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传播情况,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建立的一套规范、科学、高效的报告机制。该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危害。
一、报告对象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对象主要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学校、社区等。
二、报告内容
1. 传染病疫情的基本信息:包括传染病名称、发病地点、发病时间、病例数量等。
2. 病例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流行病学史等。
3. 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点:包括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速度等。
4. 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疫苗接种情况、隔离治疗情况、卫生宣教等。
5. 疫情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包括疫情的时空分布、趋势预测等。
三、报告方式
1. 实时报告:对于疫情的发生、流行和传播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以便上级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定期报告: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传染病疫情的发
展情况,包括病例数量、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3. 紧急报告:对于突发传染病疫情或重大疫情的发生,应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
部门报告,以便及时组织应对和调配资源。
四、报告流程
1. 数据采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应建立健全
数据采集系统,及时收集和汇总传染病疫情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疫情的时空分布、趋势预
测等,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
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
简介
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管理措施,用于监测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该制度旨在及时获取、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病例的相关信息,以便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将对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要求和实施步骤进行介绍。
目的
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以下几点:
1. 及时监测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了解疫情的动态变化;
2. 收集传染病病例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资料、疾病特征、传播途径等;
3. 提供数据支持,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并预防传染病的蔓延;
5. 为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有效工具。
要求
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微生物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应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确认的传染病病例;
2. 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传染病病例的准确记录和报告;
3. 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应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确诊时间、治疗情况等;
4. 监测机构和政府部门要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布传染病疫情通报;
5. 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应符合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要求。
实施步骤
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如下:
1. 确定监测指标:根据传染病特点和流行情况,确定需要监测的指标,例如病例数量、病例发病率等;
2. 建立信息收集系统: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建立信息收集系统,确保传染病病例的准确记录和报告;
3. 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机构和政府部门要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布传染病疫情通报;
4. 采取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和疫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范本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范本
一、总则
为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疫情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报告对象
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员工。
三、报告内容
1. 报告对象:报告各类传染病病例及疫情。
2. 报告内容:
(1)感染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职业等基本信息。
(2)病例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源。
(3)病人就诊情况,包括就诊的医院名称、科室和就诊时间等。
(4)病人的病历和检测报告。
3. 报告频率:病例确诊后应及时报告,每日下午五点前报送总部。
四、报告流程
1. 病例发现:员工应保持警惕,对于存在传染病可能的病人或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
2. 上报责任:员工应将病例信息上报至所在科室的负责人。
3. 科室负责人审核:科室负责人应将上报的病例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总部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将审核通过的病例信息及时上报至总部疫情管理部门。
5. 疫情管理部门统计:疫情管理部门应对报告的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调整疫情应对措施。
6. 反馈:疫情管理部门应及时向上报者反馈处理情况,并在必要时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传染病防控意识。
五、工作要求
1. 保密:疫情信息属于敏感信息,员工应严守保密责任,不得擅自传播。
2. 及时性:病例发现后应立即上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3. 准确性:员工应尽力提供准确的病例信息,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疫情数据。
4. 配合工作:员工应积极配合疫情管理部门的工作,配合开展防疫工作和应急演练。
六、违纪处罚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4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政府或相关部门建立的一套报告、监测和通报传染病疫情的制度和程序。其目的是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保护公众健康。
报告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染病病例报告:医疗机构或实验室应立即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报告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诊断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
2. 传染病疫情监测:卫生部门通过监测和收集各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据,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分析,判断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趋势。
3. 疫情报告:卫生部门应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国家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内容包括疫情的基本情况、病例数量、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
4. 疫情通报:国家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传染病疫情通报,提醒公众关注疫情、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并指导各地区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5. 防控措施:根据疫情报告和监测结果,卫生部门应制定和推广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提供疫苗和药物等。
以上是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的一般步骤,具体的实施细节可能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而有所不同。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报告程序(2)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为了监测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国家卫生部门建立的一套制度。
报告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监测:卫生部门通过网络、医院、社区等途径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收集和分析数据。
2. 诊断:医院和卫生部门对患者进行确诊,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传染病。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是指一种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而建立的一套报告机制和制度。这种制度通常由政府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负责监测和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控制情况。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及时性:疫情信息必须及时报告,确保得到及时的控制和防范。
2. 准确性:疫情报告必须准确可靠,确保决策者能够依据真实数据做出科学决策。
