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1.4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初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doc
初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2017-07-02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初二物理 上册知识梳理(苏科版)
初二物理上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判断标准:物体是否振动。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一般情况下传播速度,V固体>V液体>V气体(V软木比较特殊);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传播介质有几种,就能听到几个声音。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4.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
5.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乐音的特性乐音通常是指那些悦耳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例如:轻声细语,扩音器等都说的是响度。
2.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振动的快慢)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例如:这首曲子的音太高,其中音就指的是音调。
3.根据音色,人们能够分辨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由于它们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
例如: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三、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用声强级来客观的描述声音的强弱(指声音的响度),它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声强级为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它;90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噪声的控制或减弱噪声的办法:1.在声源处采取措施。
例如: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等。
2.在声音传播途中采取措施。
例如:道路旁种植的行道树、高架桥旁的隔音屏。
3.在人耳(接收)处采取措施。
例如:戴耳塞、耳罩、头盔。
四、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
八年级物理上册1.4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精讲·一.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
音调是由声源的频率高低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管乐器的音调由发音部分的气体体积大小决定,体积越小,音调越高。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在声学中,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强度)。
人的理想声音环~;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境是1540dB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振动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的特色也就不同。
二.波长、频率和波速三.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
举例:(1)回声定位:声呐。
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2)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3)大象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来交流;(4)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5)远处传来的隆隆雷声,预示着大雨将至;(6)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7)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回声定位:利用声音的反射特性。
举例:(1)蝙蝠在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2)声呐:利用回声定位探测海洋的深度。
3.声与能量:声是一种波动,能够传递能量。
举例:(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如超声波清洗器、电动牙刷等;(2)超声波碎石机: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吉他发声是因为吉他的弦在振动,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说明: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水(液体)也能够传声。
3.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音调。
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我们能较辨别猫和狗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4.高速公路旁种树是为了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用手堵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高考期间禁止工地施工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m/s第二章物态变化5.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水的三态。
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
例如,铁水是液态,干冰是固态,色拉油是液态。
6.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例如水变为水蒸气。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汽化时液体要吸热,液化时气体要放热。
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8.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9.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如右图:10.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能使气体液化。
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石油气变成液态。
物态变化:(1) 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2)酒放在瓶子里逐渐减少:汽化(蒸发)(3)春天,冰雪消融:熔化(4)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5)冰冻衣服的晾干:升华(6)用旧的白炽灯灯壁变黑:先升华,后凝华(7)雪和霜的形成:凝华第三章光现象11.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不光滑,光线照射在上面发生漫反射;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镜面反射;12.射击瞄准的要领是:“三点(目标、准星、缺口)一直线”,这是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1.3人耳与声音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及答案新版苏科版【word版】.doc
人耳和声音一.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发声体振动,发出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响度足够的声音;2.具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3.人耳具有正常的听觉。
二.人耳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1.空气传声:发声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以发声体为中心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处,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形成听觉,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2.骨传导:当声波碰到头颅骨后,头颅骨即发生振动,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贝多芬活到57岁,一生中创造出许多传世名曲。
令人震惊的是,音乐大师曾经饱受听力损失的困扰。
从26岁那年开始,贝多芬的听力慢慢减退,甚至最后全聋。
听力丧失让他无法听见弹奏钢琴的声音,于是他用特殊的拐杖一端抵住钢琴发音的地方,另一端则用牙齿咬住,这么一来他就能听到钢琴的声音。
通过颅骨的振动直接传递给听小骨,这种传声的方式即为“骨导声”。
一.核心考点:空气传声和骨传导★★二.重难点和易错点1.人耳听到声音的满足的条件是需要了解的内容,与接下来的内容-控制噪声交相呼应。
人耳如何听到声音 ·知识精讲· ·三点剖析·2.两种听到声音的方式中,空气传播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如学生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骨传播可以解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嚼饼干的时候显得很大声,自己的录音和平时听到的声音不同等等。
3.关于人耳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以及双耳效应容易在科普阅读题中出现,是需要了解的知识。
