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理综辽宁卷(全国新课标II)化学部分清晰图片版带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2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和化学成份这两个知识点。
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其方式如通过胞间连丝,A项正确。
糖蛋白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又与细胞间的粘着性有关,癌变后的细胞由于糖蛋白减少所以易转移和扩散, B项正确。
ATP水解后有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电能、热能等其他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项正确。
蔗糖是植物内的一种二糖,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不可以合成,故D项是错误的。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两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两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两者核DNA复制的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化这个知识点。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是不同的,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DNA分子或遗传物质并没有差异,A、C、D都不正确,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之后,形成了不同的蛋白质,使各细胞中的蛋白质有所不同,故B项正确。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成份这一个知识点。
内环境中的各种成份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氧气在生成的组织液中会高于回流的组织液,因为组织细胞在不断消耗氧气,这样氧气就能以自由扩散形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故A不正确,B正确。
因为毛细血管壁有一定通透性,所以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同理,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血浆与组织液可以发生物质相互渗透。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高清图片版)汇总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答案】A【解析】戊烷只有碳骨架异构,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戊醇在戊烷的三种骨架结构上羟基的位置不同有8种同分异构体(1—戊醇、 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2—甲基—2—丁醇、3—甲基—2—丁醇、3—甲基—1—丁醇、2,2—二甲基—1—丙醇、);戊烯共有5种结构(1—戊烯、 2—戊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乙酸乙酯有6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的4种:甲酸1—丙醇酯、甲酸2—丙醇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属于酸的两种:丁酸、2—甲基丙酸),所以最少的是戊烷。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 2CO 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 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CaCO 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 2CO 3)不能与NH 4Cl 混合使用K 2CO 3与NH 4Cl 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 FeCl 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 3能从含Cu 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答案】C【解析】A 、烧碱的主要成分是NaOH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ClO)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HClO (不稳定,易分解);D 、印刷线路板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 3++2Cu=2Fe 2++2Cu 2+,而不是FeCl 3能从含Cu 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9.已知分解1mol H 2O 2放出热量98KJ 。
在含有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 H 2O 2+ I -H 2O+IO -H 2O 2+ IO - H 2O+O 2+ I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I -浓度有关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 ⋅mol-1 D .2222(H O )(H O)(O )v v v == 【答案】A【解析】决定化反应速率的主要是慢反应,所以I -浓度越大,则整个反应速率越快,A 正确、B 错误;98KJ·mol -1是该反应的△H,活化能不能确定,C 错误;把两个方程式处理得到:2H 2O 2=2H 2O +O 2,v(H 2O 2)=v(H 2O)=2v(O 2),D 错误。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理科综合化学精编精校收藏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精编精校版)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 x+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H2>△H3B. △H1<△H3C. △H1+△H3=△H2D. △H1+△H2>△H3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资料
I的一种合成路线:
1)C的结构简式为 ,E的结构简式为 。
2)③的反应类型为 ,⑤的反应类型为 。
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
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
Mg-5mg B. Mg+mg C. Mg+5mg D. Mg+10mg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
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
0
3gggGT- B. 0203gggGT- C. 23GT D.
