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案: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 自己和他人姓名权与肖像权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 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
山西农大附中中学教学案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回顾旧知导新课 教师:通过《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课,我们接触到了“人 格尊严权” ,知道它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学习人格尊严权中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板书: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大课堂 多媒体展示一组名人的肖像图片 (邓小平、 鲁 迅、 比尔·盖茨、 袁隆平、李 咏、章子怡) ,请学生快速的说出他们的名字,请欣 赏: 然后设问:为什么能迅速的判断出他们是谁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曾在电视上或杂志中见过他们,记住 了他们的容貌特征等等 教师归纳并出示: 一个具体的人有两大外在标志 新闻链接: 2013 年 3 月,一则关于“医院擅用照片,马苏获赔 10 万” 的新闻见诸报端。报道称:上海伊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擅用女演员 马苏的照片进行整形美容宣传,北京朝阳区法院判决上海伊莱美 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侵犯了马苏的肖像权,并赔偿马苏经济损 失费 8 万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2 万元。 我们先来了解肖像权,同时板书 一、我有肖像权(板书) 接着设问:1 什么是肖像?制作方法有哪些? ——肖像和姓名
山西农大附中中学教学案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山西农大附中中学教学案
第 8 页 共 8 页
山西农大附中中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 科 目 政治 武丽云 年 级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公民享有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明确每一个人都不能侵犯别人的肖像和姓名权;
2、 提高分辨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能够自觉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讲授新课
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板书)
1.我有肖像权(板书)
案例分析:
见书本:15岁的小红,喜爱芭蕾舞,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 1
教学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Fra bibliotek 提问:世界上人这么多,我们如何区别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一些知名人物为引子,让学生去感受一个具体的人有两大外在标志: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以容貌将人区别开来);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用文字符号将人区别开来)。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评课稿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评课稿黄仁秀本人张玉海老师《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课时的教学有如下几点感悟:1、本课的导入新颖,有吸引力。
备课和教案中我设计的导入是复习导入法。
简单明了,巩固旧知引出新识,直入主题。
设问:上一课时所了解的人格尊严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名誉、肖像、姓名、隐私权等)今天我们姓名和肖像权。
二次备课时总感觉这种开头太老套、功利,学生已倦怠这种方式,甚至讨厌。
借鉴了下载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名人照片),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看到的是他们的什么?叫出来的又是他们的什么?(图片呈现的同时同学们都叫出了他们的名字)肖像和姓名中有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主题。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5分钟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能根据板书知识结构或投影自主学习思考题,阅读教材,认真思考,圈点标注。
尽力自己解决问题,事实也证明大部分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
3、合作探究环节,教师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真人模特和他的石膏雕像哪个是肖像?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判断分析,使他们理解肖像不是人体形象本身,而是其再现。
再如,是否构成肖像权侵权的辨一辨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未经本人同意不一定构成侵权,还必须具备以营利为目的的条件,从而更透彻的理解肖像权的侵权表现。
4、本课选用了生活中真实的典型案例:明星赵本山、刘晓庆肖像权侵权案;普通公民“赵C案”、“罗彩霞事件”两起姓名权侵权案。
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教材也精编了许多典型案例,也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但总给人一种杜撰、编瞎话的感觉,缺乏可信度,因此,法律常识的内容我们通常都会选择使用一些现实中的真实案例。
这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肖像、姓名权被侵犯的现象,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法律知识,学会依法维权,同时也有义务维护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设计导学案时,张玉海老师把相关案例与知识要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逐一提炼出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八年级下册思品《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本课是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第二框。
本课将具体说明其中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内容包括肖像权与姓名权的含义、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本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姓名权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二、学情(一)学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初步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二)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和分辨侵犯自己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不能维护自身姓名权和肖像权,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和肖像权。