·题模精选·题模一:空气传声和骨传导例 3.1.1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答案】产生;传播【解析】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2)地球表面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传播;故答案为:(1)产生;(2)传播.(说明:两空中的内容,顺序可颠倒.)例3.1.2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其它组织传给,最后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这是利用了来听声音的.【答案】鼓膜,听觉神经,骨传声原理【解析】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这样我们便听到了声音.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听声音是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声.例3.1.3 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A.饼干太干了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D.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答案】D【解析】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发出的破裂声是经过头部骨胳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你的同学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题模二:双耳效应例3.2.1 下面不是双耳效应产生的效果的是()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C.大象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判断准确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答案】A【解析】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的原因是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反射而造成的,与双耳效应无关.大象两只耳朵间距离比人的大得多,因此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更准确,这一点与双耳效应有关.双声道、多声道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依据的也是双耳效应的原理·随堂练习·随练3.1 “五•一”休假期间,小羽一家乘坐游船在虹山湖游玩,看见九孔桥向他们靠近,以九孔桥为参照物,小羽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羽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传到耳朵的【答案】运动;空气【解析】(1)小羽一家乘坐游船在虹山湖游玩,看见九孔桥向他们靠近,说明小羽与九孔桥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九孔桥为参照物,小羽是运动的;(2)小羽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答案为:运动;空气随练3.2 如图所示,是人的双耳效应,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双耳效应的作用是什么?(1);(2).【答案】(1)判断声源方位(2)人耳听到立体声【解析】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苏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苏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5.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6.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7.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8.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三章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4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点与同步训练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4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点与同步训练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2.(1)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________的设备;(2)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___________;(3)蝙蝠靠发出________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4)B超利用_________工作。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3.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次声波.人对次声波________感受(选填“有”或“没有”),但次声波能够被某些动物听到.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对地震产生的次声有感受的动物是________和狗.4.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5.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____ 。
6.(1)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
(2)而“引吭高歌”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
(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
(4)小明在弹奏吉他时,往往要调整吉他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改变弦声的_________。
(5)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声音的三要素课件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声音的三要素
目
01 知识梳理
CONTENTS
录
02 随堂检测
知识梳理
1.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 叫作 响 度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 振幅 和人与声源之间 的 距离 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在一定位置接收到的 声波的振幅就越大,因而响度就越 大 ;响度一定时, 人与声源之间的距离越 小 ,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就大。
1234
4. [2024·乌鲁木齐一模]在演奏时,钢琴和竖笛发出的声音可
能具有相同的( C )
A. 音调和音色
B. 响度和音色
C. 音调和响度
D. 音调、响度和音色来自1234波的形状不一致,音色 不同 。
随堂检测
1. 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梳子梳齿上划动,划动速度越小,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低 ,说明音调是由声源振动的 频
率 决定的。
1234
2. 如图甲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 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 的 振幅 有关。图乙中A、B是钢尺的振动输入示波器 后我们看到的波形图,其中图 A 是用较大的力拨动钢
5. 响度、 音调 和 音色 可以描述声音的特性,通常称 为声音的 三要素 。
6. 声音的三要素 (1)响度:波峰和 波谷 之间的垂直距离,距离越大, 振幅 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音调:波的 疏密程度 ,波越密集,频率越大,音 调越高。 (3)音色:波的 形状 ,波的形状一致,音色 相同 ;
2. 物理学中,将声音的 高低 叫作音调。音调与声源振动 的 频率 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精讲·一.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
音调是由声源的频率高低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管乐器的音调由发音部分的气体体积大小决定,体积越小,音调越高。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在声学中,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强度)。
人的理想声音环境~;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是1540dB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振动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的特色也就不同。
二.波长、频率和波速三.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
举例:(1)回声定位:声呐。
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2)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3)大象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来交流;(4)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5)远处传来的隆隆雷声,预示着大雨将至;(6)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7)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回声定位:利用声音的反射特性。
举例:(1)蝙蝠在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2)声呐:利用回声定位探测海洋的深度。
3.声与能量:声是一种波动,能够传递能量。
举例:(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如超声波清洗器、电动牙刷等;(2)超声波碎石机: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1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整理、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乐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反应声音的三个物理量)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物体的响度除了和振幅有关,还与人耳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6.以声消声:新的反噪声术。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声音是什么知识点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声音是什么知识点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声音是什么知识点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声音是什么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课后练习
