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
头孢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及抗菌谱
• 广 • 通常来说,剂量过大、疗程
小 • 三代头孢
肾
毒
性
• 二代头孢
过长是用药后出现肾脏损害最主要
抗 菌 谱
的原因。因此,在服用以上药物时,
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合理用药、切 忌滥用药物。同时,尽量避免两
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药物的联用,对
高危人群要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
剂量和用药疗程。
• 一代头孢
2022/10/19
16
依替米星氯化钠
依替米星氯化钠适应症
• 健康成人一次静脉滴注0.1、0.15和0.2g硫 5.与阿洛西林或美洛西林等合用,可使本品的总清除率降低,如两者合用需适当减低剂量。
急诊科:急性细菌感染等 依替米星
酸依替米星后血清药物浓度分别为11.30、 ③尽量实行剂量个体化;
作用。该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 较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肠球菌属对该品耐药,各种链球菌对该品均高度敏感。消化球菌、 消化链球菌和部分拟杆菌属等厌氧菌对该品多呈敏感,艰难梭菌对该品 耐药。
2022/10/19
14
头孢唑肟用法用量
• 头孢唑肟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一次1~2g,每8~12小时1次;
氯
阿 奇
霉霉
类素
、 红 霉 素
万 古 霉 素
氧 氟 沙 星 、 左 氧
替 硝 唑 、 奥 硝 唑
利 福 平
林 可 霉 素 、 克 林 霉 素
二 性 霉 素 、 达 克 宁
丝 裂 霉 素 、 阿 霉 素
利 福 平 、 异 烟 肼
2022/10/19
5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 阿莫西林;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当我们感染细菌时,抗生素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过度或不恰当的使用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以下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1. 不要乱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细菌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
因此,如果您没有被诊断出患有细菌感染,请勿使用抗生素。
2. 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如果您已被诊断出患有细菌感染并且医生决定给您开处方,确保您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
请勿自行停止使用抗生素,即使您的症状已经消失。
3. 使用正确的剂量:确保您使用了正确的剂量。
在服用抗生素的几天内,您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跳过任何剂量。
4. 不要共享抗生素:不要将抗生素给其他人使用,即使他们患有相同的病情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体反应和特定的治疗需求。
这些因素可能涉及到适当的抗生素选择和剂量。
5. 注意饮食:抗生素可能会扰乱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因此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应注重摄入高纤维的食物和膳食补充剂。
《抗生素合理使用》课件
浪费医疗资源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如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治疗时间的延长等。
医疗资源的浪费不仅会影响其他患者的治疗,还会给医疗系统带来负担,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健康水 平。
04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加强抗生素知识的宣传教育
细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等方 式获得耐药性,这使得耐药菌株在人群中传 播的风险增加。
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个体化用药的必要性
由于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病情差异以及对药物的反 应差异,个体化用药成为现代医学的必然趋势。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用药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型,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 物的反应,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种类,确定适当的用药疗程,避 免因用药时间不足而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具有相互作用机制的抗生素,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 反应。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特别是抗凝药、心血管药物等, 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 果,甚至使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超级病菌,给人类健康带 来严重威胁。
耐药性的产生不仅会使抗生素失去作用,而且会使治疗变 得更加困难,增加医疗成本和病死率。
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增加,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肠胃 不适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种药物,对于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细菌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滥用。
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剂量。
3.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疗程,避免过长或过短。
一般而言,抗生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来确定。
4.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只有在必要时,才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
5.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二、抗生素使用管理1. 建立健全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 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抗生素使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监管,严格执行药品审批制度,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安全。
4.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生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和能力。
三、抗生素使用监督与评估1. 加强对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
2. 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医疗机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四、加强科研和新技术应用1.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科研投入,研究新型抗生素和治疗方案,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2. 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如分子诊断技术、抗菌肽等,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和滥用,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1. 不要自我诊断并使用抗生素。
许多感染都可以在没有抗生素干预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如果您确信需要治疗,请咨询医生。
2. 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抗生素。
通常,医生会建议您按时服用抗生素,并在完成整个疗程之前继续使用它们。
3. 不要共享抗生素。
抗生素是为每个人专门开发的,并且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耐药性的问题。
不要让其他人使用您的抗生素,也不要使用别人的抗生素。
4. 不要使用过期的抗生素。
过期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效力,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变得有害。
5. 不要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停止服用抗生素。
即使您感觉好转,也必须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感染根除。
