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奈《日出印象》中的社会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莫奈《日出印象》中的社会性
作者:陈小凡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2期
【摘要】莫奈(Claude Mone)的《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离不开具体的社会性因素对它的影响。

19世纪下半叶,由于工业革命在法国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但这并没有影响传统画派中僵化思维在画坛中的地位,莫奈不愿被束缚,开始了大胆的创新,他将自己的个人探索与个人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相融合,创作出打破常规的《日出印象》。

本文的第一章具体解释了社会性的含义,第二章则是从画家的创作思维、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指出《日出印象》中社会性因素的具体体现,第三章从《日出印象》对艺术家和艺术史的影响两个方面谈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日出印象》;社会性;创作思维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日出印象》作为开启西方现代绘画大门的钥匙,它的产生与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一、美术作品社会性的含义
美术作品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

最基本生动的艺术原料埋藏在社会生活之中,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在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并将全部的社会生活反映出来。

这其中更是融入了自己对于政治、经济、思想、道德等的理解以及个人情感、梦想以及审美理想的抒发与表达。

二、《日出印象》中社会性因素的具体体现
(一)创作思维
《日出印象》中莫奈(Claude Mone)自由创新的绘画思维与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是密不可分。

19世纪的法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物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机械文明下人们更加追求新的审美与价值,这就直接影响了莫奈的绘画观念及审美追求,致使他在创作思想与价值取向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幅画的创作中不再拘泥于传统绘画中对于物象准确清晰的描绘,而是遵循自己眼睛的第一印象,将光与色的瞬间碰撞呈现在画面中,更是把自由创新的思想情感表达与个性化的审美需求放在了首要位置。

(二)表现内容
《日出印象》中对大自然光色交融的描绘表现了画家对于工业文明的赞赏、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传统画派的不满。

画中描绘的是法国巴黎阿弗尔港口的早晨,灰色的迷雾中,晨起的日出与海水和天空融为一体,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画中远方背景中升腾的蒸汽、海边的工厂等都是工业革命的真实写照,这些景色都是画家从窗口看到的,被画家以极具个人风格的色彩与笔触描绘出来。

莫奈注重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以及直观的感受去作画。

《日出印象》就是一幅将自己的第一印象完美记录下来的绘画作品,整个画面轻松自由,充满生机,将大自然真实的光影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莫奈这种对与光影的描绘与他自小生活在海边,对大自然有着真挚的情感以及启蒙老师布丹(Eugene Boudin)对他的影响不无关系。

这幅作品中绚丽的色彩、流动的笔触,没有具体的轮廓形状描绘,而是关注光色的变化融合,这与当时传统画派所要求的造型准确、画风细腻的绘画作品截然不同,对传统画派产生了重大冲击,这是由于莫奈不满于当时的绘画教育,对学院派陈旧的艺术观念、体系感到厌倦,所以离开画室,拜大自然为师,向大自然请教,因此开辟了风景绘画的新道路。

(三)表现形式
1.光与色
自身的兴趣、深入的探索、光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持之以恒的实践,是《日出印象》中光色完美交融必不可少的因素。

莫奈曾说过:“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

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

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

”他把对象当作平面的色彩图案来画,而不注意其重量和体积。

这幅画中莫奈以简洁单纯的橙、黄、蓝、绿几种颜色的直接对比取代了光影关系的细致描绘,将光与色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莫奈的视觉十分灵敏,他发现阳光投射到每一个花朵、每一片叶子、每一条水纹上的颜色都是不同的,因此对光色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普法战争期间,莫奈到英国避难,结交了知己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康斯太勃(John Constable),并仔细研究了他们的风景画艺术,并对画中光色的描绘进行了长期探索。

当时已经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为了本身的需求和工业的发展,大力鼓励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世间万物的颜色之所以千变万化,是因为物体本身具有吸收和反射不同光线的能力,通过三棱镜折射对光线形成的深入研究,分析三原色及色彩形成依据,出版了大量关于色彩原理的书籍,这些光色研究成果给莫奈的光色描绘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

