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城市的标识》word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的标识的种类和作用。

2.掌握几种城市标识的构成和组成方式。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几种城市标识的构成和组成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城市标识的种类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城市标识,让学生了解城市标识的外观、形态和特征。

2.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城市标识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制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城市标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讲解法:通过讲解、解释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城市标识的种类、作用和构成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前置知识有哪些城市标识?城市标识有什么作用?2. 学习新知识1.城市标志牌:用来标识地名、地区、路线或交通设施,通常是由标识文字、图形或符号组成的。

2.城市徽章:用来标识城市的形象、特征、文化、历史、地位和发展方向,通常是由城市名称、图形或标语组成的。

3.城市标志:用来标识城市的外观、建筑、景观、文化或产业等方面的特征,通常是由城市名称、图形或色彩组成的。

4.城市广告语:用来标识城市的口号、主题或品牌形象,通常是由简短而有力的语句组成的。

3. 实践操作1.观察城市标识,了解城市标识的外观、形态和特征。

2.比较不同城市标识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制作城市标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课堂展示,分享城市标识的设计思路和创意。

4. 总结课堂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总结课堂所学内容,重点涵盖城市标识的种类和作用、构成和组成方式,以及实践操作的体验和心得。

六、作业布置1.观察本地城市的标识,并做出简要说明。

2.制作一张城市标识的设计方案,注重图形、文字和色彩的搭配,并给出说明。

七、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城市标识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了几种城市标识的构成和组成方式。

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城市的标识》。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城市的标识及其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城市标识的特点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城市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城市标识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城市标识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标识。

(2)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标识的了解和看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城市的标识》。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字典,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讲解。

(2)学生举例说明城市标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拓展讨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城市的标识》。

2. 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标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朗读、生字词掌握情况。

2. 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对城市标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城市标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城市标识的实际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城市标识的作用。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城市标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设计理念和作用。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城市的标识》及相关注释。

2. 城市标识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3. 字典、词典等参考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教案—3。

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ﻭ教学重点,难点ﻭ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ﻭ同学们,我们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团徽是共青团员的标志,那么,你知道城市的标志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来看一看城市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ﻭ生字:掳掠()翘角()霓虹灯()模样()杉树()水罐()遒劲()点缀()**()偌大()婀娜()槐树()熙攘()耿耿()ﻭ词语:掳掠:**小异:ﻭ遒劲:标识:蔚为壮观:偌大:流苏:熙攘:ﻭ千姿百态::ﻭ忠心耿耿:小心翼翼:ﻭ干涸:馈赠:ﻭ三。

学习过程ﻭ1.理解文题:什么是标识?(明确: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共存,共同.)2.生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ﻭ(明确:本文共17个自然段,作者是按着如下的思路写作的:作者先从反面入手,写出了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这些具体事物,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来写现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没有个性,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了准备.ﻭ这一部分里有一个难句,应该用懂它的含义.即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接着,作者就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

香**是**的标识;的梧桐是,的标识;榕树是**或的标识;油松是**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的标识.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最新六年级下语文教案7.3城市的标识北师大版-word文档

最新六年级下语文教案7.3城市的标识北师大版-word文档

《城市的标识》【教学目标】: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的一、二部分。

2、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怎样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激励学生用心去爱护我们城市的树,从而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课文的理清思路。

2、体会作者怎样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城市”(一)同学们,当你看到“城市”这个词语,你的眼前浮现什么样的情景。

(二)、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强化多音字“识”音义,所谓标识, 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

简介作者。

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掳掠霓虹灯遒劲蔚为壮观婀娜挺拔苍劲坚韧忠心耿耿芸芸众生2、理解一些词语:遒劲:雄健有力。

形容树枝。

馈赠:赠送。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它一切动物.指一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

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四、新课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小组内开火车朗读课文。

(小组成员及时进行评价,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理清课文思路:同学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四字词,请大家看大屏,边读边回忆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关于城市雷同部分和描写树的四字词。

)请大家分组来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词语分组的依据。

(课件展示分组:词语变色,成两组。

)第一组:如此相像似曾相识大同小异一模一样第二组:遒劲伸展宽大茂密婀娜苗条挺拔苍劲玲珑精致秀气坚韧刚才同学说得这些依据和理由,其实就是本文前两部分主要的内容。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的三部分内容。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1-5)段为第一部分(写出了城市的雷同)(6-15)段为第二部分(写出了树是城市的标识)(16-17)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为什么把树作为城市的标识。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语文教案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根底知识目标:
掌握重点生字遒、涸、芸、馈、忖、蒡、啁、啾、窠和重点词语遒劲、馈赠、芸芸众生、川流不息、寿终正寝等。

