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合集下载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和思想,更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古诗词中,不乏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忠诚的表现,这种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古诗词的艺术表达,深深地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本文将从古诗词中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表现在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在古代,诗人们常常以民族兴亡、国家命运为主题,通过诗词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旺发达的期盼和愿望,彰显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和追求。

这些诗句充分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弘扬了民族精神,对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表现在对家国情怀的歌颂。

古代诗人常以家国情怀为题材,表达对故国的眷恋和依恋之情。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情厚爱。

这些古诗词中对家国情怀的歌颂,充分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家国的深情厚爱,对当代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家国情怀的歌颂以及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深刻地渗透到了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

这种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古诗词的艺术表达,不仅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也对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当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1. 引言1.1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在古代中国,诗人们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他们借助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山河的眷恋,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团结尽心尽力。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体现在对国土的珍爱和对民族的关怀上,更蕴含着对民风民俗的传承和对道德品质的培养。

诗词作为文学形式的精华,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教育意义,通过诗词中的爱国情感和爱国责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深入研读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爱国精神,体会到诗人们对国家民族的赞美和呼唤。

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激励着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更引领着我们走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正文2.1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体现在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上。

在古诗词中,爱国情怀常常通过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描写和对国家荣誉的颂扬来表达。

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胡马大宛名”、“宛转蓬莱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将进酒》中的“三杯吐然诺”、“无川波”则表现了作者对国家荣誉和尊严的渴望和追求。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也常常体现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的歌颂上。

比如《木兰诗》中的“十年弯弓射大虫”、“不闻故乡人”表现了木兰女为了国家民族的荣誉和尊严奋勇前行;《登岳阳楼》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则表现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通过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出来,激励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团结互助而不懈努力。

2.2 古诗词中的爱国精神古诗词中的爱国精神体现在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忠诚上。

古人在诗词中常常借助自然景物、历史事件等来表达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期许。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精品,更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载体。

在古代诗词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通过古诗词中的爱国之情,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当代人的爱国热情,让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下去。

本文将就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浅析,探讨古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忠孝”、“节义”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古代诗词之中,这些价值观与爱国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家园的深情眷恋。

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贯穿于古代诗词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中逐渐淡化,而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

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论彭浦飞将远,只是朱颜浮不藏。

”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

古诗词中的这些爱国主义情感可以激发当代人的爱国热情,让人们更加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情怀。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塑造国家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正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宋代词人陆游的《秋夕》中写道:“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愤之情,以及对国家兴旺的期盼和祝愿。

古诗词中的这些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国家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当代社会中的挑战。

从古诗词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古诗词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古诗词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学生,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抱着奶瓶长大的孩子。

他们聪明、时尚,他们前卫、创新,但他们唯我独尊,国家意识较为淡薄。

例如明星在演唱会上穿和服表演,上海力拓案中的中国雇员出卖国家机密就是年轻一代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的典型案例。

所以做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回戌轮台”的赤胆忠心;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都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名言警句,这些大诗人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国形象,从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首先,古诗词中对于祖国的描述非常细腻和生动,充满深情和敬畏。

从《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到《滕王阁序》“盖此身发四大,彼将枯槁九州”等名篇,作者们热爱祖国、崇拜自然,积极探寻祖国的美景,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其次,古诗词中有不少描绘英雄豪杰和伟大的领袖,如《国殇》中的牛子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息”;《赤壁赋》中的周瑜,“力可拔山兮气可断金。

无堪大功而忘小节”等等,这些表现历史人物的诗词,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象形态及他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将历史人物的事迹与民族精神相联系,以此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再次,古诗词中许多诗歌都是以现实中的大事件为蓝本创作的,例如《永遇乐》中,“洞庭青草,近中秋月,觉来小院无人,看尽南风雨”就展现了晚唐时期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现实状况的忧虑和不安,进而呼吁大众担当起实现国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责任。

最后,古诗词中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国形象。

比如,《青玉案·元夕》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爱国诗人的独立自主和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成为对后人的榜样和激励;《登高》中的“登高望远,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未来光明的期许和对昔日兴盛、辉煌的怀念。

