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临床 探 讨 ・
22 1 第0 第 0 年 月 5 3_ 1 卷 j 9
损伤控制外科在创伤急救 中的应用
卢 文 春 扈 小 平 蒲 华 云
1 肃省 玛 曲县 人 民医 院外科 , . 甘 甘肃 玛 曲 7 7 0 ;. 4 3 0 2兰州 石化 总 医 院普外 科 , 肃 兰州 7 0 6 甘 30 0
r t er t. ai a e v
【 ywo d 】 a g o tr Ta ma Ke r s D ma ecnol ru s ;
多发伤 危 重患 者在 手 术 时 , 常会 因严 重 创伤 出现体 温 经 不 升 、 液失 衡 、 谢性 酸 中毒 、 体 代 弥漫性 血 管 内凝 血 ( C) 多 DI 、
件 :①收缩 ̄< 0 m H ;② 中心体温< 5q;③凝血障碍 , ,9 m g 3 C A I> 0s④酸 中毒 ,H 72碱剩余 ≤一 m L L ⑤腹 部 PT 6 ; p < ., 8m o / ; 重要血管损伤 ; 内脏高度肿胀, ⑥ 腹腔无法关 闭; 复苏 中循 ⑦
‘ 讯 作者 通
器 官 功 能 不 全 甚 至 衰 竭 , 要 尽 早 控 制 活 动 性 出 血 并 纠 正 上 需
环不 稳 ; 伴有 腹外 其 他器 官 损伤 危及 生命 , 要 紧 急处 置 。 ⑧ 需
符合 上述 条 件之 一则 行损 伤 控制 性手 术 。 1 2例 受 伤患 者 将 5 分 为两 组 , 中 8 其 5例 应用 D S救治 为 D S组 :7例 仍 按 传 C C 6 统 方法救 治 为传 统组 。 伤 原 因主要 为交 通意 外 、 空 坠 落 、 致 高
即体 温不 升 、 中毒 、 血障 碍三 联 征之 前 的一 段 时 问 , 酸 凝 医护 人 员 必须 理 解此 三联 征 的重 要性 . 因为它 意 味 着救 治 小 组对
损伤控制手术对急诊外科患者预后的影响
样的水平位置 , 体重 反映 体 内热量 和蛋 白的储 备情 况 , 是评 价
营养状 况 的一 项 重要 和 可信 的 指标 , 重 过 高 表 明 营 养 过 体 剩 。所 以改善膳 食结 构 、 控制热 量摄人 和坚持适 当的运动可 降低超重和( ) 或 肥胖率 , 针对 M 是 S以及 相关疾病 的切 实可行
食与运动干预 ,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促进患 者康复 , 最终 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 , 但这种干预疗法需要持续 多久和 强度多大 才不 会导致体重有所反 弹, 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及早筛查并发现 M S的高危 人群 , 于有 效 降低心脑 血 管 对 疾病 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 意义。研究 发现 , 简便统一 的
过对 患者进行饮食 与运 动干 预后 , 者体重 、 糖 、 患 血 血脂 、 血压
改善 情 况 和病 情 控 制 情 况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发 症 发 生 情 况 明 显 并 低 于 对 照 组 。 因此 , M 对 S患 者 在 药 物 治 疗 的 同 时 , 早 进 行 饮 及
参 考 文 献
1 Io a B, l r n P, o e 1 C r i v s u a r ii i r l y s ma A mg e Tu mi T, l a . ad o a c l mo b dt m d mo t i r y at a s ca e t h t b l )Mrme Dib ts c r , 0 1 2 6 3 6 9. s o i td wi t e me a o i s h c  ̄ o . a ee a e 2 0 , 4: 8 ・ 8
开 胸 膜 腔 及 心 包 腔 进 行 胸 内 心脏 按 压 , 获得 成 功 )血 气 胸 的 2 , 例 , 苏成功后先 给予 胸 腔 闭式 引 流。本 组损 伤 控制 手 术方 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对 20 0 3年 7月 ~
20 0 5年 6月应用 D S救 治的 8 C 2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 进行 回顾 性分析 。结 果 对 8 2例严 重 多发伤 均 立 即给予 液体复苏 、 急诊手术控制 出血和污染 , 待生命体征稳定后 , 再行确定性 手术治疗 。7 0例 经应用 D S C 后, 休克逐渐得到纠正 , 再次行确定性 于术, 经过顺 利 , 情况 良好 。复苏期 患者 p 体温 、T值 与一般腹腔 损 H、 P 伤病人相 比, 无显著性差异 。本组 7 0例痊愈 出院 ,2例死 于脑疝 或 多器官衰 竭 。结 论 l 创伤的抢救成功率 。 . 文献标 识码 :A 对严 重创 伤病人 , 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 手术控制 出血和污染。病情 稳定后再 做相应 的手术 和治疗 , 可提高严 重 关键词 :创伤 ;损伤控制 ;手术 中图分类号 :R 6 ;R6 5 9 4 0 .7
闫柏 刚 徐 世伟 万 中庚 李 , , ,
(. 1  ̄&- qg三人 民医院急诊部 , 庆 重 摘 要 : 目的
华 向 ,
强。
403 ) 0 0 8
40 1 0 04;2 第三军 医大学西 南医院急救部 , . 重庆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 术( C ) D S 在严重创伤急救 中的应用效 果。方法
