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时间与单位表述陷阱详解

合集下载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本文将对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进行答案解析。

以下是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的详细内容。

一、判断推理题问题:某公司需要为新员工干部进行培训,会议地点只能在A、B、C三个城市之一,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参加培训的员工绝大多数来自D地,因此应选定的培训地点最可能在D地。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判断推理题,要求根据给定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调查结果,参加培训的员工绝大多数来自D地,因此可以推断最可能的培训地点在D地。

二、信息匹配题问题:李雷、韩梅梅、张三、李四、王五五个人参加了一次会议,根据调查结果,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张三和李四是同一领域的专家。

B. 王五是新加入的成员。

C. 李雷是会议主持人。

D. 韩梅梅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中提到的五个人参加了一次会议,根据下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判断。

根据给定的信息,无法判断张三和李四是否是同一领域的专家;题目中没有提到王五是新加入的成员;题目中没有提到李雷是会议主持人;题目中没有提到韩梅梅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因此,以上四个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三、综合分析题问题:某公司在管理层中推行“员工自主管理”制度,根据调查结果,以下哪个观点是支持这一制度的?A. 管理层的权力得到增强,提高了决策效率。

B. 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

C. 员工的自由度受到限制,降低了工作动力。

D. 员工之间的合作性加强,提高了团队效能。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要求根据给定的调查结果,找出支持“员工自主管理”制度的观点。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总结:本文对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进行了答案解析,涉及了判断推理题、信息匹配题和综合分析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与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与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题,有相当一部份考生能够理解了文章意思后,列出相应的表达式,但由于计算过程的相对复杂,使得不少考生因此而失分。

同时,计算类题型在资料分析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计算,是最终取得好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基于这一问题,曾老师通过实例说明了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题中实现快速计算的技巧。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与技巧"十五"期间某厂生产经营情况第一章资料分析综述第一节命题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资料,考生对于其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都应特别留意。

因为这里往往都蕴含着考点。

常见时间表述陷阱:1.时间点、时间段不吻合,或者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2.月份、季度、半年等时间表述形式;3.其他特殊的时间表述。

【例】资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题目: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常见单位表述陷阱:1.“百”“千”“百万”“十亿”“%”等特殊的单位表述;2.资料与资料之间、资料与题目之间单位不一致的情况;3.“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资料:2008年,某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题目:2008年,该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2008年,该省的绿茶出口额约为多少万美元?常见特殊表述形式:1.“增长最多”指增长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指增长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2.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则“可能正确/错误”都要选,“一定正确/错误”都不能选;3.“每……中……”“平均……当中的……”,都以“每/平均”字后面的量作分母;4.“根据资料”只能利用资料中的信息;“根据常识”可以利用资料外的信息。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常见陷阱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常见陷阱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常见陷阱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模块。

不仅题目难度较大,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陷阱,稍不留意就会导致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数量关系题型中常见的陷阱。

一、单位陷阱单位不一致是数量关系中常见的陷阱之一。

有些题目在题干中给出的数据单位与所求问题的单位不同,如果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出错。

例如,题目中给出的速度是千米/小时,而时间是分钟,在计算路程时就需要先将时间单位统一换算成小时,否则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再比如,在涉及到面积、体积的计算时,单位的换算更是至关重要。

二、时间陷阱时间问题也是容易设陷阱的地方。

比如,一件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3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4 天,问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这里的“3 天”和“4 天”并不是指准确的 72 小时和 96 小时,而是指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1/3 和 1/4,计算两人合作的时间应该是 1÷(1/3 + 1/4)。

还有一些题目会故意模糊时间概念,比如“从上午 8 点到第二天上午 8 点”,这期间的时间不是 24 小时,而是 32 小时。

三、百分比陷阱在涉及百分比的题目中,要特别注意基数的变化。

例如,某商品先降价 20%,然后又涨价 20%,此时商品的价格与原价相比是降低了。

因为降价是在原价的基础上,而涨价是在降价后的价格基础上,两次的基数不同。

另外,对于“增长率”和“减少率”的理解也容易出错。

比如,说增长率为 20%,那实际增长的数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 20%;而说减少率为 20%,则实际减少的数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 20%。