浅析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研究浅析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胡素芬(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河滨小学,广东 广州 510900)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古诗词集语言、思想为一体。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接受,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本文主要从“聚焦作者、组诗教学、思维导图与寻找爱国诗人”四个方面浅析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入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关键词: 古诗词;爱国主义中华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抒发作者爱国情感的诗词众多。

下面浅析如何通过整合小学古诗词开展爱国主题教学,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聚焦作者,熏陶爱国思想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充分抒发了诗人忽闻官军痛击叛军的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课堂上,笔者通过整合,引领学生比较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感悟杜甫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前者是沉郁悲壮、动慨千古,后者是热情洋溢、欣喜若狂,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源于杜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念。

课外,笔者再布置学生研究杜甫的生平,搜集更多杜甫的诗歌,继续聚焦探究这位千古诗圣的爱国情怀,自觉接受爱国思想的熏陶。

二、组诗教学,开展爱国诵读中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和平,追求真理,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团结御侮,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

我们可以把小学课本中出现的爱国诗词整合成爱国主题进行教学,引领学生开展爱国诗词诵读。

《七律·长征》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是一首基于爱国思想之上的著名史诗。

在教学拓展环节,笔者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毛泽东最著名的20首诗词,以此来回顾毛泽东的革命成长历程,因为毛泽东把他一生的生命情怀都全部融入了他书写的诗词中。

当学生反复诵读毛泽东的这些诗词时,无不感受到振奋人心的生命力量。

例如:毛泽东青年时代外出求学,就立下了“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志;中年时,面对战时困难写下“战地黄花分外香”的乐观;老年时,他重上井冈山,仍书写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励志豪言。

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浅析

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浅析

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就提出: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这就要从语文课的特点出发,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立足课本,关注历史,引导思考,分析思想,纵横对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写作风格。

纵观反映爱国主义的作品,其作者必然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如屈原、杜甫、范仲淹、辛弃疾、文天祥、鲁迅、毛泽东、都德等。

通过引导和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教学中,首先对杜甫进行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的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杜审言之孙。

唐玄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遂漫游各地。

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

《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2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

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表”中向刘禅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钱塘湖春行》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1. 引言1.1 古诗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内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呼唤,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崇高歌颂。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传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

通过阅读古诗词,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们对祖国的真挚感情,更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诗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媒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心灵洗礼,让人们在情感上与祖国产生共鸣,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感,促进国家的团结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继续推广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03】2. 正文2.1 古诗词中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古诗词中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古人笔下的爱国情感,流淌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之情。

在诗词中,常常可以感受到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先辈英烈的缅怀,这些情感更是激发着人们心中的爱国之情。

2.2 古诗词中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古诗词中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从多个方面展示出来。

在古诗词中常常体现出对祖国的深情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如岳飞的《满江红》中写道:“满江红,满江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些诗句透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古诗词中还常常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家乡和文化传统的深厚情感。

古诗词还借助许多具象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来表达爱国主义精神,如通过描绘风景、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需要的呼唤。

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刍议

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刍议

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刍议【内容提要】:古诗文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化是我们的爱国思想源泉、力量之本,是我们从骨子里爱国,爱国应从爱我们伟大民族民族文化开始。

【关键词】:爱国古诗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从文本中发掘爱国主义素材和以杰出的文化古人为典范,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杜工部的《春望》时,设问:你们知道这是关于哪方面的一首古诗?关于忧国思亲的。

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深切的爱国情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及蕴含的情感?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作者太伤感国事,所以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也感到心惊,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爱和忧虑之情。

结合作者背景阐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和忧虑,原因之一是国家的破败,人们因战争的残酷而生活在灾难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关心国家的前途和百姓的冷暖。

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内心导出了作者时刻不在牵挂着人民的冷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1. 引言1.1 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古诗词是主要的文学形式,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古诗词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包括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等。

在这些历史时期,古诗词逐渐成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是文人必备的素养,因此在古诗词中常常可以见到对国家、对民族的关怀和热爱。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古诗词传递给后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古诗词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风气,同时也承载着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和思考。

