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构
浅析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浅 析新 闻工作者职 业道 德失范现象 的原 因及对 策
周 颖 许 宗泽
2 5 0 0 0 0)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山东 济 南
摘 要: 作 为一 名 合 格 的新 闻 工作 者 , 在 报 道 新 闻 时要 努 力做 到其 职 业 道 德 所要 求的 真 实性 、 公 正性 、 严 肃 性、 廉 洁性等 , 坚持 正 确的 舆论 导 向 、 维护社 会稳 定 。然 而 当前我 国新 闻工作 者 职业 道德 状 况不 容 乐观 , 出现 了大 量 有偿 新 闻、 虚假 新 闻等职 业道 德 失 范现 象 。本 文对 当前新 闻工作 者职 业道 德 失 范的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 并 提 出相
现象。
了坚守 职业 道德 的信念 和意 志 , 做 出 了错 误 的行 为 。 ( 5)有关 新 闻行 业 的立 法 不 成 熟 。 目前 , 我 国有 关 新 闻行业 方 面 的立法 还 不成 熟 。新 闻工作 者 职业 道德 行 为缺 乏 必要 的法律 监督 和 约束 , 由于新 闻立法 的滞 后 , 我 国法 律 法 规 尚存 在一 些 “ 模糊 地 带 ” , 致使 很 多新 闻工作 者 为 了一 己私 利钻 法律 的空 子 , 打 擦边 球 。 ( 二) 新 闻工作 者职 业道德 失范 的主观 原 因 新 闻工作 者职 业 道德 失范 现象 的 产生 虽然存 在 很 多外 在 因素 的影 响 , 但 新 闻工 作者 自身 的 主观原 因也 不 可忽 视 。 ( 1 ) 新 闻工 作 者 缺 少 职业 道 德 意 识 , 自律 意 识 不 强 。 作 为 一名 合格 的新 闻工作 者 , 要 明确 职业 道德 的要 求 , 对 职 业 道 德要 有 正确 的判 断 和认识 , 同时 , 还要 具备 较 高 的 自律 意识 , 自觉 抵制 和反 对 不道 德 的职业 行 为 。然而 , 新 闻工作 者 “ 言行 不一 ” 的现 象普 遍存 在 , 认识 与行 动存 在偏 差 。 ( 2) 新 闻工作 者 对于 职业 的 定位存 在 误 区。有 些 人认 为新 闻媒 体应 当以受 众 为 主体 , 市 场为 导 向 , 制作 吸引 受众 眼球 的新 闻才是 最 重 要 的 , 收 视 率 才是 最 终 目标 。这种 完 全将 受众 的需 求 作 为判 断新 闻价 值 的唯一 标 准是错 误 的认 识 。还有 的人认 为 , 新 闻 即商 品 , 可 以买卖 。“ 只要 给钱 , 什 么 稿 子都 能 发 , 只要 给 钱 , 什 么 负 面新 闻都 能压 ” 。小 到私 营企 业 老板 , 大 到地 方 和机 构官 员 人人 都能 花钱 买卖 新 闻 , 这样 的错 误认 识 也导 致 了新 闻工 作者 职业 道 德失 范现 象 的
浅议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缺失与解决策略
2016.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应用研究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与特点1.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相同的职业道德是在某一行业里面社会大众依据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共同认可的具有一定约束力和强制力的准线。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①。
从事各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就是职业道德,而新闻职业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协调利益冲突的一种准则。
是在新闻传播实践和理论不断发展变化中形成的调节新闻传播关系、规范传播行为的一种准则。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是调整其自身职业活动各种利益关系必须遵守的一把重要的尺子。
2.新闻职业道德的特点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职业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新闻职业道德除了具备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个性特点。
阶级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职业性和大众性的统一,团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的统一。
二、当前我国新闻道德缺失存在的问题媒体承担的任务是帮助受众收集、处理、传播生活中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受众在第一时间能够做出反应,受众享有获得真实信息的知情权,可是随着媒体的发展,新闻队伍的扩大,也带来了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甚至带来严重的影响后果。
记者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了新闻的价值。
但是新闻媒介商业化的加剧,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介之间的矛盾,新闻监管体制的不健全,相关新闻法律还不完备等各种原因,让一些工作者在新闻巨大的诱惑面前,迷失自我,以致做出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事情,假新闻,有偿新闻,宣扬暴力、色情等娱乐新闻充斥我们的媒体,不仅仅对公众隐瞒了事实的真相,而且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论新闻人职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的缺失与规范
性 、准确性 、客观性 、合法性等准则 。
一
论的传播力 、影响力和舆论 引导 能力 。在这
一
、
简述 当今 新闻人 的职 业道 德缺 失
背景下 , 坚持正确导 向的重要性就更加凸
显。
受众 。 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 须恪守新闻公正性原则。特别是在批评报道 中, 应该给予被批评方以充分的发言权利和 辩 白的机会 ,以防止 由于主观偏 向性造成的 失实和伤害。 其次 ,必须从新闻工作者 的思想人手 , 加强个人 0 1 4年 5月 ( 上)
论新闻人职业道德在新 闻报道 中的缺失与规范
陈 小 宁
( 绥芬河广播 电视 台。黑龙江 绥芬河 1 5 7 3 9 9)
摘要 : 新 闻职业道德 , 是 新闻工作 者在 长期的职 业实践中形成 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 内外相互关 系的行 为规 范或准则,是从 事新 闻报道和 宣传工作 的人 员所应
费” ,做 有偿新 闻或者对一些 恶性 事件不报
道; 为一 己之私 , 违背客观事实 , 夸大其词 , 做虚假新闻报道 ,炒作媚俗等 , 不注 意新 闻 的严谨和严 肃性 , 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完整
多问题 的判 断标准 、衡量尺度 、价值 观念都
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变化 。面对层 出不穷的社 会 热点 、难点 、焦点问题 ,主流舆论能否准 确及时发出 自己的声音 , 直接关系到主流舆
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 加强个人操
及原 因
新 闻职业道德 , 是新 闻工作者在长期 的
职业实 践 中形 成 的调整和处 理新 闻机 构 内
各种规定 、准则 、 规范 ,是新闻人应当 认 同与 实践 的善行和 应当反对 与避 免 的陋
浅析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及重塑
