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生物答题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生物)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5.D【解析】试题分析:A、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9:3:3:1,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完全显性,A错误;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四种类型,但是数量不相等,B错误;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组合方式,C错误;D、若相对性状的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若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D正确.故选:D.7.C【解析】试题分析:蜜蜂中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所以褐色(用A表示)雄蜂的基因型是A,纯合黑色(用a 表示)雌蜂的基因型是aa,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因此子代的雄蜂基因型为a,体色为黑色,蜂王和工蜂的基因型为Aa(雌蜂),体色为褐色,故ABD错误,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b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bb.由于AAbb:Aabb=1:1,所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所以自由交配后AA的个体为,Aa的个体为,aa的个体为,但aa纯合致死,故AA的个体占=,也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故选: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14.A【解析】试题分析: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基因型都是AaBb,由于基因A或b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其相互交配的后代中,凡含AA或bb的个体均死亡,若单独考虑每一对基因,则其后代基因型分别为2/3Aa、1/3aa和1/3BB、2/3Bb,二者组合结果,后代基因型为2/9AaBB(黄色短尾)、4/9AaBb(黄色短尾)、1/9aaBB(灰色短尾)、2/9aaBb(灰色短尾),因此子代的表现型比为2:1,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B.观察染色体最好选图乙中的A细胞进行观察C.用高倍镜可以看到一个细胞经历图乙中B→A→D→C整个过程D.③④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男性的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D.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即ZW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4.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B.细胞中的脂质都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分布5.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6.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7.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8.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9.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C.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D.细胞质中有ATP的分布,细胞核中没有10.科研人员以猪肝和马铃薯块茎为实验材料,研究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相关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的不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请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06.57.07.58.08.5猪肝粗酶液16.026.030.323.612.39.5马铃薯块茎粗酶液6.28.410.410.49.64.0A.猪肝粗酶液的浓度和马铃薯块茎粗酶液浓度属于无关变量B.两种酶的最适pH范围均在7.0~7.5之间C.在猪肝中的H2O2酶含量一定高于马铃薯D.上述两种粗酶液的作用机理不一定相同11.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全册生物试题1 (2)
照对市爱民阳光实验学校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分,共60分)1.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草履虫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个体B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D蝴蝶兰的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幼苗2.以下不属于细胞凋亡的实例的是( )A.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手指的正常别离B.组织、器官中细胞的更C.脉管炎患者由于局部缺血导致组织细胞死亡D.白细胞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3.以下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C.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4.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DNA与染色体数目加倍时间不同5.以下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D.牛的精细胞与神经细胞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未用龙胆紫染色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C.口腔上皮细胞不分裂D.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7.以下关于细胞周期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B.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C.癌细胞较正常细胞周期缩短D.已分化的细胞都失去细胞周期8.研究说明,某些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即使在氧供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异常B.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很多C.原癌基因位于线粒体内,癌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同于正常细胞D.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仍有较高的活性9.以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的(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10. 某生物体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数44条,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实际条数是( )A .44条B .88条C .22条D .11条11.某同学做有丝分裂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1.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C.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于是滴l~2滴质量分数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2.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含有糖蛋白B.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C.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4.将某动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A.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细胞器B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一定与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5.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A.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B.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C.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图2中b点开始,离子吸收速率主要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6.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7.甲基绿一吡罗红分别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特异性染色。
中学15—16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2)
单县五中高一月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B.②③ C.②④D.①③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在下丘脑B.K+ 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不利6、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7、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8、关于过敏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②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因此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损伤③过敏反应和正常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④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9、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A.产生抗体B.产生细胞因子C.导致靶细胞破裂D.产生记忆细胞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11、如下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高一下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优秀经典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一生物试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 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 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D.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②和④D. ①和④3.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猫的白毛与蓝眼C.兔的长毛与短毛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5.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 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C. 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 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 ①B. ①和②C. ②D. ②和③7.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稳定遗传的占后代的( )A. 1/16B. 1/4C. 1/8D. 3/168.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 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9.以下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孟德尔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A. 正确假设了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B. 正确选用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 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D. 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10.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11.某种植物的某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取AA与aa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取表现型为显性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显性和隐性个体的比值为()A.8:1 B.3:1 C.9:1 D.16:11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A.25% B.12.5% C.75% D.50% 13.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患病,aa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A.1/12 B.1/6 C.2/15 D.1/8 14.豌豆种子的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r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与基因型为yyRr 的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有()A.1种B.2种C.4种D.8种15.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6.A 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有关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体占1/6 B.有4种表现型C.有6种基因型D.aabb基因型的个体占子代的1/817.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A.1:2:1 B.4:4:1 C.3:2:1 D.9:3:1 18.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B.乙豌豆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19.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20.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A.2种和1种 B.4种和4种C.4种和1种D.2种和2种2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体杂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4种,双显性个体的比例为1/16B.