能力目标:
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文章的线索。

思想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教学重难点:
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家介绍:
张抗抗是我比拟喜欢的一位作家,她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因素却又敢于直面现实。

她1950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队,后报名去边至黑龙江国营农场,1977年进入黑
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毕业,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

八十年代那么更是作品不断。

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 (1987)外,还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 (1995)。

内容总结
〔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根底知识目标:
掌握重点生字遒、涸、芸、馈、忖、蒡、啁、啾、窠和重点词语遒劲、馈赠、芸芸众生、川流不息、寿终正寝等
〔2〕思想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城市的标识》 (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城市的标识》 (1)
生:作者是从树的整体到部分来写的。那么本段又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香樟树就是这样留在作者心中,读这段话,把句子补充完整吧。
生:那棵树有一种( )风度,…
生: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两人合抱粗的树干呈深黑色,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树底下落着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淡淡的袭来……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你们勾画了很多四字词语。交流一下。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四字词语。一起读,这些词语和课文哪些内容相关。
如此相像似曾相识大同小异 一模一样
遒劲伸展 宽大茂密 婀娜苗条 挺拔苍劲 玲珑精致 秀气坚韧
师:请两个组同学分别读这两组词语。
师:知道这样分两组的原因吗?能结合课文来说一说吗?
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归来这个树。
抓住树的特点,像作者那样用上优美的语言,表达你们对家乡树的热爱。
下课。
生:有很多高楼大厦。
生:川流不息的车辆
生:还有许多树。
生:城市的标识(读成二声)
生:城市的标识(四声)
生:(齐读)城市的标识
生:茫然无措
生:闪闪发光
生:川流不息
生:大同小异
生:千姿百态
生:各具风韵
生:一模一样
生:一方水土
生:芸芸众生
生:香樟树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挺立在那里的。
生:很高,笔直的树干挺立在地上。
师:让你想起了什么,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严肃而又不失风度的王者。
生:高达的威风凛凛的。
生:严肃的。
生:充满智慧的。
生:遒劲而伸展
生:非常高大
生:雄健有力
生:很挺拔的
生:遒劲而伸展
生: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3 城市的标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3  城市的标识

教学 要求1.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及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从而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要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划分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习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1城市的标识2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

[①“多胞胎”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

[②作者用这个假设想说明什么?]3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相像。

段导读:城市之间非常相像。

些高耸的大厦和大楼,4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尖角或是翘角的屋顶,白色或是灰色的圆柱……使你觉得眼前的一切早已似曾相识。

[③“似曾相识”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5么街道呢,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更让你茫然无措。

你曾试图辨别街道——却只见窗东的“猎奇门”、窗西的“八佰伴”、南门的“肯德基”、北阳台下的“麦当劳”……都像是你所在的那个城市的“克隆”弟兄。

[④“克1知识点详解 ☜2 ①好。

把城市的相似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

3 ②作者用一个“被掳掠”的假设来说明城市之间非常相似。

4 ③说明了城市间的“大厦和大楼”在造型、结构、色彩上很相似。

隆”一词说明了什么?]6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统锁成了一个连体人。

[⑤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7段导读:描写不同的城市中街道相似,建筑相同。

有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也都像是刚刚从你那个城市蜂拥而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5《城市的标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5《城市的标识》

《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作家从城市的雷同入手,用大量的同样结构的词语、短语、排比句和单调的词语,给人造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将商品经济的工业化商业化印记暴露无遗,从而引入人精神层面,文化的缺失、迷失了回家的路。

而树的出现,其外形、气质其实是反映了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作者有详有略的记叙了几种各具特色的树,最后点出了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进而号召人们保护树、保护城市的标识,保护城市的人文精神,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珍惜城市文化的传统,珍惜人文精神的建设。

