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人口
人口和计生育工作情况汇报5篇
人口和计生育工作情况汇报5篇第1篇示例:我国人口众多,且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下面将针对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我国目前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环境的压力也在逐渐加大。
控制人口数量,保持人口良好的增长速度,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1970年代初开始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限制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量,我国成功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避免了人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我国也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了人口素质,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全面实行全面两孩政策的背景下,我国的生育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这表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我国还注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群众传达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全力支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除了计划生育政策外,我国还大力推动了人口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工作。
通过改善生育政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等措施,我国正在逐步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实现了城乡人口平衡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是也要意识到,我国仍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人口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坚持人口政策的基本国策,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推动人口问题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2年流动人口自查报告[推荐五篇]
流动人口自查报告[推荐五篇] 第一篇:流动人口自查报告XX县区柳江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自查报告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我镇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1、截止二0一一年五月柳江街道共有流动人口人,并且均为流出人口。
其中人为男性,流出方向以国外印度居多,有人为女性,其中已婚人。
2、柳江街道的流动人口中没有新生儿的出生。
3、流动人口中流出、流入育龄免费手术落实率。
对流入柳江街道的育龄妇女都查验了婚育证明;对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都建立了档案;免费为流入和流出的育龄妇女进行孕情检测和对流入我镇的已婚育龄妇女完全免费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免费计划生育手术项目;孕检率和免费手术率达到了100%。
二、流动人口综合治理机制建设和执行效果柳江街道制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严格办理相关手续;对育龄妇女的迁入、迁出都有婚育证明,新生儿办理落户手续时,都有出生医学证明和落户通知单;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职责落实情况按照上级要求,我镇对流出人员免费办理婚育证明,并及时通过信息平台了解柳江街道流出育龄妇女的现状;柳江街道流入人员比较少,极少部分外省市流入到我镇务工的流动人口,柳江街道对流入到我地的流动人口,及时查验婚育证明,并免费为他们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和发放避孕药具,并定期对他们走访,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针对户籍在柳江街道,但不在柳江街道长期居住,而在其他乡镇居住的育龄妇女。
柳江街道积极与其居住的所在乡镇联系,进行育龄妇女的交接,由柳江街道开出育龄妇女交接单并把育龄妇女的当前情况告之现居住地的计生部门,作到及时管理,不漏人。
对流出到省内、省外的育龄妇女,柳江街道都及时填写育龄妇女信息个案提交查询表,把育龄妇女的各方面信息填写详细,通过信息个案查询,并及时为其建立档案,使流动人口底数清。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措施落实情况1、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得荣的高度出发,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作为全镇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摆到突出位臵,纳入目标管理,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全面落实“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要求,着力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新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2第五篇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和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发展水平高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科技发展水平高和对外开放程度高②③正确日本资源相对短缺①错误生活消费水平相差不大④错误2.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两极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 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发展中国家人口稀少C.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内陆人口稠密D.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多分布在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区【答案】D【解析】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两极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A 错发达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人口稀少发展中国家印度、中国人口稠密 B错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C错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人口多分布在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区 D对故选D3.二战后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A. 开发时间长短不同B. 自然条件差异C. 人口分布不平衡D.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4.(1)表中的信息反映出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4.(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 科技水平B. 自然资源C. 开放程度D. 消费水平【答案】B【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故选B【答案】B【解析】(2)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故选B5.形成“民工流”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策因素D. 历史因素【答案】B【解析】6.“人口债务”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宰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答案】D【解析】7.(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7.(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7.(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 2001~2005年B. 1991~1995年C. 1981~1985年D. 1971~1975年【答案】D【解析】该图表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各年龄组女性人数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35岁~44岁之间该阶段人口出生时即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年份 2010﹣44=1968 2010﹣35=1975 从1968年至1975年时间段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A.该市20~24年龄组出生在1986﹣1990年该时段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放宽故A错误B.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是间接的和长期的从该市人口变化来看 20﹣24岁年龄组人口比前后年龄组人口都明显偏多与经济因素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C.从材料信息可知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该市40~44岁年龄段妇女在20年前到了生育高峰因此又出现一次人口生育峰值其子女就是20~24岁年龄组因此与该时段的育龄妇女人数量多有直接关系故C正确D.生育观念是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变化是缓慢的不可能在短时段内出现明显的起伏变化生育观也不会导致人口出生率突然变化【答案】B【解析】从2010年到2030年20年间则0~9岁年龄段的人口到2030年正值生育峰值年龄段因此从2010年~2030年期间 0~29岁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变化可反映该市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该年龄段的人口处了17岁~27岁之间略有起伏外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少且稳定因此出生率低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A选项错误 B选项正确到2025年则目前6~14岁的人口将进入生育峰值年龄从图中可知 6~14岁人口数量少不可能出现生育高峰年 C选项错误该市位于我国西北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数因此不可能出现总人口数减少 D选项错误8.(1)西海固移民搬迁方式属于()8.(2)影响西海固人口环境承载力低的首要自然因素是()A. 生态移民B. 工程移民C. 智力迁移D. 劳务迁移【答案】A【解析】(1)西海固地区生态恶劣不适宜居住故搬迁是生态移民故选A【答案】B【解析】(2)由材料“该区年均降水量仅300㎜蒸发量却在2000㎜以上”可知该地区严重缺水所以淡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低的首要自然因素科技和交通不是自然因素故选B9.(1)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9.(2)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人口总量大A. 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答案】B【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印度人口增长模式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特征都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B【答案】C【解析】(2)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传统型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③人口增长过快和④人口总量大故选C10.(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10.(2)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土地资源D. 生物资源【答案】B【解析】(1)读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短板—水资源故选B【答案】C【解析】(2)由分析可知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环境故选C11.(1)图中河南省人口增量最大的主要原因为()11.(2)江苏省外来增量人口中主要人群是()11.(3)针对东北三省的人口增量变化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B. 水陆交通便利C.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多D. 人口死亡率低【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河南省常住人口增量最大是因为河南人口总量多出生率较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数量多故选C【答案】D【解析】(2)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故选D【答案】A【解析】(3)读图可知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增量较少或为负值东北地区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人才流失人口增长缓慢要想改变此问题就必须改造传统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故选A12.(1)该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12.(2)该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及推动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分别是()A. 人口老龄化B. 儿童教育压力大C. 单身青年多D. 自然增长速度快【答案】A【解析】(1)该地区少年儿童人口占比重小老龄人口占比重大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A对少年儿童占比重小儿童教育压力小 B错图中男女比重差距小单身青年少 C错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D错故选A【答案】C【解析】(2)该人口金字塔图中少年儿童人口占比重小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低—低—低”模式推动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是欠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C对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阿拉斯加人口多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的原因是什么?13.(2)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比新加坡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阿拉斯加纬度较高北部地区终年寒冷属于寒带气候只有中南部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阿拉斯加北部终年寒冷河流冰封中南部地区夏季河流解冻再加上中南部地区冰雪在夏季融化冰雪融水汇入河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解析】【答案】(2)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热量因素)区域经济落后【解析】14.(1)描述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14.(2)简述农民工外出务工对四川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14.(3)简析2011年后四川省常住人口持续增加的原因【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部山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平原、丘陵人口密度大成都市附近人口密度最大【解析】(1)由图可知四川省的地形跟人口分布有很大关系西部为山区人口密度较小东部为平原丘陵人口密度较大【答案】(2)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村与外界交流与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缺乏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解析】(2)四川农民工从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有可以增加迁出农村经济收入提高迁出农村的生活水平大量人口迁出减轻迁出农村的人口压力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对迁出地的不利影响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缺乏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答案】(3)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出生率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死亡率降低外出务工人数减少外迁人口回流和来川务工人口增加【解析】(3)2011年以后四川省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原因在于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外出务工人口减少来川务工人口增加二胎政策的实施也与四川省人口持续增加有密切关系15.