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散文复习专题一
2015全国中考散文汇编
2015年全国中考散文阅读一、(2015,安徽,10—14,22分)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槐花季羡林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
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
【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⑤“什么奇迹呀?”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
【B】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人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
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⑫“什么神奇?”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
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
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
【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
中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附散文诗阅读).docx
中考专题复习一一散文阅读(附散文诗阅读)一、散文含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來的文学样式。
这种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収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 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散文主要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
文章文笔随意(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但字字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它通常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釆。
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二、散文的分类和写作手法:1、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叙事散文:写人记事为主。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岀,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例如: 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例如《背影》(3)哲理散文:借助生动形彖的事例描述、景物描绘和感情的抒发,从而阐述白己的观点, 揭示事物的哲理。
女山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冰心《谈生命》(4)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如:《济南的冬天》。
2、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即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对比、衬托又称烘托、渲染和托物言三、散文考查的重点及趋向中考散文阅读,一般有这样几个考点: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和准确运用;3、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4、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用表现手法;5、分析散文所蕴含的哲理,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散文的主旨);概括散文的主旨不能仅凭感觉,而要抓住文中的中心句或关键句。
散文的中心句或关键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的地方,而形式上多为议论句或抒情句。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 散文阅读 (500字)
2015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考点分析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作为更能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抒情文体,就成了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命题热点。
主要考察:(1)理解主旨。
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文意概括。
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说出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
(3)情感把握。
能够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
(4)写法探究。
品味作品的妙处,说出文章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情景结合、角度转换等方面的特色。
(5)品读语言。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说出其中渗透的感情,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
(6)个性解读。
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感悟。
(7)迁移模仿。
连接生活,谈相关的经历、感受或是进行片段的写作训练。
考点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文体,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
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
阅读时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为表达中心思想而反复出现的中心句。
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
第三,通过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
考点2:挖掘生活哲理阅读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
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从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2015中考散文复习之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
归纳内容
测试题目:全文围绕“谎言”展开故事,请各
用一个字补全文章情节,并理清“我”的情感在这 一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青涩的谎言》) 情节 造(编)谎 情感 害怕、后悔
续谎
圆谎
揭(拆)谎
害怕、担心 内疚、不安 懊悔、感动 (暗暗高兴)
归纳小结:
⑴、审清题意,明确方向
⑵、锁定区域,分析字句 ⑶、斟酌情理,归纳内容
揭(拆)谎 懊悔、感动
⒀不久前的清明节,我和母亲坐在奶奶的碑
墓前,我们聊起过去生活的艰辛,我突然对母亲说 起这件事,母亲听了以后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那 天早上,我是卖掉了二只生蛋的母鸡才有了这钱 的”。
⒁我目瞪口呆,鼻翼控制不住地颤动起来,
泪水涌出眼眶,我想,那个时候,如果母亲知道, 会不会哭?
斟酌情理
审题不清
测试题目:全文围绕“谎言”展开故事,请各用一个字补全文章情节,
并理清“我”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青涩的谎言》)
情感把握不到位
测试题目:全文围绕“谎言”展开故事,请各用一个字补全文章情节,
并理清“我”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青涩的谎言》)
语言表达不准确
锁定区域 分析字句
圆谎 不安、内疚(暗暗高兴)
⑾后来,母亲曾经问过我那生病的同学 怎么样了,我告诉她,因为得到了很多人的帮 助,病已经全部好了,现在在上学了,“那就 好,那就好”母亲不停地说。
⑿岁月流逝,我慢慢的长大,慢慢的懂
事,然而一种负罪感紧紧地包围着我,我一直 想对母亲说,求她原谅„„
锁定区域 分析字句
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
2、情感把握不到位; 3、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审清题意 明确方向
2015中考散文阅读复习专题
四、教学大纲阅读要求
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准确概括文中说明或描写的事物的特征。 对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专题
————品味语言
一、散文的定义
散文,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 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 (一)、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 为以下几类 :
1、叙事散文
记人散文 记事散文
2、抒情散文
写景散文 状物散文
3、哲理散文
三、散文语言的特点
