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 6 月 第 18 期
教育与管理 学周刊
LE AR NING WE E KLY
J un.2017 Vol.18
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冯莉萍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现代教育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把
西方不正当的经济文化思想等冲击,而青少年自身的社会经 验较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思 想观念,而“三爱三节”理念的提出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辨别 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作者简介:李红(1971.5—),女,汉族,甘肃临泽人,小学高级,研究方向:三爱三节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探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
家校合作的有效落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更好的平台。
关键词:心理学;家校合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083-02
wenku.baidu.com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48
和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 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不要过分关心孩子,家 长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要有耐心、多想办法,切勿轻易给孩 子定性或者是放弃,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机会使孩子变 得越来越好。
一、家校合作教育的意义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 母不断成熟的过程。作为孩子来说,他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 庭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够 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教育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 为每个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也不同,因此,每 个孩子在家庭中所培养的思维、品行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家 长和学校双方对孩子进行再教育,让学生在脱离了家庭之后 能顺利地接受学校的教育,正确地引导孩子能够克服自身的 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用学校的制度 规范学生的行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相互配合,逐步培养学生形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家校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使家长在孩子 的教育成长中有所收获。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可以使学校和
二、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困惑:感觉现 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哪怕是采取强硬 的手段都没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在管理孩 子的问题上无从下手甚至是极端化。教育孩子是需要一定智 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利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进行家校合作的 沟通,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搭建孩子健康成长的桥梁。具体来 说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一)家长和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会扩展人们的思维-行 为范畴,从而能增强人们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这样反复积累的 结果能源源不断地激发人们的心理资源,从而促进个人成长。 教师和父母承担着培育孩子最关键、最重要的教育的特 殊使命,儿童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孩子的成长,影响几代 家庭的幸福度。而积极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一个人再次变得活 跃主动起来,并投入到自我治愈过程中。只有心理健康的父母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0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49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爱三节”的思想道德教 育理念,旨在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高尚的思想道德,包括让全 国人民践行“三爱三节”,从而形成一个民风淳朴、积极向上的 社会氛围。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深受
作者简介:冯莉萍(1978.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 83 -
2017 年 6 月 第 18 期
学周刊 教育与管理
LE AR NING WE E KLY
J un.2017 Vol.18
践行三爱三节,争做有道德的人
李红
(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中心小学,甘肃临泽 73420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体现了现代教 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而孩子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 共同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师与 家长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给祖国培 养出忠诚儿子的父、母亲,是给自己立下了活生生的不朽的丰 碑。”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忙或者受文化素质所限无 法很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这 就意味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在教育方法上给予必 要的指导,切实搞好家校的沟通合作,这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的一个重要前提。
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有针对性,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目的 性和实效性。现在的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不 够紧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多数都是通过家长会来进行, 而交谈的内容也以学习成绩为主,这就使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相对比较疏远,因为交流信息的有限往往导致问题得不到较 好地解决。
而常态化的家校合作则可以使教师更为清楚地了解学生 在家的表现和对待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的了解也就更加全 面和客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作为学生家长 来说,也可以通过学校反馈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这样一来, 学校和家庭的信息交流就会更为通畅,信息的传递也更有时 效性。同时,家校合作还能够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 受的教育更加完善。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得人民对于道德素质的追求缺乏正确的认知,“三
爱三节”理念的提出对于教育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规范的思想道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三
爱三节”的内容含义,提出践行“三爱三节”的行为措施。
关键词:三爱;三节;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与管理 学周刊
LE AR NING WE E KLY
J un.2017 Vol.18
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冯莉萍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现代教育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把
西方不正当的经济文化思想等冲击,而青少年自身的社会经 验较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思 想观念,而“三爱三节”理念的提出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辨别 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作者简介:李红(1971.5—),女,汉族,甘肃临泽人,小学高级,研究方向:三爱三节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探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
家校合作的有效落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更好的平台。
关键词:心理学;家校合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083-02
wenku.baidu.com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48
和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 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不要过分关心孩子,家 长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要有耐心、多想办法,切勿轻易给孩 子定性或者是放弃,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机会使孩子变 得越来越好。
一、家校合作教育的意义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 母不断成熟的过程。作为孩子来说,他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 庭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够 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教育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 为每个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也不同,因此,每 个孩子在家庭中所培养的思维、品行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家 长和学校双方对孩子进行再教育,让学生在脱离了家庭之后 能顺利地接受学校的教育,正确地引导孩子能够克服自身的 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用学校的制度 规范学生的行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相互配合,逐步培养学生形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家校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使家长在孩子 的教育成长中有所收获。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可以使学校和
二、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困惑:感觉现 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哪怕是采取强硬 的手段都没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在管理孩 子的问题上无从下手甚至是极端化。教育孩子是需要一定智 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利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进行家校合作的 沟通,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搭建孩子健康成长的桥梁。具体来 说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一)家长和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会扩展人们的思维-行 为范畴,从而能增强人们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这样反复积累的 结果能源源不断地激发人们的心理资源,从而促进个人成长。 教师和父母承担着培育孩子最关键、最重要的教育的特 殊使命,儿童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孩子的成长,影响几代 家庭的幸福度。而积极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一个人再次变得活 跃主动起来,并投入到自我治愈过程中。只有心理健康的父母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0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49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爱三节”的思想道德教 育理念,旨在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高尚的思想道德,包括让全 国人民践行“三爱三节”,从而形成一个民风淳朴、积极向上的 社会氛围。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深受
作者简介:冯莉萍(1978.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 83 -
2017 年 6 月 第 18 期
学周刊 教育与管理
LE AR NING WE E KLY
J un.2017 Vol.18
践行三爱三节,争做有道德的人
李红
(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中心小学,甘肃临泽 73420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体现了现代教 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而孩子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 共同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师与 家长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给祖国培 养出忠诚儿子的父、母亲,是给自己立下了活生生的不朽的丰 碑。”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忙或者受文化素质所限无 法很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这 就意味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在教育方法上给予必 要的指导,切实搞好家校的沟通合作,这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的一个重要前提。
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有针对性,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目的 性和实效性。现在的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不 够紧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多数都是通过家长会来进行, 而交谈的内容也以学习成绩为主,这就使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相对比较疏远,因为交流信息的有限往往导致问题得不到较 好地解决。
而常态化的家校合作则可以使教师更为清楚地了解学生 在家的表现和对待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的了解也就更加全 面和客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作为学生家长 来说,也可以通过学校反馈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这样一来, 学校和家庭的信息交流就会更为通畅,信息的传递也更有时 效性。同时,家校合作还能够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 受的教育更加完善。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得人民对于道德素质的追求缺乏正确的认知,“三
爱三节”理念的提出对于教育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规范的思想道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三
爱三节”的内容含义,提出践行“三爱三节”的行为措施。
关键词:三爱;三节;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