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规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规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规定Quantity, price, time and spac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investment.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11月7日卫生部第37号令发布实施、2006年8月22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一、引言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是指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变化趋势,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建立的一套科学、规范的监控与报告机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监控与报告目的1. 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2. 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 监测传染病的变异和耐药情况,指导药物的选择和使用;4. 提供数据支持,为公众健康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监控与报告内容1. 传染病病例监测:对传染病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病例的发病情况、就诊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2. 传染病疫情监测: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传播途径、流行趋势等进行监测,包括病例的地理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3. 传染病病原体监测:对传染病的病原体进行监测,包括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等;4. 传染病相关因素监测:对传染病的相关因素进行监测,包括环境因素、人群流动情况、接触史等;5. 传染病疫苗接种监测:对传染病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监测,包括疫苗的接种率、接种效果等。

四、监控与报告流程1. 数据采集:建立传染病监控与报告系统,通过医疗机构、实验室、疾控中心等渠道采集相关数据;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安全的网络传输至监控与报告系统;3. 数据分析: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数据的清洗、整理、统计等;4. 报告生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生成相应的报告,包括疫情报告、预警报告等;5. 报告发布:将生成的报告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五、监控与报告制度的重要性1. 及时预警:通过监控与报告制度,可以及时发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提前预警,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2. 有效控制: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传播途径,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3. 数据支持:监控与报告制度提供的数据支持,可以为公众健康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 资源优化:通过对传染病疫情和病原体的监测,可以指导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防控效果。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医院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医院内部和周边社区的健康与安全,订立本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部的各个临床、医技科室以及相关行政机构。

第二章传染病监测与报告责任第三条医院领导责任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医院负责人对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负总责,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

第四条监测与报告责任1.临床科室负责医院内部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

每个临床科室设立专职监测员,负责监测本科室的传染病情况,并及时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技科室负责监测和报告与其相关的传染病。

医技科室应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监测结果。

3.行政机构负责帮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并搭配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

第五条信息报告责任1.显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医务人员必需立刻向所在科室的监测员报告。

2.监测员收到报告后,应及时核实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收到报告后,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医院感染管理科需定期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动态。

第三章传染病监测与报告流程第六条传染病监测流程1.医院内部每个科室应配备专职监测员,负责监测传染病情况。

2.监测员应每日对临床、医技科室的患者进行监测,记录疑似传染病病例的相关信息,并将监测结果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

3.医院感染管理科将监测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进行核实,如情况属实,则将其认定为确诊病例,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和处理。

第七条传染病报告流程1.监测员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疑似传染病病例。

2.医院感染管理科收到报告后,应核实情况,并依据疾病的种类和传播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理。

3.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传染病病例的情况,并按要求供应相关数据和信息。

传染病报告制度(6篇)

传染病报告制度(6篇)

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了做好全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及各项疫情管理工作质量,使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的疫情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根据永州市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工作安排____精神,以及湖南省工作规范要求,特制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一、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应登录系统,浏览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疫情管理员必须每天至少____次登录系统查询,上、下午各一次。

3、查询内容包括从上次浏览后到本次的卡片及其近期病例分布,查询有无问题卡片及霍乱等特殊、少见病例。

4、关注有无聚集性病例,对可能暴发的疫情进行预警。

5、每次查询后认真填写《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记录本》。

6、对以上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反馈到各医院。

二、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上网浏览疫情报告信息,对报告的卡片进行查询、审核。

2、审核发现有问题的卡片要及时核对,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每天至少上、下午各一次登录系统查询传染病报告卡片。

4、对初次审核后诊断等报告信息有变动的卡片,要及时进行订正。

5、定期进行查重,每天至少查重一次。

6、以上审核、查重、订正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向领导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1、每月对直报网中获取的疫情信息进行分析一次,并形成疫情简报,于每月____日前完成。

2、每年对网报数据会审后,根据发病时间对全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年度疫情报告。

3、通过对疫情资料的分析,结合其它相关信息,分别于____月____日和____月____日前完成夏秋季、冬春季主要传染病预测预报。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标题: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引言概述: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是指通过监测、采集、分析和报告疫情数据,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一、监测传染病疫情的方法1.1 利用实验室检测技术:通过实验室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快速确定病原体,匡助诊断和监测传染病疫情。

1.2 利用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

1.3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实现传染病疫情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报告,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二、传染病疫情数据的采集2.1 政府部门的责任: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疫情数据采集机制,及时采集各类传染病疫情数据。