浅析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及重塑浅析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塑大众传播媒介在很多时候是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它对国家的政治民主稳定、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公众伦理观念的形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 新闻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职业道德准则,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的现象,同时也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因此,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繁荣我国的新闻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近些年来,在新闻媒介引入市场机制之后,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介或记者自身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放低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炒作等新闻行业作风问题层出不穷。
第一,虚假报道大肆泛滥。
所谓虚假报道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为了增加知名度,追求轰动效应,一种有意识的报道与事实不符的新闻;另一种是由于某些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没有经过认真考查,道听途说编造出来的一种虚假报道。
如上海《新闻晨报》A2版上海劫持人质事件,根据内容可以发现很多漏洞。
记者完全看不见的地方既然可以描述的很清楚,这完全属于记者本人编纂出来的。
此类虚假新闻不乏存在。
第二,有偿新闻大行其道。
有偿新闻是指部分新闻工作者接受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主动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新闻交易行为,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不当行为。
如2021年媒体刊登出“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瞒报事故向记者发‘封口费’”一消息,新闻出版总署和山西省两次进行针对性调查后曝光了收取“封口费”的6家“媒体”,其中,中国教育电视台一栏目收取1.9万余元。
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对策
诸 如领导人 的秘 闻趣事 、金钱万能金钱 至 闻记 者职 业道 德失 衡 的问题 ,必 须高 度
新 闻职业 道德 ,是 从事 新 闻传 播活 上 的拜 金 主 义 、黄 色 淫 秽 秘 闻 、暴 力 凶杀 重视对高 校新 闻专业 大学生 的道 德教育 , 加强 其职 业道 德精 神 的培养 ,整体 提 升 动 的人 们在 长期 的新 闻实 践 中形成 的调 细节等频频见诸各种媒体。
出现 了许 多新 闻记 者职业道德缺 失的现象 ,造成媒体公信 力下 降。本 文结合 实际,列举 一些新 闻记者职 业道 德缺失 的现 象 ,分析 新 闻记者职 业道德 失衡 的原因 ,并提 出解决措施 。 关键词 :职业道德 ;缺失 ;原 因;解决措施
1 新 闻职 业道 德 缺 失 的 主 要 表 现
整相 互关 系 的行 为规 范和准 则 。2 0 0 9年 2 新闻职 业道德缺 失的原 因
其 文化素养 ,使其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
新 修 订 的 《中 国新 闻 工 作 者 职 业 道 德
3 _ 2 健 全新 闻行业 法律法 规 ,尤其 准 则 》对 我 国新 闻工 作者 的道 德行 为制 近年来 ,国内媒 体数 量 大增 ,尤其 是 网 制定具体、可操作性 的管理制度 ,规范新 定 了七 条标 准 ,即 “ 全 心全 意 为人 民服 络 自媒 体 的盛 行 ,更 是给 传统 纸媒 带来 闻行业 管理及运作体制 。着重从两方面加
综上 所 述 ,我 国新 闻记 者 的职 业 道
原则。 在写作稿件 的过程 中或是无 中生有 、 正规培训 ,有些人甚至缺少最基本 的常识 德 缺失 现象纷繁复杂 ,需要 国家 、社会 、
凭空捏造 , 像 “ 千年木乃伊出土怀孕” “ 美 性知识 ,更遑论具有更高层次 的新 闻职业 学 校 、媒 体 自身 等全 方位 的共 同努力 。 国医生操 刀换人头” 等匪夷所思的假新 闻; 道德和职业理念。另一方 面 ,他们 的收入 从 而使 我 国媒体 更好 地发 挥舆 论 引导作 或是添枝加叶、层层拔 高,尤其在追忆杰 与 发 稿 数 量 、点 击率 直接 挂 钩 ,为 了追 求 用 ,提 升我 国媒 体 的 国 际话 语 权 。 出人物、先进典 型的报道里 。上海一家报 最大化的 “ 轰动 陛” “ 可读性 ”“ 新奇性”, 参 考文献 :
新闻道德缺失及对策分析
新闻道德缺失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新闻领域道德缺失的事件频繁发生,这对于新闻行业而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新闻道德缺失的事件发生呢?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将就新闻道德缺失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新闻道德缺失的原因1.商业利益驱动传媒业的商业化发展已经越来越明显,新闻机构也不例外。
一些新闻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选择了强化商业运作模式,而这种模式与新闻机构的基本职责并不相符。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提高点击量,吸引广告商,可能会采用低俗、刺激、营造恐慌等手段来制造新闻的轰动效应,从而让公众产生高强度的关注度。
不过,这些报道内容大多是毫无事实依据支持的。
新闻机构因此会失去公信力,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形象和发展。
2.快速追求热点在媒体互联网化时代,新闻媒体为了第一时间报道某个事件,积极参与热门话题,往往会牺牲新闻质量以求更快的报道速度。
这种现象加剧了新闻道德的缺失。
3.缺乏责任意识许多媒体工作者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只是冷峻地表现出运作带来的结果,而不会主动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
职业道德意识缺乏的传媒从业者在一些重要、复杂的事件中不愿承担足够的责任,遇到问题时缺乏敬业精神,放弃自己的职业义务。
二、新闻道德缺失的对策1.建设道德约束机制要有效抑制新闻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构建良好的道德管理体系是必要的。
例如,完善新闻行业的自律机制、增加责任企业的建设,加强对各级媒体职业道德的纪律监督等都有利于防止新闻道德缺失的现象的发生。
2.强化新闻培训教育践行职业道德从教育准备阶段开始。
新闻教育应紧贴行业发展趋势,确立技术、伦理、法律等方面的课程设计确立理念。
还可以从同行品德标准的制定,实际经验分享等层面,更好地培养一批优秀新闻从业者。
3.成立新闻评价机构公众可以利用新闻评价机构来审查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这些机构可以以新闻从业者对待新闻报道准则为标准,打分对新闻机构予以评估,从而促进新闻机构对职业道德的重视,让媒介工作者的言辞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可。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新闻职业道德失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和编辑方面出现了违背职业道德原则、伦理行为以及法律法规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并不少见,对于新闻行业的信誉和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本文旨在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后果以及对策。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有多方面。