因此普及此方面的法律知识极为必要。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肖像和姓名是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肖像、姓名的含义及作用,肖像权、姓名权的含义与内容,侵害肖像权、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肖像与姓名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侵犯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不良表现;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
五、教法学法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展示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_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尊重她人,承担维护她人人格尊严的义务,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侵犯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公民享有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她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二、【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犯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三、【教学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积极履行维护她人肖像和姓名权的义务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感体验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两位中学生你如何看待小明和小刚的行为?学生发言回答师: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肖像和姓名的有关内容。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维护姓名权(1)活动一:我的名字 ---名,记我们从那里来(设计意图:落实姓名的含义及作用)课件:播放视频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的姓名是什么?有什么寓意呢?让我们来聆听一下吧!学生发言回答②看来,每位同学的姓名都寄托了长辈对你们的期望或祝福,那么什么叫姓名?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发言回答教师过渡:姓名以文字的形式将我们区别与她人,同时姓名还是人格的基本标志。
比如,我们提起姚明,就会想到她灌篮的英姿,提起赵本山,就会想到春晚上她的幽默搞笑。
同学们也是这样,提起某某,我们就会想到她一些特别有趣的事情,现在有这样一位同学正为名字的事情烦恼呢,怎么回事呢?请看--。
(2)活动二: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我做主(设计意图:落实姓名权的含义)教师:你认为杜琦燕可以更改自己的名字吗?她的父母有权干涉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学生发言回答,从而引出姓名权含义。
师:她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她的父母无权干涉,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干涉她人行使姓名权,但琦燕还未成年,我们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姓名权由监护人代为行使。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听课反思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听课反思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听课反思
名师工作师在**初中4月1日举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我有幸于当天下午听了第一、二节课并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两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你备的课得再细,考虑得再周到,可是课堂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有较大的难度,感觉两位教师的课堂预设和教学生成都非常好,而且两位教师的教学准备非常充分。
第一节课是由范**老师讲授的《姓名和肖像中的权利》,范老师能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尤其是范老师采取了新的教学方式(即盛书山老师的语文课内教学法)运用于思品教学,并取的较好的效果,这种创新精神是值的我们学习。
另外范老师的课堂语言干净、过渡自然,板书清楚。
第二节课是余连老师讲授的《姓名和肖像中的权利》,这节课余老师通过朱逸群的几个事例采取主题式教学,像一根线一样将各知识点串起来,教学效果显著。
余老师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并进行整合,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另外余老师在讲解那些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方面,通过事例有效的解决了关于侵犯肖像权的误区,这种做法较好。
感谢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对新课改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案例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的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课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侵犯公民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对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难点:懂得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理应履行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的义务。
突破方法:联系典型案例,通过列举身边的事例来掌握他们各自的表现及其含义,另外要结合反面的事例及漫画加深对声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2)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知道侵犯公民姓名权、肖像权的侵权形式与后果,提升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肖像权、姓名权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伤害,学生增强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增强法律观点,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流程:师:提问: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生:一个人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具体内容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声誉权、隐私权。
师:请看案例:有一个学生18岁了,他最近困扰持续,班内的同学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禽兽”。
缘与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一个富有吉祥如意的名字“秦寿”,于是,他想改名改成“秦胜”,但是他的父亲竟然说他不孝顺。
生:思考: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禽兽”,侵犯了别人的“声誉权”。
18岁的公民享有姓名权。
