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农讲所古建筑介绍
农讲所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旧址原为番禺学宫,是明清时期番禺县培养儒生和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
这座宏伟的古建筑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和两侧廊庑等组成。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发展全国农民运动,孙中山委派农民部长彭素民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任第一任农讲所主任;1926年5月,毛泽东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周恩来、萧楚女、彭湃等共产党员任教员。来自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重大的社会活动。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位于中山四路42号的农讲所
编辑本段教学情况
农讲所观后感
农讲所观后感繁华的闹市区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难以忘却的历史遗迹,广州农讲所位于中山四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它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
它原是建于明代的孔庙,清代为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是一座庄严古的建筑群。
在1953年的时候按农讲所原貌建筑维修,复原了课堂、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图书馆、所长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并由周恩来题写了馆名。
这座宏伟的古建筑是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
大门是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
进入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便是九行并排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宽敞的大成门。
过大成门之后,是一个草木葱郁的大院,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而立。
站在这大院当中,能强烈的感受到树木发出的阵阵芳香。
大成殿屹立在由花岗石砌成的台基上,它看上去是那么宏伟壮观。
沿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向前走去,即达崇圣殿。
接下来是中共三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么一个简陋的环境下召开的。
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惟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观看馆里面的资料图片让我再一次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观后感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观后感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是我最近刚刚参观的一个历史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位于广州市中心,占地面积广阔,建筑设计独特,极具艺术价值。
参观过程中,我对广州农讲所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农村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进入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我首先被它的外观所吸引。
纪念馆的建筑设计独特,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有着檐下雕、琉璃瓦等元素,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
纪念馆内部的展览空间非常宽敞明亮,展览品的摆放十分精心,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广州农讲所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
它的建设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兴起于明末清初农民起义运动的大潮下。
在农讲所中,农民们学习农业知识、了解国家政策,并积极组织起来,共同探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这是中国农民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农村现代化,这一段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纪念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张张农民手抄的宣传传单和一本本农民写的读书笔记。
这些传单和读书笔记记录了农民们对农村改革的热情和努力。
他们通过自学和组织的形式,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也为整个农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文物见证了广州农讲所的历史意义,也让我深感农民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参观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我对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农讲所的建立和发展,为改善农村的教育和农民的生活条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也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起点,为后来的农村改革事业奠定了基础。
这让我对农村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佩服那些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总的来说,参观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欣赏它的建筑设计和展览品的陈列方式,也对农村改革的历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个纪念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一个让人思考和反思的地方。
希望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能继续保护好这份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农村改革的重要性。
广州农讲所旧址纪
番禺学宫
• 建筑特点:农讲所这座建筑,是一组红墙黄瓦、 古朴庄重的建筑群。建筑物坐北朝南,从南至 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 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大门是 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进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 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便是九行并排 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宽敞的大成门。 过大成门,是一个草木葱郁的大院,院内木棉、 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宏伟壮 观的大成殿屹立在由花岗石砌成的台基上。沿 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向前走去,即达崇圣殿, 有东西两廊。
