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塞上听吹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笛声的美妙,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笛声的美妙。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人物形象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悠扬的笛声,让学生感受笛声的美妙。

提问学生:“你们听过笛声吗?笛声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笛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笛声。

”2. 讲授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悠扬”“清脆”“嘹亮”等词语。

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精读课文,感受笛声的美妙让学生找出描写笛声的句子,读一读,感受笛声的美妙。

引导学生从笛声的音色、音量、节奏等方面来感受笛声的美妙。

让学生想象自己听到笛声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对笛声的喜爱之情。

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对笛声如此喜爱?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思念等方面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事情。

让学生听一听其他乐器的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美妙。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作文,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木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木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寻原因,不忘国耻:【10】
1、交流原因,板书: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师:因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却的日子。
2、课件出示出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大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木笛
课型
读讲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理顺课文段落结构,并能概括段落大意。
3、 学会本课的 11 个新字以及新词,正确认读 6 个二类字。
4、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能够独立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整理之后在小组中交流。
引导读朱丹与大师的对话。
5、朱丹放弃了考试,等于放弃了什么?
到此,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朱丹?(有个性的、爱国的青年)
学生看资料。
观看图片,了解历史。
五、听笛声,一同感动:【15】
1、那是不是只有朱丹记住了这个不该被忘却的日子呢? 引导读文找句。
2、出示: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光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
不忘国耻!




︵含时间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谈话。【3】1、板书课题:木笛
2、 谈话: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主人公朱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 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朱丹。二、品笛声,感受悲戚:【10】
1、引导找到朱丹吹奏木笛的句子。课件出示:
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鉴赏》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学案 (2)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鉴赏》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学案 (2)

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学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yàn) 扼.腕(è)B.征戍.(shù) 旌旆.(pèi)C.玉箸.(zhě) 蓟.北(jì)D.草檄(xí) 伫.立(zhǔ)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苍海船舱碣石缴纳B.扼杀膨涨榆关唏嘘C.瀚海戍守铠甲飘摇D.功勋逶迤频临伫立3.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燕歌行》作者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B.《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岑参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天子非常赐颜色。

(2)金伐鼓下榆关,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单于猎火照狼山。

(4)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

(5)杀气三时作阵云,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死节从来岂顾勋?(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_______________。

(8)轮台九月风夜吼,________________,随风满地石乱走。

(9)马毛带雪汗气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虏骑闻之应胆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8篇

《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8篇

《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8篇《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充分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3、了解中国古诗词中同一意象蕴含的丰富情感教学重点能透过诗歌所描写的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析同一意象所蕴含的不同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头顶的那轮明月被赋予了多种情感,也洒下清辉,照出了诗人无限的情思。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色下的诗情。

先跟随唐代诗人李益去感受千年前的一夜,月色下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1-2名同学读,全班齐读。

)2、再读诗歌,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七言绝句,应为四三节奏)1-2名同学读全班齐读3、古人云“文以载道,诗以言志”那么,请你找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

(一夜征人尽望乡)4、哪个字重读?朗读指导:“尽”重读体现一种思乡之切之深,“望乡”轻读,体现故乡的一种遥远内心的惆怅,遥不可及。

5、大家已经能把握住这种思乡之情了,那么诗人这样的情感是在什么情况下生发出来的呢?(举目远眺,月光笼罩下的沙漠如同广袤无垠的雪原;近处凝望,月光皎洁,如同大地附上了一层深秋的寒霜。

在这清冷的月色中,夹杂着阵阵幽怨的芦笛声,征人一个个披衣而起,幽怨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望着远方,沉沉的静夜,诗人的心事更容易被月亮勾勒出来。

)6、在朗读整首诗时,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情感,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

《笛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笛声》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语言的运用和意象的选择。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阅读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歌的主题。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诗歌中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引导学生将诗歌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悠扬的笛声音乐,营造氛围,引出课题《笛声》。