3g
=
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
。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
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接正
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
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
和Ucd,则:
U
:Ucd=n1:n2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
、(15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课标全国Ⅱ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课标全国Ⅱ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Ca 40Fe 56Cu 64Zn 65Pb 207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2014课标全国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解析:A项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为物理变化;B项发生了油脂的水解反应,C项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D项用硅胶吸水防潮、铁粉吸收氧气防止食品被氧化,B、C、D项均发生化学反应。
8.(2014课标全国Ⅱ,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四联苯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共有5种一氯代物,C项正确。
9.(2014课标全国Ⅱ,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A项,H2将CuO还原为Cu,固体质量减轻;B项,固体由Na2O2变为Na2CO3,相当于固体质量增加“CO”部分,正确;C项,铝热反应固体质量不变;D项,Zn置换出Cu,固体质量减轻。
10.(2014课标全国Ⅱ,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项,漏斗尖嘴处应紧贴烧杯内壁;B项,固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下倾斜;C项,除杂应“长进短出”,否则NaOH 溶液将被挤压出去;D项,反应发生装置、试剂及收集装置均正确。
11.(2014课标全国Ⅱ,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答案:D解析:A项H2S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有:H2S HS-+H+,HS-S2-+H+,H2O OH-+H+,所以c(H+)>c(HS-),c(HS-)<1×10-5 mol·L-1,A项错误;B项氨水为弱电解质,稀释后氨水继续电离,pH增大不到1个单位,b<pH<b+1,B项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2O4-)+2c(C2O42-),C项错误;D项中酸性:醋酸>碳酸>次氯酸,则对应三种钠盐水解程度依次增大,pH相同,则三种溶液盐的浓度依次减小,D项正确。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含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粉末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D .将锌粒投入Cu(NO 3)2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发生的反应为CuO+H 2=====△Cu+H 2O ,固体由CuO 变为Cu ,反应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答案】D【解析】S溶液中,存在H2S H+ + HS-、HS-H+ + S2-、H2O H+ + OH-,根据上试题分析:A、H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三个守恒式的应用。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3.室温下,将1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1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 =====△CuSO 4(s)+5H 2O(l), 热效应为△H 3。
2014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二配详解
2014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Ⅱ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解析】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
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
选择A。
【知识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脂类水解;铁、铜及其化合物【试题难度】较小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
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
选择C。
【知识点】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结构【试题难度】较小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后,CuO→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
选择B。
【知识点】基本概念的知识【试题难度】中等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出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答案】D【解析】考察实验基本操作。
解析:A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错,进气管应长,进入溶液中。
D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
选择D。
【知识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试题难度】中等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答案】【解析】考察离子浓度的关系。
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全国Ⅱ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Pb-207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 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C】A. 3种B. 4种C. 5种D. 6种9.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B】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 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D】11.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D】A. 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 pH相同的①CH3COONa 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k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新课标II)解析版(仅供参考)
2014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化学试题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解析: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
