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总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注重激发和挖掘人脑的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但它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教师启迪与挖掘的程度,教师的启迪与挖掘正是教育创新的过程。
因此,现代生活教育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创造性共同显现的空间。
教师要彻底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的方式,必须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领域的内容。
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究。
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兴趣,那么,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还是紧张的操作环节,他总是会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可见,兴趣和探索、成功有着必然的联系。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激发认知兴趣为前提。
因此,兴趣是引导和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一种内部动力。
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求异思维就是变换思维的角度,多侧面和反向地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没有求异思维就不会有思维的创造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学“填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2)班有30人,共有连环画45本;一(1)班有32人,共有连环画160本。
你能据此提出问题吗?请你们开动脑筋,大胆发言,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
”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通过比赛,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巩固了旧知识,使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印象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不断进行创新。
三、注重观察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发现知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数学观察力的培养,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
在课改 的今天 , 许多教师不但在教学态度 上表现 出亲切 自
然, 并且在 教学语言上体现 了教师教 学观 、 生观 的转变, 去 学 过 教师让学 生发言 时, 总是说 “ 你讲给 老师听” 现在 更多 的是 说 ,
“ 请你 讲给大家 听听” 。过去提 问学 生, 学生答 不上 时, 教师 总
四、 学习方式 的变化
传统 的课 堂教学是一种“ 教师讲 授为主 , 学生视听为辅” 的 授 课方式 。 这种方 式强调师 生之 间是 比较稳 定 的“ 授受关系 ” 。
当然 , 通过 “ 反馈” 的方式 , 师生之间也有一些双 向交流 , 但其 目 的仍然是 为 了教师更 好地讲授 。 过新课 改的学 习与 实践 , 通 我
围。
现代 教学观认 为数学教学首先 关注的是 “ 教育 ” ,其次是
“ 数学 ” 在 充分利用数 学知识这个 “ 。 载体 ” 的同时, 采用 自主学
习、 探究 学习和合作 学习等适 当的学习方式 , 使学生通过 主动 参 与、 积极探 索, 在获取知识 的过程 中, 培养 学习情感 、 学习态 度 和价值观 。 这种学 习方式 , 改变 了由教师 灌输为主 的传 统教 学 模式 , 强调 学生生动 、 活泼 、 主动地学 习, 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 中敢于提 问题 , 出不 同的见解 , 说 课堂上师 生互动和学 生活 动
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综合6综观当今小学数学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光靠课本够吗长期以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的课本,一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
然而,当前的课程改革使得现在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相对滞后。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许多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经验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战性的,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新课标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要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
这样,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如:一位老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2)“春”字共有几个?(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0%。
二、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
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让学生沿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也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
有的低年级老师教:“9的认识"时摆9根小棒、9个图片也要求小组合作”。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一、课程理念的变革传统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体验和发展为主要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灌输”型转变为“引导”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课程理念方面,数学教学的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
传统的数学课教学往往是以讲解和题海战术为主,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几个例子,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数学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还需要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在教学方法方面,数学教学的创新应该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三、课堂实践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实践也需要发生相应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数学教学的创新也离不开课堂实践的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的主场。
数学课堂的创新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一年级数学课改小结
一年级数学课改小结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下面是一年级数学课改小结的例子:
1. 课程目标明确: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我们设定了清晰的课程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计数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
2.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除了传统的讲解与演示,我们还引入了学生参与式的互动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游戏和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 使用视觉化工具:我们认识到一年级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我们使用了视觉化工具,如图表、图形和实物模型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或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引导问题解决: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思考、提问和寻找解决办法。
我们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并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5. 综合评估:我们采用了综合评估的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我们还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解题的思路和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估。