基因型有4种,aaBb个体的比例为1/16C.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8种,Aabb的比例为1/4D.后代表现型中和亲本不同的比例为1/822.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配子的种类数是()A.2 B.4 C.8 D.1623.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C. D.24.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描述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乙→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甲→乙的全过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D. ④2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月考生物试卷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2.在人体内,下列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7.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8.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9.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一下BC段变化的原因()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完全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10.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1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2.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13.下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B.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C.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4.外科手术时,对病人使用的麻醉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此判断,麻醉药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D.树突15.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②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③上的特异性受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6.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1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①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②激素是有机分子③作用后立即被灭活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⑤激素是信息分子⑥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18.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在人体内同一腺体中合成的物质是()A.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胰高血糖素、胰蛋白酶C.性激素、促性腺激素D.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19.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20.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进而调节血糖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D.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21.如图为水平衡调节图解,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C.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22.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种激素的每日浓度变化,其可能是()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2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反射,神经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发挥作用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24.已知成人体内的肝糖原含量一般不超过150g,有一成年男子参加长跑运动,历时2h,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50g,则在2h的长跑过程中,能表示此人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A.B.C.D.2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26.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27.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该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C.该病可以通过注射减毒疫苗的方式进行治疗D.患病原因可能是B细胞分化受阻28.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29.下列关于吞噬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富含溶酶体,其水解酶能将吞入的物质水解C.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可参与构成第一、二道防线3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3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下部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B.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33.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34.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5.如图表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36.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37.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38.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39.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将不能进入细胞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但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障碍,而此时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40.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大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大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小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小41.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42.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43.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如下列图中的()A.B.C.D.44.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A.使细胞膜膜内电位变正 B.使钠离子通道开放C.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D.抑制细胞兴奋4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二、非选择题(共50分)46.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当兴奋到达c点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47.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48.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图中物质d 为,细胞b的名称是,在人体内可以来自.(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当对抗原的免疫经过过程⑤⑥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49.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2)由图1的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中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题1分,41-45每题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A、尿素、二氧化碳等产生后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抗体、淋巴因子等分泌后进入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B.2.在人体内,下列哪些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④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②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②正确;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错误;④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正确.故选:B.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尿和汗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速率加快【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B错误;C、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血液运输,C正确;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速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由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1为毛细血管壁,2为毛细淋巴管壁,3为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解答】解: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血浆中的水分会大量流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即C液增加,故A正确;B、2结构的细胞是指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故B错误;C、据图可知,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区别就是蛋白质含量不同,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故C正确;D、由氧气的运输途径可知,氧气先由血浆,然后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而又因为氧气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故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C.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B、血糖浓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B正确;C、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温度和pH值都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D、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的缓冲物质(如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正确.故选:A.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稳态也可以维持平衡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的状态【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 错误;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错误;D、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版本
