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教案编辑专员:《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声音特性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三、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条件2.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

2. 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3.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如两个人隔墙传递声音等。

4.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介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为何在嘈杂的环境中难以听清楚对方说话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改变声音的特性,如如何提高音量、改变音调等。

7.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编辑专员:六、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原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 器材:尺子、桌子、同学甲乙。

4. 方法:甲同学在桌子上敲击,乙同学用尺子测量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

5.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声音传播速度的规律。

七、课堂练习:声音特性的应用(1)提高音量:在演讲时,如何使听众听得更清楚?(2)降低音调:在卧室里,如何减少楼来的噪音?(3)改变音色:在电话中,如何识别亲朋好友?2. 解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p〔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根底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生疏,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理论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时机。

〔2〕注重联络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表达,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p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根底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根底概念的缺乏和探究方法不熟悉,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章节通过探究声音的特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声音现象,形成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强化对物质与能量观念的理解。在科学思维方面,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声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提升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科学探究素养的提升。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如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特性。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初步理解声音特性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问题等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2声音的特性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4.教学时数:2课时(90分钟)
本课程基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围绕声音的特性展开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基本概念,掌握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2_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_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音色
音色是声音中比较重要的概念。
音色的不同,也确实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音想一想做做
他人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只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因此他人以为像说话人的声音。而咱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的一起作用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 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科学世界
乐器是学生们比较感爱好的内容,教材将乐器分为三类,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乐器发声的原理。
当堂测试
尽可能选择一些基础的习题和有趣的现象进行探讨。
小结
声音的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 低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响度
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自己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通 过度析和论证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用别的器材、方法能否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再观看多媒体视频文件,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
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引出频率的概以及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再由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让学生自己阅读讲义回答其中的问题。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1. 了解声音的特性。
2.明白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进程与方式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的发声是丰硕多彩的,培育酷爱自然,酷爱生活的情感。
声音的强弱
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 教案 (公开课专用) 新人教版

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 教案 (公开课专用) 新人教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②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③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②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③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应意见的意识.①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②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2〕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教学资源〔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3〕局部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应练习板书设计〔多媒体显示〕三、声音的特性课堂教学程序颂》。

布置作业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比拟波形的不同。

能增强学生对乐音特性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分子热运动设计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出发,了解分子热运动的根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声音的特性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能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会用波形图描述声音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对生活中声音特性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声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

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音调、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对音色概念的理解以及音色在区分不同声音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包含多种不同特性声音的音频,如高音歌唱家的演唱、低沉的鼓声、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等。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这些声音中,你们能感受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

(二)讲授新课1.音调概念引入:再次播放高音和低音的音频对比,让学生感受声音高低的不同,引出音调的概念: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介绍频率的概念: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Hz)。

实验探究:准备一些不同频率的音叉,敲响它们,让学生感受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音叉上标注的频率值。

然后用示波器展示不同频率音叉发声的波形图,引导学生发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生活实例:列举生活中与音调有关的例子,如吉他弹奏时,通过按不同的琴弦位置改变弦的振动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使音调发生变化;男低音和女高音的音调不同是因为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等。

2.响度概念引入:播放同一音频但音量不同的两个片段,让学生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引出响度的概念: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人教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声音的特性
观察的重点是音叉的声音大小与它能把乒乓球弹开的远近。

得出结论:(PPT板书)声源振幅大,声音响度大;声源振幅小,声间响度小。

展示:不同响度声音的波形,让学生识别
思考:当我们向远处呼喊时怎样减小声音分散、增大响度?你通常怎么做让对方听清你的声音的?
总结: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PPT板书)。

很好。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声音的第三个特性。

蒙眼识声源。

(有趣味)
找个同学上讲台前,蒙住眼睛,吹口琴,吹笛子,敲击三角铃和碰铃,让学生说出乐器名称
听声识乐器(有气氛)
播放手提琴与二胡的声音,让全班同学共同识别是何乐器。

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
的?这正是由于声音的第三个特性:音色不同……
3、音色(板书)
展示:音叉、钢琴、长笛同是C调1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也会。

八年级物理上册《1、3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1、3 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设疑:你们为什么能仅凭声音就能分辨出学生?
二、新课教学
1、音调
让学生听歌曲,感受高音与低音的不同
敲打盛水不同的杯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使学生感知音调的不同
设疑: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老师演示纲锯条实验
结论: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色即声音的品质。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响度还和距离有关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2、音色:声音的品质不同。
与发生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三、小结
学生自主小结,老师有效点拨。
问题或反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分别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闭眼。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第3课时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2声音的特性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2.2声音的特性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3. 声音的传播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理解它们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特性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条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声音传播条件的掌握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音叉、尺子、鼓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聆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感受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差异。

2. 概念讲解: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解释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

3. 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乐器、不同振幅、不同距离的声音特性变化。

4. 分析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5. 知识拓展:介绍声音的传播条件,讲解声波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影响因素:音调(频率)、响度(振幅、距离)、音色(材料和结构)。

3. 声音传播条件:空气、液体、固体。

七、作业设计(1)吹笛子时,改变吹气的力度,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2)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

