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回语文学习感觉论文

合集下载

让学生感受语文课快乐论文

让学生感受语文课快乐论文

让学生感受语文课的快乐[内容提要]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因此,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创设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 语文快乐教学兴趣孔子对教学的认识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乐趣并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满足的过程,并将“乐学”作为了治学的最高境界,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联系我们职业中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存在着严重的畏难情绪和厌学思想。

很多学生学习的习惯不好,对语文的学习仍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上课听老师分析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课后做做练习册,与老师对对答案,考试时背一背。

甚至认为语文能力的高低就是语文试卷上分数的高低。

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也只停留在教材的狭小范围内,局限在课堂,语文与生活成了“两张皮”。

这种呆板的学习方法,何谈去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呢?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积极探索,从如下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力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一、努力提供一个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良好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

优美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我的班里,我要求学生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整洁、清新、美丽的乐园,使每个走进教室的人都感到赏心悦目,精神抖擞;让教室成为一个美的、激励奋发向上的小环境,使置身其中学习的同学们都感到轻松自然,其乐融融。

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快乐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向教师请教,快乐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师生关系和谐,关键在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要求自己从内心热爱所有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不管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优差生应一视同仁。

让语文教学回归原点论文

让语文教学回归原点论文

让语文教学回归原点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去“参与”、“去探究”、去发表“独特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只营造了外表的虚美,而抛弃了语文的本真,失去了语文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回归真切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的视角来审视和品味、享受语文生活,从而回归到语文的原点。

关键词:语文味主体生活一、追求课堂“热闹”,放大学科“联姻”。

案例:在《黄山奇松》的课堂上,老师是这样教学课本上只用了一句话描写“陪客松”的:“同学们,书上没有画出‘陪客松’的图,你们能不能根据书上的句子把它画出来?”学生齐说:“能。

”于是课堂上能够见到的是学生忙碌的身影:有的学生埋头“苦画”;有的学生在问同学借水彩笔;有的学生转脸询问:“哎,你怎么画的,让我看看。

”……十分钟过去了,老师问:“同学们,画好了吗?”有的同学答:“画好了。

”有的同学着急地说:“还没有,等一下。

”这时,老师让画好的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画,老师问:“画的怎么样?”学生评价:“画的很好!”“画的很像!”老师也在一边赞叹:“真不错!”……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主张模糊学科界限,提倡学科间的融合。

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唱、跳、画、演等多种活动。

当然,学生通过演、画等形式,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之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大大地增强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可是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课标的意图,片面追求愉悦教学,使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干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

二、评价简单,表扬泛滥案例: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起来读书。

老师说;“你们读得真棒!”、“你读得真好!”、“你真了不起!”“为他鼓掌!”一节课下来,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

如果有的学生读的不太好,老师便会说:“还有哪个同学比他读得更好?”当然,老师也没有忘记让学生发挥评委的作用,但学生只会说:“他读得很好,很有感情!”、“字读得很准确!”此时的老师也只是点头微笑。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成功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成功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成功人教版新课标新课程改革指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并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一理念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体验性”,要从学生体验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语文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学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一、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成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上得到肯定和赞许,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1、在朗读训练中体验成功心理学家盖兹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参与,朗读设计中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并合理运用鼓励性评价,要改变以往那种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学生的做法,让所有学生在不同层次中体验自己的成功。

例如:在教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燕子》这一课时,我提出和学生展开朗读比赛。

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落后,性格内向的女生也在认真地准备着。

我立即抓住这个契机,让她来与我比赛。

为了增强她的信心,我在朗读时故意加快了语速。

结果,她不负所望,读得不错,同学们都向她表示祝贺。

她兴奋得满脸通红,情不自禁地笑了。

这时,我又借机激励她,使她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在对话交流中体验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

因此,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学生才能在教师的赏识中拥有和体验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

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述得不够清楚,这时我会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大家就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会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

课堂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论文

课堂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论文

课堂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3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

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经验:一、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以极富创意的课文导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1、诗文名句导课。

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2、设疑造成悬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