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冰心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 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 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在九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愈发的 讲究、愈发的花哨的时候,我特别想把冰心称作冰心姥姥。
——鲁迅《故乡》
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它告诫 人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是否为之而奋斗。空有希望而 不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就 无所谓无。虽然实践“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 践,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所未经的生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 而去奋斗与实践。
• 陈述句 • 疑问句 • 设问句
• 反问句 • 感叹句 • 排比句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1)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1)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曹积三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
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
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
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
”我感到一阵宽慰。
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
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
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
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
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
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
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
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
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
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
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
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
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
2015年四川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6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5年四川省散文阅读6篇燃烧的木棉梁惠娣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
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
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
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
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
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
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
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
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
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
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棒无恐瞥的样子。
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
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
”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
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
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
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
烹茶白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
”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 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
2015届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精讲精练
一、散文中如何了解文章思路,概括段意和中心 要理清文章思路,首先要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了解各段内容大意,然后大致归纳一下看看哪几段是
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的,最后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1.分析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它能串起文章海阔天空的材料。阅读散文,如能抓住其线索, 就有利于迅速地披文入情。散文的线索:
(2)理解段中的关键语句。这类语句主要是段的起始句或终结句,或展开部 分中的结论性语句。
(3)理解内涵丰富的语句。
3.散文阅读题中品析关键句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重点词语入手
②联系文章时代背景分析 ③联系上下文分析
④结合艺术手法分析
第11页,共23页。
三、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散文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二是从侧
2.重点句子的特点。
把和握作文者章的的感中情心。 这之写写一是人景。中类类叙考 : :事试 侧 侧达类卷 重 重的:中 分 分思侧频 析 析想重繁 人 作感分出 物 者情析现 的 透。事的 思 过件重 想 景的要 品 物意考 质 所义点 ; 表; 2.用3.自对己文1.的题拟情语含写感言义标。表的题述理。作解者。的
■ 第32~33课 散文释
常见考法
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 重于生动具体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叙 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常常带
有较强的抒情成分。
1.选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结构成篇
灵活;表达方式不拘一格;中心明确
散文的特点。
而集中。2.常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 1.作者这样选材的作用。 一事物,挖掘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和象 2.围绕中心补写材料。
面暗示。所以散文阅读题中,要注意这些艺术手法,在细心领会作者情感、态度、 观点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做好这一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文 章内容,明确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然后依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写出自己的看 法。这类题本来应该是不难完成的,只要能自圆其说,有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就 行。
24、(彭长盛分类解析)2015年中考题分类解析——散文阅读解析(1)
2015年中考散文阅读解析(1)(2015·江苏宿迁市)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4分)春之怀古张晓风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201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一)
⑨这当然并不仅仅事关“灵活”。如果睡觉不再 是必需品,而只是一种消遣,那么试想,这群人中会 有多少人放弃睡眠,宁愿夜以继日地奔忙?在那些古 怪的睡姿和奇异的卧榻背后,是为改变命运和追求美 好生活的全部辛劳。
⑩在照片中,建筑工人的卧榻——砖块、水泥、 钢筋,也许马上就要撑起高楼大厦,但其建造者却往 往只能是仰望者,而非分享者。用自己的奋斗努力活 着,这充满尊严。然而象征工人身份的安全帽,只能 为他们遮挡阳光,却难以为他们带来足够的体面和尊 严。
11 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 ○
去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列车。
12 这些疲惫的身躯仅仅需要在这趟列车上拥有一 ○