2.2 医疗机构的配合: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3 公众的参预:公众也应积极参预传染病疫情数据的采集,如主动报告症状、接受检测等,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三、传染病疫情数据的分析3.1 疫情趋势分析:对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及时发现疫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3.2 疫情风险评估:对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风险评估,评估传播风险和暴露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3 疫情预警预报:通过传染病疫情数据的分析,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四、传染病疫情数据的报告4.1 定期报告:政府部门应定期发布传染病疫情数据的报告,向公众通报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

4.2 突发事件报告: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的突发事件,政府部门应即将发布紧急报告,通知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紧急措施。

4.3 国际合作报告:在国际合作中,政府部门应及时向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报告传染病疫情数据,共同应对跨国传播的风险。

五、传染病疫情数据的应用5.1 制定防控策略:根据传染病疫情数据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及时遏制疫情传播。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4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4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政府或相关部门建立的一套报告、监测和通报传染病疫情的制度和程序。

其目的是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保护公众健康。

报告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传染病病例报告:医疗机构或实验室应立即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

报告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诊断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

2. 传染病疫情监测:卫生部门通过监测和收集各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据,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分析,判断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趋势。

3. 疫情报告:卫生部门应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国家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

报告内容包括疫情的基本情况、病例数量、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

4. 疫情通报:国家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传染病疫情通报,提醒公众关注疫情、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并指导各地区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5. 防控措施:根据疫情报告和监测结果,卫生部门应制定和推广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提供疫苗和药物等。

以上是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的一般步骤,具体的实施细节可能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而有所不同。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2)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为了监测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国家卫生部门建立的一套制度。

报告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监测:卫生部门通过网络、医院、社区等途径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收集和分析数据。

2. 诊断:医院和卫生部门对患者进行确诊,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传染病。

3. 报告:医院在确诊或怀疑某人患有某种传染病时,将其信息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

4. 调查:卫生部门收到报告后,会展开相应的调查,了解病情,给出预警和抗疫建议。

5. 统计:卫生部门会统计报告的疫情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报告。

6. 通报:卫生部门会及时向上级部门、相关机构以及社会公众通报疫情信息,对于可能造成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的传染病,还会向国际卫生组织通报。

传染病监测管理制度(五篇)

传染病监测管理制度(五篇)

传染病监测管理制度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为了加强我院疫情报告,做到及时、准确,不漏报、不错报、不瞒报、不缓报、不谎报,根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疫情管理制度如下:1、全院每个医务人员均为疫情报告责任人,都有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义务。

对发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向卫生防疫站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对____、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禽病毒、肺____、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____小时内、农村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____小时内、农村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各临床科必须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如实按要求项目进行填写,不得缺项、漏填。

3、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信息科,住院病人还需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和病历中登记或记录。

4、信息科负责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收发和核对,设立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并在规定时限内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

5、如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责任报告人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立即向信息科报告,信息科负责向院领导报告,由院领导在发现之时起____小时内向卫生局报告。

6、医疗卫生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7、医务科、信息科、预防保健科负责对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是指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全国范围内传染病的疫情情况,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传染病疫情信息,促进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的有序进行,建立相应的统计与报告机制,使传染病信息能够及时上报和传递,从而实现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一、监测对象和内容1、监测对象经公安、医院或其他卫生机构诊断或疑似患有各种传染病的人群,以及与之接触的其他人群。

2、监测内容应包括各种传染病的病情概述、病程、症状、传染途径、疾病分类、防治、救治、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二、信息采集机制1、采集来源①对于重点监测对象,采用定期走访或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②对于不定期出现的监测对象及其他报告及反映的传染病,如各类疫情、病例等,应及时采集有关信息,并尽快上报。

2、采集要求①采集应尽量全面、准确,必要时应现场调查和检测,检查检验数据必须符合相关标准;②对于积极治疗的病例,应及时记录相关病例信息,对于新增病例,应及时统计并上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③对于疑似疫情及疾病高发区域,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三、信息管理制度1、信息上报①各级卫生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本级监测报告及信息报送上一级,并在要求上报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卫生部门上报各类传染病疫情信息;②如有数据错误等情况,需及时更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2、信息保存和管理①各级卫生部门应成立传染病信息管理和保存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保存和管理,并及时做好备份工作;②为了方便各级卫生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③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卫生机构及个人,应依法予以处罚,并清理其有关数据,防止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信息发布制度1、信息发布主体各级卫生部门应及时发布有关传染病疫情信息,在必要时也可以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传播,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客观。