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

3、用讲故事作导语。

课文中往往节选一些小说作为研习的文本,上课时以选入的文本为中心,联系前后内容系统的把情节交待一下,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理解。

第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重拾富有语文味课堂教学论文

重拾富有语文味课堂教学论文

重拾富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中,要科学辩证地去处理好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使语文课具有浓厚的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欣喜的看到语文课堂上的变化:政治化的说教少了,人文熏陶的氛围浓了,脱离实际的题海训练少了,反映时代气息,突出文化内涵的语文实践活动多了。

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误解了新课程,过分强调语文人文性,忽略了其工具性的特点,是的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的训练不能落实,从而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历史与社会课、活动课,背离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

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领会新课标,要科学辩证地去处理好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使语文课具有浓厚的语文味。

一、随文而教,落实根本任务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根本任务,所谓语文味实际上就是要求语文课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落实自己特有的根本任务。

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教材为例子来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让学生汲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凸显语文的人文性功能,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这并不是说语文的知识与技能就不重视了。

事实上,三位目标是一个统一整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实现。

言为心声,语言与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因其“深刻”,绝不能离开人文来讲语言;因其“相关”而非同,也绝不能以人文取代语言。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落实语文的根本任务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随文而教,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是揣摩比较文章的重点词语,领悟和体验作者遣词造句和表达思想情感的精巧。

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就要想想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与前面的“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诗趣,给读者造成一种丰富的想象空间。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论文(最终5篇)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论文(最终5篇)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论文(最终5篇)第一篇: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论文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的丰富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长期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尤其重要,在实践训练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一、换一换换,就是语言转换训练,在学习课文语言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改变评阅的表达形式,变课文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为多种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转换词语、句式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语言,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如在《雾凇》中有这样的句:“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词换“镀”字,比如“涂”、“贴”、“加”、“漆”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因为雾凇的形成过程是缓慢的,是个逐渐的过程,一个“镀”字不仅体现了这一过程的特点,而且把这种很轻很薄的柔美也充分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只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才能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到之处,品味出其神韵。

二、丢一丢丢,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范文的重点词句去掉,来训练语言,培养语感。

比如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训练时,我故意丢掉“就”字,让学生体会,这样丢了行不行,对表达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经过讨论得出,去掉一个“就”字,就不能看出李时珍的那种“为了万民得福”而甘愿吃苦、只能“将就”住在破庙里之意。

通过这样一“丢”,学生便从中发现了问题,找到了语言的规律,获得了“语感”。

三、比一比有比较就有发现。

进行语言训练,也应让学生通过比较,比出问题,比出规律,领会语境。

比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抓住两个词来比较: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宙斯……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通过比较,同学们能体会到“决心”一词用得非常准确,“决心”不仅说明了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还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难和面对天神宙斯的勇气。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味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味论文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味摘要:语文是我国的国学,语文对于任何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的文化。

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却只看到了语文应试的一面,忽略了语文人文的层次,这就导致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缺乏了应有的语文味,而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只是一种被动的复制。

关键词:语文味传统教学课堂教学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活动、感悟情感、体会言语以及理解文章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陶醉的感觉。

而这种语文味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种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造语文味尤为重要。

一、“语文味”的现状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偏差,由于语文教师个体素质和理论修养上的差异……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枯燥乏味——“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文本,语文教育仍不能完全排斥政治因素。

语文的教化作用,是要教出学生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主要是人文精神和文学功能的张扬,而绝不是政治仆化语文。

虽然新课改这种现象正逐步改观,但这种现象仍客观存在。

其次,语文文本解读仍有教条化和概念化现象存在。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再加上我们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和陈腐观念,使得他们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依然存在教条化、僵化、单一、概念化,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无形的框框里面。

另外,我们有的语文课堂仍缺乏激情,缺乏美感。

我们不少语文课还是在枯燥的说教中,教师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声调平缓;学生目光呆滞,神游物外,昏昏欲睡。

