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讨论诊断学教学的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学教学。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提供基础。
2.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
4. 培养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医学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培养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1. 病史采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可能的诱因。
小点1: 学习有效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使用。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史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建立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小点1: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征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进一步完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等,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改变。
小点1: 学习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包括正常范围的判断和异常结果的解读。
4. 影像学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巧,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小点1: 学习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使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重要医学专业课程,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诊断临床各科疾病的基础。
技能性强、实践操作多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原理,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采集、综合、分析以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
依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适应未来岗位竞争需要的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完成规范病历书写的能力。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及其重要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常用X线、CT、MRI及超声检查的指征及其临床意义,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 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
6.熟悉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及其改变的意义。
7.熟悉胃、肠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8.掌握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熟悉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诊断的步骤和病历的重要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1.进行系统的问诊,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动作规范,结果贴近实际。
《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
诊断学一、课程简介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其主要内容是学习症状学及采集病史、体征及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器械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
目的是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提出可能性的诊断。
诊断学可以说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应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典型体征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实验诊断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学会问诊技巧,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相关临床各学科要齐抓共管,在见习和实习中随时注意临床思维和检查技术的训练,施行续贯性教学才能使基本理论知识扎实,体检操作基本技能过关,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程,更好地为临床防治疾病和科研工作服务。
二、理论教学内容(一)问诊问诊是采取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问诊的重要性了解内容:了解问诊的定义、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内容掌握内容:掌握问诊的内容即住院病历所要求的内容学会询问和书写。
3.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内容:问诊的方法。
了解内容:问诊的技巧。
4.常见症状讲授症状以及症状学的定义、重点讲授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的原因、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
(1)发热掌握内容:发热的分度,5 种热型、临床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了解内容:发生机制,临床过程及特点,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2)水肿掌握内容:不同病因的水肿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诊断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071020/12071010课程名称:诊断学实验学分:2 学分实验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并综合培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学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症状的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病历编写。
本课程实验教学要求通过模拟训练和临床见习相结合,掌握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疾病诊断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熟悉症状、体征的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局部与整体、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了解诊断步骤,逐步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为随后进行临床实践奠定坚定的基础。
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安排使用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主编陈文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2、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及正、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学习一般状态检查内容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一)生命征1.体温:体温计的辨别、读数(示教)测体温的三种方法及正常值2.呼吸、脉搏、血压在各章节中分别讲解(二)一般状态1.发育:判断方法及记录2.营养:判断方法及记录3.神志:神志障碍的分度4.体位:自动、被动、强迫体位的定义(分别举例)5.表情:6.面容:7.步态:(三)皮肤1.色泽:发绀、苍白、黄染2.弹性:检查部位及方法3.温度4.湿度5.皮疹: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的区别6.出血:出血点、紫癜、瘀斑的大小区别出血点与皮疹的区别7.蜘蛛痣:①检查方法②常见部位及临床意义8.毛发分布:9.水肿:轻、中、重度分度10.瘢痕、溃疡。
(四)淋巴结1.检查顺序、部位及手法(示教)2.检查内容: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移动度、有无瘢痕及瘘管注意要点:浅部、深部触诊手法、腋窝、滑车上淋巴结触诊方法实验二、头、颈部检查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授课纲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 diagnostics课程种类 :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总学时: 64学分: 3.5理论课学时:44实验课学时:20适用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
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波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重申临床技术训练和诊断思想及学生着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确定基础。
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授课环节及授课方法和手段诊断学的授课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临床技术培训、课间见习、考试。