师:父亲的做法违法吗?生:参看我国民法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所以父亲的行为属于干涉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师:秦胜改了名字,但学生们又玩笑叫到“情圣”,所以他只好把名字改成“秦绍峰”,为了关心弱势群体,上大二的人以班主任的名义给班里其他同学捐款、寄东西。
请问:秦绍峰的行为是否属于不诚信的行为?是否侵犯了班主任的姓名权?生:诚信的核心是善,所以不违背诚信的原则。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教学得意之处(分析与对策)1、整堂课都能用逸群的事例来贯穿教学,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起到以旧引新,承前启后的作用。
要通过对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干教学内容和流程的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恰当问题情境创设,以及师生双方交流,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让他们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
这是思想品德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音乐、录像、图片等新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本堂课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潜能,自主学习。
注重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5、教学中选取一些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学生参与度和热情都更高,而且可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
教学遗憾之处(分析与对策)1、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交流思想、信息的机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成长,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控制,发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监控。
但是,在本课教学中,对于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没能真正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优势。
2、一开始时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后让学生分析课堂中的案例,课堂气氛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开始如能多多的用班级学生中的姓名和肖像的事例,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四课第二节《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6)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含义;侵犯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侵害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肖像和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和姓名权。
二、教学重点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三、教学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权的义务。
四、教学方法阅读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情景体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故事导入:由姚明状告可口可乐公司侵犯其肖像权的故事导入。
一、我有肖像权(板书)阅读小红的案例(p41),思考:什么是肖像权?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它的制作方法多样,可以用绘画、剪纸、素描、石膏像、摄影等再现特定人的音容笑貌,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的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1.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板书)2.公民有肖像权(板书)阅读丽丽的案例(p42)思考:该影楼的行为侵权吗?丽丽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3.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板书)请你判断:下列行为有没有侵犯公民的肖像权?为什么?(1)为了追捕逃犯公安机关将逃犯的照片张榜公布(2)将他人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3)司机查看上车乘客的月票(4)公司未经员工同意,使用员工肖像作对外宣传(5)某报社宣传交通法规,刊登了王某翻越马路隔离带的图片(6)将他人照片打上“×”二、维护姓名权阅读大学生朱永明的案例(42),思考:(1)朱永明行使了什么权利,这项权利包括了哪些内容?(2)你知道鲁迅、常香玉的真实姓名吗?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姓名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八年级下册政治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政治《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八年级下册政治《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纳导学案的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的情境中感受公民的姓名权和肖像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的两项要紧权利,熟悉到公民在享有姓名权、肖像权的同时要履行好保护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义务;又通过讨论法、自主探讨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熟悉姓名权、肖像权的含义内容;侵害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和维权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表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育了学生的分析、明白得、运用法律语言的能力。
游戏方式的导入形式新颖,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在平常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觉,很多学生对法律给予公民姓名和肖像的具体权利并非是很了解,因此对这两项权利的利用和支配很少,以致于有时权利被侵犯了也未必意识到。
为此我确信了这节课的重点是“法律爱惜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依照学生实际我把“公民在依法保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保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
”作为这节课要攻克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发觉采纳情境教学法能收到比较好的成效。
因为讲义知识是以文字等抽象简约的形式显现的,而学生更易同意感性直观的事物。
