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随笔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朱秀翠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各阶段都非常重视的教育内容。
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训练,能够长足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美德,树立学生正确的家国观念,修正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中能够体现,且能够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元素。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值得做相关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重要的道德。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这些形式距离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
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课堂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让爱国主义建设更具成效。
同时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可贵,让学生了解学习之后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做建设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
一、利用教学内容做拓展,提升爱国主义精神数学是一门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学科,在教学中利用教学内容做拓展,让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学活动深入结合,从知识层面上认识数学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并应用知识的重要性。
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技术、创新和知识,这些都需要新时代的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内容做基本拓展,提高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发展。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具体知识点内容做教学拓展,用数学知识应用的情况和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
教学《比例面积的变化》时,这节课可以拿出我国的地图。
用我国的地图为学生展示祖国的疆域,同时阐述我国曾经被侵略的土地面积。
基于此开展相关教学训练,让学生就知识体系内核进行教学,根据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积极拓展,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得到充分的延伸。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总结(通用10篇)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总结(通用10篇)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总结篇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
这里我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关于圆周率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
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普遍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
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已逐渐成为共识。
这不仅是因为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事实,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治水中的地形测量问题,通过了解直角三角形各角之间的关系,巧妙地解决了许多治水工程的问题。
这种方法比西方三角学的研究早了2000多年。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还可以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应该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爱国、爱集体、尊重劳动、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良好的品德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育中,可以将一些数学题目与科技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等相结合,引领学生认识到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学习各级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红色文化,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集体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做一个崇尚集体利益的合格公民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探讨解题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沟通和领导意识,让学生体验团队中互相鼓励、相互扶持的氛围。
三、尊重劳动教育在数学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和工程领域中的运用,提醒学生科技发展的成果都是以无数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果。
同时,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而且是日常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思想。
四、勤俭节约教育在数学课程中,可以布置一些生活领域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实际问题中的简便方法,通过比较推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到不仅要掌握技巧,还要注重效率,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
五、自强不息教育自强不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数学教育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为未来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总结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良好的品德素养,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和人民,并为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明确了道德方向。
解读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解读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促进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和建立,让初中生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促使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引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要充分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手段促使中学生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接班人。
一、言传身教,以榜样力量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有传授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难题的责任,又有运用自身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技能、德行品格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义务。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促使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得到优化,让初中生切实感受到来自于数学学科的爱国思想和爱国情怀,进而提高学生的个人品格德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以言传身教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完善过程、获得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素养。
并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活动。
教师要深度挖掘初中生感兴趣的内容,并将爱国主义思想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融入数学知识中,让学生以快乐、轻松的状态学习爱国主义相关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运用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帮助学生建立博爱之心、培养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在思想认知、意识理解上都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学习标准和准则,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和水平。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仪表,注重使用标准、文明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要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初中生学习态度,要用情感关怀、信任理解去感染初中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能力,进而科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运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元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要想运用数学学科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将具有爱国主义元素的内容提炼出来,为学生深入讲解、启发讲解,进而有效促进爱国主义教学水平。