(1)推测阿拉斯加州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5.(2)说明阿拉斯加州人口密度远低于美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原因15.(3)分析因纽特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好处【答案】(1)从图中城市可以推测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原因阿拉斯加纬度较高中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解析】(1)从图中城市可以推测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影响阿拉斯加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气候、洋流、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答案】(2)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原定居居民较少开发较晚、新迁入的人口少距离美国本土远发展受限【解析】(2)与美国本土相比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原定居居民较少且与美国本土相比阿拉斯加开发较晚、新迁入的人口少阿拉斯加距离美国本土远发展受限【答案】(3)基瓦利纳距海近便于出海捕鱼周围海冰可构筑屏障减少该地受暴风雪侵袭冬季位于背风坡受风雪天气影响相对较小【解析】(3)因纽特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好处主要从距海远近、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16.(1)根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16.(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3)西藏的人口密度较小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16.(4)当前我国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其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东多西少【解析】(1)根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答案】(2)大于500人/平方千米, 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解析】(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导致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得人口密度大【答案】(3)地势【解析】(3)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为地势因素【答案】(4)人口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缺乏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解析】(4)当前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优秀5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优秀5篇推文网精心整理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希望这份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资料,在搜索框搜索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记住卡拉奇。
2.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1.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巴基斯坦为新增加的选学内容,教材讲述的内容较少。
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由于其内容许多在总论部分已经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所以只是重点突出的设计了两个标题。
“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这一点对它的气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
宗教问题是南亚尤其是印巴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印度河平原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该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印度河为中心进行。
2.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议:巴基斯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使同学了解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等,可以布置学生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以事例说明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领土、宗教等问题上的争议,关注南亚与我国西南相邻国家局势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对于巴基斯坦自然条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该节体现得较充分,可以将该节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三.【教学重点】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五.【教学用具】巴基斯坦景观图片;巴基斯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巴基斯坦铁路线、主要城市等分布图六.【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学习了印度,这节课学习与印度关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巴基斯坦(板书)第三节巴基斯坦(提问)谈谈你对印巴关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观图片)七.【板书设计】第三节巴基斯坦A.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1.地理位置2.悠久的历史3.民族与宗教B.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C.主要城市:首都---伊斯兰堡,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D.探究活动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口(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2第五篇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该年图中各省区中()1.(2)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1.(3)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A. 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B. 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C. 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D. 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答案】B【解析】图示反映宁夏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则计算其人口死亡率较低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西藏 C项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故上海的人口死亡率高于西藏由于江苏省的人口总数远大于其他各省故新增人口最多【答案】C【解析】读图上海的人口出生率略高于北京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低于北京说明其死亡率高于北京说明其老龄化较严重老年人的死亡率较高【答案】A【解析】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尽管江苏省的自然资源不如西藏丰富但江苏省的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远高于西藏故资源的利用条件优越则人口容量大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气候适宜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 人口素质较高D.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答案】C【解析】荷兰、日本等国土地贫瘠、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人口素质较高气候不是主要原因本国自然资源短缺3.(1)几十年来“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很小主要原因是()3.(2)可能对胡焕庸线西侧人口比重增加产生明显影响的措施是()A. 计划生育政策落实B. 人口流动数量较少C. 自然地理环境稳定D. 地域开放程度不高【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4.(1)下列关于芬兰的正确说法是()4.(2)人口呈图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 湖泊为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湖B. 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 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工业发达D. 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答案】【解析】【答案】【解析】5.(1)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 “1350万”是指()5.(2)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 环境人口容量B. 环境承载力C. 人口合理容量D. 土地承载力【答案】C【解析】(1)由材料“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可知“1350万”是指人口合理容量 C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由材料“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可知天津控制人口规模应该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活得舒服”应该提高生活质量 B正确故选B6.(1)下列关于各潜力区的说法正确的是()6.(2)造成北温带和热带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较少的共同原因是()A. 中温带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年生物量大B. 北亚热带经济最发达可承载人口数量最多C. 青藏区面积小、热量不足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小D. 干旱、半干旱区热量充足经济发达可承载人口数量多【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7.(1)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7.(2)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A. 城市生育水平低B. 城市人口寿命长C. 农村死亡水平高D. 农村劳动力迁出【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在tl~t3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差异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迁出导致老龄人口比重高 D对城市生育水平低老龄人口比重高 A错材料不能表示城市人口寿命长 B错农村死亡水平高不是老龄人口比重高的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比重高的结果 C错故选D【答案】C【解析】(2)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C正确故选C8.(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增长与部分城市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8.(2)关于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的现状与应对措施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 我国2013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明显减慢说明我国适龄生育人口的生育意愿偏低B. 四城市2015年以来的户籍人口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二孩”生育政策C. 杭州、南京的户籍人口自2013年来总体增速加快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D. 西安2013年~2015年的户籍人口增速减慢主要原因是西安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答案】B【解析】(1)2013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没有明显降低 A错误我国实行“二孩”生育政策之后四个城市户籍人口增速加快 B正确杭州、南京的户籍人口在2015年之前波动变化 2015年之后整体加速 C错误西安2013到2015年户籍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速缓慢与西安的落户政策有很大关系 D错误故选B【答案】B【解析】(2)A.生育政策要与当前的人口现状符合不能一味放宽人口生育政策故不符合题意B.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在扩大限制大城市户籍人口的增速故符合题意C.城市化水平要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故不符合题意D.城市劳动力素质要提高但农村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9.(1)2040年与2014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9.(2)2014年前后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A. 出生率下降B. 自然增长率下降C. 死亡率下降D. 人口总数上升【答案】C【解析】(1)从图示来看与2014年相比 2040年新增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出生率下降 A说法可能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由图示可知出生率可能下降死亡率可能上升故自然增长率可能下降 B说法可能从图示来看 2040年60岁以上、71岁以下人口数量增多但71岁以上人口数量相差无几说明2040年死亡率上升 C说法不可能从图示来看除4岁以下、15~23岁年龄段人口2040年少于2014年外其他各年龄段人口2040年均高于2014年说明人口总数是上升的 D说法可能故选C【答案】C【解析】(2)从图示来看 2014年15~29岁人口数量较多所占比重大故就业压力大 C 正确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来看其数量较少所占比重小因此2014年前后人口老龄化速度较慢养老负担较轻 A、B错误图示15~65岁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足 D错误故选C10.(1)1980年实施“只生一个”的生育政策后的10年内我国人口数量()10.(2)2002年后我国多次调整人口政策其目的是为应对()10.(3)统计显示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低于预期其主要原因是()A. 略有减少B. 快速减少C. 持续增加D. 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1)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多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 故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B【解析】(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图中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问题 2002年后我国多次调整人口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B【答案】D【解析】(3)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有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养儿防老观念淡化故A不符合题意平均婚育年龄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育龄妇女人数增多故C不符合题意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程度提高但生育观念变化花费也随之提高生活压力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从世界人口分布趋势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A. 低纬度指向B. 近海指向C. 平原指向D. 温带指向【答案】C【解析】12.(1)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12.(2)坦桑尼亚人口集中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B. 自然资源开发不足C.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 基础设施压力增大【答案】D【解析】【答案】A【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世界人口增长率前十位的国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西亚的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另一类为非洲的国家分别说明这两类国家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3.