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血栓(2017)
最新:脑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管理指南【2023版】
. .最新:脑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管理指南【2023版】CVT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脑音液吸收障碍所致的颅内压增高为特征。
—般认为,CVT 年发病率为(2~ 5) /100万,占所有卒中的0.5%~1.0%。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报告显示CTV发病率有所上升,与COVI D-19和疫苗接种相关的CVT也时有报道。
我国CVT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较少,仅有—些小规模的数据资料,但随着临床医师对其认识的加深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确诊的病例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
01诊断评估1.1病史、症状和体征特点推荐意见:临床医师应提高对CVT的警惕性。
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应考虑CVT的可能。
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性发作(包括子病)、局灶性脑损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或精神障碍或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瘦的患者进行CVT的相关排查是合理的(I 类推荐,C级证据)1.2辅助检查1.21实验室检查推荐意见:对千所有疑似CVT患者,都应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I类推荐,C级证据,修订)。
对千临床怀疑CVT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作为支持CVT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是D-二聚体水平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CVT,尤其对千以孤立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或病程较长的患者(Ila类推荐,B 级证据)。
腰椎穿刺检查包括脑音液NGS的应用有助千明确病因,如颅内压增高和感染等(II a类推荐,C级证据,修订)。
对千病因不明、复发、有静脉血栓家族史的CVT患者,应进行血栓形成倾向易患因素检查,包括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田、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G2210A突变、Hey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突变等,以明确病因并选择更合适的防治策略(Ila类推荐,C 级证据,修订)。
1.22影像学检查推荐意见:对疑似CVT的患者,CT/CTV和MRI/MRV都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MRI/MRV可以诊断大多数CVT,也可作为CVT随访的最佳无创性手段;C E-MRV比TOF-MRV诊断CVT更为可靠(II a类推荐,C级证据)。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相对较为罕见的疾病,但一旦发生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
危害。
通过MRI技术可以辅助医生做出诊断,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如下:
1. T1加权成像(T1WI):在T1WI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表现为信号强度通常较高,呈现为低信号。
而正常的脑脉管系统在T1WI上呈现为高信号,因此血栓形成后的低信号与周围正常血管对比更加明显。
3. 磁致敏感加权成像(SWI):SWI对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检测敏感性较高,能够清晰显示血栓所在位置及其范围。
静脉窦血栓形成在SWI上呈现为低信号。
4. 对比增强MRI:对比增强MRI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显示血栓形成部位的血管结构,并能够明显显示血栓形成处的缺血坏死区。
5. MRV(磁共振静脉造影):MRV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通过对血管系统进行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血栓形成的位置和范围,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MRI技术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发现血栓,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对于改善患者的
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2017)要点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2017)要点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DVT的主要不良反应是PE和血栓后综合征(PTS),它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表1)和继发性因素(表2)。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
表1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抗凝血酶缺乏/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过多/凝血酶原20210基因变异/Ⅷ、Ⅸ、Ⅺ因子增高/蛋白C缺乏/V因子Leiden突变(活化蛋白C抵抗) /纤溶酶原缺乏/异常纤溶酶原血症/蛋白S缺乏/Ⅻ因子缺乏表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继发性危险因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损伤/骨折/脑卒中、瘫痪或长期卧床/高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吸烟/妊娠/产后/Crohn病/肾病综合征/血液高凝状态(红细胞增多症、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异常/手术与制动/长期使用雌激素/恶性肿瘤尧化疗患者/肥胖/心、肺功能衰竭/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口服避孕药/狼疮抗凝物/人工血管或血管腔内移植物/VTE病史/重症感染二、临床表现根据发病时间,DVT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是指发病14d以内;亚急性期是指发病15~30d;发病30d以后进入慢性期;早期DVT包括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急性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体检患肢呈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张力增高、皮肤温度增高,在小腿后侧和/或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患侧髂窝有压痛。
经微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
经微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姜爽;石明超;邱宝莹;吴江【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7(034)012【摘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血管疾病。
以往因其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死亡率较高[1]。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本病的发现率、诊断率。
目前在治疗方面除针对病因、降颅压及对症治疗外,主要应用抗凝治疗。
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的广泛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CVST 的有效治疗手段。