其中课堂讲解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课件、 VCD 、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授课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想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术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术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富强的电子模拟人授课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授课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术。
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着手能力供应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认识病史收集方法,经过详尽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想。
认识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屡次医疗实践中,渐渐学会临床思想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渐渐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授课收效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
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核查及实质操作的完成情况核查,是检验学生的实质着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着手能力的检验与核查。
诊断学实践教学大纲(2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诊断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诊断技术和诊断思维的学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诊断学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验、临床见习、病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流程;(2)熟悉常用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了解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预约;(2)能够正确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3)能够分析病例,制定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
3. 能力目标:(1)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技巧;(2)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增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1. 实验教学(1)病史采集技巧;(2)体格检查基本技能;(3)常用辅助检查技术;(4)病例分析。
2. 临床见习(1)常见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2)辅助检查的预约和解读;(3)临床病例分析。
3. 案例分析(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案例分析;(2)辅助检查的案例分析;(3)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
四、教学安排1. 实验教学:16学时(1)病史采集技巧:4学时(2)体格检查基本技能:6学时(3)常用辅助检查技术:4学时(4)病例分析:2学时2. 临床见习:32学时(1)常见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6学时(2)辅助检查的预约和解读:8学时(3)临床病例分析:8学时3. 案例分析:32学时(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案例分析:16学时(2)辅助检查的案例分析:8学时(3)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8学时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讲解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诊断思维和临床判断能力。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和临床见习,使学生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实践技能。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诊断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类临床表现的发生进展规律、机制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疾病。
诊断学的内容,包含收集临床资料的步骤与方法,对症状、体征与各类检查结果的评价、分析与推理,是医学生务必学习与掌握的,为临床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诊断学》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内容是建立在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上的,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体地结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实习、临床技能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对指定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结合CAI课件、VCD、录象、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与思维程序。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课堂教学外,大量的实践课是在技能训练室与病房中进行,在病房中熟悉病史采集方法,熟悉各类特殊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与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
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占80%)与实验考试(占20%)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实验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课程总学时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诊断学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症状、问诊、理学检查等40学时(理论30,实习10),心电图20学时(理论12,实习8),内镜4学时(理论2,实习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诊断技能。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诊断学基础,为将来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临床诊断的概念和作用,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学习各种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培养对不同疾病进行准确诊断的能力;3. 掌握与临床诊断相关的各种医学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4.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能力;5. 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a. 临床诊断的概念和意义b. 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c. 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法2. 疾病诊断a. 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典型症状b. 临床病例分析和诊断思路训练c. 疾病鉴别诊断技巧和方法3.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a. 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指标解读b. 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 实验室技术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4. 影像学诊断a. 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原理b. 各类疾病在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c. 影像学报告阅读和诊断思路培养5. 病例讨论与实践a. 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讨论b. 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思路和方法c. 实际临床实习中的诊断操作和技能培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座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实验室实践:学生将亲自操作各种实验室仪器,学习常见实验室检查方法;3. 病例讨论:教师将提供一系列真实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临床实习:学生将在医院实际科室进行临床实习,通过观摩和亲身实践,提升诊断技能。
五、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10%;2.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教材和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50%;4. 临床实习评价:医院指导教师将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占总成绩的10%;5. 学生评价:学生将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估教学效果。
第一篇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教学大纲诊断学(Medical Diagnostics)一、教学目的与任务诊断学是临床课的基础课程,又是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是所有临床学科的基本功,必须认真学好。