四、行程问题陷阱行程问题中,常见的陷阱包括“相向而行”与“同向而行”的混淆、“平均速度”的计算错误等。

例如,甲、乙两人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相遇,求相遇时间。

如果把相向而行看成同向而行,那么计算出的结果就会完全错误。

关于平均速度,很多人会误以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其实平均速度应该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资料分析常见错误有哪些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常见错误有哪些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常见错误有哪些解题技巧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料不仅来得快,而且数量庞大,特别是处于社会中枢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的基地。

它所接收的信息和资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复杂程度上,以及广泛性上,都是一般单位和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本文是店铺整理的资料分析常见错误,欢迎阅读。

资料分析常见错误易错情况一:时间看错如材料给出的是上半年的数据,而题干问的是第一季度的数据,很多考生容易直接代入材料的数据,这样算出来的答案肯定就是错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上半年的数据减去第二季度的数据。

避免时间点看错的方法:读材料时就暗示自己记住材料写的时间,看题目的时候重点看题干时间。

易错情况二:数据算漏数据算漏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的统计项目不仔细,比如题干问到了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四个国家的GDP综合,但是考生只看到了前面的3个国家,或者题干要求算出A比B多多少倍,而考生在计算出A÷B之后,忘了减1等等。

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在读题干的时候最好就把要求统计的项目在题干中列出来。

易错情况三:概念混淆概念混淆是指对常考概念的公式不熟悉,比如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3年的比重,这个时候就是在求基期的比重。

如题目求的是2014年平均价格的增速,那么就是在求平均数的增长率,这两个概念的公式是不一样的。

对于像概念记不清就很容易混淆的问题,建议考生把公式记熟,在记的时候可以配合题目进行推导,如果能够把每题涉及到的公式都推导出来,那么对应考点的列式就能够很快熟悉了。

易错情况四:小数点出错往往是在乘除法混合运算或估算的时候,忽略小数点以及0导致的,当选项出现了10倍或者100倍关系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对数据进行估算时,四舍五入后面的都化作0,不要直接忽略。

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2、在房地产投资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中,用( )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高,说明风险越小。

A.销售量B.销售单价C.销售额D.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盈亏平衡的评价原则。

盈亏平衡点的值不论用产量表示,还是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不论是用产品单价表示,还是用销售额表示,都是越低越好[BEP(V)除外]。

即BEP(V)越高越好。

3、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辩和理性的_____。

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科学精神是消除各种______、破除种种迷信的利器。

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盲从,不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缺失愚昧B.匮乏罪恶C.苍白无知D.失效误解4、对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的闲置土地,处置方式是( )。

A.自动延长动工开发期限2年B.办理有关手续后再开发建设C.为土地使用者置换其他等价土地D.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且不给予原土地使用者补偿标准答案: C解析:考察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

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延长动工开发期限,单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置换土地;其他处置方式。

本题中,C说法正确。

5、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上,审议具有24年历史的《国际电信规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要确保它能______,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用户的需求和全球化、激烈竞争和创新不断加深的技术环境。

A.与时俱进 B.推陈出新C.破旧立新 D.精益求精6、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7、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题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比重,而且对于考生能否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的攻略。

一、了解题型特点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的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数据的计算、比较、分析和推理等。

资料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统计公报、经济数据、社会调查等。

而题目所要求的计算和分析难度也各有不同,既有简单的直接查找数据,也有需要进行复杂计算和综合分析的。

二、掌握必备知识(一)统计术语要想顺利解答资料分析题,必须熟练掌握一系列统计术语,比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倍数等等。

理解这些术语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基础。

(二)速算技巧在国考行测的紧张时间限制下,掌握高效的速算技巧至关重要。

例如,估算法、直除法、截位法等。

三、解题步骤(一)阅读材料首先,快速浏览资料的标题、图表的表头和坐标轴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仔细阅读资料中的具体数据和注释,明确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题目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是计算某个具体数值、比较大小还是分析趋势等。