一方面,经济利益的驱使是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新闻媒体需要获得广告费用和销售收入来维持其运作,因此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往往会被置于经济利益之下。
新闻媒体可能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或者某些商业集团的利益而进行不实报道或者夸大报道,从而损害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竞争压力也是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因素之一。
在信息时代,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新闻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争夺更多的读者和点击率,一些新闻媒体可能会追求轰动性的新闻,甚至不惜铺张浪费、编造事实以吸引读者眼球。
这种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还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后果不容忽视。
首先是对公众的误导。
新闻作为传递信息和塑造公众舆论的重要渠道,其失范行为不仅会误导公众,而且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虚假的报道可能导致公众产生不正确的认识或者对某些人或事件产生错误的态度,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生态。
其次是对媒体自身的伤害。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会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公信力,可能导致读者对某些媒体的不信任,进而影响整个新闻行业的声誉。
对于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遏制。
加强新闻行业的监管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新闻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严惩,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个清廉的职业环境。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新闻工作者应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媒体责任感,注重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远离利益驱使和轰动效应。
浅析新闻道德的缺失以及重构问题
的职业 道德要 求 与职 业道 德 准则 的总和 。新 闻职 业 道
德与一般 的职业 道德一样 , 也是 调节 职业道 德关 系的 一
种方式 , 也 是由社 会经 济关 系 决定 的, 也 同样要 以善恶
作 者简 介 : 刘倩 ( 1 9 9 l 一
・
) , 女, 陕西渭南人 , 陕西 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 2 0 1 3 级研究生 , 主要从 事新闻学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职业道德一样也是调节职业道德关系的一种方式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也同样要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但是由于新闻职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性所以新闻职业道德又具有很明显的特殊性即它的意识形态性质更浓厚
第 6卷第 2期
Vo 1 . 6, N o . 2
渐 凸显 。在 日常的新 闻工作 中, 新 闻工作者 的道德 下 降表 现 的越来 越 明显。2 0 1 5年歌 手姚贝 娜逝 世 , 某报
记 者乔装 为眼角膜摘 除手术主刀 医生 的助 手进入太平 问对死者遗 体进 行拍 照 , 更是 引发 大众 对于新 闻人 员
的职业道德 的讨 论 , 因此新 闻职业道德 下 降的原 因值 得关注。
9 2・
南湘潭产 妇死亡事件 中 , 它 出现在 了报 道 的标题 里—— “ 产妇惨 死手术 台医生 护 士跑 路 ” ; 外滩 大火 , 它 出现 在 了社交媒 体上—— 当事人 隐 私 被深 度挖 掘 ; 如 此等 等 。 还有在 姚贝娜 的病 房外 , 记者 架 起 的一 架架 的摄 像机 , 只 为第 一时间拍下姚 贝娜去世 的 画面 , 并 以最快 速度 发
关 键词 : 新 闻职业道德 ; 下降 ; 原 因; 姚 贝娜
新闻职业道德缺失面面观1[1]
新闻职业道德缺失面面观物欲横流,流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诚实、真诚、情义等等,作为世俗的一份子,我无法指责什么。
但是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传媒人,我追求健康的职业道德操守,当前社会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所反映出来的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和危害,让我几度深思。
新闻职业道德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应对、挽救?正是我想探讨的问题。
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职业道德的缺失,从何谈起?媒体在当前社会所表现得种种不良现象,充分回答了这个问题:近几年来,业界不断爆出有偿新闻或虚假新闻等丑闻。
所谓有偿新闻,实则是钱稿交易,以钱换稿。
记者虽然不掌握政权、党权、军权、财权,但是掌握着舆论权。
舆论权的分量不容小看,因此,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千方百计地利用舆论权。
媒介则以各种形式为采访对象提供广告、包路费、包吃、包住的“三包”、“红包”、出版版面等服务,从而牟取私利。
打开网站,随时都可以搜索出许多关于虚假新闻或有偿新闻的例子: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在这类事件当中,功利让记者在放弃舆论监督功能的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操守底线,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危害性更加深远。
一个本该与社会良心、匡扶正义联系在一起的职业,如今却成了不光彩的受贿者。
以往曝光别人,现在却被曝光———这种角色间的转换,令人深思。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各类冠以“经济动态”、“经济信息”等名目的“新闻广告”悄然出现在各类报纸、电台、电视台上,收费标准接近普通商业性广告!我们应该意识到: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已经逐渐扩大化。
不仅仅是小报小刊,甚至蔓延到了党报媒体;不仅仅是文化娱乐发现虚假消息,甚至扩张至经济政治报道领域;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互联网上也出现许多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新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承载了着社会的信息、事件和思想。
