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麻雀》教学设计二.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属于阶段性学习目标“掌握四会单词、基础句型和语音规则,能使用基础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述和交际”中的重点任务。

本课重点让学生学习掌握动词“fly”和“stand”,并通过故事学习如何寓教于乐。

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和对话,掌握生词和短语的使用,提高听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fly”和“stand”两个单词。

2.了解小麻雀的生活习性,增强对小动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听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

2.《麻雀》教材课本。

3.绘本《小麻雀》。

4.复合材料制作小麻雀模型。

5.翻译卡片。

四、教学过程1. warming up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鸟类的视频,介绍鸟儿的飞行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小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阅读热情。

2. pre-reading1.教师出示小麻雀的图片,发问学生:“大家看到这张图片,能说说这是什么鸟吗?它是怎样生活的?”2.让学生组织语言交流,引领学生初步探究鸟儿的生活习性。

3. while-reading1.教师播放《麻雀》教材课本录音,让学生读跟读,并指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动态。

2.教师出示教材中的重点单词和短语,让学生模仿跟读并回答问题(例如fly和stand的用法)。

4. post-reading1.教师发放绘本《小麻雀》,让学生自行阅读,体验小麻雀的生活经历,进一步体谅小动物需要我们的呵护。

2.教师带领学生制作小麻雀模型,让学生用复合材料进行拼接,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教师分发翻译卡片,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5. summary & homework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以“小麻雀的一天”为题,用英文写一个小故事,练习用“fly”和“stand”表述小鸟的飞行和站立动作。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麻雀来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认识麻雀。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1.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进行准确描述。

2.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 或黑板、彩色粉笔。

2.包含麻雀生活习性和食性的图片或幻灯片。

3.学生准备好的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先介绍麻雀这种鸟类,引导学生对麻雀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麻雀是什么样的鸟?它们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吃什么?”激发学生思考。

2. 观察麻雀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中分组观察麻雀,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观察到的情况,并在观察记录表上做出标记和描述。

4. 展示与总结各小组展示观察记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我们观察到了什么?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有什么特点?”5. 激发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引导他们展开讨论,鼓励他们自己总结和提出问题。

6.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五、课堂作业1.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写一篇关于麻雀生活习性和食性的短文。

2.鼓励学生带相机或手机拍摄麻雀的照片,带回来与同学交流。

六、课堂反思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观察和表达。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培养他们对身边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母爱。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描写麻雀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通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伟大母爱。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2.课堂讲解(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老麻雀有着怎样的品质?(2)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重点词语,如:无畏、勇敢、伟大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老麻雀在面对猎狗时,为什么会表现出无畏和勇敢?4.课堂练习(1)学生用书上的词语造句,如:无畏、勇敢、伟大等。

(2)教师选取优秀句子进行展示,给予鼓励。

5.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写一篇关于老麻雀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讨论积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深入。

2.在讲解重点词语时,应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提高学生的语境理解能力。

3.课堂练习环节,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4.作业布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

2.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辅段1.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1. 教学背景《麻雀》是四年级语文上册读物中的一篇短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玩具麻雀之间的故事。

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深刻含义。

2. 教学目标•能读准每一个字,朗读流利;•能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掌握以下重点:•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2. 教学难点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难点:•理解小男孩和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系;•掌握正确的朗读语音和语调;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教学内容•课文背景与文意简析;•课文重难点分析;•课文朗读练习;•课文理解与情感表达。

2. 教学流程•课堂导入(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与本文相关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导入,如“你们小时候曾经拥有过哪些珍贵的玩具?”等。

•课文朗读(10分钟)读者模式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语音和语调,以提高朗读的效果和流畅性。

•课文讲解(15分钟)结合课文主题和文章结构,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解释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

•课文理解(20分钟)通过小组或个人发表看法、讨论和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以便学生在后续的情感表达环节中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

•情感表达(20分钟)利用多种形式和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以表达自己对于母爱的认识和情感的表达。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梳理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本文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在教学流程中,我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讨论和个人表演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含义和情感表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最新教研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最新教研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最新教研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麻雀》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主题具有儿童生活化,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学会珍惜小生命。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中心思想。

–能流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能够初步掌握写作的方法,尝试写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懂得珍惜生命。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重难点: 1. 能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表达作者对麻雀的喜爱和怀念。