谢谢观赏
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 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 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 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 书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为党本
• 目的与作用:开办农讲所的主要目的是为当时 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 基础,懂得革命道理,善于组织农民队伍参与 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的农村干部。广州农讲所 的创办,的确起到这样的作用。后来的实践证 明,正是农讲所所培养出来的一批批学生,在 以后各地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中发挥了强有力 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回到农 村,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他们发动群众,建 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地主豪绅的斗争,掀 起了各地农民运动的高潮,对推动全国农民运 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务部
庶务部
毛泽东办公室
学生宿舍
猪仔炮 步枪
当年学生的行头
历史:
毛泽东
同志在大革命时期,曾三次到广州
从事革命运动:第一次是1923年6月,来穗出席中共"三大",并选 当为中央委员、中央局秘书;第二次于1924年1月,来穗参与中国 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工作,并出席国民党"一大",当选 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第三次于1925年9月来穗,10月担任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持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 《政治周报》,次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任所长, 为党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
参观农讲所有感
参观农讲所有感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实际主持全所工作。
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
当初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
1927年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校址。
迎面的建筑物上悬挂着周恩来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金字红匾。
进入大院,迎面一排红柱青砖、廊檐回绕的房舍,就是当年的办公用房。
东头有常委办公室,毛泽东就在这里办公;紧贴常委办公室的是组织学员进行军事训练的总队部,再向西是周。
第二排房屋中部是大教室,穿过大操场,是一幢二层青砖楼房,是当年的学生的公寓。
整个农讲所如同博物馆一样,里面珍藏了许多那段战争年代的文物,有那时侯毛泽东等革命战士写的一些手稿,文章,看的一些书籍,还有部分的衣服,草鞋,功勋章之类的东西,也有课室,寝室等保留下来的原景.从“农讲所”走出来几十步,一幢青砖灰瓦的中式平房就是都府堤41号———毛泽东旧居。
走进大门,穿过一个小天井,左手便是卧室。
年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屋内陈设极其简朴,一张用旧了的老式床,一张方桌一张条桌,几把椅子,两口书箱。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们重温了王先辈们在解放全中国的道路上的革命事迹,加深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的认识了解,增强了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短暂而深刻的参观实践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荣辱观和和谐社会理念指导自己的人生航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努力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我国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的同时,对外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对内我们更应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党的道德建设和党先进性建设,要时刻具有忧患意识。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介绍
1370
1926
1953
1961
2001
建旧 于址 原 为 年番 (禺 明学 洪宫 武( 三孔 年庙 )) , 始
的 第 六年 届 农民 月 运到 动 讲月 习︐ 所泽 再东 此任 举所 办长
亲运 自动 为讲年 旧习 址所建 题旧立 名址毛 。纪泽 念东 馆同 ,志 周主 恩办 来农 民 1953 .
护动 单讲 位习年 。所, 旧国 址务 为院 全公 国布 重广 点州 文农 物民 保运 1961
基为 地全 。国年 第, 二由 批中 爱共 国中 主央 义宣 教传 育部 示公 范布 2001
1926
1370
5 9
教务部 这里原是番禺学宫大成门,后间 隔为农讲所的教务部、值班室、庶务 部(不要问我庶务部什么意思。。就 跟后勤部差不多。。= =)。教务部 负责管 理和组织教学工作。 陆沉任教务主任,肖 楚女士任专 职教员。
学生宿舍
简朴的床铺,可见当时学 员的简朴生活。。。
2015/8/7
农讲所教员澎湃、 周其鉴领导广宁农民自 卫军在攻打地主炮楼时 用过的猪仔炮。
陈列室的雕塑
2015/8/7
膳堂
这里原是番禺学宫的宫崇 圣殿, 后为农讲所膳堂。农 讲所 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 由学生民主管理伙食。根据学生 中汉、蒙、回、壮等民族特点以 及南、北方不同生活习惯,供应 米、面等食品。(待遇还蛮好。 。 =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其实就是农讲所嘛。。那么复杂干啥。。= =
历史:
• 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曾三次到广州从事革命运动: 第一次是1923年6月,来穗出席中共"三大",并当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秘书;第二次于1924年1月,来穗 参与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工作,并出席国民 党"一大",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第三次于 1925年9月来穗,10月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主持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次年5-9 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任所长,为党培养了大 批农民运动骨干。
广州农讲所景点介绍
广州农讲所景点介绍广州农讲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