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在数学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数学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责任感。
2. 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种方法和策略:2.1 打造爱国主义氛围在教学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悬挂国旗、播放爱国歌曲等方式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这将帮助学生对国家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2.2 数学与国家发展的联系在数学课上,我们可以通过相关例题和实际问题,展示数学与国家发展的密切联系。
例如,可以介绍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测量和设计,或者讲解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爱国意识。
2.3 引导深入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的数学难题,我们可以让他们深入思考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和贡献。
2.4 引导班级实践活动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组织班级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究,深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生调查,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结合国家发展需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3. 总结通过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
通过打造爱国主义氛围、展示数学与国家发展的联系、引导深入思考和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我们能够有效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在数学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李嗣贵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
江主席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数学教学的目之一,因此,数学教学和其他各学科一样,加大渗透德育教育的力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抓住数学史料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素材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爱国包括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献身祖国的建设等。
现行新课程版数学教材中,教材富含了大量科学家的数学研究成果,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育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数学教材中的很多道理、数据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先发现或计算出来的,我国是初等数学最主要的发源地。
在数学研究方面,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涌现出了许多卓然的数学家,如古代的刘徽、祖冲之、杨辉、沈括等,他们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数学理论和成果,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一千一百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四百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一千多年,这些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的华罗庚、陈景润等的优选法、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也有重大突破,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
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课堂中,数学教师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使得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明显增强,数学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明显加强。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布时间:2023-05-11T07:12:40.42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月2期作者:黄璐[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创新教学设计。
将德育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在讲解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深层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中心小学)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创新教学设计。
将德育教育的思想渗透到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在讲解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深层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5-117-01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入课堂,融入教材,渗透到每一门课程之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数学学科也是一样,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育人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自觉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比较含蓄,没有直接的凸现出来,这就需要每位数学教师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隐含着的爱国主义思想,有针对性地对新知识点的传授和讲解的同时,巧妙的、生动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其中。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的周长》中的圆周率时,可以从“圆周率”这一古老的数学概念入手,给学生讲讲祖冲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便已经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祖冲之为何会有如此成就?这当然与他热爱数学,博览群书有很大的关系,而更重要的是他所具有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管理篇誗德育天地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析张雪梅(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甘肃白银)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德育融入各学科之中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而数学学科是学生基本素养构建的关键,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理解家国的概念,发展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多强调的还是知识学习,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此,教师有必要结合课程改革背景,对如何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究分析。
一、教师以身作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价值的塑造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既要教导学生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因此,在小学数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榜样。
只有教师做到爱国,学生才会爱国,教师要用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家国的概念,奠定爱国的思想基础。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规范自身言行,不仅要保持举止合适、得体,还应展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教师要对爱国情怀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要告诉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是一种爱国的体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比如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省市、我国的治理状况等等,这也是一种爱国情怀的表示。
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也要做出爱国的示范。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而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教师应立足岗位职责,用良好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用端正的工作态度传递爱国之情,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熏陶和指引。
二、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材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也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