同时,确定题目中所涉及的数据在资料中的位置。

(三)选择方法根据题目要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或分析方法。

如果数据简单,可以直接计算;如果数据复杂,则运用速算技巧。

(四)计算求解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和速度的平衡。

四、常见陷阱(一)时间陷阱注意题目中所给定的时间与资料中数据的时间是否一致,避免因时间混淆而出错。

(二)单位陷阱数据的单位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万吨和吨、亿元和万元等,要特别留意。

(三)概念陷阱一些相似的概念容易被混淆,比如“增长率”和“增长量”、“比重”和“平均量”等。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当心“平均”的陷阱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当心“平均”的陷阱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经常涉及两个概念,“平均量”和“年均增长量”。

这两个量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是它们分别要考的内容却千差万别。

考生如果平时没有弄懂这些概念,考场上很容易轻率大意导致错误。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平均量”和“年均增长量”。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大家通过以上例题的讲解,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平均量”和“年均增长量”之间的区别,如果搞不清楚,那么再简单的题也会出错。

所以大家在考试前一定要将资料分析常考的概念弄清楚,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文档来源: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网:/?wt.mc_id=bk4828。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真题(带详细答案解析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真题(带详细答案解析版)

2015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说明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30 道题,总时限为 120 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卡、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禁折叠答题卡!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常识1、下列做法最贴近“看得见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法律内涵要求的是A.纪检监察部门开通网站并接受网络举报B.地方政府在互联网上征求城市规划意见C.人民法院在互联网上公布法庭裁判文书D.交警配备执法记录仪时记录执法过程2、因张三不偿还一年前的十万元现金借款(利率 5%),李四将其诉至法院,但李四丢失了借条原件,面临败诉的风险,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张三自愿偿还李四现金十万元,李四主动放弃利息的诉讼请求,下列法院内涵最能体现这一调解精神的是:A.无救济,即无权利B.法者,定分止争也C.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D.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3、下列哪种情形最可能实行一审终审?A.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出反诉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B.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夫妻双方争夺子女抚养权的离婚案件C.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纠纷案件D.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成语“南橘北枳”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B、苏武牧羊的地点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C、东汉使者班超同时也是《汉书》的作者D、西汉张骞与唐代鉴真出行的方向不同7、下列哪种情形最可能实行一审终审?A、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出反诉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B、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夫妻双方争夺子女抚养权的离婚案件C、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纠纷案件D、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权利义务明确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8、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不公开B、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和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政府信息公开C、行政机关逾期不答复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公民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办公厅(室)可以作为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11.下列哪组成语反映了同一种人际关系?A。

国家公务员-行测汇总笔记

国家公务员-行测汇总笔记

3. ⽅方程法第⼆二节六⼤大题型1. ⼯工程问题2. ⾏行行程问题3. 经济利利润4. 最值问题5. 容斥原理理6. 排列列组合与概率第⼀一章⾔言语理理解与表达第⼀一节⽚片段填空先读问题--带着问题读⽂文段--选项1. 中⼼心理理解题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想要说明……解题思路路:寻找中⼼心句句(有中⼼心句句--同义替换;⽆无中⼼心句句--全⾯面概括)解题技巧:重点词+⾏行行⽂文脉络(三词两句句)(1)重点词①关联词(转折/因果/必要条件/并列列)转折之前是铺垫,转折之后是重点;因果关系中结论是重点;必要条件关系中对策是重点;并列列需要全⾯面概括,不不偏颇。

对策标志词:应当/必须;通过/采取……⼿手段,才能;呼吁/提倡/建议当⽂文段中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里里。

反⾯面论证:如果……,不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文段最后出现:换⾔言之/简⽽而⾔言之等标志词,标志词之后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②主题词:⽂文段围绕其展开;⼀一般⾼高频出现;多为名词;有引⼊入或解释说明③程度词:程度词加重的句句⼦子是重点(2)⾏行行⽂文脉络-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中⼼心句句特征:观点(对策、结论、评价)-分述句句特征:下定义;举例例⼦子;原因解释;调查报告、数据资料料;正反论证;原因解释;并列列分述TIPS:1.从读题的⻆角度:分述句句部分可快速阅读,分述句句⾥里里的任何关联词都不不重要。