新闻职业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感和道德规范的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的多元化,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愈发显现,这种现象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虚假报道:新闻人员为了获取更高的点击率或者销量,有时会编造假新闻甚至故意夸大真实事件的情况,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也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2. 不实报道:有些记者或媒体为了赶紧报道新闻,未经核实便草率发表,导致报道内容与事实相去甚远,给公众造成了误导,甚至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 缺乏中立性:有些新闻媒体或记者在报道中偏袒一方,片面宣传某种观点或利益,失去了新闻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将新闻报道变成了一种工具,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4. 侵犯隐私:一些记者为了获取独家的新闻,违背了当事人的隐私权,通过暴露私人信息或进行跟踪报道等手段,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害。
以上种种现象,都是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新闻行业的形象和信誉,也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害。
那么,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呢?我们应该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
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传递的使者,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行业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
新闻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新闻报道的审核和把关。
对于失范行为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杜绝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社会公众也要提高对新闻报道的辨识能力,增强对虚假报道和不实报道的警惕性,对于有问题的报道要进行质疑和举报,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新闻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新闻作为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重要行业,承担着监督社会、传递真相和维护公共利益的使命。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社会信任度。
本文将就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利益驱动。
部分新闻从业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地报道新闻,夸大事实、捏造消息,甚至故意歪曲事实,给公众带来不实的信息,造成社会舆论的混乱。
2. 缺乏职业敬业精神。
一些新闻从业者对新闻行业缺乏敬业精神,对新闻报道随意马虎,不负责任地发布消息,轻易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造成社会恐慌和不良后果。
3. 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些记者对新闻报道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尊重新闻的真相和客观性,以及对报道对象的尊重,导致出现偏颇的报道现象。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对社会和新闻行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1. 影响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导致公众对新闻报道产生怀疑和质疑,影响了新闻行业的权威和影响力。
2. 造成社会舆论的混乱。
一些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让公众无法准确了解事实真相,给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带来了不良影响。
3. 损害了新闻行业的声誉。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损害了整个新闻行业的声誉,给新闻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整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公正对待。
我们需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新闻从业者,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维护新闻行业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2. 完善新闻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新闻监督机制,对新闻内容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和监督,杜绝不实信息的传播,提高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意识。
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实践瓶颈与规则重塑
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实践瓶颈与规则重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出版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随之而来的是新闻职业道德面临的实践瓶颈和规则重塑的问题。
新闻出版职业道德的实践瓶颈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失真、信息获取不当、侵犯隐私、抄袭等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新闻业的公信力和形象。
如何在当前的信息大爆炸时代重塑新闻职业道德规则成为摆在媒体从业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新闻报道失真新闻报道失真是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实践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追求点击率和浏览量的压力下,一些媒体和记者不择手段地夸大事实、篡改真相,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更是对公众负责任的表现。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了不良影响。