比如说,数学课本之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引用历史上的爱国事迹、文化知识等等。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爱国教育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爱国教育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有丰富的教学内容还有广阔的延展范围,承载多样的教育教学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一个举措,既能为后者提供良好的实践渠道,也能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数学教学内涵,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质量提升带来重要支持。
关键词:高中;数学;爱国教育引言新时代背景之下,加强高中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养高中生对国家的身份感、归属感与认同感,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需求,也是增进民族感情、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学校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大部分高中校园已形成了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但是,在学科性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要求方面,数学课堂中做好爱国主义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结合数学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1.1结合数学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困难数学,作为理工类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很少有直接涉及爱国等方面的内容。
跟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相比,结合数学课堂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点子,缺乏实际例子,无法直观讲解,不好渗透。
因此,别的学科沿着课堂目标,以丰富的实例和现成的课内课外资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向可以轻松做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和渗透,但是就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而言,不好操作。
1.2结合数学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区,对于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名教师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每一名人民教师都有的一种共识。
但正如前面所分析到的一样,由于大多数情况下以公式、定理、推理等理工类知识点为主的知识体系下,数学教学内容中很难找出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例子,因此,直接采取说教的教育方式,导致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佳,起不到真正的思想引领、正面引导的作用。
2高中数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2.1正确认识数学在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方面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此在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灿烂的数学史,增强学生自豪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
无论在天文、历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
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
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已产生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其中最大的数字为三万;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这个时期的测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亦有相应的提高。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正名和一些命题的争论直接与数学有关。
秦汉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的出现。
《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曾传到朝鲜、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当时的数学教科书。
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位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印度、阿拉伯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祖冲之父子的工作就是经济文化南移以后,南方数学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他们在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基础上,把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他们的数学工作主要有: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提出祖暅原理;提出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等。
巧用数学学科思政,厚植爱国情怀
巧用数学学科思政,厚植爱国情怀作者:汪志华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24年第03期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直接吃盐,而是将盐溶解到各种可口的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政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然追求。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现分享如下。
首先,活用数学史料,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史料,如适时介绍我国数学史中的璀璨成果,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介绍我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到192边形、3072边形,得到圆周率3.1416。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圆周率近似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由此自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巧用发展成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新中国、新时代建设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示“释义”素材: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十年累计163.05万亿元,年均增长6.9%。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十年累计193.64万亿元,年均增长8.5%,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让学生感悟祖国建设伟大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开发经典课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也是一种创作,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有意识开发数学校本課程经典课例。
比如:结合中国航天50年放飞300“星”的辉煌成就开发《三百“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光辉历程;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开发《阅兵中的数学故事》,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阅兵之美,情不自禁礼赞阅兵、讴歌祖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数学学科思政,任重道远。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发掘德育素材进行渗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供教育教学利用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了。
这些多彩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例如在关于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网上收集我国领土辽阔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等。
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唤起学生感受祖国、家乡的可爱,从而树立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介绍我国杰出人物的成就和事迹,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过很大的成就,有些还居世界领先地位。
虽然小学数学知识中涉及不多,但要善于捕捉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圆周率时,让学生阅读书中的一段说明:“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Л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
”简略介绍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在数论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人才辈出。
另外,经常用苏步青教授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的故事,陈景润为了攀摘数学王冠,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光打草稿就用了两麻袋草稿纸的事迹教育学生。