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 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答案:C解析:联苯有对称轴,,因此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粉末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D 、将锌粒投入Cu(NO 3)2溶液 答案:B解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后固体的质量减小;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粉末 后生成Na 2CO 3, 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生成Al 2O 3, 固体的质量减小,将锌粒投入Cu(NO 3)2溶液置换出铜, 固体的质量减小。
答案:D解析:A 错, 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 错, 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 错,进气管应长, 进入溶液中。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 、pH=5的H 2S 溶液中,c (H +)= c (HS -)=1×10—5 mol·L —1 B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 ,则a=b+1C 、pH=2的H 2C 2O 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 (Na +)+ c (H +)= c (OH -)+c ( HC 2O 4-)D 、pH 相同的①CH 3COO 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 (Na +):①>②>③ 答案:D解析:A 错, 由电荷守恒, c(H +)=c(HS -)+c(OH -)+2c(S 2-);B 错,弱碱溶液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稀释10倍, 溶液的pH 减小小于1;C 错, c (Na +)+ c (H +)= c (OH -)+c ( HC 2O 4-)+2c(C 2O 42-) 。
[高考真题]2014年新课标2理综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解析)一.选择题7答案:A解析:A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B CO32-发生水解反应呈碱性,油污在碱性环境下易水解C 高锰酸钾能吸收水果散发出的乙烯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铁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第8题【答案】:C【解析】此物质左右上下都对称,所以有5种氢13245,因此有5种一氯代物.第9题【答案】:B【解析】: A CuO被氢气还原为Cu,固体质量减轻B Na2O2转化为Na2CO3 ,质量会增加C 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 固体由Zn变为Cu ,质量减轻第10题【答案】:D【解析】: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处B 加热固体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C 洗气操作中气体的方向应该是长进短出第11题【答案】:D【解析】A.H 2S 溶液中发生H2S H++HS-;HS-H++S2两步电离, 因为pH为5所以c(H+)=1 ×10-5 mo1/L,但是溶液中的c(H+)和c(HS-)不会相等. 所以A选项错误B.氨水中存在NH 3·H2O NH4++ OH-的电离平衡,加水稀释10倍时,电离平衡右移,所以稀释后溶液中的c(OH-)大于原溶液c(OH-)的十分之一,所以a<b+1,所以B选项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草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无论显什么性质,溶液中的带电微粒有Na+、H+、HC2O4-、OH-、C2O42-, 所以电荷守恒为: c(Na+) + c(H+) =c(HC2O4-)+ c(OH-)+ 2 c(C2O42-).所以C选项错误D.注意碳酸氢钠对应的酸为碳酸,三种酸的酸性强弱为CH3COOH> H2CO3 > HClO .所以三种盐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Na2CO3< NaClO,所以pH相同时c(NaClO) < c(Na2CO3)< c(CH3COONa) ,所以D选项正确. 第12题【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b为原电池负极,a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负极x Li- xe-=x Li+;正极反应为 Li1-x Mn2O4 +xe-+ x Li+= Li Mn2O4.所以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为Li Mn2O4 = Li1-x Mn2O4+ x Li.A.a为电源正极B.此反应正确C.由电极反应得到,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并没有变化,所以选C;D.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第13题【答案】:B【解析】依据题意得到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① CuSO4·5 H2O(s)= Cu2+(aq)+ SO42-(aq)+5 H2O(l)ΔH1>0② CuSO4(s)= Cu2+(aq)+ SO42-(aq)ΔH2<0①- ②得到CuSO4·5 H2O(s) ∆ CuSO4(s)+5 H2O(l)ΔH3=ΔH1 - ΔH2>0A.所以ΔH3>ΔH2 B.正确 C.ΔH3=ΔH1 - ΔH2 D.因为ΔH2<0所以ΔH1 - ΔH2>0>ΔH1+ΔH2所以不正确.26题答案:(1)大于 1×10-3 0.36mol·L-1(2)①大于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应该是升高②(3)逆方向容器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系数小的方向移动解析:(1)根据题目中,温度升高,气体颜色变深可知,温度升高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 >0由图像可知,240.06=/() 60mol L sν⋅(N O)= 1×10-3/()mol L s⋅10.120.12=0.36/0.04mol L ⨯=K(2)①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增大,所以温度应该是升高的T>℃② N 2O4(g) NO2(g)起始mol·L-1 0.04 0.12转化mol ·L -1 0.02 0.04 平衡mol ·L -10.02 0.16(2)容器体积减小一半,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系数小的方向移动27.(15分) 解析:(1) 六 ⅣA 弱(2)PbO 2+4HCl(浓) =====△PbCl 2+Cl 2↑+2H 2O(3)PbO+ClO -= PbO 2+Cl - Pb 2++2H 2O - 2e - = PbO 2↓+ 4H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 Pb 2++2e - =Pb ↓ 不能有效利用Pb 2+ (4)x=2 -16%0.4239 =1.4 n m = 6.04.0= 3228.(15分)(1)瓶A 中的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的液面上升,使A 瓶中的压力稳定.(2)碱 酚酞(或甲基红) (3)×100% (c 1V 1-c 2V 2)×10-3×17w(4)偏低(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2.8×10-3 (6)+32CoCl 2 +NH 4Cl +10NH 3 + H 2O 2 = 2[Co(NH 3)6]Cl 3 + 2H 2O2-x2-x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1)②③④ (2)35(3)Ca 2++SO 42-= CaSO4↓ Mg(OH)2 69.6 (4)Mg ↑+22Cl MgCl 电解↑++222H OH Mg OH 2Mg )(高温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1) N( 2) sp 3 H 2O 2 N 2H 4 (3)HNO 2 HNO 3 H 2SO 3 (4)+1(5)H 2SO 4 共价键和配位键 H 2O H 2O 与Cu 2+的配位键比NH 3与Cu 2+的弱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2)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3) Cl 2/光照 O 2/Cu(4) G 和H (5) 1 (6) 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二、选择题:14.