本文报道1例经微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CVST并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的成功病例。
【总页数】2页(P1121-1122)【作者】姜爽;石明超;邱宝莹;吴江【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科学中心,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经静脉窦微导管接触性rt-PA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一例的护理 [J], 张爱霞;史悦;张婷婷;皋文君2.脑室内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J], 孙继锋3.经鼓室微导管持续泵入庆大霉素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 [J], 侯秋来;尹绍文;王建军;董吕华;黄建萍4.介入微导管窦内溶栓治疗产后重症静脉窦血栓 [J], 郭新宾;范一木;管生5.尿激酶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5例报告 [J], 高萍;刘强;郭新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2017)要点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2017 )要点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DVT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PE和血栓后综合征( PTS),它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表1)和继发性因素(表2)。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
表 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抗凝血酶缺乏 /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过多/ 凝血酶原 20210 基因变异 / Ⅷ、Ⅸ、Ⅺ因子增高 / 蛋白 C 缺乏 / V 因子 Leiden 突变 (活化蛋白 C 抵抗 ) / 纤溶酶原缺乏/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 蛋白 S 缺乏 / Ⅻ因子缺乏表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继发性危险因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损伤 / 骨折 / 脑卒中、瘫痪或长期卧床/ 高龄 /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吸烟 / 妊娠 / 产后 / Crohn 病 / 肾病综合征 / 血液高凝状态 (红细胞增多症、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血小板异常 / 手术与制动 / 长期使用雌激素/ 恶性肿瘤尧化疗患者/ 肥胖 / 心、肺功能衰竭 / 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 口服避孕药 / 狼疮抗凝物 / 人工血管或血管腔内移植物/ VTE 病史 / 重症感染二、临床表现根据发病时间, DVT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是指发病 14d 以内;亚急性期是指发病 15~30d;发病 30d 以后进入慢性期;早期 DVT包括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摘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病情,MRI扫描在诊断和监测这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T1加权影像、T2加权影像、磁敏感成像和MRV成像四个方面分析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
T1加权影像显示血栓形成区域信号减低,T2加权影像则呈现高信号,磁敏感成像和MRV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脑静脉窦的血流情况和血栓形成程度。
通过综述MRI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病,避免其进展至危及生命的程度。
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将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T1加权影像、T2加权影像、磁敏感成像、MRV成像、综述1. 引言1.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简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通常包括T1加权影像、T2加权影像、磁敏感成像和MRV成像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MRI技术,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变的特点,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对于怀疑患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及时进行MRI检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提早发现病变,做出及时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对MRI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从而提升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2. 正文2.1 MRI扫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应用MRI扫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无创伤的影像学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病情。
MRI扫描可以显示血栓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对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非常有帮助。
通过不同序列的MRI图像,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血栓周围的结构,如血管壁的形态、周围组织的状况等,有助于判断血栓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MRI还可以提供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如灌注加权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可进一步评估脑组织的灌注和代谢状态,帮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017年《中国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第三版)》解读(附解说词)
Kearon C, et al. Chest. 2016;149(2):315-52.
III期研究荟萃分析: NOACs疗效与VKA相当
事件
VTE复发 致死性PE 全因死亡
抗凝疗程
• 进一步明确DVT的 慢性期治疗疗程
NOACs在ACs
首次推荐 NOACs
推荐 NOACs优于VKA/LMWH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中国DVT诊疗指南(第一版) ACCP8 VTE抗栓治疗指南
• 直接Xa因子抑制剂: • 在国内,利伐沙班已经被批准用于DVT的预 防和治疗,该药的33%通过肾脏代谢,轻、 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 • 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 素与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 • 推荐用法:前三周15mgBid,维持剂量为 20mgQD。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中华外科杂志. 2012;50(7):611-61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32(9):807-812.