6. 不要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而不能治疗病毒感染。
使用过度可能导致耐药性的问题。
7. 不要将抗生素用于预防目的。
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感染,不能用于预防感染。
8.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进行细菌敏感性测试。
然后,您应该选择最适合细菌的抗生素,并在严格遵循用药建议的情况下使用它。
9. 使用其他治疗方式。
在某些情况下,其他治疗方法可能比抗生素更有效。
例如,手术可能是治疗感染的最佳选择。
10.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预防感染,从而减少使用抗生素的需要。
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如果使用不当,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始终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并采取其他措施预防感染。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包括:
1. 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治疗的指南和临床实践指南。
2. 临床诊断应该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种类和抗生素的敏感性。
3.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给药路径,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时长使用,不可过早停药或过长使用。
4.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5. 抗生素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因为抗生素无法杀灭病毒。
6. 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尽量使用狭谱抗生素,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7. 患者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肠道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8. 患者在用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因为抗生素和酒精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9.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遵医嘱,避
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10. 患者严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
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1. 前言抗生素是现代医疗中不行或缺的药物,对于治疗细菌感染起到了紧要的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多种问题,包含抗生素耐药性的加添、不必需的药物费用支出以及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等。
因此,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特订立本《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内抗生素的使用,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问题。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部门、医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4. 抗生素使用原则4.1 医生应遵从抗生素使用的以下原则:—合理确诊:首先,要准确诊断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避开使用抗生素处理病毒感染等非细菌感染情况。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如严重程度、感染部位、耐药情况等),选择对病原菌敏感、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感染症状细小的患者,尽量避开使用抗生素,可以通过察看和其他对症治疗方式进行处理。
—掌控使用时间:严格掌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疗程,避开过长应用导致药物耐药性加添。
4.2 护士应遵从以下原则:—按医生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停用或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必需时应与医生沟通和确认。
—察看药效和不良反应:对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的反应进行察看,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确保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 抗生素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5.1 抗生素使用统一管理:—全部抗生素均由医院药房统一采购,依照需要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完整的药品管理台账。
—药品存放区域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2 审核和监督机制:—设立药事委员会,负责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定期召开会议评估使用情况,并向各科室提出看法和建议。
—医务人员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将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围,对于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将进行追责和处理。
5.3 建立抗生素使用相关的信息系统:—医院将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系统,包含患者信息、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药物耐药性监测等相关信息,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管理。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抗菌耐药性问题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抗菌耐药性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菌耐药性问题逐渐引起全球关注。
本文将就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抗菌耐药性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避免和减少抗菌耐药性的关键。
合理使用抗生素意味着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感染的类型、病原菌的特征、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药物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抗菌药物的谱效特点选择具有高效率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防控传染病和合理规范医院内的感染管理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此外,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完整服用,并且不应将废弃的抗生素留在家中,以防止他人滥用。
另一方面,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也是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
公众应当明确认识到抗生素的作用范围以及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
此外,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也应给予他们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以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抗菌耐药性的风险。
抗菌耐药性问题的存在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抗菌耐药性使得原本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变得困难,并可能导致感染无法治愈甚至致死。
此外,抗菌耐药性的问题还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和治疗成本的增加,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针对抗菌耐药性问题,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各国都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和管理,严格规范抗生素的处方和销售。
医生必须在严格判断和确诊的基础上合理开具抗生素处方,药店也应加强抗生素销售的监管,杜绝非法销售行为。
其次,加强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创新。