2016-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试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所以的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的量大约是体液总量的D.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2.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A.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2的通透性增加,C液增加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C.2处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D.1处的氧气浓度高于C处,C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A处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4.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浆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细胞仅仅依赖于内环境,并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5.已知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 a+通道的打开.如图是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 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ATP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N a+通道大量开放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b处不能兴奋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导致肌肉抽搐(持续收缩)6.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7.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才能释放神经递质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神经调节过程中没有体液中物质的参与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9.科学家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请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是通过影响靶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起作用的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胰高血糖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减少D.健康人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并趋于稳定10.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高血糖素不能为靶细胞提供能量B.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后,无需消耗能量即可经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C.胸腺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D.所有的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11.如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12.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是产生冷觉和热觉的部位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13.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据此分析胸腺素()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14.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15.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16.分析如图实验,下列实验预期正确的是()A.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B.若a>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C.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D.若a=b,且c>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17.如图中,A、B、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周上,B 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花盆随圆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B.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转,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C.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光源生长D.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18.人工方法获得无籽番茄的措施是()A.在传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B.开花后,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开花后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D.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19.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t3和t5B.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2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地中也存在垂直分层结构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21.关于群落的结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22.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诱杀雄性个体一定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3.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是先多后少B.“S”型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C.“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天敌的关系D.“S”型曲线的形成是多种生态因素作用的结果24.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①随机选取若干样方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④计算种群密度⑤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②⑤④D.①④②③⑤25.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表明M、N之间为竞争关系B.b越大表明该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d越大表明M与N的竞争越激烈D.M与N将呈现S型增长26.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27.如图曲线1为某种群出生率,2为种群死亡率,该种群K值是()A.c点,死亡率最大的点B.a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C.b点,出生率最大的点D.c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点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B.200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3%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29.一对夫妇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细胞和时期是()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30.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31.(10分)下图是某种高等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模式图。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60分)1.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B.“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是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D.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人体内的某种化合物由C、H、N、S等元素构成,则该物质的功能最不可能是()A.催化细胞中H2O2的水解B.抵抗病菌引起的感染C.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D.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3.下图表示细胞中糖类的概念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4.关于细胞中核酸的结构和代谢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核苷酸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如图),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它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层粘连蛋白分子中含有m-3个肽键B.层粘连蛋白可能具有细胞识别的作用C.该物质是在细胞内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表面的层粘连蛋白减少6.“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 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 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最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 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8. 某山村一段时间以来,妇女婚后只生女孩,不生男孩。
中学15—16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生物参考答案
除注名外每空1分
1、(共13分)(1)淋巴组织液血浆
(2)(3分)(3)内环境神经—体液—免疫
(4)组织液
(5)自由扩散 6 三
(6)血浆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共11分)(1)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
(2)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
(3)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4)同时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5)对照组:做切除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移植器官被排斥(2分)
实验组:再输入T淋巴细胞;移植又被排斥(2分)
3、(每空2分共16分)
(1)消化吸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脂肪等非糖物质
糖原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 0.8—1.2g/L 糖尿病
(3)胰岛素。
高一生物月考题及答案[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生物月考题及答案[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第Ⅰ卷(本卷计3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1分,共计36分)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Mg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在光合作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B.脂肪分子中含氢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D.RNA和DNA主要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2.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A.如图①纵坐标表示酒精出入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表示O2供应量B.如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C.如图③纵坐标表示O2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的浓度D.如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浓度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只有拟核,但存在遗传物质DNAC.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不同于真核细胞4.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B、C、D、E、F中都含有蛋白质B.绿色植物的细胞都含有A、C、D、E、FC.B、E分别是动、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D.A、D、F都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5.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A.改变细胞膜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水解DNA6.含有164个N原子的150个氨基酸,形成了4个四肽,5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值分别是()A.150和150B.139和25C.139和11D.150和257.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A.催化剂的种类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C.产生气泡量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8.唾液淀粉酶适宜的PH为中性,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2上升到7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9.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曲线1。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4每小题1分,35~45每小题1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3.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4.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5.每年高三同学们都要进行“子龙大桥”16千米远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但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6.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7.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8.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割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不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9.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10.此时的你正在专心作答试题,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③大脑皮层S区④大脑皮层V区⑤大脑皮层W区.A.④⑤B.③④C.②③D.①③11.如图所示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1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A.B.C.D.14.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1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6.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生产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C.若尿崩症因肾小球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在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17.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糖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元及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18.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19.