2、初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生字词,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指名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精读诗歌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笛声”“月光”“微风”等,并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

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悠扬的笛声,划破了夜的寂静”“月光洒在小径上,像一层银霜”,体会诗人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

5、深入探究探讨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笛声”象征着什么?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6、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从诗歌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7、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与笛声相关的经历或感受,进行口头表达。

塞上听吹笛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优秀12篇)

塞上听吹笛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优秀12篇)

塞上听吹笛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优秀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塞上听吹笛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优秀12篇)高三教案需要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语文选修第4课《塞上听吹笛》精品课件

语文选修第4课《塞上听吹笛》精品课件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有戍边之豪情,又有思乡之情思。
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是首句 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关乎 盛唐气象(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方能 感而不伤)的壮怀激烈。
小结
作者运用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并 带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描绘傍晚时的西北 边塞景色,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中,表达 了边关将士戍边的豪情壮志和浓重的思乡之 情以及这种思乡之情给自己所带来的淡淡的 忧伤。(既为自己能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建功 立业而感到自豪,又对故乡充满思念。)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思考讨论
思、议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在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2、试分析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各抒己见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在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 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诗 歌前两句描写就营造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 宁谧的气氛,大地解冻、牧马晚归意味着边境战 火平息,为全诗奠定了 一个明朗壮阔的感情基 调。

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课件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课件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那色那香一夜
之间洒满了边塞的关隘山川。
K12课件
6
◎悟意旨 2.你认为本诗的思想是低沉的还是积极的?请说说你的 看法。
提示:前两句景物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参考答案:我认为并不低沉。这首诗充满了边塞诗中不
常见的和平宁静气氛,诗中的哀怨凄清之气已被边塞和平宁
鉴赏 文本研读

一 部
第 二 课

领悟 探规寻律 应用 体验之旅
积累 鉴赏知识
K12课件
A级必读诗歌 B级扩展阅读
诗律(二) 对仗 课后视野拓展
1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
K12课件
2
塞上听吹笛
[资料助读]
◎释标题
“塞上”即边塞,“笛”即管乐器,边塞诗中的笛通常指
羌笛,属于一种意象,表示边境战事和将士们的生活。这一标
题带有鲜明的边塞诗特征。
K12课件
3
◎知作者 高適(704-765),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 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安史之乱后, 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世 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 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1.本诗的诗眼是哪句?请简要分析。
提示: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参考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是诗眼。因为本诗是讽喻诗,
是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这句就是借“蒲桃入汉”这一典
故有力地揭示了主题,前面的铺陈在这句有了着落。

《塞上听吹笛》教学设计

《塞上听吹笛》教学设计

《塞上听吹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课,揭课题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借景抒情的诗,也学过爱情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边塞诗,什么是边塞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边塞诗是??《塞上听吹笛》。

揭示课题,板书:《塞上听吹笛》二、自主学习,明诗意(一)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

2、自己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二)、交流初读情况1、结合课后注释理解和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古诗的理解。

2、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借机指导三、想象诵读,悟诗情1、孩子们,你们闭上眼睛,我来描述师的意境,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好吗?冬去春来、大地解冻、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已经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多么和平宁谧的气氛啊,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

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关山。

这风吹的仿佛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2)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3、师:孩子们,我们带着这些感受一起朗读一遍。

四、创设情境,入诗境。

师生赛读、小组赛读、展示赛读五、迁移运用展示描写边塞的诗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描写边塞的诗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这是高适的另一首边塞诗,他还有很多描写边塞军事的诗歌,课下找一找、读一读。

今天我们学了高适的这首《塞上听吹笛》,李白也有一首描写听吹笛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同样是吹笛,同样是听《梅花落》,李白和高适表达的感情一样吗?请试着说一说你的感觉。

五年级上册语文选读课文木笛教学设计范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选读课文木笛教学设计范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选读课文木笛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抓住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表现的如泣如诉的内心情怀。