学习诊断学在于掌握基本的医学诊断方法,不仅要求掌握诊断的理论原则和思维程序,也要求熟练掌握诊断检查方法,在学习中达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为学习内科及其它全部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并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由于大量的教学活动在医院中进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同情病人,关心病人,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结合临床反复实践,在课程结束时达到如下要求: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的体格检查,并要求检查结果符合病人实际情况。
3、熟悉血、尿、粪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熟悉现代化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程序及原理,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
能辨认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房室肥大、期前收缩、心房及心室颤动和传导阻滞等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5、熟悉常用诊疗常规操作,如胸腔、腹腔、骨髓及腰椎穿刺方法,了解心包、肾脏和肝脏穿刺等的方法。
6、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字体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和/或表格病历。
7、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印象或初步诊断。
-1-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检体诊断(物理诊断) (42学时)第一节绪论一、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doc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供社区医疗专业使用)参考学时教学活动单元内容教学目标一体化实践总结累计方法与手段测验 1. 1. 诊断学的主要1 1 讲解 1. 概述《诊断学》包括的重点绪论内容内容 2.临床诊断的种 2. 说出《诊断学》的学习方法类与步骤与要达到的目标3. 学习诊断学目的、方法和要求 2. 1. 问诊的重要性 1. 概述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问诊 2. 问诊的内容 3 4 讲授、模拟意事项,学会正确的问诊方法 3. 问诊的方法与 2. 牢记并能详述问诊的内容,技巧特别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4. 问诊的注意事项 3.常见发热 2 讲授,每个症1. 说出每个常见症状的病因、症状疼痛1 状的问诊要点临床表现特征、问诊要点。
咳嗽、咳痰、咯1 训练(每2名2. 能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和不同血同学1组)的伴随症状对疾病作出初步分呼吸困难 2 析,同时做好鉴别诊断紫绀 0.5 3. 按照每个症状的问诊要点进黄疸 1.5 行问诊训练,力争达到能问清水肿2 每个症状的特点,并能将问诊呕血、便血、 1 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昏迷 1 结,做好记录16 重点症状:发热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呕血黄疸水肿意识障碍 1 问诊练习 2 (每2名同学1. 通过模拟问诊训练,学会正 1组,互为医确的开展问诊(开放式问阶段总结2 诊),做好医患沟通,对问诊20 患角色练习问得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科学分诊)析、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录即病史记录,按病历书写要求记录在病历上 2. 树立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采集与记录的病史必须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4.体格1. 基本检查法 0.5 22 讲、练结合 1. 学会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检查 2. 一般检查 1.5 适时的配合观步骤,能正确使用体检工具,全身状态检查看教学光盘、牢记各部体检的内容皮肤录像学习 2. 通过对机体各部的体检练淋巴结(一体化教习,能独立、正确、科学合理一般检查实习 2 的、熟练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细24 学)。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08学时讲课学时:75学时实习学时:32学时学分:6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医学眼视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法医学专业诊断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为医学生学完基础医学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课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器械检查、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诊断学总学时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75学时,见习及实验学习32学时。
因此,我们只能选择部分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它们包括: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
其中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归入检体诊断学,为77学时(理论课45学时,见习课32学时);实验诊断学为31学时。
诊断学中未列入大纲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本大纲根据第6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中的某些叙述作了必要的调整,以便同学学习。
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以供同学参考。
ﻩ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联系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的主要及重要部分,包括: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检体诊断总学时为77学时,其中安排45学时理论讲授和32学时见习学习。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 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总学时:82学时学时分配:大课讲授82学时,课间见习和临床见习24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预防医学(妇幼卫生)专业、临床病理专业、临床药理专业;四年制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考试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诊断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七版)而制定的。
《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更是毕业后医学生取得临床医师资格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教授如何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去识别和判断疾病、揭示其本质,以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检体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医疗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诊断思维和诊查技术的训练,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诊断思维程序,不断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应用。
同时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爱伤观点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是重点讲授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思维和病历书写等内容,其它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最终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规范化检查手法,掌握典型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了解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 ; 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了解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二O一五年九月前言………………………………………………………………………………………………绪论………………………………………………………………………………………………常见症状…………………………………………………………………………………………一、发热………………………………………………………………………………………二、疼痛………………………………………………………………………………………三、呼吸困难………………………………………………………………………………四、咳嗽、咳痰、咯血……………………………………………………………………五、水肿、心悸、紫绀……………………………………………………六、腹泻、腹痛……………………………………………………………………………七、消化道出血………………………………………………………………………………八、黄疽………………………………………………………………………………………问诊、书写病历………………………………………………………………………………检体诊断…………………………………………………………………………………………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二、头、颈部检查…………………………………………………………………………三、胸廓、肺部检查………………………………………………………………………四、心、血管的检查……………………………………………………………………五、腹部检查………………………………………………………………………………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七、神经系统检查…………………………………………………………………………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器械检查…………………………………………………………………………………………一、心电图检查…………………………………………………………………………二、超声波检查……………………………………………………………………………三、实验诊断学(检验系)、血常规检查(讲、习)…………………………………前言一、诊断学是一门桥梁课,但它的内容以及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都更偏向为一门临床课,重点内容包括: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超声诊断。