怎么把简约抽象的知识变得感性直观,创设相关情境无疑是其中一种专门好的途径和方式。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课的要紧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这两项权利,能运用法律爱惜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并具有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原先的设计是在每一个环节都创设一个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教师采纳过的教学方式,而且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可是这种情境创设因为各环节是独立的,前后缺少联系,会感觉缺乏连贯性,不能一气呵成。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法律赋予公民的肖像和姓名权利并不是很了解,不能分辨侵犯自己人格权的行为,也不能依法维护自身人格权。
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肖像权和姓名权,侵犯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常见行为,以及如何行使自己的人格权,保护自己的人格权。
为此,我确定这节课的重点是: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义务,作为本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等。
本节课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含义、内容、侵权表现以及维权方式,又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创设情境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的两项主要权利,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运用法律语言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但是,本节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
例如: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有欠缺,部分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需在今后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2、案例的创设因为各个环节是独立的,前后缺乏联系,缺乏连贯性。
如果以其中一个人物为主角,所有事件都在他身上展开,可能
教学效果会更好。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四课第二节《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2)
第二节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见教材P40页材料)议一议:①这一件事涉及公民的哪些具体权利②法院的判决对受害人有什么意义教师讲述:上述事件涉及到公民的肖像权,两家网站的做法侵害了受害人的肖像权;法院的判决制裁了侵权行为,保护了公民的肖像权。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肖像和姓名中包含着公民的权利。
(鲁迅刘翔比尔.盖茨霍金)我们之所以一看到这些名字就能说出他们的事迹,是因为姓名是一个人的文字符号,它与某个特定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包括正式姓名、笔名和艺名等。
2、板书框题: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二)讲授新课1、维护姓名权(板书)情境活动一:激思辩疑呈现材料——寿生渐渐的长大,转眼来到了省城读中学,为了能培养他成材,父母亲倾注了所有的心血。
寿生也很懂事,在校非常关心集体,热心助人,成绩优异,在一次省奥数竞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
可最近他却不想去上学,并且向父亲提出改名换姓。
因为他父亲姓秦,所以同学嘲笑他,叫“禽兽生”,但是遭到父亲的拒绝,说他忘恩负义。
想一想:你认为寿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吗?他爸爸有权阻止吗?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权< 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知道法律对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体规定;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同时学会用辨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取姓名的现象。
)教师讲述: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那么,什么是姓名?姓名与个人的人格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是姓名权,姓名权的内容有哪些?(1)姓名与个人人格的关系(板书)①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文字符号,姓名权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是每个人的人格基本标志。
②姓名与每个特定人的基本人格有着密切联系,是每个人的人格基本标志。
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
年 课 级 题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教学方法 课 前 准 备 八年级 学 科 思品 主备人 刘建 学 使用人 时 刘建 一课时 第四课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了解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 维护。 3、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了解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 护。 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学
搜集素材,制作课件。 预习课本,体验生活。
习 过 程 思 考 与 调 整
一、导入 展示人物图片,猜猜是谁?知道一个具体人的两个标志:肖像和姓名, 引出本课课题: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采用政治人物的漫画图片,可以 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本课内容的兴趣。 )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 器进行维护。 3、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三、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 40-42 页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 1、肖像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2、肖像权的具体内容及侵害肖像权的具体表现。 3、知道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展示自学成果 (做必要的补充说明) 四、情境体验 阅读教材 42 页材料,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你同意影楼负责人的话吗?为什么? 2、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类似的例子? 3.丽丽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方法维权?
学
习
过
程
思 考 与 调 整