2.从选项排除的⻆角度:围绕分述句句的选项是⼲干扰项,要排除。

3.做题⼀一定要有圈画思维。

把重点内容画出来,重点内容重点看,⾮非重点⽤用括号画出来,可以略略读。

错误选项特征:1. 转折前的内容2. 例例⼦子、原因、背景:⽐比如/例例如;因为;近年年来/随着3. ⽆无中⽣生有4. 绝对表述5. 与⽂文意相悖代词巧解⽚片段阅读题位置:尾句句出现代词,总结前⽂文标志词:这、从这个意义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有鉴于此、对此答题要点:代词之后引出重点2. 细节判断题(2-4题,⽐比较费时间,需要细⼼心)错误选项特征:1. ⽆无中⽣生有2. 偷换概念(替换、混搭)3. 偷换时态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完成时(已经、了了、完成)进⾏行行时(正在、在……中、着)4. 偷换语⽓气(太过绝对)第⼆二节语句句表达1. 语句句排序题(2-3题)第⼀一步:根据选项提示,对⽐比确定⾸首句句,先看形式再看内容1. 下定义:……就是/是指2. 提出观点:有⼈人说/⼈人们普遍认为3. 背景引⼊入:随着/近年年来4. ⾮非⾸首句句特征a. 关联词后半部分b. 指代词:他/她/它;这/那正确答案:A第⼆二步:同时进⾏行行,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1. 确定捆绑集团----紧紧绑在⼀一起,中间不不允许有其他介⼊入a. 指代词捆绑:代词单独出现,⼀一般不不做⾸首句句;根据指代词寻找捆绑句句这、那、他b. 关联词:配套出现;单独⼀一个(但、同时分析句句⼦子意思)2. 确定顺序----只分先后a. 时间顺序:年年代、朝代、时间提示词(过去、现在、未来)b. 逻辑顺序观点+解释说明A和B:先说A再说B3. 确定尾句句----对⽐比确定结论、对策:因此、这、应该、于是第三步:验证(只验证你基本锁定的答案)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全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全分析

资料分析分类资料分析的资料一共有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合资料四种。

文字材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

文字材料分析题时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

具有隐蔽性和陷阱性的特点。

表格资料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

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只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驾驭能力。

在做表格资料题目时,当行列比较多时,容易找错数据,看错行或看错列,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加以参照,比如直尺或笔杆都可以。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使用率特别的高,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题型,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道题目中、对于综合资料,最关键的就是弄懂每个材料本身的含义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资料分析技巧很多考生都做资料分析题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料的内容那么多,怎么也看不懂。

要想到做好资料分析的题目,必须要快速有效地读懂材料,除了考生本身的阅读理解水平之外,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方法技巧。

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的,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有效的阅读文字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简单来说,在考试时间并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考生在做题前最好快速浏览一遍材料,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再看题目,进而根据题目要求在资料中找到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等。

此外,资料分析的如题技巧还有:表格交叉项法和图形要点抽取法。

资料分析的计算技巧有的考生一遇到资料分析中计算题目就抱怨头晕,毫无头绪。

其实,查看往年试题时不难发现,资料分析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题目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只有遇到判断正确与否的题目时,才需要做精确计算,否则,只需只计算出满足题目要求的唯一的近似结果即可。

比如简化技巧,能够将过于繁琐的运算通过提炼找到更为简洁的可以间接反映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辅导:三种单位表述陷阱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辅导:三种单位表述陷阱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辅导:三种单位表述陷阱资料分析解题中常见的陷阱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在单位上做文章,在此,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三种在单位上做文章的情况,供考生参考。

一.材料单位与选项单位不一致陷阱设置:1、材料中的单位与选项中的单位不一致;2、选项中设置了忽视单位不统一直接计算项混淆视听。

示例:材料中给出的单位是千米,选项中的单位是米,选项中设置了以千米为单位计算所得的数据作为干扰项。

例题1:一家企业对2000-2004年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正次品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2000-2004年五年中,该企业生产的此种产品总共大约有多少正品?A.425.5件B.426件C.72700件D.425500件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

