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专题八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1)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 (1)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一、选择题1.侯德榜为中国近代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他,曾经发行了一枚以其肖像为题材的邮票。
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D.研制了“两弹一星”2. 1964年10月,我国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3.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4.江涛在历史活动探究课上找到了下列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科技成就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C.新中国的航天成就D.新中国的军队建设5.有位科学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是在( )A.1970年B.1997年C.1964年D.1973年6.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 )A.“八六三计划”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7.牛顿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在( )A.数学方面B.化学方面C.力学方面D.光学方面8.他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该人物是( )A.牛顿B.爱因斯坦C.达尔文D.伏尔泰9. 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对原子能利用的持续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成为热议的话题。
历史上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邓稼先10.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导致了这种先进的手摇纺纱机的诞生,并且为了讨好女儿珍妮,才取名“珍妮机”。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建筑工程
科技巨著
医学成就
二、三次科技革命(九年级上册第17、18课;九年级下册第20课) 要点 考点解析
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
A.电力的广泛运用
C.蒸汽机的发明
B.电讯技术的兴起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四位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 )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 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2、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成果有关的是( A.坐火车旅行 C.用电灯照明 ) B.开汽车上班 D.在太空授课
第一次
为主要标志;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主要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发明汽船;史 蒂芬孙发明火车 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 志;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成就:爱迪生发明电灯;卡尔·本茨发明内燃 机、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计算机、航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材料三对科技有何认识?科技“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 生活质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威胁了人类
的生存与发展。举例:环境恶化、噪音污染、交通事故频发、
专题八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要点
造纸术 四 大 发 明
考点解析
西汉前期,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 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印刷术 雕版印刷品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四百 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考点解析 东汉《九章算术》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数学 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 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东汉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著《伤寒杂病论》, 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医学 东汉华佗研制成“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明朝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 物学巨著
【步骤二
迷人的创新风采】
(4)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感悟出:对于一个百年前咀嚼过甲午
海战惨败之痛楚的民族,如今终于要打造自己的“海上堡垒” 了。“中国航母”四个字,不仅跨越历史,也早已跨越了军事, 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海图腾,是绵延了近百年的一个强国梦! 下面是初三(2)班设计的“中国现代科技发明创新”展板,请
范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科技带来能源枯
竭、环境污染等困扰人类的问题。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 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在
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热点主题三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及治学精神
★★★
1.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2.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
要点
考点解析 战国时,制成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发明
四
指南针
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材料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阅读下列材料,作出正确的判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老一辈科学家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远大的报国志向,积极献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
短短几年间,我国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
我国的原子弹、导弹相继研制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的科技力量。
我国在核技术、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
(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就。
()(2)“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阅读下列材料:1959年,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由于苏联专家的突然撤走,遇到重大困难。
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面临严峻考验,外国人甚至断言“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中共中央毅然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攻关。
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多次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儿现在还不硬,你们把原子弹、导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儿也就硬了。
”请回答:(1)我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在研制期间出现了怎样的波折?(2)你能用学过的史实来反驳材料中外国人的断言吗?请试一试。
(3)陈毅部长为什么说“你们把原子弹、导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儿也就硬了”?(4)根据材料概括原子弹成功爆炸的作用。
3.某班对新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了评选,结果以下三项名列前茅。
请回答:(1)你认为这些成就入选的理由分别是什么?(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参考答案1.(1)√(2)√(3)√2.(1)苏联专家撤走。
(2)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从开始研制到爆炸成功只用了9年时间,从苏联专家撤走到爆炸成功只用了5年时间。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0 中外科技
2021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中外科技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3、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主要科技成就
4、著名建筑和工程
5、医学成就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一大发明,发明五禽戏,被誉为“神医”。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著有《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四: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六:民族解放运动史…………………………………………………专题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专题九: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专题十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专题十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十三:国共两党的关系…………………………………………………专题十四: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十五:“三农”问题……………………………………………………专题十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十七:世界民主法制的进程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二、世界格局的演变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四、主要的国际战争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一)ppt课件(新人教版)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 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以及其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2、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找出这些科学家 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探究、例证、分析、和归纳等综合能 力。
“两弹一星”(快速阅读,提炼重点)
1、 1964年10月16 日,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2、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 。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无核 都不会 首先 使用 核武器,不对 国家使用核武器。 4、 1966 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五 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 第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 星的国家。 6、 1999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005 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哪些?