这样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喊累,学生也乏味。

找回语文学习兴趣

找回语文学习兴趣

找回语文学习的兴趣摘要:语文是高考必考三大科目之一,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可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这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地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学习课堂教学兴趣一、我们来看看语文学习的前沿阵地——课堂没有实行新课程改革前:1.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教师常常一讲到底,学生只顾忙着记,记得书上本上密密麻麻,却无法消化和吸收。

2.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繁琐八股,先读课文,再分段、记段意、最后记中心思想、艺术特色,单调、僵化,让学生一点也不感兴趣。

3.也有教师把高中语文课上成大学中文课,一个虚词“以”能讲上半节课,一首小令讲上两节课的比比皆是,超纲超本,让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这样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少,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不重视知识的巩固,学生的语文成绩怎么可能好?落实新课程改革后:1.教师讲得少了,近乎完全放手,语文课成了自习课,对于学生这叫自主学习,对于教师这叫改革彻底。

2.也有教师无所适从,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只是先把任务分配一下,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节课在热热闹闹中很快就结束了。

3.更有甚者,完全不讲。

上课时教学案一发,任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下课一收,下节课再由学生自己评讲,讲完再发学案自主学习。

二、我们再看看高中生语文课外学习的现状吧高中三年学生没有看过一本自己喜欢的文艺作品者比比皆是,包括文科班学生在内。

高中三年在校期间没有进过一次影剧院者绝对是百分百。

高中三年没有参加过一次诸如远足、旅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也是百分百。

高中三年在学生的课桌上除了课本就是学习资料,要么就是老师印发的各种讲义,要想找本课外书那可是难上加难。

而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对他们而言也是名存实亡的。

只要是从学生走过来的,谁都知道学生对语文课外活动可是最感兴趣的,而且效果也很明显,比如一次旅行的体会可能是终生难忘的,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什么就不重视,连课外书籍都不让读,这是为哪般?从以上的现状来看,作为施教者的我们已经知道学生为何会对语文兴趣不浓了,找回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势在必行,而且从何下手也显而易见。

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论文

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论文

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论文如何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论文【论文关键词】语文课语文味人文性【论文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打破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滋养,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前几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强化了工具作用,字词句篇语修逻,再好的文章也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章的皮是没有作用的,要说有作用,只是可以用来长语文知识的“毛”,用来长试题的“毛”,语文试题照搬自然学科的一套,再好的美文也被肢解成许多的选择题和判断题,语文教学一点生机都没有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时间一长,连老师也不“语文”了。

其实,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

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注意发掘语文的美学意蕴,注意优秀作品的品读,号召学生课外阅读优秀的作品等,这些语文动向对于语文课堂这块几近干枯的园地无异于化雨的春风,颇令人欣慰。

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帮学生扶正学语文的风标,还语文课本应有的面目,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已是刻不容缓。

一、语文教师要为语文的发扬创造最适宜的课堂环境在我们当代语文教学中,思想的丧失,书卷气的消无,语言的贫乏,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我们要大胆变革,激发自己去主动创新,把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宽途,为学生引进诗歌的海洋吟咏性情,引进艺术的殿堂徜徉精神,引进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1.语文课堂应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无论春华、秋实,夏日的云影还是冬天的树木,无论晨曦、暮霭,正午灿烂的阳光还是潇潇不绝的夜雨,都可以在这里观赏到被精彩描摹的倩影。

让有效教学走进语文课堂论文

让有效教学走进语文课堂论文

让有效教学走进语文课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给高中语文教学插上了灵动的翅膀,也给语文教师开辟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用心让学生体会语文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改变学生心中语文枯燥无味的印象,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之初就把学生引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是快乐的、有趣的。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多元的,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素材。

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作家生平,不如给他们讲述相关的故事;枯燥地教授语法知识,不如配合上充满生命力的诗词文章;仅仅研读教材内容,不如引导他们走进文学的殿堂和生活的世界,让学生驰骋想象,体会快乐。

教师的引导作用更不可少。

首先教师要表现出对语文的极大热情,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亲近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不单是情感,教师的体态言语也能给课堂带来愉悦。