在当代,通过学习古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可以更好地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字数:204】1.2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促进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爱国主义是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教育引导人们热爱祖国,珍爱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国家凝聚力和自豪感,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人都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够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国人的家国情怀,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爱国主义教育在塑造国民的思想道德和情感世界、推动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保障。

【字数:131】2. 正文2.1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对祖国的深切情感和责任感。

在宋词中,陆游的《秋夜将晓入灵峰》中写道:“星河沉,风云息,又是一年秋。

神州赋华章,我为草兰盗。

”这些词句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许和对祖国的忠诚之情。

教育孩子爱国情怀的有效途径——古诗词《出塞》教案

教育孩子爱国情怀的有效途径——古诗词《出塞》教案

教育孩子爱国情怀的有效途径——古诗词《出塞》教案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培养下一代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爱国情怀。

而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孩子爱国情怀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以古诗词《出塞》为例,为您呈现一个有效的教育孩子爱国情怀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出塞》,让学生在领会诗歌意境的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到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去。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师导入(1)预告课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介绍古诗词《出塞》,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反映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诗歌,让学生对此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铺垫情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介绍故事背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对此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2、课堂活动(1)朗读原诗教师给学生朗读原诗,并让学生跟着读几遍,帮助学生掌握韵律、节奏和朗读技巧,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涵,搞清楚诗人写作的背景、意图等。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分析语言教师带学生分析古诗词《出塞》的语言特点,比如说开头夸张烘托,饱含豪情;词语精炼、意境深远;以及讲述的是战争中的边疆故事等等。

(3)提炼精神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意境和语言的特点,提炼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誓死捍卫祖国等。

3、课堂延伸(1)文化阐释教师可以对古诗词《出塞》进行文化阐释,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

(2)历史追溯教师可以对秦时汉时的历史进行追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

三、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领会情感:学生能否领会和理解《出塞》所蕴含的情感,感受民族英雄的精神;(2)韵律技巧:学生能否掌握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和朗读技巧;(3)写作水平: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和领会《出塞》的意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

通过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文人士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意识。

古诗词中对祖国的赞美和颂扬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比如《登高》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和祖国的赞美之情。

《赤壁赋》中“若遇贵晚,多有尤。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倾心喜爱,并借此凸显了对祖国和文化的痴迷之情。

这些诗词不仅美化了祖国的形象,也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古诗词中对祖国的忧虑和担心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

《九月十三日霜》中的“今夜将杯酒,让梦见平原曲高心多病也。

”表达了作者对乱世之下祖国的忧虑和担心,以及自己作为国民的责任感。

《长恨歌》中的“会当击水三千里,何处闻天际水声?”通过对丝绸之路的讴歌和对祖国边疆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领土完整的渴望和担心。

古诗词中反映的为国家效力的精神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古代文人在诗中常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氓》中的“我欲因之梦寻碧波,余亦恐人废言语。

”表达了古代文人对于祖国和人民疾苦的关注和热心,在自身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对国家和民族尽自己的一份力。

又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老罢伊阳,余将首匡乱之后。

”,表达了古代文人对于祖国政治局势的关心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古诗词中对英雄事迹和历史故事的赞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和伟大事件,这些故事被文人士人广泛吟咏和赞颂,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样,也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比如《念奴娇·昆明池菊残》中的对南宋抗金英雄文天祥的赞颂,“单于北走,鲸艨西渡,虽形神具灭,要上犹作哭。

”通过赞美英雄人物的坚定和牺牲精神,弘扬了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和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摘要:爱国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

初中阶段的古诗词不仅包含着学生掌握的重点词句、意象、修辞等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蕴含着深刻的爱国情感。

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信念、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爱国主义精神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前世界格局变化迅速,西方良莠不齐的信息和思潮大量涌入我国社会,青少年由于处在是非难辨的矛盾阶段,很难对国外一些极端、腐朽甚至错误的观念进行及时的辨别和排除。