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0.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B.出汗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2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3.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与淋巴B.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或汗液排出C.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舒张状态D.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24.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生在其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供给水分 B.供给全面营养C.供给能源 D.维持细胞渗透压25.下列关于神经传导和相关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B.突触传递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抑制作用C.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末梢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2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2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29.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30.在制备蛇毒(抗原)抗毒素(抗体)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31.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3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极端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使血液中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33.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即血压.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A.压力感受器和心脏 B.压力感受器和心脏、血管C.温度感受器和心脏、血管D.压力感受器和血管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②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④肾上腺素药物可以口服;⑤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神经纤维上变为静息电位.A.①③⑤ B.①④C.①②③ D.③④⑤35.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36.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37.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③促进肝糖原分解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39.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40.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注射适量的()A.甲状腺激素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41.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42.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所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①过程发生后,胰高血糖素随即升高C.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完成②和③过程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过程43.“生命在于运动”,人在运动时会出现()A.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使血浆pH明显下降B.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活动逐渐增强C.小脑中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强D.下丘脑有控制着运动的高级中枢44.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人体血糖平衡B.口服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D.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元分解补充血糖45.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的CO2,经过血浆、肺泡呼出体外至少要穿过几层生物膜()A.7层B.5层C.11层D.9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4分)46.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______.(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如何变化?______.(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______]______.47.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调节.(2)在遇到危险的环境时,人常常会出现瞳孔放大、手心出汗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在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作用.(3)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的机理是______.(4)由图乙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物质)联系的.48.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器官A是______.(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促进排卵.49.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体产生和的细胞是,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主要是______.(2)某同学在高考体检时,检测结果是“大三阳”,即出现1、3和5阳性,这一结果表明该同学体内乙肝病毒处于______状态,需要对其治疗.(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如果人体免疫系统消灭乙肝病毒首先通过细胞免疫的话,那么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______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1~34每小题1分,35~45每小题1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综合考察,梳理环境概念、内环境的作用、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A、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不是增加,A错误;B、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HCO3构成,B错误;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误;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2.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乙是血浆,A错误;B、甲渗入乙血浆中的量多于渗入丙淋巴中的量,B错误;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组织液,C正确;D、丁液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组织液中低,D错误.故选:C.3.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A、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A错误;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B正确;C、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C错误;D、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B.4.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由于孕妇吸收的营养要供给孕妇和胎儿利用,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足,由于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故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组织水肿.故选:A.5.每年高三同学们都要进行“子龙大桥”16千米远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但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解答】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6.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题意分析,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进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的,从而使血钙浓度上升;当血钙浓度上升时促进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从而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关系.【解答】解:A、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A正确;B、由题意分析,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进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的,从而使血钙浓度上升;当血钙浓度上升时促进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降钙素,从而使血钙浓度下降.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关系,B错误;C、根据题意分析,人体血钙浓度在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相对平衡,而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D 正确.故选:B.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选择题专项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选择题专项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②和物质③均可为C3的还原供能B.当物质④供应停止时,物质①的生成速率将下降C.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暗反应速率可能升高,而光反应不受影响D.为叶肉细胞提供H2l8O,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施用化肥比施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有利于绿色蔬菜的保鲜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4.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形成D.赤道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5.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6.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7.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8.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
中学15—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初摸底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命题人:王世旺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则可用来表示当温度为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关系的是A.曲线1B.曲线2C.曲线3D.曲线42.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依次分别为:A.糖类、脂质、核酸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D.蛋白质、核酸、蛋白质3.若线粒体功能异常,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C.神经细胞排出Na+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4.右图表示动物体中五类物质的关系,每个椭圆代表一类物质,则图中①~⑤的名称最合理的一组是:A. 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B.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C.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D.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5.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和液泡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C. 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D. 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此过程需要消耗ATP 6.下列生理活动中可以使A TP转化成ADP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生成蔗糖B.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线粒体内丙酮酸被分解为CO2 D.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7.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如图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b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C. a过程需要ATP,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细胞间的识别与②有密切的关系8.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钠溶液中,若将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则会失去水皱缩,从而丧失输送氧气的功能。