2. 能够通过朗读和表演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教材,17《麻雀》2.备课:教师精心准备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3.环境准备: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师生共同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情感和议题。

3.分析课文:师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练习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5.创作: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麻雀的文章。

6.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7.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回顾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麻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让学习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麻雀》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麻雀》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麻雀》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麻雀》是一篇描写一只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赞扬母爱伟大无私的作品。

学生对于动物母爱的文章可能会理解不深,因此需要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将阅读和写作结合,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包括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是说出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是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激趣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研读文本,分析事件的起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并思考问题,如猎狗到底发现了什么样的麻雀,哪些词、哪些句子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2.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小麻雀孤单无助,而且因为XXX掉进了巢里。

我感到可怜它的情况,但是无可奈何。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那里,害怕陌生的环境。

3.这一段讲述了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以及我无能为力的感受。

4.这只小麻雀十分可怜,我们应该用稍轻、稍慢的语气来表达它的孤独和无助。

5.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事件的经过。

1.小麻雀十分孤单力薄,而且无可奈何。

我们一起看幻灯片,但此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处于千钧一发之际。

这时,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片,想吃小麻雀。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安岳县岳阳镇东方红小学工业大道校区张文菊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绝望”等词语。

2.能够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句子,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和老麻雀的句子,体会三者的形象,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生答,师板书主要角色)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是:猎狗想吃掉小麻雀;经过:老麻雀拯救了小麻雀;结果:老麻雀吓走了猎狗。

)二、品读、感悟课文(一)感悟小麻雀的可怜(女生读)1.这个故事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开。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你能读读文中的句子吗?2.学生举手回答。

出示课件: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预设:(1)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麻雀?(可怜、无助的麻雀)圈一圈关键词(呆呆地、无可奈何)(2)结合上文理解“无可奈何”的意思。

(小麻雀没有办法可想感到很无奈)生活中你有没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呢?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小麻雀的呢?出示课件: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样?(小、可怜)(二)感悟猎狗的可怕(个人读--一男生读)1.思考: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猎狗呢?谁能读一读呢?2.举手回答。

出示课件: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3.说说你的感受。

(猎狗这样凶,小麻雀多危险啊)出示课件:猎狗张开大嘴图。

4.指导朗读,注意读出猎狗的凶猛。

(三)感悟老麻雀的勇敢1.就在这危急关头,谁出现了?(老麻雀)2.它是怎样做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呢?课件出示:(1)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用双横线画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故事情节感人,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较为敏感,容易产生共鸣。

此外,学生对动物题材的课文较为感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体会课文深层含义,理解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表演法:分组表演课文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音频,便于跟读和理解。

2.图片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情节和重点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母爱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并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表演课文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案(2)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案(2)教案

16 麻雀教学目标:1.认识“嗅、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巢”等13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

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

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

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提示:(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2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请学生口述练习:文章先写()次写()最后写()。

四、范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熟读课文。

抄词。

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全篇描写的情境。

(引导学生边读文章,边想画面,读着,想着,课文中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这不仅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且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麻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主题;能够朗读课文并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珍惜自然资源,培养爱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麻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理解课文主题,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语重新讲述故事。

•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独特的韵味。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描写麻雀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麻雀的兴趣,导入课文《麻雀》。

2. 学习课文1.首先,带领学生快速通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

2.分段深入学习,让学生逐段朗读,并进行解读和讨论。

3.分角色对话,小组合作,演绎课文情节,增强理解和记忆。

3.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小鸟?为什么麻雀在《麻雀》中是主人公?2.进行情感回应:写下自己心中对小鸟的感受或绘制小鸟的图片。

4. 学习诗歌1.教师讲解诗歌《小小麻雀》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带领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之美。

5. 课文感悟学生针对《麻雀》故事和《小小麻雀》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综合感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四、板书设计•课文标题《麻雀》•诗歌标题《小小麻雀》•保护小麻雀,珍惜自然资源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和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情境设置和互动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麻雀》这篇故事和相关主题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麻雀》的重点内容。

2.结合小麻雀的故事,写一篇寓言故事展示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写一首简短的诗歌,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秀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1.1 教材简介《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家中发现麻雀受伤入学校,经过精心照顾而最终康复的故事。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动物,懂得尊重生命。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次课:师生共同阅读文章,理解文本内容。