一位有表现力的语文教师用眼神、表情和动作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潇洒,杜甫的沉郁,《荆轲刺秦王》的大义慷慨,《陈情表》的拳拳之心。

而且,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发展的眼光,不以成绩论“英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心灵都充满被尊重、重视的阳光,那学习就更加快乐了。

这样,孩子们一定会怀着欣喜的心情踏上语文学习之路,他们会感到语文学习不是漫漫苦旅,而是漫步于秀美山川,探寻神奇,发现美的过程。

二、创造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课堂环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一大优势。

语文课堂应该是民主的课堂,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学生的智慧才会得到极大的开发。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风格独特、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之我见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之我见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之我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担负着激发情感、开拓视野、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

为此,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目标。

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改革辉煌与遗憾并存,少数成功者的经验与大面积的以备考为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形式的语文教学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量见诸媒体和各种学生会议上先进的语文教学思想,与受制于应试评估标准而依然我行我素的语文教学现状形成强烈的反差。

”沉重”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点感觉,以师生的情感交流为基础,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那么教学效果无疑就是比较显著的,这也许是教学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志。

学生学习的感觉有浅层和深层次之分,它至少包含了由浅入深的新鲜感、轻松感、自信感和成就感。

一、新鲜感——犹抱琵琶半遮面“包装”一词在当今十分流行,有许多人主张语文教学也应该适当来一点”包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语文课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人文因素,也更”需要”包装。

如果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以同一种面孔示人,采用的永远是单调,刻板的教学形式,时常机械地重复固有的教学程序,那么不要说是学生,恐怕就连教师自己也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谈得上有明显的效果呢?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信息,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新鲜”的教学氛围,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兴奋起来也就显得很有必要的了。

让学生有一点儿新鲜感,要求教师要善于”吸引”学生的目光,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让学生越学越有滋味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让学生越学越有滋味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越学越有滋味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情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对学生充满热情的期待的话,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学生的学习就会兴趣盎然,学生学习语文就会越学越有滋味。

然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把他们的“教”放在首位,而把学生的“学”变成了陪衬,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以下现象:现象一:“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

诚然,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先要有一桶水”。

但是,许多“好心”的语文老师,就希望能灌给学生“三杯水”、“五杯水”甚至“大半桶水”,学生们忙于记、抄、背,虽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毫无益处,但大多数做法却使得学生的脑子成了一桶糨糊。

更为严重的是,精美的课文不去读,却让学生背上沉重的记、抄、背的包袱,教师们觉得自己是“用心良苦”,学生们却是颇不领情,教师们对学生是“倾囊相助”,学生们却深感自己被当作“装知识的容器”。

现象二:“一言堂”教学把学生当作忠实的听众。

有些教师语文课堂上讲风太盛。

有的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课文,而是“讲”课文,每一篇文章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

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倘若教师讲得真好,或是偶尔为之,也未必不佳,问题是有的教师本身只是“二道贩子”,没有多少真切体会,自然缺少情趣。

还有的是学生早已懂了,教师还在那里喋喋不休,讲个不止,更严重的是,许多教师从不从学生的情趣上去掂量掂量,也从不想改换一些新的思路,只管我行我素,实在是“在嫩苗上驰马”——摧残学生。

现象三:乏味式训练把学生当作解题的机器。

有许多教师,一味从自己的愿望出发,认为“只要工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

对学生们进行成年累月的机械乏味的甚至是“令人绝望”的训练。

从不考虑学生的情趣与需要,让学生被动地去反复练习。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论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论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论文•相关推荐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论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学生在自觉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锻炼主动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会思考,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在课堂上多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呢?一、培养问题意识,引导自主探究问题意识是学生面对学习对象所具有的一种清醒的、强烈的疑惑和想探究的心理状态。

问题一经发现,就会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必须解决的探究心态,引发学生求知解题的激情。

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中,需要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形成一种热烈的探究氛围。

例如《飞向月球》一文完整的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翔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人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