能力目标:领悟人物精神,通过拓展活动开展生动倾情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历练语言。

情感目标:在读中提升感情,唤起对南京大*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笛手朱丹及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疑难词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圆明园的毁灭导入学习。

2、教师导语揭示课题并板书(木笛)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轻声读课文。

(多媒体出示读书要求)
2、全班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完成填空练习,理清文章思路。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学习
朱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相关语句,同桌交流学习。

1、自己大声读,仔细找。

2、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灵活处理,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学习体会,感
受朱丹与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及外国音乐大师的感动,并相机板书。


四、拓展
作为一个*人,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五、总结
结合板书总结,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第二《塞上听吹笛》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第二《塞上听吹笛》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第二课《塞上听吹笛》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高适曾一度浪迹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边关的风雨铸就了他安边定远的理想,也孕育出他那激昂粗犷的诗情。

然而,在他的那些雄浑的旋律中,《塞上听吹笛》一曲,却跳动出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般的音符,这又给他的边塞诗添上了另一种色彩。

3重点难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1【导入】塞上听吹笛 (0)王昌龄《出塞》导入引出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0)一、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高适 (700年—765年) ,汉族。

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

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

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

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

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

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

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4课《塞上听吹笛》ppt课件3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4课《塞上听吹笛》ppt课件3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4、联系全诗,说说“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分析:抒发情感+分析:艺术手法
答:抒发了思念家乡之情。此句 巧妙拆分《梅花落》曲名,构成 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与雪净月 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 构成壮阔辽远的意境,委婉含蓄 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 情。
总结
• 冰雪消融,在胡地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 月洒下一片清辉。
• 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 熟悉的《梅花落》曲调。
• 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山川关口。
•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 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花色花香洒满关山。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704--765 字达夫 以边塞诗著称 与岑参齐名 并称高岑
边塞诗的产生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 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 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派”,反映 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 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 奇葩。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塞上听吹笛教案

塞上听吹笛教案

塞上听吹笛教案教案标题:塞上听吹笛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塞上听吹笛》这首古典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熟悉《塞上听吹笛》这首古典诗词的内容和背景。

2. 学习诗词的朗读技巧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塞上听吹笛》的诗词原文和翻译。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音乐播放器和音频文件(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塞上的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塞上听吹笛》这首古典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朗读与理解:1. 教师朗读《塞上听吹笛》的诗词原文,让学生跟读。

2. 解释诗词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

3.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解释诗词中的难点和理解。

表达与欣赏:1. 学生分组朗读《塞上听吹笛》,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 欣赏不同版本的音乐演绎,让学生感受不同表达方式带来的情感和效果差异。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诗词,进行朗读和表达,扩展他们的文学素养。

2.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词,表达自己对塞上风景的感受和想象。

总结与评价:1. 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收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文学研究,了解更多关于《塞上听吹笛》的背景和影响。

2. 学生可以进行诗词创作的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朗读和表达中的困难,提供个别指导和支持。

塞上听吹笛教案

塞上听吹笛教案
1、多媒体出示文中关键的字意思。学生自己阅读。
2、指名让学生读注释,先说词语再说意思。
3、学生自己思考诗的大体意思及诗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学生边读边思考。
5、指名让学生说说。
6、老师补充。
7、再齐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边读边想想,你还能从诗中感受到什么?(塞外荒凉,士兵想家,笛声很好听,塞外很寒冷等)
5、男女声背。
6、齐背。
7、指名背。
七、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感受了唐代边塞诗的魅力,高适还有很优秀的诗歌,比如:(出示)
1、出示高适其他作品。
2、课下搜集高适的这些诗来读一读。出一期以高适为主题的边塞诗手抄报。
通过图片引起学习诗歌的兴趣。
板书设计
塞上听吹笛
高适边塞诗人
塞外荒凉士兵想家
三、指导学生自学
1、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塞上听吹笛》这首诗的作者等有关情况。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Βιβλιοθήκη 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四、多种形式诵读练习
1、全班齐读
2、男女生分组朗读比赛
3、指名学生个别读
五、学习诗歌—悟
会读诗歌了,我们再来看一看诗中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诗中有几个难懂的词语,我们看一看是什么意思。
高适,盛唐诗人。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意思:当官)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塞上听吹笛教案