1.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
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振幅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2.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
________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___好;“脆如
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___高;“男低音”是指_______低;
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 )
A 甲昆虫
B 乙昆虫
C 都能听到
D 都听不到
声音是什么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预祝大家在新学期可以更好的学习。
江苏版_物理_八年级上册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江苏版_物理_八年级上册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苏科版)江苏物理-8年级上册知识点完全整理
(苏科版)江苏物理-8年级上册知识点完全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为一体叫声源,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
软木和橡胶等特殊固体除外(软木500m/s,软橡胶在常温下40~5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应用声速可以测距离。
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3.乐音的三要素响度: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一般来说,振动部分越短,音调越高;对于弦乐器来说,弦越紧,越短,越细,音调越高。
音色: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跟发声体结构及材料有关4.噪声及其控制:噪声定义物理学定义:无规律的振动;环保:影响他人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声强级(分贝dB);超过90dB的声音会造成听力损伤。
噪声的控制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中,在人耳处5.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可听声:20~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可应用于声呐测距,B超成像,测速,清洗,焊接等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播很远;可应用于预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为监测核爆炸提供依据。
二.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度的规定: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将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分是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温度的测量:温度计(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常用温度计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体温表,寒暑表等。
专题特训(一)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应用-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2022·徐州)如图所示为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 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 振动 产生
变的是① 音色、② 响度、③ 音调,三者中的( B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
D. 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类型二 声音三要素的应用 8. 如图所示为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 断出瓶中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 空气柱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
(第13题)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2022·河南)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 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
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
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 笛子 归为一类。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南京某校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声音三要素》知识提炼和精选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资料——声音三要素知识梳理:一、响度:声音的大小。
(1)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简称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影响因素:距离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
(3)响度的单位:分贝,符号:dB。
(4)响度在生活中的描述:响度大:引吭高歌、响彻云霄;响度小:万籁俱寂、悄声细语。
二、音调:声音的高低。
(1)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①定义:物体振动次数与时间的比值,或每秒振动的次数。
②物理意义:反映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③公式表达:频率=振动次数/时间。
④单位:赫兹,符号为Hz。
频率高过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⑤频率的影响因素: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
(2)音调在生活中的描述:音调高:尖锐刺耳,女高音;音调低:低沉沙哑,男低音。
三、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1)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2)作用:常用于分辨不同乐器,不同人的说话声等。
四、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1)方向性好:声呐(2)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超声波碎石、清洗(3)穿透能力强:B超、超声波探伤五、次声波的应用:监测地震、核武器六、噪声(1)环保角度: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所听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注:同样的声音,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是乐音,也可能是噪声。
(2)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乐音是物体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
精选试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2.吉他表演时,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是为调节琴声的()A.音色B.音调C.频率D.响度3.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4.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5.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三要素·知识精讲·一.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
音调是由声源的频率高低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管乐器的音调由发音部分的气体体积大小决定,体积越小,音调越高。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在声学中,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强度)。
人的理想声音环境~;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是1540dB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振动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的特色也就不同。
二.波长、频率和波速三.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
举例:(1)回声定位:声呐。
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2)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3)大象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来交流;(4)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5)远处传来的隆隆雷声,预示着大雨将至;(6)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7)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回声定位:利用声音的反射特性。
举例:(1)蝙蝠在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2)声呐:利用回声定位探测海洋的深度。