这样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这些改进,我们相信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将得到提高,并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挑战与机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面临着许多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
1. 挑战(1)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枯燥无味,缺乏创新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下降。
(3)学生学习成绩的起伏。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应试技巧,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导致学习成绩的起伏较大。
2. 机遇(1)新课改要求的支持。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数学课堂的创新提供了政策和指导的支持。
(2)教学手段的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为数学课堂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3)学生素质的提高。
新一代学生具有更加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学习能力,为数学课堂的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创新模式: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或趣味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钻研性和探究性。
3. 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多种视听材料辅助教学的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图片等)来呈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直观理解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与过去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同,现代数学课堂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这一背景下也相应发生了转变。
首先,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过去,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扮演的主要是讲解者的角色,授课内容单一、一成不变。
而现在,教师更多地担任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这种改变带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数学世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注重倾向于单一的书本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兴趣并不能激发起来。
而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们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在变化中。
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教学中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评价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教师们通常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科技手段,将其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然而,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教材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扩展需要教师们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也需要逐渐转变,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接受起来难度较大。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立、 自主地学 习, 成为教学活动 的主体 。如果说学生是船 , 教
1 数学课 堂 教学 的教 学 目标 应 明确
明确教学 目标 是对每一位 教师 的要 求 ,教学 目标 是教 学效果 的预期 、 是教 学工作的 出发 点和归宿 , 没有 目标的教 学是不 可想象的 , 目标不明将导致 教学行为 的偏 离 。《 数学
懂到懂 , 少知 到多知 , 不会到会 , 从 从 从不能 到能 地变化 和
提高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 的一个动态过程 , 每个环节的进 度并不完全在 教师的掌控之 中 ,这便需 要教师心 中始终 有
2 学生听课方法得 当 , ) 配合 默契 , 能使课堂 的每分钟有
效 地得 到运用 , 高课堂教学 效率 , 生更好 的教学 效果 。 提 产
生对学科学 习和信 心是越来越强还 是越来越 弱?这就是 我
们所强调 的学 习体验 , 它是有 效性 的灵魂 , 生越来越爱学 学 习是学习有效性 的内在 保证。所 以 , 对动 态课堂 的把握 , 教 师在课 前的教学设计非 常重要 , 这直接影 响教学的有效 性 , 当然教 师对教案 的实施 能力 也非 常重 要。
合作 者 。这 就要求教 师在教学活 动中为学生提 供大量独立 ”
语, 是兴致勃勃还是愁眉苦脸 , 伴随着学科 知识 的获得 , 学生
对学生学科学 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 极还是越 来越消极 ?学
题, 引导 数学 活动 步 步深入 , 定会 促进 学 生积极 主动去 一
探索 、 去学习 、 去领悟数学 知识 。 《 数学课程标准 》 出 :学 指 “
生 是学习数学 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 习 的组 织者 、 引导者 与
2023年数学新课改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2023年数学新课改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2023年数学新课改的范文篇1回顾新课改以来,我在实际教学中,深刻体会到新课标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
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教师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现代教师不再视为“一桶水”,而应被视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现“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转变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及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找寻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平面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转型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转型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育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转型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困境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算,忽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解决路径一: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困境二:学生数学学习动力不足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应试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解决路径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设计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如数学科普知识、数学游戏等,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困境三: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由于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及时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脱节。
解决路径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开展一系列的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育部门也可以加大对教师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困境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较为复杂,教师对其认识不足,难以有效地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解决路径四: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和培训为了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举办相关的讲座、研讨会和研修班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
