。
细胞分泌出的
PG仅有约1%会透过胃黏膜进入人体血液中,其余大部分直接进入人体消化道外;因此,血
液系统中可检测出其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胃黏膜病变情况的可靠依据[4]。
本次研究,显示,对比病理诊断结果与Hp-IgG抗体联合PG检测结果,组间准确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x2=3.707,P>0.05)提示,早期采用Hp-IgG抗体联合PG检测胃癌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中早期胃癌患者运用Hp-IgG抗体联合PG检查应用
价值较高,可作为患者不愿接受病理活检及胃镜检查时,首选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美娜. 胃蛋白酶原联合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验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J]. 医疗装备,2017,30(14):62-63.
[2]谢庆,陈卫刚,齐翠花,等. 胃蛋白酶原联合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对胃癌早期诊断的
价值[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11):1244-1247.
[3]刘烈辉,李捷壮. 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癌的价值[J]. 中国老年学,2015,v.35(12):3392-3393.
[4]吴琼,骆钻芳,谢飚,等. 血清Hp-IgG、PGⅠ与PGR水平对胃癌临床筛查的价值[J]. 热
带医学杂志,2017,17(6):736-739.
[5]张丽虹,王建忠,冯春,等.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