(2)据图说明图示阶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13.(3)简述图示阶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4.(1)根据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14.(2)从环境人口容量入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这一现状存在的合理性14.(3)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可能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产生?【答案】(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解析】(1)读图结合图中图例信息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该线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答案】(2)我国东部地区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交通方便科技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大可养育的人口多而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可养育的人口少所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合理的【解析】(2)东南部人口密集意味着东南部环境人口容量更大西北部人口稀疏意味着西北部环境人口容量更小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我国东南部地区主要为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淡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较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粮食的种植同时东南部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环境人口容量更大而我国西北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高原、荒漠土壤肥力低水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受限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所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合理的【答案】(3)注意保护环境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注意保护资源不要盲目开采资源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统筹考虑西部资源、劳动力与东部资本、技术的结合方式在东部技术、资本西移的同时可以考虑西部部分劳动力、人口的东迁以减轻西部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解析】(3)首先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中要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其次西北地区资源丰富但资源的开采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可盲目开采造成资源破坏和浪费最后西部地区的发展要统筹东西将东部的优势如资金、技术与西部的优势如资源、劳动力等有效结合促进东西协调发展促进东部优势要素向西部转移而针对西部某些生态脆弱区也要促使劳动力东迁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15.(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________.15.(2)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案】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解析】【答案】广东, 上海, 北京,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解析】16.(1)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什么?16.(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16.(3)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原因是________16.(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答案】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和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解析】【答案】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科技水平低【解析】【答案】西藏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础改善【解析】【答案】不能因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解析】。
第五章 人口篇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工业革命前的世界....ppt
5. 趋水源性 无论是在中纬还是低纬、高纬度地带,无论是近
海还是在内陆,无论是地势低平还是在海拔1000~ 1500m以上的高原、山地,尤其是在远距海洋的内陆, 人口都集中在河流的两岸、湖泊的周围和沙漠的绿洲 上,表现出强烈的趋水性。
6. 人口向工农业地带集中 人口的分布与经济活动方式密切相关,表现为向
第五章 人口篇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一、工业革命前的世界人口 二、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人口
1.人类走过六个“十亿” 2.人口爆炸
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
联合国社会经济司人口处
---------------------------------------------------------------------------------------------------
(1)东北区。包括辽、吉、黑三省。20世纪50年代 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工作,人口由50年代 初的4000万左右增长到1990年的9833万。平均人口密 度124人/KM2时,区内人口分布差异大。
(2)黄河下游区。本区北起长城、南到淮河,西依 太行山与秦岭,东抵渤海、黄海。1990年人口达2.7亿, 平均569人/KM2,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地区。
五、当代中国的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情况繁杂,各区域的人口分布极不 平衡
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上海市,2000年达到了2657 人/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多;人口密度最低 的是西藏,仅2.1人/km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0, 两者竞相差了上千倍!
根据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征,可将东部分为7 区,西部分为2区。
工农业地带集中,人口密度由牧业→农业→工业而递 增。
7. 人口向城市集中 世界城镇面积不到陆地的0.5%,却集中了全球2/5 以上人口。1990年世界城镇人口为25.48亿,占总人 口的45.2%,2000年为31.98亿,比重增加到51.1%。 预计到2025年世界城镇人口的比例将达到65%左右。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最终五篇)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最终五篇)第一篇: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人口过亿的国家将增至17个,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报告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1.5亿,比目前增加22.41亿。
其中非洲地区人口将从现在的10.33亿增至19.85亿,增幅最大;亚洲地区的人口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将从目前的41.67亿增至52.32亿;而欧洲人口将从目前的7.33亿减至6.91亿,将是唯一人口减少的大洲。
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有11个国家人口过亿。
其中中国人口最多,达到13.54亿,其次为人口12.15亿的印度。
其他人口过亿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
报告预测,到2050年时,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这4个非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菲律宾和越南也将人口过亿。
届时,印度的人口将增至16.14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将增至14.17亿,退居第二。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为69.09亿,其中只有12.37亿人生活在较发达地区。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在京发布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2011年04月07日 14: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7日讯(记者陈郁)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社科文献出版社今天在京举办了“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
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金砖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势头明显整体平均增长率超8%,远高于发达国家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的平均增长率蓝皮书指出,近十多年来,金砖国家发展迅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对发达国家赶超效果明显;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国际经济影响力提升等。
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5篇2019年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一)一、调查背景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迁移的地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流动人口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农村,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
近年来,流动人口的规模是空前的。
其流动方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及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
农村人口流动主要都是因为外出务工。
农村的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农村的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对此,我利用寒假时间在我所在村进行了调查。
1.调查时间:20**年**月**号至20**年**月**号。
2.调查地点:**省安庆市潜山县xx镇xx村3.调查人:xx4.调查方式:对该村负责流动人口的村委会进行访问调查、以及访问一些农民二、该村人口流动概况通过对村委会的访问,我们了解到xx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农村人口有1925人,根据20XX年xx村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推算,20XX年全村流动人员达924人,占到农村户籍人口总数的48%左右。
其中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常年在外,紧春节期间在家停留几天。
这一情况比20XX年上升了约8个百分点。
流动方向大部分都是向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等一些经济发展城市。
主要从事第二产业以及小部分服务业。
近两年来也有不少从事第三产业的。
外出人口以 30岁以上的男性为主,也有夫妻共同外出的情况。
还有约19%的人口是17——27岁的青少年。
而且,外出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包括外出读书的学生)。
据调查显示,该村下面的一个组里,一百多口人只有18口人常年在家。
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出人口逐年增加。
当然,农村的人口流动对迁入地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给那些经济发展的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外出人口主要以成年男性为主,于是,留在家里务农的多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残者。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2第五篇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下列国家对应曲线排序正确的是()1.(2)自1950年至今关于图中四国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①日本②美国③中国④印度B. ①日本②中国③美国④印度C. ①美国②印度③日本④中国D. ①美国②中国③日本④印度【答案】B【解析】(1)由材料“年龄中位数”概念可知中位数年龄越大该国老龄化越严重由所学可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选项中日本、美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年龄中位数大于中国和印度印度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人口增长较快属于人口年轻型国家④为印度②年龄中位数在1975年后上升最快这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故②是中国美国是移民国家由于大量人口的迁入使得人口年龄中位数没有日本高故①为日本③为美国故选B【答案】B【解析】(2)读图可得日本的年龄中位数在1975年之前小于美国 A错误美国的年龄中位数始终大于印度 B正确日本的年龄中位数在1950年—1955年间小于中国 C错误日本变化幅度最大 D错误故选B2.(1)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2.(2)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D. 蕴藏的资源数量【答案】C【解析】(1)根据汪士铎惊呼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清朝时期资源的开发已近极限而如今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人们的消费水平还远高于清朝时期推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2)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是制定人口政策故选C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市区人口整体上由中心向外围地区分散逐渐推进②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持续下降但始终为人口高密度区③1990—2010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密度增长较远郊区快④2010年近郊区与远郊区成为都市区人口的主要贡献区域3.(2)造成上海市人口空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解析】【答案】【解析】4.(1)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4.(2)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A. 气候B. 地形C. 水资源D. 土壤【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海拔越高人口越少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B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解析】(2)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高原上的1000~2000米处气候凉爽利于排水人口较稠密 B符合题意故选B5.(1)图甲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5.(2)影响乙区域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自然原因是()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农业发达④开发历史悠久A. 分布在山区地势低洼区B. 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区C. 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地区D. 多分布在土壤肥沃地区【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该区域的城市主要分布靠近河流故人口分布多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区故选B【答案】A【解析】(2)0~200米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和开发历史悠久不属于自然原因故选A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2)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A. 日本人口红利期最短B. 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C. 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致D. 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答案】D【解析】(1)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因此人口红利期负担系数较低A.