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地表形态反思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反思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教学内容回顾1.地表形态的成因2.地表形态的分类3.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三、教学过程反思1.教学方法的选用a.讲授法b.案例分析法c.实地考察法2.学生参与度与反馈3.教学资源的利用四、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掌握程度2.学生实践能力培养3.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五、改进措施与建议1.优化教学内容2.丰富教学手段3.加强实践环节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六、总结正文: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完成“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的教学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地表形态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地貌、地形等知识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成过程和地表形态的分类,掌握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二、教学内容回顾1.地表形态的成因在教学过程中,我详细介绍了地表形态的成因,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文作用、风力作用等。
通过讲授这些知识点,使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形成有了深入的理解。
2.地表形态的分类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学习了地表形态的分类,包括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有了直观的认识。
3.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本节课重点讲解了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文作用和风力作用。
通过对这些力量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反思1.教学方法的选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
讲授法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知识点;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实地考察法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地表形态的演变,提高实践能力。
2.学生参与度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地理:2.2《地球表面形态》(3)学案
2.2 地球表面形态 (3)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① 了解外力的主要类型及产生的地貌;②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了解外力的主要类型及产生的地貌。
难点: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知识结构和课前预习】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流水的侵蚀地貌:、 ,黄土高原的 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 ,河流中下游 (凹、凸)岸形成 平原,山口 。
风力的侵蚀地貌: 、 。
风力的堆积地貌: 、 的形成。
二、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活动探究】2、 看地图册熟悉相应的地貌。
【思维导悟】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2、该地形的成因是()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针对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A、侵蚀地貌和风化地貌B、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C、搬运地貌和风化地貌D、成岩地貌和侵蚀地貌2、沟谷的形成主要是A、流水沉积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3、冲积扇常常形成于A、河源地带B、滨海地带C、山麓地带D、河流中下游4、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5、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6、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化和风蚀 D.水的溶蚀7、埃及大金字塔高度从建成时期的146.5米降至136.5米,其高度变化的原因是A.遭受尼罗河洪水的冲刷作用 B.遭受风沙的侵蚀作用C.遭受人为的破坏作用 D.遭受强烈的地震作用8、读图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①、②、③)以及流水作用方式a________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b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c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____________深,_____________大,多________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_____;c处河段特征,_____________,泥沙_____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_____(交通)答案:1、B 2、C 3、C 4、B 5、B 6、D 7、A 8、D 9、D10、(1)②流水侵蚀下切;③流水侧蚀作用加强,侵蚀拓宽;①流水沉积(2)下切落差峡谷丰富流速慢沉积航行。
2.2第二节地球表面的形态
二、内力作用 与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四、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 球 表 面 形 态
地 质 作 用
内 力 作 用
板块运动与 -----板块构造学说 宏观地形
地质构造与 (局部)地形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外 力 作 用
2、断层(地壳的垂直运动)
岩石产生断裂未必形成断层,关键看是否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 位移。
断裂面 断层线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 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 产生显著的位移,成 为断层。
地垒
地堑
在地垒构造上常形成陡峻的山峰。如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等。
在地堑构造上则常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等。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自学指导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P36) 2.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P36)
师生互动
1.板块构造学说 近几十年解释 大地构造 和 海陆分布规律 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
2.主要观点
完整一块 ,而是被断裂带分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 割成 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 运动 状态。
沙丘--风力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人工修建的梯田
怎样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海岭
喀斯特地貌(溶洞)---流水溶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力侵蚀作用
海蚀崖----海浪侵蚀作用
冰碛地貌----冰川沉积地貌
山前冲积扇---流水沉积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 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流速减慢, 导致泥沙淤积,从而形成宽广的冲 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反思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教学内容回顾1.地表形态的定义与重要性2.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概述3.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三、教学方法与反思1.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2.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多元教学手段的融合四、学生学习效果评价1.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2.学生知识掌握程度3.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教学改进措施1.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2.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3.加强师生互动与反馈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授“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课时,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塑造力量,探讨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认知。