tto n me g c pea in,O t a o c n r lte b e dnga o a n to ain a d e ren yo r to S h tt o t h l e i nd c ntmi a in. T e d fn tv p r to so e - o h e iieo e a in wa p r i a e ss on a h ia in e a tb e i CU . Bl e i g a d c na ia in we e c nr le fe me g n td a o s te vtlsg s b c me sa l n EI e d n n o tm n to r o t ld a tre r e cy o DCS, nd ta ma i ho s c nr le n 7 a e . T e d fn tv p r to s p r td s c su l Se en y a r u tc s ck wa o t ld i 0 C s h e iie o e ai n Wa o e ae uc esf ly. o s i v t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科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临床 探 讨 ・
2 年月 4 第2 0 8第9 2 “ 卷 期
损伤 制外科 在急 外 发伤 控 技术 诊科 科多 救治中 应 的 用
潘光华 徐庆余 郑旭东 陈纯白 吴海斌 (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急救 中心 , 浙江瑞 安 3 5 0 ) 220 【 摘要 】目的 探讨损 伤控制外科 技术抢救 急诊科外科多 发伤患者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4 6例多发伤患者 采取损伤控制
p te t e t d wi a t t , o yt mp r t r e o e i , T, T e o e y t a i n st a e t l c a e b d e e a u er c v r t r h y me P A1 rr c v r me i ,BE r c v r mea d b e d n r in fc n l e o e t n l e i gwe esg i a t y i i y
可 比性 。
12 治 疗 方 法 .
表1 两组 患者 的疗 效及 著 发症情 况 比较
治疗 组 一 期采 用 简 略 手术 , 以止 血 和 控制 污 染 为 主要 目 的 , 术简单有效 , 手 迅速 , 手术 时间不能超 过 9 m n 一期 术后 收 0 i, 住 IU进行复 苏治疗 , C 当病情 稳定 、 项机体 功能基本 稳定后 , 各
以 20 0 9年 4月 ~2 1 0 1年 1月来 我 院急 诊 就诊 的 2 2例 1
严 重 多 发 伤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为 基 础 , 择 其 中 应用 D S方 选 C
法 救 治 的 患 者 4 例 为 治 疗 组 , 3 例 , 1 例 , 均 年 龄 6 男 2 女 4 平
( 54 63 岁 , 中 1 例严重腹 部多脏 器伤伴 腹膜后 出血 , 3 .±2 .) 其 1
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们 的想 像 , 其 应 用范 围已覆 盖至 战伤 、 创伤 及非 创伤 疾病 的救治 , 但 在应 用过 程 中也 出现 了一些 新 问题 。
本文 以普外 科治 疗 为例对 其进 行综 述 。
1 损伤 控 制性 手术 概论
1 . 1 损 伤 控 制 性 手 术 理 论 的 形 成 损 伤 控 制 性 手 术 的起 源可 以追 溯 到 2 0世 纪 4 0~ 5 0年 代 , 战争 致 使伤 员 的数 量 前 所 未 有 的 增 加 , 当 时 Pr i n g l e 、 Ha l -
状 态 。因此外 科 医师 的理 念应 从传 统 的手术 治疗 模 式 中摆 脱 出来 , 将 病 人 存 活 率 而 不 是 手 术 成 功 率 放 在首 位。由此 产生 的“ 损 伤控 制性 手 术 ( Da ma g e
c o n t r o l o p e r a t i o n, DC0) ” 近 年 来 已 有 了 很 大 的发 展 , 它 既不 同 于 常 规 手 术 , 也 不 同 于 一 般 的 急 诊 手
用 简便 可行 、 有效 而 损 伤 较小 的应 急 救命 手术 处 理 致 命性创 伤 ; 损伤 控 制 外科 理 念 是 符 合微 创 外 科 发
展趋 势 的 , 微 创外 科 的含义 不仅仅 是较 少损 伤 , 还 应 包括 减少 创 伤量 的 总 和 ( 机械 、 生理 、 心理 、 社会、 精 神 方面 等 ) , 并 以 病 人 的 最 大 利 益 主 导 一 切 外 科 活
术, 是 一 种 复 杂 外 科 问 题 的 应 急 分 期 手 术 。 由 于 与 传统 理 论相 悖 , D( 、 0经 历 了一个 漫 长 的过程 才 被人
普外科损伤控制术临床效果观察
随着高速公路与机动车辆快速普及、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以及煤矿塌方和化工爆炸等突发灾难事件的不可预计,使得创伤成为当今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仅次于肿瘤与心血管疾病。
据报道数据显示,目前创伤在人口死因构成中排第4位,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则高居首位[1],其伤后潜在的健康威胁与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他高危疾病。
外科创伤患者由于伤情复杂、内环境严重紊乱以及免疫功能大幅抑制,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而致死。
传统观念所认为的任何外科疾病首次手术治疗是保持患者确定性修复/重建的最佳时机,显然已不能适应日益上升的严重创伤患者病死率。
此背景下,作为严重创伤及多发伤治疗的新手段,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应运而生。
DCS颠覆了以往“严重创伤患者必须要在首次手术时行确定性手术”的概念,转向注重创伤患者的紧急生命救护与控制病理生理性改变[2]。