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应加大投入,不断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并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和研究,以提前预防和应对新的抗菌耐药性问题。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有效控制抗菌耐药性问题的重要途径。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对于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的建议:
1.严格掌握适应症: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遵循适应症,避免滥用。
只有在明确感染或炎症的情况下,才应考虑使用抗生素。
2.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3.足量足疗程用药:抗生素的使用应足量足疗程,以保证治疗效果。
避免过早停药或减量,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耐药性的产生。
4.避免联合用药:一般情况下,不推荐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
如果需要联合用药,应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生素,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5.严格遵守用药剂量和时间: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时间进行用药。
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6.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7.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非处方药中常见各种口服抗生素,但是非处方药有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隐患,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8.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
总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需要医生、患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我们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症。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加重医疗负担,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正确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1.明确适应症:抗生素应该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来选择,而不是一刀切的使用。
2.遵医嘱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药物使用说明或处方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频率。
3.不得滥用:抗生素不是常规的“防感冒”药物,平时健康人群不应该滥用抗生素。
4.定时停药: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应该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疗程完成,不应过早停药或延长使用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1.避免感冒、发热等症状过度使用:感冒、发热等症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避免用于非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等非细菌感染,不应该使用抗生素,应选择其他适当的药物。
预防和控制耐药性1.避免过度使用:避免因为患者追求“快速好转”而滥用抗生素。
2.遵守使用规范: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药物剂量、频率和疗程是预防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3.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抗生素:在明确病原体情况后,应该根据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合理选择。
4.定期评估疗效:定期评估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必要时进行调整。
总结正确使用抗生素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做到合理使用、避免滥用、预防和控制耐药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对健康和社会的危害。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使用抗生素时谨记以上原则,共同维护自身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抗生素使用规定
抗生素使用规定抗生素使用规定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在医疗领域,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感染,并避免感染的传播和恶化。
然而,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还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相关的规定非常重要。
第一,抗生素使用应由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决定。
只有在进行正确的病情诊断后,医生才能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因此,患者在病情出现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第二,遵循使用抗生素的正确剂量和使用频率。
根据医生的处方,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不得随意调整剂量。
同时,治疗过程中不得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导致感染的复发或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第三,不得共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根据不同的细菌种类和感染部位选择的,共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因此,患者应注意个人用药,并不得将自己的抗生素用于他人的治疗。
第四,按时完成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患者应按时完成整个疗程。
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应提前停药,以免细菌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第五,抗生素仅用于细菌感染。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在患者明确为病毒感染时不得使用抗生素。
此外,抗生素也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感染,如真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
第六,合理选择抗生素。
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敏感,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细菌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选择。
患者不得盲目选择抗生素,同时也不得随意更换不同的抗生素。
第七,密切关注可能的副作用。
抗生素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
如果使用抗生素期间出现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抗生素。
第八,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治疗感染,但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患者应注意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室内清洁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保障治疗效果和预防药物耐药性的重要举措。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意义与方法
属于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用 于治疗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
主要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 、军团菌肺炎等。
阿奇霉素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 用,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 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克拉霉素
主要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 感染、扁桃体炎等。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与餐隔开