针对新闻报道失真的问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新闻报道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对记者的理论和实务培训,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树立起正确的新闻导向思想,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准确性。
二、信息获取不当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难以避免使用一些不当的手段获取信息。
通过偷拍、窃听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这些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被拍摄、被窃听人们的隐私权,也损害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严重损害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形象。
针对信息获取不当的问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新闻采访和取材准则,要求从业者依法依规获取新闻信息,加强道德教育,强调在获取新闻信息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做到合法合规,做到言行一致,行为合法、合规,真正做到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公正、真实的新闻报道。
三、侵犯隐私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为了获取独家新闻,有些记者和媒体不惜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采用偷拍、偷听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
这些行为不仅违法,更违反了记者的职业道德。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的隐私权更加容易受到侵犯。
针对这一问题,新闻从业者需要加强道德自律,坚守职业操守,不得以获取新闻为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隐私,确保新闻报道合法合规。
浅谈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职业道德的缺失
浅谈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职业道德的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物质享受越来越重要,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各种各样的腐蚀与诱惑。
道德作为人,一个有原则的人能承受的思想底线、规范底线,它受到来自五花八门堕落行为的挑战,意志强的人不会出卖自己的人格,意志薄的人将会出卖自己的灵魂,道德沦丧,尊严缺失,一个新闻工作者手中的权力将不服务于人民,它将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出版工作者协会等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4年4月第一次修订,1997年1月第二次修订,随着社会发展,世界的进步,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日趋完善、走向成熟。
新闻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对党,对国家负责和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努力使党的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为人民群众提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热情宣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和奉献精神,准确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正当要求。
一切的美好愿望都在为人民服务,但是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得到充分满足,不惜各种代价,运用各种手段打破了社会公平,违反了游戏规则,滋生了不良活动,造成严重后果——道德缺失,人格沦丧,社会混乱。
、一.金钱诱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在当今的社会中,很多人都被金钱吸引,所迷惑,“给了钱,便消灾”。
一些矿难事故在黑心矿主的封杀下,记者收了好处便不采访、不上报;一些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便请来记者,给了“红包”之后,这些记者便大量宣传,营造声势,误导受众。
二.新闻工作者自律性差“一个巴掌拍不响。
”事情的出现是由内外因造成的,外因不必多谈,内因也很简单。
新闻工作者不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廉洁奉公的精神,见到好处就堕落。
灵魂早已屈服于利益。
这种情况是最难根治的,因为它来自于人的心灵,心灵的净化、心灵的纯净都取自人自身的世界观、道德观三.监督部门,管理力度不够这是外因监管,一个团体、组织、个人在他们的活动中都有相应的游戏规则、处事方式,维护这些团体有序地正常进行就需要有一个公平的执法者进行监督,它就像比赛中的裁判,谁犯规了,都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摘要: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新闻工作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
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本文将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缺失的内、外部原因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来谈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建设一、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匮乏的外部原因总结如下:(1)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
我国传媒长期作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运转,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传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记者的采访“权利”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
(2)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现象严重。
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
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
所谓“有偿新闻”,便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的。
(3)媒体竞争激烈,职业精神成为追逐短期利益的牺牲品。
我国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成熟,不少传媒间和传媒内部的竞争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状态。
传媒作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单位,有着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