现对本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普通外科收治的182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损伤控制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急诊外科及草堂外科病区住院部收治的56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满足条件的观察组28例行DCS,年龄32~68岁,平均43.5岁,创伤原因交:交通事故伤8例,爆炸伤7例,砸伤6例,坠落伤4例,机器损伤2例,打架斗殴伤1例,所有患者均有腹部以外伴发性损伤;对为满足条件的对照组28例进行常规外科创伤治疗,年龄36~70岁,平均48.0岁,创伤原因:爆炸伤8例,交通事故伤7例,砸伤6例,坠落伤4例,机器损伤2例,打架斗殴伤1例,所有患者均有腹部以外伴发性损伤。
3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数据,判断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损伤控制术适应证本组182例患者中,体温(T)<35℃75例,占41.2%,pH<7.344例,占24.2%,收缩压小于90mmHg (1mmHg=0.133kPa)30例,占16.5%,凝血酶原时间(PT)>16s 19例,占10.5%,大量失血14例,占7.7%。
损伤控制外科的概念
损伤控制外科的概念引言损伤控制外科是一门关注重伤急救和创伤病患救治的外科学科,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手术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病患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本文将从损伤控制外科的定义、历史发展、术前准备、手术技术以及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损伤控制外科的定义损伤控制外科是一种在临床创伤病患中应用的外科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尽快有效地控制损伤,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患因损伤所导致的死亡和残疾。
损伤控制外科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简化的手术技术,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创伤病患暴露在严重的生理创伤反应中的时间。
损伤控制外科在病患到达医院后的前期救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拯救病患生命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损伤控制外科的历史发展1. 第一阶段:战时损伤控制损伤控制外科最早的应用是在战地医疗中。
20世纪初期,战争的创伤给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难以应对大规模的创伤病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医们开始探索并实践损伤控制外科的概念,通过实施迅速有效的手术、出血控制以及器官修复,显著地降低了战争中创伤的致死率。
2. 第二阶段:经典损伤控制外科的发展随着战争的结束,损伤控制外科开始在民用医疗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损伤控制外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时,医学界开始认识到在病患的创伤病情得到充分控制之前应暂时放弃完整修复创伤损伤的方法,以实施简单的手术或非手术干预来控制病情。
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更多的创伤病患得以幸存,奠定了损伤控制外科的基础。
3. 第三阶段:现代损伤控制外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创伤病患救治经验的积累,损伤控制外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代损伤控制外科不仅注重损伤的急救处理,还关注术前准备、手术的精细化和器官的保护等方面。
随着损伤控制外科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创新,其在创伤救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三、损伤控制外科的术前准备1. 伤情评估在进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前,医生需要对病患的伤情进行全面评估。
损伤控制外科在急诊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全方 便【 2 J , 同时股 静 脉穿 刺 置管 也是 I C U患 者 建立 临 时观 察导 丝 、 导 管进入 血 管 的过程 , 当部 分病 例 导丝 时血 透 导管 的首选 途径 ,亦广 泛 用 于 中心 静脉 压 监 置 人 不顺 利 ,或 因穿 刺针 穿破 股 静 脉后 壁导 致 导丝 测、 血管 活 性药 物 的使 用 、 静脉 取样 、 输血 补 液 等 。 传 进 入 组织 间 隙而 无法 插入 股静 脉 ,此 时 通过 彩 色多 统股 静 脉穿 刺 置管 能 否成 功 主要 依赖 于 术 者 的经 验 普 勒 超声 实 时清楚 显示 穿 刺针 和 导 丝 的位置 以及插 和技 术 ,及 对 股静 脉体 表解 剖 标 志 的准确 判 断 。 I C U 入 股 静脉 的过 程 ,可 以及 时调 整 穿刺 针 和导 丝进 入
率 1 3 . 9 %, 两 组 比较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 < 0 . 0 5 o
3 讨 论
刺 处 是否 渗 出 。而传 统 的根据 体 表定 位 穿刺 法 误穿 动脉 的发 生率较 高 。 便 携 式彩 超 除能 实 时引 导股 静 脉穿 刺 ,尚可实
股静 脉 附 近无 重要 脏器 , 穿刺 置 管操 作 简 单 , 安
损伤控 制 外科
急诊 外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发 伤
救 治应 用