口服抗生素应与餐隔开,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 吸收。
避免滥用
不应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肌肉注射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注射部位选择
肌肉注射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注射技巧
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避免肌肉损伤和药物浪费。
观察局部反应
注射后应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如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敏感的抗生素。
真菌性感染
部分抗生素使用后可能会引起真 菌感染,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可能导致口腔、肠道等部位的真 菌感染。此时应使用抗真菌药物
进行治疗。
根据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
如喉炎、扁桃体炎等,应选择 能够覆盖上呼吸道常见细菌的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等。
下呼吸道感染
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应选择 能够覆盖下呼吸道常见细菌的 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氨基 糖苷类等。
规范抗生素使用剂量和疗程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确保使用剂量和疗程足够,但不过度使用, 有助于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提高治疗效果
针对病因治疗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针对病原菌 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病程
及时使用抗生素可以缩短病程, 减轻疾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件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CHAPTER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 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
耐药性的产生会使抗生素的有效 性降低,甚至失效,给治疗带来
困难。
耐药性的产生也会使抗生素的用 药量增加,甚至需要更换更高级
别的抗生素。发生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 体负担。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 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等也有良好作用。
氯霉素类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均有抑制作用,通常为抑菌 剂。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壁自 溶或细胞壁水解。
破坏细胞膜结构及功能
选择性地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靶位结合 ,影响膜通透性,使细菌死亡。
总结词
预防感染需靠良好的卫生习惯,而非抗生素 。
误区四:随意停药不会影响疗效
澄清
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总结词
随意停药会影响疗效,甚至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谢谢
THANKS
总结词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抗生素的适应症,合理开具处 方。
VS
详细描述
医生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抗生素的种类 、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方法。在 开具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抗生素的 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总结词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 抗生素使用误区与澄清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滥用的区别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滥用的区别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在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滥用之间的区别,并提供几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 合适的适应症:抗生素应当针对细菌感染而用,比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使用抗生素需先对患者进行明确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2. 适当的剂量和时长:根据疾病的不同,合理的剂量和时长是保证抗生素治疗效果的关键。
医生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改变用药时长。
3. 抗生素联合使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但联合使用应经过医生的合理判断和明确的理由,不得盲目随意搭配。
二、抗生素的滥用1. 非适应症使用: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如感冒、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属于抗生素滥用。
2. 买药随意:有些人在感到身体不适时,自行购买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产生耐药性。
3. 随意增减剂量:一些患者认为剂量越大疗效越好,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可能会自行增减剂量,这种滥用不仅无法达到有效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药物副作用。
4. 随意改变用药时长:有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立即停药,或者在用药几天后症状未缓解就停药,这种行为会导致治疗不彻底,易出现复发和耐药性。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1. 遵医嘱使用:在感染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嘱咐,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
2. 不滥用非处方药:抗生素属于处方药,非处方药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判断,可能对抗感染病原体无效,甚至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3. 不以邻居、亲友为药方:不要相信邻居、亲友给的所谓“高效”药方,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医生的专业临床判断。
4. 完成全程用药:抗生素的疗程通常为7-10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应按规定的时长完成全程用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3篇】
合理使用抗生素讲座总结【3篇】篇一: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在不断战斗中针对微生物的一种药物,它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使用抗生素要注意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首先,抗生素不宜自行使用或过度依赖。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否则会造成药物滥用、抗药性产生等潜在危害。
其次,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要掌握恰当,不能自行增加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对于轻微疾病应当避免使用抗生素,可以采取物理疗法、传统疗法等方法治疗。
再者,使用抗生素要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因为错误的用药选择导致的治疗失败。
此外,要避免抗生素的交叉使用和长期大量使用,以保障人类健康。
总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
只有通过科学的使用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适用等现象,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篇二: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对细菌感染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但是,抗生素也有它的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会加重患者的负担。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首先,使用抗生素必须经过医生的指导。