【答案】A 【解析】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由xv t=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A 正确,C 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122v v+,B 错误;又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 15.【答案】 B【解析】设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为v 0,抛出时的高度为h ,则2012mv mgh =,故0v =y v =,则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0tan 1y y x v v v v θ===,则4πθ=,选项B 正确.16.【答案】C【解析】由于物体两次受恒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由于时间相等,末速度之比为1:2,则加速度之比为1:2,位移之比为1:2.而摩擦力不变,由f f W F x =-g 得:212f f W W =;由动能定理:211102F f W W mv +=-,2221(2)02F f W W m v +=-,整理得:12121422F F f F f W W W W F x =-=+g ,故 214F F W W <.C 正确.17. 【答案】 C【解析】小圆环到达大圆环低端过程机械能守恒:2122mg R mv ⋅=,小圆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N vF mg m R-=;对大圆环,由平衡可得:T N F Mg F =+,解得5T F Mg mg =+,选项C 正确.18. 【答案】 Bvv 1v1【解析】地球表面的物体在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02Mm Gmg R=,在地球的赤道上万有引力为重力和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的合力:222()Mm G m R mg T Rπ=+,地球的质量:343M R ρπ=?,联立可得:0203g g g GT πρ=-,选项B 正确 19. 【答案】AD【解析】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而电场强度的方向为电场线的方向,故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 A 正确;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如等量同种正电荷连线的中点处的场强为零,但电势大于零,B 错误;场强大小与电场线的疏密有关,而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点降低,电场线的疏密与电场线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C 错误;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总是和电场线方向一致,沿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D 正确. 20. 【答案】AC 【解析】由于电子和正电子带电性相反,方向相反,则偏转方向一定相反, A 正确;由于电子和正电子的入射速度大小来知,由2v qvB m r=得mvr qB =可知,运动半径不一定相同,B 错误;虽然质子和正电子带电量及电性相同,但是两者的动量大小未知,无法判断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C 正确;由212k E mv =,则mvr qB ==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大D 错误.21. 【答案】BD【解析】若变压器初级电压为U ab ,则次级电压为221ab n U U n =;由于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cd 间电压为22cd U U =,故122ab cd U n U n =,A 错误;增大负载的阻值R ,输出功率减小,则输入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读数减小,B 正确,cd 间的电压由变压器的初级电压诀定,与负载电阻R 的大小无关,C 错误;若二极管短路则2cd U U =,则次级电流会加倍,则初级电流也加倍, D 正确.第II 卷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共129分) 22. 【答案】(1)①81.7 ②0.0122(2)如图所示(3)31.7510k n ⨯=(N/m) (在331.6710 1.8310n n⨯⨯:之间均可)3.47k l = (在003.31 3.62~l l 之间均可) 【解析】(1)220.19.8/81.7/(5.26 4.06)10mg k N m N m x -⨯===∆-⨯,故11/0.0122/81.7m N m N k == (2)如图所示(3)由图线可得其斜率为:0.03470.00610.0005726010-=-故直线满足10.000572n k =即31.7510k n ⨯=(N/m) (在331.6710 1.8310n n⨯⨯:之间均可) 由于60匝弹簧总长度为11.88cm ;则n 匝弹簧的为l 0满足206011.8810n l -=⨯ 代入31.7510k n⨯=得:03.47k l =(在003.31 3.62~l l 之间均可)24.1/k (m/N)【答案】(1)87s 8.7×102m/s (2)0.008kg/m 【解析】(1)设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 高度处的时间为t ,下落距离为h ,在1.5km 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 ,由运动学公式有:212v gth gt == 且4343.910 1.510 3.7510h m m m =⨯-⨯=⨯联立解得:t =87s v =8.7×102m/s(2)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v m 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 Mg kv =由题图可读出360/m v m s ≈ 代入得:k =0.008kg/m 25.【答案】(1)C 端流向D 端 232Br Rω (2)2243924B r mg r Rωμω+【解析】(1)在Δt 时间内,导体棒扫过的面积为:221[(2)]2S t r r ω∆=∆- ①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 SE t∆=∆ ② 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B 端流向A 端,因此流过导体又的电流方向是从C 端流向D 端;由欧姆定律流过导体又的电流满足:EI R=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232Br I Rω=④(2)在竖直方向有:20N mg F -=⑤式中,由于质量分布均匀,内外圆导轨对导体棒的正压力相等,其值为F N ,两导轨对运动的导体棒的滑动摩擦力均为:f N F F μ= ⑥在Δt 时间内,导体棒在内外圆导轨上扫过的弧长分别为:1l r t ω=∆ ⑦22l r t ω=∆ ⑧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12()f f W F l l =+⑨在Δt 时间内,消耗在电阻R 上的功为:2R W I R t =∆ ○10 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外力在Δt 时间内做的功为f R W W W =+ ○11 外力的功率为:WP t=∆ ○12 由④至○12式可得:2243924B rP mg r Rωμω=+○13(二)选考题:33.