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充分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提高价值引领的意识,形成教育合力,夯实学生的思想,强化学生的行为。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古诗词的内涵分析(一)歌颂祖国山川,领略华夏繁盛古往今来文人志士多寄情于祖国的锦绣山河,万里江山、四时光景,全部熔铸于几行整齐的文字中,这不仅是因为诗人们有发现美的眼光,更源于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留恋。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就是赞美杭州西湖绝妙美景的佳作。

初春时分,诗人沉醉于西湖旖旎风光,由“孤山寺北”漫步到“贾公亭西”,西湖湖面一览无余,水云相接,呈现出的正是江南典型的水态天容之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读来让人心之向往。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首联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与“绿”强调了远处黛青色的山和眼前明绿的水那相互映衬的美好,使人沉浸在山河风物和勃勃生机之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呈现了一幅孤舟白帆与荡漾碧水浑然一体的绝妙画卷。

(二)感受爱国热忱,唤醒家国情怀古人爱国之情受当时社会与阶级因素的影响,情感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唯一的共通之处就是每当民族危亡之际,爱国志士或驰骋沙场,以舍我其谁的铮铮誓言明志!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民生。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浸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是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作为中国的国粹,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
深刻的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从中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和情怀,形成爱国主
义精神。

首先,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浓郁的。

例如《登高》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
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的祝福。

而杜甫的《登高
壮志词》表现出诗人对中华民族的强国之志,更是体现出了其浓厚的爱国情怀。

这些作品
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同时也激励人们振兴中华民族的信念。

其次,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深刻的。

古人们对家国的忠诚和爱情,体现在许多
诗词作品中。

例如,杜甫的《北征》,表现了他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从而鼓舞人心,激
发忠诚和爱国之情。

李白的《将进酒》中,表现了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以及对祖先的尊重,弘扬了民族的精神文化。

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古人们热爱祖国、忠诚家国的崇高精神。

最后,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永恒的。

古人们的爱国情怀融入到了诗词中,通过
它们的传承和弘扬,让人们不断追寻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

古诗词的精神内涵,展现的是中华民族自信与自尊,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价值,因此也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古代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民族的深情厚意,他们将爱国情怀融入到作品之中,成为了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在对祖国的赞美和称颂之中。

中国古代诗人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时,往往运用婉转动人的语言,将对祖国的赞美融入到诗词之中。

比如唐代诗人孟郊在《登乐游原》中写道:“乐游原上清秋节,漠漠黄花子气和。

故人松树岭头见,万里重山缕白苔。

华侨城南落雁过,高田门外,尽江洲。

”孟郊通过描绘原野清秋的景色和描绘自己眼中的祖国风光,表达出了对祖国的深情。

这种赞美和崇敬祖国的情感,无疑是对古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在对祖国历史的追忆和铭记之中。

古代诗词常常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歌颂与铭记,展现出对祖国历史的敬仰之情。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挥毫烂漫地描绘中国大好河山,王之涣表达了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自豪和敬仰之情。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通过对溪亭日暮的描述,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之情,将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融入到了词作之中。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体现在对祖国命运的担当和使命之中。

中国古代诗人们常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将对祖国的担当融入到自己的诗词作品之中。

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通过描绘滕王阁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兴亡的忧虑和对祖国未来的期待。

明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到:“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急雁几回肠。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以元宵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祖国的忧虑和对祖国前途的祈盼。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需要设臵的主要教学目标。

而政治思想教育的中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能够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很多,特别是古诗文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很多。

教者必须在教学设计时,深入挖掘,并设计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

因此,我一直重视在古诗文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下面,就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古诗文素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更加具有艺术特性。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主导者,去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独创冲动。

实现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应该充分理解古诗文中作者要表达的爱国精神的实质性内容,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

我理解,教师的古诗文素养,包括知识的积累程度、审美的感受力度、创造力的提升程度。

比如,在讲授杜甫《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应当了解,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直坚守着“仕不可不弘毅”的传统的士人精神。