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从业人员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
(4)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规范和有效的规范执行机制。
尽管从1991年起,全国记协就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但该准则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新闻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发挥切实的指导、约束和惩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内部原因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
新闻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最大诱因:经济利益,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缺乏应有的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现代新闻从业人员中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教育不够,一些记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定没有真正被新闻从业者内化。
试论新闻道德的失范与建设
试论新闻道德的失范与建设一、新闻道德的失范新闻道德作为新闻行业的基本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障新闻报道质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在新闻行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新闻道德的失范问题也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和点击率,往往会夸大事实或者编造虚假信息,甚至出现捏造新闻的情况。
这种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严重损害了公众的信息权益,造成了社会舆论的恶劣影响。
2. 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感一些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重视事实的核实,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轻易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对事实进行歪曲,造成了事实的混淆和公众的误解,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 缺乏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在新闻报道中,一些记者和媒体缺乏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不重视新闻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导致报道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侵犯隐私和道德红线的情况,给公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伤害。
4. 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媒体受到政治、商业和其他利益的影响,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导致报道的内容存在偏颇和片面的情况,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二、新闻道德的建设针对新闻道德的失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闻道德的建设,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1. 健全新闻道德规范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新闻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制度,明确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规范新闻报道的行为和言行,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2. 加强新闻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的教育,提高新闻从业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增强记者的新闻伦理意识。
3. 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新闻行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自律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和言行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真实性的监督和检查,严厉打击新闻报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近年来,新闻行业不断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令人不禁深思和关注。
作为传递信息和客观报道事实的载体,新闻媒体在社会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部分新闻人在追求热点和流量的过程中,忽略了职业道德和公正报道的原则,炒作、歪曲事实甚至发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了公众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在此,我将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和商业化导向。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告营销和流量变成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此,部分新闻从业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点击量和收入,不惜牺牲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炒作话题和发布虚假信息成为常态。
与此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待遇和保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不稳定的经济收入,使得一些人在道德诱惑面前难以自持。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与舆论监督和法律制裁不力密不可分。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虚假新闻和不实信息可以迅速传播,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当前我国对于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法律监管和处罚机制相对薄弱,不能够有效地遏制住这种行为。