2、体会课文先雷同后写独特性,即反衬的写法;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

2、体会课文先雷同后写独特性,即反衬的写法。

教学难点:通过商业化的雷同现象,体会树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化的理解。

进而热爱自己家乡的城市和城市的人文精神,加入保护传统文化的队伍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学生眼中的城市标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城市的标识》第二课时,昨天课后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寻找城市的标识,很多同学已经将自己找到的照片或者自己画的画,以及实物都拿给了老师,现在我们就考考大家,看看你通过图片能分辨出这是哪座城市的标识吗?1、师依次展示照片,学生指出其代表哪座城市。

没有被大家认出的由主人来介绍。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城市的标识,有建筑有美食,其实一座城市的标识有时候不止一个,我们有时候不认识,可能是因为这个标识的宣传力度还不大,也说明我们还需要读更多的书行更多的路。

作家张抗抗认为树是一座城市的标识,(板书“树”),但作者却没有直接写树,而是在写树之前用大量的文字来写雷同(板书“雷同”)二、感受雷同师:请大家翻开书,我们试着把1-6段写城市雷同的文字全部删去,只读关于树的文字,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城市的标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城市的标识》

《城市的标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城市的标志》是北师大版第十二册教材“珍惜”单元的是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抓住课文重点句段,学习并感受不同城市树的风采,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珍爱树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有感情地朗读精彩的片段,积累文中描写树的优美片段。

3、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反衬的写作手法。

能仿照第8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树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把树作为城市的标识,珍爱树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难点:学习衬托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1、板书课题:城市的标识(读题)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拥有无数个城市,但是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越来越像多胞胎。

2、理解城市“多胞胎”现象。

(1)是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我们的城市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出示:于是,我们的城市和城市越来越像多胞胎了(配图)。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浏览课文2-6段,画出城市间雷同的具体事物。

(2)学生自读感悟(3)集体交流大厦和高楼:似曾相识街道成了克隆兄弟轿车垃圾一模一样人们的穿着大同小异所以作者感到:出示: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

这句话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2.可是作者张抗抗看来能体现城市特色的标识是什么呢?(板书:树)3.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品读城市的标识——树,感受不同城市树的风采。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7---17自然段,思考文中写了哪些城市中的哪些树?这些树各有什么特点?用笔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树,有感情地读一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城市的标识》 (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城市的标识》 (1)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内容《城市的标识》教学目标知识1.理解“标识、似曾相识、茫然无措、遒劲”等词语的意思,掌握“识、爪、模、劲”等多音字在文中的读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城市的“同”与树的“异”,弄懂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情感教育3.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重点体会城市的“同”与树的“异”,弄懂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难点体会反衬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方法合作探究读中感悟课前准备课件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1.板书课题,纠正“识”的读音。

2.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3. 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四字词语。

2.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并给词语分类。

3.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分类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感悟重点(一)体会城市的“同”。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城市的雷同?速读课文,找出“如此相像、似曾相识、大同小异、一模一样”的事物,谈谈你的感受。

2.站在似曾相识的街头,迷路的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茫然无措,理解词语。

过渡:所以作者被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就在此时,作者突然在街角发现了什么?(树) (二)探究树木的“异”。

学生读课题,辨别“识”的读音。

读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读课文,划词语。

学生反馈找到的词语。

给词语分类。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反馈,谈感受。

1.课件出示句子:那棵树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两人合抱粗的树干呈深黑色,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

树底下落着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淡淡地袭来……(1)感受香樟树的特点:具有王者风度。

(2)指导感情朗读。

2.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城市树木树木的特点南京或上海法国梧桐具有浪漫气质福州或广州榕树如一座绿色的小岛海口椰树婀娜苗条长春油松挺拔苍劲新疆喀什圆冠榆玲珑精致北京国槐秀气而坚韧3. 交流反馈。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城市的标识》中出现的新词汇和短语,如“地标、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述城市地标来展现城市特色,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3.能够运用描写、说明、对比等手法,撰写一篇关于自己熟悉的城市地标的短文,字数在200字左右。
-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城市地标、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城市地标图片,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等,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地标,激发学生对城市文化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地标分别属于哪个城市吗?这些地标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城市的标识》。
3.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城市地标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城市地标的特点、文化内涵以及描写、说明、对比等手法。
2.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思考,运用所学手法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
3.提醒学生关注城市地标,关注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语文素养。

北师大版《城市的标识》语文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城市的标识》语文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城市的标识》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城市标识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城市标识、发现城市标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城市标识的特点和作用。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城市标识实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城市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城市标识、维护城市形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城市标识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会观察城市标识,发现城市标识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发现城市标识、分析城市标识的能力。