而“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患,并以安定国家为己任。

因此,当国家危乱的时候,他会“济时敢爱死”,立志“再使风俗纯”。

教师只有在这样深刻理解作者爱国意识的前提下,才能明白杜甫与三春花、鸟移情共感的人文背景,感动自己,从而引导学生领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惊心动魄,凄呛销魂。

而在讲授这一文本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诗句,体会作者既因国事而忧,亦为国事而乐的完整爱国情怀。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古诗文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才能深入人心,内化为人格。

1、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在古诗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古诗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贤远佞 的建议 , 是治 国安 邦 之 本 , 到今 天 仍 然有 着 重 要 的 都 直
境里的美好情 思 , 沉潜到文化 的深层 , 感悟人生真谛 与宇 宙哲理 , 可以丰富 自己的精 神世界和人 文素养 , 提高对人 生世相 的洞察 力
与感 悟力 , 以使人性 发现 , 可 使名利 心淡泊 , 灵魂净化 。古诗 文 使 不仅能提 高人的思 想境 界 , 而且还 可 以丰富人 的内 心世界 , 培养 纯正 的审美情趣 。 一句话 , 心修身 , 心田。 毫无 疑问 , 养 润人 这 古诗 文在 培养学生健康 人格 中起着 重要作用 , 这在素质教 育的育 人工 程 中是任何 手段都不能替代 的。
所感动呢?… ・ 诗 , ・ 读 口惟心诵 , 咀嚼体 悟 , 共鸣感情 , 自然就润养 身心 , 化育灵魂 , 铸造人格 的支柱 , 积蓄着精神原动 力。读诗 , 欣赏
中华千年文 明最 精美的结 晶 , 英咀华 , 含 探寻意境 , 受萦 回在意 感
奇 制胜 , 筹帷 幄 而决 胜于 千 里 之外 。他 的 才 干和 智 慧 , 中 运 是 国人 民 的骄傲 。 “ ” 向刘禅 提 出 的开 张 圣听 、 明 法度 、 表 中 严 亲
诗, 是接触、 感受一颗颗鲜活 的心并 与之共振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 而求索 ”让我们感 到屈原 那颗忧 国忧 民、 , 上下 求索的高 洁之 心;采菊 东篱下 , “ 悠然见南 山”使我们 看到 陶渊 明那 颗追求 , 自由、 向往和平 的平 常之 心, “ 读 安能摧 眉折腰 事权 贵 , 使我 不得 开心颜 ”谁不 为李 白人格 的独立清 高而仰慕 !读 “ , 先天下 之忧而 忧, 后天下 之乐而乐 ”谁不 为范仲淹 那大度宽容 的人道主 义情怀 ,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通过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国家荣耀的追求。

古诗词中对祖国的赞美和歌颂,传递了爱国情怀,弘扬了民族精神。

这种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荣耀的追求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启迪人们的爱国情感,还可以帮助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借助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古诗词、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荣耀、赞美歌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传承、深远意义、优秀文化传统。

1. 引言1.1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在古代,诗词是表达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诗人们通过作品传递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歌颂着祖国的风貌和人民的品德,表达着对民族精神的崇高追求。

古诗词中常常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无尽眷恋和对国家荣耀的意识,这种爱国情怀贯穿于整个古代文学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词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是教育人们要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不畏艰难困苦、爱国爱民的思想信念。

通过深入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更好地引导当代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 正文2.1 古诗词中国家荣耀意识的体现古诗词中体现国家荣耀意识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杜牧的《秋夕》中提到“河上风来珠翠动,林间日暖鸟花声”,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向往和赞美。

又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山河壮丽的景色,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钦佩。

而李白的《将进酒》更是直接表达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彰显了对国家兴旺的自信与期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常鹏
来源:《办公室业务》2009年第05期
哲学家尼采说,如果我们不再与自己的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没有奉若神明之物了,我们的生存也就毫无目的了……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的感情人人都要具备。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其丰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历代的文学家灿若群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文一般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

教读这些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对于启迪学生智慧,增加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弘扬古代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责无旁贷。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

《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

《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

《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2.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

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

《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

《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出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
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

《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

《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