并在教室的墙报上摘登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的一段话:“中国数学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世界数学的中心21世纪将东移中国,青年学生们要对祖国的科学发展充满信心,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更多的数学人才进入国际数学强千之林。
”用这些有效方法来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爱国不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范畴,同时也是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江泽民主席也曾经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加大爱国主义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数学在历史上的成就。
很多上大学学习数学专业的人都知道,上学时有一门专业课—----—数学史.其中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数学家刘徽、贾宪、祖冲之、杨辉等。
这使得我们每个学习数学的人心中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和无比浓烈的爱国热情,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时候,我想我也有必要让每一个孩子了解我们国家在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在三年级讲“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我就会提到《九章算术》中的解法,让每一个学生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在四年级下册学习“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我除了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跟学生讲解,还会提到古代数学家们的解题思路和解法。
如:鸡兔同笼,数头有5个,数腿有14条,问鸡几兔几?就可以用古代的解法“兔子的个数=腿数/2—头数”。
即兔子的个数=14/2—5=7—5=2(只),鸡的个数=头数-兔子的个数,即5—2=3(只)。
不少孩子特别喜欢这种解法,觉得非常简单,从而也就对古代的数学家们敬佩有加。
五年级学习“约分、通分”时,也必须要提到《九章算术》。
到六年级时,我们就要认识圆了。
“圆的认识”,是六年级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时它的推论和计算也相对而言比较困难,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介绍“刘徽、祖冲之”了,刘徽开创了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
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
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多举实例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本工具,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祖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好数学与祖国建设的关系,从而明确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教师首先要深挖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素材,注重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比如四年级学生在上小数加减法时,翻开课本的第一幅主题图—劳丽诗、李婷在雅典奥运会上的精彩瞬间就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接下来又通过计算比分这一事实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激发学生树立从小努力学习,长大为国争光的志向,在幼小的心灵里激起爱国情感。
在讲《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发现勾股的规律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绩;无理数的内容中提到圆周率的历史,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及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成长故事等,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讲到十进制时,我给学生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它的国家。
这种先进的技术法是对世界数学的伟大贡献。
这些话语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数学应用题:“小王家去年收入5000元,支出2500元,估计今年收入比去年高25%,支出比去年低10%,求今年的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这是一道有关收入,支出的知识问题,这时教育学生:小军家去年和今年都有结余,并且今年比去年还多,说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年胜似一年。
从这里可以看出党的政策的英明,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致富天地。
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一、利用教材中的彩图、章头图、读一读等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数学的发源地之一。
老师首先必须积累和掌握一定的数学发展史实。
比如,针对初一学生对数学比较喜欢,但不稳定这一特点,在开学第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自己小学了解的数学名人谈起,感受数学的辉煌历史,既而让学生打开课本看彩图,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故事,诸如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
《九章算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公元一世纪所著,其中记载着负数的概念,而欧洲人到15世纪才承认负数。
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负数的国家。
每一章的章头图以及有关“读一读”的内容也有这方面的功效。
如结合第一章章头图中呈现出的高耸的楼房、奔驰的列车、飞行的飞机,“读一读”中谈储蓄的利息等,可适时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和所取得的成就。
教师要切实转变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的旧思想、旧观念,而忽视表面上看似与所学知识无关,实则有很大关系的插图、读一读、想一想等栏目的教学。
然而对这些栏目内容的导读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忱。
二、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科学世界观数学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质量互变等观点。
但由于这些思想都蕴藏在教材内容中,具有内隐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课标”意图,深入分析教材,努力挖掘德育因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对起始课、入门课及新课的教学中,应揭示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
在学习负数时,就可从社会发展历史出发,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入:原始社会人们以打猎为生,由于对猎物的计数和分配而产生了自然数,后来人们发现自然数不能解决“一个物体多人分”等类问题,于是产生了分数,随着生活的需要(如收入与支出、温度计的零上和零下温度)又产生了负数。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数学课堂的策略探索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数学课堂的策略探索作者:任诚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3年第12期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融入数学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可以深挖数学教材内容本质,以知识为载体,将爱国主义渗透其中;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时事,将典型事例进行合理改编,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从数学教材知识出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数学定理产生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材中,很多数学定理的发现是我国古代数学家们心血的结晶,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历史,提高民族自豪感。
例如,“负数的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法”这几节课,可以在适当的教学环节,普及相关的知识背景:闻名中外的《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在公元1世纪左右写成的一部数学专著,它蕴含着负数的概念与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说明我国是最早承认并使用负数运算的国家。
通过数学知识的引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都需要借助实际背景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概念,进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讲解“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等概念时,我们可以展示一些具有爱国意义的标志,提取其中的优美图形。
数学中的大多数概念都可以在现实背景中找到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而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从时事新闻出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融“中国脊梁”于“活动探究”,增加学生的强国动力。
数学教学中的“活动探索”环节,往往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像数学家一样经历形成数学概念、推导数学法则、发现数学公式、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中国脊梁”的探索经历和爱国故事无疑是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
在“活动探究”环节引入刘徽、陈景润等“中国脊梁”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激情,使他们迸发创新灵感的火花,最终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动力。