2. 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城市标识的特点和作用。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城市标识实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收集相关城市标识的图片和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学生准备:(1)预习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观察身边的城市标识,准备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城市标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标识。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城市标识,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城市标识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回答预习问题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城市标识的意义和作用。

(2)每组选取一个城市标识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北师大版《城市的标识》语文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城市的标识》语文公开课教案

北师大版《城市的标识》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城市标识的种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城市标识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城市标识。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城市标识的意义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城市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学生对城市标识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城市标识的种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城市标识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城市标识的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城市标识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城市标识的概念和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城市标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城市标识的种类和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日常生活中的城市标识,互相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城市标识。

(2)每组选取一个城市标识,探讨其意义和作用。

4. 课堂展示(1)每组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2)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城市标识的意义和作用。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学生举例说明城市标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城市标识的种类和特点。

2. 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城市标识,分析其意义和作用。

3. 思考如何设计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标识,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城市标识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2. 学生对城市标识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城市的标识》语文教材。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城市标识图片、视频等。

3.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相关城市标识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城市的标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城市的标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城市的标识北师大版教学目的1.学会11个生字和新词,认读7个字。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曾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树曾经成为〝城市仅存的特性〞。

3.文内容填写表格。

背诵指定的段落。

4.体会排比的作用,自选内容写一段5.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停止思索,发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剧烈的愿望。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曾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树曾经成为〝城市仅存的特性〞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停止思索,发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剧烈的愿望。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将课文正确、流利。

理清文章头绪,了解课文内容。

一、直接导入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内容?2.自在读书,能回答的直接回答,不能回答的记上去。

二、反省预习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除生字外其他不看法的字查字典或问同窗〕。

2.查预习效果:出示易读错的词语读正确婀娜熙攘多胞胎遒劲浓荫干枯馈赠〔1〕提出在读的进程中有哪些句子读不通,师生交流。

〔2〕练习读难读通的段或句子,读通为止。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同桌互读〕三、了解内容,理清文章头绪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给课文分段,并说明理由。

3.读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

四、布置作业:1.依据生字表写出5组形近字并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曾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树曾经成为〝城市仅存的特性〞,对城市〝多胞胎〞现象停止思索,发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剧烈的愿望。

一、导入课文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我们的城市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相同。

那么怎样来识别识别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城市的标志»。

二、精读课文,了解作者本意〔一〕了解城市〝多胞胎〞现象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一画:你从哪些中央感遭到城市曾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划出城市间相同的详细事物〝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穿着〞〕2.先生自读感悟3.团体交流重点指点就似乎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一致锁成一个连体人。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作品,全文紧紧围绕“标识”来写,作者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现代文明带给城市的雷同致使城市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力和灵性,为下文正面描写城市的标识作了铺垫;接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城市特有的标志——树;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树是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
同呢?板书: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为下文正面描写树是城市的标识作了铺垫)
3、交流汇报,温故而知新。

4、小结检测情况。

(课件出示:祝贺你,闯关成功)
二、朗读理解
页脚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城市的标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城市的标识》
3、整理学生划出的四字词,出示在大屏幕,让学生边读边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4、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给课文分段。(三)结合句子,畅谈体会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6自然段),把感触深的句子或有疑问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并交流读书感受。
2、再请学生读读描写树的一组词语,让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触?
课 题
《城市的标识》
学 习
目 标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树是城市的标识 。
2、了解有关张抗抗的文学常识,识记理解重要字词。
3 、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重 点
难 点
重点:理解为什么作者要把树当成城市的标识。
难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树的强烈愿望。
教 法
选 择
品读赏析、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
课 前
准 备
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 学
时 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86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1板书“城市”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当你看到“城市”这个词语,眼前会浮现什么样的情景。同时多媒体出示城市的繁华图片。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理解感受后,教师配乐,同时屏幕出示各种树的图片。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把树当成城市的标识?
5、教师配乐范读15自然段,范读时重点突出三个并列的“只剩下了树”突出作者强烈发自内心的呼喊。让学生接读16、17自然段,深化中心。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城市的标识》北师大版 (2)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城市的标识》北师大版 (2)
师:作者的情绪在文中有个词语表现出来了,你找到了吗
师:你说说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师:作者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呀?
师:还有吗?
师:你想说什么呀?
师:刚才你跟老师分享了一个问题,现在可以和大家分享吗你?
师:刚才你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你停顿了,这是为什么呀?
师:孩子,真不简单,你敢向我们的教材挑战。课前,老师也查看了张抗抗的自选集,我把它带来了。那么在原文中呢,这个地方是有顿号的,不知道粗心的编辑叔叔怎么回事,咱们课下可以打电话或发邮件纠正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不要犯这样粗心的毛病,好吗?同学们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让我们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理由和依据其实就是是前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来看第一组词语。自己读一读。
师:赶紧找一下读描写城市雷同的这一部分内容。默读,把自己有感受的句子勾画下来,体会一下自己的情感。
师:找到的同学多读几遍,想想作者要向我们说些什么呢?
师:把你感触很深的句子读一读,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学习体会。其他同学注意听。
师:看看这个词语,作者写了香樟树的树、干、枝、叶、小果子、香气,按什么顺序写香樟树的?