ESC PE诊断和管理指南
ESC PE诊断 和管理指南
中国DVT诊疗指南(第二版) ACCP9 VTE抗栓治疗指南
中国DVT诊疗 指南(第三版)
ACCP10 VTE抗栓治疗指南
急性PE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PE中国专家共识
NOACs: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2017中国DVT诊疗指南: NOACs推荐地位提升
2012年中国DVT诊疗指南(第二版)
脑静脉窦血栓知识考试题
脑静脉窦血栓知识考试题
1. 脑静脉窦血栓是指血栓形成在脑静脉窦内,其中血栓通常由血液凝块和血小板聚集形成。
它会阻塞脑静脉窦的血液流动,导致脑组织缺血和缺氧。
2. 脑静脉窦血栓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改变、眩晕、抽搐、行走困难等。
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昏迷和脑损伤。
3. 脑静脉窦血栓的常见原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头部受伤、颅内感染、血液病等。
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卧床也有一定的风险。
4. 确诊脑静脉窦血栓通常通过脑部成像技术(如头颅CT、磁
共振成像)和脑血管造影来观察血流情况和确定血栓位置。
5. 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凝治疗可以阻止血栓进一步扩散,溶栓治疗可以尝试溶解血栓,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开窗手术去除血栓。
6. 预防脑静脉窦血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卧床、定期做运动、避免头部受伤、如有需要适当使用抗凝药物或血栓溶解剂。
以上为脑静脉窦血栓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
图 2 颅脑 MR :左横窦及乙状窦血栓形成 I
Fiur MRI e tt ns e s i u n i mo d ge 2 :L f r v re sn sa d sg i a
sn st r mb ss i u h o o i
随诊 至 今 正 常 。
染 、神 经 保 护 剂 ( 二 磷 胆 碱 ) 治 疗 , 胞
患者 3 ,女 ,2 0岁,工人。 因低 热 ,
图 1 上矢状窦 、窦} 高密度影 ,“ 亡 △” 征
Fi u e 1 S p ro a itl sn s c n  ̄ e s h g g r u ei r s g t i u , o f n i h a u
d n i ha o e st s d w. “△ ” sg y in
8 , % ,血 小板 计 数 ( L 27 P T)2 0×1 L。 院 , 出院后 继 续 抗凝 治疗 半 年 ,随访 至今 2 0/
入 院诊 断 :颅 内感 染 ?脑 脊 液检 查 :压 力 正 常。 3 0m 2 m H O,微 浊 ,R C (+ +) B ,蛋 白
神 经 (一) ,颈 抵 抗 。 四肢 肌 力 及 肌 张 力 注 射 , 1 / ,连 用 2周 ,后 改 为 波 立 维 次 d
正常,右侧 巴 氏征 (+) ,双侧 克 氏征 口服 ,7 g 次 ,1 次 d 另 给 予 抗 感 5m / / , (+) ,血 常规 :WB 3 0 x 1 L 染 、神 经保 护 剂 治 疗 ,住 院 1 C 1, 0/ ,N 7 d痊 愈 出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及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 d Hea lth D ig e stM edica l Peri odica l调研分析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及研究■陈 秀(西藏拉萨市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850002)【摘要】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 o mbosiC V 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占全部脑血管病的10%。
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死亡率高。
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有极大意义。
现分析诊断为CVT的24例病例资料,结合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关键词】脑静脉血栓;形成;诊治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R743132 【文献标识码】A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11~54岁,平均3216岁。
病程2天~215年。
6例在产褥期发病,4例有口服避孕药史,6例分别有高血压、糖尿病和中耳炎病史;8例未找到明确病因。
111.1 临床表现本组均有头痛,8例病初伴呕吐;肢体瘫痪8例;头晕伴视物模糊、癫痫发作伴尿失禁各4例;意识改变、失明伴视盘水肿及精神症状各2例。
11112 医技检查及确诊依据24例行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均增高(2014~4118cmH2O)。
24例经行头颅CT和MR I检查。
CT示:后纵裂高密度影8例,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左基底核区低密度影;14例未见明显异常。
MR I示:2例横窦发育不良,14例G a2 len静脉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及基底核区病灶,8例未见异常。