2. 答案:(1)吹笛子时,改变吹气的力度,空气柱的振动幅度发生变化,导致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2)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物体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不同,导致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首的首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1.2过程与方法4.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5.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7.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2.2 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首调、响度的因素。

3 专家建议从实验中体会影响声音的几个要素,是领会这节课的关键。

4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5 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

6 教学过程6.1 引入新课学生倾听声音,感觉不同。

提问:这两段音乐中的声音有什么区别?6.2 新知介绍1.声音的特性!(1)学生讨论刚才的两段乐曲有什么区别。

(2)学生分组发言:①声音时大时小(时强时弱),大小(强弱)有差别;②声音的高低(调子)有差别;③不同乐器演奏出的声音不一样。

(3)师小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发出的声音必然与物体的振动有联系,那么物体的振动有哪些特点呢?物体振动的快慢、幅度和不同物体振动的方式不同。

那么声音的这些不同特点与振动的这些不同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

2.音调:(1)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有的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

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音调不同的声音。

学生听琴声,感受音调的高低。

(2)探究:首调的筒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学习新课一、音调1. 音调(1)探究声音的特点【演示】播放ppt中的两段声音:①牛与蚊子发出的声音;②一位男低音与一位女高音两位歌唱家分别发出的声音。

让学生听声音,比较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小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声音的不同:牛发出的声音低沉、粗壮,蚊子发出的声音尖细、刺耳;男低音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女高音发出的声音婉转高亢。

【探究归纳】我们接触到的声音,有的听起来尖细,声音高,音调高;有的听起来低沉,声音低,音调低。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

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3)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声音的音调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只改变钢尺伸出的长短(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实验步骤】①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3/4伸出桌面外,用手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②再分别把钢尺的1/2、1/4伸出桌面外,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表:振动钢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钢尺长度的3/4 慢低钢尺长度的1/2 快高钢尺长度的1/4 更快更高【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

(4)频率①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振动快,则频率高;振动慢,则频率低。

②定义: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用符号f表示.③单位:赫兹,符号是Hz.如物体1s内振动了50次,则这个物体振动的频率f=50 Hz.(5)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备课教案 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备课教案 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2声音的特性2.2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2.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用具钢尺、示波器、音叉、小锤、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话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

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音调同学们在讲话时,女同学的声音尖细,男同学的声音粗哑。

声音的这种差别物理中用音调高低来反映。

女同学的音调高,男同学的音调低。

乐器中小提琴的音调高,大提琴的音调低。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提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一定与发声体的振动有关。

大家先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注意听卡片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哪一次卡片振动得快?你认为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吗?有什么关系?再用钢尺来探究这个问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声音特性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和区分3. 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4. 声音的应用和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区分。

2. 难点: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特性。

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3. 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和区分:讲解三个声音特性的概念,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4. 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讲解影响三个声音特性的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

5. 声音的应用和实例:讲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音响等,并分析其原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声音的数字化处理:了解声音的采样、量化、编码过程,理解数字声音信号的存储和传输。

2. 声音的合成与处理:学习声音合成的基本原理,了解常用的声音处理技术,如混音、效果处理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数字化处理过程,声音的合成与处理技术。

2. 难点:数字声音信号的编码方法,声音处理技术的应用。

八、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数字化处理和声音合成的基本原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编辑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声音的合成与处理。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音频处理实例,引发学生对声音处理技术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吃透其精神,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对于本节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实验器材】一、教师演示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二、学生分组钢锯条(25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白话文○(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让学生掌握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声音特性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它们与频率、振幅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掌握声音的特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钢尺、鼓、锣、不同材质的纸板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声音的特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声音有哪些特性吗?它们有什么影响因素吗?2. 讲解声音的特性讲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解释它们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3. 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乐器和不同材质产生的声音的特性。

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音调、响度和音色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的结果,总结声音特性的规律。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和联系。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声音的特性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教学难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八、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掌握声音的传播。

九、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声源(如闹钟)、隔音材料(如棉花)、测量工具(如米尺)。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十、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声音的特性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因素?2. 讲解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进行新课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
[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示波器
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生]老师,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做做看.
实验结论:
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想想议议]
[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生甲]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
[生乙]拨动小提琴的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
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生甲]“1”的响度大.
[生乙]“5”的响度小.
[生丙]“1”的音调低.
[生丁]“5”的音调高.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想想做做]
[师]请两位同学藏在讲桌后面,分别用不同的乐器(口琴和笛子)演奏C调的“1”,让同学们猜他们用的各是什么乐器?
[生甲]第一位同学用的是口琴.
[生乙]第二位同学用的是笛子.
[师]两位同学猜得都对.为什么这两位同学猜得如此准呢?
[生]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师]播放录音(分别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出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分辨.
[演示]观察波形.
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都发C 调的“1”),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实验结果:
不同乐器演奏C调的“1”时,波形各不相同,音调相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想想做做]
[师]在上节的活动课上,我已经让同学们用录音机听自己的录音,然后把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的原声作了比较.在这里,我们要让别的同学听你讲话,再听你的录音,然后加以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学生实际操作]
实验结果:听别人直接讲话和听别人的录音没有多大差别.
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业
1.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察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
3.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写在作业本上.
4.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