结合图例可知法国人口红利期最短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小故不符合题意C.非劳动人口包括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不单是老年人口故不符合题意D.读图可知中国人口负担系数低因此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富故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B【解析】(2)结合材料文字信息与图象信息人口红利消失人口的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增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 A合理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合理提高人口素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 D合理不应该减少人口的流动 B不合理故选B7.读“2007年部分沿海城市人口净流人数量(单位万人)表” 表中说明沿海城市A. 人口总量都在增长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C. 人口流入量与城市规模呈正比D. 人口增长差异明显【答案】D【解析】8.(1)我国与“胡焕庸线”密切相关的界线是()8.(2)影响“胡焕庸线”几十年来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8.(3)下列措施中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的是()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C. 水田和旱田分界线D.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答案】A【解析】(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大致与“胡焕庸线”吻合与之密切相关故选A【答案】D【解析】(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东侧地形较为平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适宜居住西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综上所述影响“胡焕庸线”几十年来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故选D【答案】C【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主要应对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故选C9.(1)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9.(2)该省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B.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C.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D.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答案】D【解析】(1)由图中数据分析该省三率都是正值并且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所以数值较高的①是出生率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随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观念的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死亡率波动较小所以②是自然增长率③是死亡率故D项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2)根据图中显示②曲线即自然增长率大于零因此该省区的人口规模仍在增大 A错从图中看该省的自然增长率在2010年前后才降低为低增长因此不会因为老龄化水平过高而导致该地出现劳动力人口负增长 B错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会单影响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 C错根据材料该省少数民族众多城市化水平低经济相对落后因此人口净迁出增多导致劳动力人口负增长 D对故选D10.(1)关于图示四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10.(2)乙国最可能是()10.(3)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A. 甲国为传统型B. 乙国为原始型C. 丙国为现代型D. 丁国为传统型【答案】C【解析】(1)甲国出生率高于40‰ 死亡率接近35‰ 其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A错误乙国出生率约为32‰ 死亡率约为9‰ 其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B错误丙国出生率约为9‰ 死亡率约为5‰ 其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C正确丁国出生率约为4‰ 死亡率约为9‰ 其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D错误故选C【答案】B【解析】(2)由图可知乙国出生率约为32‰ 死亡率约为9‰ 其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最有可能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尼日利亚位于非洲是发展中国家也是选项中经济最落后的国家 B正确故选B【答案】D【解析】(3)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丙国和丁国其中丁国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 D选项正确故选D11.(1)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分别是()11.(2)人口低速增长的时段是()A. ①—出生率②一自然增长率B. ①一死亡率②—出生率C. ①一自然增长率②—死亡率D. ①一出生率②—死亡率【答案】D【解析】(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决定根据人口增长模式中“三率”的关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曲线①在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处在高水平状态之后才开始逐步下降应为人口出生率②为死亡率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C【解析】(2)读图可得图示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阶段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阶段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由此可得图示人口低速增长的时段是a段和c段 C正确 ABD错误故选C12.中国科学院发布报告主张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这主要反映出环境人口容量的()A. 临界性B. 相对性C. 警戒性D. 均衡性【答案】C【解析】读材料可知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主要反映了环境人口容量的警戒性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3.(1)据图说出1949-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13.(2)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学历“通货膨胀”现象的原因13.(3)说出学历“通货膨胀”现象带来的影响【答案】(1)特点毛入学率整体上持续提升 1990年以前提升较慢 1990年以后提升较快原因新中国建立国家稳定安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增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鼓励力度加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 90年以前工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 90年以后经济逐步转型、升级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计划生育的实施18-22岁人口数量增长放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较快【解析】(1)变化特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整体上持续提升 1990年以前提升速度较慢1990年以后不断加速原因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国家稳定安全经济不断持续发展对人才需求加大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促进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家庭和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增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鼓励力度加大不断扶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入学率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1990年以前工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1990年以后经济逐步转型、升级为技术、资金密集型需要技术工人和科技人才计划生育的实施 18-22岁人口数量增长放缓高校扩招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较快【答案】(2)经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如高校扩招)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人口数量大增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造成就业人口和岗位的冲突部分高校教育质量较差学历证书含金量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解析】(2)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建设和完善高校设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人口数量大增人口众多就业人口和岗位的冲突各行业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造成高学历配置低岗位现象部分高校扩招步伐太快入学门槛降低教育质量较差学历证书含金量低有学历没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答案】(3)利社会服务专业化更强、质量更高利于产业创新和升级不利教育资源浪费家庭教育投资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影响社会安定等【解析】(3)有利各个岗位提高学历要求社会服务专业化更强、专业质量更高提高学历要求配置较高学历人才队伍有利于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利客观上高学历配置低岗位现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年限增加教育时长拉长家庭教育投资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出现工资不如农民工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等14.(1)据图推测巴西生物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14.(2)说明澳大利亚面积是阿根廷的3倍而生物承载力却与阿根廷相差不大的原因14.(3)对比分析提出提高我国生物承载力的有效措施【答案】(1)国土面积大地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物再生能力强生物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强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光合作用旺盛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强【解析】(1)巴西生物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巴西的国土面积、植被、生物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2)澳大利亚沙漠面积远大于阿根廷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弱两国适宜植物生存的面积相差不大【解析】(2)澳大利亚面积是阿根廷的3倍而生物承载力却与阿根廷相差不大的原因主要从两个国家植被覆盖率及植物生存的面积进行比较【答案】(3)合理保护和有效扩建生态用地保育与发展自然生产力合理造林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种植效率【解析】(3)由材料可知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因此我国要提高生物承载力应合理保护和有效扩建生态用地保育与发展自然生产力合理造林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种植效率。
第五章、旅游人口、容量及市场定位
一、游人容量计算(一)、生态容量测算生态容量是在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正常维持而不致退化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其测算依据是规划用地的功能和本底性质。
从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实际出发,确定其各类用地的生态容量和总生态容量(表 5.1)。
根据总生态容量测算的游人生态容量为375.5万人次/年。
表5.1 景区生态容量测算结果说明:石竹山全年均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考虑到大雨、台风、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每年按200天计算生态容量。
(二)、游人容量测算游人容量是在景区生态容量的范围内,考虑游客心理承受能力和功能技术标准而允许的最多游客数量。
其测算方法有线路法、面积法和卡口法。
从石竹山景区实际出发,主要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来测算,在确定各景区计算指标的基础上,测算整个景区内各旅游景区的游人容量为196万人次/年,结果如表5.2。
从表中看出,景区的日容量小于景区的生态容量,所以可以用这个容量作为控制景区游客人数的容量。
表5.2 景区游人容量测算结果说明:石竹山全年均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考虑到大雨、台风、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每年按200天计算年游客容量。
二、客源市场预测与分析石竹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福清市的主打景区、大福州旅游圈的南部发展龙头,它的开发已经对游客产生相当大的吸引力,有较好的景区开发经验,曾被评为“福建十佳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客源市场还主要来自周边县市,仅在周边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而随着福清市和大福州都市旅游圈的发展,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本身开发的深入,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游客量的增长将表现为:景区深度开发后会经历一个较短的高速增长期,随后增长率逐渐下降,游客量的增长趋于平缓。
对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进行低、中、高三个方案预测:1、低方案☐到2006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约55.7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到2010年年末,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67.8万人次,此前各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2020年左右,石竹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量为91.1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5篇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5篇第一篇:家乡的人口变化⑴人口总体情况近年来,家乡的人口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家乡的人口总数从500,000增加到550,000,增长率为10%。
⑵人口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家乡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年龄层次分布更为平衡,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青年人口和中年人口的比例有所增加。
⑶人口迁徙情况迁徙是人口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在过去十年中,家乡的人口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在家乡安家落户,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发展。
第二篇:家乡的经济发展⑴经济增长情况家乡的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GDP从2010年的10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00亿元,增长了100%。
这主要得益于家乡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农业领域的创新。
⑵产业结构调整家乡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前主要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已经逐渐向服务业和制造业转变。
现在,旅游业、电子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成为家乡经济的支柱产业。
⑶就业机会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家乡的就业机会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在家乡找到稳定的工作,农村劳动力也有了更好的就业选择。