3.声与能量:声是一种波动,能够传递能量。
举例:(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如超声波清洗器、电动牙刷等;(2)超声波碎石机: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三点剖析·一.核心考点:1.声音特性的运用★★2.波长、频率和波速★★★(2016年北京中考新增考点)二.重难点和易错点: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中考的必考考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1.辨析声音的三要素: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太高了,唱不上去”,女高音(海豚音),乐谱中的数字等都指的是音调;“大点声说话”,“不敢高声语”,调节音量等都是只响度;分辨出不同人或者乐器的声音,声音很有“磁性”等都是指音色。
2.三要素的影响因素,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材料。
3.注意新增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识别振动图像。
·题模精选·题模一:音调例1.1.1 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答案】音调【解析】解: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答案为:音调.例1.1.2 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的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________,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________。
本题的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
【答案】(1)DE(2) BC;AB;控制变量法【解析】根据猜想发声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三个变量有关,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应该保持长短、弦的材料相同,弦的粗细不同来探究。
同理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该保持弦的材料、弦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来探究。
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该选择、弦的粗细、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探究题模二:频率例1.2.1 如图所示,将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不同速度滑过,可以用来研究乐音特征()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都可以【答案】B【解析】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不同的速度滑过,梳子齿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此实验研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例1.2.2 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音调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频率的定义,同时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1)根据五线谱标识可知,“大家一齐”的简谱应为“1、2、3、4”,即音调逐渐在升高.(2)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是指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通过五线谱判断出音调在逐渐升高,音调由频率决定,所以其频率在逐渐升高,频率的定义是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所以判断出1s内的振动次数变多.故选B.例1.2.3 要使小提琴的音调变低,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拉紧琴弦B.增加发声部分的弦的长度C.缩短发生部分的弦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弹拨琴弦【答案】B【解析】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将琴弦变松弛一些,也可以改变增加琴弦发声部分长度,这样可以让琴弦振动减慢,音调就会变低.题模三:超声波、次声波例1.3.1 (1)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________的设备;(2)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___________;(3)蝙蝠靠发出________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4)B超利用_________工作。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答案】(1)超声波(2)次声波(3)超声波(4)超声波【解析】蝙蝠、声呐和B超靠超声波工作;地震发生前,会产生次声波。
例1.3.2 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的振动,会产生次声波。
人对次声波____________感受(选填“有”或“没有”),但次声波能够被某些动物听到。
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对地震产生的次声有感受的动物是________和狗。
【答案】 没有;大象【解析】 我们通过课本学习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 20000Hz ~,从表格中可以查出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Hz 20000Hz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Hz 0000Hz ~5,猫的听觉频率范围是60Hz 65000Hz ~,蝙蝠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000Hz 20000Hz ~1Hz ;而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所以只有狗和大象能听到次声波,能够在地震前预感到。
故答案为:没有;大象题模四:响度和振幅例1.4.1 如图26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比较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的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答案】 振动;响度【解析】 纸屑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鼓面上纸屑振动的幅度不同,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题模五:影响人耳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小的因素例1.5.1 要想使得听到的锣声更响些,下列办法中最好的是( )A . 加大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远些B . 减小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近些C . 加大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近些D . 减小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远些【答案】C【解析】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及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敲锣力度越大且离锣越近,则听到的锣声越响,所以选项C正确.题模六:音色例1.6.1 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____.【答案】音色【解析】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故答案为:音色.题模七:声音特性的运用例1.7.1 (1)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
(2)而“引吭高歌”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
(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
(4)小明在弹奏吉他时,往往要调整吉他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改变弦声的_________。
(5)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答案】(1)音调(2)响度(3)音色(4)音调(5)响度(6)蚊子;牛【解析】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歌的调子高是指音调高;“引吭高歌”里的“高”是指响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调整吉他弦的松紧程度,越紧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调整吉他弦的松紧程度是要改变弦声的音调的。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是让声音更大一些,更容易听到,所以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响度。
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较高;而牛的声带振动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比较大。
例1.7.2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D【解析】 A.刷牙时,人听不到,是因为超声波频率过低,人耳听不见B.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例1.7.3 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答案】B【解析】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C正确;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题模八:波长、频率和波速例1.8.1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答案】甲和乙;甲和丙【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例1.8.2 (1)如下图中,该波的波长是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