2、信息发布内容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包括所监测的传染病种类和发病人数,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预测,以及有关控制疫情的措施和建议等内容。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详细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详细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详细引言概述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针对传染病爆发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全面报告的制度。

在全球范围内,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防控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报告对象和范围1.1 报告对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主要报告对象是各级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等相关单位。

1.2 报告范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涵盖的范围包括各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病例报告、疫情趋势、病原体监测等。

1.3 报告要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要求报告单位在发现传染病疫情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节点提交相关报告。

二、报告流程和机制2.1 报告流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报告流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整合和信息发布等环节。

2.2 报告机制: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建立了完善的报告机制,包括定期报告、突发事件报告、重大疫情报告等不同类型的报告机制。

2.3 报告责任: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规定了各级单位的报告责任,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和报告流程。

三、报告内容和要求3.1 报告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要求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疫情发展趋势、病原体监测情况、防控措施等。

3.2 报告要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要求报告单位按照标准格式填写报告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3 报告时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规定了报告的时效要求,要求报告单位在发现传染病疫情后立即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报告。

四、报告监督和评估4.1 监督机制: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建立了监督机制,对报告单位的报告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2 评估标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设立了评估标准,对报告单位的报告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4.3 监督责任: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规定了监督责任人员,明确了各级部门对报告情况的监督责任。

五、报告制度的意义和影响5.1 防控传染病: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的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的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的报告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监测报告的范围和内容(一)监测报告的范围1. 传染病疫情:包括法定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和输入性传染病。

2. 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放射性污染、生物恐怖袭击、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等。

(二)监测报告的内容1. 传染病疫情:包括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情况、防控措施等。

2. 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应急处置措施等。

二、监测报告的机构和职责(一)监测报告的机构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病例的发现、报告、隔离、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和协助调查工作。

4.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测报告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

(二)监测报告的职责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建立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网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

(2)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和事件信息。

(3)开展疫情和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监测和报告工作。

2. 医疗机构:(1)建立传染病病例报告制度,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病例信息。

(2)开展传染病病例的隔离、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疫情和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开展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及时向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监测信息。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____号令》的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一、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分类(甲、乙、丙)和疫情报告时限与疫情报告程序。

二、各级医务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指定专职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工作,疫情发生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通知预防保健科→区cdc→市cdc→省cdc→国家cdc,逐级报告。

四、责任报告人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性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五、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入单位保留三年。

疫情报告应做到及时、准确,报告卡片要填写清楚、完整无误,对疑似病例也应报告,并及时订正卡片。

对查出的漏报病例,也应及时补报。

六、疫情报告员每日对全员传染病卡片进行收集、查对,网络直报后并作登记,并及时传送本(区)市cdc或国家cdc。

________.1.1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2)是指针对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汇报和管理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一、工作目标1. 及时收集并准确汇报传染病疫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与汇报工作。

2024年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2024年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2024年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1、总则1.1目的1.2依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3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1.4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2、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2.1____管理医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治工作。

公共卫生科为职能科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日常工作,具体职责为:2.2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审核2.3传染病信息报告病种、报告时限必须报告的传染病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具体为:(____种)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___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____种)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___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____种)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性疱疹、恙虫病、水痘、森林性脑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肝吸虫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不明原因肺炎、afp病例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疫情报告卡录入工作人员对疫情信息查询账号及____须严格管理,如发现账户和____信息泄露,请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后果自负。

公共卫生科每月对全院各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

3、计算机管理制度____公共卫生科指定专人负责疫情网络报告计算机的管理,确保软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3.2定期进行系统软件与硬件的维护,定期查毒,做好数据备份;3.3禁止____与工作内容无关的软件,已正常运转的软件不得随意修改程序或相关参数;3.4严禁未经检查的软件或数据文件上机操作或上网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避免病毒感染;3.5增强安全意识,注意机房防火。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疫情,各国普遍建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标准格式。

二、报告制度的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采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以便政府、卫生部门和公众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并保护公众的健康。

三、报告内容1. 报告单位信息报告单位信息应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地区、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这些信息将用于与报告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信息确认。

2. 报告时间报告时间是指报告制度执行的具体时间,通常是每天、每周或者每月的固定时间。

报告时间的准确性对于及时了解疫情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3. 报告地点报告地点是指报告单位所在地区的具体位置。