创伤 是 当今 人类 死 亡 的主 要 原 因之 一 , 居3 6岁 病 【 2 _ 3 】 。 损伤 控制 外 科 ( d a m a g e c o n t r o l s u r g e r y , D C S ) 作
以下 人 群 死 因第 一 位 『 】 1 。 伴 随 着社 会 高 速 发 展 , 近 年 为创 伤 救治 的一大 变革 ,是基 于创 伤 后机 体 病理 生 来交通意外 、 工矿 事 故 、 地 震 火灾 等 意 外 事 故 多 见 , 理 变化 而产 生 ,强 调在 初 始手 术 中采 用简 单 易行 的 涉及 两 个 或 两 个 以上 解 剖 部位 的多 发 伤 日益 频 发 , 方 法控 制损 伤 , 主 要 目标 为止血 、 控 制 污染 和 快速 手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4 年 2 月 第 2 1 卷 第 6 期
・医护 论 坛 ・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
吴 晖
九 江学 院附 属 医院 急诊科 , 江 西九 江
3 3 2 0 0 0
【 摘 要】目的 观察 损 伤控 制 及 护理 配 合在 急诊 外 科 腹 部损 伤 中 的应用 效 果 。 方 法 选 取 2 0 1 2年 5月 ~ 2 0 1 3年 5 月本 院急 诊外 科 收治的腹 部 损 伤患 者 9 2例 ,对照 组 患者 给予 传统 手 术治 疗 :研究 组 患者 采用 损 伤控 制手 术 治
n a l i n j u r y o f e me r g e n c y s u r g e r y
日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m e r g e n c y ,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J i u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J i u j i a n g 3 3 2 0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o f d a m a g e c o n t r o l a n d n u r s i n g c o o p e r a t i o n o n a b d o m i n a l i n j u r y o f e m e r g e n c y s u r g e y. r Me t h o d s 9 2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b d o mi n a l i n j u y r t r e a t e d i n e me r g e n c y s u r g e r y o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损伤控制技术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进展
间较 长 、 复杂 、 创伤性 大 的确切 性手术 , 死亡 三联征, 恢复耐受手术的生理基础 ; 脉 结 扎 : 动 脉 结 扎 也 是 快 速 有 效 止 血 肝
相 当 大一 部 分 患 者被 送 入 医 院时 就 已经 多原来 不 可挽救 的严重创伤 患者生命 ,
一
般严重 肝外伤采用情况及引流管 的情
处 于严重失 血性休 克等危 急状 态 , 治 并 提出了 D S的概念 。损伤控制包括三 况 , 救 C 逐次释放气 囊 或医用橡 胶手 套 内的 第一步实施 以控制出血和污染为 目 生理 盐水 即可, 无需再次手术 , 少再 次 减 此 类伤 员需 要采 取恰 当的综 合治 疗, 尤 阶段 :
受到重视。 1 损 伤 控 制 观 念 的衍 变 术 得 到 了广 泛 运 用 。 22 胰 腺 外 伤 : 腺 外 伤 共 分 为 5缴 , . 胰
13 损 伤控 制技 术 : . 严重创 伤初 期 , 最 其中: 级为小血肿、 I 浅表裂伤, 无大胰管
11 损 伤 控 制 :损 伤 控 制”一 词 出 自 为重要措施是在 最短的时间内维持生命 损伤 ; . “ Ⅱ级 为较大 血 肿、 较深 裂 伤, 大 无 其 l级为胰 腺远 端断 裂有大 胰 I 美 同海 军 , 指对破 损船 只做 临时性 修 体 征的稳定 , 主要控 制技术是 建立 人 胰管损 伤;l 原 补, 其 能 安 全 到达 目的地 的措 施 , 使 这 工气 道及呼吸支持 、 大量血气胸 的引流 ; 管损伤 ; 级 为胰腺 近侧 断裂伤 或 累及 1 V 些 措施 有别 于正规 的修 理。损伤 控 制 快速建 立静 脉通道, 心包填塞紧急减压 , 壶腹部 , 有大胰管损伤 ; V级 为胰头严重 有大胰 管损伤。胰腺 外 伤的处 理 理 念在 医学 中的运用 可追溯 到 19 84年 简单 有效 地止 血等循环支 持; 尽快实 施 毁 损, K se o 和 P nk 首先使 用纱布填 塞 脑疝 的去骨瓣减 压和控制肠道 污染 。多 基 本原则 包括止 血、 除失 活的胰腺 组 unt f z f e sy 清
外科新理念:损伤控制性手术(一)
外科新理念:损伤控制性手术(一)外科手术一直是生命的救助者,然而在传统的外科手术中,切除掉病变组织或器官以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式也伴随着高出血量、高并发症和死亡率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外科新理念应运而生——损伤控制性手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意义、特征和应用。
一、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意义传统的切除性手术虽然达到了治疗目的,但相应的并发症多而且高。
如大出血、切割或切除器官或组织导致人体失去重要器官和功能等。
而损伤控制性手术则能够在避免上述常规手术的并发症的情况下治愈病人。
损伤控制性手术不仅关注病人当下的病情,更关注术后的生命质量。