24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 A)检查确诊,18例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其中2例为乙状窦、横窦血栓形成,16例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余6例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112 治疗及预后本组确诊后均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8例于双侧颈内动脉注入尿激酶溶栓,10例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此18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此后服用华法林治疗,随访半年,2例复发。
详解脑静脉系统解剖与血栓形成
炎症因子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 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系统激活,从而 促进血栓形成。
血管壁改变
血管内皮损伤
脑静脉系统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损伤部位聚集,从而 形成血栓。
血管壁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同时刺激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增 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脑出血
脑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可能出现脑出血并发症,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 呕吐、偏瘫等症状。
脑水肿
脑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可能出现脑水肿并发症,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 等症状。
04
CATALOGUE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及是否有脑膜刺 激征、眼部症状等体征。
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如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 耐药性问题。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 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等问题 。
THANKS
感谢观看
检测血液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 指标,有助于诊断脑静脉系统血栓形 成。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 察脑静脉系统是否存在血栓形成,以 及是否存在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抗凝 、溶栓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溶解
血栓、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
维持脑代谢平衡
脑静脉系统通过运输营养 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大 脑的正常代谢。
脑静脉系统的结构特点
结构复杂
脑静脉系统的结构复杂,包括许 多分支和吻合支,以确保血液的
正常流动。
血流缓慢
重症脑血管疾病管理-2017修改
•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除外:额颞叶 损伤/既往有癫痫发作
• 脑卒中后2~3个月再次出现痫性发作的患者应 接受长期、规律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幕上颅脑外伤-建议抗癫痫7天
不同疾病特殊治疗-脑出血
MMM指导治疗
颅内压管理
• 抬高头位、维持血容量、体温(低温)、镇痛、 镇静(巴比妥类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过 度通气、渗透压治疗脑积水引流和脑脊液引流 、去骨瓣减压(伴或不伴血肿清除)
药物-脱水降颅压
• 甘露醇:0.25-1g/kg, 根据病情可选择每4~6小 时使用1次。但当血浆渗透压高于320mOsm/L ,甘露醇则失去渗透脱水的作用。
• 高张盐水:可选用3.0%、7.5%及10.0%的高张 盐水,一次单剂量使用,也可持续输入,应将 血清钠浓度控制在160mmol/L以下。
• 甘油果糖 • 白蛋白>32g/l • 速尿 伴有肾损伤 • 不推荐激素
常用静脉输入液体的渗透压和反射系数
渗透性治疗流程图
抗癫痫管理
• SAH患者痫样发作的发生率为6%~26%,脑出血 后早期惊厥发生率高达16%,脑静脉血栓形成发 生惊厥的比例则高达37%~71%。脑梗死<10%
• ➤动脉瘤处理后,应参考患者的基础血压,合理 调整目标值,避免低血压造成的脑缺血。
• ➤研究发现,对于SAH的患者的降压治疗中,使用 尼卡地平比拉贝洛尔更为有效,但是尼卡地平更 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血压管理-脑静脉血栓形成
对于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压管理的证据更 为缺乏。患者的颅内压显著升高,是否影响脑灌 注尚缺乏有关研究,如何进行血压管理值得关注 。
脑血栓形成首次病程记录
2017-04-15 08:31:47:000首次病程记录患者XXX,男,67岁,以“间断性头晕2年余,加重1周”为主诉,于2017-04-1508:31:47:000入院。