从图中可知,2000-2004年五年该企业生产的此种产品正品总数为78.7+77.6+91.2+88.5+89.5=425.5千件=425500件。

公务员行测秒杀【通用国考省考】,只看选项,知晓答案!免费领取行测技巧和申论技巧试读版!陷阱分析:该题是典型的单位混用的题目。

图中出现的数据单位是千件,但四个选项中的单位均是件,在计算之后应该把单位变成件,否则会出错。

如果不进行单位转换,会误选A项。

例题2:浙江行测真题2005年,四个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的总和约为()。

A. 1350亿元B. 135021亿元C. 1784亿元D. 178435亿元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

100405+5595+12379+16642=135021百万元≈1350亿元,选A。

陷阱分析:典型的单位表述陷阱,材料单位是百万元,如果直接当成是亿元的话,就会误选B项.二.材料中两种单位混用陷阱设置1、材料中同一事物使用了两种单位;示例:材料中关于耕地面积,同时出现了公顷和亩两种单位。

2、在涉及两种单位事物的相关题目中,或者是在题干中给出了计算涉及的是具体哪一个单位,或者是在选项中给出,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选项中的单位是否一致。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含答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含答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含答案)试卷说明:题量:130答题时间:120分总分:100资料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资料题】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64亿元、税金1680亿元、利润2080亿元,分别增长19.1%、19.4%、26.4%,分别高出全国7.9、8.4、14.2个百分点。

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3.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百户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增长10.2%、11.1%、20.8%,分别占全省工业的29.5%、51%、27.6%。

2013年,汽车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8亿元,增长23.1%;实现利润416.6亿元,增长19.9%;税金225.3亿元,增长50%。

销售利润率(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攀升至9.2%。

食品(含烟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9亿元,增长20.8%,增速同比放缓9.2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398亿元,增长34.5%;工业税金506.2亿元,增长11.4%。

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0亿元,增长1.8%,利润总额34.6亿元,增长18.8%。

行业销售利润率仅1%。

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138亿元,增长18.8%;实现利润204.2亿元,增长38.1%。

子行业中,石油加工业净亏损0.2亿元,同比减亏13.6亿元;化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长31.6%,扭转上半年利润下降局面;石油开采业净亏损8.6亿元,橡胶塑料行业利润增长29.1%。

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2亿元,增长27.1%;实现利润167.2亿元,增长51.6%。

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6亿元,增长26.6%;实现利润191.6亿元,增长23.8%。

其中,电气机械(家电)利润增长38.5%,专用设备利润增长22.1%,船舶行业利润增长18.9%。

111.2013年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多少万亿元?A.84B.90C.97D.102112.2013年全国工业企业的税金增速比利润增速:A.低1.2个百分点B.低5.8个百分点C.高7.0个百分点D.高8.4个百分点113.2013年该省以下行业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石化行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B.建材行业,石化行业,机械行业C.汽车行业,食品(含烟草)行业,钢铁行业D.食品(含烟草)行业,钢铁行业,汽车行业114.2013年该省工业企业的哪项信息,能够从上述资料中直接推出?A.工业企业利润占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B.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机械行业的比重C.橡胶塑料行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额D.百户重点企业的总体销售利润率11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2年该省食品(含烟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11.6%B.2012年该省工业企业税金总额中,汽车行业所占比重超过15%C.2013年该省建材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高于2012年水平D.2012年该省石油加工业净亏损13.4亿元【资料题】116.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4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约增长了:A.25.9%B.36.8%C.47.4%D.52.5%117.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了:A.4千多元B.3千多元C.2千多元D.1千多元118.综合2011~2013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季度分别是:A.1季度和1季度B.1季度和4季度C.4季度和4季度D.4季度和1季度119.2011~201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超过1万元的年份有几个?A.0B.1C.2D.3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3年各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均同比增加B.2013年4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低于环比增速C.2014年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长了三成多D.2013年下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半年多约2000元【资料题】2014年1~5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约1325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学技巧之速解日期问题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学技巧之速解日期问题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必学技巧之速解日期问题在公务员考试试卷中,日期问题这类题目深受考官青睐,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若未经过系统了解,理解起来以及计算上都会有点难度,稍有马虎就可能做错。