•第二次课: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展示思考成果。

•第三次课: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情感共鸣。

2.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关爱动物。

2.3 教学过程安排•初步了解:介绍文本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集体阅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问题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展示结论。

•情感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悟,增进学生情感交流。

2.4 学习评估•课堂小测:对学生对课文的基本理解进行测验。

•分组展示: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评价。

•情感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检验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反思与展望3.1 教学反思在课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激发,让学生在课文中体会关爱生命、关爱动物的重要性,使教学内容不仅止于知识传递,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

3.2 教学展望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观察动植物、参观动物保护机构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命尊重和关怀的认识。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课文内容,逐步形成完整的品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是本次《麻雀》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的内容。

课文描述了一位老猎人在寒冷的冬天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他为了保护小麻雀而与一只凶猛的狼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传达出了勇敢、善良和爱心等积极的价值观。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紧凑,情感丰富,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从故事中汲取到勇敢、善良和爱心等美好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情节丰富、情感饱满的课文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对于善良、勇敢等价值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从故事中感受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然而,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寓意和情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从上下文中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勇敢、善良和爱心等品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勇敢、善良和爱心等品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等手段,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麻雀》的课文文本,以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本课以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小麻雀,勇敢地与猎狗搏斗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会关键词和关键句的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麻雀》。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吧!2.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深入学习1.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麻雀妈妈是如何保护小麻雀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主要内容:麻雀妈妈保护小麻雀3. 母爱的伟大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导读: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二)重点学习4、5两个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课文第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

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这里,“野物”指什么?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殊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基础。

(“……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

“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教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

比如,狗、猫等。

3.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①“我”看到这样一只小麻雀: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②描写小麻雀动作的句子: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麻雀》名师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麻雀》名师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麻雀》名师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麻雀的故事。

通过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麻雀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某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的作用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生句。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生句。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态概念,了解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麻雀为例,讲解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相关生态资料:介绍麻雀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简要介绍麻雀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的人物语气和情感。

教师点评并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不当之处。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检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的第二个课时。

本节课将继续学习《麻雀》的内容,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麻雀》课件、教学笔记、教学评价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麻雀》的故事情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麻雀》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二、新课内容1.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 讨论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写作题目,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写作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3. 预习下一课: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麻雀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2. 提问:你们对《麻雀》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二、新课内容1. 朗读课文2. 讨论课文3. 写作练习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提问:你们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2. 写作练习3. 预习下一课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养麻雀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通过讨论、感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的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同时,学生对于自然界的小动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麻雀的生活习性,他们可能想要了解更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的某些描述,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感悟,理解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图片、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然后,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课文中的麻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为什么喜欢麻雀?”“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造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语文教案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语文教案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语文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语文教案精选2篇(一)篇目:《麻雀》教材版本: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分析章节结构,理解文中的描写细节。

3. 学会运用社会活动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分析章节结构,理解文中的描写细节。

2. 学会运用社会活动原理。

教学难点:1. 学会分析描写细节,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 运用社会活动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麻雀》。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喜欢麻雀吗?你们见过麻雀吗?你们知道麻雀的特点吗?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1. 请学生阅读课文《麻雀》,并回答以下问题:(1)麻雀的毛是什么颜色的?(2)麻雀爸爸去哪儿?他去干什么了?(3)作者怎么形容麻雀的叫声?(4)从课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2.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回答,并进行讨论。

Step 3:分析描写细节(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麻雀的特点和习性。

2.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麻雀特点和习性的句子,并进行朗读。

Step 4:社会活动原理(15分钟)1. 解释什么是社会活动原理,并给予示例。

2. 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团队合作,设计一个小游戏,游戏内容围绕着麻雀的特点和习性展开。

3. 每个小组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小游戏,其他小组负责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Step 5:总结归纳(5分钟)1. 回顾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2. 张贴学生总结的重点内容,以作为课堂知识的回顾材料。

Step 6:布置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麻雀习性和特点的短文。

2. 鼓励学生阅读关于鸟类习性和特点的相关书籍或互联网资料,扩大知识面。

教学延伸: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份小册子,图片和文字要体现麻雀的特点和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

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分页标题#e#
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

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

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

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

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