建于1929年,是广州市最早的农业教育机构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广州农讲所占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景区内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建筑、雕塑、碑刻等,是了解广州近代农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广州农讲所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建筑外观以欧式建筑为主,内部则以中式建筑为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钟楼和讲堂。
钟楼高约20米,是广州农讲所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上方是一只铜质大钟,重约2吨,直径2.5米。
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都会有工作人员按时敲响钟声,提醒广大游客时间。
讲堂是广州农讲所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1929年,是广州市内现存的最早的讲堂之一。
讲堂内部设计简洁、大气,共有三层。
一楼是展示馆,展示了广州近代农业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果;二楼是讲堂,曾是举办农业讲座的场所;三楼是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广州市区的美景。
广州农讲所内还有一座花园,名为“农家花园”。
花园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果树,是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花园内还有一个小湖,名为“清风湖”,湖水清澈见底,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广州农讲所还开设了多个文化活动场所,如文化艺术中心、茶艺馆、书画院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娱乐选择。
总的来说,广州农讲所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艺术、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是了解广州近代农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果您来到广州,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而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探索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之路
农讲所历史背景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为配合 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发展全国农民运动,孙中山委派农民 部长彭素民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任第一任农讲所主任; 1926年5月,毛泽东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周恩来、 萧楚女、彭湃等共产党员任教员。来自20个省区的327名学 生,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参加重大的社会活动。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 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活动的启示Biblioteka 体会• 这次参观让我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 的洗礼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使我深刻理解了 当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党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立志在先驱们精神的感召下努力 学习、好好工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遗 志,怀着对党和国家建设的热情,将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论 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中,立志成才。从身边做起,脚 踏实地,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评价近代中国农民运动
•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动力和主力军。农民由于 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 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国 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沉重地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化的历史 作用。 • 而历史也告诉了我们,只有在先进阶级的正确领导下,农 民阶级的革命热情和伟大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中国无产阶 级通过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这一力量,把农民运动提到新 的高度,并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
国共合作初期的农民运动发展之路
1925年5月,广东全省有组织的农 民已达21万以上,并胜利举行了第 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全 省农民协会。同时,上海也爆发了 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中国共 产党提出了没收大地主等土地的主 张。
广州农讲所古树介绍
广州农讲所古树介绍广州农讲所古树是广州市的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景点,也是中国农村教育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农讲所古树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是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一。
农讲所古树是指在广州农讲所内的一棵古老的树木,树龄已有数百年之久。
这棵古树高大挺拔,树冠茂密,树干粗壮,树皮呈灰褐色。
树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广州农讲所”四个大字,显得庄重而古朴。
广州农讲所是中国现代农村教育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于1908年由广州爱国商人黄花岗先生创办。
农讲所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普及,为广大农民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在那个时候,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讲所的开办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农讲所的课程内容包括农业知识、手工艺技能、卫生保健等内容,为农民提供了全面的教育服务。
在广州农讲所的校园内,古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棵古树见证了农讲所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是农讲所的象征之一。