3. 公开性:疫情报告必须公开透明,确保公众和各方利益相关者了解疫情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保密性:疫情报告同时也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确保个人信息得到妥善处理和保护。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和调查: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和信息,包括病例报告、病原体分离和鉴定、疫苗供应和使用情况等。
2. 报告和通报:及时报告和通报传染病疫情信息,包括发现和确认的病例数、病原体分离和鉴定结果、死亡和恢复情况等。报告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口头通知、电子邮件、疫情通告等。
3. 分析和评估:对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支持政府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
4. 协调和合作:加强国际和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和经验,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流行情况,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这种制度也能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是指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全国范围内传染病的疫情情况,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传染病疫情信息,促进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的有序进行,建
立相应的统计与报告机制,使传染病信息能够及时上报和传递,从而实现有效预防和
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一、监测对象和内容
1、监测对象
经公安、医院或其他卫生机构诊断或疑似患有各种传染病的人群,以及与之接触的其他人群。
2、监测内容
应包括各种传染病的病情概述、病程、症状、传染途径、疾病分类、防治、救治、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二、信息采集机制
1、采集来源
①对于重点监测对象,采用定期走访或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
②对于不定期出现的监测对象及其他报告及反映的传染病,如各类疫情、病例等,应及时采集有关信息,并尽快上报。
2、采集要求
①采集应尽量全面、准确,必要时应现场调查和检测,检查检验数据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②对于积极治疗的病例,应及时记录相关病例信息,对于新增病例,应及时统计并上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③对于疑似疫情及疾病高发区域,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三、信息管理制度
1、信息上报
①各级卫生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本级监测报告及信息报送上一级,并在要求上报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卫生部门上报各类传染病疫情信息;
②如有数据错误等情况,需及时更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2、信息保存和管理
①各级卫生部门应成立传染病信息管理和保存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保存和管理,并及时做好备份工作;
②为了方便各级卫生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____号令》的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一、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分类(甲、乙、丙)和疫情报告时限与疫情报告程序。
二、各级医务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指定专职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工作,疫情发生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通知预防保健科→区cdc→市cdc→省cdc→国家cdc,逐级报告。
四、责任报告人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性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五、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入单位保留三年。疫情报告应做到及
时、准确,报告卡片要填写清楚、完整无误,对疑似病例也应报告,并及时订正卡片。对查出的漏报病例,也应及时补报。
六、疫情报告员每日对全员传染病卡片进行收集、查对,网络直报后并作登记,并及时传送本(区)市cdc或国家cdc。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下面是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适用范围包括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
2. 负责部门:
卫生局或卫生部门负责疫情报告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设立专门的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岗位。
3. 报告责任人:
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等应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地上报相关信息。
4. 报告要求:
a. 疫情信息应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报告,包括报告对象、报告内容、报告时间等。
b. 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疫情类型、传播途径等详细信息。
c. 报告要求及时准确,尽量避免误报、漏报等情况。
5. 报告方式:
a. 传染病疫情信息可以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网上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报告。
b. 报告渠道应畅通便捷,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接收。
6. 报告统计和分析:
a. 报告单位应定期对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制作相关报告和分析文件,提供给上级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
b. 统计和分析的内容包括疫情趋势、疫情流行特点、传播途径等。
7. 保密要求:
传染病疫情信息属于敏感信息,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保密规定,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8. 信息共享:
报告单位应及时将疫情信息共享给其他相关单位,包括公安部门、教育部门等,以便他们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9. 管理评估:
定期进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报告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模版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模版
一、概述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报告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快速、准确、及时地收集、上报和分析传染病疫情信息,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工作职责
1. 报告部门: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2. 监督部门:负责对报告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报告工作的规范和及时性。
3. 数据分析部门:负责对上报的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报告流程
1. 信息收集:报告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如医院、社区、学校等)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
2. 信息整理:报告部门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3. 信息上报:报告部门定期将整理好的疫情信息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点上报给上级部门。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部门负责对上报的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提供报告和建议。
5. 协作沟通:报告部门、监督部门和数据分析部门之间保持定期的协作沟通,畅通信息流动和工作衔接。
四、报告要求
1. 准确性:报告部门在收集和整理传染病疫情信息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禁虚报、瞒报或篡改信息。
2. 及时性:报告部门要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上报,按照规定的时间点和频率上报疫情信息,严禁滞后和延误。
3. 完整性:报告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上报完整的疫情信息,包括传染病的病例数量、流行趋势、病原学特征等重要信息。
4. 标准化:报告部门在整理和上报疫情信息时,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引言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公众健康。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范围、内容和流程等方面的要求。
二、目的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
1. 及时获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变化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 提高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3. 促进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疫情通报和交流。
三、范围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适合于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四、内容
1. 传染病报告对象
传染病报告对象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单位和个人。
2. 报告内容
传染病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 病例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 病例诊断信息:包括疾病名称、确诊日期、病情严重程度等;
- 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包括病例的接触史、流行病学特征等;