师:就让这南国的树,南昌市的市树牢牢地扎根在我们心目中吧,那棵树_____
师:在我们的家乡南昌市有没有什么有特点的树,也向老师介绍一下。
师:多美呀。
师:我们下课布置作业,仿照第八自然段,突出树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什么是作者眼中这城市的标识呢?
生:树
生:可以更好地对比树是城市的标识。
生:城市都是雷同的,树是唯一的标识。要保护树木。
生: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很多城市雷同,更多衬托出保护环境,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的标识》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的一、二部分。

2、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怎样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激励学生用心去爱护我们城市的树,从而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课文的理清思路。

2、体会作者怎样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城市”
(一)同学们,当你看到“城市”这个词语,你的眼前浮现什么
样的情景。

(二)、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强化多音字“识”音义,
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

简介作者。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掳掠霓虹灯遒劲蔚为壮
观婀娜挺拔苍劲坚韧忠心耿耿芸芸众生
2、理解一些词语:
遒劲:雄健有力。

形容树枝。

馈赠:赠送。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它一切动物.指一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

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比喻来
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四、新课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小组内开火车朗读课文。

(小组成员及时进行评价,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思路:同学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四字词,请大家看大屏,边读边回忆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关于城市雷同部分和描写树的四字词。


请大家分组来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词语分组的依据。

(课件展示分组:词语变色,成两组。


第一组:如此相像似曾相识大同小异一模一样
第二组:遒劲伸展宽大茂密婀娜苗条挺拔苍劲玲珑精致秀气坚韧
刚才同学说得这些依据和理由,其实就是本文前两部分主要的内容。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课文的三部分内
容。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
(1-5)段为第一部分(写出了城市的雷同)
(6-15)段为第二部分(写出了树是城市的标识)
(16-17)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为什么把树作为城市的标识。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文中对城市的雷同之处的描写有哪些?学生找找有关的句子来回答。

2、教师归纳雷同的地方出示出来:
(1)高耸的大厦和大楼。

(2)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

(3)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

(4)满街的现代服饰和商品。

3、让学生划出含有“多保胎”、“连体人”的句子,体会其句子,并说出“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师适时点拨)。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呢?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作者所指的城市的标识是什么?(树)
1、(出示问题)说一说文中列举了哪些树标识着哪些城市?找出句子并读一读。

2、师归纳并出示一下内容:
法国梧桐——南京上海榕树——福州广州椰树——海口
油松——长春圆冠榆——新疆喀什国槐——北
京香樟树——杭州
3、出示一些树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五、拓展延伸:
想一想,应该怎样去爱我们的树,爱我们的大自然?
六、当堂检测。

1.慧眼识树:
有王者风度的A法国梧桐
有浪漫气质的B香樟树
婀娜苗条的C国槐
秀气而坚韧D椰树
2、我能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棵树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

()
(2)也许有一天,树将成为城市的灵魂。

()
(3)他们穿“佐丹奴”和“杉杉”,他们戴“西铁城”手表,持“摩托罗拉”手机。

()
(4)法国梧桐就像一排排绿色的盘口,将城市偌大的袍子扣紧了。

()
五、作业设计:
自选超市(任选一题,多选有奖):
1、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标识,写下来。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呢,也有许多有特点的树。

请你仿照第8自然段,突出树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片段。

3、按照第12自然段的排比的写法,结合课外对树的了解,续写下去。

如:()的树──是()市的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