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不仅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必要的手术风险,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期和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特征损伤控制性手术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快速控制失控的病变,二是争取时间做好继续治疗的准备工作,三是规避手术中的并发症。
在损伤控制性手术中,外科医生首先要迅速的控制人体内失控的病变,如急性感染、钝性血管断裂、胃肠穿孔等;其次,在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治疗病人残余的病灶;最后,争取时间做好后续治疗的准备工作,在最佳时机进行手术。
三、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在疼痛和淤血等情况下,以常规的方式切开手术会使病人状态更加恶化。
而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能够控制病变,缓解病情,掌控病人的生命安全。
应用于颅脑创伤,肠梗阻和失血性休克等急症手术,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损伤控制性手术是一种创新性的外科手术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治疗过程中注重缓解病人的病情,避免手术风险,这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术后疗效有着极为显著的改善。
最后,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损伤控制策略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性休 克 , 1例 死 于脑 疝 , l例 死 于难 以控 制 的 感染 , 2例 死 于 多 器 官 衰 竭 ( M0 D F ) 。结 论 针 对 严 重 创 伤 的特 点 , 对 严 重
创 伤 患 者 按 损 伤 控 制 策 略 选 取 合 适 对 象进 行 救 治 , 在 复 苏 的 同 时尽 快 采 取 简单 省 时 的 手 术 控 制 出血 和 污 染 , 病 情 稳 定 后再进行后续治疗 , 可提 高严 重 创 伤 患 者 的 治愈 率和 生存 率 , 减 低 患者 的 死 亡 率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d a ma g e c o n t r o l s u r g e r y p r i n c i p l e s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s e v e r e t r a u —
纳入 标 准 入 组 的 3 5例 严 重 创 伤 患 者进 行 急诊 手 术 控 制 出血 和 污 染 , 同 时 给 予液 体 复 苏 , 在休克逐渐得到纠正 , 生命 体 征 基 本稳 定 后 , 再 进 行 确 定 性 手 术 治 疗 。 结果 本 组 2 9例 患者 痊 愈 出院 , 救治成功 率 8 2 . 9 % 。2例 死 于 发 展 很 快 的 失 血
9.8损伤控制性手术
重医一院急诊&重症医学科 2015-06-18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海军,意思 是指一艘轮船承受损害和维持完整性的能力。 九十年代初期,这 一理念被引入严重创伤的救治。因为医生们在实践中发现:对严 重多发伤早期实行简单的外科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以后,转入重 症监护室复苏支持治疗,当伤员生理条件允许时再施行确定性手
张力不易关闭者,可用人工生物材料(如聚丙烯网),
或用剪开的3L输液袋或集尿袋覆盖缺损处,边缘与腹 壁缝合。
2、在ICU继续复苏 重点是:
恢复组织灌注; 充分的呼吸支持,纠正低血氧症; 复温; 纠正酸中毒(扩容、供氧、血管活性药物、碱性药物) 纠正凝血障碍(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3、计划性再手术
然而,1955年以后,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加之 文献报道填塞术后组织坏死、感染及再出血等并发症, “填塞”不再作为主流外科技术而逐年弃用
尤其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 麻醉学的发展、ICU的出现及 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
使得创伤期确定性治疗的概念风靡一时
主张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或趋向稳定时,对多个部位 创伤同时或先后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以期在最短
• 1983年Stone等回顾总结了31例严重创伤并发凝血
障碍患者的救治经验,他们发现在创伤早期若施行简 单的手术控制损伤,可以挽救原来认为不可挽救的危
重患者 提出“损伤控 制外科理念
1993 年
Rotondo等和Brenneman等分别报告了应用DCS救
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成功经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创伤治疗小组制定了腹部贯通 伤病人“损伤控制”的操作规范,包括控制出血后迅 速结束手术,持续积极的ICU复苏以及再次确定性手 术,这是文献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的首次报道 DCS理论初步形成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色通道”的研究【 J 】 .岭南心血管病杂 志 , 2 0 0 7 ,l 3( 4 ) : 2 4 1 . 【 4 】 常宁 , 莫延滨 , 蒋小燕 .院前 成功抢救急性心 肌梗死致心脏 骤 停5 5 例[ J ] .中国全科 医学 , 2 0 0 1 ,4( 9 ) : 7 3 9 .