一、引言在地表形态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介绍了地表形态的定义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
地表形态是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总称,它直接影响着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具有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教学内容回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1.地表形态的定义与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对地表形态有更直观的认识,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各类地表形态实例,如山脉、河流、平原等,并分析了它们对地球系统各要素的影响。
此外,我还通过案例介绍了地表形态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如水利工程、城市规划等。
2.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概述在这一部分,我重点讲解了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包括地球内部作用力、地球外部作用力和气候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力量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3.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我采用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地表形态演变的主要特点。
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地表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方法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堂反思总结
地理课堂反思总结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
然环境以及不同地区的特点等。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将对地理课堂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首先,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椭圆体,这一点我
之前并没有意识到。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学习,我明白了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稍微扁平的椭圆体。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知识点,让我对地球的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明白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会有所不同。
这让我意识到地球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不同地区的特点。
地球上分布着许多不同的
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地区的特点,我了解到了地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这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多彩的地球。
综上所述,地理课堂学习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启发。
通过对地球形状、自然
环境和不同地区特点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球这个我们生活的宝贵家园。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地理知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愿我们能共同呵护这颗蓝色星球,让地球更加美好!。
第二章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背斜与向斜的差异性课时教学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导入】播放视频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地形多种多样,主要有崎岖不平的山地、起伏各缓的丘陵、海拔较低的平原,还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内部平坦四周陡峻的高原,这些我们总称为是地球表面形态。
那么这种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指导阅读,出示表格:地质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问: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学说是板块学说。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
自主学习1、找出你所在板块的范围2、分析你所在板块的主要地表形态特征[学生代表回答]课时教学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巡视指点更正。
强调:(1)印度洋板块向东北移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移动。
(2)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3)板块的这种相对运动使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①板块为什么会运动?②板块运动有什么规律?③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有何作用?……【讲解】【情况一】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2 地球的表面》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2 地球的表面》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球的表面”,属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表面的主要特征,认识陆地和海洋,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卫星图像、地球表面的分类、地表形态的变化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地球表面的详细特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地球表面的主要特征,认识陆地和海洋,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球卫星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地球表面的多样性,增强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表面的主要特征,陆地和海洋的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
2.难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地球表面的多样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球卫星图像和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球表面的特征。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加深对地球表面的认识。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卫星图像和视频素材。
2.教学PPT。
3.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卫星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特征,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特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2.呈现(10分钟)呈现陆地和海洋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陆地和海洋,了解地球表面的分类。
教师讲解陆地和海洋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地球表面的分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教师检查答案,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2.2-地球表面形态(1)-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欧亚 板块和
美洲 板块之
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生长 边界(填“生长”或“消
亡”)。
2.图中甲地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国某报记者从首都机
场乘飞机前往灾区做现场报道,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
(1)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分类2:大陆-大 陆板块挤压碰 撞:形成高大 的山脉
举例:喜马拉雅 山、青藏高原、 阿尔卑斯山
思考: 1)板块的张裂地区,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2)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冰岛
落基山脉
红海
喜马拉雅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群岛
东非大裂谷
花彩列岛 东亚岛弧
安第斯山脉
大西洋中脊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板边界分为两种类型: 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 两板块挤压碰撞叫:消亡边界
板块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 形成了什么地貌?