第三篇:家乡的环境变化⑴空气质量改善家乡近年来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治理。
通过建设环境监测站点和加强污染源的管控,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⑵水质状况提升家乡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了对水源地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
如今,家乡的水质状况得到了显著提升,居民的饮水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⑶生态保护成效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增强。
第四篇: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⑴交通出行便利化家乡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包括修建高速公路、改造农村道路等。
如今,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交通流动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2第五篇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1.(2)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100亿、99亿B. 100亿、90亿C. 110亿、99亿D. 110亿、90亿【答案】B【解析】(1)根据图例可知 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为约为100亿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为10亿则发展中国家人口约为90亿故选B【答案】D【解析】(2)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A错误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错误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消费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C错误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故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影响 D正确故选D2.(1)中国城乡户籍人口中不同性别劳动参与率差异最大的年龄组是()2.(2)针对中国乡村老年年龄组劳动参与率状况政府可鼓励乡村老年人()A. 45~49B. 50~54C. 55~59D. 60~64【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1)从图中可以看出()3.(2)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年增长最快的时段是()A. 少数民族比重持续下降B. 少数民族比重持续上升C. 汉族人口总数总体下降D. 1953—1964年汉族人口比重上升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不同民族人口数量的变化无法判断 1953—1964年汉族人口比重上升故选D【答案】B【解析】(2)据图可知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年增长最快的时段应是1982—1990年故选B4.(1)据表判断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外迁入人口落户率影响最深刻的因素主要是()4.(2)下列地区中省级行政区外迁入人口落户率和高素质人才比都高的地区是()A. 市民化成本B. 产业吸引C. 生活吸引D. 社会福利【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5.(1)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5.(2)据图可知 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A. 2023年、2022年B. 2024年、2025年C. 2026年、2025年D. 2024年、2022年【答案】D【解析】(1)题干中“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 说明12年为一个周期从图中的信息可知 2010年虎年为人口出生低谷期 2012年龙年为峰值期进而可以推断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2024年、2022年故选D【答案】C【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波动上升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小促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波动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故选C6.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国土面积是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B.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人口合理容量D.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答案】B【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不是国土面积大小 A错误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B正确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 C错误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不是首要因素 D错误7.“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A. 饮用水质量好B.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C. 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D. 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答案】C【解析】“长寿村”人口寿命较长或百岁老人较多主要是由于当地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水质较好等因素而形成的与山区是否闭塞关系不是很大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只能说明当地经济落后生活水平较低不利于长寿故选C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8.(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1)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可为该阶段的人口政策、人口战略等提供参考①错误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②正确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也不尽相同③错误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④正确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答案】B【解析】(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A错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资源等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人口容量有所扩大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B正确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大的人口规模 C错误环境人口容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D错误故选B9.(1)我国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9.(2)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 土地面积广阔B. 矿产资源丰富C. 人均消费水平更高D.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答案】D(1)我国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与数量是有限的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数量与领域是会增加的环境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是会增大的故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发展科技来实现故选B10.(1)有关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说法正确的是()10.(2)由图可知一般情况下()A. A国人口出生率高一定位于非洲B. 左右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是A、B、C类国家C. C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肯定低于B国D. D国人口死亡率肯定低于B国【答案】B【解析】(1)从图示来看 A国为发展中国家但不一定位于非洲 A错误世界人口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图示A、B、C类国家人口出生率都较高均代表发展中国家因此左右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B 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B、C均为发展中国家图示无法体现死亡率高低因此C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低于B国 C错误D国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由于出生率低因此人口年龄整体偏大老年人口多故死亡率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 D错误故选B【答案】B【解析】(2)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增长呈负相关由图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发达国家故人口自然増长率高于发达国家 A、C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出生率低 B正确人口出生率越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负相关 D错误故选B11.(1)形成三大地带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11.(2)下列关于三大地带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A. 人口增长B. 人口基数C. 自然环境D. 人口迁移【答案】B【解析】三大地带中沿海地区老年人口的份额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与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一致东部地带总人口最多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也最大西部地带总人口最少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也最小形成三大地带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数【答案】D【解析】中西部青壮年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带迁移使东部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也使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但这不会使沿海地带的人口老龄化逆转12.(1)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12.(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解析】(1)读图可知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迁移的自发性较强人口的流动规模较大民工流动数量大大增加经商、务工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为该区域的资源状况 D正确其他因素均非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区域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13.(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3.(3)根据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概括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答案】(1)问题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任答2点)成就新出生人口数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降低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每10万人中大学程度的人数快速上升说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任答2点)【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 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66亿 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其次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 60岁以上人口比重从9.9%上升至13.26%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成就方面 0~14岁人口比重从22.89%下降至16.6% 新出生人口数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降低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得到了控制其次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从3611人上升至8930人表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最后城镇人口比重从36.09%上升至47.1%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答案】(2)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依然较多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抑制了经济发展环境压力大(任答2点)【解析】(2)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我国目前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净增人口依然较多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总量大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经济发展受到抑制正是由于庞大的人口以及有限的自然资源所以我国的环境压力大【答案】(3)20世纪中期以前人口增长缓慢 20世纪中期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或195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 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中期(大致1950年)以前折线坡度较缓人口增长缓慢 20世纪中期(大致1950年)以后折线坡度大人口增长迅速14.(1)简述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征14.(2)解决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14.(3)试分析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稀少而西部人口十分稠密南多北少【解析】(1)人口分布特点先从总体上分析后局部分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稀少而西部人口十分稠密南多北少【答案】(2)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吸纳外来移民【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吸纳外来移民可以缓解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问题【答案】(3)劳动力储备日益枯竭劳动力价格昂贵制约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解析】(3)由材料可知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储备日益枯竭劳动力价格昂贵制约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15.(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15.(2)简述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15.(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15.(4)结合材料二简述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答案】特点规模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主要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原因农村劳动力过剩城乡(东西部)经济差距大(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解析】【答案】有利促进流出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加强了流出地与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缓解了流出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可能造成当地人才的流失和劳动力不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增多)等问题【解析】【答案】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解析】【答案】调整生育政策适应当前人口形势(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建立有力的居家养老支持环境发扬优良传统提倡爱老敬老【解析】16.