张安静的卧榻——让启程者不必胆怯,让跋涉者得以 休憩,让漂泊者梦见未来。 (选自《新华文摘》2012 年第 2 期,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道:“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 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从“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 转冷”来看,本文所写的“这群人”的共同特点是什 么? 因为工作极度疲劳而露天睡觉。
2.(2013· 潍坊)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秋 韵 宗 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 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 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嘚嘚” 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后来驴没有
专题二Biblioteka 散文阅读散文阅读(一)
1.(2014· 武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一张安稳的睡床 秦珍子 ①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 人。霜降过后的某天中午,在北京城铁知春路站附近, 一对年轻男女对坐于小路两侧。 他们把头深埋进膝盖。 乍一看,仿佛是刚结束了一场争吵的情侣。
⑥事实上,早在 2002 年到 2009 年,德国人贝尔 恩德· 哈格曼就曾拍过“睡觉的中国人”。在华工作的 七年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他把镜头 对准保安、 司机、 建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 为他们“每 周 7 天、一天 24 小时”的干劲而激动。
2015年中考考前必读之散文【10篇】
2015年中考考前必读之散文(10篇) 贵州张宗明精选 1.这里也有乐趣上海一考生泳池内,有那渐起波浪的池水,有那眯眼享受的脸庞,也有我畅快游动的身姿。
过去的我曾一度枯燥于每周的游泳训练,但是最终,我在其中也找到了游泳的乐趣。
儿时的我新鲜于神秘的水世界,好奇于身边奇特的波浪,不论是打腿,是练习吐泡泡,我都一一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姿势,完成着教练交给我的技能。
然而“三分钟热度”很快过去,一到周末我便“死皮赖脸”地窝在家里,不愿去游泳馆,每一次都是被妈妈拖着拽着赶去游泳。
我臭着一张脸,不耐烦地草草做好去游泳馆的准备,蜷缩着坐上妈妈喊来的的士。
等到下了车,我还磨磨蹭蹭地拖着大包,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馆口。
慢腾腾地换着泳装,直到教练火大地冲进更衣室,才“依依不舍”地跟随教练离开。
这一切都在初三这一年被打破。
因为中考体育的缘故,我再也不敢轻视游泳,即使是有着十年游泳经验的我。
我非常清楚身体的健康与否在初三这一年的重要性,于是我强迫着自己去喜欢上游泳,慢慢地,我才发现游泳中也有乐趣。
那一次的训练,我尽量抛去所有烦恼,专心投入水的怀抱,细细感受水世界中的乐趣。
然而在一次自由泳的练习后,我竟无法自拔地喜欢上了自由泳。
轻盈的打腿,大幅度的划手,快速的换气,这些已滚瓜烂熟的动作在我投入的游泳中,变得充满乐趣。
我反反复复练习着自由泳,超过一位又一位的游泳者,享受着超越的乐趣。
那种在水面上漂浮之感,那种在水面上轻松划行之感,那种滚翻后畅快出水时的自由之感,都令我“迷失”在自由泳的自由划行之中。
在最后的中考考核中,我充满信心地踏上考场,流畅标准的姿势,令人满意的速度,漂亮熟练的滚翻,让我沉醉其中,感受着游泳的快乐,这些都为我中考获得满分打下了基础。
原来游泳中的乐趣,它存在于调皮的浪花中,存在于我舒展的划行中,也存在于我投入的游泳中。
这里也有乐趣,游泳中也有乐趣!【评点】小作者以自身的切身经历,详略得当、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学习游泳的“前世今生”:由当初“被妈妈拖着拽着赶去游泳”、“磨磨蹭蹭地拖着大包,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馆口”、“慢腾腾地换着泳装,直到教练火大地冲进更衣室,才‘依依不舍’地跟随教练离开”到“轻盈的打腿,大幅度的划手,快速的换气,这些已滚瓜烂熟的动作在我投入的游泳中,变得充满乐趣……”以致“我中考获得满分”,从这些文字中就分明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起先对游泳的“无趣”到游泳给作者所带来的乐趣。
中考散文专题(考点)复习
第一章散文考点一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对应考点:1 概括内容,理解文意 2 把握文章主旨(思想感情)3 对指定文本筛选信息,归纳要点4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走远了再关门①QQ里,好友颇多。
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
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
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
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
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
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
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
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
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
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
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
”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了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
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
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教室。
上面儿子歪歪扭扭地填的词是“跑进”。
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
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
事情过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
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
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历年中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题
历年中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题第一篇:历年中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题2006《冻顶百合》12.作者说“冻顶百合”是一个憋脚的词语,却用它做题目其用意是什么?(2分)答:13.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任选一件事,用生动的语言概括叙述。
(60字左右)(4分)14.第二段中引用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句中“曾经沧海”指的是,“难为水”指的是。
(2分)15.“墙倒众人推一直是个贬义词,但一堵很厚重的墙要訇然倒下,是一定要借众人之手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答:16.任选一组,体会两个句子所表现的不同情感,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多答按第一组计分)(4分)①陪同的女作家不断向我介绍沿路的风景,时不时插入“玉山可真美啊”的感叹。
②“就是爱喝冻顶乌龙的人,才给玉山带来了危险。
”她叹了一口气,面色忧郁,目光黯淡。
答:①纷披的金黄色花瓣活灵活现,袅娜多姿,像千手观音。
②那些白白净净的百合头挤在一起,好像婴儿高举的拳头,在呼喊着什么。
答:17.倒数第三段(文中画线外)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18.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你认为写得不妥或可商讨的地方,并简要说明。
(3分)答:19.你对本文有怎样的感悟?引发了哪些联想?请写在下面。
(请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10分)2007年《人生的春》13.作者认为人生的春是什么?(3分)14.作者对人生的春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
(3分)15.文中两次出现“嫉恶如仇”,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2分)答:16.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物象(见画线部分),其用意是什么?(2分)答:17.下面两句话中的“熬”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1)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
答:(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散步》)答:18.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表达特点及作用。
(4分)(1)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依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蓝色的天空。
朝花夕拾相关中考题不同题型含答案