高一生物(下)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生物(下)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一定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要相等.A.①②B.③④C.②D.②④2.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火鸡有时能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这有三个可能的机制: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A.①雌:雄=1:1;②雌1雄=1:1;③雌:雄=1:1B.①全雌性;②雄:雄=4:1;③雌:雄=1:1C.①雌:雄=1:1;②雌:雄=2:1;③全雄性D.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全雄性4.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为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F1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②F1植株上结的种子,黄子叶比绿子叶接近3:1③F1植株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④F2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A.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④5、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8、16 B.16、16 C.16、8 D.8、86、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 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 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7.某高山动物的毛色有深灰色、银灰色和白色,依次受B、b y和b基因的控制,研究发现:深灰色个体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对深灰色个体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后,部分个体的该部位长出白色且毛色不再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深灰色个体毛色的季节性变化是一种适应现象B.毛色的季节性变化表明基因的表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C.紫外线引起深灰色个体毛色的改变是突变的结果D.紫外线能引起B、b y和b基因结构的定向改变8.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颤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9.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A.纤维素B.胰岛素C.叶绿素D.甲状腺激素10.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④磷脂.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③11.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12.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如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 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 D.易位和倒位13.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厘米B.6~16厘米C.8~14厘米D.8~16厘米14.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B.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现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15.十年前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现,将四个特定基因导入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等)中,可诱导其形成具有胚胎干细胞样分化潜能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这项先进技术的潜在应用前景是()A.改造和优化人类基因组结构B.突破干细胞定向分化的障碍C.解决异体组织/器官排斥难题D.克隆具有优良品质的动物个体16.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58 B.78 C.82 D.8817.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18.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红眼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F1红眼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红眼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红眼雌果蝇19.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20.某植物果穗的长短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群中短果穂、长果穂植株各占一半.从该种群中随机取出足够多数量的短果穗、长果穗的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发现50%长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现长果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短果穂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长果穂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B.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该种群中,控制短果穗的基因频率高于控制长果穗的基因频率D.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A频率与AA频率均不发生变化21.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A.DNA连接酶B.DNA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22.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2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24.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每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C.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D.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2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9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盆栽植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并绘制了叶肉细胞内部代谢过程示意图(如图,图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物质),请回答:(1)图中④表示,图中是发生在生物膜上的生理过程,通常情况下合成ATP最多的生理过程是图中的.(2)在根尖细胞中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图中的,通常情况下根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图中A是.(3)据表分析,可用于探究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组别是;Ⅱ组实验中CO2变化量的含义是;实验中植物生长最旺盛和呼吸作用最弱的所对应温度依次是.2.(12分)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有红花、橙花、白花三种植株.已知雌株与雄株有M、m基因控制,花色受A、a与B、b基因的控制(A与B基因同时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二者都不存在时开白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为研究该植物的遗传,所进行的实验如下:实验1:利用红花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的正常植株全部开白花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1:1,利用橙花植株的花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实验2: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每组杂交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为1:1,且总出现比例约为1:2:1的红花株、橙花株、白花株.请回答:(1)对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幼苗的基因型为;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正常植株,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的过程表现花粉具有.(2)橙花雄株与橙花雌株杂交,子代中雄株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是,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MM的植株,其原因主要是.(3)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子代中红花株、橙花株与白花株的比例为1:2;1,研究者认为该性状分离比是相关基因导致花粉不育的结果,可利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若测交实验中,则上述观点正确.3.(7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如图为20实际中叶非洲地区Hb 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 S Hb 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β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条α肽链正常.Hb S基因携带者(Hb A Hb 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条异常肽链,最少有条异常肽链.(2)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 S基因和疟疾的部分基本吻合.与基因型为Hb A Hb A 的个体相比,Hb A Hb 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基因频率高.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的个体比例上升.(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 A Hb S个体比Hb A Hb A和Hb S Hb 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现象.(4)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填序号).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③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比对(5)若一对夫妇中男性来自Hb S基因频率为1%~5%的地区,其父母都是携带者;女性来自Hb S基因频率为10%~20%的地区,她的妹妹是患者.请预测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4.(12分)动物园有一种ZW性别决定的鸟类,其长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 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长腿白羽,短腿白羽(1)根据杂交实验推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体的是,腿长度中显性性状为,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雄性个体基因型为.(2)造成杂交实验二中没有雄性个体是因为含有b基因的(填“精子”或“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3)杂交实验一产生的F1中B基因频率为,选出其中的长腿灰羽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长腿灰羽的概率为.(4)在饲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单独饲养的雌鸟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可随机与同时产生的上极体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合子(性染色体为WW的个体不能发育),进而孵化成幼鸟.将杂交实验二中的长腿灰羽雌性个体单独饲养,理论上最终孵化成的幼鸟中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长腿:短腿=.2017高一生物(下)月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0分)1、(每空1分)(1)光反应③④③(2)④⑤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丙酮酸(3)Ⅰ、Ⅲ、Ⅴ、Ⅶ10℃时植物12h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30℃和10℃2、(1)mab (1分)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1分)全能性(2分)(2)橙花:白花=1:1 (2分)mmAaBb (2分)雄株是由隐性基因m控制,因此不能产生含有M的精子(2分)(3)雌雄比例是1:1,且都表现为白花(2分)3、(每空1分)(1)2 0 (2)HbS HbAHbA (3)杂种优势(4)①②(5)(每空1分)4、(每空1分)(1)B/b(1分)长腿(1分)AaZBZb (1分)(2)卵细胞(1分)(3)(2分)(2分)(4)4:1 (2分)9:1(2分)。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有关如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A.含有两条肽链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4.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5.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6.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7.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宁一高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
答题卷
姓名:考号:班级:
第Ⅱ卷(选择题,共4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46. (1)(填标号).
(2)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
(4)[ ] .
47、(14分)(1) ________ 调节。
(2) ________(填字母)。
(3) _____ 的变化和体内______ 的结果。
(4) ______ 。
(5) ________ _(物质)联系的。
48.(5空,共10分)
(1)。
(2),。
49.(5空,共10分)
(1),。
(2)。
(3)。
(4)。
洛宁一高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
答题卷
姓名:考号:班级:
第Ⅱ卷(选择题,共4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46. (1)(填标号).
(2)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
(4)[ ] .
47、(14分)(1) ________ 调节。
(2) ________(填字母)。
(3) _____ 的变化和体内______ 的结果。
(4) ______ 。
(5) ________ _(物质)联系的。
48.(5空,共10分)
(1)。
(2),。
49.(5空,共10分)
(1),。
(2)。
(3)。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