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另一个人格标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你 知道自己名字的意义吗?我们的名字都寄托了父母对我们深深的期望。 五、自主学习 (一)自学课本 42-44 页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什么是姓名及其作用。 2、姓名权的具体内容及侵害姓名权的具体表现。 3、当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展示自学成果 (补充说明) 六、情境体验 案例:寿生——名字风波(详见课件) Q:寿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吗?他爸爸有权阻止吗? Q:1、马雷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Q:2、你身边还有哪些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Q:3、假如你是秦哲凯,你将采取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七、心灵感悟 八、巩固练习 【2014 浙江嘉兴】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学校在宣传窗里张贴小徐获奖的照片 B.王某跨越马路护栏的照片被报纸刊出 C.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D.电视新闻中出现了郑某参观科技馆的画面 2、肖明今年 19 岁。去年父亲病故后,母亲带他嫁到王家。继父令肖明 改姓王,肖明就是不答应,两人的关系由此紧张起来,肖明的母亲也十 分为难。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肖明应该改姓,继父有权给孩子改名 B.姓肖姓王无所谓,双方不必计较 C.肖明的继父可以持户口本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更改肖明姓氏的手续 D.肖明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课堂实录及反思克井一中原丽萍教学内容: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所用班级:济水一中八年级授课实录、整理、反思:克井一中原丽萍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享有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明确每个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案例。
反思: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内容的重点是关于权利与义务,本课是第二单元第四课内容,学生已经了解了权利义务的一些相关知识,课本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可以了解相关内容。
另外我在上课之前对济水一中的“三环自主”学习法进行了一些了解与研究,我认为八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自学完成本课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我在设计时基本按照“三环自主”的理念来进行,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步:师生互动;第三步:达标检测。
课堂实录及反思:一、故事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曾多次到咱们济水一中听课,咱们济水一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信心、精彩的表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在学校“三环自主”学习模式的引领下,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全市第一。
课堂是大家的舞台,今天我把这个舞台交给大家,我期待着大家精彩的表演,大家有信心吗?学生齐答:有!反思:设计本环节的目的一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知道我了解大家的学习状况。
二是暗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觉得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师: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最近,赵c遇到一件烦心事,他要到外地打工需要办理身份证,可派出所户籍民警以他的名字中有字母,不符合中国姓名特点为由不给办理,赵c感到很委屈:我这个名字已经跟随我18年了,现在要我改名吗?赵c应该怎么办呢?大家给他出出主意。
学生:他可以到法院去告民警。
教师:他凭什么去告民警呢?学生:因为他有姓名权。
教师:大家还有什么好主意吗?学生议论教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帮助赵c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用时2分30秒)反思:通过一个小故事导入对新课的学习,我选取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本内容教师:下面我们自己阅读学习课本40页——44页内容,大家在学习时有两个任务:一是提出问题;二是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针对课本内容来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解决你提出来的问题。
当然大家在提问题时,要看谁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能把握课本的重点。
反思:明确自学任务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很重要。
在这个环节设计时我没有按照常规方法,先给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按照问题去学习,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设计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学生出发。
上周济水一中政治教师送课下乡到我校,我们在交流中了解到他们目前的复习方式就是让学生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她是九年级教师),教师重在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拓展延伸。
从这点出发,我就大胆的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二是从本课的内容及在课本中的位置来考虑。
在第三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生命健康权”,对于这种课型特点有了一些了解,应该能够把握本课的重点。
从后面的反馈情况来看,我的这种预见是正确的。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用时6分钟)(二)合作交流教师:大家课本内容已经读完了,不少同学在思考:问题该怎么提?现在大家4人小组交流一下所提问题,大家互通有无,可以对对课文内容把握更全面。
小组交流。
同学们交流很热烈,参与积极性很高。
(用时4分钟,超时两分)二:师生互动(一)展示并解决课本基础知识。
教师:现在我们由一些同学来提出问题,另外的同学来回答问题。
学生: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肖像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教师:谁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课本40页。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
肖像可以是一般的照片画像,也可以是其他艺术形式的再现物,还可以通过录像、全息摄影等视觉形象反映出来。
师生肯定其回答,其他学生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
学生1:肖像权包括肖像的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学生2:肖像权还包括肖像的支配权。
学生3:支配权包括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教师重复。
反思:对于学生明了的知识,重复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教师:接着提问题。
学生: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谁来解决问题呢?学生1: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学生2:可以先找侵权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提起诉讼。
教师重复强调。
反思:这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实践运用频率很高,所以做重点强调。
有之前的知识铺垫学生理解的还不错。
教师:接着提问题。
