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考试6学时其中: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四、大纲内容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化学工程与工艺本专业-40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化学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李青适用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时数:40学时一、课程概况《无机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内容既要考虑更好地衔接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又要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培养,并在思维方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方面得到锻炼。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度、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应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一些无机化学的较综合的问题。
2.使学生掌握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了解固体的结构与性质、常规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3.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概念或理论的来源、发展、本质和彼此的内在联系,使他们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同时又可从中学习和领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4.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无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自学和利用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5.使学生一般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过程、趋势以及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等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教学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状态函数、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基本要求: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状态函数。
理解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掌握反应热、反应焓变、赫斯定律。
重点:反应热、反应焓变、赫斯定律。
难点: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焓、熵。
2.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级数、活化能、活化分子、质量作用定律、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Kθ及其计算、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及其有关计算、化学反应的推动力、熵、焓和吉布斯自由能、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G和△Gθ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Gθ和平衡常数的关系。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专业)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试行)一、教学目的无机化学实验是高等教育理科化学专业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的无机化学理论知识;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训练,正确地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环境科学专业技术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操作单元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规范、熟练。
2、进一步熟悉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
3、掌握主要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鉴定方法。
实验一绪论、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干燥(4学时)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4学时)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4学时)实验四溶液的配制(4学时)实验五五水硫酸铜结晶水测定(6学时)实验六水的净化(4学时)实验七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4学时)实验八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4学时)实验九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4学时)实验十卤素过氧化氢及硫的化合物(4学时)实验十一铝、锡、铅、锑、铋(4学时)实验十二氮、磷、碳、硅、硼(4学时)实验十三铜、银、汞(4学时)实验十四铬、锰、铁(4学时)实验十五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6学时)实验十六水中溶解氧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5学时)三、教材及参考书1、北师大等校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2、华东化工学院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大学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北京师范大学编.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孙尔康编.化学实验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6、黄佩丽编.无机元素化学实验现象剖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天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其它说明1、本实验大纲收入的选修实验项目供教学安排时选择。
无机化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的基础学科。
无机化学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实践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5.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2. 无机化合物制备实验- 简单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复杂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制备3. 无机化合物性质实验- 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实验(如熔点、沸点、密度等)-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实验(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无机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实验(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4. 无机化学综合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设计-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撰写- 无机化学实验竞赛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基本内容进行讲解。
2. 演示法:教师对实验操作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3. 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指导,纠正错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实践法: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共同讨论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2. 实验数据评价:考察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处理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考察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等。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02学时总学分:6学分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先修课程:高中化学及实验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作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加强基本操作训练: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集中叙述后,要分散反复训练,这样既有理论叙述又有实际训练,做到学用结合。
利用图解说明和电化教学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化。
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对误差处理和有效数字的使用、作图、查阅手册以及绘制仪器装置图、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都须有一定的要求并在有关实验中训练。
2.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保持一定稳定性和基本性的同时,要补充具有学科发展特点的先进内容,联系实际的内容,并注意有趣性、可研究性相结合。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仪器操作竞赛、课外兴趣实验、外出参观、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3.规范实验教学的三环节:抓好学生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清洁习惯,科学、完整、规范地表达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为学习后续课程做必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准备。
三、教学时数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实验一仪器的认领与洗涤、安全教育等(4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知识要求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必需的实验室使用条例。