可选 择 患者 的前 臂 大 血 管 留置 针 ,并注 意 避 开 关 节 部 位 , 这
个 问题 [ J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 志 , 2 0 0 2 , 3 0( 1 0 ) : 6 4 0 .
【 2 】 李淑 贞, 马嫒嫒 , 刘金 娟.急性心肌梗死 的抢救 及护理体A【 J 】 .
心肌梗 死范 围 ,减轻 心绞 痛程度 ,维持患 者的生 命体征 处 于稳 定状 态『 4 1 ; ② 对 AMI 患者 给 予一 定剂 量 的硝 酸 甘油 治疗 ,在一 定程度 上能扩 张冠状 动 脉 、解 除动脉痉 挛 ,使 患 者 的冠状 动 脉血 液循 环 畅通 ,减 少 心肌 坏死 的 发生 【 5 】 ;
③ 实时监 测患者 的各 项生命体 征 ,及 时有效 消除并 发症 ,
对 于提高 临床 急救成 功率 起到 关键性作 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朱文玲 , 高润霖 .答关于” 急性心 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 南” 的 几
并发症 ,抢 救治疗 随时 都有可 能进行 ,为确保各 类药 物的 及 时使 用 ,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就 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 ,
多发 伤救治 中运用 DCS技术 能有 效提高多 发创伤患者 的生存率 ,减 少其他并 发症 的发生 , 结论 值得进一 步研究 。
【 关键词 】 多发 伤;损伤控 制外 科技术 ;急诊科 ;救 治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在这些情况下,许多患者经常出现多发伤,危及生命。
而在急诊外科的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一种能够通过压力止血、快速缝合伤口,控制内出血,尽可能减少病人出血量的外科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在急诊外科领域中得到应用,被广泛用于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中。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快速止血、实施快速外科手术、有效控制创伤源、快速修复受伤部位。
这些技术都是为了能够在急救情况下尽快控制患者的伤情,减少患者的失血量,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死亡率。
快速止血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多发伤往往伴随大量失血,快速止血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医生们通常会通过压迫伤口、使用止血带等手段快速止血,以保证患者在手术救治之前不至于失血过多。
医生们还会使用止血药物等辅助手段,达到迅速控制血流的目的。
实施快速外科手术也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多发伤的情况下,医生们需要迅速判断伤情,对患者进行紧急手术救治。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利用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式进行手术,以迅速控制伤情,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出血。
有效控制创伤源也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救治多发伤患者的过程中,医生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救治,还需要注意有效控制创伤源,例如:大量出血、内出血、开放性骨折等。
通过有效的创伤源控制,可以减少患者的失血量,为后续手术救治创造更好的条件。
快速修复受伤部位也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内容之一。
多发伤往往包括多个受伤部位,医生们需要迅速修复这些伤口,以恢复患者的伤情,尽可能降低感染和二次伤害的发生。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尤为重要。
损伤控制性技术在急诊外科的应用
【 y wo d 】T a ma ; a a ecnrl p r i . Ke r s ru s D m o t ;O ea o g o tn
损伤 控 制 外科 (a aecn o sre , C )P 控 制 危 及 生 dm g ot l ugr D S  ̄ 先 r y
L A G W _ i L A /N e u 丑 L NG n f We hu De a t n f pr me t o Eme g n y S r ey, n in e ta s i , n i n 5 0 0, h n re c u g r Xi xa g C nr lHo p t Xi xa g 4 3 0 C i a l a