生长边界:裂谷、海洋
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大西洋中脊
裂谷
海洋
东非大裂谷
褶皱山系
东北平原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zxxk
喜马拉雅山
地球 表面 形态
2.2 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 质
内力 表 作用 现
作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变质作用
板块 构造 学说
用
外力 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自哪里?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B
地堑
东 非 大 裂 谷
《地表的变迁》教学反思
《地表的变迁》教学反思《地表的变迁》这节课主要讲了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除了褶皱、断层、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的作用外,地球外部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地球的内部力量,如同地表形态的塑造者,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地球的外力作用如同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本课通过独特的地貌景观、岩石的风化、流水的搬运作用等内容,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会探究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自然观,意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本课的思路非常清晰,由现象入手,对现象进行猜想,即假设,再用实验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在认识岩石的风化作用时,教材以巨大的岩石如何变成细小沙子和泥土这一问题,引入自然界具有风化作用的概念。
我将本节课的内容整理为四个活动进行教学,活动一:推推测喜马拉雅山的活动,活动二:认识一些改变表的自然力,活动三: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活动四: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我在课堂上设计了模拟实验,在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因为用的是普通的酒精灯,加热速度比较慢,因此,尽量取小一些的石块,如页岩、石灰岩等,而且要有耐心等待,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加热过程,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现象。
另外,通过“结冰与融化”、“植物生长”两幅图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除了温度的风化作用外,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力量可使岩石风化,例如水的作用和植物的生长力。
通过认识地球外部运动——风化这一地质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
在认识流水对地表的影响时,我也以问题—假设—实验—结论这一思路,引导学生学习以“巨大岩石变成沙子和泥土后,是否永远停留在原地”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猜想。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流水对地表的影响。
2.2《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处理
2.2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一、学情学法中预年级的学生虽在小学有零碎接触一些地理知识,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特别是缺乏基本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图像,包括示意图、地图、景观图等。
通过认真判读、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并应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大学法,逐步掌握世界地形的有关地图和地理知识,落实教学主题。
一)、是自主学习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分层设色世界地形图、各种示意图和景观图来设置问题,1、引导学生能读懂地图,利用地图复习旧知识和理解新知识。
2、引导学生层层理解五种地形的特点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
二)、是比较法:通过景观图的感性比较和列图表比较五种地形的异同,增加对世界地形的掌握;三)、是讨论探究法:通过同学间的共同讨论以及野外调查,了解你的家乡的地形特点,以及这种地形给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哪些影响。
二、设计思想【依据课标】为满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新理念,根据课标,1、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2、利用图表分析比较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地形、分层设色、海拔、相对高度、【教材内容简析与教材创新处理】本课时主要是学习陆地地形和学会看分层设色地形图两大内容。
根据“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这一观点,教师完全可以围绕一张分层设色的世界地形图来展开教与学,培养学生读懂地图、填充地图、分析地图的三大能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图示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能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3、读图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知识点2.2地表形态变化内力作用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2地表形态的变化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1.地表形态:指的是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项目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等。
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缓内外力作用的关系①同时进行,共同改变地表形态②在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起主导作用。
(1)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的过程。
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2)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二、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2)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3)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出若干小板块(4)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当中,板块交界处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稳定。
全球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边界类型板块运动宏观地形举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陆陆碰撞巨大的褶皱山脉、高原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陆洋碰撞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形成海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生长边界板块张裂洋洋张裂大洋中脊、海岭大西洋中脊陆陆张裂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三、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褶皱的一个弯曲)2.褶皱与地貌(1)形态上: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2)岩层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3)地形上: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山向斜谷地形倒置:(1)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2)向斜成山原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保留成山背斜谷向斜山地形特点顺口溜: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
湘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2.2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课时)学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编号: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能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2.区别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地貌类型的成因。
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判断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合理性。
重点难点【重点】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难点】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的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预习方案【新课预习】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 .外力作用(1 )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搬运、________和固结成岩等。
(2 )主要动力来源:____、____、____、波浪等。
(3 )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________。
2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 )侵蚀作用:____________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____________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____________内力抬升、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千沟万壑。
(2 )沉积作用:a.大河中下游地区地壳下沉、泥沙沉积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b.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________,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有利影响:修建梯田,____________等。
2.不利影响:毁林开荒,____________等。