每年春天,古树开满了嫩绿的叶子,给整个校园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夏天,树荫下是一片清凉的天地,吸引着学生们休息和学习;秋天,树叶变成了金黄色,落叶时的场景更是美不胜收;冬天,树木被雪覆盖,仿佛是一幅冰雪世界的画卷。
四季更迭,古树始终守护着农讲所,见证着时间的流转。
除了古树,广州农讲所还有其他的文化遗迹。
农讲所内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广州农讲所建于1908年”的字样,纪念碑的两旁是两只石狮子,庄严而威武。
农讲所的教学楼也是一座古老的建筑,保存完好。
这些建筑和文化遗迹都是广州农讲所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教育机构的发展历程。
广州农讲所古树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里是了解中国农村教育运动起源的好地方,也是感受广州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场所。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了解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历程。
广州农讲所古树是广州市的一处重要文化景点,它见证了中国农村教育运动的发展历程,是广州农讲所的象征之一。
古树的存在为农讲所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农村教育历史的机会。
参观农讲所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农讲所旧址心得体会提起农讲所,你的第一反应是?地铁站?地铁站?地铁站?日前,笔者有幸随同厅机关党员前往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以下简称农讲所)参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才知道,在这样一片闹市,还有着这样一方净土……农讲所的光荣革命历史农讲所纪念馆1953年成立,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为什么叫农讲所?经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原名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旧址前身为番禺学宫,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现名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毛泽东同志主办的是第六届,你知道吗?原来,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充分发动农民号召农民组织农民参与革命正是好时机,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彭湃提议,开办培养农民运动学校。
讲习所在广州一共办了六届,主持人都由共产党人担任,大部分教员是共产党员,学员也大都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进步青年。
讲习所前五届选址在广州越秀南路“惠州会馆”或东皋大道1号,负责人为主任;由于学员人数较多,1926年5月3日,第六届移至中山四路番禺学宫举办,当届共招生327人,负责人为所长。
古朴庄重的建筑群,藏着什么秘密?农讲所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
大门是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悬挂的横匾“毛泽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是周恩来于1953年亲手题写的。
进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是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大成门。
过大成门,是一个草木葱郁的大院,之后是宏伟壮观的大成殿。
沿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向前,即达崇圣殿,有东西两廊。
哦,原来,农讲所是庙学所在。
庙,孔庙、文庙也;学,县学。
从全国现存庙学来看,建筑组合大致相同。
农讲所,广东三大学宫之一——番禺学宫所在。
棂星施教育才“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
介绍农讲所的作文外表,内在
介绍农讲所的作文外表,内在在湘乡市的南郊,矗立着一座朴素而端庄的宫殿,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农讲所旧址。
农讲所旧址位于湘乡市城南边,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像是大地上的一座丰碑,屹立在那里,巍然不动。
它,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乡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它经过了时代的变迁,才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个样子。
“关帝庙”的山门口还有一副对联:“大块文章门外汉,中原气节此间人。
”这句话是出自北宋哲学家张载之口。
他认为:心存天下、关怀百姓的人,是最值得敬佩的人,也是最高尚的人。
一般说来,在“洪山殿”和“观音堂”之间有一条羊肠小道,路的两旁栽种着各式各样的花木,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空中。
树荫下,老人们正在打着太极拳;路旁,顽童们正追逐嬉戏。
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在往深处走,便可以看到“洪山殿”了。
走进农讲所旧址,一眼便望见了“洪山殿”。
这里显得很幽静,正是农讲所旧址历史悠久的象征。
走进“洪山殿”,里面的景色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古色古香。
有十几根大柱子撑着整个大殿,十分结实牢固。
大殿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照片。
据统计,墙壁上共挂有10多张照片。
有的照片记录了革命者的英姿飒爽;有的照片记录了当时学员们刻苦读书的情景;还有的照片记录了当时革命先烈在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情形……最引人注目的是:陈潭秋、毛泽东等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时留下的珍贵影像。
“洪山殿”的大殿门前有四根石柱,雕龙画凤,十分精致,宛若玉器,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龙凤柱”。
大殿正中央供奉着关公的雕像。
相传,关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之首。
他忠于蜀国,刘备曾三次招他为官,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当刘备为他“借荆州”一事发愁时,诸葛亮劝他可去江东安身,再图发展,可他仍坚持跟随刘备干革命。
最后,关羽因急怒攻心,背部中箭,伤势过重,在临沮县(今湖北省公安县)逝世。
诸葛亮闻讯后,亲自去祭奠,痛哭流涕,感念其“忠义”,遂用沉香木做成躯体,厚葬于今长沙市南郊。
广州农讲所观后感
广州农讲所观后感广州农讲所位于广州市中心,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建筑。
它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当时正值中国革命的高潮期。
农讲所建成后,成为广东农民运动的旗帜性建筑,吸引了大批农民前来学习农业知识和探讨解放农民的道路。
我前不久在广州农讲所进行了参观,深受启发和感动。
进入农讲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雕“农讲所”三个大字。
这座石雕独具特色,字体刚劲有力,凸显了农讲所教育农民、倡导农业发展的宗旨。