日期问题一类是求年、月、日直接设问的方式,还有一类是台历问题中的日历翻页和月历推断。

专家指出,无论形式如何,只要找到解题的本质内容(间隔天数的统计),就能轻松求解。

日期问题主要涉及平年、闰年以及大、小月的问题,都具有年年、月月不相同这一情况,因此基础理论必须学透。

基础知识1:闰年判定口诀: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三千二百年再不闰。

即:①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11不是闰年,2012是闰年),②能被400整除但不能被32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是闰年,2100不是闰年,3200也不是闰年)。

基础知识2:大月有31天,包括1、3、5、7、8、10、12月;小月有4、6、9、11。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基础知识3:一个星期7天循环,平年是52个星期多1天,闰年是52个星期多2天。

第一类是求年、月、日是直接设问的方式。

【例1】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5年7月1日是( )。

A. 星期三B. 星期四C. 星期五D. 星期六【答案】C【中公解析】从2003年7月1日到2005年7月1日过了两年,同时2004年是4的倍数为闰年,这一共经过104个星期多3天,则星期二过3天为星期五。

【例2】2008年8月8日是星期五,求2010年10月10日是星期几?A、星期四B、星期五C、星期六D、星期日【答案】D【中公解析】2008年8月8日到2010年8月8日,经过2年且不包含08年闰年2月29日这一天,采用分步计算,到2010年8月8日应为104个星期加2,则为星期日。

2010年8月8日到2010年10月8日,经过两个月,8月、9月分别有31天和30天,一共61天,是8个星期余5,因此一共增加3+2=5,所以2010年10月8日为星期五。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是一个能够通过掌握正确技巧和方法来大幅提高分数的模块。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题型和考点在开始备考资料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有清晰的了解。

资料分析的题目类型通常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倍数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现期量减去基期量再除以基期量得到;比重则是部分量除以整体量。

只有熟悉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才能在做题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方向。

二、快速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篇幅较长,数据众多。

因此,快速阅读并准确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浏览题目,明确需要查找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

对于文字型材料,可以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占比”等;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关键要素。

同时,要学会用铅笔标记出关键数据和信息,以便在后续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三、熟练掌握计算技巧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技巧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

例如,将百分数近似转化为整数,或者将复杂的数字四舍五入简化计算。

2、直除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来快速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3、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 05,1/3 ≈ 033,1/4 = 025 等,在计算时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这些特殊值进行计算。

4、分数比较法对于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通分、交叉相乘等方法快速得出答案。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简单计算请绕过那些时间陷阱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简单计算请绕过那些时间陷阱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简单计算请绕过那些时间陷阱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资料分析一些题目,虽然属于简单的加法计算,但是命题人很容易在时间上设置陷阱,例如“十一五”、“十二五”这两个常考的时间段,大家一定要牢记:十一五:2006年~2010年;十二五:2011年~2015年。

【例1】(2017年国家)问题:“十二五”期间,该市粮食总产量在以下哪个范围?( )A.20~21万吨之间B.21~22万吨之间C.22~23万吨之间D.23~24万吨之间【答案】B【图图点拨】“十二五”期间为2011~2015年,粮食产量分别为4.34+4.43+4.14+4.21+4.16≈4.3+4.4+4.1+4.2+4.2=21.2,在21~22万吨之间。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2017年国家)材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各类技术专利申请情况表单位:件问题:“十二五”期间整车制造专利申请总数约是“十五”期间总数的多少倍?( )A.2B.4C.6D.8【答案】C【图图点拨】“十二五”期间为2011~2015年,“十五”期间为2001~2005年,(2597+2603+2487+2035+769)÷(225+215+345+424+554)=10491÷1763≈6。

因此,选择C选项。

【易错陷阱】有些考生误将“十二五”记成2010~2014年,将“十五”期间记成2000~2004年,易误选D。

这次,大家明白出题人最初时间给的是2000年的目的了吧,大家还是太年轻!我们应该从别人掉过的陷阱里增长经验,未雨绸缪,将资料分析20道题的分数牢牢抓在手中,希望大家一路披荆斩棘,刷遍题海心未老,这边风景独好!。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它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是我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然而,很多考生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感到头疼,觉得数据繁多、计算复杂,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完成题目。

那么,如何才能在国考行测的资料分析中取得高分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要想做好资料分析,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公式。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等。

只有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计算公式,才能在看到题目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是: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对于比重,我们要知道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而平均数则是总量÷份数。