(二)技能要求:无机实验室的知识和安全常识;认领、洗涤和干燥玻璃仪器;学习绘制实验仪器和装置简图实验内容: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无机实验室的一般知识2.认器领、洗涤和干燥玻璃仪3.学习绘制实验仪器和装置简图主要仪器和设备:烧杯、锥形瓶、量筒、称量瓶、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滴定管、长劲漏斗、分液漏斗、布什漏斗、吸滤瓶坩埚、坩埚钳、石棉网、表面皿、蒸发皿、研钵酒精喷灯、温度计、电子天平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4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知识要求:酒精灯的规范用法,酒精喷灯的原理和构造并掌握使用方法(二)技能要求:掌握使用酒精喷灯的规范方法;掌握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细、熔光等基本操作;掌握塞子钻孔的操作实验内容1.巩固酒精灯的规范用法,了解酒精喷灯的原理和构造并掌握使用方法。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精选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
是大学化学各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基础课程,在化学各专业课的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师范院校的无机化学又是和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两部分,它们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组成了无机化学课程的整体。
基础理论内容涉及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平衡、物质结构、配位化学、电化学等化学原理。
元素化学重点介绍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的性质、结构、用途和制备,并运用热力学、动力学、元素电势图以及结构化学原理进行解释。
二、课程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无机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第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该课程的讲授内容既要立足于学生已掌握的中学化学知识基础,又要为其它几门后续课程准备必须的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学知识。
无机化学课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且使学生掌握重点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用途。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还应培养学生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并注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课程目的无机化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与讨论,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和配位平衡四大平衡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等特性及典型反应。
要求学生在元素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培养自学能力,并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无机化学实验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
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操作,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无机化学基本知识,训练学生正确掌握无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无机化学实验属专业基础实验课,本实验课程主要依据的是本课程所涉及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的理论原理。
本课程主要熟悉掌握无机化合物合成的原理及方法;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无机化学实验常用反应装置;以及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三、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机化学实验》是理工类与化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开设无机化学实验是学好无机化学的必要手段,并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以及学生日后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常用化学玻璃仪器,电子天平,水循环气泵,pH计及化学药品和试剂等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选做16个课时实验。
注:实验根据情况选 5个,总实验学时为16学时。
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前提交预习实验报告,预习实验报告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主要仪器和药品试剂、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等内容。
实验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含预习实验报告中相同内容,及实验数据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和实验的结论,完成实验的讨论题或思考题。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以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综合一起,作为实验最终成绩。
实验预习、实验结果成绩包含在实验报告成绩当中。
实验总成绩组成:预习20%、操作40%、报告30%、原始记录1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大学通用化学实验技术》上册,宋光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所属专业:药学课程性质:基础课学分:2学分(72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药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目的着重于传授化学知识和基础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
目标与任务: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化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对药学专业开设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极其重要。
在此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预习、实验、报告总结、思考讨论等环节,希望使学生在加深对理论课教学中所学的规则、定理、理论的理解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力求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相关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等(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年9月。
主要参考书:1.《大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上、下册),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教学思路:根据医学生《无机化学实验》学时少,时间短等特点,我们重点抓基本操作训练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结果表示等)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实验一实验讲授、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4学时)实验二玻璃工操作和塞子钻孔(4学时)实验三氯化钠的提纯(5学时)实验四天平称量练习(4学时)实验五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练习(4学时)实验六硫酸铜的提纯及结晶水的测定(8学时)实验七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纯度测定(8学时)实验八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性质实验(5学时)实验九硝酸钾的制备和溶解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一醋酸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二电化学平衡性质实验(5学时)实验十三镁和盐酸反应热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四配位平衡性质实验(4学时)实验十五s区元素性质实验(4学时)考核方式:学生成绩采用逐个实验计分法,每个实验中预习占10%,基本操作占40%、实验结果、报告占40%,纪律、卫生占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考试6学时其中: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四、大纲内容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2、掌握使用天平的规则。
1、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四溶液的配制1、掌握一般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2、学习比重计、吸管、容量瓶的使用。
3、巩固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五镁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1、了解置换法测定镁原子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气态方程和分压定理的有关计算。
3、巩固分析天平的称量技能,学习正确使用气压计、定量测定实验报告的规范撰写和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六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1、通过制取纯净的氢气学习、练习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及干燥的基本操作。
1、通过氢气的还原性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实验七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阿拂加德罗定律。
3、巩固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气体的净化、干燥、收集和分析天平的使用实验八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试剂氯化钠的提纯1、学习由粗氯化钠制备试剂氯化钠的方法。
2、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3、实验九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转化法制备硝酸钾1、学习温差法和复分解法制备无机盐。
2、掌握物质的溶解度的有关计算。
3、初步掌握重结晶提纯的原理和操作。
4、巩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实验十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1、了解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水质的检验原理和方法3、学会电导仪的使用方法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1、测定过二硫酸铵氧化碘化钾的反应速度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2、加深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练习恒温水浴操作,掌握温度计、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初步掌握数据处理和作图方法。
