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变化和脑血流动力学

合集下载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教学小讲座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授课老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

传统的TIA定义时限为24小时内恢复。

【临床表现】TIA多发于中老年人(50~70岁),男性较多。

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数分钟达到高峰,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缓解,不遗留后遗症;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等。

1.颈内动脉系统TIA 通常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率少,较多进展为脑梗死。

(1) 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对侧面部轻瘫,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大脑中动脉-前动脉皮质支分水岭区缺血表现。

(2) 特征性症状:①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②主侧半球受累出现失语症(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及传导性失语),为大脑中动脉皮质支缺血累及大脑外侧裂周围区。

(3) 可能出现的症状:①对侧偏身麻木或感觉减退,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大脑中-后动脉皮质支分水岭区缺血;②对侧同向性偏盲,较少见,为大脑中-后动脉皮质支或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分水岭区缺血使顶、枕、颞交界区受累所致。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率多,进展至脑梗死机会少。

(1) 常见症状:眩晕、平衡障碍,大多不伴耳鸣(脑干前庭系统缺血),少数伴耳鸣(内听动脉缺血使内耳受累)。

(2) 特征性症状:①跌倒发作(drop attack):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可很快自行站起(脑干网状结构缺血);②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TGA):发作性短时间记忆丧失,持续数分至数十分钟,病人对此有自知力,伴时间、地点定向障碍,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正常(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颞叶内侧、海马);③双眼视力障碍(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累及枕叶视皮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和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又称小中风,是由于局灶性脑或视网膜缺血,造成短暂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1h,无脑梗死的依据。

TIA不但会发生脑梗死,而且出现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也很高。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1.微栓子主动脉-颅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容物及其发生溃疡时的附壁血栓凝块的碎屑,可散落在血流中成为微栓子。

微栓子随血流进入视网膜或脑动脉可造成微栓塞,引起局部缺血症状。

微栓子经酶的作用分解,或因栓塞远端血管缺血扩张,使栓子移向末梢而不足为害,则血供恢复,症状消失。

2.脑血管(小动脉)痉挛脑小动脉的痉挛与高血压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相似。

这种小动脉痉挛,如果程度严重而持续较久,则可引起神经组织的局限性缺氧。

常见于严重的高血压病和微栓子对附近小动脉地刺激所致。

3.心功能障碍引起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的心脏病有:①心瓣膜病;②心律失常;③心肌梗死;④心肌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⑤心血管手术操作所致的空气、脂肪、去沫剂等栓子;⑥心脏内肿瘤,如黏液瘤发生的瘤栓;⑦心力衰竭导致肺静脉淤血,血栓形成栓子等。

心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血压过低患者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时,也可能促发短暂脑缺血发作。

4.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急剧的头部转动和颈部伸曲,可能改变脑血流量而发生头昏和不平衡感,甚至发生短暂脑缺血发作,特别是有动脉粥样硬化、颈部动脉扭曲、颈椎病、枕骨大孔畸形、颈动脉窦过敏等情况更易发生。

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的病变有时可影响脑部血流的正常压力梯度和流向,使部分血液背离头向流动,而逆流进入上肢,影响脑部血液供应,称为“盗血现象”。