舆论监督也并不尽如人意,公众对于虚假新闻和炒作行为的抵制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此,部分新闻从业者得以逍遥法外,妄为而为,造成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持续存在。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新闻从业者应该自觉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和报道原则,远离炒作和虚假信息,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事实。
媒体机构应该加大对于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对炒作和虚假报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国家应该加强对新闻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待遇和保障,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闻环境。
公众也应该提高对于虚假新闻和炒作行为的识别能力,增强对于信息的甄别意识,避免被误导和利用。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1. 引言1.1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背景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鲜见,诸如编造虚假新闻、散布不实信息、违反职业操守等行为频频发生。
传媒行业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职业道德的失范不仅对新闻行业自身造成负面影响,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信任感。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背景主要源于当代社会的急功近利和利益观念泛滥。
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量或收视率,不惜铤而走险,编造夸大事实,捏造新闻事件,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关注度。
一些媒体机构受到政治、商业等多重利益影响,导致报道内容失去客观中立性,偏袒某一方或歪曲事实真相。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专业性。
加强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认识和监督,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规范行业道德,重塑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才能恢复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社会的信任。
1.2 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新闻事业的灵魂所在。
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闻职业道德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公正的基础。
只有遵守道德规范,新闻从业人员才能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不受主观情感和利益的影响,从而提供给公众真实可信的信息。
新闻职业道德是维护新闻行业声誉和信誉的重要保障。
新闻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只有通过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建立起公众对新闻行业的信任,确保新闻行业的良性发展。
新闻职业道德还是保护新闻从业人员自身权益的基础。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可以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避免因违规而受到法律和伦理的惩罚,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保障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之我见1. 引言1.1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不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网络媒体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道德问题。
记者采访中的不实报道、编辑部门的舛错编发、新闻媒体的不客观报道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也使得公众对新闻信任度大幅下降。
在商业利益和职业道德之间的选择上,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往往选择了前者,导致了新闻报道的失真和不客观。
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导致了一些不端行为的出现,比如利用新闻报道谋求不正当利益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新闻行业的声誉,也影响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意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媒体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推动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新闻行业的灵魂和基石,不仅关乎新闻从业者自身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更关乎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和期待。
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独立、公正、中立的立场,以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
只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有效地履行新闻传播的职责,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为公众创造一个公正、平等、开放的信息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进步。
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新闻从业者个人的职业荣誉和社会声誉,更关系到整个新闻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对于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原因分析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其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竞争激烈,新闻界也不例外,为了抢占头条和吸引眼球,一些新闻工作者可能会选择违反职业道德标准,编造虚假报道或夸大事实。
一些媒体面临着经济压力,需要依赖广告和点击量来获取收入,这也会导致一些媒体追求眼球效应,忽视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闻职业道德 的缺失有 着非常复
重构 新闻职业道德 的途径
闻职业道德教 育 ,该活动重新 强调 要