(1)与2000年相比2010年江苏省0~14岁人口比重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65岁以上人口比重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16.(2)目前江苏省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针对该问题江苏省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16.(3)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较小试说明原因【答案】【解析】【解析】【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2第五篇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现就读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的汪晓玲父母在广州沿海某工厂打工春节期间汪晓玲随父母回湖北农村老家过年并去看望生活在附近县城的姥姥今年3月10日由于汪晓玲的科研能力强导师带她赴国外考察学习(约一个月)据此完成下题汪晓玲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随父母回农村老家过年B. 在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C. 到附近县城看望姥姥D. 陪同导师赴国外考察学习【答案】B【解析】随父母会农村老家过年、到附近县城看望姥姥、陪同导师到国外考察学习均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并没有长期变更定居地不属于人口迁移 A、C、D错误在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是长时间改变定居地的行为属于人口迁移 B正确故选B.2.(1)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2.(2)该国在图示时段内的人口增长类型是()2.(3)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 1970年B. 1985年C. 2000年D. 2013年【答案】B【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国从1940年到1985年 45年时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大于0 说明人口总数在持续增加 1985年以后自然增长率是负值人口在不断减少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1985年故选B【答案】D【解析】(2)该国在图示时段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且后期出现了负增长故判断为现代型故选D【答案】D【解析】(3)由图可知该国目前人口问题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资源不足所以要鼓励生育故选D3.人口容量的特点不包括()A. 警戒性B. 临界性C. 相对性D. 区域性【答案】D【解析】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临界性和警戒性三大特点人口容量的特点不包括区域性4.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科技水平B.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总量C. 衡量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指标都是人口数量所以说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D. 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所以地球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也是定值【答案】B【解析】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5.(1)灾后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5.(2)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地震中受灾极重的北川今后应()A. 茂县小于北川县B. 汶川县进一步下降C. 茂县趋向合理D. 平武县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通过读取图上四县的人口超载类型结合题干文字情境茂县和北川县同属于第Ⅰ类县灾后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将进一步下降两者环境人口容量相差不大 A错误汶川属于第Ⅰ类县受灾重且环境承载力差地震灾后其环境人口容量将进一步下降 B 正确茂县属于第Ⅰ类县灾后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将进一步下降 C错误平武县属于第Ⅱ类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虽然受灾严重但原有人口容量较大尚能满足当前需要平武县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D错误【答案】C【解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对外开放程度既有正相关的因素也有负相关的因素对于北川县来说地震灾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利于该地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C正确放弃灾毁耕地和大力开发梯田是错误的做法 A、B错误提高消费水平会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D错误6.下表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人口迁移主要原因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 都是由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国家迁往现代型国家【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表现不明显故A错误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以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故B正确全球迁出人口等于迁入人口故C错误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国家的行列故D错误故选B7.(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7.(2)图中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7.(3)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 北半球中低纬B. 北半球中高纬C. 南半球中低纬D. 南半球中高纬【答案】A【解析】(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故选A【答案】B【解析】(2)①位于美国东南沿海地区海拔较低人口较多故A错②位于亚马孙平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口稀少故B对③位于印度半岛北部经济落后故C错④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稀少故D错故选B【答案】C【解析】(3)由图可知南纬40°~50°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因此在南纬40°~50°之间人口分布稀少故选C8.如果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同一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增长过程按照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丁﹣丙﹣乙﹣甲C. 丙﹣丁﹣乙﹣甲D. 乙﹣丙﹣甲﹣丁【答案】B【解析】9.(1)深圳市人口增长模式为()9.(2)深圳市的常住非户籍人口()A. “高-高-低”模式B. “高-低-高”模式C. “高-高-高”模式D. “低-低-低”模式【答案】D【解析】【答案】C【解析】10.(1)广东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10.(2)广东省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 2015年B. 2016年C. 2017年D. 2018年【答案】D【解析】(1)从材料可知 2018年末广东常住人口达11346万人减去新增177万人得出2017年的常住人口数用新增177万人比上2017年的常住人口得出2018年的人口增长率以此计算可以得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1.17%、1.38%、1.55%、1.58% 由此判断2018年广东人口增长率最高故选D【答案】B【解析】(2)据材料信息“产业升级成为牵引人口结构优化提高人口含金量的重要动力”说明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在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会大量回流 A选项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广东人口增长率有增长的趋势增长的人口中外来人口比重增大而外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可能会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 B选项正确由于产业升级影响外来增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C选项错误由于人口含金量不断提高不会阻碍产业结构调整相反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D选项错误故选B11.(1)对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11.(2)该国的死亡率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A. 该国为发达国家B. 该国可能某矿产资源较丰富C. 导致该国性别比失调的因素可能是政局动荡D. 该国老龄化严重【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该国20—55岁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其他阶段的男女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某种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所以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B【答案】D【解析】(2)读图可知该国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导致人口死亡率较低故选D12.(1)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12.(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迁移的自发性较强人口的流动规模较大民工流动数量大大增加经商、务工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为该区域的资源状况 D正确其他因素均非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区域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推测阿拉斯加州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3.(2)说明阿拉斯加州人口密度远低于美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原因13.(3)分析因纽特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好处【答案】(1)从图中城市可以推测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原因阿拉斯加纬度较高中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解析】(1)从图中城市可以推测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影响阿拉斯加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气候、洋流、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答案】(2)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原定居居民较少开发较晚、新迁入的人口少距离美国本土远发展受限【解析】(2)与美国本土相比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原定居居民较少且与美国本土相比阿拉斯加开发较晚、新迁入的人口少阿拉斯加距离美国本土远发展受限【答案】(3)基瓦利纳距海近便于出海捕鱼周围海冰可构筑屏障减少该地受暴风雪侵袭冬季位于背风坡受风雪天气影响相对较小【解析】(3)因纽特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好处主要从距海远近、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14.(1)依据资料简述上海气候特征及成因.14.(2)据材料推测江苏省的人口迁移方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14.(3)简述洋山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好处【答案】(1)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答案】(2)流向由北向南有利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影响社会治安等【解析】【答案】(3)节省包装盒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提高交通运输的专业化水平【解析】15.(1)人口增长模式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指标构成15.(2)下图中①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特征是________出生率 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15.(3)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不同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 大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 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答案】(1)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解析】(1)读图可知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答案】(2)原始型, 高, 高, 低【解析】(2)读图可知①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可以判断属于原始型【答案】(3)现代型,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基本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解析】(3)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同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降低了出生率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16.(1)据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16.(2)据统计 2016—2019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口总计减少182.55万人人口增长呈负增长试说明东北三省人口持续负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及缓解措施【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答案】(2)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失、经济衰退等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鼓励生育吸引人才回流健全养老保障制度【解析】(2)由材料可知 2016—2019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口总计减少182.55万人人口增长呈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负增长的不利影响包括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失、经济衰退等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鼓励生育吸引人才回流健全养老保障制度等措施应对。
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五篇)
外来人口管理制度提案人(联名提案人):提案内容:关于解决外来人口管理问题的建议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数量逐年急剧增加。
大量外来人员为我市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如何为外来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治安管理,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也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
通过对我市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就如何做好瑞昌外来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树立外来人口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分子的观念。
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口的积极贡献,他们大部分承担的是城市固定人口所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行业的工作。
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农民工所得的报酬是他为城市所作贡献的三分之一。
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理应得到相应的权益和服务。