不同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而且用药剂量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次,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用药,不能过早停用,还要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次数使用,绝不能贪图方便或自行减少用药量。
最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就应该立刻停药,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总之,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以避免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治疗作用。
篇三: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药物,对于某些细菌感染疾病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因为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加重医疗难度和病人的负担。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抗生素的使用必须要由医生开具处方。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
三、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2. 根据患者病情、感染部位、细菌种类、药物抗菌谱、抗菌作用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
3. 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单药不联合、能短疗程不长期”的原则。
4.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5. 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行为。
四、抗生素使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和管理,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和供应。
2. 医务人员应具备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规定程序开具抗生素处方。
3. 门诊、急诊、住院等科室应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规定,对病情进行评估后,方可开具抗生素处方。
4. 住院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5. 医师应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6. 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准确、及时地执行抗生素给药,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师。
五、抗生素使用监督检查1. 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抗生素使用情况。
2. 定期对临床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4.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抗生素,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然而,由于抗生素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耐药性的增加和抗生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加剧。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不滥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需要有明确的适应症。
在感染治疗中,应根据病原体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广谱抗生素。
此外,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抗生素是无效的,因此不应滥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类疾病。
医生需要针对个体患者的情况,谨慎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 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医疗机构和专业学会发布了抗生素使用指南,其中包含了根据不同类型感染和病原体选择抗生素的建议。
医生应该熟悉这些指南,并在临床实践中依据指南进行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同时,医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关注抗生素的最新研究和指南,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3. 不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剂量和疗程应该根据具体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整,而不是一味地延长使用时间或增加剂量。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提高治疗效果,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并进一步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并在病情好转后及时停药。
4. 鼓励预防性措施预防胜于治疗,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需求。
这些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的改善、免疫接种的推广和合理的环境清洁等。
当安全可行时,选择使用非抗菌药物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以减轻对抗生素的依赖。
5. 加强宣传和教育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宣传,向公众普及关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此外,医生在开展诊疗工作时,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我们需要遵循适应症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按照指南进行合理用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与安全用药内容
合理使用抗生素与安全用药内容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指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感染类型和临床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和给药,并遵循合适的剂量、频率和疗程。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保护患者安全。
以下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几个要点:1. 准确诊断: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细菌培养结果等,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不应滥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
2.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和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应尽量使用首选药物,而不是广谱抗生素,因为广谱抗生素更容易产生耐药菌。
3. 指导剂量和疗程:按照医嘱准确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疗程。
过长或过短的疗程都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菌的产生。
4. 遵守用药时间和频率:按照医嘱要求准时用药,不可随意增加或跳过药物剂量。
稳定血药浓度有助于抗菌效果,并减少耐药菌的风险。
5. 避免滥用抗生素:在病情并不需要抗生素的情况下,不应使用抗生素作为“保险”治疗或预防性用药。
滥用抗生素只会增加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6. 结束疗程:按照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过早停止使用抗生素,也不应随意延长疗程。
在必要时,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调整疗程长度。
7. 关注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时应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总之,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并保护患者的安全。
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药物特点进行评估和抉择,并向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的指导和教育。
同时,社会大众也应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规范
抗生素使用规范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适当的使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其疗效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以下是抗生素使用的规范:1.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在选用抗生素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其病情和病原菌的敏感性。