病例特点:1.病史:患者自述近2年来常出现间断性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无黑朦,晕厥,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曾多次就诊住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血压最高时180/100mmHg,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一次,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左右,一周来头晕发作频繁,视物旋转,恶心未呕吐,走路脚底无根,为了进一步诊治,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脑梗塞,高血压”收入我科,病程中伴有心悸,无黑朦,晕厥,无咳血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寒战高热,精神,睡眠欠佳,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请输入既往史}2.查体:T36.5℃.P70次/分.R17次/分.BP 150/90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自由体位,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无压痛.头颅及五官无畸形头发色黑白,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耳鼻部无分泌物鼻腔畅通无堵塞,听力正常,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肺部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听诊无异常呼吸音,心律整齐无杂音,心率70次/分,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四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四肢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二便正常. 余(-)3.辅助检查:{请输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1.脑血栓形成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无症状心肌缺血3.高血压1级很高危诊断依据:1、老年男性:{请输入既往史}2、以“{请输入主诉}”入院3、查体:{体征}4、辅助检查: {请输入辅助检查}鉴别诊断:1.脑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等多种症状,查CT或MRI可发现脑部占位2.脑出血: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物理检查(CT)有助于鉴别诊断诊疗计划:1、内科护理常规2、扩血管改善心脑循环3、活血化瘀4、保护脑组织5、对症治疗6、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等医生签名:。
静脉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静脉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杨中沛中卫护研院6月8日(一)静脉血栓(VTE)的风险评估建议在每位患者入院时进行VTE风险评估,特别是VTE高风险科室的住院患者。
1对手术患者建议采用 Caprini评分量表(表1):极低危(0分)、低危(1-2分)、中危(3-4分)、高危(≥5分)推荐意见1.外科手术患者,建议应用 Caprini评分进行VTE风险分级【1B】。
2.外科手术患者,推荐术后早期活动【2C】。
3.外科手术患者,如不存在高出血风险:VTE风险为低度( Caprini 评分1-2分),建议应用机械预防【2C】;VTE风险为中度( Caprini 评分3-4分)建议应用药物预防或机械预防【2B】;VTE风险为高度( Caprini评分≥5分);推荐应用药物预防【1B】,或建议药物预防联合机械预防【2C】。
4.具有VTE风险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较高大出血风险或出血并发症:推荐应用机械预防,如出血风险降低,改用药物预防或与机械预防联用【1B】。
5.多数VTE高风险患者,建议药物或机械预防至术后7-14d【2C】。
对于合并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和骨科大手术患者,建议延长预防时间【2B】。
6.外科手术患者,不建议应用下腔静脉滤器作为VTE的一级预防【2C】。
7.出血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外科手术(如顾脑、脊柱手术等),建议应用机械预防【2C】。
当VTE风险为高度(如因恶性肿瘤行开颇术),如出血风险降低,建议改为药物预防联合机械预防【2C】。
2对非手术患者建议采用 Padua 评分量表(表2):总分≥4分为高危,总分<4分为低危患者。
推荐意见1.内科住院患者,建议应用 Padua评分,进行VTE风险分级【1B】。
2.内科住院患者,推蒋早期活动【2C】。
3.VTE高风险的内科住院患者:(1)不存在高出血风险,推荐应用药物预防【1A】,(2)存在高出血风,推应用机械预防【1A】。
4.活动期恶性肿瘤患者,如无其他VTE风险:(1)单纯接受化疗,不推落常規预防【1C】;(2)留置中心静导,不推荐常规预防【1B】。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颅 内静 脉 血 栓 形 成 ( VT 是 一种 隐性 致 死 性 疾 病 , 括 C ) 包 静脉窦血栓形成和脑静脉血 栓形成 , Rb 由 ie于 1 2 8 5年 首 次 报 道 。C T 占全 部 脑 血 管 病 的 3 5 一1 l , 有 年 龄 和 V . 0 】所
素 者 服 用 这 类 药 物 可 能 诱 发 血 栓 形 成 , 加 以警 惕 。 需