脑血流动力学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脑血流动力学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 r Junl fner e rd i a C i s n s r e in 0 0Jn 9 1 ) o e ora o Itg tdTaio l hn e dWet nM dc e 1 u ,1 (6 n a tn e a e i 2 用 S S 30软件 包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P < . 5为 有 显 著 性 P S1 . 以 00
[ ] 王 晓新 , 宏 芹 , 鸿 义 , .不 同 手 术 径 路 治疗 贲 门癌 的 对 比 1 李 陈 等
研究 [] J .中华 外 科 杂 志 ,0 5 4 (9 :2 2—16 2 0 ,3 1 ) 16 24 [ ] 刘 军 , 海 龙 .经 腹 手 术 治 疗 6 2 宋 O例 贲 门癌 [ ] J .肿 瘤 研 究 与 临
实 用 外科 杂 志 ,0 7,1 7 :9 20 2 ( )3 4
经 腹 手 术 提 供 了更 多 依 据 。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腹 手 术 清 扫 经
淋 巴 结 数 目明 显 多 于 经 胸 组 , 前 者 术 后 肺 部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且 明 显 低 于后 者 。对 于经 腹 食 管 下 段 及 贲 门旁 淋 巴结 的清 扫 问 题, 只要 将 食 管 游 离 足 够 的 长 度 ( 8c , 除 标 本 后 , 能 6~ m) 切 就
刘 媛 ‘韩 艳 庆 ,
( .天 津 市海河 医院 , 津 3 0 5 ; .天津 市环湖 医院 , 津 3 0 6 ) 1 天 030 2 天 0 0 0
[ 要 ] 目的 探 讨 颈 内动 脉 系统短 暂性 脑缺 血发 作 ( I 患 者 的 脑 血 流 动 力 学 变化 情 况 , 而早 期 诊 断 TA 摘 TA) 从 I。 方法 4 5例 颈 内动 脉 系统 TA 患者 均 在 末 次 发 作 后 2 I 4h内进 行 血 流 动 力 学 指 数 ( V I测 定 。结 果 患 者 组 与 对 照 C D)

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是什么?

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是什么?

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是什么?作者:周如江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状况,当你蹲在地上时间太长,猛然起身的时候,会有短暂的晕眩、眼前发黑的状况,那么,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就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当然,这种现象只是暂时,一会就会自然恢复,但是,还有一些以其他形式呈现,且较为严重的病症,可能会危及生命,需要住院观察以及治疗。

为丰富我们的医学常识,今天,我们重点介绍下,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以及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方式和预防手段。

一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部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

据统计研究,这种病症发病率,年龄在34~65岁,65岁以上居多,且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突然,没有预兆,大多数是在人体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生,属于神经系统问题,會反复发作。

一般来说,时间也就是几分钟而已,最多30分钟内完全恢复正常,如果超过2小时,还不恢复,就会造成轻微的神经功能损伤,但如果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就不会产生后遗症。

二短暂性脑缺血的病因关于短暂脑缺血的发病原理,分歧和争论较多,普遍认可的说法有以下几点:(一)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由于动脉内膜表面的斑块表层的胶原纤维,也就是含有脂质的平滑肌细胞不断增生,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或者纤维斑块深层的细胞坏死,形成粥样斑块,粥样斑块表层的纤维帽坏死,破溃形成溃疡。

坏死性粥样斑块物质在血液中形成栓塞,溃疡处的出血形成血肿,使小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最终使得发生血液供应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是一个综合性强且复杂过程,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胰岛素抵抗等。

(二)微栓塞主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容物,及其发生溃疡时的附壁在血栓凝块上的碎屑,在血流中成为微栓子,这种由纤维素、血小板、白细胞、胆固醇结晶所组成的微栓子,进入小动脉可造成微栓塞,引起局部缺血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常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常规

专科评估
1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肌力、言语功能等。
2
评估有无脑卒中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 TIA反复发作史。
3 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
潜在并发症:脑卒中
有跌倒的风险:与突发肢体无力、意识障碍、 平衡失调和一过性失明等症状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
对频繁发作的病人,应 注意观察和记录每次发 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 间和伴随症状。
2
观察病人肢体无力或麻木等 症状有无戚轻或加重,有无 头痛、头晕或其他脑功能受 损的表现,

病情观察
五、健康教育
疾病预防指导:
➢ 向病人和家属说明肥胖、 吸烟、酗酒及不合理饮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 指导病人选择低盐、低脂、足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饮食,如多食入谷类和鱼类、新鲜蔬菜、 水果、豆类、坚果等;限制钠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g;少摄入糖类和甜食,忌食辛辣、油 炸食物,路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应评估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发生的基本病因、主要危险因素、早 期症状和体征、及时就诊和治疗与预后的关系、防治知识、遵医嘱用药和自我护理的方法。
定期门诊复查,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眩景复视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
告知病人和家属遵医嘱用药和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调整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期间应观察的指征和定期复 查相关项目的重要性。
实施。 三.扩容治疗:纠正低灌注,适用于血流动力型TIA。 四.溶栓治疗:对于新近发生的符合传统TIA定义的患者,即使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有明确的脑梗
死责任病灶,目前也不作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五.其他:对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TIA患者,可选用降纤酶治疗。活血化瘀性中药制剂对TIA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疗指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疗指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表现】TIA的临床表现随受累的血管不同而表现不同。