不可否认,随着相当部分素质低下的外来人口进入,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既然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靠堵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正确有效地去引导、去接纳,使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____中来。
(二)加强____体系建设,完善管理网络。
公安机关作为外来人口治安管理的主管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工商、税务、城建、劳动、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针对性建立实施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并落实____和责任。
街道居委会也要建立相关工作____,明确分管领导,保障工作经费,落实外来人口专管员或协管员及其工作职责,确保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三)抓好三个结合,提高工作成效。
一是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把教育工作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延伸到每个外来人口家庭。
(1)把教育结合到以房管人之中。
落实出租房东职责,要求房东及时了解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成为教育和管理的信息员。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6目录【精选资料】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6目录【精选资料】《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目录(中英文对照附电子版)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就业统计的主要数据,同时附录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
年鉴内容分为八部分:综合数据、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2008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2008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2008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第一部分综合数据1-1 各地区人口数1-2 按性别分人口数1-3 按城乡分人口数1-4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1-5 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1-6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1-7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8 全国历年人口密度1-9 全国劳动统计主要指标1-10 分城乡就业人员年末人数1-11 分产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1-1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1-13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年末登记数)1-14 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末登记数)1-15 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1-16 分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7 分行业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8 分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1-19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 1-20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国有单位) 1-21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城镇集体单位)1-22 分地区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其他单位) 1-23 分行业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 1-24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1-25 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1-26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1-27 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1-28 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1-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第二部分 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2-1 各地区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变动情况2-2 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2-3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4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5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6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2-7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8 各地区城市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9 各地区镇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10 各地区乡村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11 各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2 各地区城市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2-13 各地区镇的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4 各地区乡村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平均家庭户规模 2-15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6 各地区城市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7 各地区镇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8 各地区乡村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19 各地区家庭户类别2-20 各地区城市家庭户类别2-21 各地区镇家庭户类别2-22 各地区乡村家庭户类别2-23 全国家庭户人数和户主的年龄、性别构成 2-24 各地区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2-25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6 各地区镇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2-27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2-28 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2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 2-32 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3 全国城市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4 全国镇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5 全国乡村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 2-36 各地区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37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38 各地区镇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39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2-40 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1 全国城市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2 全国镇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3 全国乡村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4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5 全国城市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6 全国镇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7 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2-48 各地区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49 各地区城市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50 各地区镇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51 各地区乡村分性别的各种户口状况人口2-52 各地区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3 各地区城市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4 各地区镇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5 各地区乡村60岁及以上分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6 全国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7 全国城市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8 全国镇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59 全国乡村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第三部分 2007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3-1 分地区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2 分地区全国男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3 分地区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6 按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3-7 按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8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9 按年龄、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3-10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2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13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4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16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1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 3-18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3-1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 3-20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21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22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2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 3-24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25 城镇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3-26 城镇男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3-27 城镇女性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3-2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2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0 按户口性质、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1 按就业身份、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2 按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 3-33 按职业、性别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构成3-3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 3-35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 3-36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 3-37 按失业原因、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38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39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年龄构成 3-40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 3-4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 3-42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 3-43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行业构成 3-44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 3-45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前的职业构成 3-46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未工作时间构成 3-47 按年龄、性别分的城镇失业人员未工作时间构成第四部分 200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 4-1 各地区分行业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数4-2 各地区分行业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数4-3 各地区分行业其他单位就业人员数第五部分 2007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5-1 各地区总户数、总人口5-2 各地区市总户数、总人口5-3 各地区县总户数、总人口5-4 各地区镇总户数、总人口5-5 各地区非农业、农业人口5-6 各地区市非农业、农业人口5-7 各地区县非农业、农业人口5-8 各地区镇非农业、农业人口5-9 按总人口排序的市及人口数5-10 按非农业人口排序的市及人口数第六部分 2007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 6-1 各地区分孩次计划生育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6-2 各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领证情况及避孕率与上年同期比较 6-3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6-4 各地区采用各种节育措施人数与上年同期比较 6-5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6-6 各地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分布与上年同期对比 6-7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的例数6-8 各地区实施各种节育手术例数与上年同期对比第七部分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一、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7-1 年中人口数7-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7-3 人口年龄构成7-4 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7-5 全部就业人数7-6 全部女性就业人数7-7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7-8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7-9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7-10 失业人数7-11 制造业平均工资7-12 消费价格指数二、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13 人口主要指标7-14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15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7-16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7-17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7-18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7-19 非农行业工人日工资率 7-20 非农行业管理人员月工资率 7-21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7-22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7-23 消费价格指数三、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24 人口主要指标?7-25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26 分职业全部就业人数 7-27 按年龄分组的失业人数 7-28 按失业前行业分的失业人数 7-29 按失业前职业分的失业人数 7-30 非农行业平均工资7-31 非农行业周工作小时 7-32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 7-33 消费价格指数四、台湾省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7-34 台湾省面积及人口主要指标 7-35 分行业全部就业人数 7-36 失业人数和失业率7-37 非农行业工人月工资率 7-38 非农行业月工作小时7-39 分行业职业伤害情况7-40 消费价格指数第八部分 2007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5篇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4)班班主任。