无 特 异 性 的 症状 和 体 征 , 常 为 亚 急 性 或 隐 性 起 病 , 且 因此 诊
断 上 容 易 忽 略 或 延 迟 。 由 颅 内 压 增 高 引 起 的 头 痛 是 本 病 最
表 现 多 变 , 易漏 诊 误 诊 。近 年 来 随 着 诊 断 技 术 及 治 疗 方 法 容 的进 步 , 人们 对 该 病 的 认 识 逐 渐 增 加 , 亡 率 明 显 下 降 。 现 死 结 合 相 关 文 献 对 C T 的 诊 断 和 治 疗 进行 总 结 。 V
液 高 凝状 态 而 致 C VT, 常 累 及 上 矢 状 窦 。血 液 疾 病 ( 白 最 如
3 辅 助 检 查
3 1 影像 学检 查 c . VT 的诊 断 主 要 依 靠 影 像 学 证 据 。
311 C C .. T T扫 描 对 C VT 的诊 断 虽 不 如 MRI但 在 不 发 , 达 国家 和 地 区 C 可 能 还 是 首 选 ( 可 能 是 唯 一 的 ) 检 查 T 也 的
维普资讯
27 4
Ne r l nu ya d F n t n l c n tu t n J l 0 8 V 1 3 No 4 u a I j r n u ci a Reo sr ci ,uy 2 0 , o . . . o o
详解脑静脉系统解剖与血栓形成【106页】
糖尿病…… •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大部分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92.8% ), 主要症状有头痛(89%) ,癫痫(89%),局灶 性功能障碍(46.7%) ,视乳头水肿( 28.3%)、昏迷 (13.9%),且上述症状常合并存在。
大脑上静脉中主要的一条为中央静脉(Rolando静 脉),收集中央沟两岸中央前、后回的血液。
注入上矢状窦
大脑中静脉
大脑静脉中唯一与动脉伴行的静脉,与大脑中深静脉 相对应又称大脑中浅静脉。
由岛盖和岛叶的浅静脉网汇合而成。沿外侧 沟向前下走行,行至颞极附近绕过外侧沟窝 至大脑底面,后汇入海绵窦。
大脑中静脉
大脑中浅静脉与其它的浅深静脉有广泛的吻合,包括:
大脑中静脉后端通过前大吻合静脉(Trolard静脉)与 上矢状窦相连接。
通过位于中央沟内的中央静脉(Rolando静脉),将大 脑中静脉与上矢状窦相连接。
大脑中静脉后端通过后大吻合静脉(Labbe静脉)与横 窦相连接。
通过与大脑中深静脉(Sylvius深静脉)的吻合将大脑中 静脉与基底静脉相连接。
大脑浅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
• 大脑上静脉闭塞综合征:累及额叶或中央回区 时,表现为上肢或下肢单瘫,或上行性、下行性 轻偏瘫,及相应区域感觉障碍,或局灶性癫痫发 作。
大脑浅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
Rolando静脉闭塞临床特点:
对侧偏瘫但不涉及面肌,无言语障碍,下肢受累重于上肢。 症状具有很大搏动性(静脉性瘫的特点)。
是上矢状窦、直窦和左右横窦的相汇合之处。实际临 床中,四个窦真正结合在一起的是少部分。
变异情况极为复杂,其形态结构和吻合特征对临床有 重要的意义。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pt课件
1. CT扫描的直接征象
(1)束带征:CT平扫可见,是皮层静脉新 鲜匍行的高密度血栓自发的显影征象。
(2)高密度三角征:CT平扫可见,提示上 矢状窦后部有新鲜血栓形成,在血栓形成后12周内出现。
(3)Delta征又称空三角征:在CT增强后 三角形的硬脑膜静脉窦断面上,窦壁因充血而 强化呈高密度,与腔内相对较低密度血栓形成 对比,类似于希腊字母δ,由此得名。
横窦与乙状窦形成血栓时,除了颅内 压增高、血栓侧视乳头水肿外,可见乳突部 浮肿、表面血管扩张、局部疼痛。当血栓扩 展至颈静脉时,可影响颈静脉孔处的IX、X 、XI颅神经,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症状。
奎克氏实验压迫患侧颈静脉时,压力无 变化,压迫健侧则压力迅速升高,说明横窦 或乙状窦阻塞。脉:位于脑深部的静脉,主要收集 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基底神经节、间脑以及脑室 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主要的深静脉如下:
(1)丘脑纹状体静脉(前、后终静脉 ):主要 收集丘脑、纹状体、胼胝体等处的血液。
(2)透明隔静脉:主要收集透明隔、尾状核 头部、胼胝体嘴部和额叶深部的血液。
(3)脉络膜静脉:为脉络丛的一部分,收集 侧脑室和第Ⅲ脑室的静脉血。
3
脑 静 脉 分为深浅两组,多不与动脉伴行。 深组静脉 主要收集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
脑室等处静脉血,汇集成一条大脑 大静脉注入直窦。 浅组静脉 主要收集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静脉 血,引入临近的静脉窦。
4
一.颅内静脉窦
1.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的上缘,前起于额 骨的鸡冠,沿大脑镰附着缘,向后行走,至枕内 粗隆附近的窦汇,管腔剖面呈倒三角形,是颅内 静脉窦中行径最长者。绝大部分人(约85%)上 矢状窦的前部有长约0.2~4cm的闭塞段,少数人 此闭塞段长达4~9 cm。上矢状窦的血流方向由 前向后,引流大脑上静脉的血液,对大脑皮质的 内侧面及背外侧面上部的静脉回流至关重要。并 且还通过蛛网膜颗粒再吸收脑脊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的解剖与临床