[物理——选修3-3](15分)【答案】BCE【解析】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A 错误;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 正确;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C 正确;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由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水的沸点也较低,D 错误;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是由于湿泡外纱布中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湿泡的温度降低的缘故,E 正确. (2)【答案】(i )320K (ii )4P 0/3 【解析】(i )活塞b 升至顶部的过程中,活塞a 不动,活塞ab 下方的氮气经历等压过程,设气缸A 的容积为V 0,氮气初始状态的体积为V l ,温度为T 1,末态体积V 2,温度为T 2,按题意,气缸B 的容积为V 0/4,由题给数据及盖吕萨克定律有:1212V V T T =①且010********V V V V =+=②0200344V V V V =+=③由①②③式及所给的数据可得: T 2=320K ④(ii )活塞b 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a 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1/16时,活塞a 上方的氮气经历等温过程,设氮气初始状态的体积为1V ',压强为1P ';末态体积为2V ',压强为2P ',由所给数据及玻意耳定律可得10102013,416V V P P V V '''===, ⑤1122P VP V ''''=⑥由⑤⑥式可得:2043P P '=⑦34.[物理——选修3-4](15分) 【答案】BCE 【解析】由Q 点的振动图线可知,t=0.10s 时质点Q 向y 轴负方向振动,A 错误;由波的图像可知,波向左传播,波的周期为T =0.2s,t=0.10s 时质点P 向上振动,经过0.15s=3T/4时,即在t = 0.25s 时,质点振动到x 轴下方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也沿y 轴正向,B 正确;波速8/40/0.2v m s m s T λ===,故从t = 0.10s 到t = 0.25s,该波沿x 负方间传播的距离为:400.156x vt m m ==⨯=, C 正确;由于P 点不是在波峰或波谷或者平衡位置,故从t = 0.10s 到t=0.25的3/4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不等于3A = 30cm,选项D 错误;质点Q 做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2sin()0.10sin10y A t t Tππ==(国际单位),选项E 正确. (2)【解析】如图,考虑从圆形发光面边缘的A斜射到玻璃上表面的A 点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有:n式中, n 是玻璃的折射率,θ是入射角,α是折射角现假设A 恰好在纸片边缘,由题意,在A 刚好发生全反射,故2πα=设AA '线段在玻璃上表面的投影长为L ,由几何关系有:sin θ=由题意纸片的半径应为R=L -r联立以上各式可得:n =35.[物理——选修3-5](15分) 【答案】 ACE 【解析】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为1.6×10-19C,A 正确;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研究发现了中子, B 错误;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 )和镭(Ra )两种新元素,C 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D 错误;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及在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定了粒子的比荷,E 正确.(2)【答案】【解析】按定义,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v 为:x v t∆=∆ 式中Δx 为物块在很短的时间Δt 内的位移,设纸带上打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Δt A ,则Δt A =1/f =0.02s Δt A 可视为很短 设在A 碰撞前后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 0和v 1 由图(b)所给数据可得:v 0=2.00m/s v 1=0.790m/s 设B 碰撞后瞬时速度大小为v 2 2 2.56/Bdv m s t ==∆ 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动量分别为P 和P ',则101122P m v P m v m v ='=+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 100%r P P Pδ'-=⨯ 联立各式代入数据得: 1.7%5%r δ=<因此,本实验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蔗糖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动物细胞不能合成.2.【答案】B【解析】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高度分化,通常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也无DNA复制;不同种类细胞的产生是由于遗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同一个体的体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基因组相同.3.【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4.【答案】D【解析】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花冠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据图可推知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f组比值大于b组,因此失水量大于b组;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由c组吸水,d组失水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答案】C【解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均可发生DNA的复制;DNA分子中所含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磷酸和核糖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甲基绿吡罗红混合使用对细胞染色,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6.【答案】C【解析】光反应利用ADP和磷酸合成ATP;叶绿素等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人在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在人体内不能再分解供能;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核酸复制所需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二.简答题29.【答案】(1)①0 ②A、B、C(2)③光强(3)④大于(4)⑤光强【解析】(1)据图可知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曲线A)下的纵坐标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均表现为上升,即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高光强条件下(曲线A)的净光合速率仍然能够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知限制B、C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光强.(3)CO2浓度小于a时,3种光强下,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即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也就是说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知CO2浓度和光强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植物的产量,故为提高植物的产量,应综合考虑CO2浓度和光强对植物的影响.30.