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二、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检体诊断60学时,心电图检查15学时,超声波检查6学时。
实验诊断5-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6学时,临床见习45学时,电教9学时。
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互相实践,应尽可能地多运用电子模具及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1、学会问诊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
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3、熟悉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并了解血液、尿液、粪便三项常用临床检验操作方法。
4、熟悉心电图各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其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5、熟悉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6、初步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绪论《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
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内容》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
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祖国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
四、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五、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常见症状《教学目的与要求》症状学是机体在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
重点了解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的原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与咯血、心悸、紫绀、水肿、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
一、发热(自学)(一)发热的原因: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
(二)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二、疼痛(自学)(一)在分析疼痛时应注意:1、疼痛的位置与传播;2、疼痛的特点与程度;3、疼痛延续时间、频度或间期;4、诱发、加重或减轻的原因;5、伴随症状与体征。
(二)临床常见几种疼痛的特点:1、头痛2、胸痛3、腹痛4、腰痛5、关节肌肉痛重点了解疼痛的病因、发生机理及特点。
三、呼吸困难重点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一)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二)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三)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等)。
四、咳嗽、咳痰、咯血(一)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二)咳嗽与咳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三)咯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五、紫绀:(一)定义;(二)中心性紫绀和周围性紫绀的特点和病因。
六、水肿(一)病因、分类及特点;(二)心源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七、心悸:常见的病因和发生机理。
八、腹泻(一)腹泻的概念及发生机理;(二)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特点。
九、消化道出血(一)呕血:1、呕血常见的病因;2、呕血与咯血的鉴别;3、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
(二)便血:便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鲜血便;2、柏油样便。
十、黄疸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呼吸困难、心悸、紫绀、水肿、[咯血,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自学]。
结合临床实习及典型病例示教,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
教材中的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与参考。
问诊《教学目的与要求》问诊是采集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因此讲授时,要求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一、问诊的重要意义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三、问诊的内容:(一)一般项目(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庭史。
(五)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教学时数》,习3学时。
《教学方法》教师在见习课堂中讲授:问诊内容、方法、病历书写格式及方法,并将举例说明如何问诊,写病历。
检体诊断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二、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
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望诊、触诊、叩诊的检查方法。
二、性别、年龄及疾病的关系。
三、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
四、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特殊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
五、皮肤的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瘀瘢、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以及临床意义。
六、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七、头颈部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头颅外部一般检查二、眼、耳、鼻检查三、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四、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6学时,(示教1,实习5)。
《教学方法》一、通过示教进行讲授,然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
二、通过临床实习,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胸廓、肺部检查《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检查中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二、通过临床实习,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二、胸廓:正常及病态胸廓。
三、肺部检查。
(一)望诊:肺叶在体表的投影,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二)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
(三)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重叩诊与轻叩诊法。
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
肺界叩诊法及临床意义。
(四)听诊: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性呼吸音、支气管性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特点及分布。
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性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
支气管性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
3、啰音:啰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
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
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
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5、语音传导: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胸腔积液等。
《教学时数》12学时(课堂讲授4、实习6,电教2)《教学方法》一、教师指导学生相互检查,掌握检查的顺序和方法以及正常肺部体征。
二、在临床实习中示教典型体征,使学生熟悉肺部各种异常体征。
配合电子模拟人实习。
三、通过实习达到独立写出呼吸系统疾病问诊及肺部检查记录。
心血管的检查《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二、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三、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四、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
五、正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