造 纸 术
火 药
指 南 针
印 刷 术
英国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碎了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受凌辱,科技落后。
1949年,新中 国成立,中国 人民站起来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国后,我国在国防建设、 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航天技术
①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②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 号”——(杨利伟) ③2005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费俊龙、聂海胜) ④2008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17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 袁隆平的贡献: 1.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
成籼型杂交水稻
2.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 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 破 • 获得的荣誉: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004年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 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 •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想一想:以上的材料表现了邓稼先拥有哪些崇高的品质? 刻苦钻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热爱祖国。
国名
美国 7年零4 个月
前苏联
英国 4 年零7 个月
中国 2年零8 个月
时间
4年
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和我国的核政策:
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 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 平具有重要意义。 核政策: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 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 核武器。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在内蒙古主 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 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2005 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 船.“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草原成 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 回。
2008 年 9 月 28 日 “神舟”七号飞船 返回舱成功着陆。 翟志刚、刘伯明、 景海鹏三名航天员 成功出舱。中国 “神舟”七号载人 航天飞行任务圆满 成功。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航天科技成就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 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 区成功着陆。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中考历史 专题八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一、选择题1.“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3.(2011·邵阳学业考)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 )A.数学领域B.建筑领域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资治通鉴》5.(2011·怀化学业考)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6.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工具,如钳子、剪刀等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发现此原理的科学家来自( )7.(2012·连云港中考)观察下面两枚邮票,我们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万有引力定律——生物进化论——《复活》——《英雄交响曲》8.(2012·南阳模拟)“他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他改变了人们的世界,他打败了无敌的神,他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材料中的他是指( ) A.《物种起源》 B.《战争与和平》C.《英雄交响曲》D.《美国的悲剧》9.“在未来某一时间,有一对20 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 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
50年后,哥哥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原来,对于乘坐光速飞船的弟弟来讲,才刚刚过了十几年。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备考资料-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备考资料-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一.中国古今历史上科技成就。
1.东汉:〔1〕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意义: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最早的造纸技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2〕张衡发明地动仪〔张衡不追求官位高低,官运的飞黄腾达〕;发明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世界公认最早地震仪器。
2.南朝;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1000年。
3.四大发明:(宋元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1〕造纸术: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蔡侯纸〕。
〔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
《金刚经》:唐朝印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升发明,比欧洲早400年;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②北宋制成指南针〔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③南宋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火药:①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③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4.新中国成立后:〔1〕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③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003年“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第三个成功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5年“神舟6号”发射成功,〕〔2〕袁隆平〔1〕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水稻专家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
海 边
美 丽 的 地 球 将 不 再 美 丽
我们能做的:
1、爱惜水资源,平时节约用水。 2 、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3、少用一次性物品。 4 、向周围的亲友宣传要保护保护环 境……
导入新课
中国四大发明有哪些?中国继四大发明 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称为“第二次 绿色革命”。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代号为“小男孩” 代号为“胖子”
1945年8月6日,美 国为迫使日本迅速投 降,在日本广岛投掷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 原子弹。8月9日,美 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 第二颗原子弹。
最初
现在 何谓“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 的夙愿。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 ……”
师“ 无 论 到 哪 里 他 都 值 五 个
1966年10月27日,装有 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 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 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 用于实战的导弹。
思考问题: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 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是 中国人不再挨饿,一靠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他的成 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 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这个世纪 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杂交稻当作中 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 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 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 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 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一、选择题1.“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结束了我国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3.(2011·邵阳学业考)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 )A.数学领域B.建筑领域C.医学领域D.文学领域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资治通鉴》5.(2011·怀化学业考)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邓稼先D.袁隆平6.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工具,如钳子、剪刀等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发现此原理的科学家来自(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7.(2012·连云港中考)观察下面两枚邮票,我们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托尔斯泰——《复活》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8.(2012·南阳模拟)“他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他改变了人们的世界,他打败了无敌的神,他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材料中的他是指( ) A.《物种起源》 B.《战争与和平》C.《英雄交响曲》D.《美国的悲剧》9.“在未来某一时间,有一对20 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 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
50年后,哥哥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原来,对于乘坐光速飞船的弟弟来讲,才刚刚过了十几年。
”与这段描述相对应的科技理论是( )A.浮力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进化论D.相对论10.(2011·泰安学业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11.(2012·邵阳学业考) 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叙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B.瞭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12.(2011·潍坊学业考)“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二、非选择题13.(2011·台州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表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材料二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每百公里能耗是大客车的50%,飞机的18%;高铁建设大量采用“以桥代路”,如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桥梁总长度占全线的80%,节约用地3 000多公顷。
(1)中国科技有过辉煌的历史。
请列举古代中国除四大发明外的两项科技成果。
(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所占比例迅速下降,请分析原因。
(3)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科技事业进入崭新的春天。
请概括材料二体现的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意义。
(4)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14.(2012·怀化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
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两种机器?(2)材料二中的“信息网络”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它属于哪个领域?(3)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解析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题干中的“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可看出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应选C。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能力。
西汉早期发明了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地发展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便利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了欧洲航海家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发展的基础。
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
3.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得出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4.【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根据图片判断,该著作包含了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由此判断是《天工开物》。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故选C。
6.【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
杠杆定律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
7.【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和识图能力。
题图信息:苹果落地引发了一位科学家的思考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自然规律。
从而分析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此无关。
8.【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英国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灭论,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故选A项。
【概念链接】《物种起源》的影响《物种起源》自185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市民的热烈欢迎,被争相购买。
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
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
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
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9.【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强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材料所表达的含义正与此相关,故答案为D项。
10.【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由题中的材料可知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并且出现新的通讯工具,这些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关。
11.【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革命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分析。
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沉没于1912年,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12.【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不是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其余三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和认识理解能力。
第(1)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第(2)题可从思想、政治、对外政策等方面思考回答。
第(3)题答案可从材料二中提炼,亦可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概括、归纳。
第(4)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隋朝建筑赵州桥等。
(符合题意即可)(2)封建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3)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符合题意即可)(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样才会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言之有理即可)14.【解析】本题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考查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有关知识的掌握和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及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1)题在审题时要抓住为这两种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机器,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图一中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动力,图二中的飞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内燃机为动力,得出答案。
第(2)题在审题时要抓住“信息网络”这一关键点,结合所学知识,网络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主要由计算机构成,得出答案。
第(3)题在审题时抓住“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两个关键点来回答。
答案:(1)改良蒸汽机,汽油内燃机。
(2)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技术。
(3)大力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和培养人才。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