根据细菌的类型和药物的抗菌谱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指南:医院和临床领域都有相应的使用指南,包括具体的适应症、给药途径和剂量等要求。
医生应仔细阅读并遵循这些指南,确保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3. 遵守限定化抗生素使用政策:限定化抗生素是指具有特殊疗效和使用限制的药物,如万古霉素等。
医生应遵守相关政策,避免过度或滥用这些抗生素。
4. 注意制定合理的疗程:抗生素疗程通常是有限的,对于不同的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合理的治疗时间非常重要。
过短的疗程可能导致感染复发,过长的疗程则可能增加耐药性。
5. 掌握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不同的抗生素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皮疹、恶心、呕吐等。
医生应了解这些反应,并对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6. 避免激发抗生素的耐药性:抗生素耐药性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问题。
医生应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和剂量,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此外,对于已经出现耐药的细菌感染,应正确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7. 增强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理解:在公众教育中,应增强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意识。
人们应了解抗生素中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行使用抗生素,以免对自身造成伤害。
8. 鼓励开展抗生素研究和开发: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加剧,需要不断开展抗生素的研究和开发,寻找新的抗生素。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现有抗生素,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总之,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保护人类健康、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医生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指南,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同时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共同维护抗生素的疗效和防控耐药性的形成。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我对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一些建议:1.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并在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自行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可能加重病情或造成抗生素耐药性。
2.对于可能为细菌感染的病症,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流感症状、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病症,应该及时就医以确定是否为细菌感染,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则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3.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
如果医生判断需要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按照医嘱来使用,包括药物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
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4.不要存留未用完的抗生素。
如果医生给出了一定天数的抗生素使用期限,应该按时用完或服用,不要存留未用完的抗生素。
即使症状消失,也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疗程。
5.不要共享抗生素。
不同人对不同抗生素的反应可能不同,即使面临相同症状也可能需要不同的抗生素。
因此,不要共享抗生素,以免对自身或他人产生不良影响。
6.不要使用过期抗生素。
过期抗生素可能会降低疗效或导致药物变质。
因此,在决定使用抗生素前,应该先检查药品的有效期,过期的抗生素应该丢弃。
7.综合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感染,如感冒、过敏性鼻炎等,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可能并不显著。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综合考虑抗生素的适用性以及其他替代方法的效果。
8.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可能无效。
因此,在面对感冒、发热等病症时,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不必要地增加抗生素耐药性。
9.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如果出现副作用,应立即告诉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处理。
10.积极预防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替考拉宁:
分子结构、抗菌谱与抗菌活性均类似万古霉 素,对革兰阳性菌包括需氧和厌氧菌具强大作 用,有良好药动学特点。
多肽类抗生素
• 多粘菌素类:
其毒副作用大,已很少应用。
• 杆菌肽:
对革兰阳性菌特别对金葡菌和链球菌属具 强大抗菌作用,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 革兰阴性球菌和某些螺旋体、放线菌属、 阿米巴原虫也有一定作用,革兰阴性杆菌 全部耐药。
抗生素可分为
• 浓度依赖性
• 即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加强, 只要细菌与超过MIC浓度的抗菌药物接触,短时 间即现杀菌作用,并且可维持一定时间。
• 时间依赖性
• 即抗菌药物浓度在MIC值以上时抗菌活性不再随 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并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 间呈正相关。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 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一日药量集中 使用,提高血药峰浓度。 • 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最佳杀菌效果在血药浓 度高于MIC 10~20倍,细菌在短时间内死亡。 • 包括: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
喹诺酮类药物分类
• 传统分类法 • 第一代为临床已不应用的 萘啶酸 • 第二代为应用于尿路和胃 肠道感染的吡哌酸 • 第三代则囊括了所有氟喹 • 新分类法 • 原第一、二代合称为一代; • 将早期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总称为第二代;
• 第三代则在第二代基础上增加 了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
• 第四代又在第三代基础上增加
特治星 Tazocin
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
• 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如半衰期、 组织分布、排泄途径等应很相近, 尽可能一致;药物组合后不增加毒 性且能起到协同作用。
• 酶抑制剂不能解决所有与β-内酰胺
酶有关的耐药问题。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四)其他:
• 1. 氨曲南:G-杆菌 • 2. 碳青霉烯类药物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与红霉素相比,其抗菌谱没有明显扩大, 但因药代动力学改善而使副作用减少。 • 细胞及组织穿透力强,组织中的浓度高 于血药浓度,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 适用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在细 胞内繁殖的病原体。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的细胞核糖体,阻碍蛋 白质合成。属生长期抑菌药。 • 副作用:肝毒性,耳鸣和听觉障碍,过敏,局 部刺激。 • 和氨茶碱联合应用注意。 • 与β-内酰胺酶类药物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对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支原体、衣原 体也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 近年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病例增多。
合理使用抗生素