走进大厅,一幅巨型壁画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
壁画描绘了农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场景。
农民们手持锄头和镰刀,围绕着一幅巨大的农田画面,在劳动中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壁画颜色明亮艳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在农讲所的展厅里,我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农讲所的辉煌历史。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批手工制作的农具模型。
这些农具模型栩栩如生,根据真实的物件精心制作而成。
有锄头、镰刀、犁等各种常见的农具,还有一些我从未见过的特殊农具。
通过观看这些农具模型,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农民的辛勤劳作和智慧。
农讲所的另一个亮点是展示了一批农民运动的照片和文件。
这些照片和文件记录了农民们在农讲所的学习和组织活动。
我看到了一张大合照,上百名农民身着朴素的衣物,面带笑容站在一起。
他们眼中透露出的坚定和自信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
文件展示了当年的农民宣言和宣传材料,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农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决心。
参观完展厅后,我来到了农讲所的讲堂。
这座讲堂保存完好,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讲堂内部摆放着当年常见的长桌和长椅,灯光昏暗,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坐在讲堂里,我仿佛能够听到当年农民们探讨问题、学习知识的声音。
广州农讲所是一座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他们是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他们的奋斗和付出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农讲所也是一个教育农民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知识、改造思想的机会。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参观农讲所观后感这个周末,我与同学相约来到农讲所。
这座宏伟的古建筑,是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
建筑物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
大门是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
进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便是九行并排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宽阔的大成门。
过大成门,是一个草木葱郁的大院,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
宏伟壮观的大成殿屹立在由花岗石砌成的台基上。
沿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向前走去,即达崇圣殿,有东西两廊。
我参观了他们的宿舍。
是上下铺,床非常窄,而且一个房间摆了十几张床。
房间内没有空调,没有电扇。
还有他们的'饭堂,几十张桌子密密麻麻的摆着,门口有两个大饭桶,看起来很寒酸。
看到这里,我不禁默默感慨,是他们那时的艰辛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农讲所内,有几件屋子作为展馆。
有讲____成立后,党和国家____人如何带着老百姓建立小康社会,抗震救灾。
还有民族英雄,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吴斌是浙江温州平阳箫江人,杭州长运司机。
2023年5月29日中午,吴斌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时被迎面飞来的制动毂残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致肝脏破裂,但他仍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平安疏散及报警。
后被送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无锡医院抢救。
2023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吴斌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8岁。
看到这里,我想,即便我们不能像他那样拯救人们的生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社会做奉献。
很快,我们把农讲所游览完了。
出了大门,我感觉今天的阳光格外的灿烂。
广州农讲所建筑介绍
广州农讲所建筑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广州农讲所呀。
一走进广州农讲所,哇哦,那建筑可真是有特色!红墙黄瓦,古色古香的,感觉一下子就穿越回了过去。
那大门呀,高高的,特别气派,就好像在说:“欢迎来到历史的世界!”
院子里呢,宽敞又整洁。
那些房屋排列得整整齐齐,一间一间的,好像在排队等着我们去参观。
屋顶的形状也很特别,弯弯的,看着就挺有意思。
再看看那些窗户,精致得很呢,一格一格的,就像是给房子戴上了一副漂亮的眼镜。
走在里面的走廊上,感觉自己都变得优雅起来啦。
农讲所的建筑可不只是好看哦,它还承载着很多重要的历史呢!当年,在这里学习的人们,就是在这些房间里探讨着怎么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怎么为了理想去奋斗。
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在这些房间里激烈讨论的场景,那得多热闹呀!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它们见证了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逛完了农讲所的建筑,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些房子,更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它们就像是一位位沉默的老人,虽然不说话,但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哎呀呀,广州农讲所的建筑真的是太有意思啦!下次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来好好看看,亲自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哟!就说到这儿啦,拜拜啦!。
广州农讲所崇圣殿景点介绍
广州农讲所崇圣殿景点介绍
哇哇,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广州农讲所崇圣殿!它可是一个很特别的景点哦!它就在广州的一个大公园里,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历史故事,真的是超级有意思的!
崇圣殿是一个好大的地方,里面有高高的屋顶,像一个大伞一样遮住了我。
走进里面,一股好香的香气扑鼻而来,好像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在等着我去发现。
这里有很多关于农民起义的故事呢,哇,好神奇的感觉,好像能听见历史的声音“哗啦啦”地响起来。
崇圣殿的柱子又高又直,像是站得特别挺拔的士兵一样,真是挺壮观的。
还有好多好多的墙上画着古老的图案,仿佛一扇扇窗户打开了过去的世界。
嗯嗯,听说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遗址,很多人都来这里看看,学学历史,也拍好多照片呢!
呀呀呀,我好喜欢这里哦,走了一圈真的是开了眼界,觉得好神奇,好神奇!以后还要带爸爸妈妈一起来看!