一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范文
一班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在前一阶段的数学新教材试验中,我们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仔细学习、理解、用法并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动老师成长与同学进展的进程。通过一阶段的试验,老师学问观、质量观发生了改变,老师明确了数学的价值所在,由原来只注意学问的传授到注意同究和沟通的主动学习,从而带动和培育同学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在用法这套教材时,遵循共同研讨取长补短的原则,对一班级数学新教材作了有益的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一班级教研组教改以来遇到的问题、做法及体会等:一、遇到的新困惑。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觉新教材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如: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兴趣。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接触和掌握数学知识。
可以使用游戏、实验、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注重学生思维培养: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启发式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与几何图形相关的事物,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开展数学思维活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数学思维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探究等,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七、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下,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应该是创设情境引入学习,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摘要:课堂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案例,浅谈一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发扬民主作风,与学生平等交流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
只有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才有一种安全感,他们才敢于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
于是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迫切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
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拥有出色的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并且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而且也乐于帮助学生,做他们的顾问,给他们及时的指导。
我相信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让学生走近我们,让学生了解了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以及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彼此就有了相互的理解。
教师所做的事除了教学外,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说,我们做的另一件事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
二、要体现“互动”的教学灵魂,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的课程理念要求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数学新课改通用心得体会10篇
数学新课改通用心得体会10篇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乐观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数学新课改通用心得体会,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数学新课改通用心得体会1一、激发学生潜能,鼓舞探索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纳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这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舞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沟通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纳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阅历基础之上。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舞学生乐观参加教学活动。
老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 “ 想一想”是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数 学思维能力 的 重要 环 节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 活泼 、图文并茂 ,内容 颐理成章、深 入浅 出,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 , 有较强的可接 受 性、直观 f和启发性 , 生 教材安排 的 “ 想一想”对开发学生思 维 、培养兴趣有极大帮助。如 ,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 “ 丰富的图形世界” ,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 , “ 想一想”引导学生动脑 , 使学生进 ^ 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 初 在教学过程 中,作为课堂的执行者 ,我们应对此加 以强化 ,要 善 于运用有趣的例子 、 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 , 激发学生的想象 欲望 。例如 :在教学 “ 可能性”一课时 ,先让学生和教师一起 做实验 ,找一个大盒子 ,盒子里放着红球和黑球 ,并且里面的 红球个数要大于黑球个数 ,这时教师抛出问题 :“ 如果去摸盒子 里 的球 ,摸 出的是红球还是黑球 ?”这未知的问题使学生产生 了强烈的好奇心 ,自觉地联系他们 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加以 明: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中 说 “ 其 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 陛很大 ,如摸 出的是红球 ,有些事情发生 可能性会很小 ,如摸 出的是黑球 ”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 ,“
的关 键 环 节
次, 剪下两个 内角拼在与他们不相邻的外角上 ,观察这个外角 与这两个 内角的关系 ,从而引出三角形 的外角和定理及外角与 内角的关系定理 。又如 ,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 三角形 、正方形 、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 ,然后引导大家观 察 、比较 、判断:哪一种形状 的图形面积最大?这样 的 “ 做一 做”活动 ,培养 了学生对实物与 图形的认识能力 ,同时学生在 动手操作 中也尝到 了 习数学的甜头。再如 , 学 在这学期 的学科 活动中 ,我们针对教材 中的 “ 图案设计 ”和 “ 七巧板”这两节 内容 ,举行了 “ 美丽的图案设计”和 “ 七巧板的创新”墙报设 计展 , 通过课堂上 的 分组讨论和集体创造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 中积极主动、兴趣高涨 ,课堂授课效果也很理想 。 “ 做一做 ”的活 动也 可以为讲 授新 知识 作准备和铺垫 。 在讲授七年级 “ 轴对称 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 ,我先把一 张 方纸对折 ,再用剪 刀随意剪一个图形 ,然后展开方纸 ,这 时 个轴对称 图形 就展 现在学生面前 ,引起 了学生 的兴趣 ,可 要求学生仿照我 的做法动手 “ 做一做” 。实践证 明 , 管大家 尽 剪 的图形各 不相同 ,但都有一个共 同的对称特征 。在这样 的 基础上 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同学们对其抽象 的 概念和性质 自然 印象深刻 。
数学新课改工作总结
数学新课改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数学新课改工作成为教育界关
注的焦点。
数学新课改工作旨在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这一改革进程中,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们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首先,数学新课改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