何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 药物,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以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或)控 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用各种相 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 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 • • •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损伤细胞膜 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其它:抑制细菌叶酸的代谢、抑制结 核环脂酸的合成
(5) 临床上对-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曲 南等)耐药。即使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临床上也不应该 使用这些-内酰胺类抗生素。 (6) ESBL基因常与其他耐药基因连锁,常使其产生菌 呈多耐药性,如同时耐氨基糖苷类和SMZco等 。 (7) 多不能水解非典型 -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碳青 霉烯类(亚胺培南)、头霉烯类等,故ESBL产生菌对这 些抗生素敏感 。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核酸形成 氟喹喏酮类(抑制DNA旋转酶) 利福霉素类(抑制mRNA) 氟胞嘧啶(抑制RNA) 丝裂霉素(抑制DNA) 灰黄霉素(抑制DNA) 作用核糖体30S亚基 抑制蛋白质合成 作用核糖体50s亚基 抑制蛋白质合成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内酰胺类 磷霉素 万古霉素 杆菌肽 损伤细菌细胞膜 其它 磺胺类和对氨基水杨酸 (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异烟肼类 (抑制结核环脂酸合成)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唑类抗真菌药 多粘菌素B和E 烯丙胺类
其他
-内酰胺酶类抑制剂、头霉烯类 氨基糖苷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不均一耐药性 • 广谱耐药性 • 生长特殊性
MRSA的治疗
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 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 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MRSA唯一疗 效肯定的抗生素
MRSA的预防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早期检出带菌者 • 加强消毒制度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 药浓度超过MIC 2~4倍的时间,与血药峰浓度 关系不大。 • 其投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使24小时内血药 浓度高于致病菌的MIC时间至少达40-60%。 • 包括: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氨曲 南)、糖肽类、克林霉素等。
超 广 谱 -内 酰 胺 酶
(ESBLs,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
由于三代头孢的使用,从-内酰胺酶中突 变而来的一种亚型-内酰胺酶。
细 菌 对 -内 酰 胺 酶类 抗 生 素 的 耐 药 机 制
◆ -内酰胺酶的分泌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质与量的改变 ◆细菌外膜蛋白的改变
ESBLs 的 产 生 原 因
◆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滥用,使得一些产-内酰
胺 酶的细菌在三代头孢的选择性遗传压力下产内酰 胺酶的基因发生1-4个位点突变而变成ESBLs 产生基因 。
ESBLs 产生菌感染的治疗
首选碳青霉烯类
泰能(Tienam)---亚胺培南(imipenen) 西司他丁(cilastain) 美平、克倍宁
各类头孢菌素的区别
一代
抗菌谱 阳性菌
二代
阳性/阴 性菌 增加
三代
阴性菌
四代
阴性/阳 性菌 稳定
-内酰胺 酶稳定性 (I类酶) 肾功能 影响
不稳
稳定
大
降低
小
小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三)β-内酰胺酶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保护与其组合的β-内酰胺 类抗生素,使其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继续发挥 抗菌作用。 • 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 他唑巴坦抑酶的强度与广度比克拉维酸和舒巴坦稍 好,对染色体介导的酶也有较弱的作用。
了抗厌氧菌的活性: 加替沙星、莫西沙星、西他沙 星
诺酮类药物。
第三、四代喹诺酮药物特点
• 第三、四代氟喹诺酮药物与第二代相比 主要增加了对革兰阳性球菌、厌氧菌及 支原体、结核杆菌、军团菌等抗菌活性。 • 对肺炎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 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 • 喹诺酮类药物的优点是口服吸收好,抗 菌谱广,组织浓度高,较少有过敏反应。
多肽类抗生素
• 作用机制: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治疗MRSA感染唯一有肯定疗效的药物。 • 共同特点: • 杀菌剂 • 抗菌谱窄 • 抗菌作用强 • 肾毒性强 • 一般不作为首选,严重感染时选用。 • 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多肽类抗生素
•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对各种革兰阳性菌具强大抗菌作用特别对耐 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表葡菌(MRSE)以及肠 球菌属对其非常敏感,革兰阴性菌通常耐药。
ESBLs的特点 :
(1) 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特别是克雷伯氏菌E.coli 产生 。 (2)可水解青霉素类和某些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 帕 肟酯 (Cefpodoxime)、头孢他啶(ceftazidime)、头 孢曲松 (ceftriaxone)、头孢噻肟 (cefotaxime)以及 单 环-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aztreonam)等 。 (3)多数可被克拉维酸 (clavulanic acid)抑制 。 (4)由质粒介导,由普通的-内酰酶基因(TEM-1、 TEM-2和 SHV-1等 )突变而来 。
• 抗菌谱:主要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及厌 氧菌有较强抗菌活性,此外对支原体 和沙眼衣原体亦有一定作用。 • 体内分布广。 • 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胆汁和粪便排泄。 •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大多表 现轻微。 • 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厌氧菌及金葡菌等 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
新喹诺酮类药物
• 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DNA,造成染色体损 害。 • 其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均不同于其他抗生 素,因此对多重耐药G-杆菌具有强大的抗 菌作用; • 药物在组织体液中浓度高; • 不良反应亦相对轻微; • 大多数品种半衰期长,服药次数少而方便。
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
青霉烷砜/舒巴坦 克拉维酸/棒酸 Sulbactam Clavulanate 优立欣 氨苄青霉素 Unasyn 力百汀 羟氨苄青霉素 Augmentin 特美汀 羧噻吩青霉素 Timentin 氧哌嗪青霉素 头 孢 哌 酮 舒谱深 Sulperazone 他唑巴坦 Tazobactam
• 天然青霉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半合成青霉素
(二)头孢菌素类:
• 1-4. 一代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头孢,四代头孢 • 5.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相当于二代头孢)、头孢美唑 (相当于二代头孢)、头孢米诺(相当于三代头孢) • 6. 氧头孢类:拉氧头孢(噻吗灵)(相当于三代头孢): 除G-外,对厌氧菌作用较强 • 7. 其他:头孢唑肟钠(与头孢噻肟钠相似)
细菌耐药机制
• 通过酶灭活抗生素 • 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 靶位改变 • PBP、DNA螺旋酶、核糖体、RNA聚合酶 • 细胞壁对抗生素的通透性下降 • 对亚胺培南和氟喹诺酮类耐药 • 将抗生素从细菌中泵出 • 对四环素、喹诺酮类耐药
抗生素耐药
• 内酰胺酶是内酰胺类抗生素发生耐药的最主 要的原因。 • PBP的改变导致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 和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出现。 • 质粒介导内酰胺酶和肠杆菌科产生的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显著增加。 • 铜绿假单孢菌可因使用氟喹诺酮类和亚胺培南 而迅速出现细胞壁通透性改变,从而对其它种 类的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