一、短暂性单眼肓诊二、短暂性单眼肓又称发作性黑曚,短暂的单眼失明是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状。

三、颈动脉系统TIA以偏侧肢体或单肢的发作性轻瘫痪最常见,通常以上肢和面部较重;主侧半球的颈动脉系统缺血可表现为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肓。

四、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有眩晕和共济失调、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或双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皮质性肓和视野缺损。

另外,还可以出现猝倒症。

【诊断要点】一、临床诊断TIA患者就医师多发作已过,因此,诊断只能依靠病史,在对TIA患者作出临床诊断之后,应同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除外可导致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的非血流循环障碍性疾病。

二、病因诊断1.血液成分包括血常规、血沉、凝血象、血生化等。

有条件时可作抗磷脂抗体以及凝血前状态检查,如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凝血酶时间、血红蛋白电泳、血清电泳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

2.心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必要时可作24小时心电监测,以了解心脏节律的变化。

有条件时也可考虑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3.供应脑的大动脉和脑动脉检查颈部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有条件和必要时可作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

以及DSA检查。

4.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是寻找可以导致脑血流量下降的因素,如低血压、脱水、心脏功能差、大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其供血区的血流量下降等。

【治疗方案及原则】一、治疗目的及原则TIA患者处于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和其它血管意外的高度危险中,应予积极处理,以减少发生脑梗死的几率。

TAI后发生脑梗死的几率:发作后1个月为4-8%,第1年为12-13%,5年内为24-29%。

频发性TIA定义为24小时内发作2次或2次以上者,应予急诊处理。

二、TIA的治疗1.一旦发生TIA后,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以制定TIA的治疗策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征、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特征、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五、药物护理
• 应用抗血小板聚集, 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如服用阿司匹林要治疗的 患者, 久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皮疹及消化道溃疡、全身出血点 及瘀斑, 需注意观察,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六、健康指导
• 1、保持工作环境和家庭气氛和谐、温馨,保持情绪稳定。 • 2、即使发病症状轻,持续时间短,也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发
状, 大部分病人产生恐惧心理, 而另一部 分病人反复发作后未产生后遗症而不予重视。
• 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 头取自然位置, 避免左右转动或过伸、过屈, 因急剧的头部转动和颈部伸屈, 可改变脑血流量而发生头晕和不 稳感, 发作期过后应适当休息。如有心脏功能障碍者, 应绝对卧床 休息。发作期间应记录发作时间, 遵医嘱观察心律、脉搏、血压 的变化并记录护理记录单。
• 2.椎动脉受压 突然而急剧的头部或颈部伸屈, 可压迫粥样硬 化的椎动脉, 减少脑血流量, 引起TIA, 尤其在颈椎病的基础上易发 生。
• 3.血流动力学改变 颈内动脉狭窄超过90%影响脑血流量, 休 克, 心律失常等引起血压突然降低时, 发生短暂脑缺血发作, 尤以 椎-基底动脉狭窄。
• 4.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弥漫 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TIA。
生不可逆的发展。 • 3、生活规律,适当运动。 • 4、合理饮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戒烟酒。 • 5、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 6.按医嘱正确服药,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
血症和肥胖症。 • 出院时,告知患者出现症状是及时就诊。做好出院前的指导工
作。
谢谢聆听!
• 2.潜在并发症 脑血栓形成。
一般护理
• 合理休息与运动, 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避免跌倒和受伤。 • 发作时卧床休息, 枕头不宜太高(以15-20°为宜), 仰头或头部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的短暂功能障碍,简称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指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持续10觉障碍为特征,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持续10次~20分钟,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图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本病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其发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1.微血栓颈内动脉和椎-附壁血栓形成、硬化斑块、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阻塞脑动脉。