这有助于确定疫情的地理范围,并为后续的疫情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4. 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疫情类型:报告应明确传染病的具体类型,如流感、麻疹、登革热等。

b. 病例数量:报告应提供疫情期间的病例数量,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等。

c. 病例分布:报告应描述病例的地理分布情况,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

d. 疫情趋势:报告应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如病例数量的增减情况、传播速度等。

e. 防控措施:报告应说明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治疗、疫苗接种等。

5. 其他相关信息报告还可以包括其他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如病原体的特征、传播途径、高发人群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疫情的原因和传播机制。

四、报告方式传染病疫情报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纸质报告:报告单位可以将报告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相关卫生部门。

这种方式适合于报告单位数量较少的情况。

2. 电子报告:报告单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者在线报告系统等方式将报告内容发送给相关卫生部门。

这种方式便捷、高效,适合于报告单位数量较多的情况。

传染病上报制度(五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五篇)

传染病上报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确保疫情数字及时、准确、完整,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特规定如下:1、传染病疫情报告范围:____种,乙类传染病____种,丙类____种。

2、报告制度:①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②门诊医师发现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应在门诊日志中认真填写,并填写传染卡在传染病登记册上登记,在门诊日志、病历上注明:“疫情已报”。

③住院患者如已确诊为疑似传染病,亦应填写传染卡,并应及时填写“转归订正”。

④传染卡的填写项目要求完整、清晰、字迹不得潦草。

⑤____电话报告,于____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出,再补送传染病报告卡,并在未确诊前作疑似报告;乙类传染病于____小时内报出;丙类传染病于____小时内报出。

⑥每天由院感疾控科专职人员下到临床科室将传染病报告卡汇总、登记并及时按规定的时限上报区cdc。

⑦一人同时患有两种传染病时,应同时报两张传染病报告卡。

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未愈者,应每年报传染病报告卡一次。

院感疾控科____年____月____日医院发热腹泻预检分诊制度1、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发热腹泻的预检。

预检为发热腹泻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四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四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二、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三、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四、坚持首次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防疫站和县卫生局。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____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五、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工作。

定期对各科进行核对、自查,发现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予以奖惩。

各科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二)1、雄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应进行疫情信息网络监控;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异常增加、罕见传染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为业务科室及时提供传染病疫情信息。

2、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应分别登录系统进行审核确认与查重。

3、疫情工作人员必须____小时保持疫情电话通讯畅通,节假日将疫情报告电话转接办公室电话上,同时保证____小时信号通畅。

4、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单位、政府和有关领导报告并通报本级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周边省份和地区传染病疫情等相关信息。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范文(三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范文(三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范文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目的: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负责部门: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相关卫生机构负责建立和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3.报告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实验室、学校和其他有关单位都有责任及时、准确地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或疫情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传染病名称、发病人数、传染源、传播方式、流行趋势等。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范本:以下是典型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范本。

具体程序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疫情- 当医疗机构、实验室、学校或其他单位发现有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或有与传染病相关的异常现象时,立即启动报告程序。

- 疫情预警系统也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各种相关数据,发现可能的传染病疫情。

- 如果有怀疑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2.报告传染病疫情- 确认传染病疫情后,负责单位应立即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疫情报告信息。

- 报告信息一般包括:传染病名称、发病人数、病例的基本资料、传播方式、传染源等相关信息。

- 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在收到报告后,会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疫情调查和监测- 上级卫生健康部门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调查和监测,以确定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和传播途径。

- 同时,还需尽快确定传染病疫情的来源、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疫情的扩散范围等信息。

4.制定防控措施- 根据疫情调查和监测结果,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将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离患者、追踪密切接触者、提供防护用品、加强卫生宣传等。

- 同时,还需提供传染病预防知识和措施,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5.定期报告和信息共享- 确诊传染病疫情后,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需向上级报告疫情的进展情况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任何新的发现和问题。

- 同时,卫生健康部门需要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及时共享,以便及时采取协同防控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7号,2006年8月24日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成立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2 领导小组下设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办公室,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工作。

2.3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范围与内容3.1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范围包括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2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内容包括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发病人数、病情、诊断结果、处理情况等。

四、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程序与要求4.1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应遵循及时、准确、全面、保密的原则。

4.2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填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3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应通过指定的报告渠道进行,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监督与考核5.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5.2 对违反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附则6.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2 本制度由我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
报告制度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
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二、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三、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四、坚持首次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
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防疫站和县卫生局。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五、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工作。

定期对各科进行核对、自查,发现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予以奖惩。

各科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