只有理论的支撑还是不够的,莫奈还经常到各地旅行、写生实践,观察大自然景色的变化,捕捉阳光、空气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他的精力主要用在外光的探索,描绘不同时间阳光照射下景物所反映的色泽,使画家对色彩的观察与描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把握,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使莫奈《日出印象》成为完美光色描绘的典范。

2.笔触
摄影术的发明和东方艺术线条的影响成就了《日出印象》中潇洒奔放的笔触。

这幅作品莫奈运用了灵动的笔触、直接戳点的绘画手法描绘出晨雾中模糊、朦胧的背景,似有似无的房屋、港口的船还有船上所勾勒的人,整个画面一气呵成,中途完全没有任何犹豫。

由于19世纪摄影术的发明,西方传统的写实风格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这一高科技的产品诞生之后,细腻的笔触似乎变得毫无意义,艺术家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而此时东方艺术的传入让艺术家们看到了新的曙光。

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感更多的是通过素描关系的描绘去塑造体积空间,而东方艺术是从线条的轻重缓急、婉转变化中体会立体感,线条对形体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

莫奈从中汲取营养,用长短不一,自由流动的笔触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港口早晨。

3.作画方式
锡管颜料的发明、启蒙教师的影响开启了莫奈外出写生的绘画方式。

19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画家把颜料装进锡管,用钳子封上口,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挤压的颜料罐,促使颜料生产成为一门工业,画家开始享受携带颜料进行户外写生,在大自然中捕捉光影和色彩的感觉。

青年时期的莫奈遇到了画家欧仁·布丹,布丹后来成为莫奈的良师益友,他喜爱描绘自然风景,并经常带领莫奈外出写生,布丹对莫奈的影响可谓是决定性的,布丹曾说过:“就地画下的所有那些画,感觉都是对劲,它有着生动的笔触,这是在画室里面不容易做到的”。

布丹的话渗透莫奈的灵魂,终于形成了他描绘自然中光影瞬间变化的画旨。

三、《日出印象》的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一)对艺术家的影响
《日出印象》把光与色作为基本的绘画语言和表现要素,描绘出光与色彩变化无穷的关系,突破传统绘画讲求的构图和表现法则,赋予画面前所未有的情感和生命力,忽略局部与细节的塑造,体现出一种大效果、大情感,强调艺术家主体性原则的表达,为以后更加纯粹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改变了艺术家传统的观看世界的方式以及绘画视觉思维,引起了视觉颠覆;使画家们更加关注观察自然、感受色彩、表现色彩以及事物与环境之间光和色的层次关系。

(二)对艺术史的影响
《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标志着印象主义的产生,它展出于一群反抗官方画派的青年画家举办的一次独立联合展览会上,维护官方美术的批评家看到这幅画后,进行了百般的挑剔,并借莫奈《日出印象》这幅画而戏称这些人为“印象主义”,这一名称不仅准确地反映了艺术家的绘画特征,也成为了西方艺术史上一个著名的艺术流派。

这幅画突破了学院派传统的官方艺术程式,清新而率真的表现手法使得莫奈与《日出·印象》永存青史。

《日出·印象》在艺术史上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是继文艺复兴以后艺术史的又一个重要的分水
岭,为艺术的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为后来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主义以及未来主义等奠定了思想上和技法上的基础。

四、结论
将人类视觉思维完全颠覆、开启西方现代艺术的《日出印象》,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画家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

其所处的开放自由、科学化的社会环境、独特的生活经历、自身追求创新,摒弃旧习的性格以及对光色的极大兴趣、不懈探究都是造就这一艺术瑰宝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紫都,权宁军.印象派大师全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伏尔斯卡娅,平野.法国巴比松画派[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3]苏易.名画观止:世界名画鉴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陈小凡(1996-),女,汉族,山东省枣庄市人,吉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