探究方案【探究一】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探究材料】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占地面积 1530 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 520 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属水体景观中河流及地貌景观地质公园。
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有河流地貌景观、沉积构造及古海陆交互线遗迹。
河流地貌景观主要有河成高地、边滩、心滩、天然堤、决口扇、沉积层序剖面等;沉积构造主要有流水作用形成的波痕、流痕、水位痕,冲刷作用形成的冲坑、冲槽,风化作用形成的风成构造,生物作用形成的虫迹泥球,以及其他作用形成的干裂、喷出等构造;区内分布着两条重要的古海陆交互线(贝壳堤),一条形成于 5000~6000年以前,一条形成于 1855 年以前。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反思范文
这学期我教授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解了地表形态的形成及其背后的地质原理。
通过这门课,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地表形态的复杂性,以及地球表面演变的历史与现状。
我开始准备这门课程的时候,发现这门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琐碎复杂的地质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使得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此外,我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呈现,让学生们感受到地表形态的魅力。
因此,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影像解析、PPT呈现等等。
例如,在讲解板块构造理论时,我给学生们制作了一张模拟板块运动的动态地图,让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板块的运动与地球形态的演变。
在介绍地貌类型时,我邀请了一位土地利用专家到课堂上作客,带着学生们去实地考察周围的各种地貌形态。
通过这些教学手段,我成功地让学生们对地表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读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演变过程。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组织实验和讨论,鼓励和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和交流想法,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
此外,在教授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地球历史时,很难理解复杂的地质时间尺度和气候变化,他们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另外,学生们也需要更加互动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和交流。
例如,我将尝试使用更加先进的教学科技,如激光投影、虚拟现实等,使得学生们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我也将增加学生们的小组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以促进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意识到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环境。
我希望我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交出更加优秀的教学成绩单,为培养更多精英学子做出自己的贡献。
2.2地球表面形态
定 岩层受力达一定的强度发生断 义 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
的显著位移。
地 1. 裂谷或陡崖2. 块状山 貌 3. 谷地4. 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沟谷河流 地 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 垒 实例: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 地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 堑 实例: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底
断 层
地垒 :相对上升,多形成山峰,如 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向斜 断层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地下水储藏区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 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 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 水库等的回避处 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风力沉积作用
新月形沙丘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台 湾 野 柳 风
景
女 王 头 区
石
外力
侵蚀地形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等 黄土高原的沟 壑、 河床加 宽加深、 瀑 布、峡谷、沟 谷(V型谷) 喀斯特地形等
4、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 形成的地貌:火山锥,火山口。 (2)地震: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 影响:造成地壳断裂、错动。
火山和地表形态
分布: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火 山 形 成 的 地 貌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9篇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以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是优质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随着作者一起往下看看《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反思(篇1)教材分析地球表面,在大气圈和水圈之下,便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地壳。
地壳表面不是一个平坦的表面,而是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
在宏观上,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海陆分布,即有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
本节内容总体分两部分,一是可感知的陆地和海底地貌;另一部分是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大陆漂移说与板块学说。
教材中选用了6幅插图,图5-6揭示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关系;图5-7陆地地貌示意图,增强学生对四种地貌的感性认识;图-5-8勾勒了海底地貌的概况;图5-9、10展示非洲、南美洲的轮廓形态,推出大陆漂移的设想;图5-11表示大陆板块的划分、运动。
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运用课本插图,增进理解。
教法指导一、授课的思路与方法1、本节教材在教学中应注意海平面与基准面的区别,板块运动学说与大陆漂移学说的区别,如有条件,在教学中可播放“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录像,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地球表面的'形态,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2、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地貌,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初步学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判断与计算。
2.了解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及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特征。
2.教学难点: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示意挂图或投影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融水中学郑莉莉
本课时我讲授的知识点主要是:1、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2、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成因4、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上完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以下教学反思:优点:
1、利用对比教学法掌握基础知识
地表形态的变化的成因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重心,因此我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列表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后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2、围绕重要知识点多角度强化讲解
增强从四个角度分析:1、六大板块示意图、地质构造图读图;2、示意图的判断;3、地形及地质构造成因演示;4、对应的读图题练习。
通过四次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掌握较好。
3、讲究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学习,以鸡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引入板块学说及其内容。
讲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成因时,先观看视频,然后退出结论,视听说结合,利于理解和记忆。
对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这部分内容重视成因分析,通过实物演示与自然形成的地貌展示,使学生印象深刻。
4、细化知识点,课堂完整
对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成因、类型以及地质构造的类型、成因讲解细致。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形成这一部分内容花的时间较多,导致第二部分内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时间不足,很多应该让学生来演示完成的活动、探究没有实现,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由于留给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时间很短,使得学生对于地质构造形成的两种类型褶皱和断层掌握不到位,教师也没有时间强化知识点,导致本节课的总体效果不佳。
2、语速平缓,语调没有抑扬顿挫的效果,过度的语言及其表达有待提高
3、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短
4、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给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机会少
5、板书较乱,大标题与小标题编码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