—— 1 —1 —。
参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实践报告
参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实践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的参观实践,探索其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
参观农讲所一、农讲所简介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
旧址原为番禺学宫(孔庙),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
这座宏伟的古建筑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和两侧的两廊、两庑、明伦堂等组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
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发展全国农民运动,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周恩来、肖楚女、彭湃、恽代英等共产党员任教员。
来自20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革命斗争。
学员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运动,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农讲所旧址这一古老建筑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毛泽东除担任所长,负责主持所务工作外,还亲自给学生讲授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程。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主要内容曾在这里作了讲授。
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政治态度作了科学的分析。
毛泽东还主编了一套《农民问题丛刊》,一共出版了26种,为推动农民运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毛泽东亲自为该丛刊撰写了序言《国民运动与农民运动》,对农民运动理论作出了伟大的开拓性探索。
二、参观过程早上9:00,我们到底目的地。
走进农讲所,我们首先来到教务部,里面有三张办公桌和几张椅子。
听导游讲,农讲所里大多数老师是毛泽东同志亲自请的两党高级领导人,因为课时少而且公务忙,所以一般没有休息室的,他们就是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我不由得心生敬佩,作为两党高级领导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愿意奔波授课,这种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离开教务室,我们来到学校领导的办公室。
这里依旧很简单的陈设,三张办公桌和一张长桌。
桌子上面有一些文本,我们可以联想道当年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所付出的艰辛。
绕过穿堂,看到一间大礼堂,地上排满了一排排整齐的长凳,看得出学员们当时整齐一致。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一行人来到了农讲所。
这个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历史遗迹,以前是清朝时期给官员们进行讲学的地方,后来被改造成了培训农民和农村知识分子的机构。
如今,农讲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和农村发展的历史。
在农讲所的入口处,我们被一栋仿古的楼房吸引了过去。
据导游介绍,这是农讲所的讲堂。
这栋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当时官员们进行讲学的地方。
我们沿着狭窄而陡峭的楼梯往上爬,感到有些吃力。
然而,当我们到了楼顶,全身的疲惫一下子消失了,因为我们被一幅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从这里,我们可以俯瞰整个农讲所,看到了那些宏伟而古老的建筑,以及周围美丽的山水风光。
在讲堂中,我们听到了一个长者正在为一群年轻人讲课。
尽管我们无法听懂他所讲的内容,但我们还是感到了他的热情和耐心,以及那些年轻人的专注和尊敬。
这使我们对农讲所的历史和前途充满了敬意和热情。
在我们的参观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有趣和有意义的展品。
有一间展馆专门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天文学、历法以及其他许多有关农业科学的知识。
展品包括了各种模型、实物和图表,向人们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关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文化遗产,例如手工工艺品、丰收祭祀用品以及传统服装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展品是一个小型花园,其中有许多种植园艺植物,包括了珍贵的草药、蔬菜和花卉等。
这些植物都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栽种和维护的。
在展品旁边,一位老师正在带着一群小学生进行生物学课程,向他们介绍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我发现小学生们十分兴致勃勃,都在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又偶尔指着花儿问一问,好像被园中的美景所吸引。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我,那时候也是喜欢玩在花园里,无论是在自家后院还是公园中。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意识到农讲所不仅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博物馆,也是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简介
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简介
门票:
电话咨询
中央农民运动简介:
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为湖北省文物庇护单位。
这里原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举办的北路学堂,后改为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湖北省高等商业学校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50平方米。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政府于1927年1月从广州迁到武汉,作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积极倡导并在此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58年对旧址进行了补葺整理,按当年原貌作复原陈列,筹建纪念馆,由周恩来亲笔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匾额,悬挂于大门上。
1963年正式开放。
武汉市博物馆现设在此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讲所古建筑介绍
伍麦琪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为番禺学宫,是明清时期番禺县培养儒生和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
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
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门牌坊上精美的石雕。
这里有五个蝙蝠,蝙蝠的“蝠”和“福”同音,表示“五蝠捧寿”。
幸好毛主席在这里讲过课,要不,番禺学宫早让城建的白痴们拆掉了。
这种建筑形式叫做“飞檐斗拱”。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功用在于承受上部飘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
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
才有斗拱的安置。
精美的镂空雕刻的石栏杆。
镂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
也称镂空、透雕。
是在木、石、象牙、玉、陶
瓷体等可以用来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种图案、花纹的一种技法。
明伦堂,多设于古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
这里的正殿供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一家,孔子移民到一边来了。
一眼望向牌匾,不懂繁体
字的还以为是“明偷堂”。
上面的龙是陶瓷的,广东的古老建筑有很多陶瓷装饰。
屋瓦上的叫做灰塑,也是只有广东才有的建筑装饰。
这两样,现在的新建筑都没有了。
学宫里怎么能够没有孔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