【答案】(1)①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②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③淋巴④B ⑤抗体【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结合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并使其裂解凋亡.(3)体液免疫时,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刺激其产生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31.【答案】(1)(2)①捕食②消费者(3)③物质循环④能量流动⑤生物群落⑥无机环境【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1、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效率10%~20%;2、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介于戊能量值的10%~20%(10.20%),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能量值介于第二营养级的10%~20%(15.4%),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能量值介于第三营养级的10%~20%(13.48%),应属于第四营养级.(2)根据(1)的食物网可推知:甲乙种间关系是捕食;题干已声明所列数据不包括分解者,而戊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因此其余生物包括丁在内均为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碳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32.【答案】(1)①隐性(2)②Ⅲ-1、Ⅲ-3和Ⅲ-4(3)③Ⅰ-2、Ⅱ-2、Ⅱ-4 ④Ⅲ-2【解析】(1)①根据系谱图,Ⅱ-1和Ⅱ-2均不表现该性状,但他们的后代Ⅲ-1出现该性状,推知该性状为隐性,Ⅱ-1和Ⅱ-2为该性状的携带者.(2)假设该性状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该性状由Y染色体传递,因此表现该性状个体的所有雄性后代和雄性亲本都表现该性状,且雌性个体不会表现该性状.据此理论上第Ⅲ世代各个体的性状表现应为:Ⅲ-1 不表现该性状(因为Ⅱ-1不表现该性状)、Ⅲ-2和Ⅲ-3均不表现该性状(因为是雌性)、Ⅲ-4表现该性状(因为Ⅱ-3表现该性状).结合系谱图可知,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3)假设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由(1)知该性状为隐性遗传(为解析方便假定该性状由基因A-a控制);Ⅰ-2和Ⅱ-2均未表现出该性状(X A X-),但他们的雄性后代(Ⅱ-3和Ⅲ-1)却表现出该性状(X a Y);同时考虑到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雌性亲本,据此断定Ⅰ-2和Ⅱ-2一定为杂合体(X A X a).Ⅲ-3表现该性状(X a X a),其所含的一条X染色体必然源自Ⅱ-4 (X a X-);同时Ⅲ-3不表现该性状,据此断定Ⅱ-4为杂合体(X A X a).Ⅲ-2表现不该性状(X A X-),其雌性亲本Ⅱ-2为杂合体(X A X a),因此Ⅲ-2既可以是杂合子(X A X a)也可以是纯合子(X A X A).39.【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 ⑷、溶解氧营养物质【解析】(1)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学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估算水样中的活菌数:(2)接种时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3)由题图可知B图为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结果(菌落相对均匀分布).(4)震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氧气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另外震荡培养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40.【答案】(1)全部部分(2)筛选(3)乙表达产物耐旱性(4)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解析】(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包含生物基因组的所全部基因,cDNA文库是以mRNA反转录后构建的,只含有已经表达的基因(并不是所有基因都会表达),即部分基因.(2)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需要进行筛选.(3)要提高植物乙的耐旱性,需要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旱基因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要检测目的基因(耐旱基因)是否表达应该用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耐旱基因)的表达产物(即耐旱的相关蛋白质);个体水平检测可以通过田间实验,观察检测其耐旱性情况.(4)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则子代将全部表现耐旱,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或“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则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可以用A_表示(A表示耐旱基因,_表示另一条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A_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A_∶_ _=1∶2∶1,所以耐旱∶不耐旱=3∶1,与题意相符.”]。
2014年新课标全国II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7. 列过程没 发生化学反 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 残留的 垢
C.用 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 铁粉的 气小袋 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8.四联苯 A.3 种 B.4 种 C .5 种 的一氯代物 D.6 种
所示,已知失重曲线 的 a 点
品
品起始质 — a点固体质 品起始质
×100% 的残留固体,若 a 点固体组 表
_
PbOx 或 mPbO2·nPbO,列式计算 x 值和 m:n 值_
28. 15 分
3
某小组以 CoCl2·6H2O NH4Cl H2O2 浓 水 原料,在活性炭催化 ,合 了橙黄 色晶体 X, 确定 组 ,进 如 实验 的测定 滴加入足 精确 全 w g X,加入适 水溶解,加入如 所示的 颈瓶中,然后
列改进和优化 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 的是 用混凝法获 淡水 优化提 产品的品种 提高部分产品的质 改进钾 溴 从弄 水 等的提 工艺 收,碱 收溴的
填序号
T
列式计算温度 T 时反 的 衡常数 K 2 (3)温度 T 时反 达 衡后,将反 容器的容 少一半 衡向 填“ 反 ”或“逆反
” 方向移动,判断理 是 27. 15 分 铅及 化合物可用于蓄电 耐酸设备及 X 射线 材料等 回答 列问 _周期
1 铅是碳的同 元素, 比碳多 4 个电子层, 铅在元素周期表的 置 第_ 第_ _ ,PbO2 的酸性比 CO2 的酸性 2 PbO2 填 强 弱
CuSO4(s) +5H2O( l ),
A.∆H2>∆H3 C.∆H1+∆H3=∆H2 26. 13 分 在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1.(2014全国新课标)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2.(2014全国新课标)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3.(2014全国新课标)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4.(2014全国新课标)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5.(2014全国新课标)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 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 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6.(2014全国新课标)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 x+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7.(2014全国新课标)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2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和化学成份这两个知识点。