在学习这些概念和公式时,不能死记硬背,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做到能够灵活运用。

二、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资料分析题中的数据通常都很多,而且比较分散。

因此,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是解题的关键之一。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快速浏览一下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种。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其中”“占比”等,这些地方往往会包含关键信息。

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注释等。

在查找数据时,要细心认真,避免看错行或找错数据。

三、学会估算和简化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很多计算都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能够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一些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计算变得简单。

或者利用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方法来快速得出答案。

行测之资料分析

行测之资料分析

第一章资料分析常见“陷阱”陷阱,顾名思义,就是陷害你的坑,就是让你做不对的那些点,在行测的其他部分都存在“陷阱”,那在资料分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这些陷阱隐藏在题干的表述中,选项的表述中,设置是某些比较相似的表述中,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必然会得到南辕北辙的答案,而出题人正是抓住这点,在选项设置的时候,也会给出错误的选项,这样,本来很简单的试题,由于不懂陷阱,而得到错误的答案,悔恨不已。

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熟悉这些常见的陷阱,提前预防。

第一节时间表述陷阱时间,是资料分析必不可少的因素,你看那篇资料分析会少了时间的出现呢?所以出题人,就会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企图为难考生,不过,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题研究发现,这部分的陷阱,其实也是有规律的,具体怎么说呢?看下面的讲解吧。

一、时间表述混淆什么叫时间表述混淆呢?其实就是在试题的题干里面,强加入了自己的认识,不看题干,将时间默认为某一年,然后计算,如果遇到一个比较仁慈的命题者,没有把这一年的数据,放到选项中,你返回来检查的时候,发现问题所在,然后重新计算,浪费的只是时间而已,最终的结果还是正确的,那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比较“变态”一点的命题者呢?就把这一年的数据放到选项中,那你算了半天,发现有这个答案,兴奋的做出选择,那你这会浪费的就是“试题”,所以说一定要认真读懂题干。

二、时间间隔问题时间间隔,听着很专业,什么是时间间隔问题?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2006~2010年到底间隔了多少年,如果我要计算2006~2010年的年均增长量的时候,到底是除以4,还是除以5呢?这个问题,混淆了大家很久,在这就给大家说清楚。

1、计算年均增长量的时候当我们计算某一指标的年均增长量的时候,在这要注意,有两个分歧点,关键是看试题中给出了什么信息。

(1)如果试题中给出了2006、2007、2008、2009、2010年的值,那年均增长量=(2010年具体值-2006年具体值)/(2010-2006)即可;(2)如果试题中多给了2005年值,那如果要计算2006~2010年的年均增长量的时间,我们就要采用(2010年具体值-2005年具体值)/(2010-2005)才行。

公务员行测:时间搞不对 所有努力都白费

公务员行测:时间搞不对 所有努力都白费

公务员行测:时间搞不对所有努力都白费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杜筱鹭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必考的一类型题目,这部分题目也是行测中最容易得分,最能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的部分。

但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明明自己已经将资料分析部分所涉及的公式以及计算方法掌握,可在计算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错误。

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大家在计算的过程中会出现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准确,从而出现失分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搞不对,所有努力都白费”。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关于时间的易错点,让大家在今后的备考过程中避免踩雷,从而有所提升和突破。

资料分析中的时间易错点通常会有两点,分别为时间点易错点和时间间隔易错点,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释。