塞上听吹笛教案

塞上听吹笛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指导学生掌握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文学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体会诗歌中边关雪景的描绘和笛声所营造的氛围。

(2)理解诗人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难点(1)感悟诗人在诗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对诗歌意境进行想象和再创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悠扬的笛声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提问:“当你们听到这笛声,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和情感?”从而引出课题《塞上听吹笛》。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诗人高适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环境有初步的了解。

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诗歌讲解(1)逐句解读诗歌的含义,重点解释关键词语和诗句。

例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中的“雪净”“胡天”“牧马”“羌笛”“戍楼”等词语。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雪”“月”“羌笛”等,探讨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中的设问和通感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诗歌赏析(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6、拓展延伸(1)让学生比较这首诗与其他边塞诗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2)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生活中,如何从诗歌中汲取精神力量。

7、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诗歌的意境、情感、修辞手法等。

(2)强调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对我们生活的启示。

8、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短文。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 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87页 0152页 0169页 0189页 0275页 0343页 0502页 0542页 0544页 0609页 0677页 0679页 0744页 0809页 0989页 1091页
第一单元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鉴赏知识 诗律(一) 平仄 塞上听吹笛 古从军行 鉴赏知识 诗律(二) 对仗 第三课天若有情天亦老——咏史怀古诗 金铜仙人辞汉歌 扩展阅读 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扩展阅读 第三单元 房兵曹胡马 海棠 鉴赏知识 意象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汉江临眺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 山水胜色
Hale Waihona Puke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塞上听吹笛-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教案

塞上听吹笛-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教案

塞上听吹笛-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名家诗词,使学生了解唐宋诗词的背景、艺术特点和人生哲理;2、通过诵读、欣赏和分析唐宋诗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述能力;3、通过赏析唐宋诗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唐宋诗词。

难点:让学生通过分析作者语言的运用,理解诗词形象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阅读体验;2、情境式教学策略:把唐宋诗词的背景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它们的情境;3、组合式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学习名家诗词来掌握古汉语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进度和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导入:放唐诗《春夜喜雨》(杜甫)2、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春夜喜雨》的写作背景,包括诗人、诗歌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等;3、讲解唐诗的诗歌特点:韵律、字数、语言等;4、让学生欣赏唐诗《春夜喜雨》朗诵录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语言;5、让学生分成小组,分析《春夜喜雨》使用的句式、修辞手法等;6、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唐诗为什么能被后人传颂,写一篇感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导入:播放《长恨歌》唐诗词朗诵录像,让学生感受其美的语言和艺术魅力;2、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引导他们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内涵;3、学习唐宋诗词的分类和诗歌种类,如曲、绝句、律诗等;4、布置作业:让学生以《长恨歌》为例,写一篇关于唐宋诗词阅读的感悟。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导入:播放宋词《如梦令》录像,让学生体味其优美的语言和音乐韵律;2、课堂讨论:让学生尝试着朗读该词,通过诗人的笔触、音乐等元素解读其内涵;3、让学生学习宋词的词牌和用法,分析《如梦令》的营造情景和倾诉感情的效果;4、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一首唐或宋诗,准备将其带到下课来。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导入:让学生依次朗读自己预习好的唐、宋诗,全班进行集体阅读;2、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选的诗歌,探讨其背景、艺术特点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3、让学生多维度感受唐宋诗词的艺术魅力,如用音乐、画等方式展示;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了解唐宋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上听吹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1、交流搜集的高适的诗,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塞上听吹笛》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简介作者,出示边塞诗简介。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一)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二)、交流初读情况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1、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师生赛读
六、迁移运用
展示描写边塞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