按 D S策略救治的严重创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按 D S C C 纳入标准入组的 1 2例严重多发伤员先进行急 诊手术控制 出血和污染 , 然后给予 IU复苏 , C 待生命 体征稳定后 , 再进 行后续治疗 。结论 针对多发创伤 的特点 , D S策 按 C
略选取适合对象进行救治 , 可减少伤员死亡率。
配血 。两例腹部 闭合性损伤患者 , 建立静脉通道 , 生命体征基本
平 稳 后 , 刻 转 手 术 室 剖 腹探 查 , 中 1 为肝 后 段 近 下 腔 静 脉 即 其 例
命的原发性损伤 , 维持机体 内环境稳定 , 患者安全度过创伤 急 使 性反应期 , 以后再行二次确定性手术治疗 , 可进一步提高 危重创 伤的抢救成功率 。2 0 0 7年 6月 一2 0 09年 1 O月共收治严重创伤 患者 1 2例 , 均用损伤控制技术施救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现报道
如下 。
处破 裂 , 出血较 凶 , 且术 中血压一直下 降 , 采用绷带压迫填 塞破
损伤控制技术在危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1 8
四 肢损 伤
5 1
后, 一期 或分期 行手 术和 继续 治疗 。( ) 伤控 制适 2损 应证 选择 和优 化手 术 :并 非 所有创 伤 损伤 都需 要损 伤 控制 手 术 , 般 IS 20 一 S (0 5版 ) 1 > 6分 , 预计 手 术 时
间> 2小 时 者 , 损 伤 纳 入 条 件 【 ( ) 中毒 ,H< 按 1酸 】 : p
凝 血 异 常 。 快 在 短期 内行 简 单 有 效 手术 控制 损 伤 对 生 命 的 威 胁 。 后 转 急诊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处 理低 体 温 、 正代 谢 性 尽 然 纠 酸 中 毒 及 继续 治 疗 凝 血 异 常 , 命 体 征 平 稳 后 一期 或 分 期 手 术 。 果 : 生 结 痊愈 7 3例 (9o %)死 于 严 重 低 血 容量 性 休 克 8 .2 , 和 多 脏 器 功 能 衰竭 9例 (0 8 ) 结 论 : 重 多 发 伤 的 救 治原 则 是 先 救 命 后 治 伤 ;损 伤 控 制 ” 则 是 先 控 制 出 血后 控 1. % 。 9 危 “ 原 制性液体复苏。 【 键词 ] 危 重创 伤 ; 关 多发 伤 ; 血容 量 性 休 克 ; 脏 器 功 能 衰 竭 ; 伤 控 制 ; 制 性 液体 复苏 低 多 损 控 [ 图分 类号 】 R 0 . 中 6 59 7 【 标 志 码】 B 文献
损伤 控制技术在 危重 多发伤救治 中的应用
朱 东波 , 龚 辉 , 丛林 , 沈 王 建, 江振 华
( 南通 大学 附属 医院急诊 外科 , 苏 2 6 0 ) 江 2 0 1
【 摘 要1 目的 : 探讨损伤控制在危重多发伤急救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例均给予控制性 液体 复苏 , 8 早期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上常常选择乳酸水平<2. 5mmol/L、碱剩余> -4 mmol/L、中心体温>35℃、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1. 25,作为复苏的终点。
于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胰腺损伤, DCS 方式不同: (1)
胰腺Ⅲ级损伤, 可选择止血、简单清创后保留胰腺, 结扎
近端主胰管, 充分引流, 并加填塞。(2) 胰腺Ⅳ级损伤,
采用改良Cogbill 手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 不重建消化道
, 但须充分引流。(3) 胰腺Ⅴ级损伤, 亦选用胰十二指肠
切除, 充分引流, 不重建消化道。如损伤十二指肠乳头致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 急诊外科临床应用
• 损伤控制性外科 • (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 • • 多发伤 • 复合伤 • 多处伤
2
• 一、 DCS 的研究背景和基本理念 • DCS 的理念起源于创伤 •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脑
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列第4位,而在 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1位。 • 多发伤患者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极高。
• 此时患者处于生命的极限状态, 不能耐受长时间的确定性 手术。
• 基于以上认识, 才提出“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 其核心 即为改变以往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时强调手术的“完美”性 , 而倡导尽可能采取快捷方法如止血、造口、肠外置及引 流( 救命措施) , 进而回病房或SICU 进行复苏, 待病人 条件稳定并改善后,1、创伤患者 • 腹部大血管损伤和严重重度肝损伤 • 填塞是控制重度肝损伤出血时的一种姑息技术, 有效填塞