在学生心目中,月球是美丽的、神秘的,他们对月球充满好奇,对飞行过程深深向往,这种求知探索欲便可成为这篇课文教学设计中把握的主线,从而在能力目标上确立为:以读为本,围绕“继续探究,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感受”这一问题追踪,鼓励学生探究发现。

爱问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质疑。

如对课题进行质疑,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激发阅读兴趣,自主交流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价值尺度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实践中。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呈现阅读体验朗读不只是见字读文,而是读者在理智和情感的作用下,将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过程。

如果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那么学生的理解必定真切深刻。

如《孔子游春》一文教学,让学生边读课文便想象春天泗水河边迷人的景色,然后抓住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把鲜活的人物个性读出来:孔子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弟子乐于助人、志向远大。

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论文

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论文

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

由此便有了拓展延伸的环节。

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师在实践语文课堂时应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把语文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一、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

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偏失。

比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月文化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

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地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

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

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

教师本意在于想提高学生素质,或者为了丰富课堂内容,于是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等等,这些都将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

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回归“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找回语文课中的语文味

找回语文课中的语文味

找回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摘要: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就像是一个人没有了灵魂。

语文味就是语文课的灵魂,把灵魂找回来,语文课才能变得立体、饱满,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味情感体验“语文味”是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语文课所独具的气氛和美感。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其所展现出来的语文味不但可以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还可以使课堂充满活泼欢快的情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强烈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使师生都获得发展。

但目前很多初中语文课的课堂,语文味已经弱化到几乎消失,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越来越低,他们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差。

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就像是一个人没有了灵魂。

语文味就是语文课的灵魂,把灵魂找回来,语文课才能变得立体、饱满,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特有的魅力。

一、语文课缺失语文味的原因(一)部分教材的选编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语文的学习越来越富于综合性,“大语文”的理念得到了重视和推崇。

语文学科更强调联系社会的发展,强调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这样涵盖的面大了,其中的语文味自然就被削弱了。

因此,教材编排上“大语文”的泛化教育理念,更加容易使语文课缺失语文味。

(二)部分语文教师的素质导致语文味的缺失有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还不是特别清楚,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文章的欣赏和感悟。

他们的语文课结构很简单,只是带领学生一起把文章的篇章结构弄清楚。

其实,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仅仅只是语文课上教读课文的一部分,教学中还要把握一篇文章的情感态度、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如果这些被忽略了的话,那么一堂语文课就名不副实了。

(三)滥用多媒体教学导致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过分依赖,有时直观的画面不一定就敌得过更有意境和想象空间的语言。

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必须加以选择:对于某些特定的课文,多媒体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但有些课文却不适合使用媒体进行教学,否则只会使文章的意境更狭隘。

2020年秋季学期论文如何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语文

2020年秋季学期论文如何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语文

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语文【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的学科,宽松和谐激的课堂可以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而教师的微笑方式授课,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关键词】宽松、谐激的课堂师生间的沟通表扬鼓励教师亲切形象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

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的学科,且该学科本身具有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优势,这些因素有利于语文愉快教学的实施。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获取知识呢?一、宽松和谐激的课堂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再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再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再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人教版新课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再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结合课改实验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善用资源,让语文充满更多的乐趣——“别样生活”课程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新课程特别强调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一事一物都是可以为教育利用和借鉴的。

语文,作为母语学科,与生活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合理地利用好生活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例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

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观察生活,需要教师刻意引导,看似无痕,其实别有匠心。

一天清早,我问同学们:“这是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第几个春天啦?”“嗯,第二个。

”“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份春天的礼物。

”学生都迫不及待起来,眼睛里满是期待,情绪高涨。

当一大盆含苞欲放的郁金香出现在教室里,便不时响起惊喜的呼声。

“她可需要同学们好好照顾,并为她记好成长日记呢!第一朵花开放、为花浇水施肥、全部花苞开放的时候……都是一篇篇最有趣的日记呢!”随着郁金香的成长,春天的礼物(一)、(二)、……不断地在学生的日记里延续了下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回语文学习的感觉曾经有一档电视节目专门讨论过中考与高考的问题,记得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曾激奋地发言,说:“现在的语文中考、高考试卷,鲁迅、巴金、郭沫若肯定都答不上来!”听完之后,笔者在想: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且,没有经过突击训练的大学中文教授、中学语文老师也不一定能考及格。