1、时间点易错点特点:题干中出现与材料中时间点相关但不相同。

选项中给出相关年份的数据混淆视听。

例.材料:2009年7月份,全国钢坯进口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

1-7月,全国钢坯进口323万吨,同比增长27.9倍。

问题:2009年1-5月全国钢坯月均进口量为多少万吨?A.45.6B.46.2C.47.4D.49.1【答案】A。

中公解析:题目中所求为1-5月全国钢坯月均进口量。

则只要求出1-5月进口量,除以5个月,就可以算出相应的结果。

1-5月进口量未直接已知,但可以通过1-7月进口量求得。

1-5月进口量=1-7月进口量—7月进口量—6月进口量。

题目中没有给出6月份的进口量,但6月份进口量可以根据7月份进口量及其增长量得出,6月进口量=7月进口量-增长量=57-19=38万吨。

所以1-5月进口量=323-57-38=228,则1-5月全国钢坯月均进口量为228÷5=45.6.故选A选项。

【考点点拨】有一部分考生会选择B选项,是因为大家看到求平均数,很兴奋,看到题干中已知1-7月份的量,立马就会想到用1-7月份的总量除以7,323÷7≈46.2。

正好选项中设置了B选项来迷惑大家。

时间的陷阱

时间的陷阱

时间的陷阱1公务员考试本身时间方面的陷阱资料分析题目有人认为自己能够在25分钟完成,感觉很不错.但是,考试的时候要求涂答题卡的时间包括在内是25分钟.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用50秒左右的时间完成一道题目.这是很具有挑战性的.(附带解释为什么这么快的原因:效率,我想当然,以为很多题目是基本题目,大家都应该会.1=2==…=+14).细节问题刻度尺手表(某考生的遭遇),结论,一开始就要抓紧时间,先紧后松。

刻度尺的妙用苏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例题1. 2002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大约是()亿元A4000 B 3800 C 3500 D 3000利用刻度尺可以很快找到答案C。

某一年份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分行业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立方米)说明:地表水取水量是指直接从黄河干、支流引(提)的水量;地表水耗水量是指地表水取水量扣除其回归到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水量后的水量。

例题2.内蒙古的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分别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的比重约是:A.19.1%与26.3% B.21.5%与22.6%C.19.1%与22.6% D.21.5%与26.3%用刻度尺一靠,很轻松的找出所需要的数据。

内蒙古的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分别67.01和56.39。

答案:B分析: 67.01/312.02。

结果大于20%。

因为312.02*0.2=62.404小于67.01。

56.39/248.97接近22%。

(250*22%=55)手表的妙用例题;2006年国考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角的机会有:A.1次 B.2次 C.3次 D.4次2. 爱好户外锻炼的张师傅,2004年2月份因雨有9天没有锻炼,张师傅该月没有户外锻炼的天数比锻炼的天数少A.55% B.50% C.45% D.40%3.甲、乙、丙三人是某公司的职员,三人分别需要每隔8天、9天、12天去丁经理办公室汇报工作一次。

三人在丁经理办公室两次相遇至少要相隔多少天A.72 B.144 C.216 D.288(命题者自己…)4.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陷阱部分主要是指解题中常见的陷阱。

中公教育专家将深入分析命题人常设陷阱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帮助考生走出误区,提高正确率。

学习陷阱这部分的知识,可以帮助考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了解资料分析题目特点,从细节上对这部分知识查漏补缺。

一、四大时间陷阱
1.时间点陷阱
【例题1】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

A.12.5%
B.13.1%
C.14.1%
D.10.9%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

方法一,因为2005年的实际增长率比2004年高,那么2004年的实际增长率肯定要低于12.5%,选项中只有D符合条件,所以可以直接选择D。

陷阱分析:题干所问的是“2004年上半年”,而材料中所给的是2005年上半年,很可能会混淆而误选A。

2.时间段陷阱
【例题2】
3. 时间间隔陷阱
时间间隔陷阱应对策略:1.在年均增长率(量)计算中的时间间隔计算公式=末尾年份-起始年份。

示例:从2001年到2008年,间隔年份为2008-2001=7年,而不是总年份2008-2001+1=8年;
2.清楚资料分析中的基期年份是哪年,一般情况下,求“2001-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其基期年份应该是2001年。

2.材料中两种单位混用
【例题6】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公顷(1.73亿亩)……与2004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0.30%,园地面积增加2.31%。

2004年全国园地约为( )。

A.1.69亿亩
B.1128.82亿亩
C.1.77亿亩
D.1249.77亿亩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

2004年全国园地面积约为
1.73÷(1+
2.31%)≈1.73×(1-2.31%)=
1.73-1.73×
2.31%≈1.73-2×2%≈1.73-0.04=1.69亿亩,最接近的选项是A。

陷阱分析:如果不考虑选项的单位,以公顷为单位来计算,得到的数据为1128.82万公顷,会误选B项。

保定站 /?wt.mc_id=bk108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