学生:姓名权包括哪些内容?学生: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学生: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学生: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教师:他不仅说出了侵害姓名权的表现,而且具体说明了什么是“盗用”什么是“冒用”?除了这两种表现外,还有其他形式吗?反思:在学生预习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都不完整,所以特别提醒强调。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教师再次强调,学生重复记忆。
学生: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学生1: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公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学生2: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教师:刚才这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开始说“不准……”后来又把“不准”去掉了,为什么?学生:因为侵权行为教师:对,所以我们大家在回答问题时一定看清问的是什么?审题要仔细,提高答题的针对性。
反思:学生在做题时经常犯答题语言不规范问题,所以这里特别提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接着提问解答问题。
学生: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无论盗用或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被侵权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可以先与侵权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起诉。
反思:我注意到,学生已经开始把刚才解决同类问题时补充内容用上了,这个内容是书上没有的,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已经掌握了。
学生:姓名包括什么?学生: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
教师:还有问题吗?反思:到目前为止,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已基本掌握,还有一个点没有提出来,我不知道学生能否提出来,我在期待。
学生:肖像权和姓名权的重要地位?反思:正是这个问题,看来还是有好学生可以全面掌握的。
班里有时很需要这些好学生的引领、带动。
学生1:与公民的人格紧密相连。
学生2:肖像再现了个人的基本特征……(学生把课本这一块知识重复了一遍)教师:大家刚才提出并解决了许多问题,大家能不能把这些问题做个归类,看我们在学习相关权利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学习?反思:这里是为了交给学生一些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尽快把握重点。
学生:表现形式、重要性、侵权表现、维权方式。
教师:她总结的非常好,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就是这四个方面。
我们把这些知识重复一下。
反思:这个环节是个败笔,我感觉大家集体回答的兴致不高,意义也不大,就转换方式让大家把这些知识诵读两遍。
(这个环节用时14分,此时上课已26分,比我设定的时间多用了2分钟)反思: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一是检测预习效果,二是通过互提互答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并且在教师的点拨指引下,突出重难点,解决有疑惑知识。
学生在这个环节共提出了9个问题,把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都涵盖在内。
应该说学生掌握的不错。
但我也在思考:这个环节的设计到底需不需要?我是不是应该直接选取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书本知识的干枯学习是不是背离思想品德课的宗旨?(二)拓展应用教师:接下来我们来运用刚才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济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前几天在一公园游玩时,发现几个女青年边吃东西边把果皮扔在地上,便立即按动快门。
不料她们立即围过来,要求他立即将底片曝光,说如果一旦报社刊登,就告他侵犯肖像权,这个摄影爱好者不同意。
现在照片已冲洗好了,摄影爱好者很矛盾,担心一旦投稿,是否会吃官司?大家讨论一下,用咱们刚才所学知识来分析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发现有些小组自觉形成正方反方在辩论,觉得济水一中的学生素质就是高。
(讨论用时3分钟)教师:经过讨论之后,你认为这个摄影爱好者是否构成侵权呢?他会吃官司吗?学生1:我认为他构成侵权,因为他虽然拍摄的是不文明行为,但他不是专业摄影记者他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他这样做侵犯了被拍摄者的肖像权。
学生2:我觉得这位业余爱好者没有经过本人同意。
学生3:这位业余爱好者既没有经过本人同意,他也会获得稿酬,就是间接的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构成侵权。
教师: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没有构成侵权,说说你们的理由。
学生4:他没有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他是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为了警示他人。
所以没有构成侵权。
学生5:……学生6:……教师:他说的太好了,不但观点明确,而且能举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反思:这里听不太清楚,我只记得这个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把对方的论据拿出来逐一批驳,并且举一些事例来了论证自己的观点。
所以在这里鼓励了一下。
此时离下课只有7分钟时间了,学生辩论的尽头还很足,我不想草草收场,以完成下面的环节,所以就让学生继续。
学生7:我觉得他如果把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的话,会影响这些人的正常生活,给她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学生8:……学生9:…………教师总结双方的观点,提醒学生用课本知识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此时下课的铃声已响起来,教师:大家的辩论真实太精彩了,说明大家都在认真思考。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就是比较复杂的,那么他到底够不够成侵权呢?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思考一下:现在社会上有许多DV摄影爱好者,电视也经常播放这些DV 爱好者的作品,有个DV爱好者专拍“小偷”作案,那么他的这些作品若是播放出来或是提供给警察用于破案,你认为他构成侵权吗?学生齐答:没有。
反思:虽然我没有给学生一个准确答案,但我想从这个例子学生应该能够明白。
总结:从设计的完成情况来看,这是一节不成功的课。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案例,另外一个案例是关于姓名权的,另外第三个环节达标检测根本就没有进行。
我对学生的辩论没有充分的估计,这也可能和我所选案例有关系,我选的这个案例有些复杂,学生不能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觉得虽然课堂不完整,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能够多角度的去分析问题,这不正是我们在做辨析题时最缺乏的吗?在本节课中,由学生来主宰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我觉得比较满意。
但总的来说,我对这节课还是不满意的,学生的表现很好,但我的设计还是有问题,对于基础知识该如何掌握,我觉得应该放到具体的案例情境中去检测、去巩固,学生不仅应掌握知识,更应提高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