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其方式如通过胞间连丝,A项正确。
糖蛋白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又与细胞间的粘着性有关,癌变后的细胞由于糖蛋白减少所以易转移和扩散, B项正确。
ATP水解后有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电能、热能等其他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项正确。
蔗糖是植物内的一种二糖,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不可以合成,故D项是错误的。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两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两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两者核DNA复制的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化这个知识点。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是不同的,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DNA分子或遗传物质并没有差异,A、C、D都不正确,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之后,形成了不同的蛋白质,使各细胞中的蛋白质有所不同,故B项正确。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成份这一个知识点。
内环境中的各种成份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氧气在生成的组织液中会高于回流的组织液,因为组织细胞在不断消耗氧气,这样氧气就能以自由扩散形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故A不正确,B正确。
因为毛细血管壁有一定通透性,所以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同理,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血浆与组织液可以发生物质相互渗透。
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解析】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
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
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后,CuO→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答案】D【解析】察实验基本操作。
解析:A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错,进气管应伸长进入溶液中。
D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答案】选择D 【解析】考察离子浓度的关系。
2014年高考全国II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汇报)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解析】A、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正确;B、污垢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该过程利用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热碱溶液)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B错误;C、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称为乙烯的物质,乙烯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铁粉可吸收氧气,防止食品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C【解析】根据四联苯的结构可知,的分子结构呈现对称性,则四联苯分子中有5种不同类型的H原子,所以一氯代物也有5种。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A、发生的反应是CuO+H2Cu+H2O,固体从CuO Cu,质量减小,A错误;B、发生的反应是2Na2O2+2CO2=Na2CO3+O2↑,固体从Na2O2Na2CO3,质量增加,B正确;C、发生的反应是Al+Fe2O3Al2O3+Fe,固体从Al+Fe2O3 Al2O3+Fe,质量没有变化,C错误;D、发生的反应是Zn+Cu(NO3)2= Zn(NO3)2+Cu,固体从Zn Cu ,质量减小,D错误。
10.下列图示试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乙酸乙酯的制备【答案】D【解析】A、除去粗盐中的不溶物采取过滤的方法,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三靠”指的是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一侧、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A错误;B、加热固体,试管口要向下倾斜,B错误;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要通过含有碱溶液的洗气瓶,要注意气流方向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C错误;D、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正确。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新课标II)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 为电池的正极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 4=Li 1-x Mn 2O x +xLiC .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 .放电时,溶液中Li +从b 向a 迁移13.室温下,将1mol 的CuSO 4•5H 2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1mol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 =====△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H 3。
(2021年整理)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 【解析】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
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C 【解析】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理科综合化学精编精校收藏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精编精校版)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 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 x+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H2>△H3B. △H1<△H3C. △H1+△H3=△H2D. △H1+△H2>△H3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