2024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年终总结(五篇)
2024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年终总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2024年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文将对2024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综合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人口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6亿,相比于____年的14亿,增加了200万。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然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2024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20%,高于____年的17%。
这意味着养老压力不断增大,为保障老年人的福利和健康需求,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2024年,我国继续坚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优生优育。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强调科学合理的生育观念,鼓励夫妻间积极规划生育,避免“一刀切”的执法方式。
同时,各地积极研究和推广人口发展政策,精准施策。
有些地区在人口总量较高的情况下,重点关注人口结构和质量,推动人口结构优化,提高人口素质。
一些地区则注重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发展,优先关注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鼓励合理生育。
三、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果2024年,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各地普遍出现了生育率的回升趋势。
由于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更多夫妻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这对于人口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计划生育工作注重人口的流动和结构调整。
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政策措施,促进了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和集聚,推动了各地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最后,计划生育工作还注重了人口健康问题。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投入,改善了孕妇和儿童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孕产妇的生育率和生育质量。
四、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未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首先,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加剧,需要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全方位的老年人照料和医疗服务。
《第五篇 人口》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第二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篇人口》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因素对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影响最直接?A、经济发展水平B、生活水平提高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D、教育程度提升2、中国第一代人流的迁移方式主要是以下哪种?A、战争导致的难民B、政治移民C、经济移民D、边疆开发移民3、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的危害?A、资源短缺B、环境污染C、经济发展缓慢D、人口老龄化4、以下哪项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C、人口政策调整D、自然灾害减少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A、非洲B、亚洲C、欧洲D、拉丁美洲6、根据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A、80亿B、90亿C、100亿D、110亿7、题目:根据我国人口政策,以下哪项措施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A、鼓励生育多胎政策B、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政策C、推行鼓励育龄夫妇生二孩政策D、放宽计划生育限制,实行全面生育政策8、题目:以下哪项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A、长寿现象的增多B、生育率下降C、移民政策的实施D、富贵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的增多9、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通常是以下哪个地区的特征?A. 欧洲西部B. 非洲大部分C. 亚洲东部D. 北美东部 10、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A. 自然资源分布B. 城市化进程C. 气候条件D. 政治制度11、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届时中国人口将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约为()。
A、17.5%B、18.9%C、20.2%D、21.6%12、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
A、日本B、新加坡C、韩国D、摩纳哥13、【题目】以下哪项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的原因?A. 医疗条件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平均寿命B. 二胎政策的实施,导致生育率下降C.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D. 延迟退休年龄,减少了老年人口的比重14、【题目】在全球范围内,以下哪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A. 欧洲西部B. 非洲撒哈拉以南C. 亚洲东部D. 美洲北部15、题干:以下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自然增长率低。
马寅初《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我国农村过去长期存在着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这个矛盾经过了解放战争胜利和土地改革完成,已经解决了。
土改之后,农村中发生了新矛盾,这就是个体农民走向资本主义还是走向社会主义的矛盾。
经过了几年来的斗争和艰苦工作,一九五六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中国农民肯定地走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基本上解决了这个两条道路的矛盾。
那么现在还有没有矛盾呢?矛盾是有的,除了毛主席所说的人民内部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外,我认为人口多,资金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矛盾。
过去的矛盾是阶级矛盾,现在的矛盾主要的是生产矛盾。
一、我国人口增殖太快一九五三年的普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普查,普查结果表明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国人口一共有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这是一个静态的纪录,如果五三年以后每年都有人口统计数字,这样就成为动态的人口纪录。
可惜的是这些数字现在没有,今后必须建立生命统计,登记各个区域人口出生、死亡、结婚、离婚、迁入、迁出的人数,这样才有正确的人口统计。
现在一般估计中国人口大概每年增加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三百万,增殖率千分之二十,如果这样估计下去,三十年后同实际的人口数字一比,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
增殖率千分之二十是怎样得来的呢?一九五三年政府在二十九个大中城市、宁夏全省、其余各省每省选十个县进行普查,另有三十五个县只查一区、两镇、五十八个乡、九个村、共有人口三千零一十八万人,出生率千分之三十七、死亡率千分之一十七,因此人口增殖率为千分之二十,并且说城市的增殖率高于乡村;上海一地的增殖率是千分之三十九,城乡平均起来每年增加千分之二十。
我很怀疑四年来增殖率是否仍旧是千分之二十呢?普查的数字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拿千分之二十来解释以后四年的情况(自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七),恐怕有出入。
由于以下七方面的考虑,我认为增殖率或超过千分之二十:(一)结婚人数增加,在解放以前青年人毕业即失业;现在毕业以后,国家分配工作,经济情况改善就具备了组成家庭的条件。
2024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总结范本(5篇)
2024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总结范本____年,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一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____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详细分析工作中的亮点、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一、人口状况____年,我国人口总数稳步增长,预计年末总人口将达到15亿人左右。
人口结构持续优化,老龄化现象明显。
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与经济支撑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压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计划生育政策效果____年,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全面两孩政策。
通过优化生育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1. 生育观念逐渐健康在多年的努力下,我国居民的生育观念逐渐健康。
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合理生育和科学养育的重要性,愿意通过自觉控制生育行为,为家庭提供更好的条件和资源。
2. 优质生育服务持续完善政府加大对生育服务的投入,提高了生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各级医疗机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育龄夫妇提供全面的生育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
同时,加大对优生优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家庭计划生育的质量和水平。
3. 合法权益保障更加完善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合法权益保障体系,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奖补政策,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对计划生育培训的力度,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广大计划生育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 老龄化问题凸显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养老压力增大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需要加大对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投入,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劳动人口减少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篇人口
1.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三个基本指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注:1.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例如上海)的解决措施:延迟退休(照搬);接纳外来人口,引进人才;微调计划生育政策。
(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19个国家中有17个集中在欧洲,另两个为日本和摩洛哥)
5.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及人口政策
人口国情:(1)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3)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4)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利: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提供充裕劳动力,同时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弊:庞大的流动人口增加了交通、管理、治安等工作的难度,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极大压力。
<这句话也太绕口了。
通俗地说就是人太多,交通、管理、治安就难搞了,城市基础设施就是指公共场合的各种建筑物,然后这里面就挤满人,然后这些建筑以及这些建筑里的工作人员感到鸭梨山大>;农村出现“妇老农业”和“留守子女”问题)
人口政策: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政策。
7.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人口稀疏。
8. 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有: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资源开发引起的人口迁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人口迁移等。
9.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资源;社会经济因素有开发历史、社会经济条件。
10.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1 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2 科学技术水平3 地区开放程度(前三个正相关)4 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
人口这篇书上的一些例子(选择题可能乱入,了解即可)
1. 瑞典老年人口比重超过少年儿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人多于儿童的国家。
2. 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19个国家中有17个集中在欧洲,另两个为日本和摩洛哥。
3. 一些发展中国家入古巴和韩国,正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4.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婴儿死亡率最高,平均预期寿命最短的大洲。
非洲每个妇女平均生6.9个孩子,居世界之冠。
5. 全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有95%来自发展中国家。
(即仅有5%来自发达国家)印度、中国。
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新生儿就占了全世界新增人口的50%。
6.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我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重庆,接下来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
我国人口最少的市: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