当栓子破裂或移动到远端时,缺血症状消失。

2.脑血管痉挛-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该处产生血流旋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漩涡减速时,症状消失。

3.脑血流动力学改变颈动脉和椎-当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时,如果患者突然出现短暂性血压过低,由于脑血流量减少,导致疾病发作;血压升高后,症状消失。

这种疾病在血压波动中更为常见。

此外,心律失常、房间传导阻塞、心肌损伤也会突然减少局部血流。

4.颈动脉扭曲、过长、打结或椎动脉受颈椎骨增生骨刺压迫,转头时可引起疾病发作。

TIA症状体征因血管受累而异。

1.短暂性单眼盲,又称发作性黑蒙,短暂性单眼失明是颈内动脉分支和眼动脉缺血的特征症状。

2.颈动脉系统TIA偏侧肢体或单肢发作性轻瘫最常见,通常上肢和面部较重;主半球颈动脉系统缺血可表现为失语症、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3.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包括眩晕和共济失调、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或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皮质盲和视力障碍。

此外,还可能出现猝倒。

1.血液成分包括血常规、血沉、凝血象、血生化等。

有条件时,可做抗磷脂抗体以及凝血前状态(prothromboticstate)蛋白质等检查C、蛋白S、抗凝血酶Ⅲ、凝血酶时间、血红蛋白电泳、血清电泳、半胱氨酸(homocyst(e)ine)的测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
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正常, 一般 症状持续数小时,然后完全好转,不遗留记忆损害。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部分发病可能是大脑后动 脉颞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颞叶海马、海马旁回和穹隆所致
➢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 高度怀疑TIA: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符合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
系统及其分支缺血表现,并在短时间内症状完全恢复(多不超过1小时) ➢ 临床诊断TIA:高度怀疑TIA者,且神经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病灶 ➢ 完整TIA诊断:临床诊断TIA+区分不同发病机制
3. 扩容治疗:适用于血流动力型TIA
抗血小板方案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治疗时间 21d 90d 长期
4. 溶栓治疗:TIA不是溶栓治疗的指征,一旦临床转为脑梗死,不应等待,应积极溶栓治疗 5. 其他:对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TIA患者,可选用降纤酶治疗。活血化瘀性中药制剂
(四)控制危险因素
调控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吸烟、糖尿 细胞贫血、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膳食和营养、运动和锻炼、肥胖、饮酒过量、其他……
七、预后
➢ TIA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早期发生卒中的风险很高 ➢ 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的进展性TIA是即将发展为脑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定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 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 的证据。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分析
目录
1
基础知识
2
治疗原则
3
小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念
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 能障碍。
❖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min内完全恢复 ❖超过2h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 ❖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
发病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种族 家族史
可干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吸烟、酗酒 血脂异常 颈动脉狭窄 其他
盐酸噻氯匹定 125~250mg, 1~2次/d
副作用:皮疹\腹泻,偶发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用少)
氯吡格雷 75mg/d 1次/d
副作用:腹泻\皮疹等较阿司匹林常见
临床研究证实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预防TIA及缺血性脑卒 中作用强于阿司匹林
几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比较
2.药物治疗
(2) 抗凝药物
➢ 肝素:100mg+1000ml 0.9%生理盐水 1次/d 3~4小时滴完 ➢ 低分子肝素:4 000~5 000IU, 2次/d 腹壁皮下注射,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微血栓栓塞
2、脑血管痉挛
3、血流动力学改变
4、其他
血液成分改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 白血病\高凝状态
脑外盗血综合征、动脉炎、颈椎病→椎动脉受压
临床表现(共同点)
➢ 50~70岁多发, 男性较多 ➢ 发病突然, 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 征 ➢ 数分钟达高峰, 数十分钟症状缓解,通常不遗留 后遗症 ➢ 反复发作, 每次发作症状相似 ➢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
\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 ➢ 消除微栓子来源&小板聚集药(减少微栓子&TIA复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h a h ou t r w r d t tda ec n o go p T a s rn l o pe T D)w su e x m n e e l yv ln es ee ee e st o t l ru . rn ca i p l t e c h r aD r( C a sd t e a ie t o h
W IZ a —i, EJa u U Z — u D p r etfN uo g ,ia op a, u nzo d a ol e E hox H ij , uy . eat n o erl y Lw nH si lG a gh uMei l lg , a - o m o t c C e
5 )ea ie yT D hdi r—rna at e eoi i teTA gop i w i 6css(0 ,6 5 ) 2 xm ndb C a t cail r r s tns I u , h h2 ae 5 % 2 / 2 na e i s sn h r n c h dtoo oea eys n ss1 ae 2 .2 , / 2 a n r r eoi,0css(9 2 % , / a r r r r t oe ,4css(6 9 % 1 5 )hdoea e s ns 1 ae 1.3 1 w m t e 4 ty t s 0
G a g h u 5 01 0, h n . u n z o 1 7 C ia
【 bt c】 0bet e T net aetem ca i n h hneo e oya c npt ns As t a r jci oivs gt h ehns adtecag f m nmi i ai t v i m h d s e
wt rnin sh mi t c T A) i ta se ti e cat k( I .M eh d F f — oc s swi I eee rl d i hssu y F r h c a to s i yt a e t T A w r nol n ti td . ot t w h e y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般持续数分钟,通常30分钟内完全恢复, 无后遗症。好发于34-65岁,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无先兆,一般无意识障碍,可反复发 作。
【病因及发病机制】
1.脑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斑块表层胶原纤维不断增生,引 起动脉官腔狭窄。 动脉纤维斑块深层的细胞坏死,坏死物质 脱落排入血液而造成栓塞。 主要病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吸烟、肥胖等。
1.一般治疗:生活规律、适当体育锻炼、 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戒烟、 忌酒。
【治疗】
2.偶尔发作或只发作一次,并且血压基本正 常,可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氯比格 雷,多数患者需应用2-5年,如无明显副作用 出现,可延长使用时间,如果有发病危险因 素存在,应加用防止脑血管痉挛药物,如尼 莫地平。
【治疗】
3.频繁发作 a、积极治疗危险因素 b、抗血小板聚集 c、改善脑微循环 d、扩血管药物
【治疗】
4.外科治疗 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70%)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者有恶化趋势 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内膜切除、动脉搭