2015-2016年中考题中的名着题部分一.朝花夕拾复习要点1.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写于 1926 年,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 .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 在朝花夕拾的 10 篇文章中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散文. 补充:散文10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3. 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一人称叙事.4.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 10 篇散文.5.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6、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有:第一, 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 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狗猫鼠中,猫是的象征, 的化身.补充: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鲁迅先生在文中阐述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奸笑.7、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8、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最反感“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最不可思议的是“卧冰求鲤”,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9、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暗示着对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的批判.10、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喜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12、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陈莲河等“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13、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14、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15、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人物形象类题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 16、长妈妈——.这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一个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长妈妈”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她有可爱的一面.目不识丁的她居然为鲁迅买回了他一直都渴望得到的山海经,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17、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18、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 ,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19、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从父亲口里说的嘘嘘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对衍太太这个自私多言使坏形象的嘲讽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补充材料——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以及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他们的性格特点是——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迷信、勤劳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严厉、慈爱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关爱学生,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写作艺术手法类题20、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21、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 以小见大 ,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22、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 .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23、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鲜明对比.二.中考题目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上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朝花夕拾 .透过作者对书名的进一步阐释,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个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藤野先生; 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3.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① 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答: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答: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B.让作者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4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这段文字选自五猖会 ,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5.下列有关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在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丈夫牛魔王.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顽强作斗争的伟大精神.C.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D.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噪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6.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从文体看,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繁星春水是诗集. 7.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8、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B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9.下列文学名着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B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BA.赵普是宋太祖时的宰相.他熟读论语,为人严肃刚正,虽然有嫉妒刻薄的毛病,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不愧为一代名相.B.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错误原因:消息一般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C.背影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着重写了车站送别的情景,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11.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2015年中考语文叙事散文复习课件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
“致”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感激、敬仰之 情。“大海”象征了冰心博大的爱和宽广的 胸怀。文章中冰心在与作者交往中所表现出 的那种率真、亲切,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 以及对作者敢说真话、善待苦难的教导,都 表现了她的智慧、仁爱、胆识、乐观,是她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高尚人格的体现。 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感激和敬仰 之情。
《老北京的小胡同》
胡同生活
本文作者是想怀念 小时候在北京胡同的欢 乐生活?
还是借怀念胡同的 生活表现对城市建设应 保留传统文化的思考?