这其实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与问题,而这种矛盾与问题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显得更为突出。

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首先,从语文教育承载的使命来说,中华民族历来都讲求“以文化人”、“文以载道”,就是说“文”要起到传播道、教化人的作用。

这里的“文”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是要占大部分的,因此语文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十分重大。

其次,从语文教育担负的功能来说,它既要“授业解惑”,教授具体的文化知识;更要“传道养心”,传播高深的“道”,滋养人的心灵。

因此语文教育所担负的功能十分重要。

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又必须面对中考与高考。

应试教育与语文教育所承载的使命功能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因为语文教育不像有些学科那样,只要单纯地传授知识即可,它更多的可能是要培养学生在读书认字的基础上去感悟生活、滋养心灵的能力与素质。

而以考试为目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则必然蹈入本文开头所言的穷途末路。

一言以蔽之,就是语文教育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这也是语文教育界早就意识到并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一直努力试图挽救的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不只表现在语文课上,而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只是在本应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上,这种畸变显得有些令人触目惊心而已。

其实,我国教育人文底蕴的流失、“非人文化”的倾向非自今日始,而有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一方面,为了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发展科学技术,强调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所具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这本是必要和合理的,但我们没能有效地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

可以说,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对我们的教育而言,是一个逐渐走向完备的应试教育的过程,形成了所谓的“唯理性教学模式”。

这种主要从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形成的教育方法,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

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人格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

这种教学由于实行标准化考试而进一步模式化,选择题、判断题的习题演练,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学的语文教学——加重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的内容,对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操练。

在分数下,人性的光芒越来越微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淡薄。

当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容易得多。

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尤其是语文教育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而且,似乎也不可能有什么“一抓就灵”的捷径。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也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解决上述问题良好的结合点。

为什么说是“结合点”?因为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实际形势与教育体制下,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不现实也不可行。

因为考试毕竟还是检测教育与素质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要与应试教育相结合。

同时,虽然国家一直在倡导给学生减负,但是由于社会的现实压力与家长的较高期盼,现在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是十分沉重的,这其中有学校布置的,也有家长加码的,还有学生自选的。

因此,作为众多学科之一的语文教育,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短暂的四十分钟。

要充分利用好这四十分钟来传授知识、培养兴趣、找回感觉,并通过兴趣的培养和感觉的找回来使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从应试跨越到素质。

所谓的“感觉”,也就是不同于应试教育将人之初的教育沦为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的训练,重新找回语文学习突出人的价值与情感,回应对学校教化功能式微、人文养成薄弱问题,实现“以文化人”、“文以载道”、“文以养心”的素质教育功能。

那么,语文学习的感觉包括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是直觉思维、联想、想象、情感体验等。

我们的语文课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保护并发掘学生的具有灵性的直觉思维和他们的想象力。

每一个人都具有丰富的极有张力的感性思维,只是常常会因为过于强化的理性分析占据了太多的空间而渐趋萎缩。

打个比方,即使一个不识一字的儿童,当你第一次把“人”这个字交给他时,他就把这个“人”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构成联想,并产生丰富的想象,或许他想到了一个树叉,想到了一个人站立的模样等等。

或许他想到了他身边的许许多多个具体的人。

总之,他决不只是完全接受你告诉他的那个一撇一捺和那个抽象的人的概念。

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在更深广的层次上揭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主动获取与创造的过程”。

把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到了认知过程核心的地位。

诚如爱因斯坦曾所说过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我们的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结晶的载体,包含着最为丰富的人文因素。