谢谢!
【临床表现】
2.颈内动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统TIA
常见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单眼 视力障碍、同向性偏盲
主要表现:单眼突发一过性黑蒙,或视力丧失, 对侧肢体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如优势半球受损, 则出现失语、失用、失写等表现,或同时伴有面 肌、舌肌无力,偶有同侧偏盲。
【临床表现】
3.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主要表现为脑干、小脑、枕部、颞叶及脊 髓近端缺血,神经缺损症状。 常见症状:一过性眩晕、眼震、站立或行 走不稳,一过性视野缺损,一过性吞咽困 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一过性肢体无 力、感觉异常,一过性听力下降、肢体偏 瘫等。及少发生意识障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

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1.血流动力学改变基本病因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如动脉硬化、动脉炎)所致的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严重狭窄,在此基础上血压的急剧波动导致原来靠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

此型TIA的临床症状比较刻板,发作频率较高,每天或每周可有数次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0分钟2.微栓子形成微栓子主要来源于动脉硬化的不稳定斑块或附壁血栓的破碎脱落、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源性栓子及胆固醇结晶等。

微栓子阻塞小动脉常导致其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当栓子破碎或溶解移向远端时,血流恢复,症状缓解。

此型TIA的临床症状多变,发作频率不高,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至2小时3.其他因素如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贫血和高凝状态等,也可参与TIA的发病。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上,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盗血)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段,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

临床表现1.一般特点TIA好发于中老年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发病突然,历时短暂,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恢复完全,不留后遗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表现基本相似。