- 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病原体检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等;
- 防控措施:包括患者的隔离治疗情况、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等。
3. 报告方式
传染病报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纸质报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可以将报告纸质化,通过邮寄、快递等方式提交;
- 电子报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在线系统等方式进行报告。
五、流程
1. 疫情监测和报告
疫情监测和报告是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核心环节,包括以下步骤:
- 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标题: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引言概述: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对各种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报告和控制的一套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对于及时发现、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下面将从监测、报告、控制、预防和应急响应等方面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监测:
1.1 确立监测指标:传染病疫情监测指标应包括病例数、死亡数、传染源、传播途径等内容。
1.2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包括医疗机构、实验室、卫生防疫部门等,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
1.3 定期报告:各级卫生部门应定期发布传染病监测报告,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疫情动态。
二、报告:
2.1 报告流程: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报告责任和流程。
2.2 报告标准: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标准,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时间、报告方式等。
2.3 报告技术支持:提供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技术支持,确保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控制:
3.1 隔离治疗:对传染病疫情暴发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阻断传播途径。
3.2 疫苗接种:推广传染病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传染病传播。
3.3 卫生宣教:加强卫生宣教,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四、预防:
4.1 疫苗研发:加大传染病疫苗研发投入,提高疫苗研发水平,预防传染病暴发。
4.2 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机构防控传染病的能力。
4.3 早期预警:建立传染病早期预警机制,及时发现传染病暴发的风险。
五、应急响应:
5.1 突发事件处理:建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传染病暴发的突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制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背景介绍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准确地采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以便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二、目的和意义
1. 目的:
- 及时了解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和疫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提供全面准确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增强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 意义:
- 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防止疫情扩散;
-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威胁。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
1. 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
- 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包括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
- 规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时间、内容、方式和责任单位;
- 制定疫情报告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疫情信息的采集和分析:
- 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采集的数据库,包括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 制定疫情信息的分类和编码规范,便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疫情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3. 疫情报告的发布和通报:
- 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及时发布疫情报告和预警通知;
- 向公众提供全面准确的疫情信息,包括疫情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防控措施等;
-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疑虑。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
一、背景介绍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为了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传播途径和疫情趋势,制定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的标准格式。
二、监控要求
1. 监控对象:传染病病例、疫情爆发区域、病原体等。
2. 监控指标:包括病例发病率、死亡率、病原体分布等。
3. 监控周期: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定期进行监控,及时报告疫情。
4. 监控方法:采用实时监测、抽样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确保数据准确
可靠。
三、监控流程
1. 数据收集: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各级卫生机构及时上报病例信息、疫情数
据等。
2. 数据录入: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传染病疫情监控系统,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
准确性。
3. 数据分析: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病例分布、疫情趋势等,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4. 报告生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监控报告,包括疫情分析、预警信息等。
5. 报告提交:将监控报告提交给上级卫生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
四、报告要求
1. 报告内容:包括疫情概况、病例分布、病原体检测结果、疫情趋势分析等。
2. 报告形式: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保存。
3. 报告时限: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及时上报疫情报告,确保信息的实时性。
4. 报告接收:上级卫生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及时接收并处理报告。
五、应急响应
1. 疫情预警:根据监控数据分析,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引起各级卫生机构的重视。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通用6篇)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通用6篇)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1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主管卫生工作的王海亮老师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和校长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心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教育局和疾控部门报告。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二、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三、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四、坚持首次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防疫站和县卫生局。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五、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工作。定期对各科进行核对、自查,发现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予以奖惩。各科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
报告制度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
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二、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三、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四、坚持首次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
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防疫站和县卫生局。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五、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工作。定期对各科进行核对、自查,发现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予以奖惩。各科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