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为主,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为薄弱。
而新课改工作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其次,数学新课改工作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而新课改工作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另外,数学新课改工作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改革
的主体,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新课改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教师培训、组织教研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总的来说,数学新课改工作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教
师教学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也要看到,数学新课改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为数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数学新课改工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摘要:当前,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新的数学课改教材内容多,覆盖面广,与其他学科和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进原来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适应课改形势,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数学教师;课改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32-02一、教师要自觉学习课改精神,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这种理念下教师都是努力钻研教材,“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课堂沉闷,索然寡味,远远达不到当初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如果课堂中仅是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剥夺了学生自己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教学失败是必然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具有创新型的。
教师在授课时也要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走出来,改变教学观念,接收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
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从而达到喜欢学习、享受学习的目的。
二、教师要适应课改要求,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不要一个人高高在上演说,要转变教学观念,由教学“主导者”变为教学“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中教师要放下身段,和学生一起体验课堂探索知识的乐趣。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多设置一些小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些重点问题,先由学生之间共同讨论,如果学生讨论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在一旁引导,师生一起探索解决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积极争当学习的主人。
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会扼 杀学 生与 生俱来 的学 习天赋 和创 造 能力 。 我们也 可 以让学 生
在生 活实 践 中使 知识 得 以验证 和完善 。 : 所学 的图形 知识 、 如 把 统
希望 解决 的 问题 , 且有 一定难 度 时可 以让学 生合 作探 究 ; 三 , 而 第 当学生 的意 见不 一致 , 而且 有 必要 争论 时 , 妨让 持相 同意见 的 不
持人 、 录员等各 负其责 。 记 每位组 员既 要会 表达见 解 。 要会倾 听 还 意见 , 这样 才能 真正 发挥 小组合 作学 习 的“ 整合 ” 功效 。
三 、 练 时多 一些 问题 解 决 训
、
课堂 仅靠 课本行 吗
长 期 以来 , 为教 学 活动 的主 要 媒体 的课 本 , 直是 学 生获 作 一 得知 识 的重要 来源 , 是教 师备课 的主要依 据 。 义务教 育教 材相 对滞 后。教 材 中的例 题 、 习题 有许 多 与学生 实际 生活脱 节 , 以至于 在学 生 的头脑 中数 学与
实 际生 活经验 构成 了两 个互 不相 干的认 知空 间。 有这 么一位 实验
老 师说 :教材仅 仅是 众 多媒体 的一 种 ,教 学就 是教 师与 学 生 、 “ 学 生 与学 生 、 生 与他 人 在 交往 和对 话 这种 独特 的情 境 中 , 学 对课 程 文本 进 行再加 工 、 建构 。 这种 加工 和建构 的过 程 中 , 再 在 学生 得到 了某 种情 感 的体 验 、 生命 的感悟 , 时 , 同 知识 和技 能 的形成 是水 到
巩 固训 练 的设计 , 让学 生 感受 到数 学 的价 值 , 受到 我们 的 感 身边 处处 有数 学 , 课标 》 即《 所要 实现 的“ 人人 学 有价 值的 数学 , 人 人都 能获 得必 需 的数 学 ” 等课 改理念 。著 名科学 家杨 振宁 教授 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总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不断与时俱进。
本文结合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阐明了数学课堂总结的新内涵以及对学生、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从传统课堂总结方式的拓展与改进和新型课堂总结方式的提倡和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课堂总结的具体方法。
一、新课改赋予数学课堂总结的新内涵课堂总结又称课堂结课或结尾,是课堂教学任务的终结环节,是任何类型的课堂教学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课堂总结是一项饱含“技术因素”的课堂教学环节。
该环节教师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概括提升,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及系统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倡以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
课堂总结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课堂总结不能只局限于概括所学知识,还要把学生引导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与活动的空间。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显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它的抽象性,第二是它的精确性,第三是它应用的极端广泛性。
[1]所以说,数学课堂总结应该是一项融“技术因素”与“人文因素”于一体的课堂教学环节。
二、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总结的重要性课堂总结利于新课改下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中,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涌进了大量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
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通过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效果。
另外,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渐渐变得心不在焉,为此教师适时运用课堂小结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通过巧设疑问、营造氛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同时一些情感型的总结方式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体现数学的人文特性。
课堂总结推动新课改下教师素质的与时俱进。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型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思维侧重点等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课堂总结,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概括,又倾向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方法的掌握及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课堂总结时,教师总结性的话语需要体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准确鲜明地展示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在课堂总结环节要求教师求新、求变。
这样的趋势下更加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内容,深人钻研教材,搞清楚所教授内容各章节的学习重点、难点等。