2.颈内动脉系统TIA 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有关。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TIA可出现缺血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偏瘫、面瘫、舌瘫,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常出现失语和失用,非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空间定向障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
2.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宜进低盐、低脂、低糖、充足蛋白质 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限制动物油脂的摄入,注意粗细,荤素搭 配,戒烟酒。
3.保持心态平衡 鼓励病人积极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培养自己 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
End!
4.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风湿 性心瓣膜病、弥漫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 膜炎、心房粘液瘤、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 TIA。
5.其他 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颅 内或锁骨下盗血综合征都可引起TIA。
【病理】
缺血部位的脑组织常无明显的病理改变。 颈动脉、颅内动脉可见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肥厚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病变,如风湿性瓣膜病、 老年性瓣膜病。
鉴别诊断
诊断时必需和局灶性癫痫、 偏头痛发作、心脏病、内耳眩 晕症、低血糖、贫血,以及昏 厥等情况相鉴别。
【治疗】
病因治疗 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
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双嘧达莫等。
扩容抗凝治疗 多见脑血栓形成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
酐及706代血浆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 用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
【常见护理诊断或问题】
潜在并发症
: 有受伤的危险 :
与突发眩
脑卒中
晕、平衡失
调及 一过
性失明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本 病防治 知识。
【护理措施及依据】
1.安全指导 合理休息与运动,发作时卧床休息,注意床头不宜 太高(以15~20度为宜),以免影响头部的血供。
5.饮食指导 给予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少食糖类和甜食;限制钠盐和动物油的摄入;忌辛辣及油炸食物 和暴饮暴食;注意粗细、荤素搭配;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

概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受累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以反复发作的可逆性、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5-20分钟,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TIA 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颈内动脉系统TIA和表现一过性黑朦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易发生脑梗死,心房纤颤合并TIA易发生栓塞性脑梗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其发病可能有多种因素引起。

(一)微血栓:颈内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后,阻塞了脑部动脉,当栓子碎裂或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

(二)脑血管痉挛: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该处产生血流旋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

(三)脑血液动力学改变:颈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时,如病人突然发生一过性血压过低,由于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本病发作;血压回升后,症状消失。

本病多见于血压波动时易出现本病发作。

此外,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损害亦可使脑局部血流量突然减少而发病。

(四)颈部动脉扭曲、过长、打结或椎动脉受颈椎骨增生骨刺压迫,当转头时即可引起本病发作。

临床表现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男多于女。

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

本病临床表现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短暂性和刻板性特点。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等。

须与其它急性脑血管病和其它病因引起的眩晕、昏厥等鉴别。

(一)颈动脉系统的TIA:较椎一基底动脉系统TIA发作较少,持续时间较短,且易引起完全性卒中。

最常见的症状为单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单眼视力障碍等。

亦可出现同向偏盲及昏厥等。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较颈动脉系统TIA多见,且发作次数也多,时间较长。

脑血流改变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脑血流改变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糖 、 脂正 常 。 血 2 .方 法 ① E P 检 测 : 用 NI OL T VI NGW 型 肌 R 采 C E — KI
基 底动 脉 系统短 暂性血 液 循环 障碍 而 引起 , 症 状 、 其 体 征在 2 h内完 全恢 复 , 可遗 留大 脑 高 级 神 经 功 能 障 4 但
使用 听觉 Od b l法 , 过耳 机 给 予 7 0 d al 通 5 Hz的低 频 纯
音 及 2 0 Hz的高频 纯 音刺 激 。强 度 为 8 d 。7 0 00 0 B 5 Hz
6 . ±8 4岁 , 合 第 四次 全 国脑 血 管病 学 术会 议 修 81 . 符
订的诊 断标 准 , 头颅 C 检查除 外 其它 颅 内疾 病 , 经 T 视 力、 听力 良好 , 自理 生活 。无精 神疾 病 和严 重心 、 、 能 肺 肝或 肾病病 人 。具有 初 中、 中 ( 中专 ) 大 专 、 科 高 含 、 本 文化程 度 者分别 为 8 1 、 4 3例 。颈 内动 脉 系统 T A 、0 1 、 I 患者 临床 主要表 现 为发作性 肢 体麻 木 、 无力 , 每次 持续 数 分钟 至 十余 分 钟 不 等 ; 基 底 动 脉 系统 TI 患 者 椎一 A
碍 。本研 究通过 对 3 5例 TI 患 者 进 行 事 件 相 关 电位 A ( R ) 神 经 心 理 学 量 表 , 共 振 血 管 成 像 ( R 的 E P , 磁 M A)
检测 , 旨在 了解 T A 患 者 认 知功 能 及 脑 血 流 改变 , I 并
探讨 两者 之 间的关 系 。 对 象 和 方 法 1 .对 象 : TI 组 : 2 0 A 为 0 2年 1月 ~ 2 0 0 3年 6月 在 中 国 人