实验十二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1、测定过氧化氢稀溶液的分解热,了解测定反应热效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学习温度计、秒表的使用和简单的作图方法。
实验十三醋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测定1、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并测定不同浓度醋酸的pH值。
2、计算电离常数以加深对电离常数的理解。
3、巩固滴定操作并练习pH计使用。
实验十四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1、加深理解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2、巩固pH值概念,掌握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
3、了解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实验其性质。
4、观察盐类水解作用,了解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
5、掌握沉淀平衡、同离子效应和溶度积规则。
6、实验沉淀的生成、溶解、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7、学习电动离心机的使用和离心分离操作。
I- + I2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十五I-I- + I2的平衡常数。
1、测定I-2、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原理。
3、巩固滴定操作。
实验十六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1、实验阴极射线的产生和性质,理解电子的微粒性。
2、从光的衍射实验理解电子衍射原理,理解电子的波动性。
3、实验原子光谱的产生和性质,理解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4、实验分子的电性和磁性实验十七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1、熟悉典型的无机物分之(离子)的空间结构;2、熟悉金属晶体三种密堆积的排列方式,复习晶胞、配位数等概念;3、熟悉四种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了解正负离子的堆积情况,配位情况以及晶胞中离子的个数比;4、了解金刚石、石墨和干冰的结构;比较四类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力的异同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实验十八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1、掌握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关系以及介质、反应物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加深物质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的理解。
3、了解盐桥的制作方法。
实验十九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1、学习氯气、次氯酸盐、氯酸钾的制备方法和主要性质。
2、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懂得强氧化性的区别。
3、掌握双氧水的某些重要性质。
4、掌握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5、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实验二十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1、]实验并掌握氮的不同氧化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实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3、掌握硅酸盐、硼酸、以及硼砂的主要性质。
4、练习硼砂珠的有关操作。
实验二十一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学习和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2、学习和掌握离子检出的基本方法。
实验二十二主族金属元素(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1、比较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活泼性。
2、实验并比较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的氢氧化物和盐类的溶解性。
3、练习焰色反应并熟悉使用金属钾、钠的安全操作。
实验二十三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1、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
4、熟悉Hg2+和Hg22+的转化。
实验二十四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的方法。
3、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
4、实验二十五铬、锰1、了解铬、锰常见氧化态化合物的生成、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2、掌握铬(Ⅲ)还原性和铬(Ⅵ)的氧化性。
3、掌握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及介质对其氧化还原产物的影响。
4、以MnO2为原料制备KmnO4,练习碱熔操作。
实验二十六铁、钴、镊1、了解铁、钴、镊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掌握二价铁、钴、镊的还原性及三价铁、钴、镊的氧化性递变规律。
2、掌握铁盐的氧化还原性。
3、了解铁、钴、镊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并掌握Fe2+、Fe3+、Co2+Ni2+鉴定方法。
实验二十七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氧化法1、学习碱熔法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熔融、浸取,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3、掌握锰的各种氧化态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实验二十八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1、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水溶液中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2、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3、巩固电导仪的使用。
实验二十九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制备——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1、学习在无氧条件下制备易氧化的不稳定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沉淀过滤、洗涤等基本操作。
3、实验三十离子的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1运用所学习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未知物的鉴定和鉴别,进一步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要求]:1、学生在全面复习基础上制定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由学生独立完成;2.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进行全面的训练和检查。
实验三十一硫代硫酸钠的制备1、学习溶剂法提纯工业硫化钠和用提纯硫化钠制备硫代硫酸钠的方法;2、练习冷凝管的安装和回流操作;3、练习抽滤、气体发生、器皿连接操作。
实验三十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通过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的分析,研究反应物的合理配料比并确定制备反应合适的温度条件,以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三十三硫酸亚铁按的制备1、根据有关原理及数据设计制备复盐;2、进一步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3、了解检验产品中杂质含量的一种方法——目视比色法。
实验三十四环境化学实验——水中溶解氧及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本实验选择两个环境监测中的实际课题,要求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方法、步骤,进行定量测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实验内容也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拟,如:离子的鉴定和未知物鉴别、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利用废弃物制备无机物、无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等。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题目,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出具体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独立完成。
一般时间可安排在期中或期末。
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书育人,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教学方法,阐明化学基本原理和元素及化合物的变化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实验中应教育学生重视安全;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水电;注意整洁;保护环境;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2、切实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基本操作是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基础,规范的基本操作更是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可采用观看录象、讲解操作要领、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并通过抽查、讲评等逐个落实。
实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除加强巡视解决一般问题外,应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几位学生的操作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实验结束后,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做到绘图规范、文理通顺、字体端正、无错别字。
3、加强因素化合物性质和制备实验,通过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个别离子及混合离子的检出实验,掌握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溶解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水解及配位等性能。
这是师范院校化学实验的重点。
选择实验内容时注意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中学化学实验中难度较大的演示实验尽可能在本课程中得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