融“中国成就”于“习题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中国成就”不仅包含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很多是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家长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爱国不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范畴,同时也是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江泽民主席也曾经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加大爱国主义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数学在历史上的成就。
很多上大学学习数学专业的人都知道,上学时有一门专业课------数学史。
其中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数学家刘徽、贾宪、祖冲之、杨辉等。
这使得我们每个学习数学的人心中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和无比浓烈的爱国热情,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时候,我想我也有必要让每一个孩子了解我们国家在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在三年级讲“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我就会提到《九章算术》中的解法,让每一个学生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
在四年级下册学习“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我除了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跟学生讲解,还会提到古代数学家们的解题思路和解法。
如:鸡兔同笼,数头有5个,数腿有14条,问鸡几兔几?就可以用古代的解法“兔子的个数=腿数/2—头数”。
即兔子的个数=14/2—5=7—5=2(只),鸡的个数=头数—兔子的个数,即5—2=3(只)。
不少孩子特别喜欢这种解法,觉得非常简单,从而也就对古代的数学家们敬佩有加。
五年级学习“约分、通分”时,也必须要提到《九章算术》。
到六年级时,我们就要认识圆了。
“圆的认识”,是六年级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时它的推论和计算也相对而言比较困难,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介绍“刘徽、祖冲之”了,刘徽开创了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
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
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之后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 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领先世界1400余年,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每每介绍到这里,孩子们就充满了自豪感,从而心中也认为,既然祖先都能领先世界这么多,我们也一定可以。
这既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某些领域在世界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我们泱泱华夏5000年文明大国。
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美丽富饶,在很多领域都名列前茅。
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想我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到这点。
以此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三年级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我会列出一些数据。
如:我国生铁排名世界第一。
2013年中国的生铁产量为6.58亿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7.9倍,比世界排名第2、第3、第4加起来还要多;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6.6亿吨,
为全球最大产煤国,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一半;电解铝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的电解铝产量为1988.3万吨;汽车制造排名世界第一。
2013年中国汽车产量1927.18万辆,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稳坐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大国的宝座。
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孩子们看到这一个个惊人的数据,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学习起来更加卖力。
四年级学习“大数的认识”——“万以上数的读法”时,我依然会列举一些数据。
如: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
排名世界第三。
2000年人口普查时,我国的人口约1295330000人,排名世界第一。
2013年底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共计2030000000亩,排世界第四。
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
截至2009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51000000人,位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1965000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技能劳动者总量突破1000000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6300000人。
大家在读数的时候,也能体会到祖国的强大。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介绍祖国的面积、资源等数据,与数学知识恰当的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兴衰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有了这种体会,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听课。
也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进而让祖国更加强大。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
在班级中上课的时候,我经常会跟孩子们讲述一些我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
让这些故事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些故事也能使孩子们增强爱国之情。
2008年我有幸在江苏一所国际小学中当助教,学校里大部分都是外国的小孩。
一天我们班级里面来了一个马来西亚的孩子,他是因为父亲来中国工作,所以从马来西亚转来的,这个孩子“很奇怪”,他在马来西亚上六年级,来了我们学校以后,他在六年级上英语课,语文课。
可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就得去四年级。
因为马来西亚六年级的数学知识相当于我们四年级的数学知识。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数学课程比很多其他国家都要更深奥。
我在跟孩子们讲了这个事情之后,孩子们好像都有了优越感。
认为自己的数学水平“很高”了,学习反而更加努力了。
2014年,我看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有一位选手让我记忆深刻,他是来自五台县的周炜,被称为“中国雨人”,他从小就被医院诊断为顽固性低血糖及智力低下,然而就在他第一次参加节目时,就以满分成功晋级,并且在之后中德对抗赛中代表中国出战,在口算乘法中,周炜以口算四位数乘四位数赢得了德国的“次方之王”。
2015年中日对抗赛的时候,中国的另外两位才上小学六年级的“闪电算”选手项天佑和吴仁竣拜给了年仅9岁的日本“心算神童”辻洼凛音。
我讲了这两个事情之后,孩子们既因周炜而感到自豪,同时也因败给日本选手而充满“耻辱”。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要抓住“突发状况”
前不久的一次公开课上,我讲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上课时要先让孩子们认识什么
样的数是近似数,什么样的数是准确数。
当时,我先讲了一段话“今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抗战时期,我国军民牺牲大约4000多万人,共歼灭日军约150万。
”并提问这些数,哪个是近似数?哪个是准确数?孩子们回答的都很好,说70是准确数,4000多万,约150万是近似数,课堂上的气氛也比较活跃。
紧接着我又让大家试着说一些准确数。
孩子们说开了,有的
说:“我们班有31人。
这里的31是一个准确数”有的说:“教室里一共有50块玻璃。
50块玻璃就是一个近似数”我一一给予了表扬。
这时候一个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同学举起了手。
我看到后非常高兴,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说:“我们国家有50面国旗,50面国旗也是一个近似数。
”一时间教室里哄堂大笑,这时我灵机一动,“我们国家至少都有13亿面国旗,因为国旗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看!老师的心中就有一面闪闪发光的五星红旗。
”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也都兴奋了起来,好像自己的胸中也有一面闪闪发光的五星红旗。
“这里的13亿就是一个近似数,谁还能再举几个近似数的例子”我接着说道。
孩子们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之后又讲了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就这样,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一节课结束了。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爱国教育不止是要去刻意的安排,有时候一些“意外”,反而能起到意外的作用。
总之,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等德育理念的渗透,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使数学教学效果得以升华,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这样才能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