短暂性缺血发作诊疗规范2023版

短暂性缺血发作诊疗规范2023版

短暂性缺血发作诊疗规范2023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经典的定义是1964年第四届普林斯顿会议上确定的,指由于大脑局灶性缺血产生相应区域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在24小时内症状完全缓解。

2009年,美国心脏/卒中协会提出新的TIA定义:T1.A是由于局部脑、脊髓、视网膜缺血导致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且无急性梗死证据。

【病因】TIA和脑梗死两者的病因基本一致,都是由于血管、血液成分或血流动力学因素导致。

1.血管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伴发的脑小动脉硬化。

其他还有各种血管炎、血管发育异常、动脉夹层、手术、穿刺等导致的血管壁损伤等。

2.血液成分的异常红细胞、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含量的增加,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在血管狭窄处形成血栓。

来自心脏的栓子、气体栓子、脂肪栓子等可造成脑栓塞。

3.血流动力学因素脑血流量的调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血压的变化,当平均动脉压低于70mmHg和高于ISommHg时,由于血管本身存在的病变如管腔狭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局部血流供应发生障碍。

【发病机制】TIA发病机制主要分为血流动力学型和微栓塞型。

1.血流动力学型TIA在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因血压波动而导致远端一过性脑缺血,血压升高脑灌注恢复时症状缓解。

短暂(2~10分钟)、重复、刻板的TIA发作提示为大动脉粥样硬化。

2,微栓塞型T1.A又分为动脉源性和心源性。

其发病基础是动脉或心脏来源的栓子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血管阻塞,若栓子自溶则形成微栓塞型TIA。