Clinical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present with variable symptoms ranging from headache to seizure and coma in severe cases.头痛、癫痫、昏迷。 In neonates shock and dehydration is a common cause of venous thrombosis. 新生儿休克或脱水是常见的原因。 In older children it is often local infection, such as mastoiditis, or coagulopathy.局灶性感染,如中耳炎或凝血障碍。 In adults, coagulopathies is the cause in 70% and infection is the cause in 10% of cases.成人70%病因为凝血障碍;10%源自感染。 In women, oral contraceptive use and pregnancy are strong risk factors.女性,口服避孕药与妊娠是危险因素。
脑静脉血栓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Barbara Simons, Geert Lycklama a Nijeholt and Robin Smithuis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the Medical Centre Haaglanden in the Hague and the Rijnland hospital in Leiderdorp, the Netherlands
(注:内有视频,浏览时采用幻灯播放模式)
2017-1月杨景震 整理制作
•Introduction •When to think of venous thrombosis • Dense clot sign • Empty delta sign • Absence of normal flow void on MR • Venous infarction •Imaging in suspected thrombosis • CT-venography • MR-venography • DSA •Pitfalls in CT • Arachnoid Granulations • Mimick of dense clot sign • Pseudo empty delta sign • Wrong bolus timing •Pitfalls in MRI • Hypoplastic transverse sinus • Low signal intensity in thrombus • Flow void on contrast-enhanced MR •Chronic dural sinus thrombosis and related syndromes • DAVF • Thrombosis and increased CSF pressure •Venous territories
Publicationdate October 21, 2010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stroke especially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It is more common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and frequently missed on initial imaging. It is a difficult diagnosis because of its nonspecific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subtle imaging finding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focus on: • Findings on routine imaging that should make you think of unsuspected venous thrombosis. • How to image patients in suspected venous thrombosis. • Pitfalls.
Hale Waihona Puke When to think of venous thrombosis Venous thrombosis has a nonspecific presentation and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subtle imaging findings and indirect signs that may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thrombosis. Although these findings are often present on initial scans, they are frequently detected only in retrospect. Clinically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sis often present with seizures, which is not a symptom in patients with an arterial infarction.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is located in descending order in the following venous structures: • Major dural sinuses: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ransverse, straight and sigmoid sinuses. • Cortical veins: • Vein of Labbe, which drains the temporal lobe. • Vein of Trolard, which is the largest cortical vein that drains into the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 Deep veins: Internal cerebral and thalamostriate veins. • Cavernous si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