北京特色
传统文化
城市建设
19. 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 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 章谈谈你的理解。(字数在100字以 内)(6分) 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 割舍的深切情感。 示例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 留它的文化传统。 示例三:对城市建设中不适当拆除胡同 的做法表示遗憾。
(共7分。说明“妙处”2分,结合内容分析4分,语言表达1分)
16. 的心理。(4分) (1)说完您还着意地看了我一眼。 (2)您嗔怪地说:“胡说,拿来——”
《致大海 》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表现了冰心怎样
(1)“着意”表现了冰心殷切地希望“我”有 社会责任感、敢为人民说真话的心理。 (2)“嗔怪”表现了冰心对“我”说话内容的 不满,又饱含对“我”的关爱,希望“我”健康 长寿的心理。
补充题:本文最后一段写道“那片古老的纯 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喜爱和 崇拜之情。作者从小就认为泥土是洁净的、神 圣的,他用泥土脱模子、捏塑像,赋予泥土以 美的形象。泥土还具有生育能力,千百年来它 不但能生出人,还能生出五谷杂粮,生出各种 花木,塑造孔子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黄土 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实际上表现 出的是人们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追求自己的梦想, 创造更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路上遇到不少山里的孩子出来做小 生意,有的还是才几岁的小屁孩儿,真叫人 舍不得。(加点词语“舍不得”的意思是什 么?)(2分) 答:“舍不得”既指不忍心拒绝买她们的东 西,也指家长不应该让她们出来做生意。
(2)她狠狠地盯住我们,原先眼神里的纯 真全然变成了怨恨。(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进行赏析) 答:运用神态描写(1分),生动细致地刻 表明她因追求物质利益已经变得不再纯真。
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 和我听雨的沉醉,同时使文句形象且有音 韵美。
7、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 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窜”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叫天子动作的轻快
敏捷,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8、小餐馆里的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出来倒脏 水就那样毫无顾忌地倒在雪人身上,尤其当 雪人坍塌,剩下的半拉身子更成为他们倒脏 水倒污物的垃圾桶了。(《雪人》) 答:“更”强调突出了雪人坍塌后,小餐馆 里的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对雪人毫无顾忌的毁 坏,表达出了作者的痛心与不理解。
画了小姑娘兜售山果遭到拒绝后的生气情状, (1分)
2015年中考散文复习 专题一
答:忧愁是为人类的将来担心,表现了行道
树对人类的关爱;快乐是因为它的职责(净
化空气)感到神圣有意义而快乐,显示了行
道树的无私奉献的品质。
方法总结: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
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
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
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
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5、.“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 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删去?(《云 南的歌会》) 答:不能删去.“多”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 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如果去掉“多”,就不准 确精当了.
6、词语妙用 2010年南京市中考阅读《天窗》第19题)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在我清澈的心 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方法总结
①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
或主题思想来回答。
③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
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17、以初中生模样的小姑娘为中心,完成下 列填空。(2分)
兜售山果,期盼劝说→ 遭遇婉拒, 继续哀求 → 再遭拒绝, 强行命令 →彻底失望,眼生怨恨
16.“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 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这里的“溅” 能换成“飘”吗?为什么?(4分) 答:不能,因为“溅”字化无形为有形,比 “飘”更能表现孩子们笑声的清脆响亮,它 描绘了热闹欢快的场面,表现了雪人带给孩 子们的快乐。 答:能,因为“飘”字写出了孩子们笑声 的轻盈悠扬,不仅表现了雪人带给孩子们 的快乐,而且与上文“雪花飞扬”相照应, 比“溅”更能表现笑声传播的广远。
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3、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 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 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藤野先生》
答:运用了反语,这里时事不是国家大事,
而是一些无聊的事,“精通时事” 即熟悉
无聊之事。
4、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 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梳理感情变化类 1、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 的变化 ) —— 厌恶 —— 憎恶 —— ( 产生新的敬意 ) ——怀念
2、梳理《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感情的变化 过程
焦虑、悲痛——( 宁静、喜悦 )——(感悟、振作 )
方法总结: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 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 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015年中考散文复习 专题一
复习目标
1.能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整体 把握文意 。 2、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5.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表 现
阶段
雪停前 小餐馆年轻 人的行为 小餐馆年轻 人的情感
雪停后
(1)创造 雪人 (2) 破坏 雪人 (3)喜爱 雪人 (4) 嫌恶 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