单次发作且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或多次不同形式发作均提示栓塞。

【临床表现】TIA的临床特点是起病突然,持续时间短,可反复发作,能完全缓解。

TIA多数持续2~15分钟,如时间更长提示栓塞。

1.颈内动脉系统T1.A颈内动脉系统TIA的症状包括视觉受损或半球病变。

视觉受损是同侧性的,感觉、运动障碍是对侧的。

多数是单独出现的,仅少数发作是视觉和半球病变同时或相继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 lq e wi a oi MT,a d c rb o a c lr h mo y a c n TI p t nsw t a oi y tm i— l pa u t c rtd I d h n ee r v ua e d n mis i A ai t h c r t s se d s s e i d
es.Me o s ( )C m o ao da e To 7 I t n d3 e t epe( s ot 1 a ae t d : 1 o m ncr i r r I f 2TA pi t a h a ypol a nr )W h t ty M a es n 0 l h c o s c ekda dr o e t cl u l ng py 2 eerv clr e oya cidxs f ae t hce cr dwh o r p xs or h ;( )C rboa u m dnmi n ee t ns n e d i od e o a s ah op i n ot lw r n sgt wt s vy s u e t; 3 h ao dat l s r ca i di a dcn os eei et ae i reigi t m ns ( )T ecrt r r p q e ee l s e — r v i d h u n nr i e a y u w s f n i t fu ae cri e i s ( ) s s t orl i f a t l e t I Tcr rv c — o or rds co n t t z ; 4 T as s ecr a o o ri pa h M e boa u g a d g oh s e o e h e t n c od q w u i e s l e oya ci ee I t n .R sl :( )T ei i neo aod a e l ead IT a hm dnmi n xsi TA pi t eut 1 h n d c fcrt r r pa M r d n a es s ce i t y u q n w r hge I t ns a e typol;( )T e a oiv or a o e ens e f e i rnTA pi t tn i ha p e h i a e h n l e e 2 hr W aps ecr l i b t e i s h e s i t e tn w z o cr i a e l e t cr i a e T; 3 m n e e oya i idxs f ae twt cr i aod r r pa s h ao d r r I t ty q w t ty M ( )A o t m dn m c n ee t ns h ao d u i gh h o p i t i ss m TA, encr r l d( m a ) a dcrboacl o p ac C)w r l e dc t a yt I m a ee a b o Q en , n e r su rcm l e( e bl o e v a i n ee o ra ri w n ic l pesr C )a dcr r acl st c R) eeh hr n I tn a e t ep , d rs e( P n e bo sua r ia e( w r i e A p i t tn i h a ypo l a u e v re sn g i T a es h n l h en h hn e w r e t wh p q i s o c i s 1 a i pa ei vr cm o n ai t tecags eerle t l es e.C nls n :( )C rt l u e o m ni p t n a di a u z uo od q s y es ih I oi e e t wh M ( )H m dnm c hn e oc rnTA pt ns i a i wt TA adi ps vl rl e t I T; 2 e o ya i cags cu I ai t wt crt n s t y a di i i e h od ss m ds s ; 3 a t r r pa erle t I T adh m dnm cc ags yt i ae ( )C ri a e l a s h M e o ya i hn e. e e o d ty q e t w u i n
刘运 涌 ,楚 兰
( 阳医学院附院 神经科 , 贵 贵州 贵阳 5 0 0 ) 5 0 4
[ 摘 要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I) TA 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 颈动脉内一 中膜厚度( T 、 I )颈动脉系 M
TA患者脑血 流动 力学 的变化 。方法 :对 7 I 2例 TA患者行颈部 血管 多谱勒 超声检查 , 录颈总 动脉 I 、 I 记 MT 颈动
ba hm dnmi ca gs nt s n ce i a ak( I p t n , n a z ecr l o - r e oya c hn e a i tshm c t c TA) a et adt a l et or a no c l i r e i n t i s o n y h et fa i
维普资讯
第3 2卷
第 5期
20 0 7年 1 0月
贵 阳 医 学
院 学 报
V0I 3 NO. -2 5
J 『 OURNAL OF GUI YANG EDI M CAL COLLEGE
2o .0 0 7 1
短 暂 性 脑缺 血 发 作 患者 颈 动 脉 内一 中膜 变 化 和 脑 血 流 动 力 学
Ce e o a c lr He o n m is i Pain s 、ih r br v s ua m dy a c n te t vt

Tr n i n s h m i t c a s e t Ic e c Ata k
L U n o g,CHU a I Yu y n ln
( eatetfN uo g , h u ̄ Dp r n erl y Tea i m o o f
H silfGiagMei lClg , u ag500 , h a o t u n d a oee G i n 04 C i ) pao y c l y 5 n
Hale Waihona Puke [ bt c] b cv : o xle h ri p qeni ne iia ei tcns ( ) ad e — A s at O j t e T p r t c od l u c ec ,nm — d i es I , n r r ei e o e a t a i d t m a k h ce
变有关 。
[ 键 词 ]脑缺血发作 , 关 短暂性 ; 血流动力学; 中膜厚度; 内一 斑块
[ 中图分类号]R4.1. 7330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7720) - 8- 0 . 0(0 0 0 8 4 02 7 54 0
A n ls fC rt reyr nc daT i n s I n A ayi o a oi A tr u iaMe i hc es(MT)a d s d k n
脉斑块发生情况并对斑块 进行分级 。颈动脉 系 TA患者同时行 脑血流动 力学 的检查 , I 按斑块分级不 同记 录脑血 流 动力学指标 的变化 。结果 : I TA患者颈动脉斑块 发生率较正常对 照组升 高 , 颈总动脉 I T较正 常对照组 明显 M
增厚, 斑块大小 和颈总动 脉 I T呈正相关 。颈动脉 系 T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 M I 平均血流量 、 动脉顺应性较对 照组下降 ; 外周阻力 、 临界压力较对 照组 升高 , 和斑块大小分级有关 。结论 :( ) I 1 TA患者 颈动脉斑块 发生率 高 , I T增厚明显 ;2 颈动脉系 TA患 者存 在着脑血流动力学 的改变 。( ) M () I 3 颈动 脉斑块与 I T 脑血 流动力学 的改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