这些诸多要求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课堂结构框架驾驭课堂的能力,形成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总结对于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新作用。
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由各个部分或要素的有机联系所构成的统一体,各个部分既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部分的作用、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受到各个部分所构成的统一体的影响和制约;反之,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教学也要受到其内部成分的影响和制约。
[3]课堂教学的引入设计得巧妙,引人入胜,固然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那么,良好的结课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同时课堂总结在单元与单元,一节课与一节课之间起着重要纽带作用。
采用恰当的总结方式,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总结了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能够提出下节课或下一单元将要解决的问题,将新旧知识建立起的联系,使本节课与上、下节课之间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与指导,以期望达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总结的方式(一)传统课堂总结方式的拓展与改进1. 归纳法。
归纳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总结方式,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对于进行总结归纳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予以帮助与补充。
归纳总结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点回顾,可通过列表比较式、结构图示式、改编口诀式等多种方式,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减少学生的记忆量,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对课堂结构予以整体把握。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的概括环节,学生的这些能力得以体现和培养。
例如,列表式归纳法。
若新授知识与旧知识的表达形式非常接近,知识结构非常类似,为防止混淆,总结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准确辨别新、旧知识的特征。
分清它们的异同,加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4]如,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这样小结:“我们前几天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又初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现在来看看这个新朋友和我们的老朋友加法运算规律有什么相似之处。
出示表格:又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时这样小结“: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法则:‘位对位,个位起,满十进,不满退’,而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可以归纳为‘0减几,要注意,前面退位再减几,0上有点看成9,0上没有点还是10’。
”抓住了本课教学内容与前面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了“0减几”这个重点、难点,末尾的这个“顺口溜”抓住了所教内容的关键,通俗易懂,富有情趣,符合小学生特点。
2. 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师在课尾安排练习作业,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小结的一种传统方法。
采用练习反馈的方法,由于反馈的及时、全面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有效信息,迅速改进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学生可以知道接受知识是否正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练习中安排部分延伸拓展式的习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后指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和整数除以分数都等于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这个方法是否适用于分数除以分数?”要求学生课后进行预习讨论。
这样的悬念式课末小结引而不发,将学习内容向前拓展一步,为新旧课内容的有机衔接作了非常好的铺垫。
当然,练习式课堂总结可以是集体进行,也可以是个人进行。
如果是巩固所学内容,则可以是集体练习,如果是为了让学生练习速度,最好是学生个人独立进行。
[5]比如说,在数的运算教学是课堂总结部分先安排一个“比一比、赛一赛”环节,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然后在与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二)新型课堂总结方式的提倡和发展1. 活跃气氛,寓教于乐——“游戏式”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游戏式课堂总结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理念。
在新课结束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一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巩固所学新知,让学生又一次迎来学习高潮。
例如,学完“6的乘法口诀”,可以设计了一个看票上火车的游戏: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一张数字卡片与同桌小朋友的数字乘积是几就上几号车厢,一起开着火车下课。
上车时要对当火车头的同学说出两人计算的口诀,并注意乘车安全。
[6]可以检验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练于乐”。
2. 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课堂多媒体的充分运用——“音乐式”课堂总结。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音乐式”课堂总结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
孩子们也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地跟着学唱,在愉快地歌声中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在感受到了音乐美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体味到数学的人文性特点。
[7]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的经验。
这种美感的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
例如,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师:同学们,你们学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关于混合运算,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十分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多媒体播放儿歌,并出示字幕: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中括号里后边算。
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这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包含在里面了。
随着动听的音乐节奏,学生们高兴地跟着学唱起来。
这(下转 107页)(上接124页)样的课堂总结,做到了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新知。
[8]清代的沈祥龙《论词随笔》中说:“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
不外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总结,为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整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会值得我们为之不断思考、实践与改进。
注释:[1]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魏丹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课堂小结的作用[eb],2011,09,26.[3]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8.[4]张源.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5]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9.[6]王坤.例谈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结课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105.[8]吴志群.课虽尽而意无穷小学数学结课艺术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