的止血效果远好于在出血脏器的表面覆盖止血垫。其关键 是根据肝破损状况, 快速游离损伤的肝叶, 再在其上下和 前后放置填塞物,通过给肝脏形成一个向内的压力向量来 加压止血。气囊导管填塞常用于出血深且难以接近的部位 , 如肝脏深部贯穿伤( 特别是右叶) 。优点是气囊能在出 血处有选择地扩张止血, 而无局部缺血。血管介入栓塞适 用于填塞止血或气囊导管填塞均难以止血或部分止血的重 度肝损伤出血以及有利于控制肝内多发血肿引起的胆道大 出血。
大出血不能用填塞止血时, 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但不重
建。将幽门、胰颈和近端空肠横断并用吻合器封闭, 胆总
管结扎, 胆囊造瘘引流胆汁。
12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109例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 临床应用
• 按以上DCS纳入标准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0月 期间入住我院急救中心ICU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 109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32例。年龄15~74岁 ,平均(34.8±5.6)岁。腹部闭合伤79例,腹部开 放伤34例。损伤解剖部位:2处解剖部位损伤51例 ,3处34例,4处及4处以上24例,其中合并胸外伤 、脑外伤及四肢骨折等腹部外创伤37例。
• (2)控制污染 出血被控制后,避免消化液或粪 便继续污染腹腔就显得尤为重要。快速地关闭空 腔器官破损口是唯一迅速、有效的方法。
• (3)临时关闭腹腔 可首选负压辅助筋膜关闭技 术(VAFC)临时关闭腹腔,尤其对合并腹壁缺损的伤 员,临时关闭腹腔的特殊优点在于能减轻内脏的粘7
• 2 术后重症监护ICU复苏治疗 • 重点针对创伤三联症—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酸中毒进
• 收集病人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后24~48 h资料计算 APACHEⅡ评分,确定病人APACHEⅡ分值〈20分为复苏的终 点,选择确定性手术的时机。
8
• 3 确定性手术(definite operation) • 腹部创伤经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后,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腹
部解剖关系,包括器官肿胀、肠管移位及经无张力修补的 腹壁缺损。剖开腹腔后,必须严密、彻底地探查,避免遗漏 损伤而行再次剖腹探查。确定性手术主要是去除填塞、实 施血管和胃肠道的重建。对于腹壁缺损、肠管严重水肿的 病人仍无法关闭腹腔,二次手术后仍需继续行临时关闭腹 腔。
10
• 空腔脏器损伤 • 单纯性肠穿孔可用单层连续缝合来修补; 肠段损伤严重时
, 在损伤肠段的近、远端用丝线穿肠系膜结扎或胃肠吻合 器直针予封闭, 暂不行肠切除和重建; • 结肠及直肠损伤采取近端造瘘,暂不行重建。
11
• 胰腺损伤
•
传统手术方法并发症多, 手术死亡率平均高达20%以
上 , DCS 应作为严重胰腺创伤救治的一个重要原则。对
6
• ⑥伴有腹外其他器官损伤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置
• 三、DCS治疗程序主要步骤(包括三个阶段)
• 1、初始简化快速手术(fast surgery)
• (1)止血 控制出血是DCS的首要任务。对已明 确出血点者,给予结扎止血;不能结扎或缝扎止血 者,可采用间接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肝气囊导 管填塞、血管介入栓塞、临时支架再通等方法
3
• 手术成功=治疗成功? • 首次手术治疗确定性修复或重建手术获得成功,但病人可
能最终仍死亡。 • 外科医师的理念应从传统的手术治疗模式中摆脱出来,将
病人的存活率,而不是手术的成功率,放在首要位置。
4
• 严重创伤时酸中毒、低温和凝血障碍三者可相互促进, 互 相影响, 恶性循环, 构成“死亡三联征”。
•
13
• DCS实施方法: • 符合DCS纳入标准入组的109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首先实施
5
• 二、DCS治疗的适应证 • 大多数腹部创伤患者可以通过首次确定性手术治
愈,只有少数病人的生理潜能临近极限时,才须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
• 目前无统一标准,一些关键的临床和实验室参数 对于决定实行DCS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①收缩压< 90 mmHg ; • ②中心体温< 35 ℃; • ③凝血障碍,APTT> 60 s ; • ④酸中毒,pH < 7.2 ,碱剩余≤- 8 mmol/L ; • ⑤腹部重要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