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

文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是非功利性的精神追求。

“美不是诗的对象,而是它的‘目的之外的目的’”。

文学活动离不开知识和理性,但它更强调情感体验、艺术感悟、直觉思维、创作热情和鲜明个性的作用。

文学是生活的积淀,每一个文学的诞生都蕴含着作者过去岁月的心灵历程,都渗透着作者的精神气质、个性追求以及风格特征。

文学重视形象性、直观性、不确定性、情感性。

面对文学的这些特性,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自己凭着已有经验或引领着学生作最广泛的情感体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是真正找回语文学习的感觉了。

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回学习语文的感觉,笔者认为,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必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每一种教育也都是必须面对现实的教育。

教育除了要让学生接受外,还要让家长与社会接受。

这是教育成功的现实基础。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做一个“带着镣铐与枷锁的优美舞者”,既不在课堂上回避应试内容,也不把教育成效的不明显归咎于应试教育,而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到一起,融合到一块。

二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现代教育,尤其是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育特别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绝对正确的,也是素质教育所要前行的方向。

但是,强调学生主体作用不等于“放羊”式教育。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的特定成长阶段。

因为,从生理角度来讲,他们正处于幼稚幼小转向发育成熟的青春期;从心理角度来讲,他们还处于自我自主意识萌发但仍不成熟的特定阶段;从学习角度来讲,他们正从小学教育的纯知识传授转向启发引导到自主学习的特定阶段。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作用,并通过这一作用的发挥来真正激发学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是人文体验与知识传授的关系。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教育也是一门特殊的教育,其特殊性笔者已在前面作了分析。

正是基于这种特殊性,我们才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把人文体验与知识传授有效地结合起来,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课堂学习中发现生活的美,在生活中感受人性的美,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中去体验无限的人文之美以及与天地山川万物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

对此,笔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做法如下:一是讲读课重在情意熏陶。

叶圣陶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个字都不肯随便。

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的情味同他的旨趣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

”叶老说的是创作,但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应抓住语言文字,开展情感体验活动。

钱梦龙先生也曾现身说法,他说“我遇到了一位极好的国文老师”,“喜欢用评点法,让我们在书上圈圈点点,并在书眉上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我学习国文的趣味,而且锻炼了阅读、思考的能力,对写作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可见在圈点中的感悟之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也是笔者常常教学生做的。

在让学生熟识字词句的基础上,笔者课堂的主要活动就是让学生披文入情,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美得体的语言佳境中得到感悟。

常根据不同的篇章,让学生或加以圈点评批,或反复朗读,或引发联想,或互相交谈感受。

有时还着意于引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现实中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彼此交融,形成美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总之,紧紧抓住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丰富的美好情感不放,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比如,学《背影》一课,笔者在让学生弄清楚当时的写作背景,细细品味“父亲”一系列动作与举动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之后,就进一步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被伟大的“父爱”所感动的点点滴滴叙述出来,由小见大,加深感受“父爱”这种情感的美好,从而进一步去体验文中所要表现的那种于细微处见伟大的情感。

学生都能结合实际,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课堂里也萦绕着浓浓的“爱”的氛围。

当然,有些文章还是少不了教师的因势利导、相机点化的。

特别是那些文化内涵丰富、背景复杂的文章就更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导他们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

二是阅读课重在拓开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宽度。

我们都知道大量的阅读才是培养语感、加深文化底蕴的最根本的途径。

因此,讲读课的另一个功能是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保证并促进课外阅读,笔者专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课程中开设了隔周进行的两节阅读课。

这两节课,就让学生自己登上讲台以各种方式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必读和泛读相结合,交流方向不加限定,教师也同样可以作为阅读交流者加入进去。

这样的海阔天空,这样的敞开胸怀,这样的广泛涉猎,没有学生会不喜欢。

众多的情感体验累加起来,渐渐地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很丰富也很美好。

同时,学生的知识面与语文素养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三是写作课着意于开掘学生的灵气和直觉感受。

笔者常把对写作技巧的分析放入课堂教学中的讲读课与阅读课中,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与阅读的过程中去掌握写作技巧。

而在写作课中,则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有过真切体验的人和事。

因此,无论是随笔还是大作文训练,一般不设主题、题材、体裁、写法等方面的框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