在过去 的年 代里 ,我们治理新 闻 增强大力 弘扬 职业精神 、恪守 职业道 报办小报、 报业集 团化 、 四级办 电视 的 职业道德 的方法 往往倚重于党 和政 府 德、 维护 队伍形象的 自觉性和坚定性 。 格 局被打破而实行 频道 专业化等等新 的 管 理 ,但 是 马克 思 曾 经说 过 :“ 德 这是一个学 习新闻职业道德 的很好的 道 情 况 ,大规模地促生着 新闻工作者 的 的基 础是人类精 神的 自律 。 自律 , 同时 , 在学 习新 闻职 业道德 的过 ” 就 开始 , 扩 张与流动。新闻工作者 的最大 的改 是 自己约束 自己 ,道 德 自律也就是说 程 中 ,还要注意联 系新闻工作 的实际 变 是形成体制 内与体制 外新闻工作者 以案例为 引导 , 将理论 和实际联 道德 规范深化为 主体 的 内心信念 ,从 情 况 , 之 分。体制 内的新 闻工 作者 编制与传 而成为 自觉 自愿 的规范与约束 。 系起来 , 为员工提供 既有理性认识 , 又 因此 , 统 的新闻工作者无异 。我国的传统媒 有感性认识 的素材 ,从而能切 实应用 今后需要加强 的是行 业 自律 ,要把行 体 是依附于不 同级 别的党政部 门,因 业 自律机制 的建立 作为重构新 闻职 业 到新闻工作中去 。 此 ,不同级别 的新 闻工 作者 就有着不 2 、切 实 完 善 职 业 道德 的 监 督 制 度 道 德的重要组成 部分 ,和党和政府 的 同 级 别 党 政 部 门所 派 生 出 来 的 权 力 。 从社会控制 的视角进行考察 , 制度 管理形成和谐的互动 , 具体看来 , 以 有 例如, 就采访来说 , 自于 中央机 关的 来 产生于规约 、 法律 、 政指令等社会关 行 下几种途径 新闻工作者就有着地方 新闻工作者所 系规范, 是人类行为经过长时间积淀后 1 系统 学 习新 闻职 业 道德 知 识 . 无 法 比拟 的 优 势 和 地 位 。 尽 管 有 些 学 形成 的系统 的规范形式 。制度 作为社 新闻职业道 德的重构 ,离不开 学 者一再 强调 “ 国传媒记者拥有 的 ‘ 我 权 会控 制的手段 , 其特点和优势是显而易 习。 现在全 国30 0 多所 大学都在 办新闻 力 ’应该是 ‘ 权利 ”, 应该说 ,这一 见的 。而就我 国新闻职业道德 的制度 传播专业 ,这些 新闻传播专业 毕业 生 观 点在理论上是正确 的 ,然而在实践 建设 而言 , 虽然 已经制定 了( 《 中国新闻 在 学校里学 习的新闻职业道德往往 只 上 ,有相当多 的新 闻工 作者 把 自己的 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并且各 单位都 , 是一些零散 、 过时的知识 , 一旦 从事新 采访 、报道工作 当作一 种权力 ,通过 基本有 自己关于职业道德 的规 范和准 闻工作 ,往往就 会将 之丢于脑 外。另 “ 权力寻租” 来获得 自己个人的利益。 , 则 ,但是在职 业道德的监督制 度上却 外, 媒体现在招聘新闻工作者 , 不再 局 对 于体制 内的新 闻工作者 而言 ,他们 没有得到完善 。 限于学新 闻传播 专业的 ,而对 经济 专 就 存在利用 自己天然的优势 ,为个 人 我 国当前的新 闻职业道德 的监督 业、 律专业 、 法 文学 专 业等 等 都 颇感 兴 谋取 利益的可能。 制度是存在 很多漏洞 的。监督 新闻工 趣 ,而这部分 人更是无从谈起 系统 学 而对于体制 外新闻工作 者 ,则 另 作者 主要 是由新闻主管部 门、新闻单 因而 , 闻工作 新 有 一番景象 。 体制外的新闻工作者 , 所 习过新闻职业道德了 。 位 自身 、 记协等 来完成 , 这样往往导致 能获得 的新闻采访报道 “ 权力”自然比 者 的这些新生血 液往往对新 闻职业道 新闻监督 的体 内循环 。而社 会大众的 就拿 ( 《 中国新 闻工作者 职 监督手段缺乏 , 不上体制 内的新 闻工作者
和职业道德的大型抽样调查 , 在被调 如果说 , 一次调查数据有 可能发生误
查 的 新 闻 工 作 者 中 , 4 .% 的 人 认 差 的话 ,那么 ,多次 的调查数据都 反 有 04
为 “ 闻工作 者职 业道 德水 准变 低 映 同样 的事 实 , 样 就 不 能 不 令 人 清 新 这
维普资讯
俗 新闻” 冷漠新 闻” 媒 介审判” 、“ 、“ 、
为等 。 为了生存 , 了让 自己的报道 能 为
所以 , 系统 学习以 ( 《 中国新 闻工作
“ 假 广 告 ”等 等不 一 而 足 。这 些 问题 多 多的采用 ,这些新 闻工作者不惜捏 者职 业道德准 则》为指南的新 闻职 业 虚
赂而丧失职业责任 隐隋不报之事就 很
有 代表性 。除了这些 明显的接 近于违
了一次 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7* 以 “ 偿新 闻” 有 偿不 闻” 恶炒新 0, / 有 、“ 、“ 上 的同学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 闻” 抄袭新闻 侵权新 闻” 低 、“ 、“ 、“
法犯 罪行为的违背新 闻职业道德行为
者 甚 至 已变 得 不 再 具 有 人性 和 良知 的 传 播 法 制 建设 研 究 》 题 组 对 全 国 的 课
行为 ,比如 ,2 0 04年的 9 月初俄罗斯 综合性 日报、行 业和 专业性 日报、电 人质事件爆发时 ,中央电视台第 4 套 视 台、 电台共 5 家媒 体内从事新 闻采 5 《 日关注》栏 目在报道该 事件 过程 编 工作 的 人 员就 “ 闻从 业者 的职 业 今 新 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信息 ,鼓励观 道德 ”问题 进行调查时 ,发现 “ 国 我 众猜测死亡人数 。 在别的国家人 民陷 新 闻队伍的新闻工作道德状况并不容 入灾难之时 , 我们某些新闻记者还在 乐观 , 在职业道德行为 的选择上任务
的 重 要保 证 。
现象并不是个别的 。 早在 19 年 ,中 问题提 升 到一 个很重 要 的位置 来认 97 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中国记协在 识 , 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 门应探讨
全 国进 行 了 中国 新 闻 工作 者 职 业 意 识 并 建立起 一 套行之 有 效约 束办法 ” 。
维普资讯
当代我 国新 闻职 业道德 的
缺 失与重构
● 曾凡斌●
的十六大 以来 ,以胡锦涛 同志 U 为总 书记的新一届 中央领导集 体对 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 指示 ,其核心 内容就是要 以 “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不 断改革创新 ,提高工作水平。要贯彻 外 ,还有一些在利益 的驱动之 下,记 表 示 不 满 。到 了 2 0 年 ,《 国新 闻 03 中
对此进行有奖竞猜? ! 着严 重的偏差 ” 。并 根 据 调 查 数 据 指 其 实 , 样 违 反 新 闻 职 业 道 德 的 出我们 “ 这 一定要将新 闻职业道德建设
落实好 中央的指示 , 关键在于建设 一
支政治强 、业务精 、纪律 严 、作风正 的新闻队伍。加强新 闻工作者的职业 道德建设是建设这样一支 队伍的基本
严 重腐 蚀了新闻 队伍 的肌体 ,损害 了 造虚假 新闻、 炒作低俗下流的情节 , 以 道德 知识就应成 为培训新闻工作者 的 新 闻工作的声誉 ,弱化 了新闻的公信 达 到多 、快、好 、 省地上稿 , 而谋取 重要 内容 。 准则》应该 作为这 个行 业 从 《 力 ,干扰 了新闻事业 的健 康发展。 自己的利益 。 行 为规范 的最高 准则 ,在新 闻界 内要
当代我国新 闻职业 道德 的缺失
最 近这几年来 ,在一些社会不 良 之 风的影响下 , 我们一些新 闻单位和 新 闻工作者 , 时出现违 反新 闻职 业 不 道德 的现象 , 的情 况还很严 重。例 有 如 ,山西繁峙 矿难 事件 中 l 位记 者 l ( 括 4名新华社分社 记者 ) 包 因接受 贿
了 ” 有 3 .% 的 人 对 “ , 82 目前 社 会 变 化 醒的认 识到当前 中国新闻职业道德 的
缺乏秩序”表示认 同。而 19 年 ,复 缺 失 。 98 旦 大学 新闻学 院对 2l 新闻 专业 2名 总的来说 ,新闻职业道德缺失表
二 、三 、四共 三 个 年级 的 本 科 生 进 行 现可谓林林总总 , 例如 :虚假新闻” “ 、
、
总之 , 随着市场 经济的渗透 , 无论 进行 广泛 的宣 传和学习 ,并且 向全 社 杂 的原 因 , 如监督机制的缺位 , 道德准 是 体制 内的 ,还是体 制外的新 闻工作 会宣 传 ,使 之成 为一 种观念 与风 气 。 则的难以操作等等 ,但其中一个重要 者 ,都有着 出现违 反新闻职业道德行 20 年 ,党 中央要求在新 闻界 开展 的 03 原 因则是 当代市场经济 影响下的新 闻 为的可能性与趋 势。 “ 三项学习教育 ”中 , 中就包 括了新 其 工作人员分化和人员观念 的变化 。2 0 世纪9 年代 , 0 中国的媒体不断扩 张, 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